(五) 妙法蓮華經畧釋

綱目

妙法蓮華經略釋總綱目
略釋因緣
解釋經題
譯題簡介
解釋經文
妙法蓮華經卷第一
序品第一
畧釋品题
解經文

  • 一、通序
    • (一) 聞法時處
    • (二) 聞持之眾
      • (1) 聲聞眾
      • (2) 菩薩眾
      • (3) 雜眾
    • (三) 總結眾集
  • 二、別序
    • (一) 眾集序
    • (二) 現瑞序
    • (三)疑念序
    • (四)發問序
      • (1)問此土六瑞
      • (2)問他土六瑞
      • (3)請文殊菩薩解答
    • (五)答問序
      • (1)惟忖答
      • (2)畧舉曾見答
      • (3)廣舉曾見答
      • (4) 結會古今
      • (5)分明判答
    • (六)偈頌答問序
      • (1)重頌廣舉曾見答
      • (2)頌結會古今
      • (3)頌分明判答

方便品第二
略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迹門略開顯動執生疑
    • (一)寄言讚諸佛二智
    • (二)寄言讚釋尊二智
    • (三)絕言讚佛智希有
    • (四)頌寄言讚佛二智
    • (五)頌絕言讚佛二智
    • (六)重頌略開三顯一
    • (七)二乘眾動執生疑
    • (八)舍利弗述疑三請
  • 二、迹門廣開顯斷疑生信
    • (一)長文正法說周
      • (1)釋尊教誡許說
      • (2)增上慢人退席
      • (3)總明諸佛開權顯實
    • (二)重頌正法說周
      • (1)頌增上慢人退席
      • (2)頌諸佛施權顯實
      • (3)重頌過去佛權實
      • (4)重頌未來佛權實
      • (5)重頌現在佛權實
      • (6)重頌釋迦佛權實


妙法蓮華經卷第二
譬喻品第三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舍利弗領解歡喜
    • (一)經家敘述
    • (二)身子自陳
      • (1)長文
      • (2)偈頌
  • 二、如來述成正法說
  • 三、舍利弗授記作佛
  • 四、敘大眾隨喜供養
  • 五、眾領解開權顯實
  • 六、譬喻說周
    • (一)舍利弗請說因緣
    • (二)佛以譬喻明開顯
      • (1)總譬喻六科
      • (2)別譬喻四科
      • (3)法合總譬喻
      • (4)法合別譬喻
    • (三)重頌譬喻明開顯
      • (1)重頌總譬喻
      • (2)重頌別譬喻
      • (3)頌法合總譬喻
      • (4)頌法合別譬喻
    • (四)佛勸信流通正法
      • (1)釋可說與不可說
      • (2)大悲門勿為惡說
      • (3)大慈門應為善說


信解品第四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中根信解歡喜
  • 二、法畧說領解
  • 三、譬廣說領解
    • (一)父子相失喻
    • (二)父子相見喻
      • (1)子到父城
      • (2)父見子喜
    • (三)父追誘子喻
      • (1)遣傍人追
      • (2)遣二人誘
    • (四)領付家業喻
      • (1)令知家業
      • (2)受命領知
      • (3)正付家業
      • (4)得付歡喜
  • 四、法合窮子譬喻
    • (一)合父子相失喻
    • (二)合父子相見喻
    • (三)合父追誘子喻
    • (四)合領付家業喻
  • 五、重頌窮子譬喻
    • (一)重頌法說
    • (二)重頌譬喻
      • (1)頌父子相失喻
      • (2)頌父子相見喻
      • (3)頌父追誘子喻
      • (4)頌領付家業喻
    • (三)頌法合譬喻
      • (1)頌法合父子相失相見
      • (2)頌法合領付家業譬
      • (3)頌法合心無希取譬
      • (4)頌法合正付家業譬
      • (5)頌法合得付歡喜譬
      • (6)頌讚佛恩深難報


妙法蓮華經卷第三
藥草喻品第五
畧釋品題
解釋正文

  • 一、如來畧述成
    • (一) 如來讚善
    • (二)領所不及
  • 二、廣述成開三顯一
    • (一) 法說
      • (1) 舉法王勸信
      • (2) 約教明開權顯實
      • (3) 約智明開權顯實
    • (二) 立譬
      • (1)差別譬
      • (2)無差別譬
    • (三)法合譬
      • (1) 合差別譬
      • (2) 提譬帖合六意
      • (3) 合無差別譬
      • (4)舉譬帖合
      • (5) 結釋
  • 三、結歎述成
  • 四、重頌
    • (一) 重頌法說
    • (二) 重頌立譬
      • (1) 重頌差別譬
      • (2)頌無差別譬
    • (三) 重頌法合譬
      • (1) 頌合差別譬
      • (2)頌合無差別譬

授記品第六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與中根四大弟子記
  • (一) 授迦葉記
  • (1) 長文
  • (2) 重頌
  • (二) 次受三弟子記
  • (1) 請記
  • (2) 與記
  • 二、許與下根說宿世因緣

化城喻品第七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正說因緣
    • (一) 長文明知見久遠
      • (1)出所見事
      • (2)舉譬明久遠
      • (3)結見昔如今
    • (二) 重頌明知見久遠
      • (1) 頌出所見事
      • (2) 頌舉譬明久遠
      • (3) 頌结見昔如今
  • 二、 明宿世因緣
    • (一)結緣遠由
      • (1)成佛壽長
      • (2)成道前事
      • (3)正明成道
      • (4)眷屬供養
      • (5)王子請轉法輪
      • (6) 梵王請轉法輪
    • (二)結緣近由
      • (1) 受請轉半字法輪
      • (2)天人眾聞法得道
      • (3)復請轉滿字法輪
  • 三、正明結緣
    • (一)法說結緣
      • (1)明昔日結法緣
      • (2)明中間更相值遇
      • (3)明今日還說法華
    • (二) 譬說結緣
      • (1)導師譬
      • (2) 將導譬
      • (3)中路懈退譬
      • (4) 設化城譬
      • (5)入化城譬
      • (6)滅化城引至寶所譬
    • (三)法合譬說
      • (1)合導師譬
      • (2)合將導譬
      • (3)合退大接小譬
      • (4)合將向寶所譬
    • (四) 舉譬帖合
  • 四、重頌宿世結緣
    • (一)頌成道前事
    • (二) 頌正成道
    • (三) 頌王子請轉法輪
    • (四)頌梵王請轉法輪
      • (1) 頌 佛威光動耀
      • (2)頌梵王尋光來請
    • (五)頌正轉二乘法輪
    • (六)頌時眾聞法得道
    • (七).頌王子出家請說大法
    • (八)頌中說方等般若
    • (九)頌說法華後入定
  • 五、重頌法說結緣
    • (一) 頌昔日結緣
    • (二) 頌中間相遇
    • (三) 頌今日說法華
      • (1)頌结會現在師弟
      • (2)頌還說法華經
  • 六、重頌譬說結緣
    • (一) 頌五百由旬譬
    • (二) 頌導師譬
    • (三) 頌將導譬
      • (1) 頌眾人懈退
      • (2)頌權立化城
      • (3)颂勸入城歡喜
      • (4)颂滅化城至寶所譬
    • (四) 颂法合譬說
      • (1)頌合導師譬
      • (2)頌合將導譬
      • (3) 颂合滅化城至寶所譬
    • (五)頌舉譬帖合


妙法蓮華經卷第四
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授滿慈記
    • (一) 叙默念領解歡喜
      • (1) 叙得解歡喜
      • (2) 叙默念領解請記
    • (二)佛述本迹
      • (1)就釋迦佛世行因發迹
      • (2)約過去佛世顯本
      • (3)約三世佛所修因
    • (三) 正與授記
      • (1)明因圓果滿
      • (2)明國土廣淨
      • (3)明國劫佛壽等
    • (四)重頌發迹
      • (1)頌總發諸聲聞迹
      • (2) 頌發富樓那迹
    • (五)重頌授記
      • (1) 頌因圆果满
      • (2) 頌国劫廣淨等
  • 二、授千二百人記
    • (一) 念請
    • (二) 與記
      • (1)總許千二百記
      • (2) 別授憍陳如記
      • (3) 別授五百人記
    • (三)重頌授記
      • (1)頌與憍陳如記
      • (2) 頌與五百人記
      • (3)頌總授一切聲聞記
  • 三、五百人領解
    • (一) 叙其歡喜
    • (ニ) 自陳領解
      • (1) 法說
      • (2) 譬說
      • (3)合譬
    • (三) 偈頌
      • (1)頌內心得解
      • (2) 頌自陳領解
      • (3) 頌譬說
      • (4) 頌法合


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授二千人記
    • (一)二人請記
      • (1)默念請
      • (2)發言請
    • (二) 二千人請
    • (三)授二人記
      • (1) 授阿難記
      • (2) 授羅睺羅記
      • (3) 授二千人記


法師品第十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歎美能持法人功深福重
    • (一) 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
      • (1) 佛在世弟子
      • (2) 佛滅後弟子
    • (二) 明授道師功深福重
      • (1) 別明現世師
      • (2) 別明滅後師
      • (3) 總明現未下上法師
      • (4) 重頌別獎勸自行利他
      • (5) 重頌總別二義
      • (6)結歎經最第一
  • 二、歎所持法及通經方軌
    • (一) 深歎經法
      • (1) 約法歎
      • (2) 約人歎
      • (3) 約處歎
      • (4) 約因歎
      • (5) 約果歎
    • (二) 正示方軌
      • (1) 畧示弘經方法
      • (2)明五利益勸獎流通
    • (三) 偈頌
      • (1) 總勸
      • (2) 頌開譬
      • (3)頌法合
      • (4) 頌通經方軌
      • (5)頌利益
      • (6 )頌遣化四眾
      • (7)頌遣化人
      • (8)頌令得總持
      • (9)頌令得見佛
      • (10)頌遣八部眾
      • (11)頌結勸


見寶塔品第十一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明多寶涌現
    • (一) 塔現之相
    • (二) 諸天供養
    • (三)多寶稱歎
    • (四)時眾驚疑
    • (五) 大樂說請問
    • (六) 釋迦如來答
      • (1)超答何故涌出
      • (2) 追合何因有塔
      • (3) 答何故發是音聲
  • 二、明分身遠集
    • (一) 大樂說請見多寶
    • (二) 明應集分身
    • (三) 大樂說請集
    • (四) 放光遠召
    • (五) 諸佛同來
    • (六) 嚴淨國界
      • (1)變娑婆世界
      • (2)變八方各二百万億那由他國
      • (3)八方又各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
    • (七) 與欲開塔
      • (1)諸佛問訊說欲
      • (2)釋迦開塔
      • (3)四眾皆同見聞
      • (4)佛分座而坐
      • (5)四眾請加處空
  • 三、釋迦唱募流通
  • 四、偈頌
    • (一) 頌多寶滅度
    • (二) 頌分身集會
      • (1) 頌應召而集
      • (2) 頌嚴淨國土
      • (3) 頌諸佛同來
    • (三) 頌釋迦付囑
      • (1) 舉三佛以勸流通
      • (2) 舉難持之法以勸流通
      • (3) 釋難持意
      • (4) 明難持能持成就勝德
      • (5) 明能持難持諸佛歡喜
      • (6) 明能持難持即成勝行


提婆達多品第十二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
    • (一) 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
      • (1) 明求法時節
      • (2) 正明求法
      • (3) 求得法師
      • (4) 受法奉行
      • (5) 偈頌
    • (二) 結會古今
      • (1) 明師弟圓因報滿
      • (2) 明法師妙果當成
    • (三) 勸信
  • 二、明今日文殊通經龍女成佛
    • (一) 明文殊通經
      • (1) 智積請退
      • (2) 釋尊止之
      • (3) 文殊尋來
      • (4) 智積問
      • (5) 文殊答
      • (6)智積偈讚
    • (二) 明通經利益
      • (1) 文殊自叙
      • (2) 智積問
      • (3) 文殊答
      • (4) 智積執別教為疑
      • (5) 龍女明圓釋疑
      • (6) 身子復難
      • (7) 龍女現成明證
      • (8) 時眾見聞心大歡喜
      • (9) 智積身子默然信受

勸持品第十三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先明受持
    • (一) 二萬菩薩奉命此土持經
    • (二) 聲聞發誓他國流通
    • (三) 諸尼請記
      • (1) 授大愛道記
      • (2) 授耶輸陀羅記
      • (3) 諸尼歡喜發願弘經
  • 二、後明勸持
    • (一) 長行
      • (1) 佛眼視諸菩薩
      • (2) 菩薩請告敕佛默然
      • (3) 菩薩知意發誓通經
    • (二) 偈頌
      • (1)被忍衣弘經
      • (2) 入室弘經
      • (3) 坐座弘經
      • (4) 總結請知


妙法蓮華經卷第四
安樂行品第十四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文殊菩薩問
    • (一)歎前深行菩薩能如法弘經
    • (二)問初心菩薩云何惡世弘經
  • 二、釋迦如來答
    • (一)總標四法
    • (二)別釋四法
      • (1)身安樂行
      • (2)口安樂行
      • (3)意安樂行
      • (4)誓願安樂行
    • (三)歎經
      • (1)就法畧歎
      • (2)約譬廣歎
      • (3)合譬
    • (四)偈頌
      • (1)頌行法
      • (2)頌歎經
    • (五)總明行成之相
      • (1)頌勸修四法
      • (2)舉三報以勸
        • 1報障轉轉現報
        • 2業障轉轉生報
        • 3煩惱障轉轉後報
      • (3)總明一切煩惱障轉
      • (4)總結行成

從地涌出品第十五
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本門畧開顯動執生疑

  • 一、涌出序
    • (一) 他方菩薩請弘經
    • (二) 如來不許
    • (三) 下方涌出
      • (1) 經家叙相
      • (2) 明問訊
  • 二、疑問序
    • (一) 此土菩薩疑問
      • (1) 長行叙疑念
      • (2) 偈頌正發問
    • (二) 他土菩薩疑問
  • 三,本門正宗分
    • (一) 先述讚
    • (二) 誡勿散亂
    • (三) 許開化宣示
    • (四) 偈頌
      • (1) 頌誡聽許說
      • (2) 頌勸慰信受
    • (五) 正開近顯遠
      • (1) 畧開顯動執生疑
      • (2) 畧頌開迹顯本
    • (六) 因疑更請
      • (1)法說謄疑
      • (2)立譬喻
      • (3) 以法合
      • (4) 請答決疑
    • (七) 偈頌
      • (1)頌上法說
      • (2)頌上譬說
      • (3) 頌法合譬
      • (4) 頌請答

如來壽量品第十六
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本門廣開顯斷疑生信

  • 一、誡信
    • (一) 三誡三請
    • (二) 重請重誡
  • 二、正答
    • (一)正開近顯遠
      • (1) 出近執之情
      • (2)破近顯遠
    • (二) 明三世益物
      • (1)明過去益物
      • (2) 明現在益物
      • (3) 明未來益物
  • 三、譬說
    • (一) 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
      • (1) 醫遠行譬譬過去益物
      • (2) 還來譬譬現世益物
      • (3) 復去譬譬未來應化
    • (二) 治子實益譬譬總结不虛
  • 四、法合譬喻
  • 五、偈頌
    • (一) 頌正顯遠本
    • (二)頌法說三世益物
      • (1) 頌過去益物
      • (2) 頌現在益物
      • (3)頌未來益物
    • (三) 頌上常住不滅
      • (1) 明不見因缘
      • (2) 明得見因缘
    • (四) 頌總結利益不虛
    • (五) 頌譬說
      • (1) 頌開譬
      • (2)頌法合
      • (3)頌合總結不虚



分別功德品第十七
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經家總叙
  • 二、如來分別
    • (一)見道功德
    • (二) 得果功德
    • (三) 發心功德
  • 三、時眾供養
  • 四、彌勒總申領解
    • (一) 頌時眾得解
    • (二)頌如來分別
    • (三)頌時眾供養
  • 五、本門流通分
    • (一)現在四信
      • (1) 一念信解
      • (2) 偈頌
      • (3) 畧解言趣
      • (4) 廣為他說
      • (5) 深信觀成
    • (二)滅後五品
      • (1) 起隨喜心
      • (2) 受持讀誦
      • (3) 教他受持讀誦
      • (4)兼行六度
      • (5) 正行六度
      • (6)偈頌


妙法蓮華經卷第六
隨喜功德品第十八
畧釋品题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 廣格量初品功德
    • (一)彌勒問
    • (二)如來答
      • (1) 明隨喜轉教
      • (2) 明格量本
      • (3)問答
      • (4) 正格量
    • (三) 明外聽法人
      • (1)自往聽經
      • (2)勸坐分座
      • (3)勸他共往
      • (4)具聽修行
  • 二、偈頌
    • (一)頌隨喜轉教
    • (二)頌格量本
    • (三)頌正格量
    • (四)頌勸聽經
    • (五)頌自往聽
    • (六) 勸坐分座
    • (七)頌具聽修行


法師功德品第十九
畧釋品题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總列六根盈縮功德數
  • 二、別作六章解釋
    • (一) 眼根
    • (二) 耳根
    • (三)鼻根
    • (四) 舌根
    • (五) 身根
    • (六) 意根


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
畧釋品题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雙指前品所說罪福
  • 二、雙明往昔信毀果報
    • (一) 明事本
      • (1)初威音王如來
      • (2)次第二萬億佛
    • (二)本事
      • (1) 就本時雙標二人名
      • (2) 雙明信毁之相
      • (3) 雙明信毀果報
  • 三、勸持
  • 四、偈頌
    • (一) 頌信毁果報
      • (1) 頌事本
      • (2) 頌本事
    • (ニ) 頌勸持


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
畧釋品题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菩薩受命弘經
    • (一) 經家叙敬儀
    • (二) 菩薩發誓弘經
  • 二、佛現神力
    • (一) 所對之眾
    • (二)正現神力
      • (1)出廣長舌相
      • (2)毛孔放光
      • (3) 聲咳與彈指
      • (4) 地動與普見大會
      • (5) 空中唱聲
      • (6)遥歸命
      • (7)遥供養
      • (8) 十方通達如一佛土
  • 三、结要付囑
    • (一) 稱歎付囑
    • (二) 正 結要付囑
    • (三) 獎勸付囑
    • (四) 釋付囑
  • 四、偈頌
    • (一) 頌如來神力
    • (二) 頌结要勸持
      • (1) 頌稱歎付囑
      • (2) 頌結要兼釋四法
      • (3) 頌獎勸付囑


囑累品第二十二
畧釋品题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如來付囑
    • (一) 如來付囑
      • (1) 正付
      • (2) 釋付
      • (3) 誡付
    • (二) 菩薩領受
    • (三) 事畢唱散
  • 二、時眾歡喜


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
畧釋品题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宿王發問
  • 二、如來為說
    • (一)但說苦行
      • (1) 先明事本
      • (2) 次 明本事
      • (3) 次生燒臂
      • (4)結會古今
    • (二) 歎經勸修
      • (1)歎能持者
      • (2)歎所持法
      • (3)明持經福深
  • 三、聞品得益
  • 四、多寶稱善


妙法蓮華經卷第七
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放光東召
  • 二、奉命西來
    • (一)發來缘
      • (1)經家敘其福慧
      • (2)被照辭佛
      • (3)彼佛寄誡
      • (4)菩薩受旨
      • (5)先現來相
    • (二)正發來
    • (1)與眷屬經歴
    • (2)敘相登臺
    • (3)問訊傳旨
    • (4)請見多寶
    • (5)釋迦為通
    • (6)塔中稱善
    • (7)問答往因
    • (8)結會古今
  • 三、十方弘經
    • (一)正明現身說法
      • (1)總舉現身說法
      • (2)現六凡身
      • (3)現四聖身
      • (4)總結神力
    • (二)問答所住三昧
      • (1)問住何三昧
      • (2)佛答三昧名
  • 四、二土得益
  • 五、還歸本國
  • 六、聞品進道



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長文初番問答
    • (一)經家叙問儀
    • (二)如來總答
    • (三)分別詳答
      • (1)約口業機明感應
      • (2)約意業機明感應
      • (3)約身業機明感應
    • (四)勸持名答
      • (1)一等於多
      • (2)結顯多福
  • 二、長文次番問答
    • (一)無盡意以遊化娑婆問
    • (二)如來以普門示現答
      • (1)別答
      • (2)釋尊總答
      • (3)結歎其德
  • 三、偈頌兩問
  • 四、偈頌兩答
    • (一)加頌總歎行願
    • (二)別頌兩答
      • (1)頌前總答
      • (2)頌前別答
      • (3)頌後答
  • 五、雙頌兩勸
    • (一)頌前番勸持名
      • (1)明現智深妙以勸常念
      • (2)明感應難測以勸勿疑
    • (二)頌後番勸供養
  • 六、聞品功德
    • (一)持地歎證
    • (二)經家述益



陀羅尼品第二十六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問持經功德
  • 二、佛答甚多
  • 三、請以咒護
    • (一)藥王菩薩
    • (二)勇施菩薩
    • (三)毘沙門天王
    • (四)持國天王
    • (五)羅剎女
  • 四、聞品得益


妙莊嚴王本事第二十七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明事本
  • 二、雙標能化所化
  • 三、明能化方便
    • (一)時至
    • (二)論議
    • (三)現化
  • 四、明所化得益
    • (一)信子伏師
    • (二)白母求出家
    • (三)重催見佛
    • (四)叙歎功德
    • (五)俱詣佛所
    • (六)佛授王記
    • (七)出家修行
    • (八)稱歎二子
    • (九)佛述行高
    • (十)讚佛自誓
  • 五、結會古今
    • (一) 結會
    • (二) 結歎
  • 六、聞品悟道

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
畧釋品題
解釋經文

  • 一、發來
    • (一)上供
    • (二)下化
    • (三)修敬
  • 二、勸發
    • (一)請問勸發
    • (二)誓願勸發
      • (1)誓願護人
      • (2)誓願護法
  • 三、述發
    • (一)先述護法
    • (二)述其護人
    • (三)述其舉因
    • (四)述其近果
    • (五)述其能攘外難
    • (六)述其結信者功德
  • 四、發益
    • (一)聞品益
    • (二)聞經益

畧釋因緣

略釋因緣

《妙法蓮華經》,是一部暢佛本懷的無上法寶,亦是如來一代時教的精華,大乘佛法的核心;既會三乘歸於一乘,復導群迷入佛知見;實是究竟之談,了義之說,屬於諸經之王,佛法之最。我等佛子,不讀此經,不知佛法的微妙,不知佛法的平等,不知佛出世的本懐與說法之目的,更不知信佛學佛,終有一天,決定可以成佛。
佛出世說法之目的是甚麽?釋尊說:「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;諸佛世尊,欲令眾生開佛知見,使得清淨故,出現於世;欲示眾生,佛之知見故,出現於世;欲令眾生,悟佛知見故,出現於世;欲令眾生,入佛知見故,出現於世。」但佛眼觀見六道眾生,貧窮無福慧,不能信受此一佛乘妙法,故當梵王請佛轉法輪時,釋尊認為「若但讚佛乘,眾生沒在苦,不能信是法;破法不信故,墮於三惡道,我寧不說法,疾入於湼槃。尋念過去佛,所行方便力,我今所得道,亦應說三乘,……」故去波羅奈國鹿野苑,為五比丘說四諦法,「是名轉法輪,便有涅槃音,及以阿羅漢,法僧差別名」,建立小乘三寶。之後,佛於四十多年中,皆隨順眾生的根性所宜,或說大乘,或說小乘,說頓教,說漸教,皆是為適應眾生的根機,而權巧方便假設的法門,非佛說法之目的;佛說法之目的,是要介紹眾生一佛乘的妙法,使「若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」。
直至法華會上,眾生大乘根機成熟,可以接受一乘佛法,故佛說:「我今喜無畏,於諸菩薩中,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。」而說此《妙法蓮華經》。
此經譯傳中國,共有三種譯本,一是月氏國三藏法師,竺法護初譯此經,名《正法蓮華經》,共有十卷,二十七品。其次是龜茲國,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,名《妙法蓮華經》,共有七卷,分為二十八品。後來北天竺國,闍那與笈多兩位三藏法師,重譯此經,名《添品妙法蓮華經》,共七卷,二十七品。但流傳最廣,為人喜歡受持讀誦的,是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。
現在我們要研究的,是以鳩摩羅什所譯的《妙法蓮華經》為依據。
此經共有七卷,分二十八品;前十四品是約佛迹門開權顯實,後十四品是約佛本門開迹顯本。全經要旨,是說明佛從本垂迹,於娑婆世界八相成道,說法利生;但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,是權巧方便的施設,屬於權;今日在法華會上所說的一佛乘妙法,才是真實。
此一佛乘的妙法,詮理深奧,微妙難思。如安樂行品言:「此法華經,諸佛如來秘密之藏,於諸經中最在其上。」法師品亦說:「是法華經藏,深固幽遠,無人能到。」古德弘揚此經,每喜依自己所宗經論,著述義疏,以釋經文,教導後學。例如:中國南北朝時代,光宅寺法雲法師,撰寫《法華義記》;嘉祥寺吉藏法師,述有《法華玄論》,《法華義疏》,《法華遊意》。至於天台山智者大師,著有《法華玄義》,《法華文句》。及至中國唐朝時代,慈恩寺的窺基大師,又著有《法華玄贊》。此外,歷代大德,編寫註疏解釋此經,實不勝枚舉。其中闡理入微,世所宗仰的,首推智者大師的《法華玄義》與《法華文句》。
智者大師自從親證法華三昧,悟契佛心之後,即本其無礙辯才,九旬談妙,解釋經題;說十卷文句,解釋經文。縱橫發揮,妙理畢陳;誠研讀《法華經》的指南,探求妙理的明燈,古人講解此經,無不依之。
但時至今日,去聖遙遠,眾生慧淺障深,加以中國文學不斷演變,現代人閱讀古文,已經不容易接受,何況文義俱深的佛經註解?雖然,近代亦有不少關於講解此經的著作,但仍嫌文古義深,一般初機,不易明了。致使本經弘傳不廣,實在可惜。
筆者雖然學識有限,但早年幸遇明師,曾研習此經,故於八十年代,《楞嚴經講記》脫稿之後,就想用語體文,略釋此經,以供給初機參考,希望流通此一乘妙法。無奈當時雜務纏身,加以健康欠佳,未能實踐心願。
近年,因各地道場請講《法華經》,特別是去年在志蓮淨苑,講完〈法華經方便品〉後,苑方又要我今年再去講〈如來壽量品〉,因此,回美後利用數月的時間寫稿,同時將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所寫的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〉,與九十年代所寫的〈方便品講義〉合併在一起,定名「妙法蓮華經略釋」。
今年四月於志蓮淨苑講完「法華大意」後,應聽眾要求,整理付梓。但由於新舊作品合併,故其中有詳釋與畧釋不等,又前後文法亦不一致,或白話、或語體,雜亂無章,真是愧對讀者。可惜年將八十的我,精神與時間,都不許可重新編寫了,唯有希望讀者能夠體会老人弘法的苦衷,多多原諒!更希望有緣得此「略釋」的讀者,閱後轉贈親友,使正法展轉流通,令更多人共種一乘善根,同證一乘妙果,是為至禱!

解釋經題

解釋經題

記得當年海仁老法師,是採用天臺宗智者大師,所立的五重玄義,解釋此經的名題。五重玄義是:釋名,顯體,明宗,辨用、判教相。

一、釋名

全經要義,盡攝在經題中;如衣之領,提領則褸褸皆齊;如網之綱,舉綱則眾目皆張。研讀佛經亦然,欲想理解經中所詮義理,首先要明白經題的含義。是以古人每於解釋經文之前,先解釋經題。
《妙法蓮華經》,是本經的總題,其中有通有別,經之一字是通題,通於其他佛所說一切經;妙法蓮華四字是別題,別限於此經。
本經的別題,在三單三複具足一的立題規則中,是以法喻立名。「妙法」,是釋尊所說的一乘佛法,「蓮華」,屬於譬喻,用蓮華來譬喻佛所說的妙法。法喻雙舉,故名《妙法蓮華》。
(一)妙法的意義

梵音「曼乳」,意譯最勝不可思議。意思是:佛說本經,所詮之義理,精深微妙,無比無上,不可思議,故言「妙」。
梵語「達摩」,譯名法。含有任持自性,軌生物解的意思。因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,無論是有形無形,有想無想,有漏無漏,有為無為,或是依報,或是正報,或是有情與無情,或精神與質物,無不各有其不同的自性與體質,令人分別明了,知其種類,絕不混亂,故名為「法」。

法的範圍甚廣,唯識宗將此等諸法,分為五位百法;但在性宗:廣則百界千如,略則不外心法,眾生法,與佛法三種。

(1)心法妙

心法之心字,非指眾生內在的肉團心,亦非眾生在日常生活中,攀緣外界事物,分別取捨的妄想識心,而是指眾生原本具足的真心。此真心非在內,非在外,非在中間,亦非停留於過去,現在,或未來;既然超越時空,離塵絕相,而又能包容時空,及一切塵相。上至四聖,下及六凡,無不從此心生,所謂:「無不從此法界流,無不還歸此法界。」
例如:人間惡念才起,三惡道即現;一念善生,便是人天正因。念空則證二乘偏空涅槃;念有即發菩提心,入俗利生;念中道平等,即興慈運悲,隨機垂應,現種種身,說種種法,利益眾生。十法界若聖若凡,無不從此心生。故《楞嚴經》說:「心生則種種法生,心滅則種種法滅。」由於心隨淨緣,即成佛道;心生迷緣,便成眾生。《華嚴經》亦說:「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心造萬法,是從體起用,因理成事;法歸於心,是攝用歸體,事融於理。體用不二,事理圓融無礙,故言:心法妙。

(2) 眾生法妙

凡是有心識活動的生命,無論人畜,皆名眾生。眾生本覺真心,清淨無染,輕安自在。可惜眾生迷而不覺,妄生分別,錯用識心,攀緣塵境,遂起貪瞋痴,作殺盜淫等惡業,依業感果,流轉六道,枉受生死。故佛在《楞嚴經》告阿難言:「則知汝心,本妙明淨,汝自迷悶,喪本受淪,於生死中,常被漂溺。」
雖然,眾生迷此真心,受生死苦;但此真心,不因眾苦交煎而減少。雖然,眾生錯用識心,煩惱叢生;但煩惱本空,體即真心,所謂:「煩惱即菩提」。雖然,眾生作諸惡業,但業緣本空,其性非有;因緣和合,虛妄言生,其實不生,因緣別離,虛妄名滅,其實不滅。所謂:「生死即涅槃」。是以菩提涅槃,不離眾生,即在眾生日常生活中,故說眾生法妙。

(3)佛法妙

佛是覺義,能以權實二智,覺悟此人皆本具的心法,即是佛法。經言:「是法甚深妙,難見難可了;一切眾生類,無能知佛者」,是佛實智妙;又言:「及佛諸餘法,亦無能測者」,是佛權智妙。又說:「唯佛與佛,乃能究盡諸法實相」,諸法,是即實之權;實相,是即權之實。佛證此權實不二之理,故佛法妙。
心法是三因佛性(正因理心性、了因慧心性、緣因善心性);眾生法是惑、業、苦三道;佛法是佛果三德(法身德、般若德、解脫德)。
佛證正因理心性,成法身德;眾生迷之,便成苦道。佛證了因慧心性,成般若德;眾生迷之,便成惑道。佛證緣因善心性,成解脫德;眾生迷之,便成業道。準此可知,佛法、眾生法,皆不離心法。故說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。」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佛識此心,佛證此理,故能究盡諸法實相。若果眾生能夠「修攝其心,觀一切法,如如不動,」(見安樂行品)當下即是如如佛。
此心法,佛證之不增,眾生迷之不減。但在佛說《法華經》之前,心法不是佛法,佛法亦異於心法,眾生法更異於心法與佛法;心法太妙,佛法太高,眾生法既苦惱又惡濁,各有其界限,彼此互異,是以不妙。今佛在法華會上,開權顯實,開迹顯本,會三乘之權,歸一乘之實。說明十法界聖凡,其形象雖殊,但其體不異。三法互攝互融,不出一心,原無差別。故心法妙,眾生法亦妙,佛法更妙,因名妙法。如經言:「是法不可示,言辭寂滅相。」又說:「止!止!不可說,我法妙難思。」
但此妙法,非對粗顯妙。若以三乘法為粗而棄之,獨顯一乘實法之妙;則此妙是有界限,而非圓妙。若以迹門為粗而捨之,以顯曠劫本門之妙;則此妙有先後,而非常妙。此經詮理之妙,妙在不捨權取實,不棄迹顯本,而是說明佛為實施權,開權顯實;從本垂迹,開迹顯本之方便。如經言:「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;諸佛世尊,欲令眾生開佛知見,使得清淨故,出現於世;……。」奈何眾生,業障深重,善根淺薄,不能理解佛之知見,無法承受此一乘妙法。
釋尊說;「若但讚佛乘,眾生沒在苦,不能信是法,破法不信故,墜於三惡道;我寧不說法,疾入於涅槃。尋念過去佛,所行方便力,我今所得法,亦應說三乘,……思維是事已,即趣波羅奈,諸法寂滅相,不可以言宣,以方便力故,為五比丘說,是名轉法輪。」遂隱一乘之實,說三乘之權,此即是「為實施權」。
既然為實施權,則全權是實,是即實之權。經言:「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;除佛方便說,但以假名字,引導於眾生。」又言:「我今喜無畏,於諸菩薩中,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。」此即是開權顯實,實不離權,是即權之實。
本經前十四品,是說佛迹門為實施權,開權顯實。後十四品,是說明佛本門深遠,為教化眾生故,從本垂迹。經言:「我實成道已來,久遠如斯。」又言:「自從是來,我常在此娑婆世界,說法教化,亦於餘處,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祗國,導利眾生。」正是說明佛本門的深遠。
既然是從本垂迹,則迹由於本,是即本之迹。今開迹顯本,則本不離迹,是即迹之本。如是權實相即,迹本相通。本之與迹,既不乖離;實之與權,亦不相異。若本若迹,若權若實,悉皆微妙;而且是圓妙、常妙,絕對待的妙,因名妙法。
昔日智者大師,誦經〈至藥王菩薩本事品〉:「是真精進,是名真法供養如來」時,身心豁然,即入法華三昧,親見靈山一會未散,釋尊仍然在說此妙法。自此,照了法華,深達諸法實相理,辯才無礙。於是開席宣講《法華經》,九旬談妙於當時。今約本迹二門解釋,各有十妙。迹門十妙是:
一理妙:理是諸法實相理。諸法之相眾多,有十如是法,有四諦法,有+二因緣法,有六度萬行等法。但諸法之體,唯一實相理;此理難解難入,唯佛與佛,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理,故言理妙。
二智妙:智有世間智,有出世間一切智,道種智,一切種智。唯佛所得智慧,微妙最第一,經云:「甚深微妙法,難見難可了,唯我知是相,十方佛亦然」,故言智妙。
三行妙:如來行,是一行具足一切行。經言:「本從無數佛,具足行諸道。」又言:「盡行諸佛,無量道法」,又言:「佛子行道已,來世得作佛。」是行妙。
四位妙:雖然本經圓教,不落階位;但天雨四華,表住行向地,開示悟入佛之知見,是位義。經言:「乘是寶乘,遊於四方,直至道場。」四方是因位,道場是果位,即是位妙。
五三法妙:三法是真性軌,觀照軌,資成軌。經言:「佛自住大乘,如其所得法,定慧力莊嚴。」大乘即是真性軌。定是資成軌,慧是觀照軌。
六感應妙:感是眾生善根為機感,應是佛慈赴應,但如月印千江水,眾生不往,佛亦不來,而能感應道交,經言:「我以佛眼觀,見六道眾生」,又「一切眾生,皆是吾子」等,是感應妙。
七神通妙:佛之天心慧性,難測無礙,謂之神通。經言:「今佛世尊,入於三昧」,佛入無量義處三昧,雨華動地放光等希有事,是神通妙。
八說法妙:經言:「諸法寂滅相,不可以言宣」,但佛能曲就機情,隨他意語,巧說權法,如經言:「如來能種種分別,巧說諸法,言辭柔軟,覺悅可眾心」;今於法華会上,又隨自意語,廢權立實,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,是說法妙。
九眷屬妙:眷屬有五:一理性眷屬,一切眾生,皆有佛性,皆是佛子。ニ業生眷屬,自大通智勝如來時,覆講《法華經》,結大乘父子義。三願生眷屬,由先世結緣,發願生於佛世,得度者是內眷屬,未得度者是外眷屬。四神通眷屬,先世值佛,見真諦理,惑猶未盡,今以神通力,來生此界,助佛教化。五應身眷屬,佛初托胎,諸法身大士,亦散降餘胎,侍衛下生,內秘外現,助佛弘化。今五種皆有,又經言:「但教化眾菩薩,無聲聞弟子」,是眷屬妙。
十功德利益妙:三周說法,眾人得記,聞品得益,乃至須臾聞法,皆得究竟菩提,經言:「現在未來若聞一句偈死我皆與授行阿藉耨多羅藐三菩提記」,是功德利益妙。
本之十妙是:
一本因妙:是最初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時,所修圓因。非於大通智勝佛所為十六王子,弘經結緣,中間所作之因。
二本果妙:是最初發心行道,所證得究竟常樂我淨圓妙之果。非迹中盧舍那佛於寂滅場所證之本果,而是塵點劫數前,甚大久遠所證之果。
三本國土妙:經云:「我自從時來,常在於此,說法教化。」昔日之娑婆,即今日之忍土,眾生的五濁惡世,即佛之淨土;故說「眾生見刼盡,我淨土安穩。」昔亦非古,今亦非今;非今非古,家山常在,是本國土妙。
四本感應妙:既常在說法,當有能感之機,當知今之機即昔之機,昔之應,即今之應,是本感應妙。
五本神通妙:天然之性,通古通今,通自通他;塵點劫數,宛如今日,無邊剎海,不隔毛端。故彈指欬聲,動大千界,是本神通妙。
六本說法妙:是往昔初坐道場,始成正覺,初轉法輪,四辯八音,宣說妙法,是本說法妙。
七本眷屬妙:本時說法所被之機,如從地涌出,下方菩薩等,彌勒不識,即本眷屬妙。
八本涅槃妙:自從最初成佛後,處處現生,而實不生;
處處現滅,而實不滅。故昔實不生,今亦不滅;不生不滅,而現生現滅,是本涅槃妙。
九本壽量妙:佛之法身,超越塵劫,實無壽者相,方便為說,昔行菩薩道所得壽命,今猶未盡,是本壽量妙。
十本利益妙:佛三世益物,化化無盡,是本利益妙。
此外約教,則但以一乘法,教化諸菩薩,是機應妙;約理,則百界千如,是性相妙;約行,則凡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,是因果妙。不止迹妙,本亦妙;不止教妙,理行果皆妙。故名妙法。

(二)蓮華的譬喻

蓮華,是譬喻。世界上華的品種很多,唯獨蓮華,姿態美妙奇特,清香潔凈,堪可以譬喻妙法。天台宗認為蓮華含有三義,用以譬喻佛的權實與本迹,最為恰當。

(1)為蓮故華

蓮華之為物,除非不開華,開華必有蓮子;可以說,是為了孕育蓮子而開華。但當蓮華含苞待開之時,但見其華,不見蓮子。正好用以譬喻佛的迹門,為實施權,目的在於實。不過,當時機未成熟之前,眾生只知其權,不知其實。經言:「隨宜說法,意趣難解。」因為佛於迹門,「雖示種種道,其實為佛乘。」
又為蓮故華,可以譬喻釋尊從本垂迹。經言:「我實成佛己來,久遠如斯,但為方便,教化眾生,令入佛道。」故佛垂迹於娑婆世界,八相成道,其目的不過是欲令諸眾生,得入佛道;正如蓮華,為了長養蓮子而開華一樣。

(2)華開蓮現

當蓮華盛開之時,華中蓮子,立即顯現。譬喻佛迹門,開權顯實。佛昔日所說三乘五乘教法,雖然屬於權巧方便,但權中有實,權不離實;猶如華中有蓮,華不離蓮。華未開時,人皆只見華的外形,不見華中的蓮子。及華開敷,蓮子立即出現,妙法亦然。佛未說《法華經》之前,眾人但知有三乘五乘法,不知復有一佛乘,更不知此一佛乘妙法,即寓於三乘五乘法之中;及法華會上,開方便門,示真實道,始知昔日之權,即今日之實;今日之實,不離昔日之權。
又華開蓮現,亦可以譬喻佛本門,開迹顯本。經言:「如來見諸眾生,樂於小法,德薄垢重,為是人說,我少出家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然我實成佛己來,久遠如斯。」正是顯示佛的本門深遠,好像華開蓮現一樣。

(3)華落蓮成

華落蓮成譬喻佛迹門,廢權立實。經言:「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。」又說:「唯此一事實,餘二則非真;終不以小乘,濟度諸眾生。」「是諸眾生,得聞佛法,究竟皆得一切種智。」此皆是廢權立實之說。猶如蓮華凋謝時,華瓣脫落,蓮子獨存。
又華落蓮成,可以譬喻佛本門,廢迹顯本。經言:「為度眾生故,方便現涅槃;而實不滅度,常住此說法。」佛既然常住世間,說法利生,則何來迹門示現?故佛唯有本無迹,猶如蓮華凋謝之後,唯有蓮子而無華瓣一樣。
或有人問:佛在本經中,曾經採用七種譬喻,因何獨取蓮華為喻,以立經題呢?答案是:其他七喻,未能全喻佛一代時教的開顯。例如:火宅中的三車譬喻,三車喻權,一車喻實,未能兼喻本迹。〈信解品〉中:窮子作客喻權,付業喻實。〈藥草喻品〉中:三草二木喻權,大地喻實。〈化城品〉中:化城喻權,寶所喻實。〈五百弟子授記品〉中繫珠喻,少有所得喻權,珠寶貿易喻實。〈安樂行品〉中輪王喻,隨功賞賜喻權,解髮明珠喻實。皆是別喻佛迹門開權顯實。至於如〈來壽量品〉中的良醫喻,使告父死喻權,歸來使見喻實,此亦是只喻開迹顯本而已;是以經中的七種譬喻,都是局部的譬喻。
唯有蓮華,既可以譬喻佛一代時教的權實與本迹,同時蓮華含有開敷,出水,因果同時等義,更可以譬喻一乘佛法的美妙。因為蓮華開後,華落蓮成,正如佛說於法華會上,宣說妙法,能詮一佛乘的中道妙理。
又蓮華生於污泥而不染,出於清水而不沾,可以譬喻一佛乘的中道妙理,不離凡夫生死污泥之有,不離二乘清水之空;但卻能夠不為生死所染,不為涅槃所沾。又蓮華之根,藏於污泥與清水之中,但不染不沾;正顯示一乘中道妙理,即空即有,而又非空非有,既超越空有,而又不離空有。如是雙遮雙照,遮照同時,故名妙法。
又蓮華是華與蓮子同時生長,華是因,蓮是果;即是華果同時,華果不離。正顯示一乘妙法,因中有果,果必由因,因果同時,因果不離。因為有以上種種理由,故佛獨取蓮華為喻,以喻妙法;不但法妙,喻亦妙。用妙喻,喻妙法,法喻俱妙。今法喻雙舉,故本經的別題,名《妙法蓮華》。
本經何止法妙、喻妙,功德利益更妙。據說:古人釋淨見,童年出家,日日讀誦《法華經》,精進不懈。誦至一萬三千遍時,體力不支,日漸消瘦,疲倦不堪。後聞住處北邊,忽有眾多兒童嬉戲嘈雜之聲,甚感厭煩。時有一白頭公公,來問候法師,四大如何?師以健康欠佳答。白頭公公教師至小兒嬉戲之處,坐待小兒脫衣入池沐浴時,即取小兒衣服歸,若來索取,切勿給還;若被辱罵,也不要回答,弟子自來語之。
次日,師如所教,前往取小兒衣服歸;小兒來取,不給,被罵,不答。時白頭公公至,要小兒入師懷抱,小兒不肯,公公驅逼數次,終於入懷,沒人腹中。此後,師不但恢復健康,而且體力過人。原來是普賢菩薩,令土地公公,驅諸藥精,變為小兒,令師服之,驅除疾病,回復健康,是多麼美妙的故事!

(三)經字的意義

《涅槃經》言:「從如是我聞,至歡喜奉行,如是一切,名修多羅。」梵語「修多羅」,亦名「蘇怛覽」,譯言契,亦名經,古人合稱,名為契經。意思是說:凡是佛所說的一切言教,皆上契十方三世諸佛所證的真理,下契一切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機。《雜阿毗曇心論,用五義解釋經字:
一出生義:經能出生一切善法,令人依之修行,可以出生一切功德,甚至出生佛果菩提。
二湧泉義:佛經詮理,無窮無盡,猶如泉水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;隨人智力吸收,皆可以獲得真實的利益。
三顯示義:佛經所詮的義理,能顯示世間以及出世間,一切聖凡因果諸法;不止說明俗諦理,開示真諦理,同時顯示中道第一義諦理。生人慧解,啟人信心。
四繩墨義:繩墨是古之木匠,用來定曲直的用具,譬喻佛經所詮的義理,能令眾生明白是非曲直,知因果,識邪正,辨真偽,明善惡;如木匠因墨斗定曲直,而知道有所取捨一樣。
五結鬘義:世人用線穿花朵成串,作為裝飾品或禮物。比例佛經,能貫串事理因果諸法,眾人依之修行,可以莊嚴法身慧命。
至於《瑜伽師地論》,與《顯揚聖教論》,皆以貫穿義解釋經字。如論言:「契經者,貫穿義。」但《佛地心論》則說:「能貫能攝,故名為經。」意思是將佛的言教,結集貫串成經,能詮義理,弘傳於世,不但可以令正法久住世間,不致散失;還可以攝持眾生,令其滅惡生善,轉凡成聖,不致流落生死,故名為經。
在本經來說:則經是希有義。如經言:「諸佛出於世,懸遠值遇難,正使出於世,說是法亦難;能聽是法者,斯人亦復難。譬喻優曇華,時時乃一現。」此外,經之一字,還含有舟航義,寶王義,藥王義,安樂、吉祥等義。無非是顯示佛所說的言教,皆是至理名言,都有一定的法度與軌則,可以作為成佛必依的階梯,證果必循的正途。此階梯,此正途,是法界人天所同軌,十方諸聖所共遵。法界聖凡,無能超越;十方三世,不可轉移,因此名之為經。經之一字是通題,妙法蓮華四字是別題,通別合稱,故《名妙法蓮華經》。

二、顯體

顯體,是顯示此經所詮的理體。亦即是顯示宇宙萬有一切諸法的本體。此體微妙難思,隨其作用不同,而立種種不同的名稱。以其能含藏宇宙萬有諸法,因名如來藏;以其能夠雙遮雙照空有二邊,故名中道;以其純而不雜餘物,故名畢竟空;以其靈明覺照故名佛性;以其超越無上,故名第一義。在《解深密經》則名真如自性;在《華嚴經》名一真法界,在《維摩經》名不二法門,在《楞嚴經》名如來藏妙真如性,在本經名一佛乘,又名諸法實相。
本經處處皆顯示實相理。如經言:「今佛放光明,助顯實相義。」又言:「我以相嚴身,光明照世間,無量眾所尊,為說實相印。」又「諸法實相義,己為汝等說。」〈方便品〉言:「唯佛與佛,乃能究盡諸法實相。」又:「諸佛法久後,要當說真實。」〈法師品〉說:「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。」〈安樂行品〉說:「觀諸法如實相。」可知本經是以實相為體。

三、明宗

宗是宗旨,亦即是修行的宗旨。前顯體是明性德,今明宗是顯修德。性德法爾天然,不假修成,非因非果;修德則修如是因,當得如是果。《普賢觀經》言:「大乘因者,諸法實相,大乘果者,亦諸法實相。」本經既說一乘妙法,詮諸法實相理,但教菩薩,則依之修證,該是一乘因果。自從〈序品〉開始,至〈安樂行品〉,都是說佛迹門權因權果;亦說明弟子的實因實果。在此十四品經文中,佛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為聲聞人授記,令諸菩薩除疑,開佛知見,同入一乘圓因,共證一乘圓果。

經言:「諸法從本來,常住寂滅相;佛子行道已,來世得作佛。」正是一乘因果。由〈從地湧出品〉,至〈勸發品〉,開迹顯本,窮佛久遠的修因,究佛久遠的證果。同時顯發聲聞弟子,本門深遠,有因有果;今迹門示現聲聞身,不過迹門因果而已。本經既然顯示佛及弟子迹之實因實果,與諸經不同,故知本經,是以一乘因果為宗。

四、辨用

用是功用,力用,妙用,勝用。本經不論三乘人的智慧,純說佛道智慧;不開九界眾生知見,但開佛界知見;不重視二乘修證,唯著重一乘實智修證。在佛說此經之前,二乘人怖畏生死苦,取涅槃樂,生安隱想,認為已經得滅度。權乘菩薩,亦執著佛迹門示現,以為真實。及佛說《法華經》,以權實二智的妙用,勝用,廢化城,破情執,捨棄迹門的權巧方便,顯示佛本門的真實功德。令眾斷疑,生深信解,入佛知見,除根本惑,損二生死,得法生身,授記作佛;化功廣大,利澤弘深,故古德皆以斷疑生信,為本經之妙用。

五、判教相

詮理化物謂之教,分別同異謂之相。佛自已所證的諸法實相理,實在不可以言宣,但為利益眾生,故運用方便權巧,演說種種語言,因緣,譬喻,謂之教;教所詮的義理,大小不一謂之相。古人多數都是依據自己所宗尚的經論,以判佛的一代時教。
例如:菩提流支立一音教:是依據《華嚴經》:「佛以一音演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。」以及本經:「佛所說法,譬喻大雲,以一味雨,潤於人花,各得成實。」而立。以顯示佛法平等,只因眾生根機不同,故有三乘五乘的差別。
慧遠大師,則立頓漸二教。頓指華嚴大教;漸指三乘共宗,漸次修證。
玄奘法師,立三輪教。佛最初在鹿野苑,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,名轉法輪教。佛於方等會上,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,令二乘人回小向大,名照法輪教。佛在法華涅槃時,雙照雙遮空有二邊,令權乘菩薩,入於中道,是持法輪教。
賢首國師,立三時五教。三時是日出時、日升時、日落時。日出先照高山,譬喻華嚴大教,先照大機;日升普照大地,譬喻阿含、方等、般若,三根普被;日落還照高山,譬喻法華涅槃時,但教菩薩,仍照大機。
五教是:小、始、終、頓、圓。
小教,是佛說阿含等小乘經,教化人天,及愚法聲聞等小機;但說人空,不明法空。
始教,是大乘之始,有有相與無相之別。解深密經等,廣談法相,為唯知識宗之始,是有相教。般若經等,說諸法空,為般若宗之始,是無相教。
終教,謂《楞嚴經》說法性常住,許一切眾生,寶覺真心,各各圓滿,皆可成佛,盡大乘之極說,故名終教,以其說理究竟,又名實教。

頓教,不立漸次,唯辨真性,但離妄念,即如如佛。如《維摩經》所說的不二法門。
圓教,顯一真法界,性海圓融,緣起無礙。如華嚴經: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;又如本經所說,皆圓教義攝。
天台宗智者大師,將佛所說的一代時教,分為五時八教。五時是:華嚴時、阿含時、方等時、般若時、法華涅槃時。
佛初成道,現勝應身,於三七日中,為法身大士,說一真法界華嚴大教,名華嚴時。
佛為教化鈍根眾生,隱勝應身,現丈六金身的比丘相,轉生滅四諦法輪,說四阿含經,詮小乘教義,名阿含時。
鈍根小智人,依生滅四諦理,如法修行,證阿羅漢果,得少為足,飲三昧酒,墮無為坑。佛為欲令此輩,恥小慕大,故在方等會上,說勝鬘、維摩等經,四教并談,普被群機,名方等時。
小乘聖者,雖然回小向大,發菩提心,學菩薩行,但我相未除,法執堅固,障礙進修佛道,故佛說般若,顯諸法空性,令離情去執,名般若時。
最後佛在法華會上,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但說無上道,普授眾記。又於《涅樂經》,廣談佛性常住,一切眾生,皆可成佛,名法華涅槃時。
荊溪尊者所著的《四教儀備釋》中,偈頌五時說:「阿含十二方等八,二十二年般若談,華嚴最初三七日,法華涅槃共八年。」

八教是:藏、通、別、圓,頓、漸、秘密、不定。藏教,以阿含為經藏,以毗尼為律藏,以阿毗曇為論藏。說因緣生滅四諦法,正教聲聞,傍教菩薩;三人同行,證果各殊。
通教,鈍根眾生,通前藏教;利根眾生,通後別圓二教。又通教指不共般若,通於三乘,詮無生四諦理,明諸法因緣生,緣生無性,當體即空,既無苦之逼迫相,亦無集之惑業相,五陰諸法,本自不生,今亦不滅。雖曰修道,但能修所修,同一真空,本無生滅去來,名無生四諦理,正教菩薩,傍化二乘,三人同行,共證空理。
別教,是別對菩薩機,說大乘無量之法。教、理、智、斷、行、位、因、果,皆別於前藏通二教,又別於後圓教。詮無量四諦理,苦有無量,二種生死不同故;集有無量,五住煩惱不同故;滅有無量,諸波羅密不同故;道有無量,恆沙佛法不同故。純教菩薩,不兼二乘,修次第三觀。先觀因緣即空,證真諦理;次觀因緣即假,證俗諦理;後觀因緣即中,證中道理。隔歷三諦,次第修證,中道不具諸法,佛性超越二邊,因名但中。
圓教,詮圓融中道實相理,十法界聖凡一切依正因果,無不以此實相理為體性。故事不礙理,即事即理。以其事理相即,五陰諸法,無非實相,故無苦可捨;塵勞妄想,本來清淨,故無集可斷;一色一香,無非中道,故無道可修;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,故無滅可證。既無修道斷集的造作,亦無滅苦證滅的作為,故名無作四諦。唯教利根菩薩,教、理、智、斷、行、位、因、果無一不圓;以其圓悟,圓修、圓斷、圓證,故名圓教。
《法華玄義》說:「為決定聲聞,說三藏教;為退大聲聞,說通教;為漸悟菩薩,說別教;為頓悟菩薩,說圓教。」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是教化利益眾生的法門,如世間醫師之用藥,故名化法四教。
頓教,是以頓悟理性為教。上根利智的人,聞一乘法,頓悟一乘理,頓修一乘因,頓證一乘果,一超直入,不立階次,謂之頓教。
漸教,是對頓言。佛初說阿含,次說方等、般若,後說法華、涅槃。由小至大,從淺入深,漸次修證,謂之漸。
秘密,眾生因根機利鈍不等,同在佛前聞法,得益各異,而且互不相知,故言秘密。或佛對密機,說秘密法,并用不思議神力,令在會大眾,彼此互不相知,名秘密教。
不定,是在聞法得益方面言。佛以一音演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。得益雖殊,彼此互知,故名不定。若頓,若漸,若秘密,若不定,皆但有教化之儀式,如世間醫師的藥方,名化儀四教。
智者大師,又依據《涅槃經》,以乳等五味,配合佛所說的五時教。法華玄義言:「佛日初出,頓教先開,譬喻從牛,必先出乳。」又言:「乳為眾味之初,譬喻頓在眾教之首,故以華嚴如乳耳。」
阿含時,佛因曲就眾生根機,趣鹿野苑,為五比丘,三轉四諦法輪,於一乘道,分別說三;令小乘機,斷見思惑,證二乘果,轉凡成聖,譬喻轉乳為酪。
方等時,彈劾小乘,讚歎大乘的慈悲行願,令小乘人,恥小慕大,通於大乘,如從酪出生蘇。
般若會上,明諸法空性,令別教菩薩,離情去執,如更煉生蘇,變成熟蘇。
法華涅槃時,但說無上道,顯佛性常住,轉別教機,為圓教菩薩,如精製熟蘇,成無上醍醐。
本經在五時中,屬於法華涅槃時;在化儀四教中,是會漸歸頓;在化法四教中,純屬圓教;在五味中,是無上醍醐味。故古德皆判此經,以無上醍醐為教相。

譯題簡介

譯題簡介

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
姚秦,是翻譯此經的時代。在中國的政治歷史上,秦姓統治天下的,有嬴秦,符秦,和姚秦。今言姚秦,顯然不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嬴秦,亦不是五胡亂華時代,符堅當政的前秦,而是姚興在位時的後秦。在姚興執掌政權之前,佛教傳入中國,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。及姚興登位,即遣兵迎請羅什法師入長安,駐鍚於西明閣與逍遙園,翻譯佛經。本經,是於弘始八年,譯於青草堂寺,故譯者姓名之前,冠以姚秦二字。
三藏法師,是譯者的德號。三藏,是指經藏,律藏,論藏。經藏明心詮性,為定學所攝;律藏,能夠規範人的三業,是戒學攝;論藏,可以分別邪正,屬於慧學。戒定慧三學,是佛法的基本綱要,故舉三藏,即概括全部佛法要義。

法師二字,含有三種不同的意義。若就字義說:法是軌則義,師是訓匠義。事有軌則規範,必合情理;物經訓匠雕刻,必臻至善。學佛亦然,凡是能够用佛法規範自己與他人的行為,導人止惡修善,轉凡成聖的人,皆可以稱為法師。
若就佛法言:法是佛法,師是師範。能精通三藏佛法,堪為人天師範者,可稱法師。在其功用言:若能受持三藏佛法為師,不斷修改自己的行為,開發自己的智慧者,名為自利法師。能够弘傳演說三藏佛法,化導眾生,作為他人之師者,名為利他法師。今本經的譯者,既精通三藏佛法,自奉為師,又能弘傳演說,三藏佛法,堪為人天師範,故於其姓名之前,冠以三藏法師四字,以顯示其德學的超越。
鳩摩羅什,是譯經者的姓名。梵語「鳩摩羅什」,譯言童叟。因其年少老誠,童年具有耆德,故依德立名。其父鳩摩羅琰,原是中天竺國首相之子,棄官出外旅遊,至東印度龜茲國,王愛其才,以妹嫁給他,生羅什法師。後來,羅什法師的母親捨俗出家,即證初果。師宿植德本,自幼聰明過人,七歲時,其母即令其出家;不但能日誦千偈,而且過目不忘。一日,隨母親進入佛寺,看見一個大鐵缽,隨手舉起,放在自己頭上,忽然心想,自己年紀這麼少,而鐵缽這麼大,怎可以隨手舉起置於頭上呢?即此一念,突然感覺鐵缽沉重,不勝負荷,因此,頓悟萬法唯心之理。
九歲,隨母到罽(音計)賓國,依槃頭達多法師,學習小乘佛法。後又從須利耶蘇摩,研習大乘經典。對於大乘佛法,獨有心得,終於成為力弘大乘的學者。再到罰賓國,為槃頭達多說一乘妙理,達多感悟,反禮為師。師拒不敢受,達多言:我是你小乘之師,你是我大乘之師,受禮何妨。
後回龜茲國,弘傳大乘佛法,名震諸國。此時其母已證三果,往天竺國前,對師說:若能將大乘佛法,弘傳中國,對彼土眾生,非常有益,可惜對你本身不利。師言:菩薩發心,捨己為人,為弘傳佛法,赴湯踏火,在所不辭,豈可因對自己不利而退縮?因此,立志要來中國,弘揚大乘佛法。
前秦苻堅,因仰慕師之德學,派遣大將呂光,遠征龜茲國,目的迎師來華。豈料呂光回程時,聞苻堅戰死,姚長稱帝,遂於涼卅宣佈獨立,自組王朝。姚長死,姚興繼位,出兵討伐呂光之子呂隆,強迎師入長安,禮為國師,請翻譯佛經。本經是在當時,奉姚興之命而譯。故譯題是: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。

序品 第一

解釋經文
妙法蓮華經卷第一
序品第一

本經共有七卷,分二十八品。解釋經文,可分為三大科,一序分,二正宗分,三流通分。自序品至安樂行品,共有四卷半經文,是約佛迹門開權顯實。由從地湧出品,至普賢菩薩勸發品,二卷半經文,是約佛本門開迹顯本。今序品第一,是迹門的序分。方便品至授記品,是迹門正宗分。法師品至安樂行品,是迹門流通分。
其次是由從地湧出品開始,至「已問此事,佛今答之」,是本門序分。從「佛告彌勒,善哉!善哉!阿逸多」以下,至分別功德品偈頌畢,是本門正宗分。偈後經文,至第二十八品終,是本門流通分。總之,本經共二十八品,無非是說明佛開權顯實,開迹顯本的宗旨。今先解釋第一卷經文中的序品。

序是次序,由序,述序。三世諸佛,皆以如是我聞等六種證信序,居經之首。《法華文句》言:「如是者,舉所聞之法體。我聞者,能持之人也。一時者,聞持和合,非異時也。佛者,時從佛聞也。王城耆山,聞持之所也。與大比丘者,是聞持之伴也。」此皆是因緣和合次第相生,故名次序。
由於釋尊入定,放光現瑞,雨華動地,而啟眾疑;因眾疑故,彌勒問文殊菩薩:「以何因緣,而有此瑞?」於是由兩位大士互相問答,說明佛放光現瑞的原因,以釋眾疑,是為由序。
文殊菩薩敘述往昔所見,引證今佛,當說《法華經》。如經言:「今見此瑞,與本無異,是故惟忖,今日如來,當說大乘法,名妙法蓮華,教菩薩法。……」是敘述本經的發起因緣,故名述序。三義相類,聚集一起,故名〈序品〉。此品居二十八品之首,故名第一。

一、通序
(一) 聞法時處

如是我聞,一時佛住王舍城,耆闍崛山中。

釋此品經文,可分為通序與別序。由「如是我聞」,至「各禮佛足,退坐一面」,是通序。「爾時世尊,四眾圍繞」以下,是別序。通序,又名六種成就。「如是」,是信成就,「我聞」,是聞成就,「一時」,是時成就,「佛住」,是主成就,「王舍城耆闍崛山中」,是處成就,「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」以下,是眾成就。三世諸佛所說一切經典,無不皆於經首,冠以六種成就,以茲證明,啟人信心,故又名證信序,以其通於一切佛經,故又名通序。
「如是」是指法之詞,亦信順之詞。佛法如大海,唯信能入。阿難僅遵佛囑,於經之始,即說:如是之法,是我阿難親從佛聞。如佛所說,應當信受,故如是,是標信成就。
「我聞」,明能持法人,是聞成就。我有妄我,邪我,真我,假我,以及自在我之分。聞有聞聞,聞不聞,不聞聞,與不聞不聞等四種。四大本空,五蘊無我,眾生不知,妄執四大五蘊所組合的色身為我,是妄我;外道執有六十二種神我,是邪我;二乘聖人,斷見思惑,破除我執,證真空理,回復生命的自由與解脫,是真我;大乘菩薩,隨順世俗稱我,是名假我;諸佛親證法身,從體起用,隨緣赴感,應身無量,於法自在,名自在我。今阿難稱我,若約迹門現聲聞身,該是真我;若約本門深遠,該是自在我。佛言:「我與阿難,同在空王佛所,同時發心。」可知阿難本門久遠,高深莫測。
普通凡夫,由內之耳根,攀緣於外界聲塵,心起分別,謂之聞。藏教學人,不了萬法唯心之理,不知諸法緣生性空,內執有能聞之根,外執有所聞之聲塵,由能聞,聞於所聞,謂之聞聞。通教行人,知六根六塵,皆因緣生,其性空寂,既無能聞之我,亦無所聞之聲塵,雖然曰聞,實則無聞,謂之聞不聞。別教菩薩,先修空觀,空能聞所聞,是名不聞。次修設假觀,能所歷然,是名聞。以空故無所聞,以假故不妨有能聞所聞,謂之不聞聞。圓故菩薩,證諸法實相理,不但無能聞所聞,能所皆空,連空能所之空,亦不可得,謂之不聞不聞。本經詮實相理,顯「諸法從本來,常住寂滅相。」阿難以法身真我,聞佛所說實相理,是不聞不聞;今為傳法度生,不聞而聞,故言:「如是我聞」。
佛經之首,皆安如是我聞,其原因有四:
一斷眾疑:阿難相好莊嚴,僅矮佛三指。結集經時,初陞法座,相好如佛。時會大眾,皆生三疑。一疑阿難已成佛,二疑釋尊再來,三疑他方佛至。及阿難高唱:「如是我聞」,眾疑頓息。
二秉佛囑:佛將入滅,阿難悲傷不己。其堂兄阿那律陀,教他問佛四事。一佛在世時,我等以佛為師,佛滅度後,以誰為師?二佛在世時,我等依佛而住,佛滅度後,依何而住?三佛在世時,惡性比丘,佛威調伏,佛滅度後,如何處之?四佛滅度後,結集佛經,一切經首,當安何語?佛答:「當以戒為師」,「當依四念處而住」,「惡性比丘,默然濱之」,「一切經首,當安如是我聞」。故阿難結集經時,開始即說:「如是我聞」。
三息爭端:阿難迹門示現未證無學,德業皆不及諸大阿羅漢,何況上位菩薩?若然不說:如是我聞,必滋諍端,今言如是之法,是我阿難親從佛處得聞。眾人皆知,阿難多聞,歷耳不忘,故能息諍端。
四異外道:外道經首,皆安阿憂二字。「阿者無也,憂者有也。」以其有無不決故。今佛囑阿難經,經首冠以六種成就,所以異於外道典籍。
「一時」,是時成就。時無定體,從事立名。例如:說法時,靜坐時,做作時,休息時,皆因緣生法,緣生性空,從何立時?但因緣即假,不妨有過去時,現在時,未來時。因緣即中,能伸一剎那為無量劫,能縮無量劫為一剎那,是不可思議時。今佛說法,或在人間,或在天上,或在龍宮,或在鬼神之域,處所固異,其紀曆亦不一,故未能如人間一樣,指定某年、某月、某日,唯以機教相投,師資會合之際,總名一時。今此一時,可謂是佛說《法華經》之時。
「佛住」是主成就。佛是覺義,凡能自覺,覺他,又覺行圓滿,親證圓明覺照的佛性者,皆名佛;故十方三世皆有佛。今住在印度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的,非過去、未來佛,亦非十方現在諸佛,而是降生於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。雖然,釋迦牟尼佛的應身,已經滅度二千多年,但釋尊的教法,尚在人間,所有塔廟所供奉的,皆是釋尊的舍利與聖像,故可以說:釋尊是現在佛,但此只是在時間上解釋佛字。
《法華文句》言:「佛名覺者,知者。於道場樹下,知覺世間總別相,覺世間即苦集,覺世間即滅道;亦能覺他,身長丈六,壽八十,比丘像,菩提樹下,三十四心,正習俱盡者,即藏教佛自覺覺他。帶比丘像,現尊特身,樹下一念相應,斷餘殘習者,即通教佛自覺覺他。單現尊特身,坐蓮華台受佛職者,即別教佛自覺覺他。隱前三相,唯示不可思議如虛空相,即圓教佛自覺覺他。」
海仁老法師說:若三祗修福慧,百劫種相好,菩提樹下成道,青草為座,轉生滅四諦法輪者,是藏教佛。若機緣成熟,以一念相應慧,斷餘殘習,於七寶菩提樹下成道,天衣為座,轉無生四諦法輪者,是通教佛。若修次第三觀,先空次假後中,斷十二品無明,於蓮華台藏世界,七寶菩提樹下,坐大寶華王座,現圓滿報身,轉無量四諦法輪者,是別教佛。若修一心三觀,斷四十二品無明,三覺圓,萬德備,登涅槃山頂,以虛空為座,成清淨法身,為利根菩薩,轉無作四諦法輪者,是圓教佛。
其次,可以約觀心、因緣、本迹、六即、各種不同的意義,解釋佛字。
若觀心從因緣生,無常、苦、空、不淨、無我,是藏教佛。若觀心即空,非滅後空,既無自他的心境,亦無能觀所觀,是通教佛。觀心先空、次假、後中,是別教佛。觀心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是圓教佛。
雖然,眾生本具佛性,但必須借助修德方顯。修德因緣,有親疏不同,疏緣是善知識的資助,親緣則要靠自己發心與努力。如釋尊初在凡夫地,有一生為光明陶師,因值遇古之釋迦牟尼佛,始發菩提心。於初阿僧祗劫,行菩薩道,至毗婆尸佛,共值遇七萬五千佛;於其中間,一一佛所,悉皆供承事,無空過者。再從毗婆尸佛起,進入第二阿僧祗劫修行,至燃燈佛,其間共遇七萬六千佛,亦悉皆供養、承事、受教。時燃燈佛,為其授記,將來成佛,號釋迦牟尼佛。復從燃燈佛起,進入第三阿僧祗劫行菩薩道,至尸棄佛時,已經值遇七萬七千佛,亦皆供養承事,蒙佛授記。是名三祗修福慧,
復從尸棄佛起,經百劫這麼長的時間,種相好因,至迦葉佛時,蒙佛授記一生補處,名護明菩薩,生兜率陀天,於此娑婆世界,賢劫中第九小劫,人壽百歲時,降生中印度迦毗羅衛國,名悉達多,母名摩耶夫人,父名淨飯王,十九歲出家,三十歲成道。此是約因緣解釋佛字。
若約本迹:三祗修福慧,百劫種相好,只是約釋尊迹門示現成佛的因緣說。若就佛的本門,釋尊久己成佛,經言:「我實成佛已來,久遠如斯。」梵網經言:「吾今來此娑婆世界八千返」。
在六即佛言:「十二類生,本覺妙明,覺圓心體,與十方佛,無二無別」(見楞嚴經),是理即佛。由聞法生解,知佛性本具,是名字即佛。因知佛性本具,必當作佛,於是由解起行,稱性而修,是觀行即佛。由觀行加功策進,經歷十信位,先斷粗惑,相似見佛性,是相似即佛。從十信位,有功用道,歷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位位深入,直至等覺,分破無明,分證法身,是分證即佛。從等覺位,無功用道,心心流入薩婆若海,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,圓證清淨法身,名究竟即佛。綜上可知,佛有觀心的、因緣的、與本迹的不同,也有四教與六即的分別。今在王舍城的佛,該是迹門的,圓教的、究竟的佛。
「住」是佛居止遊化之處。一切眾生,無不有住。五戒是人住,十善、四禪八定是天住,十惡、五逆是三惡道住,三三昧是出世聖人住,首楞嚴王大定是佛住。故說: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。」今約佛迹門,說此《法華經》之時,王舍城耆闍崛山,是佛所住。
「王舍城」,是佛在世時,印度摩竭陀國的首都。又名摩伽陀,譯名無惱害。因為此國不設刑具,人民犯罪,送往屍林,任由其自生自滅。摩竭陀,則譯為天羅,是國王名。據說:古之天羅王,主理一千小國。一日巡山,遇頑雌性獅子,待侍衛驚散,獅子與王交成孕,足月,獅子來王殿生,王知是已子,托言無嗣,故天賜佳兒。遂收養,後立為太子,以其足有班點,人皆稱之為班足太子。後繼王位,喜歡食肉,有一次,因廚中無肉,廚師取剛死小兒肉供王膳,王喜其味,令廚師每日燒烤此肉作膳。廚師無奈,每日捕捉一小兒取肉供王膳。國民悲苦,千王出兵討伐,廢斑足王,置於耆闍崛山中,諸羅剎鬼,立為鬼王;遂與山神相約,誓取千王人頭祭山。
前後已經捕捉九百九十九王,最後捕捉普明王時,王大哭言:「我非怕死,只因被捕,令我失信於人,變成妄語,自破國法。……」原來普明王及其國人,皆信受佛法,嚴持妄語戒。在被捕捉前,曾與一比丘約,七日後到王宮為其剃度,出家為僧,今因被捕,既不能出家,又失信於比丘,故悲傷不已。
班足王被其守信的精神感動,放其回國赴約,然後再來受死。普明王被釋放回國,先立太子,提前拜見比丘,陳述不能實踐諾言,出家為比丘的原因。并接受聖僧開示佛法,身心歡喜,然後舉行大施會,召集全國臣民告別,眾皆挽留,勸勿赴死。王言:「實語第一戒,實語升天梯,實語為大人,妄語入地獄;我今守實語,寧棄身壽命,心無有悔恨。」言畢,起程赴耆闍崛山,向班足王報到。
班足王問他,因何不畏死?答:已得聞佛法,隨即為班足王說: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等法,并讚歎慈悲喜捨功德,及詳說殺生罪惡。班足王聞法歡喜,止瞋停殺,命千王各取一滴血,及三條頭髮,以祭山神,然後放赦諸王。《法華文句》言:「千王被赦於其地,故名王赦,而經家借音為屋舍字耳。」又因班足王與千王修好,共立房舍於其地,合摒為大國,故名王舍城。
「耆闍崛山」,位於王舍城東,譯為鷲頭山,或鷲峰。以此山峰形似鷲鳥頭,故以鷲立名。「法華文句》言:「山峰似鷲,將峰名山。」又言:「山南有尸林,鷲食尸竟,棲其山,時人呼為鷲山。又解,前佛今佛,皆居此山,若佛滅後,羅漢住,法滅支佛住,無支佛,鬼神住,既是聖靈所居,總有三事,因呼為靈鷲山。」
「中」表中道,佛親證中道理,降生於中國(中印度),中夜入滅;今集眾於此山中,說中道實相理,故說:「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山中。」

(二) 聞持之眾
(1) 聲聞眾

與大比丘眾,萬二千人俱。

以下是明眾成就。眾有三類:聲聞眾,菩薩眾,以及天龍八部等雜眾。經文先列聲聞眾,次列菩薩眾,後列天龍八部等眾。其用意有二:一聲聞眾現出家相,形象接近如來,證明此經是佛說,較為親切,故先列之。天龍等眾,形異服殊,非佛常隨眾,證經為疏,故後列之。菩薩則形象各殊,既不同俗,又異僧相,在前後二者之間,故列於中。其次是:聲聞樂涅槃,人天著生死,各有所偏,菩薩不著生死,不住涅槃,而住於中道;故先列聲聞,後列人天,菩薩居中。在聲聞眾中,先列比丘,後列比丘尼,而比丘中又分多知識與少知識,多知識,是名聲普聞,眾所知識的長老大德,少知識,是常隨佛學的普通聲聞眾。
「與大比丘萬二十人俱」是舉其類并出其數,「皆是大阿羅漢」,是明其位而讚其德。「與」是共同和合義,意思是說:此等大比丘眾,是同一時,同一處,同一心,同一見,同一戒,同一道,同一解脫,故言與。大有十義:
一本門大:經言:「佛子所行道,善學方便故,不可得思端議‧知眾樂小法,而畏於大智;是故諸菩薩,作聲聞緣覺。示眾有三毒,又現邪見相;我弟子如是,方便度眾生。」準此,可知此等比丘,本是大菩薩,為引導鈍根眾生,迹聲聞相而已。
二發心大:此等比丘,發心修行,不唯求自利,更普為利益一切眾生。如阿難言:「將此身心奉塵剎,是則名為報佛恩。」可見其發心廣大,非一般二乘可比。
三時節大:本經佛說:「我與阿難,同在空王佛所,發菩提心。」《楞嚴經》舍利弗言:「我曠劫來,心見清淨,如是受生如恆河沙。」須菩提言:「我曠劫來,心得無礙,自憶受生如恒河沙,初在毋胎,即知空寂。」富樓那言:「我曠劫來,辯才無礙,宣說苦空,深達實相,如是乃至,恒沙如來祕密法門,我於眾中,微妙開示,得無所畏。」故知此等比丘,無量劫前,已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,非始自今日。
四解脫大:此等大比丘眾,皆諸漏己盡,無復煩惱,逮得已利,盡諸有結,心得自在。」故知其解脫大。
五禪定大:《如幻三昧經》言:「迦葉入萬二千三昧,舍利弗能入三萬三昧,須菩提能入四萬三昧,其所入三昧,皆與首楞嚴王大定相應」,雖然雙照空有,而能超越空有,不為空有所動,故名禪定大。
六智慧大:舍利弗得四無所畏,須菩提同佛知見,富樓那具無礙辯,是權智;深達實相,是實智,權實不二,故智慧大。
七神通大:《楞嚴經》目犍連自說:「寧唯世尊,十方如來,歎我神力,圓明清淨,自在無畏。」是神通大。
八慈悲大:諸大比丘,皆巳分證如來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故能助佛轉法輪,廣度眾生。如阿難言:「五濁惡世誓先入,如一眾生未成佛,終不於此取泥洹。」可知其慈悲是何等廣大深遠。
九說法大:諸大比丘,皆得四無所畏,善說法要。如舍利弗聞一句義,能於七日作獅子吼。而富樓那,更是辯才無礙,宣說苦空,深達實相,能代佛轉法輪。
十證果大:此等比丘,皆本其權實二智,證真俗二諦理,在法華會上,授記作佛。例如:舍利弗將來成佛,名華光如來,迦葉成佛,名光明如來,須菩提成佛,號名相如來,大目犍連成佛,名多摩羅跋旃檀香佛,富樓那成佛,名法明如來,憍陳如成佛,名普明如來,阿難成佛,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,羅候羅成佛,名七寶華佛,提婆達多成佛,名天王如來,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成佛,號具足千萬光明如來等。
此萬二千比丘,不止具足以上十大,人數又多,而且是外現聲聞身,內秘菩薩行,輔助佛教化眾生,功德智慧皆勝於權教三乘,所謂:「大、多、勝,」故被稱為大比丘。
「比丘」是梵語,含有乞士,破惡,怖魔等三義。因為出家人要上乞佛法,長養慧命,下乞飲食,滋養色身,有異於普通乞丐,故名乞士。出家人修學佛法,可以破除三業十惡,故名破惡。出家人精進辦道,憑戒定慧力,消滅貪瞋痴,將解脫生死,超出三界,佛道增勝,魔眷減少,魔王震驚,故名怖魔。因一詞含有三義,故保留原音,不譯華語。男姓出家,求具足戒者名比丘;女姓出家,求具足戒者名比丘尼。
「眾」,梵語僧伽,譯名和合眾。和合有事和與理和二種不同,共證擇滅理,是理和合。戒和同修,見和同解,身和同住,口和無諍,利和同均,意和同悅,是事和合。
《大智度論》將僧伽分為四類:一啞羊僧,此類僧眾,愚痴無智,不明佛法,不知善惡,不知何謂持戒,或何謂犯戒,更不知隨所犯罪,發露懺悔,猶如啞羊。二無羞僧:此類僧人,雖然知道持戒生福,犯戒有罪,但因無羞恥慚愧之心,犯罪不肯懺悔。三有羞僧,知善惡,識持犯,是能悔過自新的一類。四真實僧:是由見道位己去的賢聖僧。
《地藏十輪經》中亦說:僧有四種,一勝義僧,二世俗僧,三啞羊僧,四無慚愧僧。今此萬二千比丘,皆屬於勝義僧,故稱大比丘眾。諸經皆列佛的常隨眾,千二百五十人俱;今言:萬二千人俱,該是暗示此等大比丘,本是萬二千菩薩,迹現聲聞身而己,故言: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。

皆是阿羅漢,諸漏己盡,無復煩惱,逮得已利,盡諸有結,心得自在。

此是明位歎德。「皆是阿羅漢」,是明其位。含有無生,殺賊,應供等三義。以比丘因中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,以戒定慧力,破除三業十惡,斷見思煩惱(殺賊),解脫生死,不再來三界受生(無生),堪為人天福田,應受供養故(應供)。此但藏通教義;若據別圓,非但殺賊,亦殺不賊(小乘涅槃);不但無生,亦不生於不生(無漏名不生);非但應供,亦是供應(供彼所應)。因此等大比丘僧,除應受人天供養外,還能夠以平等心,用法供養眾生,凡有應度之機,無不應身施教,故言供應。
小乘殺賊,但殺三界內的見思賊;大比丘僧,兼殺三界外的塵沙無明賊。小乘無生,僅出三界,斷分段生死;大比丘僧,兼損三界外變易生死,但為方便教化眾生,又能留惑潤生。故其位雖居阿羅漢,實則是內秘菩薩行的大乘聖者。
「諸漏已盡,無復煩惱。」是讚歎其斷德。漏是煩惱的異名,因為煩惱現行,令人心流注於順逆諸境,失於正念,漏失功德,墮落三界生死,猶如漏器。諸漏,是指欲漏,有漏,無明漏三種。欲漏,是見思二惑,眾生因見思煩惱,作諸業因,漏落三界,不得出離故。有漏,別指色無色界眾生之煩惱,實則通指三界一切因果諸法。《涅槃經》言:「有漏有二種,一因二果:有漏因者,是則名苦,有漏果者,是名為集。」故有漏,通指世間苦集二諦。無明漏,通指三界眾生心中的無明煩惱,能令眾生遺失真性,顛倒行事,漏落生死。《涅槃經》言:「煩惱有三種,所謂:欲漏,有漏,無明漏;智者應當觀是三漏,所有罪過。」今此萬二千比丘眾,不止斷盡三界見思煩惱,兼損無明惑,故言:「諸漏己盡,無復煩惱。」是歎殺賊德。
「逮得已利」,是歎應供德。因為阿羅漢能以一切智,斷見思惑,見真空理,證得涅槃,所作已辦,梵行已立,不受後有,已經完成自利功德,應受人天供養故。
「盡諸有結,心得自在。」是歎無生德。盡是徹底取消之意。諸有,是指三界二十五有。指欲界四惡趣,四洲,及六欲天等十四有;色界有四禪,大梵天,淨居天,及無想天等七有;無色界有空無邊處,識無邊處,無所有處,非想非非想處等四有。此二十五有,是凡夫流轉六道輪迴之處;有煩惱,有生死,有善惡,有因果報應等事。「結」,是指煩惱結縛之因,能招致二十五有之果。令眾生流落三界,心為境轉,身被業牽,不得解脫,苦惱無量,身心都不得自在。今此等大比丘眾,以定慧力,徹底解除三界二十五有的煩惱結縛,苦因既斷,苦果不生,自然超出三界,不再為生死煩惱的束縛,身心皆得自由自在。

2列名總結

其名曰:阿若僑陳如,摩訶迦葉,優樓頻螺迦葉,伽耶迦葉,那提迦葉,舍利弗,大目健連,摩訶迦旃延,阿耨樓 馱,劫賓那,憍梵波提,離婆多,畢陵伽婆蹉,薄拘羅,摩訶拘稀羅,難陀,孫陀羅難陀,富樓那彌多羅尼子,須菩提,阿難,羅睺羅,如是眾所知識,大阿羅漢等。

此是列名總結。結集經者,於萬二千大比丘中,僅列出二十一位,各有一德的大阿羅漢為代表。
「阿若憍陳如」,阿若,又名阿逸多,是名,譯為已知,憍陳如,又名憍陳那,是姓,譯為火器,是事火婆羅門的後裔,與十力迦葉,同是佛母族的表親兄弟。佛初出家,淨飯王遣憍陳如,十力迦葉,與佛父族的堂兄弟摩訶男,馬勝,小賢等五人,往雪山勸太子回宮,因被太子修道堅固的志願感動,皆留在苦行林,隨從太子修行。後父族三人,因不堪其苦,先往鹿野苑,別修異道。及太子捨苦行,接受牧女供養,母族二人,以為太子退失道心,亦捨之而去鹿苑,繼續苦行。佛成道後,先到鹿野苑,為五人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。憍陳如,聞佛音聲,先悟諦理。已知本際,佛因而名之為阿逸多。其餘四人,亦先後證得阿羅漢道。自此,常隨佛左右,助佛教化,本是大菩薩,迹現聲聞身,將來成佛,號普明如來。
「摩訶迦葉」,在佛弟子中,頭陀第一。摩訶譯大,迦葉譯歸,因其祖先學道,感靈龜負仙圖來應,故立龜為族名。又譯飲光,因其祖學仙道。能飲日月之光,令不復現。因他是仙人的後裔,故以飲光為姓。其實,迦葉身色如紫金光,映蔽日月,端嚴無比,是光明大;其家財富有,千倍多於瓶娑王,卻能頓捨家修行,是捨心大;喜修苦行,常為佛讚,是讚歎大;能入萬三千三昧,是禪定大;佛將入滅,在靈山會上,拈花示眾,百萬人天,悉皆茫然,唯獨迦葉,破顏含笑,會佛意旨,是智慧大;佛以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付矚迦葉,成為禪宗初祖,是付囑大;佛滅度後,擊鼓集眾,首倡結集佛經,流通正法,是護法大;為僧首領,大悲心切,憐憫貧苦,專門教化窮人,是慈悲大;受佛命,持袈裟隱於雞足山,石壁入定,待彌勒佛降生授衣後,將顯神通,入火光三昧,是神通大;尊者入滅前,上天禮佛髮塔,為諸天人說法,是說法大;此經授記將來成佛,名光明如來,是果大;以其種種功德,集眾大於一身,故名大迦葉。
「優樓頻螺迦葉,那提迦葉,伽耶迦葉,」迦葉是姓,譯名飲光。優樓頻螺,譯名木瓜林,伽耶譯江河,那提譯名城,三兄弟皆以居住之處立名。未出家前,是事火婆羅門,共有弟子一千人。佛往教化,惡心令佛住於毒龍窟中,欲相害佛;結果,反而被佛不思議神力所攝伏,遂率領弟子,共皈依佛,作為佛的常隨眾,助佛教化。
《增一阿含經》言:「優樓頻螺迦葉,能護四眾,供給四事,令無缺乏,最為第一。那提迦葉,心意寂然,降伏諸結,精進第一。伽耶迦葉,觀了諸法,都無所著,善能教化,最為第一。」三人本門皆是大菩薩,今為助佛教化眾生,迹現聲聞身,在法華會上皆得授記作佛。
「舍利弗」,譯名秋子,從母得名,父名優波提舍,譯名論藏,是當時印度著名的論師。在母胎時,即能寄辯才於母口,及長,善於辯論;原事沙然梵志為師,師死,無師可事。一日,於途中遇見馬勝比丘,得聞佛偈語而皈依佛;見佛聞法,即證初果,入佛門七日,便能理解佛法,十五日即證阿羅漢果,佛十大弟子中,智慧第一,作羅候羅之師。《楞嚴經》中舍利弗自言:「世出世間,種種變化,一見則通,獲無障礙。」佛在《阿含經》說:「我佛法中,智慧無窮,決了諸疑,舍利弗第一。」本門己證佛果,名金龍陀佛。今於釋尊法中,現聲聞身,助佛教化,將來成佛,名華光如來。
「大目犍連」,目犍連是姓,譯釆椒氏。因同姓者多,故加大字以識別。其名拘律陀,譯無節樹,因父母祈禱此樹而生,故依樹立名。未出家前,與舍利弗共事沙然梵志為師,師死,二百弟子由二人共同領導。後隨舍利弗共率領二百弟子皈依佛,七日即證阿羅漢果,佛弟子中神通第一。
由於佛的梵音深遠,遐邇俱聞。有一日,目連為窮佛音聲,用神通力,向西飛去,經恆沙國土,仍聞佛音,與在娑婆本土所聞無異;繼續向前,行行復行行,直至神力盡,身體疲倦,正值他方佛國,大眾共食,遂止息缽之邊緣經行。彼國人驚怪此人頭蟲從何而來?彼國佛言:「此非人頭蟲,而是東方去此無量洹沙佛土中,有佛號釋迦牟尼:此是被佛座下大弟子,名目犍連,神通第一,為尋佛聲而至此。」目連本是大菩薩,迹現聲聞身,神通廣大,仍然不能窮盡佛的音聲。《大智度論》言:「舍利弗,是佛前左面大將軍,為四眾所生母;目犍連,是佛前右面大將軍,為四眾的養母。本經授記,將來作佛,名多摩羅跋旃檀香佛。
「摩訶迦旃延」,譯文飾,是婆羅門十姓之一,以姓立名,加大字以識別。佛弟子中,論議第一。佛於《阿含經》言:「我弟子中,善分別義,敷演道法,迦梅延第一。」
「阿耨樓馱」,亦名阿那律陀,譯言無貧,或如意。《賢恩愚因緣經》說:於弗沙佛末法時代,世饑荒,有一辟支佛名利吒,行乞時,無人供養,空缽而還。當時有一個貧窮的人看見,為之悲傷,而用他自己所食粗糙的稗子飯供養辟支佛。後來再上山釆稗子時,忽然有一隻白兔,跳上此貧窮人的身上,立即變成死屍,無論如何,都沒有辦法擺脫。貧人無奈,唯有等待天黑時,背負此屍體回家。當到達家門時,豈料此屍體,不但立即離身落地,同時變成一個金人。拔指隨生,拔足更出;黃金用之不盡。惡人欲來盜取,但除見屍體外,則別無所見。
自此以後,世世生生,皆投生富貴之家,享受如意,九十一劫以來,皆無貧乏之苦。今生為斛飯王之子,財富日增。隨佛出家後,因為喜歡貪睡,為佛訶斥,因而發奮自強,精進辦道,七日夜不眠,導致雙目失明。佛教他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,得天眼通。《法華文句》言:「阿那律陀,曾對大梵天王言:我見釋迦大千世界,如觀掌果。」佛在《增一阿含經》說:「我佛法中,天眼徹視者,阿那律比丘第一。」
「劫賓那」,譯房宿。因父母禱房宿星而生,故以立名。又初欲出家,往見佛時,遇雨,夜宿陶師房,以草為座,佛現比丘來投宿,劫賓那讓草座。至中夜,佛問欲何往?答:欲往見佛。佛遂為之說法,豁然得道。因曾與佛共房宿而得道,遂以房宿立名。佛在《增一阿含經》說:「我佛法中,善知星宿日月者,劫賓那比丘第一。」
「憍梵波提」,譯名牛司,《無量寿經》稱牛王,《增一阿含》名牛迹。因過去生中,譏誚比丘食相,如牛吃草;曾於五百世墮落牛身,因餘報末除,食後常事虛哨,如牛嚼草,故時人稱之為牛司。由持戒力,今得人身,見佛聞法,即證四果。佛為避免無知者生謗造業,故命其常住天上,受天人供養。《阿含經》言:「樂在天上,不樂人間,牛司第一。」
「離婆多」,亦名離越。《文殊問經》稱其為常作聲。《大智度論》言:「離婆多,未出家前,夜宿空亭,見二鬼爭屍,要其評理,究竟屬誰?離婆多照實答。大鬼取其手足食之,小鬼即取死屍之手足補上。因疑此身,己非己所有,逢人便問,此是我身否?故名常作聲。眾僧知此人易度,故告訴他:「你的身體,原是四大假合,本非實有,……。因而悟道,從佛出家,故又名假和合。《增一阿含經》言:「坐禪入定,心不倒亂者,離越比丘第一。」
「畢陵伽婆蹉」,譯餘習,五百世前,曾作婆羅門,今雖出家,餘習未除,每過恒河,即命河神,小婢斷流。河神往佛前投訴,佛令懺悔;即合掌言:「小婢莫瞋。」眾笑,其懺悔而更罵。佛言:「此是其習氣使然,并非出自慢心怒罵;因為河神宿世多生,是他的近身婢女,今雖然已經出家,證阿羅漢道,但餘習未了,故見面仍然呼之為小婢而己。」《增一阿含經》言:「樹下苦坐,不避風雨,婆蹉比丘第一。」
「薄拘羅」,譯善容,其容貌端正,壽命一百六十歲,為當時人壽的兩倍。因宿世嚴持不殺戒,感得五種不死的果報。佛說:「過去毗婆尸佛座下,有一比丘患頭痛病,薄拘羅曾經布施一個訶梨勒果,令比丘病癒,以是因緣,自此生生世世,身無病苦,今於釋尊法中出家,得證聖果。
《增一阿含經》說:薄拘羅喜歡寂靜,常在禪定,意不散亂;常樂閑居,不處眾樂,薄拘羅第一;而且生平少欲知足,不濫受供養。昔日阿育王禮阿羅漢塔,至薄拘羅的舍利塔時,說偈言:「雖自練無明,於世少利益。」并供養二十個貝子(即當時一個銅錢)。銅錢卻從其塔飛出,放在阿育王的足背上,令王之侍臣,驚怪其少欲知足,乃至其塔,猶有是力。……」
「摩訶拘稀羅」,譯大膝,是舍利弗母舅,一向與姊辨論必勝,及其姊懷孕,反為姊勝,知姊所懷必是智慧的人,在胎中已經能寄辯才於毋口,他日出胎,舅不如甥,能不慚愧?於是往南天竺,苦讀十八經。因超齡讀書,同學笑他:恐怕讀一輩子都不能通。因感在家為姊所勝,出外被眾人所輕,於是發奮圖強,苦學不休。無故暇修理指甲,故人皆稱為長爪梵志。終於學成回國,欲與甥辯,姊言甥己從佛出家,遂往佛處索甥,佛令立論,勝即還他;終被佛所勝,而從佛出家。《增一阿含經》言:「得四辯才,觸難能答,拘稀羅第一。」
「難陀」,又名放牛難陀,譯名善歡喜,由慕道得名。原是牧牛人,因頻婆娑羅王請佛及僧,安居三月,命他住近佛處,以便日日送乳酪供佛。三個月後,王使其前往見佛,心生歡喜,從佛出家,得證四果,故名善歡喜。
「孫陀羅難陀」,是佛同父異母的親兄弟。譯歡喜。妻名孫陀羅,譯艷喜,或好愛。因其貌美艷可愛而得名。今冠以妻名,別於牧牛難陀。孫陀羅難陀,具足三十相,身亦金色,僅矮佛四指,容顏端正殊勝,夫妻十分恩愛,作息不離。有一日,佛與阿難乞食,至其家門,難陀出迎,持缽入內;佛教阿難,令難陀親自送飯來,即回精舍。及難陀至,佛令剃度出家。次日,佛與五百比丘出外應供,難陀因心愛戀艷妻,意欲回家,故請命留守精舍,佛命其關門掃地,故急掃,欲趕回家,奈何掃此被污,便棄帚逃走。途中遇佛,匿於樹後,佛用神力,令樹昇空,帶歸精舍,問其故,難陀直言,因心想艷妻欲回家,佛知其愛戀妻艷色,無心修道,故特別領著他上遊天堂,下遊地獄,令知世間無常,果報難逃,自此,專心修道,得證聖果,并於法華會上,授記當來成佛。
「富樓那彌多羅尼子」,富樓那是父名,譯滿願;彌多羅尼是母名,譯慈行女,從父母立名,簡稱滿慈子。父為淨飯王的宰相,滿慈子與佛同時出家,佛成正覺時,滿慈子亦得五通,來與佛辯,被佛所勝,從佛出家,不久即證四果。《增一阿含經》言:「善能廣說,分別義理,滿慈子最第一。」《法華文句》說:「滿慈子欲還其本國說法利生,佛言:彼國弊汝云何?答:我當修忍,若毀辱我,我當自幸,不得拳摳;若拳摳時,自幸不得木杖;木杖時,自幸不得刀刃;刀刃時,自幸離五陰毒器,是行忍滿,故名滿。」
富樓那何止辯才無礙,而且說法第一。不但說法第一,更能為法忘軀,故舍利弗讚滿慈子:「一切梵行人,皆當縈衣頂戴於汝。若見汝者,得大利益。」本經佛言:「汝等見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否?我常稱其說法人中,最為第一。亦於過去,九十億諸佛所,說法人中,最為第一。乃至賢劫中,當來諸佛,說法人中,亦最第一。」準是可知,富樓那本門深遠,實是法身大士,為接引初機,現聲聞身而已。
「須菩提」,譯名空生,因其出生之日,家中庫藏,一切皆空。父母驚異,因問相師。師言:此子既善且吉,因又名善吉。不久家中庫藏復現,故又名善現。出家後,常入空定,觀照空理,兼修慈心,得無諍三昧,佛弟子中,解空第一,善說般若。在《楞嚴經》自言:「我曠劫來,心得無礙,自憶受生,如恒河沙,初在母胎,即知空寂,如是乃至,十方成空,亦令眾生,證得空性。」本門深遠,原是青龍陀佛應世,本經授記將來成佛,號名相佛。
「阿難」,譯慶喜,是斛飯王之子,與提婆達多是親兄弟,二十五歲時,從佛出家。《涅槃經》佛言:「阿難具足八法,持十二部經:一信根堅固,二其心質直,三身無病苦,四常勤精進,五具足念心,六心無驕慢,七成就定慧,八從聞生智。」佛五十歲時,欲選待者,諸大弟子請願,佛皆不允許。目連入定,知佛意屬阿難,故勸阿難,當佛侍者。阿難提出三願:一願不著佛新故衣,二不食別請佛食,三願不非時見佛。得佛讚許,然後執拂侍佛。於二十五年中,堅守原則。
在《涅槃經》中,佛告文殊菩薩:「阿難侍我二十餘年,具足八種不思議:一不受特別之請,不往施主家,往必與眾去;二如來三衣,雖故物不受;三見佛以當見時,四見女人不生慾心,五聽法不再問,六知佛所入定,七知眾會之得益,八知佛所說之法。」
佛又在《增一阿含經》說:「我聲聞中,第一比丘,知時明物,所至無礙,所憶不忘,多聞廣遠,堪忍第一,所謂阿難比丘是。」因其能總持一切佛法,故有三名:一名阿難陀,譯云歡喜,持小乘藏;二名阿難跋陀,譯賢歡喜,受持雜藏;二名阿難婆伽,譯名歡喜海,持佛藏。(見正法念處經)佛入滅時,請問四法;佛滅度後,眾請結集佛經,登座時相好如佛,眾疑佛再來,及其唱言:「如是我聞」,眾始釋疑。迦葉讚言:「面如淨滿月,眼如青蓮華,佛法大海水,流入阿難心。」阿難入涅槃時,於恒河中,入風奮迅三昧,分身為四,一與人天,一與龍眾,一與毗舍離國,一與阿闍世王。阿育王禮塔時,奉千萬金供養,說偈讚曰:「念持多所聞,口出微妙語;世尊所讚歎,天人之所愛。」
「羅候羅」,舊名羅雲,譯名覆障。昔日悉達多太子,欲出家修行,父王不許,請求不已,父王言:「汝若有子,許汝出家。」太子即以手指耶輸陀羅腹言:「六年後當生男。」佛出家後,耶輸陀羅懷孕,太子成佛夜,始生羅雲。因住胎六年,故名覆障。
《法華文句》說:當時王宮及釋迦種族,皆疑耶輸陀羅行為不檢,欲治其罪;耶輸陀羅為證明自己清白,求設火坑,發誓言:「若我為非,子毋俱滅,若真遺體,天當證我。」言畢,抱子共投火坑。豈料當時火坑變成蓮池,蓮華托體,母子二人,安然無恙。十五歲時,佛令出家,父王不許,將上高樓,目連飛空來取,為舍利弗弟子。佛弟子中,密行第一。本經授記作佛,名蹈七寶華如來。
「如是眾所知識,大阿羅漢等。」是總指前文中所列的二十一位大阿羅漢,皆為人天大眾,所共知識者,顯非僧團中,寂寂無名之輩。等是等於其他在座,而未舉其名之萬二千大阿羅漢。

復有學、無學二千人。

此列少知識眾,是一類藏名隱德者。只證前三果的人,名為有學;證得四果的阿羅漢,名為無學。《法華玄贊》言:「戒定慧三,正為學體,進趣修習,名為有學。進趣圓滿,止息修學,名為無學。」又有學指十八學人,無學指九種阿羅漢,詳見中阿含《福田經》。有學無學,是舉其位,二千人,是明其數。此但舉位明數,而不歎德。

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,與眷屬六千人俱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,亦與眷屬俱。

此標比丘尼眾。「摩訶」譯大,「波闍波提」譯大愛道。又名憍曇彌,譯為眾生。比丘義如前釋,尼是當時印度女性的通稱。佛降生七日,生母摩耶夫人,即生忉利天,由姨母摩訶闍波提撫養。後欲從佛出家,佛初不允許,阿難為之請求再三,佛告阿難,若憍曇彌愛樂佛法,能修八敬法,聽入佛法,……。」(見大報恩經)八敬法是:一百歲比丘尼,應禮初夏比丘足。二不得罵謗比丘,三不得舉比丘過,四從僧受具足戒,五有過從僧懺,六半月從僧請教誡,七依僧三月安居,八結夏從僧自恣。」此皆是為了適應當時男權至上的社會風氣習慣而設,并非不平等,亦非輕視女性。其實,佛法最平等,四姓平等,男女平等,佛性平等;男女皆可以出家,皆可以學佛、成佛。
佛姨母出家後,再為其他女性請願出家。佛說:「善哉!若有女人,護持佛法,漸次修學,施戒多聞,及諸善法者,皆悉聽許。」(見大報恩經),故王宮眷屬,皆隨佛姨母出家為比丘尼。羅睺羅的母親耶輸陀羅,亦率領宮中眷屬,隨佛出家。以子標名,故於耶輸陀羅之前,冠以羅睺羅母四字。

「耶輸陀羅」,又名耶輸多羅,譯為名稱。以其美麗賢慧,遠近知名故。在靈山會上,佛將說《法華經》,不僅諸大比丘在座,第一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,與耶輸陀羅等比丘尼眾亦在座,并得授記作佛,可見佛法平等,不分性別。

(2) 菩薩眾

菩薩摩訶薩八萬人。

次列菩薩眾。「菩薩摩訶薩八萬人」,是舉其類而明其數。「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」,是明其位,「皆得陀羅尼」以下,是歎其德。梵語具足言是「菩提薩捶」、「摩訶薩捶」,譯名大道心眾生,或覺有情。凡能自覺,發菩提心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自利兼他,皆可名為初發心的凡夫菩薩。凡能廣修六度四攝等法門,憑藉利他功德修養自己,內斷見思煩惱,由十信位,進入十住,十行,十回向,等三十心,是賢位菩薩。登地以上,分斷無明,分證法身,是聖位菩薩。法身日益圓滿,證同於佛,是等覺菩薩。久證佛道,應身無量,度脫眾生者,是從佛道中再來的菩薩。
天台宗,將菩薩的等級,分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不同。今經文於菩薩之前,冠以摩訶薩,正是顯示此八萬人,非初發心的菩薩,亦非賢位菩薩,而是八地以上法身大士,或是從佛道再來的超級大菩薩。以其行大,願大,智慧大,慈悲大,度生大,修因證果,神通妙用,無一不大,故言:菩薩摩訶薩。
「八萬人」,是明其數。當時在座的菩薩,實不止此數,如〈序品〉言:「不退轉諸菩薩,其數如恒河沙。」今言八萬人,但舉其代表者的約數而已。

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;皆得陀羅尼,樂說辯才,轉不退轉法輪;供養無量百千諸佛,於諸佛所植眾德本,常為諸佛之稱歎;以慈修身,善入佛慧,通達大智,到於被岸;名稱普聞無量世界,能度無數百千眾生。

「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」,是明其位。梵語「阿耨多羅」,譯無上,「三藐」譯正等,「三菩提」譯正覺。合言:是無上正等正覺。此八萬菩薩,或分證,或滿證佛道功德,於佛果無上菩提,永不退轉。
不退有三,一位不退,二行不退,二念不退。天台宗以別教初住至七住,是位不退,以其已斷見思煩惱,永遠不退墮三界生死故。從第八住至十回向終,共二十三位,是行不退,以其破塵沙煩惱,不退失菩提心故。初地以上,是念不退,以其分斷無明,分證法身,入中道正念故。若約圓教菩薩,由初信至第七信,是位不退;第八信至第十信,是行不退;初住以上,是念不退。
唯識宗則立四不退。十信位中的第六位,不再退生邪見是信不退;十住位中第七住,再不退墮二乘,是住不退,初地以上,分證真如,永不退轉,是證不退;八地以上,念念不忘所行,是行不退;此八萬人,皆是八地以上的法身大士,得四不退,故於佛果菩提,得不退轉。
「皆得陀羅尼」以下,是歎德。初三句是歎現行德,次「供養無量百千諸佛」等三句,是讚歎往行德,以慈修身等四句,是歎內德,名稱普聞等二句,是讚歎外德。
「皆得」二字,貫攝以下十二句。「陀羅尼」是梵語,譯名總持。意思是:總一切法,持無量義。又名遮持,意謂:遮一切惡,持一切善。陀羅尼有四,於佛教法,聞持不忘,是聞陀羅尼;於佛法義理,總持不失,是義陀羅尼;依禪定力,發秘密語,能除眾患,有不測之靈驗是名咒,於咒總持不忘,是咒陀羅尼;於諸法實相理,安住忍可,持忍不失,名忍陀羅尼。此八萬菩薩,皆得陀羅尼,是讚其自行德。
「樂說辯才,轉不退轉法輪。」是讚其利他德。樂說辯才,是四無礙辯之一,在口業言辯,在意業言智,言解,故四無礙辯,又名四無礙智,或四無礙解。菩薩以四無礙智,解佛所說名句文等能詮之教法,無所障礙;又能為他人演說,名法無礙辯。以無礙智,深入大小乘經所詮義理,無所障礙;又能宣說正法,是義無礙辯。以無礙智,通達諸方語言文字,無所障礙,能說種種方言,是辭無礙辯。本無礙智,喜為眾生說法,自在無礙,是樂說無礙辯。
諸佛菩薩說法,能令眾生,轉迷為悟,轉惡為善,轉苦為樂,轉凡成聖,如車輪旋轉,能碾碎荊棘,能摧毀障礙,名轉法輪。菩薩自證位不退,行不退,念不退,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不退轉;又能本其樂說無礙辯才,為諸眾生演說佛法,碾碎眾生心中煩惱沙石,令眾生善根日益增長,趣向佛道,得不退轉,是名轉不退轉法輪。
「供養無量百千諸佛,於諸佛所植眾德本,常為諸佛之稱歎。」是讚歎諸大菩薩,往昔所修功德。供養有二:一財供養,二法供養。諸大菩薩,往昔行菩薩道時,曾經於無量百千諸佛前,廣修供養,實行財布施以修福,如法修行深入禪定,以求智慧,福慧雙修,謂之植眾德本,故常為十方諸佛所共稱歎。
「以慈修身,善入佛慧,通達大智,到於被岸。」是讚歎諸大菩薩內德,慈是慈悲,慧是智慧,諸大菩薩既於無量諸佛佛所,廣修福慧,故能以慈修身,善入佛慧。以慈修身,故能興慈運悲,應身無量,入諸國土,度脫眾生;以慈薰口,故能辯才無礙,宣說妙法;以慈薰心,故能廣設方便,救濟有情,利益眾生。以善入佛慧,通達大智,故能徹真如本源,達實相邊際,證理究竟,得大涅槃,到達真理的彼岸。眾生由無量煩惱因,招致無量生死果,繫縛身心,困居三界,輪迴六道。諸大菩薩於諸佛所,以慈修身而利他,善入佛慧以自利,二利究竟,福慧具足;五住煩惱淨盡,二種生死永亡,故能到達涅槃彼岸。
「名稱普聞無量世界,能度無數百千眾生。」是讚歎諸大菩薩的外德。由於諸大菩薩,福慧具足,二利成就,常為諸佛所共稱讚,故善名遠播,遐爾俱聞;更能令聞名或見形者,皆得利益。故能於無量世界,廣度無量眾生。又等覺菩薩,修學圓滿,位等於佛,灌頂受職,法界皆聞;自此能應身無量,入諸國土,濟物利生,故能名稱普聞無量世界,能度無數百千眾生。
《法華会義》說:不退轉義通四教:若不生三惡道,名位不退;不生邊地,諸根完具,不受女身,名行不退;常識宿命,名念不退;是藏教義。若從初地至六地不退為凡夫,名位不退;雖正使已盡,未能遍修万行,其行猶退;至七地名行不退,而猶起二乘念,故有念退;至八地道觀雙流,入法流水,名念不退;是通教三乘共十地義。若說十住是證不退,十行是位不退,十回向是行不退,十地是念不退,此是別教義。《瓔珞經》言:初地三觀現前,心心寂滅,自然流入,亦別教義。若華嚴明初住,得如來一身無量身,具三不退,乃圓教義。通別之位,可釋餘經列眾,圓教之位,正在此經。故《法華会義》與《法華文句纂要》,皆說此段明位歎德之十三句經文,是豎約十地,橫約初住。今將会義所解,節錄於后,以供讀者参考。
「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」,豎歎初歡喜地,不退墮二邊,入於中道;橫歎初發心住,出過二邊,革凡超聖。
「皆得陀羅尼」,豎歎離垢地,遮惡持善,戒度清淨;橫歎初住,遮三障,持三德。
「樂說辯才」,豎歎發光地,得大聞持,具四無礙辯;橫歎初住,口密功德。
「轉不退轉法輪」,豎歎燄慧地,自破己惑,破他迷暗;橫歎初住,現身作佛,說法度生。
「供養無量百千諸佛」,豎歎難勝地,以禪定神通力,遍興供養;橫歎初住,遍能承事十方諸佛。
「於諸佛所植眾德本」,豎歎現前地,般若現前,智是德本,如植種於地;橫歎初住,得實相本,能植眾德。
「常為諸佛之稱歎」,豎歎遠行地,二智方便,出過一切,廣修利益,稱会佛心;橫歎初住,開佛知見,與諸佛同,故為佛所稱歎。
「以慈修身」,豎歎不動地,慈熏三業,身入五道,熏口為說法,熏心為設方便;橫歎初住,無緣慈力,能普現色身,遍應法界。
「善入佛慧」,豎歎善慧地,深入實際,妙徹本源;橫歎初住,入秘密藏。
「通達大智」,豎歎法雲地,智波羅蜜,最為增上;橫歎初住,一心三智,無能障礙。
「到於被岸」,豎歎等覺內德,到三諦之被岸;橫歎初住,事理分究竟。
「名稱普聞無量世界」,豎歎等覺外德,灌頂受職,法界咸聞;橫歎初住,圓德真實,與名相稱。
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」,豎歎等覺外德,化他恩德,比之下地,最勝最廣;橫歎初住,能為十法界作依止。

其名曰:文殊師利菩薩,觀世音菩薩,得大勢菩薩,常精進菩薩,不休息菩薩,寶掌菩薩,藥王菩薩,勇施菩薩,寶月菩薩,月光菩薩,滿月菩薩,大力菩薩,無量力菩薩,越三界菩薩,跋陀婆羅菩薩,彌勒菩薩,寶積菩薩,導師菩薩,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。

此列名總結。「文殊師利菩薩」,文殊師利譯妙德,又名曼殊室利,譯妙吉祥,本居佛位,迹現菩薩。過去作佛,號龍種上尊王佛,現在北方作佛,名歡喜藏摩尼寶積佛,現仍住世,教化眾生;凡聞名恭敬禮拜者,能消滅四重罪。今現菩薩身,輔助釋尊於娑婆世界教化眾生,以其親證根本大智故,常被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。在《楞嚴經》,佛敕文殊菩薩,選擇圓通本根。在本經,文殊菩薩自述過去為妙光法師時,曾為燃燈佛師,而燃燈佛,又是釋迦牟尼佛授記之師;今以師祖的身份,於孫輩法中,大作佛事。故本經〈序品〉,釋尊是以光說教,文殊菩薩卻以語言說法,祖孫二人,共同宣揚妙法。
「觀世音菩薩」,亦是古佛再來,迹現菩薩身,輔助阿彌陀佛,宣揚佛法,接引眾生。以其證理究竟,能從體起用,本大悲心,現種種觀智,觀察世間一切苦惱眾生的音聲,普門示現,拔苦與樂,故本經佛告無盡意菩薩:「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,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」《觀世音菩薩授記經》說:「阿彌陀佛正法滅後,過中夜時分,明相出現,觀世音菩薩,於七寶菩提樹下,結伽敷座,成等正覺,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,……其佛國土,號曰:眾寶普集花莊嚴。」
「得大勢菩薩」,梵語「摩訶那缽」,譯名大勢至,《觀無量壽經》說:「以智慧光,普照一切,令離三塗,得無上力,是故號此菩薩,名大勢至。」在《思益經》中,大勢至菩薩自言:「我投足處,震動三千大千世界,及魔宮殿,故名得大勢至。」此菩薩與觀世音菩薩,同於金光師子遊戲佛所,初發菩提心,行道菩薩,又同於寶藏佛所,供佛發願,嚴淨國土,故今同於極樂世界,共輔阿彌陀佛。
阿彌陀佛雖然壽命無量,但屬應身佛,無量劫後,仍然要入滅。佛入滅後,觀世音菩薩,即補佛處成佛,壽命亦無量。普光功德山王佛入滅後,大勢至菩薩,隨即補處成佛。在《觀世音菩薩授記經》中佛告德藏菩薩言:「善男子,普光功德山王如來,隨其壽命,得大勢菩薩,親近供養,至於涅槃;般涅槃後,奉持正法,乃至滅盡。法滅盡己,即於其國,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號曰:善住功德寶王如來。」
「常精進菩薩」,此菩薩勤求佛道,不生懈怠,故名常精進。《大寶積經》言:此菩薩為度眾生,曾經無數劫,隨逐不捨,而此眾生,猶不受教,尚無一念棄捨之心,以其身心俱精進,故名常精進。
「不休息菩薩」,此菩薩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從不息休。《思益經》言:「恒河沙劫為一日夜,是三十日為月,十二月為歲,過百千万億劫,得值一佛,如是值恒河沙佛,修諸梵行,積聚功德,然後授記,心不休息。」
「寶掌菩薩」,此菩薩宿植德本,福報隨身,手掌常出眾寶,惠施無竭。《大智度論》言:「如寶掌菩薩,七寶從手中出,給施眾生,且能掌出妙音,宣說正法,教化眾生,故名寶掌。」
「藥王菩薩」,此菩薩過去恒以藥物施與眾生,故得藥王名。《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》說:「過去久遠劫前,有佛號琉璃光照如來,劫名正安隱,國名懸勝幡。彼佛滅後,於像法中,有千比丘,發心修行。其中有一比丘,名日藏,聰明多智,恒為大眾演說大乘平等大慧,聽眾中有一長者,名星宿光,聞大乘法,心生歡喜,以訶黎勒果,及諸藥物,供養日藏比丘,及諸大眾。其弟名電光明,亦隨其兄,以諸良藥,供養日藏比丘,及諸大眾,并發大願,救護眾生。當時大眾,讚嘆其兄為藥王,弟為藥上。釋尊於此二菩薩經中,告訴彌勒菩薩:「是藥王菩薩,久修梵行,諸願己滿,於未來世成佛,號淨眼如來。藥上菩薩,亦次藥王成佛,號淨藏如來。」在本經第二十二品中,則詳說藥王、藥上菩薩,往昔為供養《法華經》,燒身燃臂等事迹。
「勇施菩薩」,是能以出世法寶,遍施眾生,勇猛精進,不生厭倦,故得此名。
「寶月菩薩」,此菩薩自證三諦理,尊貴如寶;能證三智,圓照如月,故名寶月。
「月光菩薩」,此菩薩能以智慧光,破除眾生煩惱闇,令得清涼;如月光之清涼與破闇,故名月光。
「滿月菩薩」,此菩薩三智圓明,猶如滿月故。
「大力菩薩」,此菩薩以內智照境,發大力用,境智合一,利益眾生,故名大力。
「無量力菩薩」,此菩薩能以無量神通妙力,普應群機,拔苦與樂而得名。
「越三界菩薩」,菩薩內證法身,超越三界生死,又能演說諸法,令眾生越三界,超出苦海,證涅槃樂。
「跋陀婆羅菩薩」,跋陀婆羅,譯名善守,或賢守。此菩薩能令聞名眾生,得證菩提。因能善自守護眾生,故名善守。又位居等覺,為眾賢之首,故名賢守。
「彌勒菩薩」,梵語彌勒,譯名慈氏,是姓。名阿逸多,譯名無能勝。歷劫修習慈心三昧,能令見者,即得慈心三昧。現居兜率陀天,位在一生補處,將繼釋迦牟尼佛之後,當來成佛,亦名慈氏。以其慈悲廣大,無能勝者,因名彌勒。是本經的發起眾,因釋尊入定,放光現瑞,為決眾疑,而問文殊師利菩薩:「以何因緣,而有此瑞,神通之相。」令文殊菩薩,引古證今,知佛將說妙法,亦是慈悲心所使。
「寶積菩薩」,謂此菩薩,積聚無量功德法財,施於眾生故。
「導師菩薩」,此菩薩能引導邪見眾生,入於中道;不致墮落空有二邊,不生邪見、邪行故名。
「如是等菩薩摩訶薩,八萬人俱。」是總結菩薩眾。如是,指前文所列十八位大菩薩,等,是等括未舉名之眾,以及在諸大菩薩之外,其他恒河沙數的菩薩眾。

(3) 雜眾

爾時釋提桓因,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。復有明月天子,普香天子,寶光天子,四大天王,與其眷屬萬天子俱。自在天子,大自在天子,與其眷屬三萬天子俱。

《法華會義》言:「雜眾者,果報與形服雜,得道者與未得道者雜,其中得二乘道者,無漏智與無明雜;其中得菩薩道者,漚和與眾機雜;其中得佛道者,一法具一切法故言雜。雜義如是,不可以凡夫形俗判之,復不可以五道人天等判之。」
雜眾概括天道、人道、畜生、鬼神、阿修羅等眾生。雖然人的肉眼不能見天道及鬼道眾生,但佛眼能見。當時在座四果聖人,及諸大菩薩皆能見,故亦列此類眾生,作為眾成就之一。文分八類,上文所列,是欲界天眾ゑ之一類。欲謂情欲,愛欲,貪欲;凡是內存有情愛之心,外有貪求物質享受者所居住之處,名為欲界。上自六欲天,中則人道四洲,下至八大地獄,皆屬欲界攝。
欲界天共有六層,故名六欲天。釋提桓因,居忉利天,是欲界天主,故先舉之。梵語具足言:「釋迦提桓因陀羅」,又名「釋迦提婆因達羅」。釋迦是姓,譯為能,提婆譯名天。因達羅譯帝,合言是:「能天帝」,以其能作忉利天天主故。忉利,譯名三十三,四面各有八城,加中間帝釋所居的喜見城,是為三十三天,位置是在須彌山頂。
帝釋本是法身大士,棲第一義天,共飲實相甘露。《瓔珞經》言:「過賢劫後,二千二十四劫作佛,號無著世尊。」今此法會,當聲聞眾,菩薩眾集會時,亦率眷屬二萬天子俱,同到佛所,列席聞法。
明月天子,普香天子,寶光天子,皆是帝釋內臣。亦即是世人所謂日、月、星辰。世間人以為月球太冷,太陽太熱,不適宜生物居住。殊不知眾生各隨其業力受報,感受不同,故所生之處,無不適應。如人類不能長居水域,水族眾生,卻非水不能居住。星星,月亮,太陽本土眾生亦然,各適其適,各安所居,且各有天子統治。
明月天子,即是寶吉祥月天子,居於水晶宮,能冷能照。普香天子,即是明星天子;寶光天子,即是寶意日天子,所居宮殿,是珠寶所成,能熱能照。
《法華文句》言:「明月等三光天子,是內臣,如卿相。」又言:「明月是寶吉祥月天子,大勢至菩薩應作;普香是明星天子,虛空藏菩薩應作;寶光是寶意日天子,觀世音菩薩應作。」
「四大天王」,是帝釋外臣,如武將,居四寶山,高齊須彌山腰。東方名持國天王,居黃金山,統領乾達婆,富單那二部鬼神眾。南方名增長天王,居琉璃山,統領薛荔多,鳩槃荼二部鬼神眾。西方廣目天王,居白銀山,統領毒龍,毗舍遮二部鬼神眾。北方多聞天王,居水晶山,統領羅剎,夜叉二部鬼神眾。令諸惡鬼,不得惱害人間,故又名護世天王。合言:即是天龍八部。今帝釋出席法會,其內外臣,亦皆率領眷屬,及萬天子俱,來到佛前。
「自在天子」,是欲界第五層化樂天的天王。以其化樂享受自在故名。「大自在天子」,是欲界第六層天天王,能以他人的化樂,供給自己享受自在故名。《法華文句》言:「此兩天本住自在、自在王等定,應迹為兩天天王。」今亦率領眷屬三萬天子俱,共來佛前聞法。於其中間,不舉焰摩天與兜率陀天,文略而已,非二天不來。

娑婆世界主梵天王,尸棄大梵,光明大梵等,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。

次列色界天眾。色界眾生,內心無染,梵行清淨,但仍然有果報色身,及依報宮殿等物質形色存在,故名色界。色界天的眾生,依其修習禪定提境界的淺深,分為四個層次,名四禪天。初禪有梵眾,梵輔,大梵三天;二禪有少光,無量光,光音三天;三禪有少淨,無量淨,遍淨三天;四禪有無雲,福生,廣果三天;再加三果聖人所居住的無煩,無熱,善現,善見,色究竟等五不還天。其上有摩醯首羅天,故色界合共有十八天。
「娑婆世界主梵天王。」娑婆,譯堪忍,《悲華經》言:「云何名娑婆?是諸眾生,忍受三毒,及諸煩惱,故名忍土。亦名雜。雜九道共居故。」梵天王,是指摩醯首羅天王,《大智度論》言:「摩醯首羅,秦言大自在,八臂,三眼,騎白牛。」居色界天頂,是外道所拜祭的天神。因為外道妄執世界所有,皆是此天主所生,認為此天主統治人間,得大自在。
「尸棄大梵」,譯為頂髻,又名火,因此梵王修火光三昧而得名。《法華玄義》說:「尸棄者,火災頂。」即是初禪天主,劫火起時,燒至初禪,是火災之頂故。
「光明大梵」,是二禪天王,等是等於三禪、四禪諸天梵王。
「與其眷屬,萬二千天子俱。」當時法華會上,除了六欲天眾外,復有色界四禪天,諸梵王及其眷屬,共有萬二千天人,俱來集會於佛前。

有八龍王:難陀龍王,跋難陀龍王,娑伽羅龍王,和脩吉龍王,德叉迦龍王,阿那婆達多龍王,摩那斯龍王,優缽羅龍王等。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。

雜眾中的第三類是龍眾。龍是畜生道眾生之一,與麟,鳳、龜合稱四靈,屬於水族的高貴動物,潛居海底龍宮,人間少見。龍的福報很大,有神力,能變化;惡毒的能傷害人,良善的能發心擁護佛法,其力量不可思議,是世間五種不可思議力量中的一種。佛每會說法,龍族皆列席恭聽。今結集經者,列舉八大龍王,作為龍族的代表。此八大龍王原道是法身大士,迹現龍身,统領龍眾。
「難陀」,譯名歡喜,「跋難陀」,譯名善歡喜,即是目連尊者所降伏的兄弟二龍,常護摩竭提國,令風調雨順,民眾歡喜,因此得名;本住歡喜地,迹居大海。

「婆伽羅」,譯名鹹海,是從居處得名本住智度大海,迹處滄海。

「和脩吉」,譯名多頭,即九頭龍王,亦名寶稱本住普現色身三味,迹示多頭。

「德叉迦」,譯名多舌,本住樂說無礙辯,迹示多舌。

「阿那婆達多」,譯名無熱惱,從所居之池得名,在閻浮提雪山頂,無熱沙、惡風、金翅等三患。本住清涼常樂我淨,迹處清涼池。

「摩那斯」,譯名大身,或大意、或大力,修羅排海水淹喜見城,此龍能以身進遏海水,本住無邊身法門,迹為大體。

「優缽羅」,譯名黛色蓮華池,依住處得名,本住法華三昧,迹居此池。此八大龍王,今亦率領其百千眷屬,來佛前共聞妙法。

有四緊那羅王。法緊那羅王。妙法緊那羅王。大法緊那羅王。持法緊那羅王。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。

雜眾中的第四類是緊那羅,又名真陀羅,舊譯人非人,以其形象似人,但頭生一角,實非人類故。新譯疑神、或歌神,是天帝釋提桓因法樂之臣,居十寶山,各有其王。「法」,是能主奏四諦法一類緊那羅之王;「妙法」,是能主奏十二因緣等妙法一類緊那羅之王;「大法」,是能主奏六度、四攝等大乘法一類緊那羅之王;「持法」,是能總奏大小乘法一類緊那羅之王。佛說法時,諸天弦歌讚佛,或歌頌佛所說的法門,皆是由此等樂神主持演奏。《法華会義》說:「本住不可思議,不起滅定,安禪合掌,以千万偈,讚諸法王,迹寄弦管,歌詠十力。」今亦各率領百千眷屬來佛前,共聞妙法。

有四乾闥婆王。樂乾闥婆王。樂音乾闥婆王。美乾闥婆王。美音乾闥婆王。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。

雜眾中的第五類是乾闥婆,又名建陀羅,譯名香神。是天帝釋提桓因主管世俗一般音樂之臣,此類眾生身常出香,故以香為名。又名香陰,以香為食,滋養其五陰色身故;又名嗅香,天帝欲想演奏音樂時,嗅香即至故。主持一般音樂器神之王,名「樂乾闥婆王」。主持所有鼓樂弦管眾之王,名「樂音乾闥婆王」。鼓樂隊中最優勝者之王,名「美乾闥婆王」,弦管隊中最優勝者之王,名「美音乾闥婆王」。此等樂神亦與百千眷屬,隨同天帝釋共來佛前,參與法會。此四王本住不可思議妙假,迹奏俗樂。

有四阿修羅王。婆稚阿修羅王。佉羅騫馱阿修羅王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。羅 阿修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。

阿修羅是雜眾中的第六類。舊譯名無端正,因為此類眾生,女性雖然嬌艷無比,但是男性卻非常醜陋,故得此名。新譯非天,以此類眾生,個性善妒,又多瞋恨心重,好鬥,善戰,雖有天人的福報,卻無天人的道德觀念。《法華文句》說阿修羅有二種:「鬼道攝者,居大海邊;畜道攝者,居大海底。」

「婆稚」譯名被縛,因與帝釋戰,戰敗被縛得名。本能五繫,繫魔外道,迹為此像。「佉羅騫馱」,譯廣肩膊,亦名惡陰,能悔海水。本住權實二智,慈荷眾生,迹為廣肩。「毘摩質多羅」,譯名淨心,又名種種疑,是天帝釋夫人舍脂的父親,因種種疑心,常與天帝戰,脚波海水,手攻喜見城,帝釋以般若咒力,不能為害。本色心本淨,迹現醜嫉。「羅睺」,譯執月,或障持,與天帝戰時,能以手執日月,障蔽日月光。《正法念經》言:「日月放光,障修羅眼,能令不見。」本住第一義天,迹現非天。今四大阿修羅王,亦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,共到佛前聽法。

有四迦樓羅王,大威德迦樓羅王,大身迦樓羅王,大滿迦樓羅王,如意迦樓羅王,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。

此是雜眾中的第七種。「迦樓羅」,譯金翅鳥,此種鳥類其翅有種種寶色莊嚴,金光燦爛而得名。《法華文句》言:「迦樓羅,此云金翅,翅羽金色,居四天下大樹上,兩翅相去三百六十萬里,有人言:莊子呼為鵬,……。」以其能攝服諸龍,威勝群輩,故名「大威德迦樓羅王」。身大勝於群輩,名「大身迦樓羅王」。以龍為食,感覺滿足,故名「大滿迦樓羅王」。頭有如意寶珠,故名「如意迦樓羅王」《涅槃經》說:此鳥食諸龍。《增一阿含經》亦說:此鳥日食一大龍,五百小龍。是龍族三大患之一。今此類王眾,亦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,來佛前聽法。

韋提希子阿闍世王,與若干百千眷屬俱。

人眾,是雜眾中的第八種。佛在王舍城說法,故舉其王,作為人眾的代表。韋提希,譯名思唯,是頻婆娑羅王的夫人,阿闍世王的母親,故言:「韋提希子」。

「阿闍世」,華言未生怨,母懷孕時,一反常態,對王夫生惡心,相師言:此子必害其父,因名未生怨。又名「娑羅留爻」,譯名折指。王與夫人共謀,於出生時,從高樓拋下,未死,僅折指故名。母愛之,又名善見。因親近惡友,提婆達多,幽禁其父親至死,自立為王,併吞諸國,統一印度。後因害父罪,遍體生惡瘡,痛苦難當。遂向佛求懺悔,改過自新,擁護佛法。《普超經》說:阿闍世從文殊懺悔,得柔順忍,命終入賓吒羅地獄,即入即出,生上方佛土,得無生忍。彌勒佛出世時,復來此土,名不動菩薩,後當作佛,號淨界如來。」今因佛將說《法華經》,故與宮中眷屬,若干百千人等,俱來佛前,列席聽法。

(三) 總結眾集
各禮佛足,退坐一面。

此總結眾集。是結集經者,敘述當時出席法會大眾,一定的儀式。無論是僧、俗、聖、凡、人、天、或非人等、既然來到佛前,皆應頭面接足皈命頂禮,向佛致敬,然後退回自己同類應該坐之處。

二、別序

(一)眾集序

爾時世尊,四眾圍遶,供養恭敬,尊重讚歎。

以下經文,進入別說佛的迹本兩門。由此開始,至安樂行品,是迹門開權顯實。由〈從地湧出品〉,至〈常不輕菩薩品〉,是本門開近顯遠。今由爾時世尊起,至本品文終,皆是迹門開權顯實的序分。文分眾集序,現瑞序,疑念序,發問序,與答問序五段。眾集序,是序人一;現瑞序,是序理一;疑念序,是序行一;答問序,是序教一。今上文是眾集序。

「爾時」,是當聲聞眾,菩薩眾,以及天龍八部,人非人等眾,皆各與眷屬,俱來佛前集會,頂禮佛足,退坐一面之時。

「世尊」,指本土教主釋迦牟尼佛,佛為世出世間之所尊重,故稱世尊。

「四眾」有二,一指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等四眾佛弟子。二指發起眾,當機眾,影響眾,以及結緣眾。凡能發動請佛說法,令眾得益者,是發起眾;《法華文句》說;「發起者,權謀智鑒,知機知時,擊揚發動,成辦利益,……」本經序品,因佛入定,放光現瑞,眾疑問答,引古證今,為佛說《法華經》的序幕;又如舍利弗再三啟請,皆是發起眾。宿植德本,緣合時熟,聞法悟道得益,名當機眾。莊嚴道場,如文珠、觀音等法身大士,是影響眾。善根淺薄,聞法不解,未能得益,唯種善根,作為未來得度的因緣者,是結緣眾。

「圍遶」,是行旋威儀。「供養」,通於三業,三業專精,皆名供養。別則恭敬禮拜,是身業供養;心念尊重,是意業供養;發言讚歎,是口業供養。《法華文句》:「如《無量義經》,廣說天廚、天香、天缽、天器等,即是供養。大莊嚴菩薩等,及八萬大士合掌叉手,即是恭敬,一心瞻仰,即是尊重,說七言偈,即是讚歎。」

(二)現瑞序

(1) 本土六瑞

為諸菩薩,說大乘經,名無量義,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。

由此以去,至以佛舍利,起七寶塔止,是現瑞序。現瑞序有本土六瑞,及他土六瑞。本土六瑞是:初說法瑞,二入定瑞,三雨華瑞,四地動瑞,五眾喜瑞,六放光瑞。說法瑞,表說法妙、智妙;入定瑞,表行妙;雨華瑞,表位妙;地動瑞,表境妙、乘妙;眾喜瑞,表眷屬妙、利益妙、六放光瑞,表感應妙、神通妙;故六種瑞相,皆名現瑞序。

此本土六瑞中的說法瑞。「大乘經」,顯非小乘經。《善戒經》說有七大:一法大,是十二部經;二心大,是求無上大菩提;三解大,是解菩薩藏;四淨大,是見道心淨心;五莊嚴大,具足福德智慧;六時大,是三大阿僧衹劫修行;七具足大,是相好自嚴而得菩提。前六種是因大,後一種是果大,大因大果,故名大乘經。

本經譬喻品言:「若有眾生,從佛世尊,聞法信受,勤修精進,求一切智,佛智,自然智,無師智,如來知見,力無所畏,憫念安樂無量眾生,利益人天,度脫一切,是名大乘,菩薩求此乘故,名為摩訶薩。」今在此會中八萬菩薩,皆是勤求大乘的菩薩摩訶薩。由於此等菩薩摩訶薩,同聲請佛說:疾得阿耨多羅三雖藐三菩提法,故佛為此等大乘機說大乘經,名《無量義》。

「無量義」,即是諸法實相。諸法實相的義理,能出生無量諸法,攝無量諸法,入一實相義理,故名無量義。依天親菩薩所造《法華論》,列十七種名稱,皆是《法華經》的異名,「無量義」,是十七種名中的第一名。「教菩薩法」,是十七名中的第四名,「佛所護念」,是十七名中的第五名。藏經中現有的《無量義經》,僅得一卷,分三品,是天竺國三藏法師曇摩伽陀舍譯,內容廣說諸法實相,能生諸法。菩薩若能安住實相,說法利生,拔苦與樂,即得阿耨多羅三雖藐三菩提。

《無量義經》言:「無量義者,從一法生,其一法者,即無相也,如是無相,無相不相,不相無相,名為實相。菩薩摩訶薩,安住如是真實相已,所發慈悲,明諦不虛,於眾生所,真能拔苦;苦既拔已,復為說法,令諸眾生,受於快樂。善男子,菩薩若能如是修一法門無量義者,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雖藐三菩提,……」菩薩修此無量義法門,發心大,修行大,證果大,得大智慧,因名大乘經。此大乘經,是純教菩薩法,聞佛說此法,以及能受持此法者,皆為諸佛之所護念。

又佛說法四十九年,在此之前,不說此成佛法門,皆因眾生性欲不同,故佛以種種方便力,說種種不同的法門,由於眾生見解各異,得果亦殊。今既然機教相投,故佛為諸菩薩,說此微妙甚深無上大乘《無量義經》,顯佛境界不可思議,唯佛與佛能知。非二乘人所能理解,亦非淺位菩薩所能及。同時廣讚《無量義經》十種不可思議的功德,令三萬二千菩薩得無量義三昧;三萬四千菩薩摩訶薩,得無量陀羅尼門,能轉三世諸佛不退轉法輪;令無量眾生,發阿耨多羅三雖藐三菩提心,作為《法華經》開權顯實,授記作佛的前奏。故說「教菩薩法」。此純教菩薩的法門,是諸佛親證究竟之法,非機教相投,是不輕易說的,故言「佛所護念」。

佛說此經已,結加趺坐,入於無量義處三昧,身心不動。

此是本土六瑞之二入定瑞。「結加趺坐」,是佛坐相一定的儀規,不與世俗外道同。「三昧」,名正定。佛說無量義經,是如如智;佛入無量義定,是如如境。智境圓融,定慧均等,於說諸法實相義後,即證諸法實相理。身如金剛不可轉,心如虛空無有分別,由無量義處三昧法,持於身心故不動。是結集經者,敘述佛當時的真實情況。其實: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,今為顯示法會殊勝,故佛特別示現入定的瑞相。


是時天雨曼陀羅華,摩訶曼陀羅華,曼殊沙華,摩訶曼殊沙華,而散佛上及諸大眾。

此是本土六種瑞相之第三種雨華瑞。「是時」是當佛「結加趺坐,入於無量義處三昧,身心不動」之時。「天雨」是從天上降下 ,「曼陀羅華」譯名可意,又名白蓮華;「摩訶曼陀羅華」,即大白蓮華;「曼殊沙華」,譯柔軟,又名赤華;「摩訶曼殊沙華」,是大紅蓮華。天雨四華,不止散於佛頂上空,亦普及在會諸大眾之上空。華散佛上,是表示以一乘因華,證佛一乘妙果。及諸大眾,是表示以一乘之因華,增長大眾成佛的真因,始可契證佛道無上菩提的妙果。

又雨四華,是譬喻四十位因心。小白蓮華,喻十住位,開佛知見;大白蓮華,喻十行位,示佛知見;小紅蓮華,喻十回向位,悟佛知見;大紅蓮華,喻十地菩薩,入佛知見。

普佛世界,六種震動。

是六瑞中地動瑞。「普」是普遍,「佛世界」,指釋尊所教化的娑婆世界。「六種」是震、吼、擊、動、起、踴。隱隱有聲名震,隆然巨響是吼,互相碰撞名擊,左右搖擺名動,自下升高名起,凹凸不停名踴。前三種是聲,後三種是形。用以譬喻菩薩修一乘之因,由住行向地四十心以及等覺妙覺六番破盡無明,開示悟入佛知見,將震破眾生根、塵、識心,三種煩惱,自然顯法身,證實相。故天雨四華,地面六種震動,以顯示希有難得。

爾時會中,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。天、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 羅伽、人、非人,及諸小王,轉輪聖王,是諸大眾,得未曾有,歡喜合掌,一心觀佛。

此是本土六瑞中之眾喜瑞。「爾時」,是當天雨華,地震動之時。「比丘、比丘尼」,是出家二眾;「優婆塞、優婆夷」,是在家二眾;「天龍八部」等是雜眾,如前釋。「摩睺羅伽」譯名大腹行,指大蟒蛇或地龍。「小王」是一國之主,當時印度分十六國,故有十六個小王。

「轉輪聖王」有四種不同,由於修福各異,故果報分為金輪,銀輪,銅輪,鐵輪等四個等級。感得七寶隨身,統治四大洲者,名金輪聖王。「是諸大眾」,概括四眾弟子,以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。此等大眾,忽見天雨四華,地面震動,奇特異常,心知此等瑞相,因佛入定而現,心生歡喜,得未曾有,故俱皆合掌「一心觀佛」。

爾時,佛放眉間白毫相光,照東方萬八千世界,靡不周遍;下至阿鼻地獄,上至阿迦尼吒天。於此世界,盡見彼土,六趣眾生。

此是本土六瑞的第六種放光瑞。當大眾合掌,一心觀佛時,佛即於眉間,放白毫相光。佛眉間正中,有一白色毫毛,柔軟右旋。《觀佛海三昧經》言:「佛初生時,長五尺,苦行時,長一丈四尺,成佛時,一丈五尺。」卷縮在兩眉之間。舒之表裡清澈光明,如白琉璃筒,內外清淨,是佛三十二相之一,名眉間白毫相。毫在兩眉中間,表中道即常義,其相柔軟表樂義,卷舒自在表我義,其色潔白表淨義,放光表中道智光,照此土他土,表自覺覺他。

「照東方萬八千世界,靡不周遍。」本來佛光普照,十方世界,無不洞然。而今獨言:「東方」,因東方是群動之始,諸方之首,用以長表示佛將說一乘妙法,顯實相理,是諸法之原,十法界之始;十法界聖凡,染淨諸法,無不以此實相理為依據故。

又東方世界,猶如此娑婆世界一樣,屬於五濁惡世,其中眾生,六道升沉,苦惱無量,感佛現劣應身,八相成道,初說華嚴大教,次隱實施權,宣說人天三乘、五乘教法,最後佛捨權顯實,入般涅槃;分佛舍利,起塔供養,亦如娑婆教主。故佛放光獨照東方,令此土眾生得見,暗示釋尊將亦如東方諸佛,將說《法華經》,不久即入般涅槃。

「萬八千世界」,一佛世界,是三千大千國土。今言萬八千世界,是顯東方佛國土之多。或以萬數,表示佛果萬德,以八千數,表示佛說八正道。因修八正道,故果證萬德圓融的佛道,故言萬八千。實則佛光所照,豈止萬八千土。故彌勒菩薩問:「放一淨光照無量國」,可知佛光不限於東方,其數亦不止萬八千。

「靡不周遍」,明佛智光,橫遍寬廣,無不周遍;豎窮高厚,上天堂,下地獄,無不徹照。

(2) 他土六瑞

下至阿鼻地獄,上至阿迦尼吒天,於此世界,盡見彼土六趣眾生。

他土六瑞,是此土放光瑞中所見之境。初見六趣,次見諸佛,是聖凡一雙;三聞說法,四見四眾得道,是人法一雙;五見菩薩行道,六見諸佛涅槃,是始終一雙。

「阿鼻」譯為無間,居下方之最。「阿迦尼吒」譯名色究竟,是色界之最高一層。佛光豎照,下至無間地獄,上至色究竟天,於其中間,有天、人、阿修羅、餓鬼、畜生,六道升沉,罪福報應等事,皆令此娑婆國土眾生,因佛光而得見,是初見六趣瑞。

又見彼土現在諸佛。及聞諸佛所說經法。

初句是見佛瑞,次句是說法瑞。凡是有六道苦惱眾生之處,皆有諸佛菩薩垂跡應化,說法利生,令諸眾生,離苦得樂。今在佛光照耀中,不但令此娑婆國土眾生,得見彼萬八千世界中六道眾生,罪福報應等事,同時得見彼土現在住世諸佛,又得聞諸佛從無相一法,非頓而頓,演說華嚴大教,如此土釋尊說《華嚴經》意同。

并見彼諸比丘,比丘尼,優婆塞,優婆夷,諸修行得道者。

此見四眾得道瑞。他土諸佛,非漸而漸,為鈍根眾生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令四眾弟子,聞佛說法,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,證阿羅漢果;或悟十二因緣理,證辟支佛道。與此土釋尊說三藏教意同。

復見諸菩薩摩訶薩,種種因緣,種種信解,種種相貌,行菩薩道。

此見菩薩行道瑞。復見彼土諸佛,為大乘菩薩,說方等般若諸經。是諸菩薩,以宿植善根為因,今禀四教法門為緣,信解大乘,修行四教四門,故言種種相貌。此土眾生,因佛光照明而得見。

復見諸佛,般涅槃者;復見諸佛,般涅槃後,以佛舍利,起七寶塔。

是見佛涅槃瑞。諸佛施化事畢,收無量法還歸一法,故示現息化。「般涅槃」譯名圓寂,或滅度。「舍利」譯為靈骨。梵語塔婆,又名浮圖,或作率都婆,譯為方墳,或高顯處,又名功德聚;是用金銀琉璃等七寶建造,與用珠寶等物裝飾,既高貴而又顯著的塔廟,用以安奉佛之舍利。故言「以佛舍利,起七寶塔。」

(三)疑念序

(1)彌勒疑念

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,今者世尊,現神變相,以何因緣而有此瑞?今佛世尊,入于三昧,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,當以問誰?誰能答者?復作此念,是文殊師利法王之子,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,必應見此希有之相,我今當問。

此文是結集經者,敘述當時彌勒菩薩內心的疑念。內具妙靈不測之功用,謂之神;外現種種不同的形象,謂之變。《法華文句》言:「神變者,神內也,變外也,神名天心,即是天然內慧,變謂變動,即是六瑞外影。」《法華義疏》言:「神變者,陰陽不測為神,改常之事為變。」《法華玄贊》言:「妙用無方曰神,神通變異曰變。」總言佛的身口意三輪,神力無窮,變化莫測,謂之神變。

「彌勒菩薩」,彌勒譯慈氏,是姓;名阿逸多,譯無能勝,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。釋尊正法滅盡後,當來此土成佛。今在法華會上,見釋尊入定放光,此土他方,皆現六種瑞相,故起疑念;「以何因緣,而有此瑞?」又因釋尊入定,不能直接向佛請問,心想:「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,當以問誰?誰能答者?」因此,想及文殊師利菩薩,智慧第一,過去曾經親近供養無數諸佛,亦是諸佛之師,當然曾見此瑞,應該請問。

(2)大眾疑念

爾時,比丘,比丘尼,優婆塞,優婆夷,及諸天龍鬼神等,咸作此念:是佛光明神通之相,今當問誰?

由於此土他土種種瑞相,不但彌勒菩薩,心生疑念,當時法會大眾,亦皆生疑。佛光雖然常有,但於光中現種種瑞相,則是希有之事,故當彌勒菩薩懷疑:「以何因緣,而有此瑞?」正想請問文殊菩薩之時,在會四眾弟子,以及天龍八部等眾,「咸作此念。是佛光明神通之相。今當問誰?」

(四)發問序

爾時彌勒菩薩,欲自決疑,又觀四眾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及諸天龍鬼神等眾會之心,而問文殊師利言:以何因緣,而有此瑞,神通之相?放大光明,照於東方萬八千土,悉見彼佛國界莊嚴。

此是發問序。初四句是結集經者,敘述彌勒菩薩發問之原因,後七句是正發問。彌勒菩薩,為了解除自己心中疑念,又觀見在會大眾,皆生疑念不知問誰,故問文殊菩薩:「以何因緣,而有此瑞,神通之相?」是略舉本土六瑞。「放大光明,照於東方萬八千土,悉見彼佛國界莊嚴」,是略舉他方六瑞,作為致疑及發問的原因。

於是彌勒菩薩。欲重宣此義,以偈問曰:


梵語「伽陀」,譯言頌,又名孤起頌,梵語「祇夜」,譯重頌。無論是三四五六,或七八九字一句,必須四句合為一偈,謂之偈頌。前文己經說過的事,再用偈頌說一遍,謂之重頌。前未曾提及之事,用偈頌說明,是孤起頌。

佛經每喜歡用偈頌,其原因有四:一隨國土方俗:印度古代文學,有散花說,和貫花說的分別,如中國古代的序文或後銘等。二隨人喜愛不同:有人喜歡散文,有人喜歡章句。三隨生解得益不同:有人因散文生解得益,有人因偈頌生解得益。四隨根性利鈍:利根者一聞即悟,鈍根者再說始解。(見龍樹菩薩所造的《毗婆娑論》)彌勒菩薩為重述心中所疑的事,故特別再用偈頌方式,詳細發問。以下共有六十二偈頌,前五十四偈是發問,後八偈是請答。

(1)問此土六瑞

文殊師利:導師何故,眉間白毫,大光普照?
雨曼陀羅,曼殊沙華,栴檀香風,悅可眾心。
以是因緣,地皆嚴淨,而此世界,六種震動。
時四部眾,咸皆歡喜,身意快然,得未曾有。

此四偈是重問此土六瑞。初四句是問放光瑞;「雨曼陀羅」等六句,是問雨華瑞;「而此世界,六種震動」,是問動地瑞;「時四部眾」等四句,是問眾喜瑞。長行文中,總問六瑞,而今偈頌重問,加了香風地淨,而無說法入定,似有盈縮(加減)。《法華文句》言:「說法是慧性,入定是天心;由天心慧性,能作動地放光,舉末即能知本,……良以說法入定,能導於人,既稱導師,即是問說法入定也,是故非縮。」又言:「風本無香,為奇特故以成瑞。夫天花至妙,豈有色而無香?此表因運至果,如花有香,花既集地,地則嚴淨,故亦非盈。」

(2)問他土六瑞



眉間光明,照於東方,萬八千土,皆如金色。
從阿鼻獄,上至有頂,諸世界中,六道眾生;
生死所趣,善惡業緣,受報好醜,於此悉見。

此問他土六瑞中見六趣瑞。「萬八千土,皆如金色」,顯佛由中道妙智,所放光明,猛烈異常,如烈日當空,大地皆變金黃之色。下自阿鼻地獄,上至有頂天,是依報;六道眾生,是正報。眾生是能趣,生死是所趣。善惡業緣,是所趣因;受報好醜,是所趣果。有如是因,必感如是果。所以六道眾生依正二報,苦樂懸殊,皆由自己所作善惡業的因緣而決定。今此娑婆國土的眾生,因佛放光遍照,悉見東方萬八千世界中,六道眾生依正二報因果苦樂等事,非常奇特,故名為瑞。


又睹諸佛,聖主師子,演說經典,微妙第一。
其聲清淨,出柔軟音,教諸菩薩,無數億萬。
梵音深妙,令人樂聞,各於世界,講說正法。
種種因緣,以無量喻,照明佛法,開悟眾生。

此四偈頌,是問見他方諸佛及聞說法瑞。佛是聖中聖,菩提道上,三賢十聖,皆以佛為主;猶如獅子,是獸中王一樣。獅子一吼,百獸驚服;諸佛說法,震醒眾生迷夢,諸魔恐怖,故言:「聖主師子」。
「演說經典」,是指佛初成道,演說華嚴大教,詮一真法界理,「微妙第一」。《華嚴經》顯中道理,超越空有,離諸執著,是故「清淨」,談實相理,是故「柔軟」;逗大乘機,故說:「教諸菩薩」。其義難解,故「深妙」,佛以一音演說法,眾生隨解得益,故「樂聞」。

「各於世界, 講說正法」是指諸佛隱勝應身,現老比丘相,曲就眾生機情,說阿含經,以「種種因緣」,及「以無量喻」,詮四諦理,說十二因緣法;再於方等及般若會上,宣說第一義諦;最後又說法華、涅槃,開示眾生,悟入佛的知見。故說:「照明佛法,開悟眾生。」

若人遭苦,厭老病死;為說涅槃,盡諸苦際。
若人有福,曾供養佛;志求勝法,為說緣覺。
若有佛子,修種種行,求無上慧,為說淨道。

此三頌是問見他土說三乘四眾得道瑞。四眾弟子中,根機大小不同。初偈是聲聞機,次偈是緣覺機,後偈是菩薩機。「若人遭苦」,是苦諦;苦因是集諦。他方諸佛,為一類被眾苦逼迫惱害,心生厭離的眾生,即「為說涅槃」修證的方法(道諦),令如法修行的人,得「盡諸苦際」,能證涅槃之樂(滅諦)。

「若人有福 ,曾供養佛。」是指一類中乘根機。因為辟支佛曾供養諸佛,宿植德本,比較聲聞人福德深厚。聲聞人因厭苦而修行,辟支佛是為求道而修行,故言:「志求勝法」。佛即為此等中乘之機,說十二因緣法,明諸法緣生性空,令人依之而修,覺真諦理,出三界苦,證涅槃樂,是名緣覺乘。

「佛子」,是指發菩提心,志求佛道的菩薩。因為志求佛道的菩薩,不但能廣「修種種」六度萬「行」的法門,而且志在勤「求」佛道的「無上」智「慧」;行與佛同,受佛氣分,故能入如來種,將生佛家,為真佛子。他方諸佛即為此等佛子之大乘機,宣說諸法實相義,遠離二邊,不落空有,清「淨」的中「道」妙理。

文殊師利:我住於此,見聞若斯,及千億事;
如是眾多,今當略說。

此一偈半文,是結前所見,開後所問。「我住於此」是指娑婆國土。「見聞若斯,及千億事」,是結前述所見,「如是眾多,今當略說」,是開後所問。以下三十一偈半文,是問他土菩薩修行之事。初偈是總問,次十五偈是次第問,後十偈半文,是雜問。

5問他土修菩薩行

我見彼土,恒沙菩薩;種種因緣,而求佛道。

此問他土修菩薩行。恒沙,是印度四大河流之一,其沙幼細如麵粉。發源於雪山南部,合大小無數支流向東南奔馳五百里,而入大海。恒沙流域一帶平原,是古代印度的文化中心;佛說法每喜歡用恒沙的沙,以譬喻極多之數目。今彌勒菩薩見他方佛土,有恒河沙之多的菩薩,以「種種因緣,而求佛道。」種種因緣指下文所說的布施,持戒,忍辱等六度;諸菩薩之所以廣修六度萬行,目的無非是為求佛道。

或有行施,金銀珊瑚,真珠摩尼,車磲馬腦,
金剛諸珍,奴婢車乘,寶飾輦輿,歡喜布施。
迴向佛道,願得是乘,三界第一,諸佛所歎。
或有菩薩,駟馬寶車,欄楯華蓋,軒飾布施。
復見菩薩,身肉手足,及妻子施,求無上道。
又見菩薩,頭目身體,欣樂施與,求佛智慧。

以上六偈頌,是彌勒菩薩敘述,見他土菩薩,實行布施。初四頌是見諸菩薩,用金銀七寶,奴婢車乘等外財布施。後二頌是見諸菩薩,以「身肉手足」,甚至「頭目身體」等內財布施,以求佛的智慧,希望自己得證佛果無上菩提。

文殊師利,我見諸王,往詣佛所,問無上道;
便捨樂土,宮殿臣妾,剃除鬚髮,而披法服。
《法華文句》言:「在家施易戒難,出家施難戒易。」故此二頌,是約持戒問。王,是人道中最尊貴者。「諸王」出家,是以勝括劣;非獨王族,始可出家。今見諸王,是指普明王等。《五王經》言:「昔有五王,互為親友,其中一五,名為普安,正信佛法,行菩薩道。見餘四王,貪戀五欲塵勞,內心悲憫,廣設方便,勸誘諸王,共詣佛所,問無上道。」佛為諸王說:世間無常,眾苦逼惱等法,諸王聞法,頓證初果。「便捨樂土,宮殿臣妄」,從佛出家,「剃除鬚髮,而披法服。」持佛淨戒,成就戒波羅密。

或見菩薩,而作比丘,獨處閑靜,樂誦經典。

此頌是問忍度。此土眾生,因佛放光,又見他方菩薩,現比丘相,「獨處」山谷幽「閑」之處「靜」坐。忍耐寒暑風雨,以及惡人惡獸的侵犯,心不生瞋,是生忍;謝絕塵勞,出家守戒,是苦行忍;為求佛道,樂誦經典,是第一義忍。如本經〈從地湧出品〉言:「此諸菩薩,皆於是娑婆國土之下,此界虛空中住,於諸經典,思維分別正憶念,……不樂在眾多有所說,常樂靜處。」

又見菩薩,勇猛精進,入於深山,思惟佛道。

此問精進度。深山寂靜,遠離都市塵囂,最宜修行辦道。故菩薩比丘樂居深山,以便「勇猛精進」,一心思唯實相理,求證佛道。亦被佛光所照,而為此娑婆國土眾生所見。

又見離欲,常處空閑,深修禪定,得五神通。
又見菩薩,安禪合掌,以千萬偈,讚諸法王。

此二偈頌,是問見他方菩薩,樂修禪定。初頌是見修世間禪,次頌是見修出世間禪。心離五欲,止息扳緣,「常處空閑」,是境寂,「深修禪定」,是是心空。境寂心空,入於正受,自然可以由定發慧而得神通。「得五神通」,是天眼通,天耳通,他心通,宿命通,神足通。

一般眾生,終日攀外境聲音味觸,分別取捨,內心煩躁不安,本具原始智慧,被頌煩惱障蔽,導致心靈閉塞,無法認識事物的真相。今菩薩遠離五欲,深修禪定,意志集中,內在智慧顯現,如雲散月現,無所不照。眼能觀見十方,是天眼通;耳能圓聽十方,是天耳通;心能知物,是他心通;能知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是宿命通;舉足即能致遠,無須假借交通工具,是神足通;因為菩薩度生,不捨世間,往往留惑潤生,故不言漏盡通。

至於出世間上上禪,則動靜一如,心自清淨,不被境轉。雖然處於禪定,而能不起寂滅,現諸威儀。「安禪」是內心寂靜,屬於意業;「合掌」讚佛,是外貌動作,屬於身業與口業。菩薩既能安於禪定,又能「以千萬偈,讚諸法王。」正是三業動靜一如,屬於世間上上禪。今因佛光遍照,此土眾生悉皆得見。

復見菩薩,智深志固,能問諸佛,聞悉受持。
又見佛子,定慧具足,以無量喻,為眾講法。
欣樂說法,化諸菩薩;破魔兵眾,而擊法鼓。

此三偈頌,是問智慧。初偈問自行智慧,後二頌問利他智慧。能盡諸法實相,是「智深」;弘願無盡是「志堅」。智深故「能問諸佛」妙法;志堅故能「聞悉受持」。能問佛法,是解;能受持佛法,是行。解行并進,定慧均等,故言:「定慧具足」。

魔有四魔、八魔、十魔三種:四魔是煩惱魔,五陰魔,生死魔,以及天魔。煩惱能惱亂人的身心,五陰能生諸苦惱,死能斷人命根,天魔害人善事,共名四魔;再加無常,無樂,無我,不淨等四種,合名八魔。前四種,是凡夫之魔;後四種,是二乘人的魔。至於十魔:

一是蘊魔,以五蘊色身,為罪惡之源眾苦之本故。

二煩惱魔,以貪瞋痴慢疑等根本煩惱,能令人迷惑事理,不明真性故。

三業魔,殺盜淫妄等惡業,能招致生死纏縛故。

四心魔,我慢之心,能障礙人進德修業故。

五死魔,能奪人壽命,令人不能繼續修行辦道故。

六天魔,欲界第六層天的波旬天王,能破壞人修善故。

七善根魔,執著既有的善法,防礙增益故。

八三昧魔,眈戀禪定,不求進升故。

九善知識魔,慳法恪教,不肯教導利益眾生故。

十菩提法智魔,於菩提法,起智執著故。

以上十種,能障蔽人的心智,防礙人進修正道,危害人的法身慧命,因此,皆名之為魔。

治魔之法,不外定慧。在一般而言:聲聞人定多,菩薩慧多。今菩薩入於深山,勇猛精進,離欲修禪;修空觀,能破四魔;修假觀,能被八魔;修中觀故,定慧均等,定慧具足,第一義顯,故能圓破十魔。初發心住,便成正覺,百界分身作怫。

「以無量喻,為眾講法。」是隱實施權,用種種因緣譬喻,為眾生方便演說,三乘教法。「欣樂說法,化諸菩薩。」是捨權入實,樂說一乘妙法。擊法鼓,破魔軍,驚醒眾生的迷夢,利樂無邊有情。故言:「破魔兵眾,而擊法鼓。」

又見菩薩,寂然宴默,天龍恭敬,不以為喜。
又見菩薩,處林放光,濟地獄苦,令入佛道。

上文彌勒菩薩,以偈頌次第問他土菩薩修六度行,又未盡其所見,故以下再用偈頌繼續雜問,可分為七。今此二頌,是問禪。前問禪是見菩薩修禪定,今問禪,是見菩薩於禪定中,發生種種功德妙應。因為能集中意志,深入禪定,必能物我雙亡,逆境不瞋,順境不喜,不被世間,稱譏毀譽,利衰苦樂等八風所動,是以「天龍恭敬,不以為喜。」而又能處於林中,入定放光,救濟地獄苦惱眾生,令見光息苦,懺悔發心,種佛道因。天龍恭敬不喜,是智德;「濟地獄苦,令入佛道」,是悲德。能夠動靜不二,悲智雙運,正是出世間上上禪的動功能。

又見佛子,未嘗睡眠;經行林中,懃求佛道。

睡眠,是五欲之一,人生百歲,睡眠已經佔了三分之一。若再貪睡多睡,則百歲光陰,所餘無幾,再加上飲食運作,或為口奔馳,或追逐名利財富,那裡還有時間修行辦道?何況睡眠,能令人心智昏闇,靈性閉塞,容易墮落,是地獄五條根之一。故佛教弟子,應該晝夜六時,精進辦道,以降伏睡魔。今此土眾生,因佛光照見,他土菩薩,「未嘗睡眠;經行林中」修復般舟三昧,不休不息,精進「懃求佛道」。

又見具戒,威儀無缺,淨如寶珠,以求佛道。

凡是佛弟子,無論是出家眾,或是在家眾,不管是小乘學者,或是大乘菩薩,都要嚴持佛戒。因為「持戒之人,無事不得;破戒之人,一切皆失。」(見大智度論)

《法華玄義》說:有不缺、不破、不穿等十戒。不犯重罪,如不缺浮囊,名不缺戒;不犯中罪,不殘不破,名不破戒;不犯小罪,如浮囊不穿,名不穿戒;三業清淨,身口不犯,意亦不起惡念,邪念,是不雜戒;隨順佛法,精勤修學,名隨道戒;心不貪戀五欲,超越三界,永斷生死,是無著戒;回小向大,入俗利生,為諸佛所稱讚,是智所讚戒;菩薩隨順眾生,能順逆示現,遊戲人間,神通自在,名自在戒;深入禪定,能不起寂滅,現諸威儀,名隨定戒;戒行清淨,究竟圓滿,名具足戒。前三種是律儀戒;次三種是道共戒,亦名真諦戒;第七、八種,是俗諦戒,第九第十,是中道第一義戒。今言:「威儀無缺」,即最初不缺戒,「淨如寶珠」,是最後的具足戒。舉首尾二戒,即概括其中間八戒。他土菩薩,能具足十戒,「以求佛道」。此土眾生,亦因佛光遍照而得見。

又見佛子,住忍辱力,增上慢人,惡罵捶打,

皆悉能忍,以求佛道。

忍有生忍,法忍,無生法忍三種。對一切眾生毀讚辱罵,供養惱害,皆能忍受,不瞋不喜,是生忍;對外界寒暑風雨,順逆諸境,以及內心的喜怒哀樂,皆能忍受,不厭不貪,是法忍;修道證理,安然忍可,而心不動,是無生法忍。

《阿含經》言力有六種:小兒以啼為力,女人以瞋為力,國王以憍為力,阿羅漢以進為,諸佛以悲為力,比丘以忍為力。今菩薩比丘,修忍辱行,力無所畏,故能安住於忍辱力中。

「增上慢」,是七慢之一。於殊勝道法,未得謂得,未證謂證,於增上法,而生僑慢之心,是名增上慢。增上慢人,心懷邪見,不喜他善,不耐他榮,見精進辦道的人,故意毀謗,甚至「惡罵捶打」,佛子「住忍辱力」中,「皆悉能忍,以求佛道。」

又見菩薩,離諸戲笑,及癡眷屬,親近智者;
一心除亂,攝念山林,億千萬歲,以求佛道。

眾生有五種不善法,能覆蓋道心,令智慧不得開發。一是執著五欲,覆蓋心性,是貪欲蓋。二違情生瞋,覆蓋心性,是瞋恚蓋。三懈怠多睡,令心智昏迷,是睡眠蓋。四心躁浮動,作事憂悔,令心不定,名掉悔蓋;五於法猶豫不決,心不明辨,是疑蓋。今他方菩薩,「離諸戲笑」,是除掉悔蓋;離「癡眷屬」,是除瞋蓋;「親近智者」,是除疑蓋;「一心除亂」,是除貪蓋;「攝念山林」,是除睡蓋。菩薩能除五蓋,修習禪定,經「億千萬歲,以求佛道。」可謂:定深志堅,勇不可當。

或見菩薩,餚膳飲食,百種湯藥,施佛及僧。
名衣上服,價直千萬,或無價衣,施佛及僧。
千萬億種,栴檀寶舍,眾妙臥具,施佛及僧。
清淨園林,華果茂盛,流泉浴池,施佛及僧。
如是等施,種果微妙,歡喜無厭,求無上道。

此復問施。初頌是布施飲食醫藥,次頌布施名衣上服,三頌布施臥具,房舍。四頌布施園林、華果。菩薩四事供養佛及僧眾,所施之物,美妙眾多;受施對象,高貴無比;布施之心,又廣大殊勝,不求人天小果,而能回向佛果無上菩提。故言:「歡喜無厭,求無上道。」

或有菩薩,說寂滅法,種種教詔,無數眾生。
或見菩薩,觀諸法性,無有二相,猶如虛空。
又見佛子,心無所著;以此妙慧,求無上道。

此三偈是問般若。初頌「說寂滅法,種種教詔,無數眾生。」是後得智;次頌「觀諸法性,無有二相,猶如虛空。」是根本智;後頌「心無所著」是加行智。菩薩以根本智證寂滅理,真俗圓融,超越空有,等如虛空,無所著;復以後得智,於無說無示中,方便權巧,廣度眾生。雖然終日度眾生,但心不執著,不見有能度眾生之我,亦不見有所度的眾生。以此不著空有的微妙智慧,以「求無上道」。

文殊師利,又有菩薩,佛滅度後,供養舍利。
又見佛子,造諸塔廟,無數恒沙,嚴飾國界;
寶塔高妙,五千由旬,縱廣正等,二千由旬。
一一塔廟,各千幢幡,珠交露幔,寶鈴和鳴;
諸天龍神,人及非人,香華伎樂,常以供養。
文殊師利,諸佛子等,為供舍利,嚴飾塔廟,
國界自然,殊特妙好,如天樹王,其華開敷。

此問他土供養舍利,亦即是問佛涅槃。前問他士菩薩以種種因緣,廣修六度,是佛住世時,依佛教化,精進修習,以求佛道;此則敘述見佛滅度後,他土菩薩為報佛恩,而起塔廟,供養佛的形像與與舍利。初頌是形容塔廟之多,次頌是說明塔廟的高度、闊度、與深度。第三頌是顯示一一塔廟,皆各用一千幢幡,及眾多珠寶交錯,寶鈴和鳴,以嚴飾之。而且天龍八部,常持香花,伎樂供養,令諸佛國土,異常美妙。猶「如天樹王,其華開敷」一樣「殊特妙好」,莊嚴殊勝。

(3)請文殊菩薩解答

佛放一光,我及眾會,見此國界,種種殊妙。
諸佛神力,智慧希有;放一淨光,照無量國。
我等見此,得未曾有;佛子文殊,願決眾疑。

此請答決疑。初頌略說本土所見,次頌半文,是說因佛光而見無量國土的希有事。最後兩句,是請文殊菩薩解答。由於釋尊放光現瑞,此土他方,六種瑞相畢現。實在希有,昔所未見,故法會大眾欣喜之餘,難免心存疑惑。是以彌勒菩薩,代眾懇請文殊菩薩解答,是何因緣,以息眾疑。

四眾欣仰,瞻仁及我,世尊何故,放斯光明?
佛子時答,決疑令喜;何所饒益,演斯光明。
佛坐道場,所得妙法,為欲說此,為當授記。
示諸佛土,眾寶嚴淨,及見諸佛,此非小緣。
文殊當知,四眾龍神,瞻察仁者,為說何等。

依天台宗智者大師的意思,此四偈頌,是彌勒菩薩為解釋四個潛伏的問題而說。因為彌勒菩薩請:「佛子文殊,願決眾疑。」當時文殊菩薩,并未立即解答。彌勒菩薩認為文殊菩薩不即回答,一定是心想:眾若有疑,自當請問,今眾既末問,何必作答?所以彌勒菩薩說:「四眾欣仰,瞻仁及我。」意思是:法會大眾,的確心存懷疑,雖然口末發問,但其神情欣仰贍視汝文殊仁者,以及我彌勒,渴望我代其請問,與希望汝能解答:「世尊何故,放斯光明?」以釋疑情。
彌勒菩薩,又假設文殊菩薩有第二個問題是:眾既同疑,事非尋常,我豈能作答?且侍佛出定,自有分曉。故彌勒菩薩再說次偈頌。請「佛子時答,決疑令喜。」意謂法會大眾,既有所疑,則心不舒暢;若汝文殊,能及時作答,令大眾得知,佛放光現瑞,「何所饒益,演斯光明。」自然心生歡喜。
彌勒菩薩再次假設,如果文殊菩薩認為:我與仁者,同居學地,欲知佛意,當共同推測,因何獨要我作答呢?故彌勒菩薩說第三偈言:「佛坐道場,所得妙法,為欲說此,為當授記。」意思是說:在我彌勒心中也曾思惟,推想佛放光明,將會宣說:最初坐道場時,所證得的妙法;或是將會為大眾授記作佛。
若然文殊菩薩仍然以為:如汝所說,佛意巳明,眾疑可釋,又何必要我再說呢?故彌勒菩薩再說第四偈言:佛放光明,照萬八千土,莊嚴殊勝,又令此土眾生,得見諸佛成道,說法,及般涅槃等希有之事,實非小因緣,豈何僅憑我彌勒的推測,而判決大事?汝文殊大智,曾事奉千億佛,而且是諸佛之師,當然見過這種瑞相,誠應該如實宣說,以決眾疑。據此理由,諒文殊菩薩,再無可推遜,是以彌勒即說偈言:「文殊當知,四眾龍神,瞻察仁者,為說」究竟是何因緣,佛現此瑞?是將說妙法呢?抑或是將為大眾授記?

(五)答問序
(1)惟忖答

爾時文殊師利,語彌勒菩薩摩訶薩,及諸大士,善男子等,如我惟忖,今佛世尊,欲說大法,雨大法雨,吹大法螺,擊大法鼓,演大法義。

由是開始,直至序品文終,是問答序。文分長行及偈頌。文殊菩薩先用長文回答,然後再用偈頌重說。彌勒菩薩,位在一生補處,故稱摩訶薩;在會八萬菩薩,皆是法身大士,故言「及諸大士」。具足一切善法,起大行,辦大事,能擔當如來家業的人是善男子。惟,是思惟今將如昔,忖,是忖量昔事如今。文殊大智,又是古佛再來,何用惟忖?今言:「如我惟忖」,實是謙遜之詞。
「大法」,指佛實智所證的一乘妙法。佛昔日權巧方便所宣說的三乘五乘等法,無不含攝入此一乘妙法中,故說大法,是答說法瑞。昔見諸佛說《無量義經》後,即開權顯實,攝無量歸一,故忖今佛既已說《無量義經》,亦應開三顯一會權歸實而說大法。
「雨大法雨」,是答雨華瑞。惟昔諸佛,天雨四華後,普入圓因,住行向地;忖今佛雨華後,亦皆成佛因,住行向地。
「吹大法螺」,是答大眾心喜瑞。惟昔見四眾見瑞歡喜,障除機動,即改人教行理皆一;故忖今眾喜亦應障除機動,改前人教行理。所改既深,故言吹大法螺。
「擊大法鼓」,是答地動瑞。惟昔地動後,即有六番破無明賊;故忖今佛動地後,亦應六番破無明惑。聲教極妙,故言擊大法鼓。
「演大法義」,是答放光瑞。惟昔佛放白毫光後,即說法華;故忖今佛放光後,亦將說法華經,廣明五佛道同,故說演大法義。
以上五句,皆是惟昔判今,忖今如昔,以答此土五瑞,唯未答入定瑞。但雨華、動地、放光等瑞,皆由入定所現之瑞相,意亦兼具
《法華文句纂要》說:欲說大法,是總,後四句是別。雨大法雨,是開佛知見,位在十住;吹大法螺,是示佛知見,位在十行;擊大法鼓,悟佛知見,位在十向;演大法義,是入佛知見,位在十地。
《法華經大成》說:欲說大法,是應法說周;雨大法雨,是應譬說周;吹大法螺,是應因緣說周;擊大法鼓,是應法師功德至安樂行品,募人弘經;演大法義,是應從地涌出品至經終,開師門之近迹,顯佛地之遠本,並諸菩薩奉命通經,以終普賢大行。如是則全經旨要,被文殊一唯忖而說盡。

(2)畧舉曾見答

諸善男子:我於過去諸佛,曾見此瑞,放斯光已,即說大法;是故當知,今佛現光,亦復如是。欲令眾生,咸得聞知,一切世間難信之法,故現斯瑞。

前是惟忖,今是畧舉往昔曾見之事,專答放光瑞亦即是答彌勒他土六瑞之問。文殊菩薩,無論是在因中修行曾供養無量諸佛;或是在果上示現菩薩身,輔助諸佛教化眾生;皆於諸佛土,曾見諸佛放光現瑞之後,即說大法,以古例今,故知今日釋迦牟尼佛,亦如過去諸佛一樣,放光現瑞已,即將宣說大法,目的無非是:「欲令眾生,咸得聞知,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。」聞是聞慧,知是思慧,此難信之法,即是收無量義而歸一,令人開示悟入佛知見,改人教行理為一,顯佛佛道同之法。此法不止凡夫世間眾生,難以相信;即使是二乘聖人世間,亦不容易信受。故三世諸佛,每欲令眾生由聞慧而思而修此法之前,皆放光現瑞,以顯示此法希有難得。

(3)廣舉曾見答

諸善男子: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,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,應供,正遍知,明行足,善逝,世間解,無上士,調御丈夫,天人師,佛世尊。
此舉曾見古佛與今佛同答。文殊菩薩先引古之一佛,以古例今,以顯佛佛道同。梵語「阿僧祇」,譯名無央數,今言阿僧祇劫,再加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,是明過去時間的極其久遠。「有佛號日月燈明」,是佛的別號。日喻慧,月喻定,定慧是自利德,燈明是化他德。釋尊亦然,能是般若,是自行德,仁是慈悲,是化他德。又日月燈皆有光明,以喻佛具足三智,釋尊亦然。

「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」等,是佛的通號。

如來,是倣同先德號:以今佛出世,如古佛再來故。

應供,是堪為福田號:以佛惑盡智圓,堪受九法界眾生的供養故。

正遍知,是遍知法界號:佛實智證理究竟,是正知,用權智通達法界事相因果,為遍知,權實不二,謂之正遍知。

明行足,是果顯因德號:明是智慧,行是福德,佛果福德智慧皆具足,以顯因中福慧雙修,諸行圓滿,二利究竟故。

善逝,是善住菩提號:眾生背覺合塵,生死去來皆被業力所牽,不得自由,謂之不善;諸佛菩薩,善住菩提,來時乘願而來,去時自知時至而去,來去往還於生死之間,自由自在,故名善逝。

世間解,是達偽通真號:佛能了達世出世間一切諸法,相妄性真故

無上士調御丈夫,是攝化從道號:但求自利是下士,自利兼他是中士,二利究竟,萬德具備,是無上士。佛為無上士,具足十力,四無所畏,能夠調御九法界眾生,攝化從道故。

天人師,是應機受法號:佛為三界導師,四生慈父,人天無不以佛為師故。

佛,是三覺圓明號:佛自覺萬法唯心,心外無法;同時以此理遍覺一切眾生,三覺圓明,二利究竟故。

世尊,是十界獨尊號:佛智是十法界之最,佛德為世間所尊故。日月燈明佛,與釋迦牟尼佛的別號,雖然名殊義同,且共具足十種通號,可以說是名同。

演說正法,初善、中善、後善,其義深遠,其語巧妙,純一無雜,具足清白梵行之相。為求聲聞者,說應四諦法;度生老病死,究竟涅槃。為求辟支佛者,說應十二因緣法。為諸菩薩,說應六波羅蜜。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成一切種智。

此明古之日月燈明佛說法,亦是先頓後漸,隱實施權,開權顯實,與光中所見,皆與釋尊說法同。

「演說正法」,是指初說華嚴頓教。「初善、中善、後善」是約《華嚴經》初序分,中正宗分,以及後流通分。華嚴頓教,二乘人不能測其邊際,故言:「其義深遠」;頓教會理直說,悅菩薩心故言:「其語巧妙」;頓教不與二乘共故言:「純一無雜」;頓教是滿字教,故言具足;頓教無二邊三之瑕疵故說清白;頓教無緣大慈之行,梵行之相。因為彌勒菩薩問:「聖主師子,演說經法,微妙第一。」故文殊菩薩答:昔佛說頓教,與今佛說華嚴同。

「為求聲聞者」以下,是明古佛隱實施權,巧說三乘,亦與今佛同。因聞佛說四諦法的音聲而悟道者,是聲聞乘。四諦,指苦、集、滅、道等四種真實之理。三界眾生,無論是依報或正報,皆充滿三苦、八苦、無量諸苦,逼迫惱害身心,不得安樂,因名苦諦。由於眾生隨順貪瞋痴等煩惱,積集種種惡業,由業感果,因名集諦;集是世間因,苦是世間果。能消滅世間苦因苦果之後,所證得清淨無為的涅槃境界,名滅諦,是出世間的樂果。道、是滅苦之道,即是戒定慧三無漏學,是出世間的樂因。若有一類眾生,為眾苦所逼,欲求出離,佛即為其說四諦法,說明集是苦因,必招苦果,令其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,而「度生老病死」苦,證得「究竟涅槃」的快樂。因為彌勒菩薩問:「若人遭苦,為說涅槃」,故文殊菩薩引古之日月燈明佛,亦說漸教答。

辟支佛,譯名緣覺,又名獨覺。十二因緣,是指無明,行,識等十二支。佛眼觀見,宇宙人生,一切諸法,皆由無明緣起而引生。由於眾生無明不覺,迷真起妄,「自心取自心,非幻成幻法。」(見楞嚴經)因此引生人的心識活動,佛教術語名之為行。因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,名色緣六入,六入緣觸,觸緣受,受緣愛,愛緣取,取緣有,有緣生,生緣老死。眾生由於無明與行二支過去因,引生現在識,名色,六入,觸,受等五支果;再由現在愛,取,有三支因,招致未來生,老死二支果。如是前因今果,今因後果,遂形成眾生無窮無盡的生命之流,輪迴不息,起信論名之為心生滅門。

佛為一類「求辟支佛者」,不但說明「十二因緣法」的生滅門,同時闡明十二因緣法的還滅門,令知無明、行是能引;名色,六入,觸,受是所引。愛,取,有是能生;生,老死是所生。能引、能生是集諦;所引、所生,是苦諦。若能勤修戒定慧,息妄歸真,則無明滅即行滅,行滅即識滅,識滅即名色滅,名色滅即六入滅,六入滅即觸滅,觸滅即受滅,受滅即愛滅,愛滅即取滅,取滅即有滅,有滅即生滅,生滅即老死滅,即是滅諦;能滅無明等的戒定慧,是道諦。屬於十二因緣的還滅門。十法界聖凡一切因果諸法,皆由十二因緣的生滅門與還滅門的業感緣起。佛為鈍根的聲聞人,說四諦法,令知宇宙人生的總相,而證偏空理,度生死苦,證涅槃樂,是名小乘。為利根的辟支佛,說十二因緣法,令知宇宙人生的差別相,皆緣起性空,悟無生理,得辟支佛果,是名中乘。因彌勒菩薩問:「若人有福,志求勝法…。」故文殊菩薩以古佛說十二因緣法答。

佛又為一類志求佛道的菩薩,「說應」修「六波羅蜜」。「波羅蜜」譯華語是到彼岸。六波羅蜜即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,智慧等六種大乘法,能令人度生死海,到達佛果涅槃的彼岸,故又名六度。是答彌勒菩薩問:「若有佛子,修種種行,求無上道,為住淨道。」

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譯名無上正等正覺,即是佛果菩提。「一切種智」,揀非二乘聖人的一切智,亦非菩薩的道種智,而是佛道惑盡智圓的一切種智。今言:「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成一切種智。」其意有三:

一是為求佛道者,說六波羅蜜,令自他兼利,二利究竟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成一切種智。其次是說,佛雖然權巧方便為鈍根聲聞,利根緣覺等人說四諦十二因緣法,令悟無生理,得二乘果,但此皆是化城,最後皆令進入寶所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成一切種智。如〈方便品〉言:「我本立誓言:欲令一切眾,如我等無異,如我昔所願,今者已滿足,化一切眾生,皆令入佛道。」又言:「一切諸如來,以無量方便,度脫諸眾生,入佛無漏智,若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。」其三是明今佛當說《法華經》,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令一切眾生,皆共成佛道,得一切種智。是答彌勒菩薩問他土諸佛,般涅槃及起塔廟之問。

次復有佛,亦名日月燈明。次復有佛,亦名日月燈明。如是二萬佛,皆同一字,號日月燈明。又同一姓,姓頗羅墮。彌勒當知,初佛後佛,皆同一字,名日月燈明,十號具足。所可說法。初中後善。

此曾見二萬諸佛同答。在最初日月燈明佛之後,繼續有佛出世,亦名日月燈明,再次有佛出世,亦名日月燈明,「如是」相繼不斷,總共有「二萬佛」出世,不但「皆同一字,號日月燈明,又同一姓,姓頗羅墮。」梵言「頗羅墮」,譯名利根。此二萬佛,不止同名,而且同一種姓,同時具足如來等十種通號,又同說初中後善的大乘圓頓之法。當然,於其中問,亦說漸法,最後亦捨漸取頓,會三歸一,不過是略之不談而已。

其最後佛未出家時,有八王子,一名有意,二名善意,三名無量意,四名寶意,五名增意,六名除疑意,七名嚮意,八名法意。是八王子,威德自在,各領四天下。是諸王子,聞父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悉捨王位,亦隨出家,發大乘意,常修梵行,皆為法師,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。

此以最後佛與今佛同。在同名同姓的二萬諸佛中,「其最後佛未出家時,有八王子,」出家,是八相成道之一相。因為家是煩惱積聚的場所,是障道因緣,凡是想遠塵離垢,覺悟成佛者,當先出家。不但要出父母妻子眷屬恩愛之家,還要出離三界煩惱惑業繫縛生死之家,更要出離二乘清淨無為解脫涅槃之家,而勤求菩提,棲心佛道。故維摩詰大士言:「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是即出家。」釋迦如來最初發心出家時,曾發四願:一願濟眾生困厄,二願除眾生惑障,三願斷眾生邪見,四願度眾生苦輪(見普曜經)。發如是弘願,是名真出家,故能成佛道,度眾生。今佛如此,古佛亦然。前佛後佛,無不示現八相成道。

釋迦如來未出家前,示現有一子,表示一道清淨;古之日月燈明佛,未出家前,示現有八子,表示八正道。其數雖異,有子是同。日月燈明佛之八王子,皆是轉輪聖王,能統治四天下,威德自在。聞父出家,成等正覺,亦皆捨棄王位,隨日月燈明佛出家,發大乘心,常修清淨梵行,皆能以佛法為自己之師,亦能以佛法為他人之師。因為此八王子,宿生曾經「己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」。

八王子皆以意立名,是表示眾生的八種識心。世間一切善惡種子,皆含藏於八識心王中,作為引生宇宙萬有的根本,因有識心,然後有萬法,故名有意。第七末那識,善巧執持八識見分為自我,故名善意,第六識分別善惡,能遍緣一切法,故名無量意,身識為六道眾生之所珍惜,故名寶意,舌識知味,又能說法,故名增意,鼻識能辨別香臭,故名除疑意,耳識能隨聲響應,故名嚮意,眼識能明法相,故名法意。各具功德,故言威德;皆是從體起用,故言自在,各各皆有人我等四相,故言各領四天下。此八王子皆捨俗出家得果,亦與今佛同;

是時日月燈明佛,說大乘經名無量義,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。說是經已,即於大眾中結加趺坐,入於無量義處三昧,身心不動。是時天雨曼陀羅華,摩訶曼陀羅華,曼殊沙華,摩訶曼殊沙華,而散佛上,及諸大眾;普佛世界,六種震動。爾時會中比丘,比丘尼,優婆塞,優婆夷,天龍,夜叉,乾闥婆,阿修羅,迦樓羅,緊那羅,摩 羅伽,人,非人,及諸小王,轉輪聖王等,是諸大眾,得未曾有,歡喜合掌,一心觀佛。爾時如來放眉間白毫相光,照東方萬八千佛土,靡不周遍;如今所見,是諸佛土。

以上是曾見事與今已同,此是曾見事與今現同。初四句是說法同,說是經巳等四句是入定同;是時天雨等六句,是雨華同;普佛世界等二句,是動地同。爾時會中至一心觀佛,是時眾歡喜同;爾時如來等三句,是放光同;最後二句,是略舉古佛放光時,所見他土六瑞,亦與今佛同。

彌勒當知,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,樂欲聽法;是諸菩薩,見此光明普照佛土,得未曾有,欲知此光所為因緣。

二十億菩薩,是明其數之多,菩薩雖然多,但未證佛智,不知佛的境界,故因佛放光現瑞,皆生疑念,欲知佛放光現瑞的因緣。既然欲知,當有問答,今經文無問答記載,只是從略而已。此是古今疑念同。

時有菩薩,名曰妙光,有八百弟子。是時日月燈明佛,從三昧起,因妙光菩薩說大乘經,名妙法蓮華,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。

此是舉曾見事與今當同答。文分五段,一因人說法同,二時節同,三唱滅同,四授記同,五滅後通經同。今初是因人說法同。當時有位菩薩,名妙光,是以德立名,因此菩薩,能以根本智,證實相理,發智慧光故。妙光菩薩,不僅有八百弟子,同時為八王子之師,故日月燈明佛出定後,即為妙光菩薩,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,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。今舍利弗是羅睺羅師,故釋尊從定起,即為舍利弗說佛智慧,可見古今不二,佛佛道周。

六十小劫,不起于座。時會聽者,亦坐一處,六十小劫,身心不動,聽佛所說,謂如食頃,是時眾中,無有一人,若身若心,而生懈惓。

此是時節當同。現代人聽一座經,不過兩小時,已經感覺疲倦,左右擺動。但古之日月燈明佛,說《妙法蓮華經》,於「六十小劫,不起於座。」當時在法會聽經者,亦坐一處,經「六十小劫,身心不動」,反而感覺在六十小劫中,聽佛說法,好像吃一頓飯的時光如是短暫,「無有一人,若身若心,而生懈惓」。可見古人善根深厚,精進求道,一心聽法不生懈怠疲倦。今佛釋尊,將從定而起,亦說《妙法蓮華經》。由於佛力加被,法喜充滿,不覺時光遷流,故本經下文言:「經五十小劫,謂如半日。」

日月燈明佛,於六十小劫,說是經已,即於梵魔沙門婆羅門,及天人阿修羅眾中,而宣此言:如來於今日中夜,當入無餘涅槃。

此是唱滅當同。梵是梵天,魔指魔王,是欲界天主,沙門譯勤息,意是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,指在法會中比丘、比丘尼等出家二眾。婆羅門譯淨裔,亦名梵志,是佛在家弟子之姓。天人阿修羅眾,是三善道眾生。當「日月燈明佛,於六十小劫,說是經已。」即於法會中,對所有出家在家佛弟子,以及三善道眾生,還有梵天,魔王等眾宣佈:「如來於今日中夜,當入無餘涅槃。」

「涅槃」譯滅度,意思是滅生死之苦海,度煩惱的瀑流。又名圓寂,圓是德無不圓,寂是障無不盡。法相宗立有四種涅槃:

一自性清淨涅槃:自性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真如自性,原是清淨無染,湛然如虛空,離一切名相,故名涅槃。

二有餘涅槃:是二乘聖人,斷盡煩惱障所顯的真如自性,但由往昔業障所招致的有漏果報色身,仍然存在,故名有餘槃涅。

三無餘涅槃,是已經出離生死的真如自性,不止煩惱永盡,連生死苦果亦滅,永絕眾苦,名無餘涅槃。

四無住涅槃:是斷盡所知障所顯的真如自性,二乘聖人雖然已斷煩惱障,但所知障仍然存在,不知生死涅槃,等如空花,固執生死可厭,涅槃可欣,欣厭之情執未了。諸佛二障永盡,得菩提真智,知生死即涅槃,煩惱即菩提,無可欣厭。以有大智故,不住生死;以有大悲故,不住涅槃。而能盡未來際,隨緣赴感,應機施教,利益有情,故名無住涅槃。

一般眾生,但有自性涅槃,二乘聖人住世時,得有餘涅槃;謝世後,名無餘涅槃。諸佛證得清淨法身,本不生滅,原無去來,但為廣度眾生,應身無量,示現八相成道,是有餘涅槃;化緣既畢,應身滅度,名入無餘涅槃。又無餘涅槃,即是五住煩惱淨盡,二種生死永亡,具足常樂我淨的無量義定。佛從定出,說《妙法蓮華經》,是從一出無量;說經完畢,還歸此定,是攝無量歸一,故言「入無餘涅槃」。今佛釋尊於寶塔品中,亦言:「如來不久,當入涅槃。」是唱滅亦同。

時有菩薩,名曰德藏。日月燈明佛,即授其記,告諸比丘,是德藏菩薩,次當作佛,號曰:淨身多陀阿伽度,阿羅訶三藐三佛陀。

當時日月燈明佛座下,有位菩薩,名曰德藏,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,佛即為其授記,「告諸比丘」,及法會大眾:「是德藏菩薩,次當作佛,號曰:淨身。」淨身是佛的別號。「多陀阿伽度」譯名如來,「阿羅訶」譯名應供,「三藐三佛陀」,譯名正遍知,是佛十種通號的前三種,凡是覺悟成佛的聖者,無不具足如來等十種通號,今略舉其三,即概括其他。昔佛授菩薩記,是約遠本論,今佛釋尊授聲聞記,是約近跡言;若約遠本,今佛座下的聲聞眾,亦皆是內秘菩薩行,外現是聲聞的法身大士,故古佛授記,今佛亦當同。以下是明佛入滅後,流通經法亦當同。

佛授記已,便於中夜,入無餘涅槃。

日月燈明佛佛,為德藏菩薩授記已,「便於中夜,入無餘涅槃。」中夜表中道妙理,原無生滅,佛為度眾生,故非生示生,非滅示滅耳。

佛滅度後,妙光菩薩,持妙法蓮華經,滿八十小劫,為人演說。日月燈明佛八子,皆師妙光,妙光教化,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諸王子,供養無量百千萬億佛已,皆成佛道,其最後成佛者,名曰燃燈。八百弟子中有一人,號曰求名,貪著利養,雖復讀誦眾經,而不通利,多所忘失,故號求名。是人亦以種諸善根因緣故,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,供養恭敬,尊重讚歎。

日月燈明佛,既為妙光菩薩,說《妙法蓮華經》,佛滅度後,妙光菩薩自當弘傅流通是經。故妙光菩薩「持妙法蓮華經,滿八十小劫,為人演說。」八十小劫,明持經的時間長遠,滿八十小劫,是表示具足八妙音,顯八妙智,滿足自利功德,然後可以為他人演說以利他。

當時日月燈明佛的八王子,出家後皆以妙光菩薩為師,妙光菩薩持《法華經》,教化八王子,「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心,得不退轉。是諸王子,亦精進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,廣修福慧,福慧具足,皆已次第成佛。

「其最後成佛者,名曰燃燈。」燃燈佛,又名錠光佛。依據《瑞應經》言:釋尊行菩薩道,滿第二阿僧祇劫時,值遇錠光佛,見王家女執七枝青蓮華,不借以五百金錢買其中五枝,用以供佛。王女感其誠,亦將其餘二枝寄他代為供佛。後見地泥濘,恐污佛足,故解衣覆吧,不只,復散髮布地,讓佛踏步而過。因其精進供養燃燈佛故,得超越八劫生死苦。燃燈佛為其授記,於九十一劫後,在賢劫中成佛,號釋迦牟尼。燃燈佛是釋尊授記的本師,而文殊菩薩又是教化燃燈佛之師,現在孫輩成佛,身為師祖的文殊菩薩,反而為座下弟子,可見佛法平等,不分階級,但為利益眾生,師與弟子,皆可以隨緣示現。

妙光菩薩教化八王子的同時,還有八百弟子,其中有一人,被稱為求名。因為此人貪著世間名聞利養,「雖復讀誦眾經,而不通利,多所忘失,」但因其曾經「種諸善根因緣故」,亦「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,供養恭敬,尊重讚歎。」

(4) 結會古今

彌勒當知,爾時妙光菩薩,豈異人乎,我身是也,求名菩薩,汝身是也。

原來當時的求名菩薩,即今一生補釋尊處的彌勒菩薩,而當時的妙光菩薩,就是現在的文殊師利大聖尊。這是文殊菩薩親自告訴彌勒菩薩:「爾時妙光菩薩,豈異人乎,我身是也,求名菩薩,汝身是也。」

佛滅度後,是通經之時,妙光菩薩是通經之人,八十小劫,是通經時節的久遠,諸王子早已成佛;求名菩薩,今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,就是通經的利益。然則,古之日月燈明佛,現瑞說法種種事迹,彌勒菩薩當時亦親歷其境,今見釋尊瑞相,自當心中明了,何必生疑發問?答:為釋眾疑故問。又因為彌勒菩薩,昔日是八百弟子之一,理應有問;而文殊菩薩,當時是八百弟子之師,故理應有答。

(5)分明判答

今見此瑞,與本無異,是故惟忖,今日如來,當說大乘經,名妙法蓮華,教菩薩法,佛說所護念。

此引古證今。文殊菩薩認為,今日在靈山會上,眾人因釋尊放光現瑞,所見此土他方的種種瑞相,既然「與本」來在日月燈明佛處所見「無異」,「是故」在我文殊思「惟忖」量,「今日」釋迦「如來,當」從定起,即「說大乘經,名《妙法蓮華》,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。」此正是分明判答彌勒菩薩所問:「佛坐道埸,所得妙法,為欲說此,為當授記。」的問題。

(六)偈頌答問序
(1)重頌廣舉曾見答

爾時文殊師利,於大眾中,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我念過去世,無量無數劫,有佛人中尊,號日月燈明。
世尊演說法,度無量眾生,無數億菩薩,令入佛智慧。

此是重頌一佛與今同。初偈是略頌曾見古佛與今釋尊同。次頌古之日月燈明佛,先穩實施權,演說三乘五乘諸法,「度無量眾生」,然後開權顯實,說一佛乘,教「無數億菩薩,令入佛智慧。」與今釋尊一樣,先權後實。不重頌惟忖及畧舉。但重頌廣舉曾見中初佛與後佛,中間畧而不說。

佛未出家時,所生八王子,見大聖出家,亦隨修梵行。

此略頌曾見二萬中,最後佛與今釋尊同。古之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,所生八王子,見佛出家成道,亦皆捨棄王位,出家修行,如今釋尊有子,名羅候羅,亦隨釋尊出家修行同。是曾見事與今已同。

時佛說大乘,經名無量義,於諸大眾中,而為廣分別。

佛說此經已,即於法座上,加趺坐三昧,名無量義處。
天雨曼陀華,天鼓自然鳴;諸天龍鬼神,供養人中尊。
一切諸佛土,即時大震動,佛放眉間光,現諸希有事。

此頌曾見事與今現同。古日月燈明佛說法、入定,雨華、動地、眾喜,放光等所現本土六瑞,與今日釋尊於娑婆國土,所現的六瑞無異。初頌說法瑞與入定瑞,次頌雨花瑞,但其中「天鼓自然鳴」,是無情說法,表示佛今會說法,是無問自說。「一切諸佛土,即時大震動」,是頌地動瑞,「佛放眉間光」,是頌放光瑞。「現諸希有事」,是總頌諸瑞。

此光照東方,萬八千佛土,示一切眾生,生死業報處。
有見諸佛土,以眾寶莊嚴,琉璃頗梨色,斯由佛光照。
及見諸天人,龍神夜叉眾,乾闥緊那羅,各供養其佛。

初偈是重頌因佛光見他土六趣瑞,次偈頌見佛同。佛土莊嚴,是不思議境界。後一偈頌八部供佛,是不思議行,前長文沒有,今頌中補述。

又見諸如來,自然成佛道,身色如金山,端嚴甚微妙。
如淨琉璃中,內現真金像,世尊在大眾,敷演深法義。

此二偈是頌見佛及聞法同。七地以前之方便道,須加功修習,八地以上,發真無漏,即可無功用道,任運流入果海,自然與理合,故說「自然成佛道」,是報身佛;「端嚴甚微妙」,是應身佛;「如淨琉璃中,內現真金像」,是法身佛。最後兩句,是逗一類大乘機,說圓頓教,教諸菩薩。

一一諸佛土,聲聞眾無數,因佛光所照,悉見彼大眾。
或有諸比丘,在於山林中,精進持淨戒,猶如護明珠。
又見諸菩薩,行施忍辱等,其數如恒沙,斯由佛光照。

此重頌聞權教同。前是以法約人,法既深,人必勝,故說圓頓法;今是將人約法,人既是三乘,可知佛說的是三藏教。「聲聞眾無數」,是應小乘機,說四諦法。「有諸比丘,在於山林中,精進持淨戒,」是應中乘緣覺機,為說十二因緣法。「又見諸菩薩,行施忍辱等,」是應大乘機,為說六度法。即頌前見四眾修行。

又見諸菩薩,深入諸禪定,身心寂不動,以求無上道。
又見諸菩薩,知法寂滅相,各於其國土,說法求佛道。

初偈頌禪定,次偈頌般若。即頌前見他土菩薩種種因緣,信解相貌。「各於其國土,說法求佛道。」是頌昔因佛光所照,曾見他土諸菩薩說法利生,廣修六度萬行,以求佛道;與現今因釋尊光照,見他土菩薩修行辦道同。此畧不頌答起塔。

各各自相問,是事何因緣?

此頌當時法會大眾,因日月燈明佛放光現瑞,見本土他方現諸希有事,知是「佛現神通力」,既歡喜,又懷疑,「各各自相問,是事何因緣?」與今日釋尊放光現瑞,法會大眾心生疑念同。

一切所歸信,能奉持法藏,如我所說法,唯汝能證知。
世尊既讚歎,令妙光歡喜,說是法華經,滿六十小劫。

不起於此座,所說上妙法,是妙光法師,悉皆能受持。

此頌曾見事與今當同。初句是說日月燈明佛,為天人師,「世間」是指有情世間,「眼」有五種,謂肉眼,天眼,慧眼,法眼,佛眼。眾生由見思煩惱障慧眼,塵沙煩惱障法眼,無明煩惱障佛眼,故不知真理,不求菩提,不證佛道。妙光菩薩智慧第一,能除眾生煩惱惑,能開眾生智慧眼,故佛「適從三昧起」,即「讚妙光菩薩,汝為世間眼,一切所歸信。」

「能奉持法藏」,是能受持佛所說的一乘妙法。佛說法是理,妙光菩薩能證知是智。理智一如,師資道合,故佛先讚歎「令妙光歡喜」,然後為其說是《法華經》。是頌因人說法當與今佛同。

「滿六十小劫。不起於此座,」是頌佛說法時節久遠當同。妙光菩薩對佛「所說上妙法」,不但能受持奉為自己之師,更能持此妙法教化眾生,作為眾生之師,故說「是妙光法師,悉皆能受持。」正與今舍利弗受佛付囑同。

佛說是法華,令眾歡喜已,尋即於是日,告於天人眾。
諸法實相義,已為汝等說,我今於中夜,當入於涅槃。
汝一心精進,當離於放逸,諸佛甚難值,億劫時一遇。

此三偈是頌佛唱滅當同。初頌是結集經者敘述,次偈是重頌佛唱滅,後偈是頌囑咐。日月燈明佛,為妙光菩薩於六十小劫,說完《法華經》後,即於是日,普告天人大眾:「諸法實相義,已為汝等說,我今於中夜,當入於涅槃。」

「諸法」,指十法界迷悟,染淨,因果,一切有為法或無為法,「實相」,是此等諸法的本體,亦即是眾生原本具足純真無妄的真心。在《楞伽經》名為真如自性,在《楞嚴經》名為如來藏性,《華嚴經》名一真法界,《涅槃經》名佛性,名雖異而體實同。此佛性法爾天然,非從外來,非因修得,但眾生迷之,則聖凡相隔,苦樂天淵;諸佛悟之,即得菩提真智,證無住涅槃。

諸佛示現八相成道,說頓說漸,目的皆為顯示此實相理體;令眾生開、示、悟、入此佛知見,共證菩提涅槃,回歸此真如自性。今日月燈明佛,既然已說《法華經》,將「諸法實相」的義理,為妙光菩薩等宣說完畢,已暢佛出世的本懷,化緣亦盡,故隨即唱滅言:「我今於中夜,當入於涅槃。」佛雖然即將謝世,但仍然不忘叮嚀囑咐妙光菩薩,及四眾弟子,要「一心精進,當離於放逸」,為的是:「諸佛甚難值,億劫時一遇。」

世尊諸子等,聞佛入涅槃,各各懷悲惱,佛滅一何速。
聖主法之王,安慰無量眾,我若滅度時,汝等勿憂怖。
是德藏菩薩,於無漏實相,心已得通達,其次當作佛。
號曰為淨身,亦度無量眾。

此三偈頌半文,是重頌授記當同。「諸子」指八王子,等是等於當時的四眾弟子,及天龍八部。當時未證聖果者,情同凡夫,故聞佛將入滅,頓感失依估,內心難免悲傷懊惱。當時「聖主法之王,」的日月燈明佛,為了「安慰無量眾」,故授德藏菩薩記:「其次當作佛,號曰為淨身」。實相理體,清淨無垢,故言:「無漏」。因為「是德藏菩薩」,位居一生補處,智等於佛,故能「於無漏實相,心已得通達。」既通達諸法底源,親證實相邊際,不久自當登法王位,度無量眾。故佛說:「我若滅度時,汝等勿憂怖。」

佛此夜滅度,如薪盡火滅,分布諸舍利,而起無量塔。
比丘比丘尼,其數如恒沙,倍復加精進,以求無上道。

前長文但言涅槃,今頌文兼明起塔供養,及四眾精進辦道。小乘以果報身為薪,智慧為火,今身滅智亡,故言:「如薪盡火滅」。大乘則以眾生機感為薪,應機為火,眾生機盡,應身亦滅,故言:「薪盡火滅」。時四眾感佛法乳之恩,故「分布諸舍利,而起無量塔」供養,同時有恒河沙數眾多的出家二眾,「倍復加精進,以求無上道。」

是妙光法師,奉持佛法藏,八十小劫中,廣宣法華經。
是諸八王子,妙光所開化,堅固無上道,當見無數佛。
供養諸佛已,隨順行大道,相繼得成佛,轉次而授記。
最後天中天,號曰燃燈佛,諸仙之導師,度脫無量眾。
是妙光法師,時有一弟子,心常懷懈怠,貪著於名利。
求名利無厭,多遊族姓家,棄捨所習誦,廢忘不通利。
以是因緣故,號之為求名,亦行眾善業,得見無數佛。
供養於諸佛,隨順行大道,具六波羅蜜,今見釋師子。
其後當作佛,號名曰彌勒,廣度諸眾生,其數無有量。

此頌滅後通經利益。初偈是頌能通經的人。佛住世時,妙光從佛學,上求下化,故名菩薩。今佛滅度後,妙光奉持佛法藏為師,復於八十小劫中,廣宣《法華經》,以妙法為四眾之師,使正法久住於世,故名「是妙光法師」。
次偈是頌聞經得益之人。佛之八王子,於八十小劫中,受妙光法師所開示教化,「堅固無上道」心,「當見無數佛」,恭敬「供養諸佛已,隨順行大道」,直至福慧圓滿,「相繼得成佛,轉次而授記。」
「最後天中天」等四句偈,是明諸王子中,最後成佛者,「號曰燃燈佛」。能為「諸仙之導師,度脫無量眾。」天有四種:一是世間天,如世間國王,號稱天子。ニ是生天,由十善業感報天福,自四王天至色究竟天。三是淨天,四果與辟支佛所居。四第一義天,十住菩薩及以上所證。今佛超此四天,故名天中天。
「諸仙之導師」,此非世間凡夫所修之仙道,而是大覺金仙,有神化莫測之功能者。
「是妙光法師,時有一弟子」以下,是重頌八百弟子中的求名菩薩。求名菩薩,於日月燈明佛時,為妙光菩薩八百弟子之一,因為「心常懷懈怠,貪著於名利。求名利無厭,多遊族姓家,棄捨所習誦,廢忘不通利。以是因緣故,號之為求名。」但由於密「行眾善業」,故「得見無數佛」。供養恭敬,而且於諸佛處,精進辦道,「具六波羅蜜」,故「今見釋師子」,於釋尊座下為弟子,位居一生補處,「其後當作佛,號名曰彌勒」,當來於龍華三會,度人無數,故言:「廣度諸眾生,其數無有量。」

(2)頌結會古今

彼佛滅度後,懈怠者汝是,妙光法師者,今則我身是。

此頌結會古今。文殊菩薩說:彼古之日月燈明佛滅度後,妙光法師的八百弟子中,懈怠於佛道,而熱衷於名利的人,就是汝今日之彌勒;而當時能受持佛法藏,教化眾生,督促汝修行辦道,得植諸佛,今見釋尊,將補佛處的法師,就是今日我文殊。準此可知,文殊與彌勒,自古已經結下師徒之緣,今有疑問,請求往昔師尊解答,誠理所當然。因此以下,文殊菩薩分明判答,以釋彌勒及法會大眾的疑情。

(3)頌分明判答

我見燈明佛,本光瑞如此,以是知今佛,欲說法華經。
今相如本瑞,是諸佛方便,今佛放光明,助發實相義。
諸人今當知,合掌一心待,佛當雨法雨,充足求道者。
諸求三乘人,若有疑悔者,佛當為除斷,令盡無有餘。

此頌分明判答,古佛說《法華經》,今佛當同。「我見燈明佛,本光瑞如此」,是指往昔曾見日月燈明佛,放光現瑞等事,以是當知,今日釋迦牟尼佛,放光現瑞,亦是將欲說一乘妙法的《法華經》。

「今相如本瑞」等兩偈頌,是頌教菩薩法。今日釋尊所現種種瑞相,猶如往昔日月燈明佛所現的瑞相無異,故知今佛放光,目的是在於協助發起,演說諸法「實相義」。此正是判答《法華經》,是以實相為體。

「諸人今當知」等四句,判答《法華經》,是教菩薩法,以一乘因果為宗。

最後四句,是頌佛所護念。佛說《法華經》,雖然是以實相為體,以一乘因果為宗,純是一乘教菩薩法。但權乘菩薩,及二乘聖人,若有疑問,心存懊悔者,佛當為其除疑解惑,令其疑惑斷盡無餘。此正是判答《法華經》,是以斷疑生信為用。至此,彌勒菩薩與法會四眾,及天龍八部等,心念「以何因緣,而有此瑞」的疑情盡釋,皆知佛將說《法華經》,是教菩薩法,以實相為體,以一乘因果為宗,以斷疑生信為用,而本經序分,亦至此為止,以下,即進入本經的正宗分。

方便品第二

方是方法,便是便用。諸佛說法利生,善以方法便用,巧逗機情,終令入佛慧,故言方便。可從以下各方面解釋方便:
一、從字義言:方是方法,便是便用。即是用一種技術權巧的方法,便利於辦事,謂之方便。在佛教言:用一種權巧的方法,教導眾生,令眾生便利於學習而得益,是名方便。
二、從事理言:方是方正真實之理,便是種種事相的妙用。非理無以立事,非事無以顯理。佛從親自證得方正真實之理,能示現種種事相的妙用,教導眾生,有顯著的功用,故言方便。
三、從權實言:佛證知一乘妙法平等無二,是實智;能鑒別一切眾生根性差別,是權智。佛從實智的理體,起權智的妙用,逗機說法,謂之方便。
四、從教乘言:今日佛在法華會上,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,純是教菩薩法,是實教;昔日應眾生的根機,巧說三乘五乘法,教化人天,是方便教。
五、從遠近言:遠則自從釋尊成佛後,四十九年來,所說的一切經教,皆是作為今日說《法華經》的前方便。如經言:「吾從成佛以來,種種因緣譬喻,廣演言教,無數方便,引導眾生。」近則如序品中所說:佛於法華會上,放光現瑞,種種希有之事相,皆是為說此經的方便。如經言:「今相如本瑞,是諸佛方便,今佛放光明,助顯實相義。」
六、從入門言:門能通於所通,能通是佛權智所說三乘教法,是進入今日所顯一乘教理的方便,如經言:「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。」真實得顯,用在方便;方便是入真實之門,故言方便。
七、從秘妙言:佛所證的一乘妙法,昔日秘而不宣,反而說種種因緣譬喻,謂之秘;今日開權顯實,明佛性本具,如衣裏明珠,非從外得,謂之妙。如經言:「唯我知是相,十方佛亦然。」又言:「止!止!不須說,我法妙難思。」故用秘妙解釋方便,正是本方便品的宗旨。
本品內容無非說明佛昔日隱實施權的主要原因,以及今日開權顯實之目的。昔日由於眾生根性闇鈍,無法理解佛的甚深智慧,更不能信受佛所證的諸法實相理,故佛以方便力,巧說諸法如是相,如是性,如是體,如是力,如是作,如是因,如是緣,如是果,如是報,如是本末究竟等差別相,而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今日法華會上,眾生根機成熟,堪受大法,故佛「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。」說明諸佛出世的本懷,皆是欲令眾生,開示悟入佛的知見。佛昔日所說,皆是為達到「度盡一切眾,皆令成佛道」之方便。如經言:「雖說種種道,其實為佛乘」,故佛昔日所說,是假設,是方便,今日所顯,才是親證,才是真實。
雖然,但昔日的權巧,不離今日的真實,可謂即權即實,權不離實,故舉手低頭,皆得作佛。如經言:「若人散亂心,入於塔廟中,一稱南無佛,皆共成佛道。」又言:「乃至童子戲,聚沙成佛塔,如是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。」可知凡是有機會聽聞佛法,甚至曾經接觸過佛法的人,都可以憑藉佛法不可思議的力量,助長緣因善心性,啟發了因慧心性,進而證得個人內在的正因理心性,終於覺悟成佛,才是諸佛出世真實目的,其餘五戒十善,保持人身不失的法門,以及聲聞法,緣覺法,甚至菩薩的漸修漸證,皆是佛權巧方便的施設,而佛方便施設的三乘五乘教法,皆可以作為最後進入佛乘的方便,故本品以方便立名,此品於本經二十八品中,位居第二,故名〈方便品第二〉。

一、迹門略開顯動執生疑

自從本品開始,直至〈分別功德品〉的偈頌盡,共十五品半經文,是本經的正宗分。其中前八品,是迹門正宗分,其餘七品半,是本門正宗分。今先釋迹門正宗分中,關於迹門略開三顯一動執生疑,可分八段解釋。

(一)寄言讚諸佛二智

爾時,世尊!從三昧安詳而起,告舍利弗:諸佛智慧,甚深無量;其智慧門,難解難入。一切聲聞、辟支佛所不能知。

初三句是結集經者,敘述佛將開始說本經時的情況。「爾時」,是當文殊、彌勒兩位大士,問答已竟之時。「世尊」,是今佛釋迦世尊。釋尊於說本經之前,曾經為諸大菩薩,說《大乘無量義經》,之後,即入無量義處三昧。佛初入定,是自證諸法實相的如如理;佛今出定,是興慈運悲的如如智。當時釋尊不急不緩,「從三昧安詳而起」,不待弟子請問,即「告舍利弗」,正是無問自說。因為佛智慧甚深微妙,非大智者,不能信受。又佛意欲破小智以顯大智,故不告訴其他菩薩,而告舍利弗:「諸佛智慧,甚深無量」。
諸佛,概括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佛。「諸佛智慧」,是諸佛自覺之智,亦即一心三智,豎則深似巨海不可測,橫則廣如虛空不可量,故言「甚深無量」,是讚佛實智。門可以入道,有進趣之功用,今言「其智慧門」,即是諸佛證入中道實智之門,非七方便人(藏通ニ乘、通教菩薩、別教三賢、圓教十信) 所能測度得知。十住始解,十地能入,故言「難解難入」,是讚佛權智。不僅佛之實智不可測量,就是佛的權智,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,即使是已經證得二乘聖果的聲聞與辟支佛,亦不能知佛智。
本來,一切眾生無不具足此甚深無量的智慧,可惜自從無明不覺以來,一直迷真逐妄,被種種煩惱妄想,障蔽了此靈明覺照的原始智慧,錯用識心,分別取捨,作諸惡業,由業感果,流轉生死,成為愚痴無智的苦惱眾生。
二乘聖人由於修學佛法,斷見思煩惱,證真諦理,得一切智,知諸法空相,但昧於俗諦理,不能入俗利生。
權教菩薩,雖然能夠在深達諸法空相的同時,又能分別事物假形象的種種差別相,得道種智,入俗利生,廣作佛事;但智慧淺深不等,證理未圓,二利未得究竟。
唯有諸佛智慧,能深入實相理,徹諸法的底源,達實相的邊際,惑盡,智圓,理極,二利究竟,三覺圓明;又能從體起用,廣設方便,教化眾生。無論是證理的實智,或是教度眾生的權智,無不深而且廣,即權即實,權實不二。
佛本此權實不二的智慧,照空,雖然同於二乘的一切智,但不落於空,而超越於空;照有,雖然同於菩薩的道種智,但不執著於有,而超越於有。照中,皆見實相理,不落空有,不離空有,雙照雙遮,遮照同時,故能圓證三諦理,得三身,具三德,為世出世間最尊最上,無能及者。故佛的權實二智,既非一般凡夫智力可以測量知道,亦非三乘聖眾,可能理解證入。

所以者何?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,盡行諸佛無量道法,勇猛精進,名稱普聞,成就甚深未曾有法,隨宜所說,意趣難解。

此是解釋諸佛權實二智的深廣難知。諸佛之所以能夠具足權實二智,微妙難思,皆因昔日行菩薩道時,「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」,親聞法要,故實智甚深;又能「盡行諸佛無量道法」,內行純厚,故實智無量。又由於「勇猛精進」,能進入難進的法門,故權智甚深;由德被群生,「名稱普聞」,故權智甚廣。結果,何止實智證理究竟,成就甚深未曾有的一乘妙法,而且權智對機,言詞巧妙,能夠隨宜所說種種法門,而其意義與最終目標,誠非一般凡夫與二乘所能信解。
「成就甚深未曾有法」,是結成實智;亦可說是自行權實。「隨宜所說意趣難解」,是結成權智;亦可說化他權實。
以上是讚十方諸佛的實智甚深,權智甚廣,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又如何呢?故下文佛隨即介紹自己的歷史故事,顯示本門深遠,權實二智,亦莫能測。

(二)寄言讚釋尊二智

舍利弗!吾從成佛已來,種種譬喻,廣演言教,無數方便,引導眾生令離諸著。所以者何?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,皆已具足。

「吾」是釋尊自稱,「成佛」遠則是指釋尊本門,無量劫前最初成佛;近則指迹門於娑婆世界八相成道。本經〈如來壽量品〉說:「我實成佛已來,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。」又說:「自從是來,我常在此娑婆世界,說法教化;亦於餘處,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祗國,導利眾生。」成佛是實智,久遠是本門。常在娑婆世界,是從本垂迹;說法教化,是為實施權。釋尊本門成佛後,常在此娑婆世界,說法教化,固然是從體起用,為實施權。而今迹門,於印度菩提樹下,成佛已來,四十餘年,所說:「種種因緣。種種譬喻,廣演言教,無數方便,引導眾生,令離諸著」,亦是從實施權,運用方便。
「種種因緣」,指親因緣與助緣;譬喻,是引用種種比例,如佛於阿含經,說一切法,皆因緣生,并引用種種譬喻來說明,因緣與譬喻,是十二部經之中的二部。
「廣演言教」,是能於一法,演說無量義。亦可說是:佛廣說其他本事、本生等十部經。
「無數方便」,廣則總指佛權智教化,略則但約七方便。有三:
一約位七方便:是五停心,別相念,總相念,暖法、頂法、忍法、世第一法等是小乘入見道位的七方便
二約人七方便;是人乘、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藏教菩薩、通教菩薩、及別教菩薩等七人,名七方便。
三約教七方便;是藏教聲聞、緣覺二乘;通教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三乘;再加別教菩薩,與圓教菩薩共七人。皆是佛權巧施設,是成佛層次上的方便。
「令離諸著」,因為眾生處處執著,故佛說五戒,令離三惡道的執著;說十善法,令離欲界人天的執著;說四諦、十二因緣法,令離見思煩惱的執著;說教菩薩法,令離涅槃的執著;說如來中道教,令離中道法愛的執著;故言「令離諸著」,是讚佛權智,「成佛」是實智。
「所以者何」?是說明釋尊能夠具足權實二智的原因。「如來」,是說佛實智,「方便」,是說佛權智「知見波羅蜜」,是雙舉佛的權實二智。佛證一切種智,是實知,佛眼圓明是實見;佛得道種智,是權知,法眼普照是權見。權知權見是事相差別;實知實見是理性平等,亦即是諸法實相。能盡事理邊際,名波羅蜜,權實知見皆圓滿,是具足,權實二智皆究竟圓滿具足,故能以「無數方便,引導眾生,令離諸著。」

舍利弗!如來知見,廣大深遠,無量無礙,力無所畏,禪定解脫三昧,深入無際,成就一切未曾有法。

此是雙結佛權實二智。「如來」是顯佛實智證理,非橫非豎,不可以言宣;「知見」是顯佛權智,佛權智橫則廣大,豎則深遠。
「無量」,是佛道慈無量心,悲無量心,喜無量心,捨無量心等四無量心。

「無礙」是佛道四無礙辯。佛以一法演說無量法故,名法無礙辯;佛以一義演說無量義故,名義無礙辯;佛以一音演說無量音故,名辭無礙辯;佛於法、於義、於辭皆通達自在,稱機施教,樂說無倦故,名樂說無礙辯。
「力」是說佛道的十力:
一知是處非處智力:能知一切善處、惡處;善眾生,惡眾生;或可度、不可度等。
二知三世業報智力:能知眾生過去、現在、末來所作一切業因,所招果報有障無障等。
三知根勝劣智力:是能知眾生善根深淺勝劣的智力。
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:能知眾生所修種種不同的禪定,如八解脫,三三昧,有漏、無漏等。
五知種種解智力:能知眾生種種見解,正與不正等智力。
六知種種界智力:即能知十法界眾生種種境界智力。
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:能知一切眾生所修一切種種道法所得的道果。例如:眾生修持五戒,奉行十善之道,將至人天乘之果,修八正道,三十七道品,則可得至出世涅槃道之果。
八知天眼無礙智力:是佛用天眼觀見眾生,此死彼生,隨善惡業緣,受報好醜等。
九知宿命無漏智力:是能知眾生宿命及所證無漏涅槃等。
十知永斷習氣智力:是能知二乘聖人永斷結惑,兼侵習氣等的智力。
「無所畏」,是一切智無所畏,漏盡無所畏,說障道無所畏,說盡苦道無所畏等四種。
梵語「禪那」,譯靜慮,即是止息妄念,定慧均等。梵語「木叉」,譯名解脫,是離諸煩惱,心得自在。梵語「三昧」,譯名正定,是真心體寂,離諸雜亂。從體言三昧,從用名解脫,從相名禪那,名異體同,皆是佛所修的出世間上上禪,揀非世間人所修的四禪八定,亦非權乘所修的淺位禪定,更非如來所說有為解脫或無為解脫,而是「深入無際」的首楞嚴王大定,得不可思議的解脫,或是入無量義處三昧,故能深入無有邊際的實相理,成就一切殊勝未曾有之法。「深入無際」,結讚佛實智甚深難測;「成就一切未曾有法」,是結讚佛權智,廣大無量。

(三)絕言讚佛智希有

舍利弗!如來能種種分別,巧說諸法,言辭柔軟,悅可眾心。舍利弗!取要言之,無量無邊未曾有法,佛悉成就。止!舍利弗!不須復說。

前是寄用語言,讚歎佛的權實二智,今是絕言再讚。初四句是明絕言讚的理由,次三句顯絕言讚之境,止!舍利弗以下,是解釋絕言之意。
釋尊又告訴「舍利弗!如來能種種分別,巧說諸法」,是重說佛權智;「言辭柔軟,悅可眾心」,是舉佛佛實智。佛所以能夠分別眾生種種根性的不同,又能善巧方便,應機施教,演說諸法,原因是佛成就權智;佛所以能用真實而又柔軟的言辭,為眾說法,令眾生心開意解,法喜充滿,原因是佛具足實智。前寄言讚佛權實二智,經文是先實後權,是明佛從實施權。今絕言讚佛權實二智,是先權後實,是表示佛欲開權顯實。
「取要言之」,是簡約而言。「無量無邊」,指佛權巧方便的權智;「未曾有法」,是佛所證的實相理,「佛悉成就」,是總顯佛的權實二智。實相理體,雖然眾生本具,但九法界眾生,皆未曾悟證,唯佛實智,能證此未曾有法,又能權巧方便,為一切眾生演說,故說「佛悉成就」。
「止!舍利弗!不須復說。」世間諸法,雖然可以用種種言辭,權巧方便演說,但實相理體,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非心可思,非口可議,即使佛能權巧演說,但聞法者亦不能了解。若然因不解而不信,而誹謗,則對眾生不但沒有利益,反而有害,誠應該停止,不宜復說,故佛說「止!舍利弗!不須復說。」

所以者何?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,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。所謂諸法如是相,如是性,如是體,如是力,如是作,如是因,如是緣,如是果,如是報,如是本末究竟等。

以下,是解釋何以不須復說的理由。因為「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,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。」佛是無上果人,第一希有難解之法,是無上法。此無上法,非凡情可以測知,非語言文字可以表達,唯有釋迦佛,及曾經親證此無上法的十方諸佛,始可以究竟盡知此「諸法實相」理,故不須復說,此是約能究盡之智慧言。其次是甚深境界,不可思議,故不可說,是約所究盡之諸法實相言。
諸法實相,義通前後。通前,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;通後,是標佛權實二智。
「所謂諸法如是相」以下,是用十如是解釋:
「諸法」是指宇宙間可以接觸,可以想像的一切事物,是佛權智所照之境;「實相」,是宇宙原理,諸法的本體,亦即是眾生的佛性,是佛實智所證之理。宇宙一切事物雖多,不外是十法界四聖六凡依正因果等法。在佛的智慧觀察,十法界眾生,無論是內在的身心,或是賴以生存的外在世界,不管是有情或無情,無不各自具足如是相、性、體、力、作、因、緣、果、報、本末等事相,以及如是究竟平等的理性。決定如是,絕對不可以改變的。
「如是相」是指世間事物的外貌形相各別而言,例如:人的形相,不同物的形相;植物的形相,又不同動物的形相;物相有長短方圓,大小不一,人相有高矮肥瘦,美醜不同。三善道眾生的長相,美麗端莊;三惡道眾生的長相,醜陋怪異;二乘聖人的形相,清淨無染;佛菩薩的形相,莊嚴無比。十法界聖凡以及諸法的相貌,一定彼此各異,不可混亂,謂之如是相。
「如是性」是指人與物內在的特性,人性不同物性,物性有寒冷溫和燥熱不等,人性有善惡無記各別。例如:水以濕為性,火以暖為性,地以堅為性,風以動為性,六道眾生以善惡無記為性,二乘聖人以解脫為性,佛菩薩以智慧慈悲為性,十法界聖凡中,情與無情,皆各有其不同的個性。
「如是體」是指人與物的體質。人的體質,不同物的體質,植物的體質,又不同礦物、動物的體質。六道眾生由善惡業力招致色心組合的五蘊體質,不同於聖人由道力熏修而成五分法身的體質,更不同於諸佛菩薩福慧莊嚴,十力具足的體質。當然佛所證的法身,也不同於應身的體質;而且是永遠如是,不可以改變的。
「如是力」力是力量,功力。物有物的功力,人有人的力量。例如:水可以解渴,也可以載舟覆舟;火可以照明,也可以燎原;地可以生長萬物,風可以移動一切,房屋可以禦寒避暑,五谷可以止飢療餓,此皆是物的功力。至於六道眾生,則以能承受苦樂為力,二乘聖人以斷惑離縛為力,菩薩以菩提心、四攝法為力,佛以智慧、慈悲、弘願為力。力雖有大小強弱不等,但諸法無不各具其力,人力不同物力,聖人之力不同凡夫之力,永遠如此,是無法更改的,謂之如是力。
「如是作」作是造作。力是潛在的功能,作是表現的動作。日夜轉移,四季更改,春花秋月,夏雨冬雪,皆是物的造作;善惡好醜,是六道眾生的造作;戒定慧是二乘聖人的造作;六度萬行,悲智雙運,是菩薩的造作;隨機垂應,八相成道,說法利生,是諸佛的造作。情與無情,若凡若聖,無不各有其一定的造作。
「如是因」因是主因,原因。眾生的一切造作,都可以形成一種慣性,作為引生未來生命或苦或樂的主因。如:大地種子,是生長萬物因;人造作善或惡業,是輪迴六道生死因;二乘聖人造作無漏善業,是出世涅槃因;菩薩發菩提心,廣修六度萬行,是成就佛果菩提因。故世出世間一切的一切,無不各有前因。
「如是緣」緣是助緣。事必由因之外,還需要有助緣,然後有結果。例如:物以種子為因,以水、土、陽光、人工等為助緣,始可以萌芽、開花、結果。人則以善惡業為因,以父母為助緣,有因無緣,絕對不可能創造新的生命。六道眾生,以善惡業為因,以攀緣於色聲等六塵境界為緣,故輪迴六道,生死不已。二乘聖人作無漏因,加以出世善法為助緣,故能解脫生死,超出輪迴。菩薩以般若為因,以善知識及布施持戒等為助緣,故能覺悟成佛。諸佛以慈悲願力為因,眾生機感為緣,故來應生人間,成佛道、度眾生。由於眾生所作之因不同,助緣亦異,結果十法界聖凡苦樂不一。
「如是果」果是結果。作如是因,必感如是果,凡夫作有漏因,招致生死果;二乘作無漏因,得涅槃果;菩薩作成佛因,得菩提果;因果不昧,因果相類,謂之如是果。
「如是報」報是受報,果與報不同。例如:五谷的種子是因,水土陽光是緣,五谷豐收是果,食用五谷時才是報。又如人立志創業是因,學問知識與親朋的協助是緣,事業成功是果,享受應得的利潤財富才是報。
六道眾生作善惡業是因,取捨六塵境界是緣,輪迴生死是果,受苦或受樂是報。二乘作無漏業因,修出世善法是緣,證阿羅漢是果,享受涅槃是報。菩薩廣學般若,上求下化是因,修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等是緣,證無上菩提是果,得大涅槃,享受常、樂、我、淨是報。
因緣果報,是世間事物演變的層次,亦是眾生六道升沉的原則;若是有因無緣,是不可能感果受報。十法界有情、無情諸法,雖然各各具足如是相、性、體、力、作、因、緣、果、報等事相差別,彼此互異,但究其根源,不出實相平等之理,所謂:「事有千差,理無二致。」故說「如是本末究竟等。」
天台宗依據此十如是,說法有百界千如。《法華玄義》言:「此一法界具十如是,十法界具百如是。又一法界具十法界,則有百法界,千如是。」再依據眾生,世界,業果三種相續言,則成三千,有事造理具兩重,故說「三千性相」。又三千之法,唯是一心,故言「一念三千」。
天台宗又用空假中三觀,解釋十如是。若說諸
法是相如,是性如,乃至是報如,一法如,法法皆如,一法是,法法皆是,一味平等,沒有差別,是顯真諦理,屬於空觀;若說諸法如是相,如是性,乃至如是報,彼此互異,有無量差別相不同,是顯俗諦理,屬於假觀;若說諸法相如是,性如是,乃至報如是,一切法,皆如於中道實相之是,非空非有,是顯中道理,屬於中觀。
《法華文句纂要》:「約如明空,一空一切空;點如明相,一假一切假;就是論中,一中一切中;非一二三,而一二三,不縱不橫,名為實相。」此實相是諸佛權實二智所依現境,故言唯佛與佛,乃能究盡諸法實相。
古德多約十法界,約佛法界,約離合,與約位作四番解釋十如是。
《法華会義》說:「經云:諸法,故用十法界釋。經云:佛所成就第一希有之法,故用佛法界釋。經云:止止不須說,我法妙難思,故用離合釋。經云:唯佛與佛乃能究盡,故用位釋也。」
《法華授手》卷一之四言:「直指云:理應取十法界俗諦理曰相,十界真諦理曰性,十界本具曰體,十界業用曰力,十界功能曰作,十界作成曰因,十界助發曰緣,十界循業發現曰果,十界酬償不差曰報。森森之法,起於一心,萬境如是,終歸於實際曰末。從因至果,了然不昧,三際平等,十方坐斷曰究竟。以根本智當陽一照,十界全空曰如;以差別智,行布無礙,十界不壞曰是。全俗即真,是事無礙;真俗互融,是理事無礙;真俗雙超,是事事無礙。……」讀者欲想深入研究,可參閱古德註解。
由於諸法差別之相,不離實相平等之理,即事即理,即真即俗,故真俗互融,事理無礙,唯佛權實二智,能知能解,一切凡聖,皆不可能理解佛的智慧。今日釋尊,欲開權顯實,又恐眾生不能信受,反生謗法之罪,果招墮落,故欲言又止。

(四)頌寄言讚佛二智

爾時世尊,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世雄不可量,諸天及世人,一切眾生類,無能知佛者。
佛力無所畏,解脫諸三昧,及佛諸餘法,無能測量者。

佛說法,往往為後來者,或為未了解領會的人,再用偈頌方式,將剛剛所說之理,重復再說一次。以下是重頌前文寄言讚歎佛的權實二智。「世雄」指十方三世一切佛,諸佛的智慧,甚深微妙不可測量,故言「世雄不可量」,是重頌前文「諸佛智慧,甚深無量」,亦即是頌佛實智。
「諸天及世人」等三句,是重頌長文:「其智慧門,難解難入」,因為諸佛「隨宜說法,意趣難解」,故「一切眾生類,無能知佛者。」是重頌諸佛的權智。
「佛力無所畏」等四句,是重頌釋尊的權實二智。佛字是長文中「吾從成佛以來」,是顯佛實智;「佛力無所畏,解脫諸三昧,」是頌佛權智。「及佛諸餘法」,是頌長文「成就一切,未曾有法」,以佛實智甚深,故不可測,佛權智無量無邊,故不可量。「無能測量者」,即是頌佛權實二智。


本從無數佛,具足行諸道,甚深微妙法,難見難可了;
於無量億劫,行此諸道已,道場得成果,我已悉知見。
於無量億劫,行此諸道已,道場得成果,我已悉知見。

此重頌長文中雙釋雙結之意,亦是約因果而論佛之權實二智。初二句重頌長文「曾親近百千萬億諸佛,盡行諸佛無量道法。」次二句是頌長文「成就甚深,未曾有法,隨宜所說,意趣難解。」
「於無量億劫,行此諸道已」,是頌長文「知見波羅蜜,皆已具足」,因行具足故權智滿;「道場得成果」,是頌長文「如是知見,廣大深遠」,是果具足故實智滿。
道場,有事道場與理道場。事道場,是佛於菩提樹下,得道之處;理道場,是佛以如如智,契證如如理,理智不二之寂滅埸地。佛於「道場得成果」,理智究竟,權實具足,能究盡諸法實相。故言「我已悉知見」。

(五)頌絕言讚佛二智

如是大果報,種種性相義,我及十方佛,乃能知是事。

初偈是重頌長文十如是初句頌如是果,如是報;次句頌如是相,如是性;「種種」,是頌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緣等;「義」指實相理,是頌如是本末究竟等。「我及十方佛,乃能知是事」,是重頌「唯佛與佛,乃能究盡諸法實相。」

是法不可示,言辭相寂滅,諸餘眾生類,無有能得解,
除諸菩薩眾,信力堅固者。

此頌「止!不須復說」之意。是法指諸佛二智所究盡百界千如等法,此等諸法,即相即性,即事即理,微妙難思;無有方所,故不可示,言語道斷,故「言辭相寂滅」。佛雖能權巧方便,說此不可說之法,但諸人乘、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藏教菩薩、通教菩薩、別教菩薩等七方便的眾生,亦無法能理解,故須止而不說。除非是圓教十信位菩薩,得信不退,信力堅固,始可信受無疑,故言「除諸菩薩眾,信力堅固者。」

諸佛弟子眾,曾供養諸佛;一切漏已盡,住是最後身;
如是諸人等,其力所不堪。

初句指二乘聖人,亦曾經親近供養諸佛,故今生得見佛、聞法、修行、證果,已經斷盡見思煩惱,盡此一報身,即得超越三界,遠離生死的人,其信解智力,亦不堪承受此一乘妙法。此揀二乘人不能知佛智。

假使滿世間,皆如舍利弗,盡思共度量,不能測佛智。

此偈是揀舍利弗亦不能知佛智。舍利弗是聲聞弟子中,智慧第一者。今佛言「假使滿世間」所有的人,「皆如舍利弗」一樣,智慧第一,共同思惟度量,亦不能測知佛的智慧。

正使滿十方,皆如舍利弗,及餘諸弟子,亦滿十方剎,
盡思共度量,亦復不能知。

是揀所有諸大弟子及聲聞人不知。如迦葉,目犍連等,再加上滿十方佛剎之多的聲聞弟子,盡其所能測量的智力,共同測量佛智,亦不能知佛智。

辟支佛利智,無漏最後身; 亦滿十方界,其數如竹林,
斯等共一心,於億無量劫,欲思佛實智,莫能知少分。

是揀辟支佛不知。辟支佛根性勝於聲聞人,順逆觀十二因緣而悟道,不但能斷正使煩惱,兼侵習氣,故言利智;三乘聖人中,屬於中乘。前言四果聖人滿十方剎,其數尚少。今言以辟支佛利智的聖人,不僅滿十方世界,而且其數多如竹林,如是眾多利根的緣覺,共同一心,經無量劫如是長遠的時間,亦不能知佛智的少分。

新發意菩薩,供養無數佛,了達諸義趣,又能善說法;
如稻麻竹葦,充滿十方剎,一心以妙智,於恒河沙劫,
咸皆共思量,不能知佛智。

此揀初心菩薩不知。「新發意」是初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,雖然未證法性,仍受業報色身,但能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自利兼他,「供養無數佛」,是修福,「了達諸義趣」是修慧,「又能善說法」是利他,「如稻麻竹葦,充滿十方剎」,明其數之多,「一心以妙智」明其所修中道妙智殊勝。「於恒河沙劫」明其時間之久遠。以如是眾多福慧雙修自利利他的菩薩,經如是長遠的時間,共同用其中道妙智,思量測度佛智,亦不能知。

不退諸菩薩,其數如恒沙,一心共思求,亦復不能知。

此揀不退菩薩亦不能知佛智。不退有三:一位不退,二行不退,三念不退。天台宗以別教初住至七住,斷見思惑,永超三界生死,是位不退;自第八住至十回向,破塵沙惑,不失菩薩行,是行不退;初地以上,分斷無明,不失中道,是念不退。
圓教初信至第七信,得位不退;自第八信至第十信,得行不退;初住以上,為念不退。今言三賢位菩薩,「其數如恒沙」之多,共同一心思量,求知佛智,「亦復不能知」。諸佛證理究竟,智慧微妙,非一般凡小識心分別計度可知,故人由少至多,時由短至長,智由淺至深,位由低至高,但皆未登聖位,未證入法性,故皆不能測知佛智。

又告舍利弗,無漏不思議,甚深微妙法,我今已具得;
唯我知是相,十方佛亦然。

此是追頌佛絕言之境。「無漏」謂佛五住煩惱淨盡,二死永亡,所得智慧,永不漏失。「不思議」,謂佛智即權即實,即實即權,權實不二,微妙難思。又無漏,是明佛能證之智;不思議,是明佛所證之境,是追頌長文中「無量無邊未曾有法,佛悉成就」。最後二句,是追頌長文中「唯佛與佛,乃能究盡諸法實相。」

(六)重頌略開三顯一

舍利弗當知,諸佛語無異;於佛所說法,當生大信力,
世尊法久後,要當說真實。

初句誡聽,次句明佛佛道同。「於佛所說法,當生大信力」是勸信,後二句,正是開權顯實。今佛如此,過去古佛,未來諸佛,何獨不然?既然三世諸佛,皆如是說,是故舍利弗汝等佛弟子,應信三乘、五乘皆是權巧假設,屬於方便教,今日所說佛的智慧,才是真實的一乘教,於佛所說法,深信不疑。信甚麼呢?信佛昔日所說三乘、五乘教法,皆是權巧假設,屬於方便教;直至今日所說佛的智慧,才是真實的一乘教。

告諸聲聞眾,及求緣覺乘,我令脫苦縛,逮得涅槃者。
佛以方便力,示以三乘教,眾生處處著,引之令得出。

前明諸佛顯實,今說釋尊開三。其實,顯實必開三,開三必顯實,彼此互明,以顯佛佛道同。「三乘教」,是佛昔日權巧方便,為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而假設,是隨他意語,非佛出世之目的。
佛初成道,宣說華嚴大教,此等眾生,如盲似聾,有耳不聞圓頓法,有眼不見舍那身,佛不得不運用方便力,穩實施權。對於耽戀五欲享樂的眾生,說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等法,令其寡欲知足,修心聖道,受持五戒,奉行十善,保持人身不失,或生天界,是人天乘。
對被眾苦逼迫惱害,急求解脫的人,說致苦之因,及滅苦之道;令其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。對智慧稍高善根深厚的眾生,說諸法緣起性空之理,令截生死流,趣向涅槃岸。使聞法者,因佛言教,了解事物的真相,明白人生的意義,從生死苦海中,提升自己,斷煩惱,出三界,證涅槃,是聲聞與緣覺乘。
當眾弟子,如法修行,超凡入聖,離苦得樂之後,佛又為說方等、般若,彈偏斥小,讚歎大乘,鼓勵弟子,自行化他,自度度人。當小乘聖眾,恥小慕大,願意回小向大時,佛即教以六度四攝等法門,令廣學般若,兼行施、戒、忍、進、禪,轉移小乘人,急求自我解脫的思想,變成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一己求安樂」的弘願,實行捨己為人,廣度眾生,利益有情,是名菩薩乘,合前二乘,謂之三乘教。
此三乘教法,的確是眾生自度度人的法寶,亦是修學佛法,不斷提升自己的層次。當佛座下的弟子們,皆依此三乘教修學,斷煩惱,了生死,證涅槃,自度度人時,佛今日又於靈山會上,「告諸聲聞眾,及求緣覺乘,我令脫苦縛,逮得涅槃者,」使其明白,佛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,能令彼等解脫生死苦,斷除煩惱束縛,而證得真空涅槃的教法,并非真實,只是佛方便力,權巧施設而已。
「眾生處處著,引之令得出」其意有二,一是指當初因為眾生處處執著,我及我所有,追求五欲,造諸苦因,枉受苦果,困居三界,不能出離,故佛隱實施權,巧說三乘,引導眾生,令得出三界,解脫生死。其次是指二乘等人,雖然已經出離三界,但又執著涅槃實有,不知進求佛道,故佛今日開權顯實,說三乘教,皆是佛的方便,唯一佛乘,才是真實,以引導小乘眾,令出化城,得入寶所,共證佛道。故言「眾生處處著,引之令得出。」

(七)二乘眾動執生疑

爾時大眾中,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,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,及發聲聞辟支佛心,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各作是念:今者世尊!何故慇懃稱歎方便,而作是言:佛所得法,甚深難解,有所言說,意趣難知,一切聲聞、辟支佛所不能及。佛說一解脫義,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,而今不知是義所趣。

此文是結集經者,敘述當時法會四眾弟子,因聞佛開權顯實,開三顯一,謂三乘教法,皆屬方便,不是真實,故心生疑念。因為小乘人,一向執著證得偏空涅槃,已經修學究竟,認為「所作已辦,梵行已立,此身已盡,不受後有。」自此涅槃寂靜,身心輕安,已經獲得學佛真實的利益。豈料今日世尊!於稱讚諸佛智慧,甚深微妙,及說諸佛所成就未曾有法之後,竟然說昔日的三乘教法,并非真實,而修學證得的涅槃,亦只是權巧方便的施設,是以在會四眾,皆心生疑念。
阿若憍陳如,譯為解本際,是五比丘之一。最初見佛聞法,得證四果者。佛度五比丘後,再度耶舍長者之子共五十人,舍弗目旔連二百人,三迦葉一千人,總數是一千ニ百五十五人。諸經去零存整,皆言千二百五十人,今再略之,故說「千二百人」。此等聖眾,最初從佛得度,感佛深恩,常侍佛側,凡佛說法,皆在座恭聽。
「及發聲聞辟支佛心」是指發心求二乘解脫的小乘人。「比丘、比丘尼」,是出家二眾,「優婆塞、優婆夷,」是在家二眾。當日靈山會上,聚集無數菩薩,聲聞,緣覺,及天龍八部等眾,唯獨二乘聖人,及發心求二乘道的凡夫,聞佛開權顯實,心生疑惑。不知是何因緣,佛今日殷勤稱讚佛的方便。
「佛所得法,甚深難解。」是疑佛實智;「有所言說,意趣難知。」是疑佛權智。佛昔日說三乘智慧,共證涅槃原無差別,所不同的,只是習氣盡與不盡而已。例如:聲聞但斷煩惱,辟支佛兼侵習氣等。今日卻稱讚佛智慧,難解難知,非一切聲聞、辟支佛智力所能及,佛意究竟是何所指呢?
「佛說一解脫義,我等亦得此法,到於涅槃。」是疑自己所證。佛昔日說三法印,四諦,十二因緣等法門,能解脫煩惱生死,我等依之修行,亦皆已斷煩惱,了生死,證涅槃,得清淨無為之法,何以今日佛竟然說此皆是方便?然則,何者才是真實?故言「而今不知是義所趣」。

(八)舍利弗述疑三請

爾時,舍利弗知四眾心疑,自亦未了,而白佛言:世尊!何因何緣,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,甚深微妙難解之法?我自昔來,未曾從佛聞如是說,今者四眾,咸皆有疑。唯願世尊,敷演斯事,世尊何故慇懃稱歎,甚深微妙,難解之法?爾時,舍利弗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
爾時,是當四眾皆生疑念之時,舍利弗是本經的當機眾,既知大眾心疑,故自己亦示現不解,而提出請問:「世尊!何因何緣,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,甚深微妙難解之法?」第一方便,是權智,「甚深微妙難解之法」,是實智。因佛稱讚諸佛權實二智,令四眾生疑,故舍利弗代眾請問原因。
舍利弗本門深遠,早已成佛,號金龍陀如來。跡門示現內秘菩薩行,外現是聲聞,協助釋尊教化。當釋尊成道不久,在馬勝比丘處,得聞佛法,從佛出家,即證四果,常侍佛左右。往昔曾聞佛說阿含經,方等經,般若經,但從來未聞佛稱讚佛乘,故言「我自昔來,未曾從佛聞如是說」,今日佛始再三稱讚佛智,難解難知,致使「四眾咸皆有疑」,故我舍利弗「唯願世尊敷演斯事」,究竟是何因緣,如是稱讚佛智?是何種法門,如是甚深微妙,難解難知?接著,舍利弗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
慧日大聖尊,久乃說是法,自說得如是,力無畏三昧。
禪定解脫等,不可思議法,道場所得法,無能發問者。
我意難可測,亦無能問者,無問而自說,稱歎所行道;
智慧甚微妙,諸佛之所得。

此頌疑佛ニ智。日能照物破暗,譬喻佛的智慧,能破除九法界眾生無明煩惱痴暗。佛往昔不說,直至四十餘年後之今日,始「自說得如是,力無畏三昧,禪定解脫等,不可思議法,」是疑問佛的權智,「道場所得法,無能發問者。」是疑問佛的實智。佛的權實二智,既然是假使滿世間,皆如我舍利弗,盡思共度量,都不能測知,又豈能發問?今佛出定,即「無問而自說,稱歎所行道。」的自行權智,以及「智慧甚微妙」的自行實智,是「諸佛之所得。」究竟目的何在呢?

無漏諸羅漢,及求涅槃者,今皆墮疑網,佛何故說是?
其求緣覺者,比丘比丘尼,諸天龍鬼神,及乾闥婆等,
相視懷猶豫;瞻仰兩足尊,是事為云何,願佛為解說。

此頌述三乘四眾皆心生疑惑。初偈是說聲聞與菩薩生疑,「其求緣覺者」以下,是說緣覺、四眾、與八部眾生生疑,當佛稱讚自證智慧甚深微妙時,三乘學人,不管是凡是聖,是出家或在家,抑或是天龍八部,皆墮疑網,不知佛意所趣,唯有「相視懷猶豫,瞻仰兩足尊,是事為云何?」因此,我舍利弗代眾懇請:「願佛為解說」,是事究竟是何因緣?

於諸聲聞眾,佛說我第一,我今自於智,疑惑不能了;
為是究竟法,為是所行道。佛口所生子,合掌瞻仰待,
願出微妙音,時為如實說。諸天龍神等,其數如恒沙;
求佛諸菩薩,大數有八萬;又諸萬億國,轉輪聖王至,
合掌以敬心,欲聞具足道。

此頌說舍利弗自疑。《增一阿含經》說:「智慧無窮,決了諸疑,所謂舍利弗比丘是。」故舍利弗自說:「於諸聲聞眾,佛說我第一。」在舍利弗言:「究竟法」是滅諦,「所行道」,是道諦,在佛言:「究竟法」是實智,「所行道」是權智。
「我今自於智,疑惑不能了」,是舍利弗說,我被稱為智慧第一,尚且心生疑惑,不能明了佛說三乘教法,皆是方便,究竟是證果所得的涅槃非真實呢?抑或是修因所行之道不真實?至於佛所稱讚第一方便,甚深微妙難解之法,是佛果所證的究竟之法?抑或是佛因中所行微妙之道?
因聞佛親口說法而悟道,慧命由是生長,故說「佛口所生子」。由於急切欲聞,故「合掌瞻仰待」,請佛應時實說。不但我舍利弗等小乘四眾「願出微妙音,時為如實說」佛親證微妙之法,就是在會的「諸天龍神等」八部眾,以及「其數如恒沙,求佛」道的「諸菩薩」眾,舉其「大數有八萬」之多,此外他方「又諸萬億國,轉輪聖王至」,亦承佛威德感召,皆「合掌以敬心,欲聞」佛說佛所證福慧「具足」的無上佛「道」。

爾時,佛告舍利弗:止!止!不須復說。若說是事,一切世間諸天及人,皆當驚疑。

「是事」,指佛所成就佛道微妙之事,亦即是佛的權實二智。二乘四眾,雖然心生疑念,但仍然願意樂聞,可是佛又恐「若說是事,一切世間諸天及人,」以及智慧不足的二乘,聞此妙法,皆驚疑不已。故再次告舍利弗,「止!止!不須復說」。

舍利弗重白佛言:世尊!唯願說之!唯願說之!所以者何?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祗眾生,曾見諸佛,諸根猛利,智慧明了,聞佛所說,則能敬信。爾時,舍利弗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法王無上尊,唯說願勿慮,是會無量眾,有能敬信者。

舍利弗再次懇請佛說:「世尊!唯願說之!唯願說之!」由於其欲聞之情,殷勤急切,故重言:「唯願說之」。并解釋其理由,為甚麼一定希望佛說呢?原因是在此法會中,有「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,曾見諸佛。」此中眾生,包括三乘四眾,及天龍八部等眾。此等其數眾多的眾生,過去生中,曾經親近供養無數諸佛,宿植德本,皆是「諸根猛利,智慧明了,」的利根上智者,若「聞佛所說」妙法,必然「能敬信」不疑。故舍利弗再次堅決請佛演說。并用偈頌重請:
「法王無上尊,唯說願勿慮。」王是自在義。諸佛是法中之王,於法自在,故被稱法王。菩薩在二乘之上,等覺菩薩在一切菩薩之上,佛又在等覺菩薩之上,唯獨諸佛,是世出世間所尊敬的大覺聖人,再無能過其上者,故佛被稱為「法王無上尊」。舍利弗所以一再懇請佛說的理由,是認為今日集會於靈山會上的「無量眾」,必然「有能敬信者」。此隱含有眾中也許有不信者在,故佛及舍利弗,故意三止三請,目的無非是令欲聞法者,心益急切,而增上慢人,因此退席,免其因不信而謗法墮落,可見釋尊慈悲,處處為眾生設想。

佛復止舍利弗,若說是事,一切世間,天人阿修羅,皆當驚疑,增上慢比丘,將墜於大坑。爾時,世尊重說偈言:
止止不須說,我法妙難思;諸增上慢者,聞必不敬信。

「增上慢」是七慢之一。個性高舉,態度囂張,不受教導,不思改過,謂之慢;於知識或財力與自己相等的人爭勝,不讓他人,是過慢;對於勝過自己的人,不尊敬,是慢過慢;恃仗自己的財勢,凌辱他人,輕蔑同輩,是我慢;自己的知識學問或財勢,都不及人,反而自我膨脹,氣焰逼人,是卑劣慢;不明是非曲直,不信因果,不敬聖賢,不禮三寶,是邪慢;未得聖人之道,自言已經得,未證聖果,自言已經證,自滿自足,不求上進,是增上慢。佛知靈山會上,無數眾生之中,必有增上慢之人,若說佛智慧,不止是諸天及世人驚疑,而心懷增上慢的人,必然不信,反生毀謗,由於謗佛謗法,勢必墮落無間地獄,無益反而有害,故佛再次停止舍利弗之所請。因為佛認為:「若說是事,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,皆當驚疑,增上慢比丘,將墜於大坑。」同時,「世尊重說偈言:止止不須說,我法妙難思,」意謂佛所證的一乘妙法,離言絕相,微妙難思,非凡夫或小乘人之心量可能測知,凡夫聞之,固然驚疑,而著相聲聞,以及增上慢人,亦不信受,若然興謗,必招墮落,故佛再三止而不說。

爾時,舍利弗重白佛言:世尊!唯願說之!唯願說之!今此會中,如我等比,百千萬億,世世已曾從佛受化,如此人等必能敬信,長夜安隱,多所饒益。

當佛再三止而不說時,舍利弗再三重白佛言:「世尊!唯願說之!唯願說之!」并說明當時法會大眾,久遠劫前,生生世世,曾從佛學,受佛教化,今若得聞佛宣說妙法,「必能敬信」。
「長夜」譬喻眾生流轉於生死,長期處於無明煩惱的黑暗中。「安隱」,譬喻佛說妙法,智光照耀,必令眾生於生死煩惱的長夜中,獲得安隱快樂,不致墮落,反而獲得「多所饒益」。舍利弗欲想重申再三懇請的理由,而說偈言:

無上兩足尊,願說第一法,我為佛長子,唯垂分別說。
是會無量眾,能敬信此法;佛已曾世世,教化如是等。
皆一心合掌,欲聽受佛語;我等千二百,及餘求佛者。
願為此眾故,唯垂分別說;是等聞此法,則生大歡喜。

佛福慧具足,為世所尊,再無能過其上者,故被稱為「無上兩足尊」,「第一法,」指佛所說的諸法實相一乘妙法。舍利弗智慧第一故稱「佛長子」,「唯垂分別說」以下,是說明再三懇請的理由。因為「是會無量眾」,往昔生中,曾隨佛學,佛已經世世教化之,故今必「能敬信此法」,而且我等千二百大阿羅漢,以及其餘所有發菩提心,勤求佛道的人,「皆一心合掌,欲聽受佛語。」如果佛說自證的第一法,則我等聞法的人,固然生大歡喜,得未曾有,而佛亦得暢出世的本懷,達到欲令眾生,入佛知見之目的,當然諸佛亦皆生大歡喜,故此我舍利弗,非請求佛說不可。

二、迹門廣開顯斷疑生信

前文但說諸佛開顯,是人略,但開三顯一,是法略。今下文將廣明五佛開顯,是人廣;詳說:歎法希有,令生尊重;讚佛語無妄,止其誹謗;開方便門,令勿執小;示真實相,使其悟大;舉為五濁必施權;揀偽敦實而顯真等六義,是法廣。故說廣開顯。廣開顯共有七品半文,分為三周。
由此至第二卷中,「盡迴向佛道」止,是正法說周;說三乘一乘,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令上根利智者開悟,得入佛知見,并為舍利弗授記作佛。
其次是從舍利弗白佛言:我今無復疑悔起,至授記品止,共三品半經文,是譬喻說周,說三車一車的譬喻,令中根得悟,開佛知見,授四大弟子記,當來作佛。
再從化城品以去,共三品經文,是因緣說周,令下根開悟,授五百弟子及二千人記,名三周說法,是迹門開權顯實的正宗分。

(一)長文正法說周

(1)釋尊教誡許說

爾時,世尊告舍利弗:汝已慇懃三請,豈得不說。汝今諦聽,善思念之,吾當為汝,分別解說。

由於舍利弗再三堅決懇請,當時法會大眾,又合掌一心,冀待佛說。故佛告舍利弗:「汝已慇懃三請,豈得不說。」是順許,「汝今諦聽」以下,是誡許。諦聽,是專心一意聽聞佛法,不雜妄念,是聞慧;「善思」,是細心思惟,屬思慧;「念之」,是念念不忘,屬修慧。佛先教誡舍利弗暨法會大眾,當從聞思修,如說修行,然後允許為其分別解說。「分別」是權巧說明諸法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體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、如是報等差別相;「解說」是解釋諸法如是相、如是性,乃至如是果,如是報等皆是同一實相理體。
又「分別」是詳細說明,佛昔日隱實施權的原因;「解說」是解釋今日,佛開三顯一的理由。是以「分別解說」四字,總括佛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的三周說法。

(2)增上慢人退席

說此語時,會中有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五千人等,即從座起,禮佛而退。所以者何?此輩罪根深重,及增上慢,未得謂得,未證謂證,有如此失,是以不住;世尊默然而不制止。爾時,佛告舍利弗:我今此眾,無復枝葉,純有貞實。舍利弗!如是增上慢人,退亦佳矣!汝今善聽,當為汝說。舍利弗言:唯然世尊!願樂欲聞。

當佛許為分別解說時,法會中有「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」四眾弟子共五千人之多,「即從座起,禮佛而退。」為甚麼呢?因為「此輩罪根深重,及增上慢,未得謂得,未證謂證,有如此失,是以不住;世尊默然而不制止。」此是結集經者,敘述當時五千人離去的原因與情況。此五千人因為罪根深,業障重,貪求小果,不喜大乘,而且於聖人之法,未得謂得,未證謂證,初預聖人之流,即以為已經證得四果,有如是種種過失,故禮佛告辭而去,當時釋尊,默然不語,亦不制止此等離去。
佛之所以再三止而不說,正是顧慮此等增上慢人,聞佛智慧,不生敬信,而毀謗墮落。今既然自動退席,故佛默然,不加制止。佛知此經功德不可思議,若然敬信,得福最大、最勝。如果不信反而毀謗,罪業也最重。
中國唐朝時代,有釋慧眺法師,少年出家,專研習小乘。有一次於講經時,評論三論講空,作者著空。言畢,舌出三尺,鼻眼及耳五孔流血不止,七日不語。後有一位汰律師聞之,特別前往責他痴狂,并勸他懺悔,改信大乘,罪或可免。慧眺即至誠懺悔,發願弘揚大乘,舌即縮入。後來,真的研究大乘經典,專講《華嚴經》,以懺悔宿業。一日,在松林坐禪,見有三人形服雅致,請受菩薩戒,完畢,對師言:禪師利根,若不改心信受大乘經典,恐千佛出世,猶在地獄。師聞言:涕淚交流,自此,造《華嚴》,《法華》,《般若,《維摩》等大乘經各百部。後臨終時,感松林變白,故古人言:過而能改,自當轉禍為福。
又中國長安有一老婦人,盲聾音啞,為人輕賤,得知鄰近佛寺,有法師講《法華經》,要他的孫兒扶她入佛寺,因盲聾故,既不見又不聞,其孫捉她的手作合什狀,向講經處作禮,他亦能生歡喜心,懺悔業障,日日如是,三個月後,突然暴卒,但心尚暖,未入殮,是夜三更,忽呼孫名,孫驚,不敢答。次日,孫見婆婆眼睛已經能夠見物,起居如常。孫問她是鬼、是人?她答:因合掌敬佛,并供養法華經,業障盡消,諸根復元,而且增加壽命。閻王命她返回人間,對他人宣說《法華經》的功德。
本經〈藥王菩薩品〉中說:「若人受持《法華經》,一四句偈,其福最多。」〈譬喻品〉說:「謗斯經者,若說其罪,窮劫不盡。」因此,佛為避免此五千增上慢人,謗法造罪,故見其退席,亦不制止,反而對舍利弗說:「我今此眾,無復枝葉」。「枝葉」,是細末之物,非大器材,譬喻增上慢人,不是大乘根性。枝葉既去,則法會大眾,純是根幹人物,都是真心誠實,堪受大法的根性。故言:「純有貞實。」因增上慢人退則有益,留則有損,故言:「退亦佳矣!」其實,此五千四眾弟子,禮佛而退,安知非大權示現,輔助佛教化者?佛言:「示眾有三毒,又現邪見相,我弟子如是,方便度眾生,」然則,我等凡夫,又豈能測知聖者的智慧?
「汝今善聽,當為汝說。」是佛再次教誡許說,以表示鄭重。「舍利弗言:唯然世尊!願樂欲聞。」是當機承受佛旨,願聞法要。

(3)總明諸佛開權顯實
1.讚法希有勸信勿疑

佛告舍利弗:如是妙法,諸佛如來時乃說之,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。舍利弗!汝等當信佛之所說,言不虛妄。

「如是」,是指前文所說如是相,如是相…等十如是。在佛未說《法華經》之前,諸法性相歷然,性相分隔,粗而不妙;今在法華會上,會相歸性,性相圓融,攝無量差別諸法相,同歸一平等實相理體,故名「妙法」。
「諸佛」總括十方三世諸佛,因為佛佛道同,此方佛如此,他方佛亦然,現在佛隱實施權,開三顯一,過去、未來佛,無不如是。雖然,但如是妙法,非佛常說,必待時機成熟,然後說之。故釋尊說法四十九年,從來未說,因為時未至故,眾生根機未熟故,增上慢人未退故。今此會上,大乘根機已熟,增上慢人亦己退,正是當說此妙法之時,故「如來時乃說之」。猶「如優曇缽華,時一現耳」。優曇缽華,譯言靈瑞,三千年開花一次,世所希有,用以譬喻佛說妙法,世間希有。
前文是讚法希有,今「舍利弗」以下,是讚佛語真實,誡信無虛妄人,說無虛妄法。佛意是說:今日所說的如是妙法,雖然異於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,但汝舍利弗等諸大弟子,應「當信佛之所說,言不虛妄。」故應當信受勿疑。

2.開方便門示真實相

舍利弗!諸佛隨宜說法,意趣難解。所以者何?我以無數方便,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演說諸法;是法非思量分別,之所能解,唯有諸佛,乃能知之。

「諸佛隨宜說法,意趣難解。」是開方便門,顯示佛昔日說法之方便。亦即是說:佛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,非隨自意語,而是隨順眾生的根機所宜而說。因為眾生的根性大小不等,佛為適應此等不同根性的眾生,故說三乘、五乘等種種差別法,目的是為了引導眾生,入佛知見,可惜一般凡夫,以及小乘聖人,皆無法理解佛的本意。故言:「意趣難解」。
「所以者何?」以下,是解釋意趣難解。因為釋尊以及十方諸佛,「以無數方便,種種因緣,譬喻」,以及種種不同的語言文字,「演說」三乘、五乘種種不同「諸法」,「是」此等諸「法」,其相雖有千差萬別,但其性唯一無二。可以說;唯一佛乘,即權即實,微妙難思,絕「非」一般眾生,心識「思量分別之所能解,唯有諸佛」以無分別智,證無分別理,「乃能知之」。知甚麼呢?知諸佛隨眾生機宜,用種種方便,說種種法,目的無非是欲引導眾生,入佛知見。

所以者何?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。

此正顯示真實相,解釋何以唯佛與佛乃能知之。因為諸佛共同證此性相不二的實相理,共同本乎權實不二的智慧來應世,共同欲令眾生證得此唯一無二之真實道。此道實相無相,微妙第一,故唯佛與佛能知。為甚麼?因為「諸佛世尊!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。」故此一大事因緣,正是諸佛出世之目的,亦是諸佛出世之真實相。

舍利弗!云何名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?諸佛世尊,欲令眾生,開佛知見,使得清淨故,出現於世。欲示眾生,佛之知見故,出現於世。欲令眾生,悟佛知見故,出現於世。欲令眾生,入佛知見道故,出現於世。

初三句是重徵諸佛出世的本懷,作為以下顯示真實相的起點。「一」指一實相理體,「大」顯實相理體,廣大無涯;「事」是諸佛應世事迹,「因」是眾生的機感,「緣」是諸佛慈悲垂應。釋尊是說:諸佛出世之目的,是為欲令眾生,共同證得此一廣大無涯的實相理體。但佛八相成道等事迹,仍然需要眾生機感成熟,佛然後出現於世。
諸佛世尊以下,正是顯示諸佛出世的真實相。眾生皆各有其知識與見解,故知見通於十法界。今獨說佛法界的知見,故名佛知見。佛證實相理,得根本智,是佛知;由根本智,起後得智,是佛見。故佛的知見,非六道眾生妄想識心的妄知,非肉眼、天眼的妄見。亦非二乘一切智所證真諦理的知,以及慧眼的見。也不是菩薩道種智的知,法眼所見,而是一切種智的知,五眼圓明的見。佛證一切種智,得五眼圓明的正知正見,亦希望眾生得此正知正見,故出現於世,欲令眾生,開、示、悟、入佛的正知正見。
「開」是開顯,開發。眾生原本具有佛道正知正見的佛性。但因無明障蔽,佛性不顯,反而生起邪知邪見。佛出世說法,揭開眾生心中無明黑幕,顯示佛性,令眾生在煩惱黑夜中,開始發現本具佛性,使佛性出纏,回復昔日的清淨無染,位在圓教十住,初破無明,開如來藏性,見實相理體,知見開發,不再被通別二惑所染,故言:「開佛知見,使得清淨故,出現於世。」
「示」是顯示、指示。眾生本具佛性,與佛無二,眾生因迷而不知,作諸惡業,枉受生死輪迴。諸佛慈悲憫憐,出世說法,開示佛性平等,人人本具,與佛無二,令眾生自覺、自勵,發菩提心,勤求佛道,真修破惑,惑障既除,知見體顯,眾德顯示分明,故言:「欲示眾生,佛之知見故,出現於世。」位在圓教十行。
「悟」是覺悟。眾生迷而不覺,起惑作業,招引苦果,使惑、業、苦三,循環不息,煩惱束縛,生死輪迴不已,無法解脫。諸佛出世說法,令眾生轉迷為悟,覺知佛性本具,佛性平等,人人皆有成佛的希望,因而策勵自己,進修佛道;如理智顯,如量智生,事理融通,是悟佛知見,位在圓教十回向。故說:「欲令眾生,悟佛知見故,出現於世。」
「入」是進入,證入。眾生自從無明不覺動妄已來,一直迷失自己的本性,誤入岐途,邪道。諸佛出世說法,開發眾生內在的智慧,令知佛性平等,轉迷為悟,從生死苦海回頭,進修佛道,事理既融通,則自在無礙,任運流入薩婆若海,通達自在,入佛知見,五眼圓明,位居圓教十地,故言:「欲令眾生,入佛知見道故,出現於世。」
天台宗智者大師,約四位,四智,四門,及觀心四種,以解釋佛的知見。
四位,是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等四十心。圓教十信位,雖然能伏煩惱,但未斷惑,故末開佛知見。十住位初伏無明,開發如來藏性,見一實相理,名開佛知見。十行位,無明惑除,佛性顯現,眾德分明,是示佛知見。十回向位,障除體顯,事理融通,知生佛平等,聖凡無二,是悟佛知見。十地菩薩,分斷無明,分證法身,任運流入薩婆若海,如理如量,通達無礙,名入佛知見。
四智,是道慧,道種慧,一切智,一切種智。道慧能見道實性,所見如理,故名開佛知見。道種慧,能知法界諸道,有種種差別相,所見如量,名示佛知見。一切智,能知一切法,一相寂滅,理量不二,是悟佛知見。一切種智,既知一切法一相寂滅,又知一切法種種差別相,理量雙照,是入佛知見。
四門,是約圓教空門、有門、亦空亦有門、非空非有門。空門,是說一切法皆空,無中、無假、無不空;三諦相即之空,是開佛知見。有門,說一切法皆假,無空、無中、無不假;三諦相即之假,是示佛知見。亦空亦有門,謂諸法性空相假,在性言空,在相言有,故亦空亦有,是悟佛知見。非空非有門,謂諸法相妄性真,相妄故非有,性真故非空,非空非有即是中道,是入佛知見。
開示悟入是能通之門,佛知見是所通之理,能通之門雖然有四,所通之理,則唯一無二。
觀心,是觀察心性,以究事窮理,名為觀心。因心是萬法之主,萬法不離一心,故佛一代時教,皆以觀心為要。是以相宗,以三時判教相,五重唯識為觀心。性宗則以五時八教為教相,一心三觀為觀心。三觀,即空觀、假觀、中觀。
觀一切法皆空,是修空觀;空觀成,能破眾生我執,斷見思煩惱,得一切智,證真諦理。
觀一切法差別相有無量,名修假觀;假觀成,能破二乘法執,除塵沙惑,得道種智,證俗諦理。
觀一切法亦空亦假,非空非假,名修中觀;中觀成,能破菩薩捨二邊取中道的法愛,斷無明惑,得一切種智,證中道理。別教菩薩先修空觀,次修假觀,後修中觀,三觀次第修,三惑次第斷,三智次第得,三諦次第證,不名一心。
智者大師立圓教一心圓具三觀,隨舉空觀,假中亦空;隨舉假觀,空中亦假;隨舉中觀,空假亦中。故摩訶止觀言:「一空一切空,無中無假無不空;一假一切假,無空無中無不假;一中一切中,無空無假無不中。總中觀也。」
圓教菩薩,三觀圓修,三惑圓斷,三智圓得,三諦圓證,是名不可思議一心三觀。此觀明淨,是開佛知見。此觀能分別空假中,名示佛知見。觀空觀假觀中,不離一心,即三而一,即一而三,是悟佛知見。觀空假中之心,非空假中,而能齊照空假中,名入佛知見。是為一心三觀,而有開示悟入之別。
《法華文句藄要》言:「所以四種釋者,見理由位,位立由智,智發由門,門通由觀。觀故則門通,門通故智成,智成故位立,位立故見理,見理故名為理一也。」

舍利弗!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。

是結成理一。其實,佛昔日所說的三乘法,教、理、行、果,亦含有開示悟入的層次,但屬於權教,非佛知見。今明佛知見,是開三乘之權,顯一乘真實之道,此真實之道,即是理一。

佛告舍利弗:諸佛如來,但教化菩薩,諸有所作,常為一事,唯以佛之知見,示悟眾生。舍利弗!如來但以一佛乘故,為眾生說法,無有餘乘,若二若三。舍利弗!一切十方諸佛,法亦如是。

前明理一,今明人一,行一,教一。昔日因為諸佛慈悲,不捨眾生,權行方便,故普應三乘,五乘之機;今日法華會上,為顯一乘之真實,故佛告「舍利弗!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」,是明人一。
「諸有所作」,指佛昔日所說三乘五乘的言教。「常為一事」,指今日所顯的一佛乘。因為諸佛出世,雖然曾說三乘五乘等教法,但其最終目的,是為一佛乘,故「唯以佛之知見」,開「示」眾生,令眾生「悟」入佛之知見,共證一乘佛道,是明行一。
「一佛乘」,是圓頓之教,「無有餘乘」,是除一佛乘外,更無其他人乘,天乘,聲聞乘、緣覺乘、以及菩薩乘。佛告舍利弗:「如來但」為「以一佛乘」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緣「故」,所以「為眾生說法,」目的只是為一佛乘。除一佛乘外,更「無有」其「餘」人天等「乘」。雖然,佛權巧方便說了二乘、三乘諸法,然諸法理性平等,實在沒有「若二若三」等差別相可得。是明教一。
「舍利弗!一切十方諸佛,法亦如是。」此總結諸佛開權顯實。十方一切諸佛,皆為一大事因緣,出現於世,皆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,出現於世,不但理一,人一,行一,教亦一,故言:「法亦如是」。

3.三世諸佛為實施權

舍利弗!過去諸佛,以無量無數方便,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而為眾生,演說諸法,是法皆為,一佛乘故。是諸眾生,從諸佛聞法,究竟皆得,一切種智。

前文是約空間橫說十方諸佛,開權顯實。以下則約時間豎說三世諸佛先為實施權,後開權顯實。十方三世諸佛,無不曲就眾生的根機,巧設方便,隨其根性所宜而說法,先開示種種道,後令入佛乘。今先說過去諸佛開權顯實。過去諸佛,亦如今佛一樣,「以無量無數方便,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而為眾生演說」三乘五乘「諸法」,「是」三乘五乘「法」之性,皆同是一實相理。而諸佛說法之目的,亦「皆為」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,而證得此「一佛乘故」。所以「是諸眾生,從諸佛聞法,」無論是修學小乘或大乘,最後「究竟皆得」佛道的「一切種智」。
「演說諸法」是開權,「是法皆為一佛乘故」是顯實。開權顯實是教一、理一。眾生聞法,究竟皆得一切種智,是行一、果一。教、理、行、果皆屬於一乘,故過去諸佛,皆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。

舍利弗!未來諸佛,當出於世,亦以無量無數方便,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而為眾生,演說諸法,是法皆為,一佛乘故。是諸眾生,從佛聞法,究竟皆得,一切種智。

此明未來諸佛,將出現於世間,教化眾生。其說法利生的方式,亦如同過去諸佛,最初則為實而施權,後來則開權而顯實。「亦以無量無數方便,種種因緣譬喻言辭,而為眾生演說諸法,」是開權,「是法皆為一佛乘故」是顯實。一佛乘是教一;「是諸眾生,從佛聞法」是人一;「究竟皆得一切種智」能知是行一,所知是理一。故未來諸佛,亦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。

舍利弗!現在十方,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,諸佛世尊,多所饒益,安樂眾生。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,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而為眾生,演說諸法,是法皆為,一佛乘故。是諸眾生,從佛聞法,究竟皆得一切種智。

此明現在諸佛開權顯實。初四句是明現在佛出世之目的。釋尊告「舍利弗!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,諸佛世尊」,現正在說法,「多所饒益,安樂眾生」,但「是」現在「諸佛亦」如過去、未來諸佛一樣,「以無量無數方便,種種因緣、譬喻、言辭,而為眾生演說諸法。」目的是欲令眾生開佛知見而得饒益,證入佛道,所以「是法皆為一佛乘故。」
「演說諸法」是開權,「皆為一佛乘」是顯實,屬於教一;「是諸眾生,從佛聞法」是人一;「究竟皆得一切種智」是是行一、理一。故現在諸佛,亦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。

舍利弗!是諸佛但教化菩薩,欲以佛之知見,示眾生故,欲以佛之知見,悟眾生故;欲令眾生,入佛之知見故。

此總結諸佛開權顯實。「諸佛」概括十方三世一切佛,「但教化菩薩」,是人一;「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,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」,是教一;「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」是理一,能入是行一。正是說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出世目的,皆為一事,所有教理行果,悉皆唯一無二,以結前文說:「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。」

4.釋尊為佛乘而說三

舍利弗!我今亦復如是,知諸眾生,有種種欲,深心所著,隨其本性,以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方便力而為說法。舍利弗!如此皆為得一佛乘,一切種智故。

此明釋尊開權顯實。「我」是釋尊自稱,釋尊介紹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之後,隨即介紹自已,「亦復如」十方三世諸佛一樣,「是」為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,先說三乘之權,後顯一乘之實。「諸眾生」是指五乘根機的眾生;「種種欲」是五乘眾生,各各有其各種不同的欲望;因為釋尊「知諸」五乘「眾生有種種欲」,而且「深」深貪戀執著「心」中「所」愛「著」的五欲塵勞,因此,不得不「隨」順「其」大小不同根機的「本性,以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」,運用權巧「方便力而為說」三乘五乘不同的教「法」,即是開權;釋尊之所以「如此」隱實施權,無非是「皆為」欲令一切眾生,開示悟入佛之知見,「得一佛乘,一切種智故」,即是顯實。得一佛乘,是教一、人一;一切種智,能證是行一,所證是理一。是以釋尊亦是為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。

舍利弗!十方世界中,尚無二乘,何況有三。舍利弗!諸佛出於五濁惡世,所謂劫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見濁、命濁。如是,舍利弗!劫濁亂時,眾生垢重,慳貪嫉妒,成就諸不善根故,諸佛以方便力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

以下,是解釋佛運用方便力的原因。因為佛的知見,來本是清淨無染,一法不立。諸佛雖然為欲令眾生入佛知見,而權說三乘教法,但即此三乘法,就是一佛乘,非於一佛乘之外,更有餘乘,是以「十方」三世諸佛的「世界中,尚無二乘,何況有三」?此正是說明即權即實,權不離實。權實相即,權外無實,實外無權,故名一乘妙法。然則諸佛為甚麼不直接說此一佛乘,而要為實施權,先說三乘權教,然後又開權顯實呢?釋尊告訴舍利弗!理由是因為「諸佛出於五濁惡世」,此正是諸佛隱實施權,運用方便力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的主要原因。

五濁,即是「所謂劫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見濁、命濁。」佛經以時間的最短,名為一剎那;時間的最長,名為一劫。佛言:人壽由十歲時開始,過一百年增一歲,增至八萬四千歲,名為增劫。從人壽八萬四千歲起,過一百年減一歲,減至人壽十歲,名為減劫。如是一增一減,名一小劫;積二十小劫為一中劫,積成、住、壞、空四個中劫為一大劫。《悲華經》言:「人壽八萬至二萬時,不名劫濁,自人壽二萬歲以後,開始有煩惱等不淨之法,方名劫濁。」可知劫,是用來計算時間的長短而言,其本身無所謂濁與不濁,只因這段時間內,眾生有煩惱濁、見濁、命濁等種種染污之法,故這段時間,被名劫濁。
「煩惱濁」,梵文「吉隸舍」,譯名煩惱。是昏煩之法,種類繁多。性宗總括分為三種:一是見思煩惱,二名塵沙煩惱,三是無明煩惱。相宗分為根本煩惱,以及隨煩惱。根本煩惱指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見等六種。隨煩惱,是隨從根本煩惱而生起,種種不良的心理毛病,有大隨、中隨、小隨之分。小隨煩惱是忿、恨、惱、覆、誑、諂、害、憍、嫉、慳等十種。中隨煩惱是無慚、無愧二種。大隨煩惱是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昏沉、掉舉、失念、不正知、散亂等八種。
根本煩惱名根本惑,隨煩惱名枝末惑,又名枝末煩惱。根本惑,前五種名五鈍使,後一種,又分為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等五種,名五利使。今言煩惱濁,是說人壽二萬歲以下,貪瞋轉盛,愚痴無智,我慢貢高,不信因果,懷疑真理,邪知邪見,使人性迷惑昏暗,令人心靈煩悶,頭腦擾亂渾濁不清,故名煩惱濁。
「眾生濁」,梵語「薩埵」,舊譯名眾生,新譯名有情。有情揀非無情之物,以諸有情,由眾緣和合,依心色二法,處處受生,因名眾生。中《阿含經》言:人間劫初,光音天人下生人間,原無男女貴賤,美惡好醜之分,是眾人共生之處,故名眾生。《不增不減經》言:「此法身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纏,從無始世,隨順世間,波浪漂流,往來生死,名為眾生。」可知眾生的法身理體,本來與佛所證的法身無異,即使是初從光音天下生人間,亦不名濁;只因煩惱日增,見解轉為邪惡,作諸惡業,招致苦果報應,福輕障重,終日苦苦惱惱,故名眾生濁。
「見濁」,見是見解,由人的心智,觀察事物,思惟決擇而下定義,是名見解。因眾生智慧深淺不同,觀察力強弱不等,加上各人煩惱的固執,故眾生見解互異,對於世間事物,未能如理如量而知。例如:人的色身,是由五陰四大組合而成的假形象,原無一個真實的我存在,可是眾生不知,竟然執此四大色身為自我,而成身見。
眾生由於業力所牽,六道升沉不已。但愚蠢的人,妄計人死如燈滅,既無前生,也無來世,故為善不足恃,作惡無須懼;或認為人死再生為人,畜死再為畜生,永遠不變。此或斷或常的見解,墮於斷常二邊,名為邊見。
又世間事物,無論有情與無情,皆各有前因,所謂作如是因,必招如是果,因果循環,如影隨形;可惜所有眾生都不明此理,反而撥無因果,產生邪見。眾生因我慢貢高,固執已見,自是非他,遂形成見取見。不信真理的人,邪知邪見,加上領導慾強盛,創立邪教,自封教主,製造很多不合道德,不合人倫的戒條,要人遵守,自害害人,是名戒禁取見。此等種種不合理的見解,能引生嚴重不良的後果,總名惡見。在劫濁這段時間內,惡見流行,亂人心智,使人思想渾濁不清,彼此互相衝突,造作諸罪惡,名為見濁。
「命濁」,命是生命,壽命,眾生各自由業力招引的生命體,生存於世間,各有各不同的期限,謂之壽命。劫初人心善多惡少,壽命很長。但末劫時期,人心險詐,惡多於善,故業報生命,不但日漸縮短,而且很多意外死亡,謂之命濁。
「劫濁亂時」是劫濁;「眾生垢重」是眾生濁;「慳貪」是煩惱濁:「嫉妒」是見濁;「成就諸不善根」是命濁。佛告舍利弗,由於佛出現於五濁惡世,眾生智淺障深,有如是等五濁擾亂身心,不能直接承受一乘妙法的緣「故」,所以「諸佛以方便力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」此是解釋十方三世諸佛,皆隱實施權的理由。

舍利弗!若我弟子,自謂阿羅漢、辟支佛者,不聞不知,諸佛如來,但教化菩薩事,此非佛弟子,非阿羅漢,非辟支佛。

此說明若然不聞不知,佛但教化菩薩的事,則非真佛弟子;若然聞而不信,則是增上慢人。生在師後謂之弟,解從師生謂之子。凡為人弟子者,必當隨順師所教導之法,繼道傳燈,否則,身為弟子,不知師法,則無法可順,非真弟子。故佛告舍利弗:凡是「我」座下的「弟子」,自己說已經證得「阿羅漢」道,或說已得「辟支佛者」,昔日不知佛說三乘教,只是隨順五濁惡世智淺障深的眾生根性,方便施設,今在法華會上,聞佛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,就應該知道「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」,若然仍然「不聞不知」,固執方便以為真實,則「此非佛弟子,非阿羅漢,非辟支佛。」不聞,是不知教一;不知,是不知行一;非佛弟子,是非人一;正是揀偽非真。

又舍利弗!是諸比丘、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,是最後身,究竟涅槃,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當知此輩,皆是增上慢人。

此揀增上慢人聞而不信以勸信。「諸比丘、比丘尼」是出家二眾,此等從佛出家修學,已斷盡見思煩惱,則「自謂已得阿羅漢」道,自此超越三界,不再輪迴生死受後有之身,名「是最後身」,斷分段生死,是「究竟涅槃」。但此只是佛的方便,令止息於化城而已,未到寶所,并非究竟。今在法華會上,聞佛會權歸實,當知諸佛出世之目的,是欲令眾生,開示悟入佛的知見,則應該回小向大,立志勤求佛道。若然仍舊執著方便以為究竟,「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。」

所以者何?若有比丘,實得阿羅漢,若不信此法,無有是處。

此解釋增上慢的原因。因為此等出家二眾,如果真的證得四果,則必然濁除根利,當自知見惑已斷,但塵沙無明等煩惱仍然存在,分段生死雖了,變易生死未盡,所謂涅槃,只是化城,並未到達寶所,必須信受奉行佛今日所說的一乘妙法,趣向佛道。因此,真的已經證得四果的聖人,不可能不信受此一乘妙法。故言「若有比丘,實得阿羅漢,若不信此法,無有是處。」

除佛滅度後,現前無佛。所以者何?佛滅度後,如是等經,受持讀誦解義者,是人難得。若遇餘佛,於此法中,便得決了。舍利弗!汝等當一心,信解受持佛語。諸佛如來,言無虛妄;無有餘乘,唯一佛乘。

佛恐人問,然則所有阿羅漢,辟支佛,皆應該信受奉行一乘妙法,否則,皆非真佛子,都是增上慢人?佛為釋此疑,故說:「除佛滅度後,現前無佛。」佛意是:除非佛滅度後,現實世界中,沒有佛開示演說大乘經典;則阿羅漢於此等大乘經典,不生信解,非增上慢。「所以者何?佛滅度後,如是等經」,雖然仍然流傳於世間,但能夠自己受持讀誦,解其義理,又能為他人演說之人,是非常「難得」的。故小乘聖者,不信不解此一乘妙法,是不可以視之為增上慢人。
或又有人問:然則,佛滅度後,二乘人將會永遠滯留小乘,沒有機會進修佛道,覺悟成佛了?佛言:這又不然,此等二乘聖人捨身之後,生於方便有餘土中,若有機緣,得值「遇」他方其「餘」諸佛,為其演說一乘妙法,則此等二乘人,必能「於此」等大乘經典,所詮的一乘妙「法中便得決」定明「了」,而知道自己所證的涅槃,只是化城,因此發菩提心,立志勤求佛道,就可以到達寶所,畢竟成佛。所以,「舍利弗!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」,是勸信釋尊實說。「諸佛如來,言無虛妄」,是勸信諸佛語皆真實。最後二句,是總結諸佛開三顯一。十方三世諸佛,皆為實施權,故權不離實,即三乘之權,就是一乘之實,實外無權,故言:「無有餘乘,唯一佛乘。」
釋尊自從出定以來,盛讚諸佛權實二智,甚深微妙,目的是在顯示諸佛所證的一乘妙法。而諸佛以無數方便,為諸眾生演說種種因緣、譬喻、言辭,其目的亦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此一乘妙法,故佛今結成「唯一佛乘」,勸導眾生信解受持,自知信佛學佛,將來必定成佛,而共證此一乘妙法。
此經宗旨,是說一佛乘,詮實相理,讚諸佛智慧,散播成佛種子,故凡是信解、受持、書寫、讀誦、流通此經者,功德廣大,微妙難思。而古德因讀誦受持此經,或抄寫流傳此經,感應的事跡很多。
中國唐朝貞觀年間,晉州刺史,名萬福,個性粗暴,不信佛法,初上任即問左右,當地有何高僧大德?答:有一比丘尼名智妙,精進行道,造一部《法華經》。問:造一部《法華經》用錢多少?答:一萬五千兩。萬福大驚說:京城最好的書法家,寫一部《法華經》,不過十兩,她如何用這麼多錢,取來給我看。妙師不肯給,理由是刺史未持齋潔身。萬福聞使者回報,大發雷霆,再使人來取;妙師用香湯給來人沐浴更衣,然後將經交給他帶走。使者持經回衙門,剌吏未洗手更衣,便隨手取經開卷;一看,除黃紙外,全無一字,大怒,命人追拿妙師來。妙師內心憂慮,忐忑不安,但不得不隨使者前往;及到衙門,妙師看見一對金剛護法神,手持寶杵,始安心入見刺史。當時,刺史不但看見妙師至,同時看見經文出現於空中,化作金字,還有兩位護法金剛,手執寶杵,侍立經側,始恐懼下座,謝罪懺悔,并發願造經千部,及自己受持不懈。
刺史問妙師,造一部經,何以需要這麼多錢?師答:她欲造經,先於山中種樹,用香水灌溉,令樹生長,樹長成後,再用香水混合泥土建造製紙廠;廠成,顧匠取樹皮,清淨如法,然後用香水造紙。紙成,徵求聘請能夠清心寡欲,守持齋戒的人寫經,但三年不獲。後得江南有一書生應徵,願意誠心持齋寫經。再用香水和泥,造一書齋,房屋完成,書生先於未寫經前四十九日,齋戒沐浴,著新淨衣,然後開始寫經,每次出入書齋,必須沐浴更衣。書寫經時,妙師一定手執香爐,胡跪經前供養。書生夜臥,妙師即起燒香,旋繞經行。經成,製縫僧尼男女四種新衣,各十套,凡來借經讀誦或抄寫的人,都要在七日前,齋戒沐浴,著新淨衣,始可請經。由於妙師如此恭敬至誠,寫經讀經,故感動金剛神護法,遠近崇仰。自從剌史歸向信受後,當地民眾,皆以誦《法華經》為時尚。
又印度天竺國,有一大乘寺,住眾三千。其中有一位十六歲的沙彌,相師說他只有一年壽命,故憂愁不已。該寺住持悲心憫憐,教他讀誦《法華經》,為後世種善根。但因愚蠢,不能受持全部,唯有選方便品,及如來壽量品,專心受持。後相師再見他時,問他曾作何功德,能轉短命之相,……。果然壽至七十,無疾而終。

(二)重頌正法說周

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
偈頌,等如中國詩歌之類,有一定數字為一句,四句為一偈。前文已經說過的道理,再用偈頌方式重說一次,名重頌。前文未曾提及之事,今特別用偈頌宣說,名孤起頌。因為眾生根性利純不一,利根者一聞即悟,鈍根必須再聞始可理解,何況後來者未聞,故佛說法,每喜歡用偈頌重說一遍。今結集佛經者說:當釋尊說完諸佛為實施權,開三顯一之時,再用偈頌方式,重頌前長文如來正法說一次,令鈍根之人,或後來者,得聞佛重宣說此一乘妙法。
以下共有一百二十一首偈頌,初四偈頌,是重頌前揀許誡聽。後一百十七偈頌,是重頌佛分別解說諸佛權實,以酬答舍利弗再三懇請。

(1)頌增上慢人退席

比丘比丘尼,有懷增上慢,優婆塞我慢,優婆夷不信。
如是四眾等,其數有五千,不自見其過,於戒有缺漏,
護惜其瑕疵;是小智已出,眾中之糟糠,佛威德故去。
斯人尟福德,不堪受是法;此眾無枝葉,唯有諸貞實,
舍利弗善聽!

此重頌五千人退席。未得聖人之道,未證聖人之果,自言已得已證,是增上慢;恃己凌人,我慢貢高,是我慢;於佛所說正理,不能信受,是不信。增上慢、我慢,不信,此三種失,四眾皆有,不過,出家人多修聖道,易犯增上慢,故言:「比丘、比丘尼,有懷增上慢」。在家弟子,自恃高貴,易起我慢,故言:「優婆塞我慢」;婦女智淺,於理容易發生懷疑,故言:「優婆夷不信」。
「如是四眾等,其數有五千」之多,都是無慚無愧,不知反省,「不自見其過」失的人。往往毀犯律儀戒,不能進修定共戒,不得道共戒,是:「於戒有缺漏」。內起惑見,如玉含瑕;不肯悔改,覆藏過失,是「護惜其瑕疵」;不修戒定慧,僅憑世智辯聰,妄計有漏法,為無漏道,「是小智」;貪著世間禪味,不修無漏禪,未明真理,無出世慧解,是「眾中之糟糠」;此等藏過護短,不知懺悔,如糟如糠的小智人,福薄障重,不是法器,不堪承受大乘妙法,「故」被「佛威德」攝服,離座而「去」。則「此眾無枝葉,唯有諸貞實」。是頌前文:「我今此眾,無復枝葉,純有真實」,正是揀許,「舍利弗善聽」,是誡聽,亦是重頌前長文「汝今善聽,當為汝說」。

(2)頌諸佛施權顯實
1.重頌諸佛施權

諸佛所得法,無量方便力,而為眾生說。眾生心所念,
種種所行道,若干諸欲性,先世善惡業,佛悉知是已,
以諸緣譬喻,言辭方便力,令一切歡喜。或說修多羅,
伽陀及本事,本生未曾有,亦說於因緣。譬喻并祗夜,
優波提舍經。

此重頌諸佛施權。與長文有四異,一是彼此互無:長文有嘆法而無五濁;今有五濁而無嘆法。ニ是前後間出:長文先嘆法次明不虛,開權顯實;今先開權顯實,後明不虛。三開合不同:長文勸信與不虛合說,今分勸信隔於不虛。又長文以釋迦方便,釋成諸佛之權,今以釋迦顯一,釋成諸佛之實。
諸佛無量劫修行,因圓果滿,得根本智(實智),證真諦理;起後得智(權智),證俗諦理;知一切法如是相,性、體、力、作、用、因、緣、果、報、本末、究竟等,即相即性,即俗即真,真俗圓融,境智一如,此即是「諸佛所得法」。此法甚深微妙,不可以言宣,但諸佛欲令眾生共證此法,故運用「無量方便力,而為眾生說。」此正說明諸佛為實施權。
「眾生心所念」等五句,是說諸佛權智鑒機,眾生包括九法界聖凡,由於聖凡懸殊,所以心念各各不同,宿生習氣,今日欲望,彼此互異。同時各自過去生中,所作種種善惡業,千差萬別,但諸佛的權智,悉皆了知。
「以諸緣譬喻」以下等九句,是說諸佛權智說法。由於眾生種性差別,欲望不等,諸佛隨順眾生個性,說種種因緣,舉各種譬喻,用多方語言,演說各種不同的法門。目的令眾生信解,依教奉行,滅惡生善,入理得益,而生歡喜。諸佛所說種種法門,歸納起來,可分為十二類。所謂:「長行重頌兼授記,孤起無問而自說,因緣譬喻及本事,本生方廣末曾有,論議共成十二部。」
梵文「修多羅」,譯名契經。是用文字紀錄佛所說之法,因佛所說法,無不契事、契理、契教、契機,因名契經。
「祗夜」,譯名重頌。用一定的數字組織成一句,合四句為一偈,用來重說佛在長文中所說的道理,加深聞法者的印象與記憶,或為後來者,有機會得聞佛已說之法。
「授記」,梵語「伽羅」,是佛的預言,預言弟子將來成佛等事,如本經五百弟子授記品,佛授學無學人記等。
「伽陀」,譯名孤起頌。是不依據長行所說,而用偈頌方式,說另一種特別的義理。
「無問自說」,梵文「優陀那」。本來,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,故佛說法,往往由於當機眾發起請問,然後解說。但關於甚深微妙之法,非凡夫或是二乘聖人心思所及,又非說不可,佛即無須他人發問,而自動宣說。如本經佛從定起,即殷勤稱讚諸佛智慧,甚深無量。又如佛說阿彌陀經,及楞嚴經中的五十重陰魔等,皆是無問自說。
「因緣」,梵語「尼陀那」。有二種不同:一是佛說世間善惡的因緣,以警世勵俗,令眾生知因果報應之理,而警惕自己,改往修來。二是佛說諸法從因緣生,緣生無性,當體即空,令弟子悟無生理,證出世涅槃。
「譬喻」,梵語「阿波陀那」。佛說法,每借用世間明顯而容易了解的事例,以比喻深奧難懂的妙法。令聞法者容易明白,信受不疑。
「本事」,梵文眾伊帝目多,是說及佛與弟子宿世所作之事。如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章,以及本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等。
「本生」,梵文闍多伽,是記載佛及弟子,過去生中,曾經生於何處,作何佛事之經典。
「方廣」,梵文「毗佛略」,是佛演說含有方正廣大教義的經典,如《華嚴經》所說的一真法界,《楞嚴經》所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,《涅槃經》所說佛性常住,以及本經所說諸法實相等。
「未曾有」,梵文是「阿毗達磨」。專記載佛的種種神通妙用等事,如《楞嚴經》佛於光中化佛,本經佛放光現瑞等,皆是不可思議,末曾有之事。
「論議」,梵文是「優波提舍」,專記錄佛與外道諸師,辯論真理,或解答弟子的疑問等等。
今頌文中「或說修多羅」等六句,於十二部經中,但舉修多羅、伽陀、本事、本生、未曾有、因緣、譬喻、祗夜、優波提舍等九部,不說方廣、授記、無問自說三種。

鈍根樂小法,貪著於生死,於諸無量佛,不行深妙道,
眾苦所惱亂,為是說涅槃。

此說明諸佛施權的本意。鈍根,是指善根淺薄,個性愚鈍,不堪聞大法之機。因為鈍根之人,貪著五欲,作諸惡業,被惡業所牽,輪迴生死,障礙見佛聞法,故「於諸無量佛」之法中,「不行」甚「深」微「妙」法之「道」,但因被「眾苦所惱亂」,急求出離,故喜歡小乘,自我解脫之法,佛「為是」等鈍根眾生,不得不穩實施權,為「說」三乘,令證有餘「涅槃」。

2.重頌諸佛顯實

我設是方便,令得入佛慧,未曾說汝等,當得成佛道。
所以未曾說,說時未至故,今正是其時,決定說大乘。
我此九部法,隨順眾生說,入大乘為本,以故說是經。

以下共有十三偈,是重頌諸佛顯實。今此三頌,是重頌前文:「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。」是明理一。我是釋尊自稱,「方便」,指小乘九部經。佛說九部經,目的欲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,「令得入佛慧」。四十多年來所以「未曾說汝等,當得成佛道。」皆因說此一乘佛法之時節因緣未到故,現在汝等既然大乘根機成熟,堪受大法,正是顯發佛知見之時,故佛今日「決定說大乘」妙法。當知今日所說的一乘妙法,才是真實。以前「我」所說「此九部法」,只是「隨順眾生」個性,方便而「說」,作為引導汝等進「入大乘為本」而已,「以」是因緣之「故」,佛於今日要「說是」法華「經」,以實相為體,以一乘因果為宗,正是顯理一。

有佛子心淨,柔軟亦利根,無量諸佛所,而行深妙道。
為此諸佛子,說是大乘經,我記如是人,來世成佛道。
以深心念佛,修持淨戒故,此等聞得佛,大喜充遍身。
佛知彼心行,故為說大乘,聲聞若菩薩,聞我所說法,
乃至於一偈,皆成佛無疑。

此四偈半文,是重頌長文中:「諸佛但教化菩薩」,以明人一。
「有佛子心淨」,則無貪,能入如來慈悲室;「柔軟」則無瞋,「亦利根」則無痴,能開示悟入佛知見。入如來慈悲室是修福,入佛知見是修慧;是人福慧雙修,必然善根深厚,能於「無量諸佛所,而行深妙道。」以其行佛深妙之道,作佛所作之事,將來必定荷擔如來的家業,因名佛子。佛「為此諸佛子,說是大乘」妙法蓮華「經」,「我」授「記如是」行佛深妙道之「人,來世成佛道。」
「以深心念佛」,是實相念佛,心佛一如。「修持淨戒故」,是嚴持佛的三聚淨戒,圓滿無缺。此明另一類的大乘根性眾生,雖然未能於「無量諸佛所,而行深妙道」,但能實相念佛,又能受持三聚淨戒,修六波羅蜜,自行化他,「此等」自他兼利的人,若「聞」將來「得」成「佛」道,必然「大喜充遍身」。由於「佛知彼」等「心行」俱嚴的大乘根機,必能信受是大法,「故」決定「為說」此「大乘」《妙法蓮華經》,授記作佛。即使是別教「聲聞若菩薩,聞我所說」是妙「法,乃至於」少至一句「一偈」皆是成佛的真因,當得一乘佛果,「皆成佛無疑」。

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;除佛方便說,
但以假名字,引導於眾生,說佛智慧故。

此明教一。是頌長文「如來但以一佛乘故,為眾生說法,無有餘乘,若二若三。」一佛如此,十方諸佛皆然,故說:「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」才是真實,此外,更「無」藏教之「二」乘,亦「無」通教的「三」乘,除非是諸佛方便,說此二乘、三乘的「假名字,引導於眾生」,離生死苦,證涅槃樂,然後為「說佛」道的「智慧」,令所有聞法者,皆得成佛的緣「故」。

諸佛出於世,唯此一事實,餘二則非真;終不以小乘,
濟度於眾生。佛自住大乘,如其所得法,定慧力莊嚴,
以此度眾生;自證無上道,大乘平等法,若以小乘化,
乃至於一人,我則墮慳貪,此事為不可。

此明行一。初三句是頌前文:「諸有所作,常為一事。」一事,即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的一大事因緣。「諸佛出於世」,要做的是「唯此」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的「一事」是真「實」,其「餘二」乘只是權巧方便所說,「則非真」實。因為諸佛自證佛道,始「終不」會但「以小乘」法,教化「濟度於眾生」。
「佛自住大乘」等四句,是重頌前文「唯以佛知見,示悟眾生。」何以諸佛「終不以小乘,濟度於眾生」?原因是諸「佛自」己「住」於「大乘,如其所」證「得」之「法」,是由「定慧力莊嚴」的無上佛道,當然亦應該「以此」無上佛道化「度眾生」。因為佛性平等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當作佛;若然諸佛「自證無上道,大乘平等法。」反而「若以小乘化,乃至於一人,」都是慳法,「我」佛「則」變成「墮慳貪」了,慈悲的佛陀,怎可以這樣呢!故說:「此事為不可」。以上十三頌,總顯教、理、行、果皆一,以結成諸佛顯一乘之實。

3.重頌勸信佛語

若人信歸佛,如來不欺誑,亦無貪嫉意,斷諸法中惡。
故佛於十方,而獨無所畏;我以相嚴身,光明照世間,
無量眾所尊,為說實相印。舍利弗當知,我本立誓願,
欲令一切眾,如我等無異;如我昔所願,今者已滿足,
化一切眾生,皆令入佛道。

此四偈半文,是勸信佛語,重頌前文「汝等當信佛之所說,言不虛妄。」前二偈半,是舉果勸信;後二偈是舉因勸信。「若人信歸佛」,是指大乘根機能信佛語真實。此等大乘根機的眾生,既然歸依信受於佛,佛又豈可欺騙誑惑於人?何況佛心清淨,煩惱淨盡,永斷諸惡,不欺不誑。「如來不欺」,是如來身業清淨,為人可歸;如來不誑,是口業清淨,為人可信;「亦無貪嫉意」,是意業清淨,為人可敬。諸佛永「斷諸法中惡」,三業清淨,「故佛於十方」,現身說法,廣度眾生,「而獨無所畏」。
「我以相嚴身」,是佛的自受用報身,「光明照世間」是佛的應身。佛證法身,得相好莊嚴的報身,而現無量應身,智慧光明,遍照十方諸佛世間,為「無量」人天大「眾所尊」敬,豈能不「為」人天「說實相印」。實相印,是諸佛親證實相理,能印證九法界眾生,皆可成佛道。
以上是舉果勸信,「舍利弗當知」以下,是舉修因勸信。「我本立誓願,欲令一切眾,如我等無異。」是舉佛修因時的誓願;「如我昔所願,今者已滿足。」是說今日已因圓果滿,弘願成就;「化一切眾生,皆令入佛道。」是顯示得酬宿願。諸佛因中,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時,曾發弘願,希望我與眾生,共成佛道,既然自己已經盡行諸佛無量道法,而斷無量煩惱,得成無上佛道,自當本著昔日的誓願,教化眾生,皆令一切眾生,共入佛知見,圓成無上佛道。故此汝舍利弗,以及一切信歸佛的大乘根性者,應當信受佛語不虛。

4. 重頌五濁惡世

若我遇眾生,盡教以佛道;無智者錯亂,迷惑不受教。
我知此眾生,未曾修善本;堅著於五欲,癡愛故生惱,
以諸欲因緣,墜墮三惡道,輪迴六趣中,備受諸苦毒。

以下九偈半文,是重頌五濁惡世眾生障重,故佛不得不為應小機而說小乘法,但其目的,實是為大乘。上長文舉五濁惡世,是在釋尊開顯章,今重頌說五濁惡世,是在諸佛開顯文中,後頌釋尊開顯章時,又再說五濁惡世,可知諸佛同出現於五濁惡世,故皆先隱實施權,然後開三顯一。
遇是機遇,由於眾生機感,佛慈垂應謂之遇,「若」在「我」佛的本誓說,凡「遇眾生」,必然「盡教以佛道」。可惜五濁惡世「眾生」業障深重,愚痴「無智」,聞而不解,「錯亂」修習,不成正覺,反成聲聞,緣覺,甚或墮落天魔外道,此皆是眾生「迷惑不受教」之過。
又有一類眾生,智小慧淺,疑惑固執,不肯信受自己終有一天可以成佛,佛以權智個別了知此等眾生,「未曾修善本,堅著於五欲」,貪得則愛、則取,貪不得則瞋、則惱。是「以諸欲因緣,墜墮三惡道,輪迴六趣中」,此死彼生,「備受諸苦毒」,是重頌眾生濁。

受胎之微形,世世常增長;薄德少福人,眾苦所逼迫。

此四句是重頌命濁。胎是胎、卵、濕、化四生之一。眾生由業力牽引識心投胎,攬父精母血而成形。微形,是對法身理體言:眾生本具的法身理體,廣大無涯,今因愚痴無智(惑),造諸惡業(業),招致微少的果報身形,輪迴六道生死,「世世」生生,「常增長」苦惱(苦),此等由惑作業的「薄德少福人」,因業感果,恒受「眾苦所逼迫」惱害,如是惑業苦三,循環不息,遂成命濁。

入邪見稠林,若有若無等;依止此諸見,具足六十二。

是頌見濁。眾生由眾苦所逼,急求出離,可惜業障所纏,不值遇三寶,不聞正法,反而誤入岐途,生諸邪見,其邪見之多如稠密的樹林,故言「入邪見稠林」。
「若有」是常見外道,認為人死再為人,畜死再做畜,永劫如是,不可更改。「若無」是斷見外道。說人死如燈滅,無須為自己的善惡行為負責任,變成撥無因果的邪見,自誤誤人。「等」是等於斷常二見以外的其他邪知邪見。
「具足六十二」,是指六十二見外道;諸經解釋六十二見互異。天台宗就外道於五蘊色身中,妄計四種我:一即色是我,二離色是我,三色大我小,我在色中;四我大色小,色在我中。其他受、想、行、識亦然,故合成二十種邪我。再乘三世,又加斷常二見,共名六十二見。此等外道皆不知五蘊無我,更不知法身真我,而妄起邪見執著,導致思想錯亂,遂成見濁。

深著虛妄法,堅受不可捨;我慢自矜高,諂曲心不實。

此四句是重頌煩惱濁。虛妄法,指色等五蘊,虛妄不真,原無實我及我所有等法可得。邪知邪見之人,「堅」固執著享「受」自我「不可捨」;進而自我膨脹,「我慢自矜高」。貪瞋熾盛,懷疑真理,橫起邪見。「諂曲」是隨煩惱之一,邪見之人,以自已錯誤的見解,諂媚他人,求他人曲從自已,以成就名利之欲,此皆虛偽「心不實」。由於貪等六種根本煩惱,擾亂自心,煩悶不安,遂成煩惱濁。

於千萬億劫,不聞佛名字;亦不聞正法,如是人難度。

此四句重頌劫濁。劫,代表最長的時間。時間的本身,原無清濁之分,因眾生濁、見濁、命濁、煩惱濁等四濁,同時出現,擾亂人心,迷失真性,以致顛倒行事,長劫沉淪生死受苦,「於千萬億劫,不聞佛名字,亦不聞正法,」故不知善惡,不信因果,殺盜婬妄,胡作非為;因而導致人類社會罪惡日益增,形成世界危機四伏,人的生命財產,毫無保障,此即是劫濁。劫濁起時,人心凶狠,行為野蠻,個性剛強難調難伏,故說「如是人難度」。

是故舍利弗,我為設方便,說諸盡苦道,示之以涅槃。

此偈是說諸佛為度五濁惡世眾生,故「為設方便」,說小乘四諦法,令一切眾生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,依之修行,即證得偏空涅槃。

我雖說涅槃,是亦非真滅;諸法從本來,常自寂滅相,
佛子行道已,來世得作佛。

此明諸佛為大說小,為實施權。初二句是開三,後四句是顯一。即是開示三乘法,是諸佛的方便,一乘教才是真實。諸佛雖然「說諸盡苦道」,令二乘人依之修行,斷煩惱,了生死,證涅槃,但「是亦非真滅」。因為見思煩惱雖盡,塵沙煩惱未斷,無明煩惱未破,雖已解脫分段生死,變易生死未亡,修因未滿,證理未圓,所謂涅槃,不過是諸佛方便假設而已,並非真實。
「諸法從本來」以下,是顯一乘之實。諸法,概括世出世間一切諸法,諸法其相雖殊,其體無二,唯一「常自寂滅相」的理體。此實相理體雖然無生滅去來諸相可得,而是法爾天然,不假修成;但必須斷盡無明,徹底解除二種生死,此理方顯,所謂:妄盡真現。故汝舍利弗等,應當回小向大,修佛之道,行佛之行,直至煩惱淨盡,二死永亡,親證此諸法實相理體時,自當圓成佛道,故說「佛子行道已,來世得作佛。」

5.頌諸佛語無異

我有方便力,開示三乘法,一切諸世尊,皆說一乘道。
今此諸大眾,皆應除疑惑,諸佛語無異,唯一無二乘。

此頌前長文「汝等當信佛之所說,言不虛妄。」初二句明釋尊開三,次二句明諸佛顯實。後四句總明佛佛道同。「我」釋迦如來「有方便力」,先為五濁惡世眾生,權巧「開示三乘法」,然後顯一乘的真實。十方三世「一切諸世尊」,亦「皆」如是,先方便「說」三乘法,最後顯示「一乘道」,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;故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。「今此」法華會上「諸大眾,皆應除疑惑」,因為「諸」佛道同,「佛語無異」,真的是「唯」有「一」佛乘,再「無」其餘「二乘」。

(3)重頌過去佛權實

過去無數劫,無量滅度佛,百千萬億種,其數不可量。
如是諸世尊,種種緣譬喻,無數方便力,演說諸法相。
是諸世尊等,皆說一乘法,化無量眾生,令入於佛道。

以下共二十七偈半文,是重頌過去佛開權顯實。今此三偈,前二是頌過去佛施權,後一是頌過去佛顯實。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可以成佛,故「過去無數劫,無量滅度佛,百千萬億種,其數不可量。」過去「如是」無量無數百千萬億「諸世尊」,亦是以「種種緣譬喻」,及「無數方便力」,分別「演說諸法」如是「相」如是性等十如是。
「是諸世尊等」,亦「皆」是為「說一乘法」,欲令眾生透過諸法現象的差別相,而了解諸法平等的實相理體,達到「化無量眾生,令入於佛道」之目的。以上三偈,是略頌過去佛開權顯實,以下是廣頌。

又諸大聖主,知一切世間,天人群生類,深心之所欲;
更以異方便,助顯第一義。

「諸大聖主」,是諸佛的代名詞。「知」是佛的權智,「一切世間,天人群生類」,是佛權智所鑒之機,「深心之所欲」,是眾生心心念念貪著於五欲。「異方便」,是特殊的方便法門,如小乘的五停心,別相念,總相念三賢位所修的法門,以及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等四善根,是為入見道位的前方便。天台宗立二種方便:一是人乘、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,加藏教菩薩、通教菩薩、別教菩薩合名七方便。二是藏教二乘,通教三乘,加別教菩薩,圓教菩薩合名七方便,
「第一義」,指諸法實相究竟平等的理性,世出世間諸法,再無過其上者,故名第一。此第一義理,在諸法名實相,在眾生名佛性。因貪著五欲,輪迴生死的眾生,不能直接承受此第一義的一乘妙法,故過去無量無數諸佛,亦以特殊的方便力,演說三乘教法,作為助顯眾生正因佛性之方便。故說「更以異方便,助顯第一義。」

1.約眾善顯緣因功德

若有眾生類,值諸過去佛,若聞法布施,或持戒忍辱,
精進禪智等,種種修福慧;如是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。

以下共二十三偈,是約眾善顯緣因佛性,及約聞經顯了因佛性。今此二偈,是約六度明過去佛開顯。「若有眾生類」,宿植德本,善根深厚,得「值諸過去佛」。佛為此一類大乘根性眾生,說六波羅密法門,令「若聞法布施,或持戒忍辱,精進禪智等」的眾生,既行前五度以修福,又學般若以修慧,或有相,或無相,謂之「種種修福慧」。由於福慧雙修,福慧具足,故「如是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。」聞法是教一,六度是行一,諸人等是人一,皆已成佛是理一。

諸佛滅度已,若人善軟心;如是諸眾生,皆已成佛道。

此約悲戀心明開顯。善根深厚的人,值佛聞法修行,皆已成佛。但善根淺薄,未得值佛之人,於「諸佛滅度已」,無論是在正法、像法、或末法中,「若人」能於諸佛之法,生起悲戀心,捨惡向善,化剛強為柔軟,轉凶惡為慈善,勤修佛道,積累功德,「如是諸眾生,皆已成佛道。」佛道是理一,諸眾生是人一,善軟心是行一,示滅度(是教一)。


諸佛滅度已,供養舍利者;起萬億種塔,金銀及玻瓈,
車磲與瑪瑙,玫瑰琉璃珠,清淨廣嚴飾,莊校於諸塔。
或有起石廟,栴檀及沉水,木蜜并餘材,磚瓦泥土等。
若於曠野中,積土成佛塔;乃至童子戲,聚沙為佛塔,
如是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。

是約供養佛舍利明開顯。 說明不但悲戀如來而生善輭心的人,皆已成佛道;即使是佛滅度後,起塔建寺供養舍利的人,亦皆已成佛道。
過去諸佛滅度後,皆分布舍利,於人間天上,令眾生贍禮供養而修福,當時若果有人於「諸佛滅度已,供養舍利者。」又能建造「起萬億種塔」,或用「金銀及玻瓈,車磲與碼碯,玫瑰琉璃珠」等七寶「清淨廣嚴飾,莊校於諸塔。」
「或有」用岩石「起石廟」,或有用「栴檀」香「及沉水」香,以及「木蜜并餘材」,等木料雕刻佛塔。或用「磚瓦泥土等材料,建造佛塔。或「若於曠野中」,推「積」泥「土成佛廟」。甚或「乃至童子戲,聚沙為佛塔」,以此種種造佛塔的善根因緣,助顯正因佛性,「如是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。」
舍利,是佛的應身;梵語「舍利」,譯名靈骨,又名堅固子,捶打不壞,隨眾生的善根因緣,應見即現,無緣不應見則隱。造塔供養舍利,是有一定的原則:如來十三級,辟支佛五級,阿羅漢四級,阿那含三級,斯陀含二級,須陀洹一級,轉輪聖王無級,顯示是凡非聖。
中國三國時代,印度康居國僧人,到中國郊外,結茅屋設立佛像,修行辦道。東吳國人民,見其衣著異於本地人,懷疑其來歷不明,報官調查。當時主管正是有名的孫權,知是佛教,下令召見,問他有何靈異?答:佛舍利神異莫測,當年阿育王為供養佛舍利,曾造八萬四千寶塔,四方有道高僧,或某地佛法當興,佛舍利便應祈禱而至。孫權即下令求舍利,如果七日之內,求不得舍利,莫怪孤王刀下不留情。最後一天,五更時分,忽然叮噹一聲,一棵舍利,降落瓶中,師言:「劫火不燒,捶打不壞。」孫權歡喜,試捶之,果然不壞。而且光輝四射,遂起塔供養,又興建佛寺,弘揚佛法。

若人為佛故,建立諸形像,刻彫成眾相,皆已成佛道。
或以七寶成,鍮鉐赤白銅,白鑞及鉛錫,鐵木及與泥。
或以膠漆布,嚴飾作佛像,如是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。

此約造佛像明開顯。「若人為」紀念過去「佛故」,而「建」造或「立」或坐「諸形像」,或「刻彫」木石「成眾」多的佛「相」,給人供養禮拜,令三寶長住世間。憑藉此造佛像的功德因緣,助發正因佛性,故是人「皆已成佛道」。
「七寶」,是金銀寶石等貴重之物,「鍮鉐」質如銅,色如金,有說是用爐甘石與黃銅熔合而成。「白鑞」是鋁錫混合品。其實,造佛像可以用寶石,香木等雕刻,可以用金銀銅鐵錫等鑄造,可以用泥土沙石堆砌,可以用膠漆布彩畫,可以用五金混合,甚至化學品製造,現在,更可以利用電腦設計、印刷等等。雖然物有貴賤,功德有大小,但皆是成佛真因,藉此造佛像功德的因緣,得遇佛聞法,了因慧心發,正因佛性顯,現在「如是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。」
《造像功德經》說,造佛像有十一種功德:一世世眼目清潔,二生處無惡,三生尊貴家,四身如紫金色,五珍寶豐饒,六生於賢善家,七生得為王,八作金輪王,九生大梵天,寿命一劫十不墮惡道,十一後生還能敬重三寶。

彩畫作佛像,百福莊嚴相;自作若使人,皆已成佛道。
乃至童子戲,若草木及筆,或以指爪甲,而畫作佛像;
如是諸人等,漸漸積功德,具足大悲心,皆已成佛道。
但化諸菩薩,度脫無量眾。

此約畫佛像明開顯。「百福莊嚴相」,是形容佛相好莊嚴,因為佛具足三十二相,八十種隨形好,是以佛相莊嚴殊勝。過去佛滅度後,有人用種種顏色「彩畫作佛像」,無論是「自作」或「若使人」執筆代畫相好莊嚴的佛像,亦早已善根成熟,福慧具足,「皆已成佛道」。
「乃至童子」遊「戲」時,「若」用「草木」或以「及筆,或以指爪甲」,在泥土上「而畫作佛像」,藉此勝因,「如是諸人等」,皆得遇善知識,聞法修行,「漸漸積功德,具足大悲心」,自度度人,自利兼他,亦早已二利究竟,「皆已成佛道」。綜上可知過去諸佛,「但化諸菩薩」,以一乘妙法,廣「度脫無量眾」生,脫離生死,得成佛道。

若人於塔廟,寶像及畫像,以華香幡蓋,敬心而供養;
若使人作樂,擊鼓吹角貝,簫笛琴箜篌,琵琶鐃銅鈸,
如是眾妙音,盡持以供養。或以歡喜心,歌唄頌佛德,
乃至一小音,皆已成佛道。若人散亂心,乃至以一華,
供養於畫像,漸見無數佛。或有人禮拜,或復但合掌,
乃至舉一手,或復小低頭;以此供養像,漸見無量佛,
自成無上道。廣度無數眾,入無餘涅槃,如薪盡火滅。

此七偈頌,是約供養塔像明開顯。「塔廟」,是供養佛像及佛舍利的地方。「寶像」,是用眾寶石雕刻佛的形像。「畫像」,是用七彩畫成相好莊嚴的佛像。華、香、幢幡、寶蓋及鼓、角、貝、簫、笛、琴、箜篌、琵琶、鐃銅鈸等樂器,皆可以用來供佛,表示敬意。所以「若」有「人於塔廟」中,在寶像及畫像之前,「以華香幡蓋,敬心而供養」,或「若使人作樂,擊鼓吹角貝。簫笛琴箜篌,琵琶鐃銅鈸,如是眾妙音,盡持以供養」佛像。「或以歡喜心,歌唄頌佛德,乃至一小音,皆已成佛道。」
中國唐朝,惠鏡法師,多才多藝,因為發願求生極樂淨土。故親手製造釋迦佛像,及一尊阿彌陀佛像,朝夕虔誠禮拜供養,求生淨土。六十五歲那年,正月十五夜,夢見一沙門,身黃金色,問他:「你要見淨土嗎?」答:「要!」又問:「你想見佛嗎?」答:「想!」沙門即給他一個缽,從缽中看見莊嚴的宮殿樓閣,黃金為地,無數聲聞菩薩海會圍繞佛前聞法,他感覺那沙門在前行,自己相隨在後,漸近佛前,沙門忽然不見。自己卻在佛前合掌而立。
佛問他:「你認識那位沙門嗎?他是你所造的釋迦牟尼佛像。」又問:「你認識我嗎?我是你所造的阿彌陀佛像!釋迦如父,我如母,娑婆眾生如赤子,幼稚無知,墮於煩惱泥中,父入深泥,將子抱起,母在高岸,接待養育。我們亦然,釋迦教化娑婆愚痴眾生,為開示淨土法門,導歸極樂;我來接引,令離苦得樂。忽然醒來,頓感身心輕安,更加精進念佛。後又夢見沙門來告訴他,十二年後,當生淨土。後於七十九歲時,無疾而終,同住僧夢見聖眾來迎接他而去。
「散亂心」,是意不專一,「以一華」,是供養物微少,但供養的對像殊勝,所以「若人散亂心,乃至以一華,供養於畫像」,以如是輕微之修因,亦可以「漸見無數佛」。禮佛可以降伏我慢之心,可以消除業障,還可以增長福德智慧,所以禮拜,是學佛人不可或缺的行動。果能恭敬至誠,五體投地,頭面接足皈命禮,功德固然很大,但「或有人」對佛像「禮拜,或復但合掌,乃至舉一手,或復小低頭。」表示敬意,皆是成佛之因。
「以此供養像」是概括外用香華等五塵,內則三業恭敬。歡喜心是意業恭敬,頌佛德是口業恭敬;禮拜、合掌、舉手、低頭,是身業恭敬。由此三業恭敬供佛的功德,即可「漸見無量佛」,聞法修行,因圓果滿,當「自成無上道,廣度無數眾」生。
無餘涅槃,揀非有餘涅槃。有餘涅槃,是二乘聖人所證,無明未盡,生死未了;無餘涅槃,是諸佛所證究竟清淨寂滅的境界。自成無上道,是自利究竟;廣度無數眾,是利他圓滿。無須再住世教化眾生,故「入無餘涅槃,如薪盡火滅。」離開人間。

若人散亂心,入於塔廟中;一稱南無佛,皆已成佛道。

此是約稱佛號明開顯。「南無」,譯為皈依,或敬從,「南無佛」即是皈依佛,或敬從佛。稱念佛號,可以止息妄想,可以蒙佛光加被消除業障。故古人說:念佛一聲,罪滅河沙,禮佛一拜,福增無量。我們若能一心念佛,心不離佛,佛不離心,則是心即佛,是心作佛。《楞嚴經》言:「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成佛。」今釋尊告訴我們,過去佛滅度後,「若人散亂心,入於」供養佛舍利的「塔」,或供養佛像的「廟」宇中,能隨便「一稱南無佛」,即乘此念佛善根功德,漸見無量佛,聞法修行,今「皆已成佛道」。
提婆達多犯五逆罪,臨終地獄相現,既恐怖又悔恨,急稱念佛號,但念「南無」二字,即墮地獄,佛記其從地獄出,出家修行,當得辟支佛果。
釋尊住世時,有一老人欲想出家,遍求五百阿羅漢剃度,皆不獲許。原來五百聖人,運用神通,觀察此老人宿世未曾種過一點善根,不能出家。老人悲傷痛哭,後遇佛度令出家,不久即證阿羅漢道,上座問佛因緣。佛說:此人於無量劫前,入山砍柴,遇一猛虎,內心恐懼,急稱南無佛,今此善根成熟,故遇佛得度。因為他除於無量劫前,種下這點善根之外,別無他善,一直輪迴生死,非阿羅漢慧眼能見、能知。
又當來下生彌勒尊佛,於龍華樹下三會說法,其第三會所度的九十二億人,多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中,曾經一稱南無佛的人。《法華義疏》言:「彌勒有三會者,度釋迦餘殘三根眾生也。於釋迦佛持五戒人,初會得度,受三皈依人,次會得度,一稱南無人,三會得度。」

2.約聞經顯了因功德

於諸過去佛,在世或滅度,若有聞是法,皆已成佛道。

此約聞經功德,能顯了因佛性。「是法」指一乘妙法,亦即是此《妙法蓮華經》所詮的實相理。無論是生逢佛世,值遇過去佛,聞是法修行;或於過去佛滅度後,間接從善知識處,得聞是法,從聞思修,皆能助顯了因佛性,亦「皆已成佛道」。前是以異方便助顯實相義,今是正顯實相理。

前文說建寺,起塔,造像,香華供養,是意業;稱念佛號,歌頌佛功德,是口業;禮拜,合掌,舉手,低頭,是身業;三業恭敬,皆是緣因善心性,屬於修福。從佛聞法,如說修行,可以助顯了因慧心性,是修慧。福慧雙修,福慧具足,正因佛性顯現,自當成佛。是以過去眾生,不管是直接親從佛處得聞「是法」華經,或是間接從善知識處,輾轉得聞「是法」華經,今已成佛。然則我們現在研讀信解受持「是法」華經,將來當然得見彌勒佛,亦得親聞「是法」華經,若能從聞思修,福慧具足,則必定成佛無疑。

(4)重頌未來佛權實

未來諸世尊,其數無有量,是諸如來等,亦方便說法。

以下六偈半文,是重頌來未佛施權顯實,今初偈是頌施權。既然佛性平等,凡有心者,皆當作佛,故未來諸佛,必定數量眾多。故「未來諸世尊,其數無有量,是諸如來等,「亦」將如過去佛一樣,「方便」權巧,演「說」三乘五乘等種種「法」門;先令眾生離苦得樂,然後為說一佛乘。

一切諸如來,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生,入佛無漏智,
若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。

以下是重頌顯實。未來諸佛,雖然亦「以無量方便,度脫諸眾生」,然其最終目的,亦是欲令一切眾生,得證「入佛」所證的「無漏智」,故凡是「若有聞」未來諸佛說「法者」,不管是聞人乘、天乘、或聲聞、緣覺等法,皆是菩薩,皆當作佛。所以「無一不成佛」,此頌人一。

諸佛本誓願,我所行佛道,普欲令眾生,亦同得此道。

此四句是頌行一。未來諸佛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時,其本誓願,亦如過去佛一樣立誓:「我所行佛道,普欲令眾生,亦同得此道。」如是自行化他,令凡有機會聞法的人,共同證得此一乘佛道。

未來世諸佛,雖說百千億,無數諸法門,其實為一乘。
諸佛兩足尊,知法常無性,佛種從緣起,是故說一乘。

此等八句,是頌教一。「雖說百千億,無數諸法門」,是指未來佛權巧演說的三乘五乘教法;「其實為一乘」,是說明未來諸佛說法之目的,亦如過去佛是為實施權。因為未來「諸佛」亦是福慧「兩足」的世「尊」,能以權智「知」世間一切諸「法」的現象,「常」是「無」一定的自「性」,但由因緣的聚散而轉變。即使是諸佛實智所證的實相理,亦無一定的自性。故隨迷染的因緣,而成苦惱眾生;若隨悟淨的因緣,則可成就佛道。十方三世諸佛證得權實二智,遍知十法界聖凡迷悟染淨因果諸法,緣生無性,其性唯是一真常而實相理,而此實相理,亦無自性,無他性,無共性,無因緣性,無性亦無性(無性性無相性),故言「知法常無性」。
此性相俱空的實相理,正是眾生本具的正因佛種,無奈眾生迷而不覺,致使此正因佛種,被埋沒於煩惱污泥中,今三世諸佛,為欲令眾生開發此正因佛種,故隨眾生的機宜,巧說無量法門,令眾生聞法開悟,以了因慧心性,熏習佛種,以緣因善心性,助長佛種,使正因佛種,萌菩提芽,開菩提華,結菩提果;修德究竟,性德顯現,即可以圓成佛道,覺悟成佛。以是之故,諸佛雖然方便說無量法門,其實所說,唯一佛乘。故說:「佛種從緣起,是故說一乘。」
《法華經持驗錄》中記載:在中國隋朝開善寺,有一僧人,人皆稱其為藏公。藏公身邊有一個十五歲的小沙彌,聰明勤奮,威儀具足,人皆喜見,被稱為神童。當時有一相師何胤之對藏公說:此沙彌相貌雖好,但是短命;藏公悲愍,使其回到父母身邊。五年後,沙彌再來開善寺,藏公驚奇,問相師,相師說:沙彌之相改變了,將活至八十歲。藏公問沙彌於五年中,曾作何功德?沙彌說:並沒有作任何功德,只是以前聞人讀誦《法華經》,記得其中一首偈頌:「諸佛兩足尊,知法常無性,佛種從緣起,是故說一乘」,所以隨時誦念,不知念了幾千萬遍,有一晚,夢見有人對他說:本來你的壽命只有十八,今因常誦法華經偈,故壽命變成八十了。

是法住法位,世間相常住,於道場知已,導師方便說。

此是頌理一。「是法」,指常無性的實相之法,亦是本經所說的一乘妙法。「住」是常住不離之意。「法位」指十法界四聖六凡,情與無情諸法的本位。佛的意思是說:此一乘妙法,周遍於十法界諸法的本位,常住不離。「世間相」,是指世間上一切諸法現象種種不同的差別相,此等諸法之相,原是變幻莫測,屬於無常,唯因此一乘妙法常住於諸法的本位,時刻不離,因此世間諸法現象之相,亦「常住」不滅。
世間有三種:一是正覺世間,二是有情世間,三是器世間。此一乘妙法的實相理,住於正覺世間,故正覺世間相常住。此一乘妙法的實相理,住於有情世間與器世間,故有情世間與器世間之相亦常住。世間差別現象是俗諦理,屬於相;實相理是真諦理,屬於性。以其性住於相,性不離相,故即性即相,即真即俗,故說「是法住法位」。以其相不離性,即相即性,即俗即真,故說「世間相常住」。
諸佛坐道場,成正覺時,皆覺知此真俗相即,性相不二,事理圓融的諸法實相理,知眾生的佛性常住不滅,可惜眾生迷情堅固,於無同無異的真性中,起諸分別,妄想執著,作諸善惡業緣,招致或苦或樂的果報體,遂有眾生相續,業果相續,世界相續不斷。作為人天教主,三界導師,四生慈父的諸佛,「於道場知已」,為引導眾生,開示悟入佛的知見,共同證得此一佛乘的實相理,故諸佛「導師」先「方便說」三乘教,後顯一乘妙法。

(5)重頌現在佛權實

天人所供養,現在十方佛,其數如恒沙,出現於世間。
安隱眾生故,亦說如是法, 知第一寂滅,以方便力故,
雖示種種道,其實為佛乘。

以下是重頌現在佛開權顯實。此二偈半文是重頌顯實,後二偈是重頌施權。佛出現於世,為人天教主,轉法輪,度眾生,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故堪受「天人所供養」。現在受人天供養的「十方佛,其數如恒沙」之多,如是眾多諸佛「出現於世間」,主要原因,皆是為一大事因緣,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,「安隱眾生」於佛道無餘涅槃「故」。所以亦如過去與未來諸佛一樣,先說三乘教法,令眾生如法修行,斷煩惱,了生死,離三界苦,證涅槃樂,然後「亦說如是」一乘妙「法」。
佛以實智「知」一乘妙法,離言絕相,是世間「第一」的「寂滅」理,不可以言宣。但為令眾生開示悟入此第一寂滅理,而「以方便力故」,「雖」然權巧開「示」三乘、五乘「種種道」,「其實」無非是「為」顯示此一「佛乘」。如是法,是理一,佛乘是教一。

知眾生諸行,深心之所念,過去所習業,欲性精進力,
及諸根利鈍;以種種因緣,譬喻亦言辭,隨應方便說。

此八句是頌現在佛施權。前知第一寂滅,是佛實智,今「知眾生諸行,深心之所念。過去所習業,欲性精進力,及諸根利鈍,」是明佛的權智。「以種種因緣,譬喻亦言辭,隨應方便說。」是頌現在佛施權。現在十方世界中,一切諸佛,皆以實智證知第一寂滅理,所以不直說一佛乘,皆因諸佛權智鑒機,知眾生種種行為造作不同,心念執著不同,習慣性以及所作的業力皆不同,而且個性的嗜好與欲望互異,精進與懈怠不等,根性利鈍亦不一,故隱一乘之實,施三乘之權,以種種因緣,引用種種譬喻,說種種不同語言,隨著眾生個性所適宜,應其不同之機,施不同之教,此正明諸佛開權。

(6)重頌釋迦佛權實

今我亦如是,安隱眾生故,以種種法門,宣示於佛道。
我以智慧力,知眾生性欲,方便說諸法,皆令得歡喜。

以下共有四十三偈半文,是重頌釋尊開權顯實。今此二偈,初偈是略頌顯實,次偈是略頌施權。「今我亦如是」是釋尊介紹自己,亦如十方三世諸佛,為實施權,最後又開權顯實。「安隱」指佛自住於常樂我淨的大般涅槃,對不安隱言。今釋尊為了「安隱眾生」於佛的大般涅槃「故」。特別「以種種法門」,教化眾生,令其根性純熟,然後「宣示於佛道」。安隱是頌理一,眾生是頌人一。以種種法門入於佛道,是頌行一,宣示佛道是頌教一。
「我以智慧力」等四句是略頌施權。「智慧力」是權智,「知眾生性欲」是鑒機,「方便說諸法」是施權,「皆令得歡喜」,顯示小法對機。釋迦佛以權智鑒知,眾生根性有大中小的差別,故方便演說三乘教法,迎合眾生的根性,令其信受奉行,獲得了生死,出三界的利益,故心生歡喜。
此略頌佛施權,作為以下總譬喻六義的根本。又釋尊是娑婆世界的教主,故「今我亦如是」,可以作為長者喻的依據。「安隱」對不安隱言,可作以下火宅喻之本。「眾生」是六道眾生,可作下文五百人譬喻的根本。「種種法門」對不種種言,可作下文唯有一門譬喻之本。「眾生性欲」,三乘不同,是為下文三十子喻作本。故此二偈,文雖略但含義甚廣,已括盡釋尊一代時教的開權顯實而無遺。

1.重頌五濁惡世

舍利弗當知,我以佛眼觀,見六道眾生,貧窮無福慧。
入生死險道,相續苦不斷,深著於五欲,如犛牛愛尾,
以貪愛自蔽,盲瞑無所見。不求大勢佛,及與斷苦法,
深入諸邪見,以苦欲捨苦;為是眾生故,而起大悲心,

此四偈是重頌五濁惡世,作為以下見火喻之本。「我以佛眼觀」是顯佛五眼圓明,遍知群機,屬於能見。「六道眾生」,是佛所見。六道眾生無量劫來,流落生死輪迴,不植福修慧,無功德莊嚴法身,故「貧窮無福慧」,是頌眾生濁。
眾生於六道生死輪迴,容易墮落惡道,謂之險道。「入生死險道」,是背覺合塵,從迷積迷,惑業苦三,循環不息,故「相續苦不斷」,遂成命濁。
「深著於五欲」等四句,是重頌煩惱濁。犛牛,是一類哺乳動物,體大如牛,角長如圓筒,尖端彎曲,尾大毛長,色彩光澤,牛愛其尾,總是看著自已的巴走路,別無所見,非常危險。佛用以譬喻眾生,貪著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塵勞,「如犛牛愛尾,以貪愛自蔽,盲瞑無所見。」眾生因貪戀五欲享受,煩惱叢生,自蔽心目,不見真理,不知苦本,不求出離,飽受煩惱困惑,遂成煩惱濁。
「不求大勢佛,及與斷苦法,」是頌劫濁。大勢佛是如來的德號,因為佛有大威德神力,能救濟眾生,令眾生獲得斷除煩惱生死的方法。可惜眾生業障深重,不求見佛,不肯修學斷苦的佛法,既然沒有機感,佛不來應,致使時勢惡劣,混亂不堪,而成劫濁。
「深入諸邪見,以苦欲捨苦。」是重頌見濁。邪見,是不合人情與真理的見解。持此不合情理的邪知邪見以教人,便是邪教。以其不知萬法唯心,心外求道,故佛教名之為外道。佛在世時,印度有拜火,投水,臥荊棘,事畜生,或五熱炙身等外道。此等迷惑無知,令肉體枉受很多不必要的苦楚,反而妄言,苦盡樂至,自誤誤人。由於邪見,作諸苦因,招致苦果,因此,愈苦愈迷,愈迷愈苦,見解邪惡,思想渾亂,遂成見濁。
「為是眾生故,而起大悲心。」因為佛眼觀見,是等「貧窮無福慧」的眾生,處於五濁惡世中,飽受憂患,長期受苦,心生憐憫,「而起大悲心」,來此娑婆世界,八相成道,權行方便,施以教化。此正是釋迦佛隱實施權的主要原因。

2.重頌隱實施權

我始坐道場,觀樹亦經行,於三七日中,思惟如是事。
我所得智慧,微妙最第一;眾生諸根鈍,著樂癡所盲,
如斯之等類,云何而可度?

此二偈半文,重頌釋尊因無大乘機性的眾生,接受教化故隱實施權。釋尊降生娑婆世界,示現八相成道,當其立志出家,離開王宮之初,曾於雪山苦行六年,未明覺道,後捨棄苦行,受牧女供養,並於恒河沐浴,然後於離洹河不遠的深林中,在一棵畢缽羅樹下靜坐,止息妄念,運用高度的智慧,開始觀察宇宙萬物,尋求諸法的真相,追究宇宙的原理,時而靜坐沉思,時而起來散步,故說「我始坐道場,觀樹亦經行。」
終於菩提樹下,夜睹明星,成等正覺。當佛豁然大悟,親證諸法實相理,獲得圓滿報身時,即於最初三七日中,為法身大士,演說華嚴大教,可惜未能普應群機。一般鈍根小智的凡夫在座,卻有眼不見舍那身,有耳不聞圓頓法;佛不得不思考對策,故「於三七日中,思惟如是事。」
佛認為:「我所得」一切種智的「智慧」,是「微妙最第一」的。雖然,我是為了欲令一切眾生,皆共同證得此一切種智的智慧,與我平等無二而出世,但「眾生諸根」性暗「鈍」,又貪「著」五欲快「樂」,愚「癡」無智,猶如世間盲人,「如斯」無知「之等類」,「云何而可」以用一乘妙法教化,令其接受而得「度」呢?
《過去因果經》說:「佛成道初七日,思惟我法妙,無能受者。二七日思惟,眾生上中下根。三七日思惟誰應先聞法,即至波羅奈,為五人說四諦法,……」此只是約小機所見而言,實則佛證法身,寂而常照,豈待至道場三七日中,始思惟此事?
《法華會義》說:三七是表法。約圓教義釋:初七思法說,次七思譬說,後七思因緣說。若約大乘義,初七思說圓教,次七思說別教,後七思說通教。約觀心釋:初七欲明中道觀,次七欲明假觀,後七欲明空觀。此皆是以凡情測聖智之說。

爾時諸梵王,及諸天帝釋,護世四天王,及大自在天,
並餘諸天眾,眷屬百千萬,恭敬合掌禮,請我轉法輪。
我即自思惟,若但讚佛乘,眾生沒在苦,不能信是法。
破法不信故,墜於三惡道,我寧不說法,疾入於涅槃。

「梵王」,是色界初禪天主,「天帝釋」,是欲界天主,「護世四天王」,,四王各主一方,統領諸鬼神,護持國土,故名護世天王。「大自在天」指色界頂摩醯首羅天王,為三千大千世界主,是外道所拜祭的天神。「並餘諸天眾」,總括三界二十八天。釋迦佛垂跡娑婆世界,教化三千大千世界眾生,其中梵王,帝釋,四天王,以及諸天天王眾多,故言:「諸梵王,及諸天帝釋」。
佛初成道,諸天王及其天「眷屬百千萬」數之多,皆來聚集於佛前,「恭敬合掌禮,請我轉法輪。」但佛「即自思惟」,此界眾生根性愚鈍,「若但讚佛乘,眾生沒在苦,不能信是」微妙希有之「法。」反生毀謗,由於毀謗「破法不信」的緣「故」,必「墜於三惡道」受苦,無益反損,這又何必呢!故說「我寧不說法,疾入於涅槃。」此明念欲息化。

尋念過去佛,所行方便力;我今所得道,亦應說三乘。

以下六首半偈頌,是明釋尊念同過去諸佛隱實施權。過去諸佛雖然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,但為適應眾生的根性,故隱一乘之實,而施三乘、五乘之權。然則我今釋迦如來,所得一乘佛道,既同於過去佛,則亦應如過去佛「所行方便力」,於「我今所得」的佛「道」,「亦應」該隱一乘之實,而「說三乘」之權。

作是思惟時,十方佛皆現,梵音慰喻我,善哉釋迦文,
第一之導師,得是無上法; 隨諸一切佛,而用方便力。
我等亦皆得,最妙第一法, 為諸眾生類,分別說三乘。

此明諸佛稱讚。初三句是釋尊自述,因釋尊「尋念過去佛,所行方便力」而思與諸佛一樣,隱實施權,故「十方佛皆現」,用「梵音慰喻」並稱讚「善哉釋迦文」,為「第一之導師」。因為釋尊亦能為實施權,為一說三,引導眾生入佛智慧故。「得是無上法」,是指佛所證微妙第一的實智,「隨諸一切佛,而用方便力。」是佛的權智。
「我等亦皆得」等四句,是明十方諸佛,亦同證得此「最妙第一法」的實智,但「為諸眾生類」,不得不運用權智「分別說三乘」。因眾生福薄,不堪承受此一乘大法故。

少智樂小法,不自信作佛,是故以方便,分別說諸果;
雖復說三乘,但為教菩薩。
此是諸佛隱實施權的主要原因。因眾生「少智」故,好「樂小法」,「不」能「自信」自己當可「作佛,是故」諸佛皆「以方便」力,為樂小法者,於一佛乘,「分別說」三乘「諸果」。「雖」然分別「說三乘」,但最終目的,「但為教菩薩」,因為凡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故。

舍利弗當知,我聞聖師子;深淨微妙音,稱南無諸佛。
復作如是念,我出濁惡世,如諸佛所說,我亦隨順行。

聖師子,是佛的德號。當時釋尊聞十方諸佛,用深遠而清淨美妙的音聲,稱讚其能隱實施權,非常歡喜而「稱南無佛」,表示敬從諸佛教,隨順諸佛行。「復作如是念」等四句,是釋尊自念「出」現於五「濁惡世」,誠如諸佛所說,眾生「少智樂小法,不自信作佛」,故應當隱實施權,是以決定「隨順」諸佛方便「行」,先施權後顯實。

思惟是事已,即趣波羅柰,諸法寂滅相,不可以言宣;
以方便力故,為五比丘說。

是頌釋尊實行施權。「是事」即諸佛隱實施權之事。當釋尊思惟決定隨順諸佛方便行時,「即」離開菩提場,「趣」往「波羅柰」國的鹿野苑。梵文「波羅柰」,譯名繞河城,是建立於東印度恒河沿岸的一個國家。此國境內有一森林為鹿群聚居之處,故名鹿野苑。
據西域記說:釋尊與提婆達多,宿生曾為鹿王,各率領五百眷屬,聚居此地。當時國王愛好打獵,嗜食鹿肉,鹿群日死無數,鹿王進入王宮請願,每日自動派遣一鹿來王室供給王膳,以免殘殺無辜,王許之而停止打獵。
後來提婆達多宿生為鹿王所統領的眷屬中,有一母鹿,次日當輪值赴王宮就死,但因懷孕待產,故請緩行,鹿王不准,遂往釋迦鹿王處請願。鹿王念其慈心愛及胎兒,願代她往王宮送死。國王見鹿王自來送死,問其故?鹿王言:因其他鹿群中,有雌鹿當來受死,但因懷孕待產,於心不忍,故以身代。國王被牠感動言:「我是人身鹿,你是鹿身人。」自此,取消日食一鹿的壞習慣,並賜此森林為鹿群聚居之地,嚴禁人民入林打獵,因名鹿林,又名鹿野苑。
五比丘,一名憍陳如,譯名火器,是拜火婆羅門後裔。二名馬勝,三名小賢,四名十力迦葉,五名摩訶男;未出家前,皆是王族親屬。佛出家時,淨飯王命此五人前往苦行林,請太子回宮,反被太子堅決的志願感動,遂留在雪山陪伴太子苦行,後因太子覺悟苦行無益,而受牧女供養,誤會太子退失道心,共去鹿林繼續苦行。及太子成道,決定隨順過去諸佛隱實施權時,觀察此五人機緣成熟,應先得度,故特別前往鹿苑,為此五人說四諦法。四諦法,即是苦集滅道四種真實的道理。
苦,是人世間種種苦惱與不幸的際遇。例如:人生理上有生老病死等苦,心理上有求不得、愛別離、怨憎會等苦,以及貪瞋痴等種種煩惱的痛苦。人事界有互相嫉妒、怨恨、毀謗、侮辱、侵犯、仇殺、拘禁、刑罰種種禍害之苦。自然界有寒暑風雨,水火雷電,海嘯地震等天災之苦。
我們在身苦,心苦之外,還要承受人事界與自然界種種天災人禍之苦,是苦苦;賞心樂事,轉瞬即逝,樂極生悲,是壞苦;世事無常,青春不永,物有生住異滅,世界有成住壞空,是行苦。本經信解品言:「以三苦故,在生死中,受諸熱惱。」六道眾生,在生死輪迴中,的確恒受眾苦逼迫惱害,所以佛說:人生苦多於樂,故名苦諦。
集,是積集。眾生積集貪瞋痴慢疑邪見等思惑,及身邊戒見邪等見惑,障蔽本性,迷失真心,顛倒行事,做作無邊罪業,招致無量苦果,故佛說:集是苦因,苦因集有,故名集諦。
滅,是消滅,若能消滅惑業之苦因,自當遠離生死的苦果,而證得真空寂滅的涅槃境界。雜阿含經言:「貪欲永盡,一切諸煩惱永盡,名為涅槃。」
道,是由生死此岸,通往涅槃彼岸的正道。在小乘說:廣則指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、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,略則不外戒定慧三無漏學。
道是出世之因,滅是出世之果。佛說此苦、集、滅、道四種義理,真實不虛,不但與事實契合,亦與道理相應,故名四諦法。本來佛所證的諸法實相理,是「不可以言宣」說的,但為了引導眾生共證「諸法寂滅相」,故釋尊「以方便力故,為五比丘說」此四諦法。

是名轉法輪,便有涅槃音,及以阿羅漢,法僧差別名。
從久遠劫來,讚示涅槃法,生死苦永盡,我常如是說。

輪有流行不滯之相,有摧毀轉動之功。譬喻佛說四諦法,有輾轉傳授之相,能輾破眾生惑業苦,令轉凡入聖,不滯留生死之功,故「是名轉法輪」。佛最初對五比丘說四諦法,令知苦是逼迫性,集是可斷性,滅是可證性,道是可修性。由聞法作意,生智明覺,得見聖道,是為示轉。
佛繼而勸導五比丘,此是苦汝應知,此是集汝應斷,此是滅汝應證,此是道汝應修。令五比丘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,名勸轉。
佛再引自己為證說:此是苦我已知,此是集我已斷,此是滅我已證,此是道我已修。策勵五比丘,令精進修學,發無漏智,得慧眼,證無學道,成阿羅漢果,是名證轉。
合示轉、勸轉、證轉,名三轉十二行法輪。五比丘如法修行,「便」證有餘涅槃,成阿羅漢道。阿羅漢,含有無生,殺賊,應供三義。是斷盡見思煩惱,解脫分段生死,出離三界,應受人天供養的聖人。佛是佛寶,四諦法是法寶,五比丘是僧寶,三寶同時出現於世間,故言:「便有涅槃音,及以阿羅漢,法僧差別名。」
「從久遠劫來」等四句是釋疑。釋尊避免有人懷疑,既已成道,自當鑑機,何須十方諸佛出現,梵音慰喻,始決定隱實施權?故佛解釋說:自「從久遠劫來」於無量世界成佛,皆常「讚」歎開「示」此能夠證得「涅槃」的四諦「法」,及得度「生死苦永盡」之僧。今言:「尋念過去佛,所行方便力」,只不過是藉以說明,佛佛道同而已。

3.重頌捨權顯實

舍利弗當知,我見佛子等,志求佛道者,無量千萬億。
咸以恭敬心,皆來至佛所,曾從諸佛聞,方便所說法。

此下共有六偈是頌釋尊捨權顯實,為下文等賜大車之本,今此二偈是明人一。立志求佛道的人,稱為佛子。釋尊「見佛子等,志求佛道者」,有「無量千萬億」之多,「咸以恭敬心,皆來至佛所,」因為此等佛子皆「曾從諸佛」處得「聞」,諸佛「方便所說」的三乘「法」,已種善根,積聚功德,今大乘根性成熟,故皆來佛前,合掌瞻仰於佛,冀待佛說一乘妙法。

我即作是念,如來所以出,為說佛慧故,今正是其時。

此頌理一。既然諸佛出世,皆為一大事因緣,今既然大乘根機已經成熟,正是應該宣說佛智慧之時。

舍利弗當知,鈍根小智人,著相憍慢者,不能信是法。
今我喜無畏,於諸菩薩中,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。

此八句是重頌教一。往昔四十多年來,佛所以不說此一乘法,是因「鈍根小智人」,既「著相」又「憍慢者,不能信」受如「是法。」今在法華會上,既然大乘機熟,佛心歡喜,不再畏懼眾生聞法生疑,毀謗墮落,故「今我喜無畏,於諸菩薩中,正直捨方便,」不再如昔日之權巧方便,說種種法門,「但說」佛所證的「無上道。」

菩薩聞是法,疑網皆已除,千二百羅漢,悉亦當作佛。

是頌行一。此中菩薩,是指昔日修學小乘法,今日開始大乘機熟的人。既然大乘根性已成熟,則聞佛「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。」應當破除「疑網」,是以「千二百羅漢」常隨佛學的小乘人,「悉亦當作佛」。

4.重頌歎法希有

如三世諸佛,說法之儀式,我今亦如是,說無分別法。
諸佛興出世,懸遠值遇難,正使出於世,說是法復難;
無量無數劫,聞是法亦難,能聽是法者,斯人亦復難。

以下五偈半文,是重頌前文歎法希有。「如三世諸佛,說法之儀式」,皆是先權後實,故「我」釋迦「今亦如是」,前既施權,今當顯實,「說」此一乘的「無分別法」。此一乘無分別的妙法,非隨時有機會聽聞的,因為佛不像普遍一般眾生,每天都有無數的生命被業力所牽來到人間,接受或苦或樂的果報;必須要眾生見佛、聞法、得度的因緣成熟,然後「諸佛興出世」。但很多時往往要經過很「懸遠」的時間,然後有佛降生人間。
本經下文說:「一百八十劫,空過無有佛」。故欲想「值遇」佛世,是非常困難的。即使是佛已經出現於人間,但亦不是時常演說如是一乘妙法。必需要時節因緣成熟,然後方說。何況有一類慧根短小,薄福淺智的五濁惡世眾生,即使生逢佛世,尤若逢不逢,若見非見。釋尊住世時,不是也有很多眾生不曾見佛聞法嗎?據說:釋尊降生於印度,當時王舍城的居民,共有九億萬人。僅有三億萬人得見佛聞法,三億萬人但見佛不聞法,而其他的三億萬人,既沒有機會見佛,更沒有因緣聞佛說法,莫論得度了。
即使是已經得見佛聞法的人,但當佛欲說是妙法時,亦被業力所牽,不肯信受,反而離座而去,如釋尊將說此經時,退席的四眾弟子就有五千之多。可見生逢佛世難,得見佛聞法也難,而得聞一乘妙法更難,能聽聞是法歡喜信受,頂戴讚歎,更是難上加難。故釋尊說:「諸佛興出世,懸遠值遇難;正使出於世,說是法復難;無量無數劫,聞是法亦難;能聽是法者,斯人亦復難。」

譬如優曇花,一切皆愛樂,天人所希有,時時乃一出。
聞法歡喜讚,乃至發一言,則為已供養,一切三世佛。
是人甚希有,過於優曇花。

「優曇花」是靈瑞的花朵,三千年開花一次,不只人間少見,天上亦希有難得,人皆喜愛,但卻非隨時可得,時至方現,故「一切皆愛樂」。佛引用優曇花,譬喻人身難得,佛世難值,妙法難聞,難信。若有人得聞是妙法,又能「聞法歡喜讚,乃至發一言」稱頌讚歎此妙法,「則為已」經等如「供養,一切三世佛」了,故「是」聞法歡喜,而能稱讚此一乘妙法的「人」,是「甚希有」難得,猶「過於優曇花」。

5.重頌佛語不虛

汝等勿有疑,我為諸法王,普告諸大眾,但以一乘道,
教化諸菩薩,無聲聞弟子。汝等舍利弗,聲聞及菩薩,
當知是妙法,諸佛之祕要。

此重頌佛語不虛,為以下不虛妄的譬喻作依本。初六句誡勿於可信人生疑,次四句誡勿於可信法生疑。
佛為諸法之王,於法自在,所說無不真實,何況今在靈山會上,非但告訴舍利弗一人,而是「普告諸大眾」,說明佛四十餘年來,權說三乘教法,目的實為此一乘佛道,故佛「但以一乘道,教化諸」眾生,凡有聞佛說法的人,皆是大乘「菩薩」,根本就沒有所謂「聲聞弟子」。聲聞一詞,只是佛方便權巧施設,臨時假立的一個階位而已。是以「汝等舍利弗,聲聞及菩薩,當知是妙法,諸佛之祕要。」非二乘心智所能測,謂之秘,總括十法界聖凡事理謂之要。今日佛開顯的「妙法」,既然是「諸佛之祕要」,豈可心存疑惑而不信?故佛殷勤勸導舍利弗,「汝等勿有疑」。

6.重頌揀眾敦信

以五濁惡世,但樂著諸欲,如是等眾生,終不求佛道。

以下六頌,是重頌釋尊揀眾敦信,前三頌是揀眾,後三頌是敦信。此一乘妙法,既是諸佛的秘要,非人皆能信,故當揀擇機宜。非大乘根性成熟的眾生,不可以隨便為其宣說,避免薄福小智人,聞法不信反而毀謗,罪招墮落,變為雖曰愛之,實則害之。故佛教舍利弗:「以五濁惡世」眾生,「但」貪戀愛「樂」,執「著諸」五「欲」塵勞,「如是等眾生」,不見佛,不聞法,何況發心勤求佛道?此「終不求佛道」的人,切莫勿為其宣說此一乘妙法,是揀非佛弟子。

當來世惡人,聞佛說一乘,迷惑不信受,破法墮惡道。

此揀增上慢人。因為增上慢人,愚痴無智,未得謂得,未證謂證,豈能信受此一乘妙法?若然「聞佛說一乘」,必然「迷惑不信受」。由於不信而「破法墮惡道」,豈非求升反墮,故佛慈悲,教舍利弗應該揀擇,不要為此輩惡人,宣說此妙法,以免此等謗法墮落。是重頌前文「如來滅後,受持讀誦解義者,是人難得。」

有慚愧清淨,志求佛道者,當為如是等,廣讚一乘道。

如果「有慚愧」心,能夠持戒「清淨」,又發菩提心,立「志求佛道者」,正是大乘法器,就應「當為如是等」大乘根機成熟的眾生,「廣讚一乘道」,以流通正法,以暢佛出世的本懷。是重頌前文「若遇餘佛,便得决了。」

舍利弗當知,諸佛法如是,以萬億方便,隨宜而說法。
其不習學者,不能曉了此;汝等既已知,諸佛世之師,
隨宜方便事,無復諸疑惑,心生大歡喜,自知當作佛。

此三偈頌是敦信。前六句,是勸信施權;後六句,是勸信顯實。「諸佛」是總括十方三世諸佛。「法如是」即先隱實施權,後開權顯實。十方三世諸佛,皆以萬億種方便,「隨」順眾生的機「宜」大小不等「而說」三乘五乘諸「法」。「其」他「不」見佛,不聞法,未曾獲得「習學」佛法真實利益「者」,是「不能曉了此」權實不二之事,但汝舍利弗等,是應該明白而信受的。為甚麼呢?因為「汝」舍利弗「等」諸大聲聞弟子,「既」然已經修學佛法,親受法益,今又在法華會上,聞佛開權顯實,種種開示,「已知諸佛」是「世」間之導「師」,「隨」順眾生機「宜」運用「方便」,為實施權;今於法華會上,又隨眾生大乘根機成熟之所宜,而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等「事」。自當明了,「無復諸疑惑」,應該「心生大歡喜,自知當」來必定「作佛」。
「汝等」的等字,是概括其他迦葉等大弟子,為譬喻說法周中,得授記的人。亦等括千二百常隨眾,是因緣說法周中授記者。是重頌前文:「若有比丘,實得阿羅漢,若不信此法,無有是處。」
釋尊自從出定以後,即雙讚佛的權實二智,廣明諸佛為實施權,開權顯實之事。進而說明過去、未來、以及現在十方諸佛,包括釋尊自已在內,法皆如是。先隨順眾生各別根性,愛好與習慣,而權巧演說種種不同的法門,其目的皆是為欲令眾生開、示、悟、入佛知見,自知當作佛,而激發眾生的菩提心,勤求佛道,以暢佛出世的本懷。今舍利弗等,既然明了,自知當作佛,則已經達到佛出世說法之目的,故本經的正法說周,至此亦已宣說完畢。以下〈譬喻品〉是進入譬喻說法周,用譬喻來說明佛為實施權,以及開權顯實。

譬喻品 第三

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

譬喻品第三
總釋譬喻,譬是比況義,喻是曉訓義。即是用一種比例,以此例彼,以淺例深,令人由已知的事物,明曉未知的道理。前品正法說周,長文偈頌,皆廣明五佛權實二智,上根利智者,聞即領悟,明白十方三世諸佛,為度眾生方便,無不隱實施權,直待眾生大乘根機成熟,然後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。但中下根機之人,猶執迷不悟。佛大悲心切,巧用譬喻,使其領悟得解,故言譬喻。
若別釋譬喻,是以世間事物,比例出世間佛法;令由已知顯淺的事,例知深妙未曾見聞之法。甚至四教各用不同的譬喻,以例四教不同之義理。本經由此品開始,共有四品經文,是譬喻說周;用譬喻顯示佛為實施權,開三顯一。用世間父子,譬喻出世間師弟;又以火宅中種種險象,譬喻三界的苦境;再用三車與一車的譬喻,比如三乘與一乘的佛法。以淺喻深,令中下根機的人,得明白曉了諸佛的權巧方便,故以譬喻立品題。此品在本經二十八品中位居第三,故名〈譬喻品第三〉。

一、舍利弗領解歡喜
(一)經家敘述
爾時,舍利弗踊躍歡喜,即起合掌,瞻仰尊顏,而白佛言:

初四句是結集經者,敘述釋尊正法說完畢之時,舍利弗的反應。後四句,是舍利弗對佛訴說心聲。亦是結集經者叙述舍利弗因為聞佛於〈方便品〉中開權顯實,不止已經理解佛的權實二智,同時得知自己將來必定成佛,內解於心故「歡喜」,喜動於形故言「踴躍」。當時舍利弗即從座起,合掌瞻仰佛的尊顏,用恭敬至誠的身心,向佛陳述自己聞法領解得益的實情。
「踊躍歡喜」,總表三業領解歡喜;「即起合掌」,表身領解,昔不解佛智,權實為二,今解權即實,如二掌合;「瞻仰尊顏」,表意領解於實,無餘思念,唯緣佛境;「而白佛言」,是口業領解。

(二)身子自陳
(1)長文

今從世尊,聞此法音,心懷踴躍,得未曾有。

此標三喜。「聞此法音」,是指佛於前文,稱讚十方三世諸佛的權實二智,以及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等開示。此一乘妙法,昔日未聞,今始得從佛聞,是身喜;從妙佛,聞妙法,是口喜;得妙解,自此捨小學大,自知真是佛子,故「心懷踴躍,得未曾有。」是意喜。

所以者何?我昔從佛聞如是法,見諸菩薩授記作佛,而我等不豫斯事,甚自感傷,失於如來無量知見。

此釋昔日之失,顯今日之得;由昔傷感,述成今日之歡喜。舍利弗常侍佛左右,故於方等時,聞佛彈偏斥小,稱讚大乘;又見佛為諸菩薩授記作佛,而自已及諸大聲聞,從來未曾參預授記的行列,是無身喜;反被佛訶斥,沉空滯寂,是無口喜;故甚傷感,是無意喜,以為自己永遠不可能有機會作佛,而「失於如來無量知見」;今日始知,自當作佛,故三業皆喜。

世尊!我常獨處山林樹下,若坐若行,每作是念,我等同入法性,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?是我等咎,非世尊也。所以者何?若我等待說所因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,必以大乘而得度脫。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,初聞佛法,遇便信受,思惟取證。

此結咎自責。舍利弗在方等會上,未曾參豫授記之事,雖甚傷感,但不敢怪佛心不平等,唯有反躬自責。故當個人獨處山林樹下,若靜坐沉思,或若經行之時,每作是念:「我等同入法性,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?」
「法性」,即是真如自性,亦是本經所說的諸法實相。《華嚴經》昇須彌品說:「法性本空寂,無取亦無見。」舍利弗本門已經證得真如自性,迹門示現小乘,亦斷盡見思煩惱,遠離取捨,證真空理,與諸菩薩一般同證入諸法空性,故言:「我等同入法性。」
舍利弗獨處山林時,常常自己思惟,我等聲聞人,既然與諸菩薩一樣,同入法性,應該同得授記作佛,何以佛獨以小乘法濟度我等呢?可能是我等小乘人,不解佛的方便,執著涅槃小果之過咎,不應該是世尊心不平等?
「所以者何」以下,是舍利弗解說引為自咎的原因。「待說所因」含意有二:一是指成就佛道的真因。若果舍利弗等,等待佛說發菩提心的四弘誓願,是成就佛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真因,然後依教奉行,佛必然以大乘法,令舍利弗等聲聞人得度。其次是指佛,未曾與二乘人授記作佛的原因,是「所以未曾說,說時未至故,」若然等待大乘機熟,佛必定以大乘法,令舍利弗等得度。可惜他們不解佛意,隨宜說法,故最初聞佛說四諦法,即便信受,思惟取證偏空涅槃,致懷疑佛心不平等。
不待說所因,是不解佛實智,故失於前;不解方便,是不解佛權智,而失於後;無權實妙解,故無意喜;信受初說,故無口喜;思惟取證,偏空理涅槃,遠離佛常樂我淨,故無身喜,以致悲傷苦惱,引咎自責。此是述成昔日之失,而喜今日之得。

世尊!我從昔來,終日竟夜,每自剋責。而今從佛,聞所未聞,未曾有法,斷諸疑悔,身意泰然,快得安隱。今日乃知真是佛子,從佛口生,從法化生,得佛法分。

此是結成今日三喜。舍利弗自從昔日在方等會上,未得授記作佛以來,終日竟夜,每每自己剋責自己。直至今日在法華會上,親從佛「聞」昔日「所未聞」的「未曾有法」,始可以斷除佛以小乘法而見濟度的懷疑。同時也解除了因自己不解佛意,隨宜說法,即取證小果,不求大乘的悔恨。故言:「斷諸疑悔。」
「今日乃知」,是顯示昔日的不知。昔日不知故疑悔,今日既知佛但教化菩薩,凡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,將證佛位,自然身心泰然,很快得證佛果大涅槃的安隱,故「今日乃知,是真佛子」。聞佛法音,領解得益,能長養慧命,是「從佛口生」;修學佛法,分斷無明,是「從法化生」;分證法身,是「得佛法分」。
「真是佛子」,是理即佛;「從佛口生」,是名字即佛;「從法化生」,是相似即佛;「得佛法分」,是分證即佛;因圓果滿,終證佛道,是究竟即佛。
又真是佛子,身近於佛,故身喜;從佛口生,是口喜;從法化生,是意喜;得佛法分是分證佛三德秘藏。故舍利弗身意泰然,得未曾有,生大歡喜,踴躍不已,

(2)偈頌

爾時,舍利弗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我聞是法音,得所未曾有,心懷大歡喜,疑網皆已除。
昔來蒙佛教,不失於大乘,佛音甚希有,能除眾生惱。
我已得漏盡,聞亦除憂惱。

此二偈半文是重頌今得之喜。初句重頌長文「聞此法音」次三句重頌前文「而今從佛,聞所未聞,未曾有法,斷諸疑悔」。 疑是根本煩惱之一,能令人心煩,惱亂自性。疑惑不除,如人墮落羅網中,身心皆不得自在。今因聞佛開權顯實的法音,疑惑盡消,如人脫離羅網,故「心懷大歡喜。」
舍利弗等大聲聞弟子,自從往昔以來,蒙佛教其學習小乘法,方等會上,未得參與授記作佛,認為已經失去學習大乘,成就佛道之機會,悔恨不已。豈料昔日的權教,不離今日之一乘妙法,今聞佛的法音,始知「不失於大乘」。可見「佛音甚希有,能」解「除眾生」心中之苦「惱」。舍利弗等雖然已經證得無為,煩惱漏盡,遠離凡夫喜怒哀樂種種情緒,然而如果失去成佛的機會,豈能不耿耿於懷?故前文說:「我等不預斯事,甚為傷感。」但今得聞佛說:「千二百羅漢,亦悉成佛道」,怎不歡喜呢!故言:「我已得漏盡,聞亦除憂惱。」

我處於山谷,或在林樹下,若坐若經行,常思惟是事。
嗚呼深自責,云何而自欺!我等亦佛子,同入無漏法,
不能於未來,演說無上道。金色三十二,十力諸解脫,
同共一法中,而不得此事。八十種妙好,十八不共法,
如是等功德,而我皆已失。

向下十一偈,是重頌前文「甚自傷感,失於如來無量知見」,以顯示昔日之失。初句標傷感之處,次二句明傷感之時,「常思惟是事」以下,說明傷感的理由。「嗚呼」是悲哀感歎詞,「自欺」,是自己以為修學小乘法,不可能再有機會成佛。「無漏法」即是三乘人所共證的諸法空性。舍利弗以為聲聞人,與諸菩薩共同證入諸法空性,但諸菩薩得授記於未來成佛,而自己獨無機會,「不能於未來,演說無上道」,寧不悲哀?
「金色三十二,八十種妙好」,是佛應身之色相,莊嚴無比。「十力諸解脫,十八不共法」,是佛道的功德。舍利弗昔日不得授記作佛,以為盡失佛身的相好莊嚴,以及佛道的種種智慧功德,認為「同共一法中,而不得此事」,是以非常傷感,引為憾事。

我獨經行時,見佛在大眾,名聞滿十方,廣饒益眾生。
自惟失此利,我為自欺誑,我常於日夜,每思惟是事。
欲以問世尊,為失為不失,我常見世尊,稱讚諸菩薩。
以是於日夜,籌量如此事。今聞佛音聲,隨宜而說法,
無漏難思議,令眾至道場。

前四偈半文,是重頌失佛道功德;今此四偈半文,重頌失於利他功德。舍利弗常自獨於山林樹下經行時,「見佛在大眾,名聞滿十方,廣饒益眾生」唯獨自己失去此利他的功德,是「自欺」,貪著小果,不求大乘,是「自誑」,故常於日夜無間斷的思惟是事。每欲以問世尊,希望證明自己所修所證,究竟是已經失於佛道的利他功德,抑或是為不失?
「我常見世尊,稱讚諸菩薩」,是指方等會上,佛常常彈劾與訶斥小乘人,但求自利,稱讚大乘菩薩利他的功德,而授記菩薩當來成佛。是以舍利弗常於日夜,思惟籌量如是授記作佛此事。今在法華會上,聞佛開權顯實的法音,始知佛昔日隨眾生的機宜說法,雖然分為三乘五乘,其實都是無漏難思議的一乘妙法。最後令眾聞法者,皆可以坐道場,成佛道。

我本著邪見,為諸梵志師;世尊知我心,拔邪說涅槃。
我悉除邪見,於空法得證,爾時心自謂,得至於滅度。

此重頌前初聞佛說,遇便信受,思惟取證。 舍利弗未隨佛出家前,是從外道學法,師死,與目連共為二百外道弟子之師,故言「我本著邪見,為諸梵志師」。後遇馬勝比丘,得聞佛法,從佛出家,佛為其說我法二空之理,拔除其邪見,令斷煩惱,證真空涅槃,故言:「我悉除邪見,於空法得證」。當時舍利弗心中,以為自己已經「得至於滅度」。

而今乃自覺,非是實滅度。若得作佛時,具三十二相,
天人夜叉眾,龍神等恭敬,是時乃可謂,永盡滅無餘。
佛於大眾中,說我當作佛,聞如是法音,疑悔悉已除。

以下是重頌今得妙解而歡喜。舍利弗今日於法華會上始自覺,昔日認為證得真空涅槃,就是滅度的想法,是錯誤的,其實并「非是實滅度」。因為昔日但滅見思煩惱,未斷無明,但度分段生死,變昜生死仍存,假如將來「若得作佛時」,何止「具三十二相」,且盡滅三種煩惱,永度二種生死,而為「天人夜叉眾,龍神等恭敬」,至是時乃可謂,永遠滅盡諸煩惱而無餘。由於舍利弗昔迷今悟,聞「佛於大眾中,說我當作佛」,心中疑惑與懊悔,一掃而空,故言「聞如是法音,疑悔悉已除。」

初聞佛所說,心中大驚疑,將非魔作佛,惱亂我心耶。
佛以種種緣,譬喻巧言說,其心安如海,我聞疑網斷。

初頌是追述過去的疑悔,次頌是敘述今日的領解。舍利弗昔日懷疑三乘人同入法性,而佛郤以小乘法而濟度;又悔恨自己學習小乘法,將失於大乘佛道功德。故初聞佛所說「諸佛智慧,甚深無量,其智慧門,難解難入,一切聲聞、辟支佛,所不能知。」又說:「凡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」。心大驚疑,以為是魔王變作佛,來惱害擾亂其心。後來佛引用種種因緣及譬喻,巧妙演說諸佛出世,皆為實施權,權不離實,始斷疑生信,心安如海。

佛說過去世,無量滅度佛,安住方便中,亦皆說是法。
現在未來佛,其數無有量;亦以諸方便,演說如是法。
如今者世尊,從生及出家,得道轉法輪,亦以方便說。
世尊說實道,波旬無此事;以是我定知,非是魔作佛,我墮疑網故,謂是魔所為。

初三偈是重頌當機領解,知道三世諸佛皆隱實施權。舍利弗因聞釋尊廣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皆自證實智,微妙最第一,但為引導眾生,趣向佛乘,故運用權智,方便演說諸法,故知諸佛皆為實施權,權不離實。亦如今娑婆世界的釋迦世尊,從降生於王宮,及出家修行,成佛道,轉法輪,皆是為實施權,以種種方便演說諸法,引導眾生,趣向佛道。
「世尊說實道」等六句,是解釋斷除疑悔之由。「波旬」,是欲界天頂他化自在天天主,因貪戀五欲塵勞,恐懼人修行,超越三界,往往率領眷屬,運用魔鬼手段,破壞出家人修行辦道,能殺害人的法身慧命,故被稱魔王。
《大智度論》說魔有四種:一煩惱魔,因貪瞋痴慢疑邪見等煩惱,能惱害人的身心。二五陰魔,是眾生五蘊色身,能作業感果,令眾生流轉六道,沉淪生死,迷失法身。三死魔,死能斷人命根,令人不能完成志業。四天魔,他化自在天天王,能壞人善事,殺人慧命。《涅槃經》於前四魔之外,另加無常魔,無樂魔,無我魔,無淨魔合共八魔。
《華嚴經》說魔有十種:一蘊魔、五蘊色身,是造罪的根本,令人墮落惡道。二煩惱魔、貪等煩惱,令人迷惑事理,障蔽正道。三業魔、人身口意三業,造殺盜淫妄等惡業,令人墮落三途。四心魔、我見、我慢、我愛、我痴等心理毛病,能障礙聖道。五死魔、死斷人命根,終止道業。六天魔、能破壞善事,妨礙人修道。七善根魔、執著善根,不勤精進道業。八三昧魔、耽戀禪味,得少為足。九善知識魔、於法慳吝,不肯教導後學,妨礙他人進步。十菩提法智魔、於菩提道法,起智執著,障礙中道。十種魔中,除天魔外,其餘皆是眾生自己心中的魔障。舍利弗昔日墮疑網故,聞佛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遂疑是魔所為,今日領解佛智,知是佛的方便,疑惑盡除,始知「非是魔作佛」。

聞佛柔軟音,深遠甚微妙,演暢清淨法,我心大歡喜;疑悔永已盡,安住實智中。

此重頌領解佛的實智。佛音深遠故柔,佛音微妙故軟,舍利弗聞佛以極柔軟的音聲,演說極清淨的妙法,心開意解,生大歡喜,昔日疑悔永盡,而得安住於佛的實智中。

我定當作佛,為天人所敬; 轉無上法輪,教化諸菩薩。

此頌前文:「今日乃知,是真佛子,從佛口生,從法化生,得佛法分」。舍利弗既然已知,自己將來決定成佛,當然為人天所尊敬,如今釋迦佛一般,轉法輪,度眾生。亦是為實施權,但教化諸菩薩。

二、如來述成正法說

爾時佛告舍利弗:吾今於天人、沙門、婆羅門等大眾中說,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,為無上道故,常教化汝,汝亦長夜隨我受學。我以方便引導汝故,生我法中。舍利弗!我昔教汝志願佛道,汝今悉忘,而便自謂已得滅度。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,為諸聲聞說是大乘,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。
此是釋迦佛敘述昔日因中行菩薩道時,曾經於無量劫教化舍利弗等發菩提心,學習大乘,而舍利弗等,亦於無量劫來,常隨佛學,以顯示舍利弗等隨佛學非始自今日。雖然於其中間,舍利弗等因逆緣退失菩提心,學習小乘法,然而既然積劫勤求佛道,今當授記作佛。其實舍利弗,早已經成佛,號金龍陀如來,今為輔助佛教化,遂示現凡夫身,學習小乘法而已。
「沙門」,譯名勤息。是出家人的總稱,意謂出家人勤修戒定慧,故能息滅貪瞋痴。「婆羅門」是印度外道之一。佛住世時,婆羅門教徒常來從佛聞法,其中很多轉移信仰,投佛的座下出家修行。今釋迦佛於法華會上,公開在所有天、人、沙門、婆羅門等大眾中告舍利弗:「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,為無上道故,常教化汝,汝亦長夜隨我受學。我以方便引導汝故,生我法中」。二萬億佛,是指威音王佛。無上道,即是佛道。佛道功德在三乘之上,三乘聖人無能過之,故名無上。
《菩薩地持經》說:如來有七種無上。一身無上,佛身足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故。二道無上,佛恒以慈悲之道,利益一切眾生故。三見無上,佛以正見、正戒、正命成就佛身故。四智無上,佛具足四無礙智故。五神力無上,佛的神通妙力不可思議故。六斷障無上,佛斷盡惑業苦三障故。七住無上,佛恒住於大寂滅定故。
凡是求佛無上道者,必須長期修學,所謂:三衹修福慧,百𠍾種相好。故釋迦佛因地於長時間修學中,曾經隨從二萬億威音王佛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廣修福慧。當時名常不輕菩薩,常教化舍利弗等志求佛道。而舍利弗等亦於無明黑暗長夜中,隨從常不輕菩薩學習大乘,以此宿緣,舍利弗今生雖然著邪見,為諸梵志師,佛卻以方便,令馬勝比丘引至佛前,使其於佛正法中,生長慧命,為真佛子。
佛又呼舍利弗言:我於往昔在威音王佛時代,曾經教汝立志發願勤求佛道,可是汝今悉皆忘記,但得證偏空涅槃,便自己以為已經得滅度,此實是汝的過失,并非我釋迦佛的偏私。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昔日本願所行的無上道故,今為汝等諸聲聞,說是大乘經,名《妙法蓮華》,是教菩薩法,非教聲聞法,是「佛所護念」,非是佛所彈斥。此總明佛昔日曾教身子大乘,雖然身子中間忘大取小,但今還是為說大乘成佛之法,故以下隨即為身子授記作佛。

三、舍利弗授記作佛

舍利弗!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,供養若干千萬億佛,奉持正法,具足菩薩所行之道,當得作佛,號曰華光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

初句明成佛的時節,次三句明行因,「當得作佛」以下明得果。舍利弗是上根利智者,聞佛初周說法,已經開佛知見,即登圓教初住,但解行未圓,福智未具,惑習未盡。故必須於未來過無量無邊劫,待時節因緣成熟,始可成佛。
「供養若干千萬億佛,奉持正法,具足菩薩所行之道」, 是明修因。供養諸佛是修福,奉持正法是修慧;修福,是利他,修慧,是自利。自利利他,福慧雙修,正是菩薩所應該修行之道。直至二利究竟,福慧圓滿具足,然後「當得作佛,號曰華光如來」。因其聞《妙法蓮華經》,開佛知見,智光顯現,最初得記,因名華光。又華是萬行之因華,光是智慧光明。因華是緣因佛性,智光是了因佛性,緣因善心發,了因慧心顯,能親證正因佛性,故名華光如來。是舍利弗未來成佛應身如來的聖號。
華光如來亦具足諸佛的十種通號。堪為眾生福田,故名應供。遍知法界的總相與別相,名正遍知。具足三明六通,名明行足。解脫生死,不為業力所牽,來去自由自在,名善逝。知眾生的依正因果等差別相,名世間解。世出世間無與相等,名無上士。能調伏剛強眾生,名調御丈夫。能為眾生眼目,名天人師。能覺知正定、邪定、不定三聚,名佛。具足十號,為世間所尊敬,名世尊。

國名離垢,其土平正,清淨嚴飾,安隱豐樂,天人熾盛。琉璃為地,有八交道,黃金為繩,以界其側。其傍各有七寶行樹,常有華果。

前證無上道,號華光如來,是佛的正報。今國名離垢,是佛的依報。初三句表佛的性德,「安隱」以下,表佛的修德。「國名離垢」,譬喻一真法界,清淨無染。「其土平正」,譬喻理性平等,生佛不二。以其清淨無染,生佛平等,故「清淨嚴飾」。具足六波羅密,到彼岸故「安隱」。具足方便願力智,故「妙用豐樂」。具足五戒十善,故「天人熾盛」,惡道減少。「琉璃為地」,譬喻佛智慧。「有八交道」,譬喻八正道。「黃金為繩,以界其側」,譬喻萬善交織。「其傍各有,七寶行樹」,譬喻七覺支。「常有華果,」譬喻萬行莊嚴,因果具足。由於佛修德有功,性德顯現,以智證理,故感國土清淨莊嚴,為諸眾生,作增上緣。

華光如來,亦以三乘教化眾生。舍利弗!彼佛出時,雖非惡世,以本願故,說三乘法。

華光如來,亦如釋迦佛 「以三乘教化眾生」。釋迦佛因為出於五濁惡世,眾生障重根鈍,故設方便,先說三乘,後令入佛慧。彼華光佛,出現時雖然非五濁惡世,但「以本願故」先施權後顯實,故為諸眾生,說三乘法。即是為聲聞乘根機眾生,說四諦法;為辟支佛乘根機眾生,說十二因緣法;為志趣大乘菩薩乘根機眾生,說六度萬行等法。依據《大悲空藏經》言:舍利弗往昔因中行菩薩道時,因婆羅門教徒乞討眼睛,唾而踐踏之,因此生瞋恨心,退失菩提心。後又遇善知識,繼續行菩薩道,但發願成佛時,說三乘教法。

其劫名大寶莊嚴。何故名曰大寶莊嚴?其國中以菩薩為大寶故。
劫,是代表時間之最長。有小劫、中劫、大劫之分。據佛經說:由人壽十歲起,過一百年增加一歲,一直增加至八萬四千歲之後,再過一百年減一歲,減至人壽十歲,如是一增一減,名一小劫。積二十小劫為一中劫,積成、住、壞、空四個中劫為一大劫。舍利弗成佛時,劫名大寶莊嚴。

彼諸菩薩,無量無邊,不可思議,算數譬喻,所不能及,非佛智力,無能知者。若欲行時,寶華承足。此諸菩薩,非初發意。皆久植德本,於無量百千萬億佛所,淨修梵行,恒為諸佛之所稱歎。常修佛慧,具大神通,善知一切諸法之門,質直無偽,志念堅固。如是菩薩,充滿其國。

此說明其劫名大寶莊嚴的原因。初六句是明其數量,次二句明其依報,「此諸菩薩」以下,是讚嘆其功德。因為彼國諸菩薩,其數之多,不止是「無量無邊,不可思議」,非普通「算數譬喻,所不能及」,除了佛的智力之外,更無任何人能知其數者。
至於其依報,則非常莊嚴殊勝,「若欲行時,寶華承足」。而且「此諸菩薩,非初發意」學佛的淺位菩薩,而是本門深遠,久植德本, 曾經「於無量百千萬億佛所,淨修梵行,恒為諸佛之所稱歎」的深位菩薩。「皆久植德本」,是福德具足;「常修佛慧」是智慧具足。由於具足福慧莊嚴,故神通廣大,能「善知一切諸法之門」,而且「質直無偽,志念堅固」,都是得不退轉者。因為有「如是」眾多福慧具足,而且神通廣大,皆是得不退轉的菩薩,「充滿其國」,故「劫名大寶莊嚴。」

舍利弗!華光佛壽十二小劫。除為王子未作佛時。其國人民,壽八小劫。
前明眷屬莊嚴,今明佛壽長久。釋迦佛是於賢劫中,第九小劫的減劫人壽百歲時出現於娑婆世界,十九歲出家,三十歲成道,說法四十九年,八十歲入滅。但舍利弗成佛時,「華光佛壽十二小劫」,為王子未作佛時的歲月,還未計算在內,可知舍利弗成佛時,比較釋迦佛壽命長得多,而當時眾生的善根亦比較娑婆眾生深厚。故「其國人民」的生命,亦「壽八小劫」。

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,授堅滿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告諸比丘,是堅滿菩薩,次當作佛,號曰華足安行,多陀阿伽度,阿羅訶,三藐三佛陀,其佛國土,亦復如是。

華光如來成佛過十二小劫後,即授堅滿菩薩記,當來成佛名華足安行如來,亦具足應供,正徧知等十種通號。以其「志念堅固,善知一切諸法之門」,故名堅滿,是因位;以其「若欲行時,寶華承足」,故名華足安行,是果號。其依報國土莊嚴,亦如華光如來一樣,同時亦以三乘法教化眾生,然後開權顯實。

舍利弗!是華光佛滅度之後,正法住世,三十二小劫,像法住世,亦三十二小劫。

華光佛過十二小劫入滅度之後,正法住世,三十二小劫,像法住世,亦三十二小劫。至於末法,則略而不談。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舍利弗來世,成佛普智尊,號名曰華光,當度無量眾。

是超頌前文授記得果,具足十種通號。佛具足權實二智,遍知法界事理性相,為世所尊,故名「普智尊」 。
供養無數佛,具足菩薩行,十力等功德,證於無上道。


是追頌行因。供佛是修福,行道是修慧。由於福慧雙修,故「具足菩薩行」,令十力、四無所畏等佛道功德,圓滿無缺,而得「證於無上道」。

過無量劫已,劫名大寶嚴,世界名離垢,清淨無瑕穢。
以琉璃為地,金繩界其道,七寶雜色樹,常有華果實。

初二句是超頌劫名。「世界名離垢,清淨無瑕穢」,是重頌前文,國土莊嚴。譬喻一真法界之相。「以琉璃為地,金繩界其道」,是明實報土之境,「七寶雜色樹,常有華果實」,是顯因圓果滿,理智一如。
彼國諸菩薩,志念常堅固,神通波羅蜜,皆已悉具足。
於無數佛所,善學菩薩道,如是等大士,華光佛所化。


是重頌前文菩薩眾。「志念常堅固」, 廣修六度萬行,得不退轉,故證根本實智。「神通」 是得六通。「波羅蜜」,是修十度,得差別權智。以其福慧雙修,證權實二智,故言:「皆已悉具足」 。以其「於無數佛所,善學菩薩道」故宿植德本。「如是等大士,華光佛所化」,是重頌佛說法。「如是」指前文所說: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,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」的菩薩眾。位居一生補處,故名「大士」。如是等眾多的一生補處菩薩眾,皆是華光佛所教化,是顯示法眷屬殊勝。


佛為王子時,棄國捨世榮,於最末後身,出家成佛道。
華光佛住世,壽十二小劫,其國人民眾,壽命八小劫。


此二偈是重頌佛及其國人民的壽量。華光佛亦如釋迦佛一樣,降生於王宮,貴為王子,然後,拋棄承繼王位的權利,捨離世間的榮華富貴,而去出家修行,終於圓成佛道,佛住世壽量十二小劫,當時其國中人民的壽命,則只是八小劫。

佛滅度之後,正法住於世,三十二小劫,廣度諸眾生。
正法滅盡已,像法三十二。舍利廣流布,天人普供養。
此重頌法住久近。佛滅度後,有教有行,有修有證,與佛住世無異,名正法時。佛滅度後,有教無行,或修行者多,證果者少,謂之像法。華光佛滅度之後,正法住世,共三十二小劫,正法滅盡後,像法住世,亦三十二小劫。最後二句,是頌供養舍利。佛滅後舍利流布世間,顯示法身住世,令人天供養得福。


華光佛所為,其事皆如是,其兩足聖尊,最勝無倫匹;彼即是汝身,宜應自欣慶。
初二句是總說華光佛,從因至果,說法度眾,國土,劫名,壽命,正法,像法等事,皆如前文所說。以其因圓果滿,福慧具足,是世出世間最尊最勝者,故無人能與之倫匹。最後二句是總結舍利弗授記之事。「彼」是指華光如來。釋尊總結言:彼將來成佛的華光如來,即是今日汝舍利弗之後身,誠應該欣慰,歡喜而慶幸!

四、敘大眾隨喜供養

爾時,四部眾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天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等大眾,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,心大歡喜,踊躍無量。各各脫身所著上衣,以供養佛。釋提桓因、梵天王等,與無數天子,亦以天妙衣,天曼陀羅華,摩訶曼陀羅華等,供養於佛。所散天衣,住虛空中,而自迴轉。諸天伎樂,百千萬種,於虛空中,一時俱作,雨眾天華。

此段經文,是結集經者敘述法會大眾,聞法領解,歡喜供養。爾時,即當佛總結授記完畢之時,法會中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等四眾弟子,以及天龍夜叉等八部眾,「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」,知道自己亦有機會成佛,故「心大歡喜,踊躍無量」。同時「各各脫身所著上衣,以供養佛。釋提桓因,梵天王等,與無數天子,亦以天妙衣,天曼陀羅華,摩訶曼陀羅華等,供養於佛」。出家二眾脫衣供佛,表示捨小乘而趣向大乘。在家二眾脫衣供佛,表示捨愛染而求佛道。「所散天衣,住虛空中,而自迴轉」表示回小向大,轉偏空而成第一義空。「天樂」,表一乘佛果。「諸天伎樂,百千萬種,於虛空中,一時俱作,雨眾天華」 表示依第一義空修萬行之因,當證一乘佛道之果。

五、眾領解開權顯實

而作是言:佛昔於波羅奈,初轉法輪,今乃復轉無上最大法輪。

初二句是領解佛昔日之開權,後二句是領解佛今日之顯實。「無上最大法輪」是領解方便品中,佛說「但說無上道」之意。

爾時,諸天子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昔於波羅奈,轉四諦法輪,分別說諸法,五眾之生滅。
今復轉最妙,無上大法輪,是法甚深奧,少有能信者。

初偈,是重頌領解佛昔日所說之權教。佛初成道,為度五比丘,故前往波羅奈國,於鹿野苑,為五比丘轉生滅四諦法輪。「五眾」是說色受想行識等五陰。身是苦本,故眾生的五陰色身,是苦諦;五陰色身,是由諸煩惱積集業感而生,是集諦;佛法能滅苦因苦果,是道諦;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,是滅諦。故言「分別說諸法,五眾之生滅」。
次偈,是重頌領解佛今日所顯之實教。「今復轉最妙,無上大法輪」,是指佛於正法說中,開三乘之權,顯一乘之實。今日佛所說的一乘法,是甚深奧,最微妙之真理,故很少有人能夠了解而信受者。
我等從昔來,數聞世尊說,未曾聞如是,深妙之上法。
世尊說是法,我等皆隨喜,大智舍利弗,今得受尊記。
我等亦如是,必當得作佛,於一切世間,最尊無有上。


此是諸天子自述領解,隨喜回向。佛每會說法,不管是在人間或是天上,梵王、帝釋及諸天子,皆列席恭聽,但從來「未曾聞如是,深妙之上法」,今於法華會上,「世尊說是」一乘希有之妙「法,我等皆」 能領解「隨喜」,既然佛說:凡有聞法,無一不成佛,然則「大智舍利弗,今得受尊記」,則「我等亦如是,必當得作佛」,將來一定能夠「於一切世間」中, 成就「最尊無有上」 的佛道。

佛道叵思議,方便隨宜說,我所有福業,今世若過世,及見佛功德,盡迴向佛道。

初句是頌領解一乘之實,次句領知三乘之權。後四句是重頌不住三世福業,及現在見佛聞法所修的慧業,而願意將所修的福業,「及見佛功德,盡迴向佛道」,以表示隨喜功德。至此如來為上根利智的人,正法說周已經完畢,以下即進入譬喻說周。

六、譬喻說周

自此至授記品共四品經文,是本經的第二大段,為中根人譬喻說周。此第三品正以譬喻明佛開三顯一,信解品是中根人得解,藥草喻品,是如來述成,授記品是為中根人授記作佛。

(一)舍利弗請說因緣

爾時舍利弗白佛言:世尊!我今無復疑悔,親於佛前,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,昔住學地,佛常教化言:我法能離生老病死,究竟涅槃。是學無學人,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,謂得涅槃。而今於世尊前,聞所未聞,皆墮疑惑。善哉!世尊!願為四眾說其因緣,令離疑悔。

爾時,是當諸天子自述得解,隨喜回向時,舍利弗因為同輩千二百阿羅漢,仍然未解佛的權實二智,欲代眾請佛再說昔日施權,今日顯實的因緣。故白佛言:「世尊!我今無復疑悔,親於佛前,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」。但「是諸千二百」阿羅漢,已經斷盡見思煩惱,「心自在者,昔住學地,佛常教化」彼等,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法,能令人遠離生老病死,究竟證得真空涅槃。而此等學無學人,亦各自依教奉行,得斷煩惱,解脫生死,破我執,捨離我見(身見)及有無(邊見)等邪見,自謂已經證得涅槃。但今日於法華會上,在世尊前,又親聞佛說:凡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,「聞所未聞」,因此懷疑佛昔日說三乘是究竟,今日又說一乘是真實,未悉原因何在?故「皆墮疑惑」。「善哉!世尊!」是讚佛詞,顯示請法的誠意。「令離疑悔」是請佛為四眾說明前權後實因緣的理由。

(二)佛以譬喻明開顯

爾時佛告舍利弗:我先不言,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方便說法,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?是諸所說,皆為化菩薩故。然舍利弗!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此義,諸有智者,以譬喻得解。

初四句是明前施權,次三句是明今顯實,後三句是許用譬喻重說。當舍利弗請佛重說開顯因緣之時,佛告舍利弗:「我先不言,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方便說法,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?是諸所說,皆為化菩薩故」。佛的意思是:我已經於〈方便品〉中,說明諸佛皆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,皆為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,故昔日雖然以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方便說法,是法皆為一佛事,「皆是教菩薩法」。故「凡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」,何以不解,仍墮疑網呢?然則,舍利弗!今日我應當復以譬喻作比例,由事顯理,重複說明,諸佛昔日為實施權,以及今日開權顯實之義了。若然因聞借用世間事相的譬喻,而得了解一乘妙法,仍然不失為智者,故言「諸有智者,以譬喻得解。」
今譬喻說周,可分為開譬喻與合譬喻。開譬喻是引用世間的事,比例佛法;合譬喻是以佛法合世間的事例。而開譬喻中又分為總譬喻與別譬喻。總譬喻分六,即是長者喻,舍宅喻,一門喻,五百人喻,火起喻,三十子喻。別譬喻分四:一長者見火喻,二捨几用車喻,三等賜大車喻,四無虛妄喻。

(1)總譬喻六科

舍利弗!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,其年衰邁,財富無量,多有田宅及諸僮僕。

「若」是假設,「聚落」是眾人聚居的小市鎮,「邑」等如集合很多小市鎮而成的大都市,「國」是綜合很多大都市而成的國家。國譬喻佛的應身降生於娑婆世界,邑譬喻中千界,聚落譬喻小千界。又國譬喻報土,邑譬喻方便土,聚落譬喻同居土。長者大宅於村落中,譬喻小千界內凡聖同居土的三界。
「有大長者」是譬喻如來出世,大長者是大宅之主,譬喻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。長者具有姓貴、位高、大富、威猛、智深、年耆、行淨、禮備、上讚,下歸等十德。譬喻佛從真如自性生故姓貴,佛十號具足,九界獨尊故位高,佛十力四無所畏,降伏魔軍,制諸外道故威猛,佛三智圓明,洞徹法界故智深,佛久成正覺,壽命無量故年耆,佛三業隨智,行無過失故行淨,佛威儀無缺,為人天師範故禮備,佛為十方諸佛所稱讚故上讚,佛為三界導師,人天歸敬故是下歸。
「其年衰邁」, 譬喻佛化緣將盡,涅槃時至。又長者年高,博通古今,喻佛智德。衰邁則根志成熟,喻佛斷德。
「財富無量,多有田宅」, 總譬喻佛福德智慧。財能濟困,喻佛功德法財,普濟法界困苦涊眾生。田可養命,宅可棲身;喻佛定慧均等,以禪定資養法身慧命,以實智為權智所棲。「僮僕」供給人差遣,能辦眾事。「諸」是說僮僕眾多,喻佛具足無量方便和知見,為實智的僮僕,能曲就眾生機情,廣作佛事。

其家廣大,唯有一門,多諸人眾,一百、二百,乃至五百人,止住其中。

「其家廣大」 是舍宅喻。長者之家宅,既高且大,喻佛應身於娑婆世界,以凡聖同居土為家,此土是三界二十五有所共棲身,故言「廣大」。
「唯有一門」, 是是六喻中的一門喻。門是出入通達義,一門喻一真心,通於凡聖,凡夫迷此真心,故入生死,輪迴六道;聖人悟此一心,故出生死,證涅槃。凡聖皆以此一心為門,故言一門。又一門喻一佛乘,凡夫厭離生死,趣向佛道,雖然方便有多門,歸元無二路。故一佛乘,是通往佛果菩提,唯一的康莊大道。
「多諸人眾,一百、二百,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。」是五百人喻。長者大宅,可以容納五百人居住。一百喻天,二百喻人道與天道,五百喻人天加地獄、餓鬼,畜生等三惡道。五趣眾生,我執堅固,貪戀三界,不求出離,故言「止住其中。」

堂閣朽故,牆壁隤落,柱根腐敗,梁棟傾危,周匝俱時欻然火起,焚燒舍宅。

此是六喻中火起喻。初四句明大宅危殆之相。總喻三界無安,國土危脆,人命無常。「堂」是下層喻欲界,「閣」是上層,喻色無色界。三界成、住、壞、空,有漏無常言「朽故」。「牆壁」喻地水火風四大,「隤落」喻四大損減。因為眾生由四大組成的依報,有生、住、異、滅,正報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故言「隤落」。「柱根」喻阿賴耶識,是眾生命根,此識隨業受報,壽命有限,故言「腐敗」。「梁棟」喻眾生意識,妄念紛紛,惡多於善,故言「傾危」。「周匝」喻八苦五濁,遍於四生四大之間,共業同感,故言「俱時」。「欻然火起」是說本無今有,喻眾生本無諸苦,因無明不覺,煩惱叢生,貪瞋痴熾盛,作諸惡業,招致眾苦逼害身心,猶如火起,焚燒舍宅。

長者諸子,若十、二十,或至三十在此宅中。

是六喻中三十子喻。前文說多諸人眾,是指五趣眾生。今言長者諸子,若十、二十,或至三十,是別指三乘人。三乘聖人,受佛教化,共證無生,同是佛子。十喻菩薩,二十喻緣覺,三十喻聲聞,以三乘人皆具足十智之性,故言十。小乘十智是:世俗智,法智,類智,苦智,集智,滅智,道智,他心智,盡智,無生智。(見俱舍論)大乘十智是:三世智,佛法智,法界無礙智,法界無邊智,充滿一切世界智,普照一切世間智,住持知一切世界智,知一切法智,知無邊諸佛智。(見華嚴經)

(2)別譬喻四科

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,即大驚怖,而作是念: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,安隱得出,而諸子等,於火宅內,樂著嬉戲,不覺不知,不驚不怖,火來逼身,苦痛切己,心不厭患,無求出意。

別譬喻四科中,最初長者見火喻。「長者見」 是能見火之人,「是大火」 是所見之境。譬喻佛眼觀見六道眾生。「從四面起」,譬喻眾生四種顛倒妄想。因為六道眾生,深著於五欲,貪愛自蔽,不知身不淨,受是苦,心無常,法無我。而生起常、樂、我、淨四種妄想執著,遂起惑作業,由業感果,如是惑業苦三,循環不息,惱害身心,如被大火焚燒。
「即大驚怖」, 譬喻佛為眾生故,而起大悲心。因為佛從久遠劫來,常教化此等眾生,修習大乘,今見其忘失菩提心,故大驚。擔憂其起惑作業,故大怖。大驚故,興慈與樂;大怖故,運悲拔苦。
「所燒之門」,指被火所燒處之門。三界是所燒之處,眾生惑業是能燒之火。
「安隱得出」, 譬喻佛因中修學佛法,以佛法甘露息滅業火,直至煩惱淨盡,法身顯現,不再為五濁八苦所惱,不被四倒八風所動,出三界,證菩提,如長者能於火宅,所燒之門,安隱得出。
「而諸子等」以下,是譬喻佛回顧六道眾生,困居三界,惑業苦三,循環不已,眾苦交煎,猶如猛火焚燒,仍不覺五陰八苦,不知四倒三毒,不驚傷害法身,不怖喪失慧命,而於三界火宅內,樂著五欲嬉戲。
「火來逼身,苦痛切己」,三界眾生,為三毒八苦火所逼,仍然不厭無常苦,不患煩惱集,不修道求滅。如前文所說:「不求大勢佛,及與斷苦法」。譬喻長者諸子,於火宅內,樂著嬉戲,不覺不知,不驚不怖,火來逼身,苦痛切己,仍舊不生厭患之心,無求出意。故佛興慈運悲,垂跡娑婆世界,入五濁惡世,開示成佛法門,令眾生出三界火宅,到達菩提涅槃安隱之處。

舍利弗!是長者作是思惟:我身手有力,當以衣祴,若以机案,從舍出之。

以下是捨几用車喻。喻佛捨一佛乘,方便說三。
「是長者作是思惟」, 譬喻佛於三七日中,思惟如是事。「我身手有力」,喻佛具足神通智慧力,佛依三昧斷德,能發神通,荷負眾生,喻身有力;依般若智德,能用方便,演說諸法,救拔眾生,喻手有力。
「衣祴」,是盛花器具,喻佛道知見,「几」喻佛四無所畏,「案」 喻佛十力等功德。長者擬用身手之力,運用衣祴几案,掩護諸子令出火宅,譬喻佛用神通智慧力,演說佛道知見、四無所畏、十力等一乘妙法,令眾生出三界苦,入佛知見,增長慧命,成就法身。

復更思惟:是舍唯有一門,而復狹小。諸子幼稚,未有所識,戀著戲處,或當墮落,為火所燒。

以下是譬喻無大乘機。「是舍唯有一門」,門是供人出入之用,一門,譬喻理一、教一、人一、行一。佛說一乘之教(教一),但教化菩薩(人一),能令菩薩出六道生死輪迴之門,悟入佛知見(行一),證一乘之理(理一)。即是方便品中所說:「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。」此一乘妙法,難解難知,小乘根機,很難依之修證,通往佛果菩提。故言「而復狹小」。

長者身手有力,並有几案等用具,雖然可以拯救諸子出火宅,無奈火大門小,「諸子幼稚,未有所識」,又貪「戀著戲處」,怎能從狹小之門而出離火宅?一不小心,恐怕會墮落被火所燒呢!譬喻佛雖然具足智斷二德,又有十力、四無所畏等神通妙力,是可以宣說一佛乘妙法,令眾生出離三界火宅,悟入佛道知見,證得一乘妙理。可惜眾生大乘善根淺薄,不解佛智,猶如諸子幼稚無知(善弱);又愛見執著,貪戀三界五欲塵勞,或耽戀禪味,或著空定,如諸子戀著戲處(惡強)。眾生善弱惡強,難調難伏,若聞佛乘,必生毀謗,而招墮落,被無明煩惱火所燒。如前文所說「眾生諸根鈍,著樂痴所盲,如斯之等類,云何而可度。」因此,佛不得不另思對治之法。
「或當墮落,為火所燒」,其意有二:一是諸子幼稚,未有所識,不知出宅,為火所燒。譬喻眾生善根短少,不解佛乘,破法不信,致招墮落,被業火焚燒。其次是諸子戀著戲處,不肯出宅,致被困宅中,被火所燒;譬喻眾生深著諸見,迷戀五欲,被困三界,將為無明煩惱火所燒。

我當為說怖畏之事,此舍已燒,宜時疾出,無令為火之所燒害。作是念已,如所思惟,具告諸子,汝等速出。父雖憐愍,善言誘喻,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,不驚不畏,了無出心。亦復不知何者是火,何者為舍,云何為失,但東西走戲,視父而已。

長者見「此舍已燒,宜時疾出」,故對諸子提出警告,勸令「汝等速出」。 無奈「父雖憐愍,善言誘喻,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,不驚不畏,了無出心」。譬喻佛用權智鑒機,而隱實施權,為眾生說:五陰舍宅,被煩惱業火所燒,生死輪迴,六道昇沉,三界無安,甚可怖畏等事,勸導眾生,急求出離。可惜眾生迷久障深,不受教誡,不驚生死,不畏三塗,不知三毒火,能燒諸善根,不覺五陰舍宅,能蓋覆真心,喪失佛性,而隨逐妄想,作業流轉,天上人間,牛胎馬腹,此死彼生,輪迴六道,以苦為樂。猶如諸子,身處火宅,「不驚不畏,了無出心。亦復不知何者是火,何者為舍,云何為失,但東西走戲,視父而已」。

爾時,長者即作是念:此舍已為大火所燒,我及諸子若不時出,必為所焚,我今當設方便,令諸子等得免斯害。

以下是擬用三車喻。前文「我雖於此所燒之門,安隱得出」,是喻佛法身出纏,今言「我及諸子若不時出,必為所焚」,是喻佛應身同疾。長者為令諸子得免火災之害,而設方便,以羊車,鹿車,牛車引誘諸子,出離火宅。喻佛為救度眾生出離三界火宅,而隱實施權,巧說三乘。羊車,譬喻聲聞乘,鹿車,譬喻緣覺乘,牛車,譬喻菩薩乘。應〈方便品〉中所說:「尋念過去佛,所行方便力,我今所得道,亦應說三乘。」

父知諸子,先心各有所好,種種珍玩奇異之物,情必樂著,而告之言:汝等所可玩好,希有難得,汝若不取,後必憂悔。如此種種羊車、鹿車、牛車、今在門外,可以遊戲。汝等於此火宅,宜速出來,隨汝所欲,皆當與汝。

初二句譬喻佛觀機設教,知道眾生宿世習氣不同,愛欲互異,根性大小利鈍不一。故為鈍根小智人,說四諦法,令其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;斷見思煩惱,出三界生死,證偏空涅槃,是名小乘,喻門外羊車。為中根者,說十二因緣法,令其知緣起性空,悟無生理,除見思惑,出三界苦,證涅槃樂,是名中乘,喻門外鹿車。為大乘根性眾生,說六度萬行等法門,令其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破無明,證法身,名大乘,喻門外牛車。
車喻三乘人所證之理,羊鹿牛三獸,喻三乘人能證之智,三車雖然同出三界,但因三獸伏車,負荷致遠其力不一;喻三乘人智力勝劣不同,致證理深淺不等。但皆可以法樂自娛。故言「可以遊戲」。
此應〈方便品〉言:「即趣波羅奈,諸法寂滅相,不可以言宣,以方便力故,為五比丘說:是名轉法輪」。文句言:「汝等所可玩好,希有難得,汝若不取,後必憂悔」,譬喻勸轉,「如此種種羊車、鹿車、牛車、今在門外,可以遊戲」,譬喻示轉,「汝等於此火宅,宜速出來,隨汝所欲,皆當與汝」,譬喻證轉。

爾時諸子,聞父所說珍玩之物,適其願故,心各勇銳,互相推排,競共馳走,爭出火宅。

此明適子所願,譬喻佛權巧方便,應機設教,眾生聞法歡喜,勇猛精進,如法修行,終出三界,得無學位。初三句是譬喻聞慧;心各勇銳,譬喻思慧;互相推排,競共馳走,爭出火宅,譬喻修慧。文句言:「推四真理,排伏見惑,邪正未決,名為互相,此入修慧,暖頂位也。」「競」喻進取勝理,得入法忍,「共」喻世第一位,「馳走」喻斷見惑,引生無漏智,初見真諦理,「爭出火宅」,喻斷盡見思惑,超越三界,證真諦理,得阿羅漢道。

是時長者,見諸子等,安隱得出,皆於四衢道中,露地而坐,無復障礙,其心泰然,歡喜踊躍。

以下是別譬喻四科中的第三等賜大車喻。譬喻佛開三顯一,捨權顯實,文分四段,今初是父見子免難歡喜喻。「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」火宅,幸免火燒之難,故生歡喜。喻佛見三乘人修學佛法,斷煩惱,出三界,了生死,得免五濁惡世,三苦八苦的逼迫惱害而生歡喜。「四衢」是通達的大道,喻四諦理,是通往涅槃的大道。諸子「皆於四衢中,露地而坐,無復障礙」,譬喻二乘人修四諦法,斷惑證真,以及權乘菩薩,初阿僧祇劫修行圓滿,初入聖位,證二空理。「其心泰然,歡喜踊躍」是譬喻二乘人證偏空理,六通自在;及登地菩薩,成就檀波羅蜜,生大歡喜。

時諸子等各白父言:父先所許玩好之具,羊車、鹿車、牛車願時賜與。

此第二段文是諸子索車喻。譬喻大乘機熟,如〈方便品〉中佛說:「我見諸佛子,志求佛道者,無量千百億,咸以恭敬心,皆來至佛所。」昔日權教三乘人,精進辦道,目的是求了生死,出三界,止於化城。後因於方等時,被佛彈斥而恥小,至般若時,知有大法而心生羨慕,今再於法華會上,聞佛說:諸佛以無量方便,種種因緣譬喻言詞,而為眾生演說諸法,是法皆為一佛乘故,是諸眾生從佛聞法,究竟皆得一切種智。」始知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是以殷勤三請,求佛智慧。如舍利弗請佛為四眾說權實因緣,令離疑悔,猶如諸子等,各白父言:「父先所許玩好之具,羊車、鹿車、牛車願時賜與。」

舍利弗!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,其車高廣,眾寶莊校,周匝欄楯,四面懸鈴,於其上張設幰蓋,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,寶繩絞絡,垂諸華纓。重敷綩綖安置丹枕。駕以白牛。膚色充潔形體姝好。有大筋力,行步平正,其疾如風。又多僕從而侍衛之。

此第三段文是等賜大車喻。譬喻佛開三顯一,「於諸菩薩中,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」。諸子向父索取羊車、鹿車、牛車!長者因諸子同是自己的兒子,故等賜諸子大車。譬喻一切眾生佛性平等,皆是佛子,佛昔日雖然隨其宿習慣性不同,而說種種不同的法門,但目的皆是為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以其人等法等,故喻等賜大車。
大車譬喻大乘佛法,即是教菩薩法。菩薩依之修證,必得佛道一切種智,故車體喻一切種智,亦即是後得智。其車高廣以下,是敘述車體高廣嚴飾,喻佛智廣大深遠,豎窮三際法源,橫達法界實相理體。
「眾寶莊校」, 喻佛道萬行修飾,萬德莊嚴。佛智能總持一切善法,遮止一切惡法,猶如車的「周匝欄楯」,安全無失。「四面懸鈴」,喻佛以四無礙辯教化眾生。「張設幰蓋」,喻佛道慈悲喜捨四無量心,被蔭眾生。「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」,喻佛道具足十力、四無所畏種種功德。「寶繩」,喻四弘誓願,由願力堅持悲心,不致退失,是謂「絞絡」。「垂諸華纓」,喻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四攝法,攝受眾生。「綩綖」 ,是安止憩息之處,「重敷綩綖」,譬喻諸禪波羅蜜,依《維摩經》可解釋為三業清淨。安置「丹枕」,是休息之臥具,譬喻一行三味,止息一切智行。菩薩由持戒三業清淨,而生諸禪定,由定發慧,自利兼他,因圓果滿,終於證得佛道一切種智,如諸子各得高廣華麗的大車。

「駕以白牛」以下,是說明白牛體態氣力動作皆勝。以喻佛道根本智的妙用難思,能引導行人由因至果,由根本智而生後得智,如牛駕車。根本智原本清淨無染,法性充實,猶如白牛「膚色充潔」,根本智能出生一切差別智,起清淨行,成就種種無漏功德,喻「形體姝好」。根本智力能遮止眾惡,成就眾善,故言:「有大筋力,行步平正,其疾如風。」根本智能伏煩惱,起諸妙用,由體起用,攝用歸體無所滯著,言步行。定慧均等,趣向中道,遠離二邊無所偏,言平正。權實不二,真俗圓融,直趣佛果菩提喻白牛其疾如風。「又多僕從而侍衛之」,譬喻佛的權實二智,起諸妙用,成就方便波羅密,隨時運用,廣度眾生,利樂有情;猶如眾多僕從侍衛,供給驅使,成辦眾事。又僕從眾多喻佛果上的神通,隨意運用。

所以者何?是大長者財富無量,種種諸藏,悉皆充溢,而作是念:我財物無極,不應以下劣小車,與諸子等,此幼童皆是吾子,愛無偏黨,我有如是七寶大車,其數無量,應當等心,各各與之,不宜差別。所以者何?以我此物,周給一國,猶尚不匱,何況諸子。

初四句明長者等賜大車之由。長者一因擁有無量財寶,二因是自己的兒子。若然不是自己的兒子,或是沒有眾多財寶,是不可能各賜諸子等與大車的。而今所以等賜諸子大車,是因為「長者財富無量,種種諸藏,悉皆充溢」,又自念:我財物無極,不應以下劣小車,與諸子等。我既然擁有如是七寶大車,其數無量,周給一國,猶尚不匱,何況此等幼童皆是吾子,應當愛無偏黨,而平等給與,不宜差別。譬喻佛果功德法財無量,權實二智悉皆具足,而且一切眾生,皆具佛性,皆是佛子,應該平等教化,普令法界有情,共入佛智。何況對大乘根性,志求佛道的大道心眾生呢?如佛在〈方便品〉中說:「佛自住大乘,如其所得法,定慧力莊嚴,以此度眾生。自證無上道,大乘平等法,若以小乘化,乃至於一人,我則墮慳貪,此事為不可。」又言:「我本立誓願,欲令一切眾,如我等無異,如我昔所願,今者已滿足,化一切眾生,皆令入佛道。」可知佛慈平等,普濟有情,愛無差別,如長者愛無偏黨,等賜諸子大車無異。

是時諸子各乘大車,得未曾有,非本所望。

此是等賜大車喻中的第四段文,諸子得車歡喜喻。諸子為求羊車、鹿車,牛車而爭出火宅,今各人皆得七寶大車,故喜出望外,得未曾有。譬喻三乘人精進辦道,目的只希望超出三界,解脫分段生死,今在法華會上,聞佛開三顯一,始知諸佛但教化菩薩,佛子行道已,來世得作佛。終盡變昜生死,親證法身,出乎意外,得未曾有,怎不歡喜?

舍利弗!於汝意云何,是長者等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不。舍利弗言:不也,世尊!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難,全其軀命非為虛妄。何以故?若全身命,便為已得玩好之具,況復方便,於彼火宅而拔濟之。世尊!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,猶不虛妄。何以故?是長者先作是意,我以方便令子得出,以是因緣,無虛妄也。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,欲饒益諸子,等與大車。佛告舍利弗:善哉!善哉!如汝所言。

此是別譬喻科中第四段,無虛妄喻。初四句是佛問,次四句是舍利弗答。佛以問答方式令舍利弗自說內心的領解,以證明佛無論是說權或說實,皆語無虛妄。
佛問:長者初許與諸子門外三車,最後等賜大車,與所許有別,是否可以說是屬於虛妄呢?舍利弗答:長者最初假設方便,故說門外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目的是引誘諸子出火宅,脫離危險,保護生命,結果諸子爭出火宅,得免火災之難,目的已達,即使不與小車,亦非虛妄。「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,欲饒益諸子,等與大車」呢!
此譬喻佛昔日方便權說三乘教法,雖然是屬於方便假設的化城,并非寶所,但眾生依之而修,的確已出三界火宅,離苦得樂,卻是事實,即使是沒有三乘果位,亦非虛妄。何況佛今等以大乘教化,普令眾生得法身慧命,共入佛道,授記作佛?
佛雙讚善哉以下,是印證舍利弗所答屬實,以結述長者喻。

(3)法合總譬喻

舍利弗!如來亦復如是,則為一切世間之父。於諸怖畏、衰惱、憂患、無明闇蔽,永盡無餘。而悉成就無量知見力無所畏,有大神力,及智慧力,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,大慈大悲,常無懈惓,恒求善事,利益一切,而生三界,朽故火宅。

下是以法合喻。今此段文是合總譬喻中,六種譬喻。如來合長者喻。一切世間,是總括實報土、方便土,與同居土三種世間。長者是諸子之父,佛為三種世間之父,故佛告「舍利弗!如來亦復如是,則為一切世間之父。」
「於諸怖畏,衰惱憂患,無明闇蔽,永盡無餘」,是顯佛斷德。「而悉成就無量知見」, 是顯佛智德。「力無所畏」, 合上財富無量。「有大神力及智慧力」, 合上多有田宅。「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」, 合前諸僕從。恒求善事,海仁老法師認為應該是恒與善法。因為佛「大慈大悲」憐憫眾生,故「常無懈惓,恒與善法,利益一切。」救濟五趣之苦,合上五百人喻。「而生三界朽故火宅」,以三界為家,合上其家廣大,即是舍宅喻。「為度眾生」是合三十子喻。 「生老病死,憂悲苦惱,愚癡闇蔽,三毒之火」, 是合上起火喻。「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合上唯有一門喻。

為度眾生,生老病死,憂悲苦惱,愚癡闇蔽,三毒之火,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六道眾生,恒受三苦、八苦、無量之苦逼迫惱害。生老病死,是八苦中之前四種。眾生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,必須隨業受報,是生苦;人命無常,青春不永,當六根衰退,行動不便時,是老苦;生理變化,四大不調和,發生故障,是病苦;一期壽盡,四大分散,是死苦。人心不足,常抱奢望,求不得時,固然是苦,既得之又患失之,更苦。總而言之,人生於世,不如意事,十常八九,內憂外患,身心不安,故言「憂悲苦惱」,合上堂閣故朽,棟樑傾危。
人因無知,迷於事理,貪求不已。貪而不得故瞋,瞋恨不已,起諸邪見是痴。眾生由於無明闇蔽,貪瞋熾盛,能燒毀善根慧命,失佛知見,輪迴六道;合上欻然火起喻。佛憫眾生愚昧,失佛知見,沉淪苦海,因而興無緣大慈,運同體大悲,出現世間,權巧教化,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,「得阿耨多羅三旌藐三菩提」,獲證如來一切種智,出離三界火宅,唯此一佛乘,故合上一門喻。

(4)法合別譬喻

見諸眾生,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,亦以五欲財利故,受種種苦,又以貪著追求故,現受眾苦,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,若生天上,及在人間,貧窮困苦,愛別離苦,怨憎會苦,如是等種種諸苦。眾生沒在其中,歡喜遊戲,不覺不知,不驚不怖,亦不生厭,不求解脫。於此三界火宅,東西馳走,雖遭大苦,不以為患。

下是以法合別譬喻。今此段文,是合長者見火喻。「見」是長者見火之眼,譬喻佛寂照的能觀之智眼。「諸眾生」 以下,是所觀之境。「諸眾生為生老病死,憂悲苦惱之所燒煮」, 合上大火從四面起。
「生老病死」,概括求不得,愛別離,怨憎會,五陰熾盛等苦。「憂悲苦惱」,概括苦苦、壞苦、行苦。眾生顛倒,貪著色聲香味觸等五欲,認為努力追求名利財富,就可以滿足個人的享受,樂而不苦。往往不擇手段,損人益己,薄人厚我,作種種罪業,現生固然要接受法律的裁判,苦惱逼迫身心,來世還要被惡業所牽,墮落地獄、畜生、餓鬼三惡道受苦。「若生天上及在人間」, 亦難免為「貧窮困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的惱害。「如是等種種諸苦」,欲界諸天,亦難幸免。色界諸天,雖然不像欲界眾苦交煎,苦上加苦;但天福享盡,五衰相現,難免墮落,是壞苦。無色界諸天,不受諸樂,可免苦苦與壞苦,但仍然隨定業遷移,不得自在,就是行苦。是以三界眾生,都沒在眾苦中,反而以苦為樂,深心貪著「歡喜遊戲」。「不覺」苦,「不知」集,「不驚」生死險道,「不怖」畏六道沉淪,「亦不生厭」離之心,「不求解脫」之道。而於「三界火宅」中,聲色犬馬,「東西馳走」,終日營營役役,「雖遭大苦,不以為患」。合上文「心不厭患,不求出意。」

舍利弗!佛見此已,便作是念,我為眾生之父,應拔其苦難,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,令其遊戲。

合前我身手有力,當以衣祴,若以几案,從舍出之。「應拔其苦難」,是大悲拔苦,「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」,是大慈與樂。佛為四生慈父,人天導師,為拯救三界火宅中眾生,令離五濁八苦種種憂悲苦惱,而思以佛道無量無邊智慧教化眾生,「令其」出離火宅,而「遊戲」於佛道智慧神神通妙用,猶如長者思以衣祴几案,掩護諸子,出離火宅,以免被燒之災難。

舍利弗!如來復作是念: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,捨於方便,為諸眾生讚如來知見,力無所畏者,眾生不能以是得度。所以者何?是諸眾生,未免生老病死,憂悲苦惱,而為三界火宅所燒,何由能解佛之智慧。

自此至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,是合前捨几用車喻。「但以神力」合身有力,「及智慧力」是合手有力。「讚如來知見」合衣祴,「力無所畏」合几案。佛復念若但以佛道智慧神通力,讚歎佛乘,宣說佛知見十力四無所畏等功德,眾生必然不能信受而得度。
「所以者何」以下,是解釋眾生不能信受而得度的理由。因為是諸眾生,困居三界,未免生老病死,沒在三苦八苦無量之苦中,而被三界種種憂悲苦惱業火所燒,凡情與聖智之間,相去遙遠,絕對不可能理解佛之智慧。合上是舍唯有一門,而復狹小,諸子幼稚,未有所識。

舍利弗!如彼長者,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,但以殷勤方便,勉濟諸子火宅之難,然後各與珍寶大車。如來亦復如是,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。但以智慧方便,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,為說三乘,聲聞、辟支佛、佛乘,

長者不恃身手有力,而知諸子先心所好,但以殷勤方便,權說門外三車,引誘諸子,出離火宅,避免被燒之難,「然後各與珍寶大車」,譬喻佛雖然具足智慧神通,十力四無所畏等種種佛道功德而不用,但以智慧方便,於三界火宅中,為拔濟眾生,離苦得樂而說三乘:聲聞、辟支佛、佛乘。權教三乘該是聲聞乘,辟支佛乘,以及菩薩乘。今言佛乘,是約果言;以菩薩修因,當得佛果故。合知諸子先心所好喻。

而作是言: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,勿貪麤弊色聲香味觸也。若貪著生愛,則為所燒。汝速出三界,當得三乘,聲聞、辟支佛、佛乘。

三界火宅,是眾生聚居之地,眾苦充滿,是苦諦。色聲香味觸等五欲,為眾苦之因,是集諦。速出三界,當得三乘,是滅道二諦。眾生若貪著色聲香味觸等麤弊五欲而生愛,則必為欲火所燒。故佛勸導眾生,莫得貪求五欲快樂,而困住於三界火宅,應該迅速出離,以解脫三界的苦惱,當得三乘:聲聞、辟支佛、佛乘的快樂。合上羊車,鹿車,牛車,今在門外,可以遊戲,汝等於此火宅,宜速出來。於佛三轉四諦法輪中,屬於示轉。

我今為汝保任此事,終不虛也,汝等但當勤修精進。如來以是方便,誘進眾生。

佛親證四諦理,故能為眾生負起保證的責任,眾生但能於四諦法,勤修精進,必定可以斷煩惱,了生死,證諦理,得涅槃,此事終於是真實不虛的。「如來以是方便,誘進眾生」是三轉四諦法輪中,屬於證轉。合上隨汝所欲,皆當與汝。

復作是言:汝等當知,此三乘法,皆是聖所稱歎,自在無繫,無所依求。乘是三乘,以無漏根、力、覺、道、禪定、解脫、三昧等,而自娛樂,便得無量安隱快樂。

此是追述勸轉,合前文「汝等所可玩好,希有難得,汝若不取,後必憂悔」。因為聲聞,緣覺,菩薩三乘法,是十方諸佛度眾生的方便軌則,故「皆是聖所稱歎」,若果修學此三乘法,必證無生智而得自在,必斷煩惱生死而無繫。至時我生已盡,不受後有,自當「無所依」。所作已辦,梵行已立,不再有所「求」,就可以乘是三乘,以無漏的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、四禪、四空、滅受想定,以及八解脫、三三昧等法門而自娛樂。因以上等法門,通於漏無漏學,今在三乘聖者果位而言:故屬無漏。三乘聖人,親證真空涅槃,遠離諸見,永息諸患,以無漏功德自娛,故「得無量安隱快樂。」

舍利弗!若有眾生,內有智性,從佛世尊,聞法信受,慇懃精進,欲速出三界,自求涅槃,是名聲聞乘;如彼諸子,為求羊車出於火宅。

前總說三乘,以下別言,并以譬喻合。今此段文合前如彼諸子,為求羊車而出於火宅。「內有智性」,是宿世曾經修學佛法,識田中含有智慧的種子,作為因力;今生從佛世尊聞法,是善知識力;信受,是作意力;慇懃精進,是資糧力。憑藉此四種力量的功能,欲速出三界,自求證偏空涅槃者,是名聲聞乘。
「從佛世尊,聞法信受」,合上聞父所說,珍玩之物,適其所願,是聞慧;「慇懃精進」合上心各勇銳,是思慧;「欲速出三界,自求涅槃」,合上互相推排,競共馳走,是修慧。「是名聲聞乘」, 合上爭出火宅。

若有眾生,從佛世尊,聞法信受,慇懃精進,求自然慧,樂獨善寂,深知諸法因緣,是名辟支佛乘;如彼諸子,為求鹿車出於火宅。

海仁老法師認為,若有眾生以下,亦應該有「內有智性」四字。因為辟支佛宿世亦曾經修學佛法,而且於百劫廣修福慧,內心播下強而有力的智慧種子,生於佛世,聞佛說十二因緣法,即能信受,慇懃精進,悟諸法緣生無性,當體即空,而證聖果,名為緣覺。若然生不逢佛世,縱然沒有外緣,內在智慧的種性,亦能生長無師智,樂獨善寂,深居山林,求自然慧,故春觀百花開,秋觀黃葉落,亦知諸法緣生無性,而證偏空涅槃,名為獨覺,是名辟支佛乘。合「如彼諸子,為求鹿車出於火宅。」

若有眾生,從佛世尊聞法信受,勤修精進,求一切智,佛智,自然智,無師智,如來知見力無所畏,愍念安樂無量眾生,利益天人,度脫一切,是名大乘。菩薩求此乘故,名為摩訶薩,如彼諸子,為求牛車出於火宅。

海公亦認為於「若有眾生」以下,應加「內有智性」四字。以菩薩摩訶薩,必須歷劫修行,智慧種性深厚,始可信受佛說大乘法,勤修精進,以求一切智,佛智,自然智,無師智,如來知見力無所畏等大乘佛法。此言「一切智」,不同於二乘人,但知諸法空相的偏空智,而是遍知世出世間一切諸法體性之智慧。「佛智」,是指佛以根本智斷無明,證法身,知諸法實相理之智慧。佛斷無明,證法身,成就萬德莊嚴的報身,皆始於自覺,名「自然智」。佛於菩提樹下,豁然大悟,佛性顯現,盡無明,成正覺,不假藉外緣,名「無師智」。綜合一切智,佛智,自然智,無師智即是佛道的一切種智,亦即是如來知見。證得如來知見,自然具足佛道十力四無所畏種種功德。
「愍念安樂,無量眾生」, 是大慈與樂,「利益天人,度脫一切」,是大悲拔苦。此等菩薩摩訶薩,發心勤求佛智以自利,興慈運悲以利他的大道心眾生,是名大乘。就其發心上求下化的因行名菩薩乘;就其果位所證,名一佛乘。因菩薩求此乘有自在勇猛普載之德,故合上「如彼諸子,為求牛車,出於火宅。」法合捨几用車喻已竟,以下是法合等賜大車喻。

舍利弗!如彼長者,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,到無畏處,自惟財富無量,等以大車而賜諸子。如來亦復如是,為一切眾生之父,若見無量億千眾生,以佛教門,出三界苦,怖畏險道,得涅槃樂。如來爾時,便作是念: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,是諸眾生,皆是我子,等與大乘,不令有人獨得滅度,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。是諸眾生脫三界者,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,皆是一相一種,聖所稱歎,能生淨妙第一之樂

前等賜大車譬喻文中,分為免難,索車,等賜,歡喜四段。今以法合,但言免難與等賜。初六句牒前免難等賜二喻。「如來亦復如是」至「得涅槃樂」等七句,是合免難喻,「如來爾時」以下,是合等賜大車喻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,到無畏處,自惟財富無量,等以大車而賜諸子。佛為四生的慈父,見諸三乘眾生,從佛法門,出三界火宅怖畏險道之苦,得偏空涅槃之樂。而自思惟,佛道智慧無量無邊,佛法寶藏無窮無盡,而是諸眾生,皆有佛性,皆是佛子,皆當作佛,故等與大乘,而教化之,不應該令有人獨得小乘滅度,皆應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。
「涅槃」,譯為圓寂或滅度。二乘所證涅槃,但滅見思煩惱,度分段生死,證偏空理,既不圓滿,亦不究竟。如來滅度,即是大般涅槃,譯名大圓寂,或大滅度。大是法身德,滅是解脫德,度是般若德。故如來滅度,能圓斷三惑,圓證三德,圓具無量三昧解脫諸功德,作為自娛之具。
「一相」,即是大寂滅之相,亦即是諸法實相;「一種」,是一切種智,亦即是雙照空有之實智,佛以實智所證的實相理體,是聖凡平等,無諸雜染,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的,故言一相一種。此一相一種之法,是諸佛聖人所稱讚,所守護,為甚麼?因為此法是宇宙的本體,能出生涅槃常、樂、我、淨第一微妙之樂。
「一相」是法身德,「一種」是般若德,「淨妙第一之樂」,是解脫德。佛道三德秘藏,圓具眾德,高廣莊嚴,合前大車,高廣莊校。

舍利弗!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,然後但與大車,寶物莊嚴,安隱第一,然彼長者,無虛妄之咎,如來亦復如是,無有虛妄。初說三乘引導眾生,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。

此合前無虛妄喻,前譬喻文分全身命,及不乖本心二段,今法合文,但言不乖本心。初七句是牒言長者無虛妄之咎,次四句是以法合。彼長者說門外有羊車鹿車牛車,目的是以三車誘引諸子,出離火宅,免被火燒之難。門外雖然沒有三車,但最後卻等與大車,寶物莊嚴,安隱第一,然彼長者,無虛妄之咎。譬喻佛最初權說三乘,引導眾生出離三界火宅,雖然無三乘果位,但眾生斷煩惱,了生死,卻是事實。何況如來最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,普令三乘,同成正覺,得一佛乘!故佛亦復如是,無有虛妄。

何以故?如來有無量智慧,力無所畏諸法之藏,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,但不盡能受。舍利弗!以是因緣,當知諸佛方便力故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

以下是解釋佛無虛妄之由。因為如來自證佛道智慧功德寶藏,無窮無盡,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,但劣根小智人,不盡能信受此一乘妙法,以是因緣,故諸佛運用方便力,「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」
前舍利弗為令四眾,斷除疑悔,請佛說關於權實的因緣。今佛答:以眾生根淺智薄,不能盡受一乘妙法的因緣,故諸佛廣設方便,先說三乘權教,後顯一乘的真實。

(三)重頌譬喻明開顯

(1)重頌總譬喻

佛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譬如長者,有一大宅,其宅久故,而復頓弊。
堂舍高危,柱根摧朽,梁棟傾斜,基陛隤毀。
牆壁圮坼,泥塗褫落,覆苫亂墜,椽梠差脫。
周障屈曲,雜穢充遍。

以下四字一句,四句一偈,共有三十二偈頌,是佛欲重宣前文所說長者大宅譬喻的含義而說。 「譬喻長者」,是頌長者喻。長者具有十德,譬如佛萬德圓融。長者是大宅主,喻佛為三界主。「有一大宅」以下,是頌舍宅喻。大宅,是出宅名。「其宅久故」以下,是廣出宅體,明所燒之相。大宅譬喻三界。三界由眾生無始業力所招感,非今始作,故言「久故」。三界充滿五濁眾苦,故言「頓弊」。「堂」喻色界,「舍」喻欲界,三界眾生,不免墮落言「高危」。此三句明眾生的依報。
「柱根」以下,喻眾生的正報身體。眾生阿賴耶識中的業種子,為招致生命之根本,故喻「柱根」,業報受盡命終言「摧朽」。「梁棟」喻眾生的意識,念念生滅言「傾斜」,「基陛」喻眾生過去業力,為引生現在果報體的主因,眾生的果報色身,無常敗壞言「隤毀」。組合眾生生命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,喻牆之「四壁」,四大互損言「圮坼」,身體髮膚喻「泥塗」,年老色衰,髮白面皺言「褫落」,「覆苫」是屋脊,喻眾生六根起六識作業,惡多善少言「亂墜」。「椽梠」即屋簷,喻眾生前五識攀緣塵境,念念不住言「差脫」。「周障」,是舍宅的圍牆,喻眾生依根起識,遍取麈境,起惑作業,依業感果,被困三界,承受眾苦,言「周障屈曲,雜穢充遍」。

有五百人,止住其中。

是重頌五百人喻。五百人譬喻五趣眾生,長者之三十子,攝於五百人中;喻五趣眾生中,有三乘根性者。五道中的三乘人,仍未出三界,譬喻五百人及三十子,皆止住於火宅中。

鴟梟雕鷲,烏鵲鳩鴿,蚖蛇蝮蠍,蜈蚣蚰蜒。
守宮百足,狖貍鼷鼠,諸惡蟲輩,交橫馳走。
屎尿臭處,不淨流溢,蜣蜋諸蟲,而集其上。
狐狼野干,咀嚼踐蹋,嚌齧死屍,骨肉狼藉。
由是群狗,競來搏撮,飢羸慞惶,處處求食。
鬥諍查掣,啀喍嗥吠,其舍恐怖,變狀如是。

此重頌火起喻。諸蟲鳥禽獸被燒,譬喻眾生五鈍使煩惱熾盛,猶如火宅中雜穢充滿。「鴟梟雕鷲」,皆是凶猛的飛禽,烏鴉、喜鵲、班鳩、白鴿,用以譬喻眾生憍幔之心,自舉輕他,如鳥類居高下視。文句篡要言:「八鳥譬喻八慢,《文殊問經》明八憍,今用以配八鳥。盛壯憍如鴟,性憍如梟,富憍如鵰,自在憍如鷲,壽命憍如烏鴉,聰明憍如喜鵲,行善憍如班鳩,色憍如白鴿」。
「蚖蛇蝮蠍,蜈蚣蚰蜒」,譬喻眾生的瞋恨心。蚖蛇蝮皆是毒蛇類,蠍是木中蟗蟲。蜈蚣蚰蜒,是毒蟲類。此等毒物,觸之必放毒氣置人於死地。喻人的瞋恨心,能燒毀善根,危害人法身慧命。
「守宮百足,狖貍鼷鼠」,譬喻眾生的愚痴心。守宮俗稱壁虎,百足,形似蜈蚣,屬無知蟲類,喜歡於黑夜活動,如人迷理無明,愚痴闇蔽。「狖貍鼷鼠」,皆是鼠輩,損害五谷,散播病菌;喻人迷事無明,妄想執著,煩惱叢生。「諸惡蟲輩,交橫馳走」,譬喻眾生,無明煩惱,遍於三界,疾速生長。

「屎尿臭處,不淨流溢」,譬喻眾生無明妄想,所執著的塵境,都是無常苦空,無我不淨。眾生愚蠢,迷惑不知,心生染著不捨,猶如蜣蜋諸蟲,集於屎尿之上一樣。
「狐」是狡猾的野獸,「狼」是凶狠的動物,「野干」形似狐狸,都是個性多貪,用以譬喻眾生的貪心。貪有二種,一是力貪:猶如狐狼的凶狠,恃其威勢嚇人。二是無力貪;則如野干,從他乞求需要之物。粗言「嚼咀」,細食言「嚼」,棄之言「踐蹋」,啖食其肉是「嚌」,嚙其骨曰「齧」,眾生貪求五欲,愛而取之,惡而捨之,如狐狼野干踐蹋嚌齧死屍。貪多慕得,不知足止,如骨肉狼藉。
「群狗」如王亦如賊,翻尋言「搏」,強取收聚曰「撮」;眾生對於五欲貪求不已,積蓄財富,招致國王徵收,盜賊搶劫,如群狗競來搏撮。貪心不知足如「飢,求不得如「羸」,種種營謀,患得患失如「慞惶」,遍取五塵,追求不捨,如「處處求食」。
「鬥諍喳掣,啀喍嗥吠」,譬喻眾生疑心,缺乏正知見。互相爭取言「鬥諍」,向前相奪言「喳」,向後相扯言「掣」,眾生內心矛盾,是非不決,如鬥諍,意以為非如「喳」,後復以為是,如「掣」。拒絕排斥他人的見解,如群狗張唇露齒,是「啀喍」,發表言論申己意見,如群狗大聲吼叫是「嗥吠」。
「其舍恐怖,變狀如是」,是總結以上引用鳥獸蟲類,譬喻眾生心中五鈍使,貪瞋痴慢疑五種根本煩惱。

處處皆有,魑魅魍魎,夜叉惡鬼,食噉人肉。
毒蟲之屬,諸惡禽獸,孚乳產生,各自藏護。
夜叉競來,爭取食之,食之既飽,惡心轉熾。
鬥諍之聲,甚可怖畏。

以下九偈頌半文,是以諸鬼神,譬喻眾生心中的五利使,身邊戒見邪等煩惱。今此三頌半文是譬喻邪見。
「魑」是山中的精怪,「魅」是舍宅的鬼怪,「魍魎」,是木石所變的妖怪,皆是稟異氣而生,能為人間禍害,屬於鬼神之類。鬼神遍於三界,皆有神通,如人的身見,邊見,見取見,戒禁取見,以及邪見,遍於三界五陰,四諦,故言「處處皆有」。
「夜叉」譯名捷疾鬼,以其食噉人肉,故名惡鬼;譬喻眾生邪見,毀人善根,斷人慧命,故名惡見。人是善報,毒蟲之屬,是惡報,世間一切,無論有情無情,有因必有果,果必由因。但邪見之人,撥無因果,如夜叉惡鬼,食噉人肉,而且食毒蟲之屬。
鳥生曰「孚」,獸生曰「乳」。「諸惡禽獸,孚乳產生」,喻世間善惡因果,相生并立。以自類因,必感自類果,善惡因果,循環不失,言「各自藏護」。邪見之人撥無因果,如「夜叉競來,爭取食之」,邪見成就,如「食之既飽」,「邪見熾盛」,如「惡心轉熾」。
建立邪教,邪言邪語,誤害眾生,如「鬥諍之聲」,能令眾生,毀正知是,墮落三塗,是「甚可怖畏」。

鳩槃荼鬼,蹲踞土埵。或時離地,一尺二尺,
往返遊行,縱逸嬉戲。捉狗兩足,撲令失聲,
以腳加頸,怖狗自樂。

此二偈頌半文,是譬喻戒禁取見。「鳩槃荼鬼,蹲踞土埵」,是譬喻眾生,戒取煩惱,堅執己見,禁取餘法,如佛在世時,印度持狗戒、牛戒、拜火,拜水等外道,非因計因,非道計道,自誤誤人,猶如惡鬼害人。「鳩槃荼」是梵語,譯名甕形,又名可畏,是鬼中勝者,如有漏善,能勝諸蟲。
虛坐曰「蹲」,實坐名「踞」,地形較高之處名「土埵」。如外道修有漏善,能生六欲天。又外道持戒修定,得生四禪或四空天,如「鳩槃荼鬼,或時離地,一尺二尺」。生上二界是「往」,還生欲界是「返」,不入正道,妄執邪戒取之見,是「縱逸嬉戲」。
狗如苦果,狗足如苦因,外道妄執邪戒,修無益苦行,本非解脫正因,堅執不捨,如「捉狗兩足」。又外道謗世間無苦因苦果,是「撲令失聲」。 外道苦行,希望得快樂之果,以苦欲捨苦,反增諸苦,如「以腳加頸」。外道苦行,暫伏煩惱,稍得禪定,上升二界,如怖狗自樂」。

復有諸鬼,其身長大,裸形黑瘦,常住其中, 發大惡聲,叫呼求食。

復有諸鬼,其身長大,是譬喻眾生身見煩惱。眾生不知四大組合的身體,幻有不實,而於五陰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諸法妄執為我,豎入三世名長,橫遍五陰計我名大,計我自在不修善法,無慚無愧,如「裸形」鬼。無明自蔽是「黑」,無功德資養是「瘦」,我執堅固,作業流轉,不能超越三界,言「常住其中」。外道妄計神我,如諸鬼「發大惡聲」, 冀得道果,如諸鬼「叫呼求食」。

復有諸鬼,其咽如針。

此二句喻見取煩惱。眾生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,不能接受客觀事物,更不能接受正法,進修善業,如諸鬼咽喉細小,不能進食。

復有諸鬼,首如牛頭,或食人肉,或復噉狗。
頭髮蓬亂,殘害凶險;饑渴所逼,叫喚馳走。

初二句是譬喻邊見。外道妄計我常或斷墮落斷常二邊,加牛頭的二角。執常的人,以為人永遠為人,計斷的人,以以為人死如燈滅,不信六道輪迴,三世因果報應,不修學佛法,不作善事。不修學佛法,則斷出世間善根,如鬼「食人肉」。不作善事,則斷世間善根,如「鬼噉狗」。邪見之人,時而計常,時而計斷,如「頭髮蓬亂」,計常時即破斷見,執斷時即破常見,是「殘害凶險」。缺乏智慧水資潤,如「飢渴所逼」,宣傳斷常邪知謬解,如鬼「叫喚」,沉淪生死,輪迴不息,如鬼「馳走」。

夜叉餓鬼,諸惡鳥獸,飢急四向,窺看窗牖。
如是諸難,恐畏無量。

此總結欲界眾生,五利使及五鈍使等十種根本煩惱的相狀。五利使如「夜叉餓鬼」,五鈍使如「諸惡鳥獸」。欲界眾生,有漏生死,六道升沉,是「飢急」;固執斷常有無是「四向」,邪見觀空,雖有覺觀,未能廣觀空理,如「窺看窗牖」。「如是諸難,恐畏無量」,總結欲界眾生,不修正法,邪見熾盛,招致墮落三惡道,枉受無量恐怖畏懼之苦。

是朽故宅,屬于一人,其人近出,未久之間,於後舍宅,忽然火起。

此是說明起火的原因。是朽故宅,屬于長者一人,長者外出,諸子無知,致令火起;譬喻三界,是佛垂跡應化之處。佛在《梵網經》中說: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,可知娑婆世界是佛長久居住的家宅。當眾生機盡,佛暫息化,而隨緣赴感,垂化他方,如其人近出。眾生以五陰為舍,以三界為宅。佛滅度後,眾生便於三界五陰舍宅中,起三毒五濁之火,備受諸苦,如「於後舍宅,忽然火起」。

四面一時,其炎俱熾,棟梁椽柱,爆聲震裂, 摧折墮落,牆壁崩倒。

此明眾生起三毒之火。「四面」合身受心法,眾生不知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心無常,觀法無我。而起常、樂、我、淨四顛倒,故言「四面一時,其炎俱熾」。眾生由於煩惱火炎熾熱,四倒相續,生於五濁惡世,受眾苦所逼,呻吟之聲,言「爆」,諸根破壞言「裂」。氣斷骨離,為「摧折」,下墮三塗言「墮落」,四大解散,如「牆壁崩倒」。

諸鬼神等,揚聲大叫。雕鷲諸鳥,鳩槃荼等,周章惶怖,不能自出。

邪見眾生妄計斷常有無,各執己見,各自宣傳,如「諸鬼神等,揚聲大叫」。「雕鷲諸鳥」,譬喻五鈍使,「鳩槃荼」,是五利使中的戒禁取見。等是等於其他身見,邊見,見取見,邪見。眾生由於利鈍十使的根本煩惱驅使,貪瞋熾盛,邪執堅固,不肯修學佛法,不求出離三界,如諸鬼神「周章惶怖,不能自出」。

惡獸毒蟲,藏竄孔穴,毘舍闍鬼,亦住其中。

前頌地上事,譬喻欲界;今頌穴中事,譬喻色界。穴能避免猛火所燒,譬喻色界四禪天,雖然不及界外安樂清淨,然能幸免欲界粗惡五濁,利鈍二使種種煩惱的逼害。初四句是出被燒之類。五鈍使眾生,修學禪定,希望出離欲界苦粗障,得生四禪天,猶如「惡獸毒蟲,藏竄孔穴」。「毘舍闍」譯名噉精氣鬼,譬喻外道厭離欲界苦,修習世間禪,冀望得升色界,故言「亦住其中」。

薄福德故,為火所逼,共相殘害,飲血噉肉。
野干之屬,並已前死,諸大惡獸,競來食噉;臭煙熢㶿,四面充塞。

初句是火起的原因,次句是火起之勢,譬喻眾生福薄障重,貪瞋熾盛,色界雖無欲界粗惡五濁八苦,但仍然有喜、樂、離、捨等貪戀禪味如「飲血」, 貪著功德如「噉肉」。
「野干之屬」,譬喻欲界的貪,「諸大惡獸」,譬喻色界的貪,修習四禪,能斷欲界煩惱,如大惡獸,能吞噬野干(欲界的貪),故言「前死」,亦即是「競來食噉」。欲界四倒八苦如猛火,色界四倒八苦如臭煙。色界眾生,雖離欲界貪欲,但仍然有四倒,以及有四大色身故言「臭煙熢㶿,四面充塞」。

蜈蚣蚰蜒,毒蛇之類,為火所燒,爭走出穴; 鳩槃荼鬼,隨取而食。

下共有三十二半偈頌,是明穴外事,譬喻無色界火起。「蜈蚣蚰蜒」,是毒蟲類,譬喻眾生瞋心。上二界雖然己伏瞋心,不起現行,然猶未斷,故瞋心通三界,皆以毒蟲為喻。五鈍使眾生,為業所逼,厭色界粗境,欣無色界淨妙離,如毒蟲、毒蛇之類,為火所燒,爭走出穴。鈍使厭下攀上,利使證上滅下,言「鳩槃荼鬼,隨取而食」。

又諸餓鬼,頭上火燃,飢渴熱惱,周章悶走。

四空諸天,未得無漏法味,又如「諸餓鬼」,雖居三界頂,仍然不免顛倒諸苦,故言「頭上火燃」。文句篡要言:「非想亦有八苦之火。心生異念,是生苦;念念不住,是老苦;行心擾擾妨定,名病苦;退定是死苦;求定不得,是求不得苦;求定不得必有於障,即怨憎會苦;四陰心,即五陰熾盛苦。」四空諸天不得無漏食,無正法水飲,故「飢渴」,仍被微細八苦所逼,故「熱惱」,猶在輪迴,未出三界,故言「周章悶走」。

其宅如是,甚可怖畏,毒害火災,眾難非一。

此總結三界無安,眾苦充滿,「甚可怖畏」,由下至上,從粗到細,不免三毒十使所逼,故言「毒害火災,眾難非一。」

(2)重頌別譬喻
1長者見火喻

是時宅主,在門外立,聞有人言,汝諸子等,
先因遊戲,來入此宅,稚小無知,歡娛樂著; 長者聞已,驚入火宅。

此二偈半文,是重頌別譬喻中,長者見火喻。「是時宅主,在門外立」,合上「我雖能於,火燒之門,安隱得出」,譬喻佛身出纏,然因大悲,常思救濟眾生,不住第一義空寶座,故言「立」。「聞有人言,汝諸子等,先因遊戲,來入此宅」,喻佛入定,能知三界眾生中,具有三乘之機的人,於久遠劫前,已經曾隨佛學,曾發大乘意,將出三界,後因忘失大心,故仍墮三界,如因遊戲,來入此宅。若約理性言:原本清淨,因無明不覺,妄想執著,起諸戲論,便入三界,輪迴生死,故言「汝諸子等,先因遊戲,來入此宅。」昔曾結緣,善根未深,言「稚小」,退失道心,流轉三界,被無明煩惱障蔽言「無知」,戀三界五欲塵勞,故言「歡娛樂著。」「長者聞已,驚入火宅」,譬喻悲智雙運,倒駕慈航,垂跡娑婆國土,降生人間,八相成道。

2.頌捨几用車喻

方宜救濟,令無燒害。告喻諸子,說眾患難,
惡鬼毒蟲,災火蔓延,眾苦次第,相續不絕。
毒蛇蚖蝮,及諸夜叉;鳩槃茶鬼,野干狐狗。
雕鷲鴟梟,百足之屬;飢渴惱急,甚可怖畏。
此苦難處,況復大火;諸子無知,雖聞父誨, 猶故樂著,嬉戲不已。

初二句重頌前「我身手有力,當以衣祴,若以几案從舍出之。」 次二句是重頌前「我當為說,怖畏之事」;譬喻佛初擬為眾生說一乘大法,教令出三界火宅,因無大機,故權說三乘法。「惡鬼毒蟲」以下,皆是怖畏之事。

「惡鬼毒蟲,災火蔓延」,總合眾生貪瞋等十種根本煩惱。是重頌火起之由,屬於三界苦因。「眾苦次第,相續不絕」,喻五濁八苦所燒之相,是三界苦果。「毒蛇蚖蝮,及諸夜叉,鳩槃茶鬼,野干狐狗,雕鷲鴟梟,百足之屬」, 是雜列利鈍二使,廣明三界苦因。「飢渴惱急,甚可怖畏」,是廣明三界苦果。「此苦難處,況復大火」,是總結三界苦因苦果。「諸子無知,雖聞父誨,猶故樂著」,是頌前諸子等樂著嬉戲,不肯信受。喻佛因無大機,正擬息化。「嬉戲不已」頌前但東西馳走,視父而己。

是時長者,而作是念,諸子如此,益我愁惱。
今此舍宅,無一可樂,而諸子等,耽湎嬉戲。
不受我教,將為火害,即便思惟,設諸方便。

是頌前「爾時長者,即作是念,此舍己為大火所燒,我及諸子,若不時出,必為所燒,我今當設方便。」當時長者因諸子耽湎嬉戲,不受我教,不肯出宅,將為火害,故設方便,捨几用車。喻佛因眾生見思障重,貪戀五欲,不信一乘,不求出離三界,故設方便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

告諸子等,我有種種,珍玩之具,妙寶好車。
羊車鹿車,大牛之車,今在門外,汝等出來。
吾為汝等,造作此車,隨意所樂,可以遊戲。

此頌三車希有,喻佛隱實施權,說三乘法。長者告諸子等,「我有種種,珍玩之具,妙寶好車。羊車鹿車,大牛之車,今在門外。」是頌前示轉四諦法輪。「汝等出來」,頌前勸轉四諦法輪。「吾為汝等,造作此車」,頌前證轉四諦法輪。「隨意所樂,可以遊戲」,喻佛於一乘妙法,巧設三乘之權,隨眾生根性大小,若樂修聲聞乘,若樂修緣覺乘,若樂修菩薩乘者,皆可出離三界火宅,遊戲於涅槃清淨妙樂之地。

諸子聞說,如此諸車,即時奔競,馳走而出,到於空地,離諸苦難。

是頌適子所願喻。長者巧說門外三車,適合諸子所好。喻佛權說三乘,契合眾生機情。「諸子聞說,如此諸車,即時奔競,馳走而出」,喻二乘人,聞三乘教,如說修行,斷見思煩惱,見真諦理。「到於空地,離諸苦難」,喻二乘人修學究竟,證真空涅槃,得阿羅漢道,遠離三界五濁諸苦難。

3.頌等賜大車喻

長者見子,得出火宅,住於四衢,坐師子座, 而自慶言,我今快樂。此諸子等,生育甚難, 愚小無知,而入險宅。多諸毒蟲,魑魅可畏, 大火猛炎,四面俱起。而此諸子,貪樂嬉戲, 我已救之,令得脫難;是故諸人,我今快樂。

等賜大車喻,文分四段,今初頌父見子免難歡喜喻。初二句喻佛慶得所化之機。佛歷劫教化是「生」,今得小果是「育」。出世無漏種子,生起不昜,故言「甚難」。善根猶甚薄弱,言「愚小」,妄起四倒是「無知」,由惑作業,淪落三界,如「入險宅」。貪瞋邪見,利鈍二使交煎,如「多諸毒蟲,魑魅可畏」。眾生於四大色身,起四顛倒,招致眾苦逼迫,熱惱異常,如「大火猛炎,四面俱起。」 眾生無知,愛著五欲,自纏自縳,無法自拔,如「此諸子貪樂嬉戲」,今從佛教,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,出三界,了生死,斷惑證真,故言「我已救之,令得脫難」,是明佛歡喜之由。「是故諸人,我今快樂」,是出示佛歡喜之意。

爾時諸子,知父安坐。皆詣父所,而白父言: 願賜我等,三種寶車;如前所許,諸子出來, 當以三車,隨汝所欲,今正是時,唯垂給與。

此三偈是等賜大車喻中,第二段文,諸子索車喻。諸子未出火宅,父心憂畏,今子既已出火妄宅,父憂心盡釋,故能安坐於座。喻今法華會上,佛坐獅子座上。「諸子知父安坐」,正是索車之時。「皆詣父所,而白父言」 ,是索車之儀。如〈方便品〉中;咸以恭敬,皆來至佛所。「願賜我等,三種寶車」正是索取,請給與三車。

長者大富,庫藏眾多。金銀琉璃,車磲碼腦,以眾寶物,造諸大車。莊校嚴飾,周匝欄楯,四面懸鈴,金繩交絡。真珠羅網,張施其上,金華諸瓔,處處垂下。眾綵雜飾,周匝圍繞,柔軟繒纊,以為茵蓐。上妙細疊,價直千億,鮮白淨潔,以覆其上。有大白牛,肥壯多力,形體姝好,以駕寶車。多諸儐從,而侍衛之,以是妙車,等賜諸子。

第三段文是等賜大車喻。初四句是頌有車之由。以下是頌車體莊嚴華麗。屋中儲藏寶物之處名「庫」,地下儲藏寶物之處名「藏。」金銀琉璃,車磲瑪瑙等七寶,是所藏之寶物。譬喻眾生六根性具功德,名庫;聞法修行,具足種種功德法財,名藏。
由於長者大富,庫藏眾多。故「以眾寶物,造諸大車,莊校嚴飾」。喻眾生性具功德,全性起修,以萬行修因,證佛道萬德莊嚴的佛果。「真珠羅網,張施其上」,是頌前「張設憲蓋」,網孔皆有真珠,喻佛權智方便,慈悲無量,皆不離實智。「金華諸瓔,處處垂下」,頌前垂諸華纓,是喻佛慈悲普應群機,令諸眾生,皆生歡喜。「眾綵雜飾,周匝圍繞」,喻佛垂化之處,無不攝物利生。
「柔軟繒纊,以為茵蓐,上妙細氀,價直千億。」是頌前重敷婉筵,安置丹枕。總明佛道定慧均等,權實不二。微妙第一,如上妙細氀。十界獨尊,如價直千億。不同凡小,雜諸煩惱,言「鮮白淨潔」。法界聖凡,無過其上,故言「以覆其上」。
「有大白牛,肥壯多力,形體姝好,以駕寶車」,是頌前文「駕以白牛,膚色充潔,形體姝好,有大筋力,行步平正,其疾如風。」總喻佛道一切種智,權實不二,真俗圓融,能導行人,由因趣果,圓成佛道,如牛駕車,可以到達目的地。「多諸儐從,而侍衛之」,是頌前又多僕從,而侍衛之。喻佛果神通妙用,濟物利生,成辦眾事。「以是妙車,等賜諸子」,是總結長者等賜諸子大車,喻佛於法華會上,開權顯實,唯有一佛乘,無二亦無三。

諸子是時,歡喜踊躍,乘是寶車,遊於四方;嬉戲快樂,自在無礙。

此第四段諸子得車歡喜喻。前文言「是時諸子,各乘大車,得未曾有,非本所望」。今言「諸子歡喜踊躍,乘是寶車,遊於四方」。四方,喻四種四門,及四種四諦。四門是有門,空門,亦空亦有門,非空非有門。由於藏通別圓四教不同,故有四種四門。四種四諦,即是生滅四諦,無生四諦,無量四諦,無作四諦。佛在法華會上,開三顯一,普授眾記,大眾歡喜,各乘一乘中道妙慧,橫則遊於四種四門、四諦,豎則遊於四十一位菩提大道,將證究竟涅槃常樂我淨四德。常隨佛學,上求下化,無所障礙。故言「嬉戲快樂,自在無礙。」

(3)頌法合總譬喻

告舍利弗,我亦如是,眾聖中尊,世間之父。
一切眾生,皆是吾子;深著世樂,無有慧心。
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,眾苦充滿,甚可怖畏。
常有生老,病死憂患,如是等火,熾然不息。

由是開始,是以法合譬喻。今此四偈,是重頌法合總譬喻。初偈是頌法合長者喻,次偈是頌法合五百人喻,第三偈是頌法合家宅喻,最後一偈是頌法合火起喻。
長者是一宅之主,諸子之父。佛是「眾聖中尊,世間之父」,故佛告舍利弗,「我亦如是」。以理正物謂之「聖」,以其能以正智照見真理故。金剛經言:「一切聖人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。無為法即是真諦理,因見理淺深不同,而定其位次的高下不等。小乘人於見道位前,以五停心,別相念,總相念,及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等名七賢位,又名七方便。見道位之後,始可名為聖。其位亦有七,一隨信行,二隨法行,三信解,四見至,五身證,六慧解,七俱解脫。(見俱舍論)大乘則以十住,十行,十回向名三賢位,地上菩薩方名為聖。
《涅槃經》言:「以何等故,名佛菩薩為聖人?常觀諸法性空寂故,以是義故名為聖人。有聖戒故,復名聖人,有聖定故,故名聖人,有七聖財,所謂:信、戒、慚、愧、多聞、智慧、捨離,故名聖人。」可知聖人有多種,故言「眾聖」。佛在眾聖之上,故言「眾聖中尊。」
十法界眾生,除佛法界外,其餘九法界,皆是迷妄之境,故言世間。九世間眾生,智慧不同,迷情淺深不等,但欲想斷無明,證法身,皆需要佛慈教化,皆有父子之義。故佛言「一切眾生,皆是吾子。」
一切眾生,合譬喻中五百人。五百人中,有長者三十子,譬喻五趣眾生中,有三乘之機。不僅三乘聖人聞法修行,皆可以成佛,就是在迷途中的五趣眾生,亦皆有正因佛性,皆可以成佛。可惜眾生迷而不覺,「深著世樂,無有慧心」,故佛等視眾生,猶如無知小子,現種種身,說種種法,啟發眾生了因慧心性,助長緣因善心性,令眾生正因佛性顯現,覺悟成佛,紹隆佛種,令佛種不斷。
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」, 是法合火宅喻。「眾苦充滿」以下,是法合起火喻。欲界眾生,眾苦交煎,苦多於樂,固然不安。色無色界,雖然樂多於苦,但天福享盡,終於難兔墮落三惡道,故言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」。
眾苦指三苦、八苦、無量之苦,充滿人間天上,猶如火宅中諸毒蟲惡獸,魑魅魍魎,「甚可怖畏」。
「常有生老病死」,是八苦中前四種。「憂患」,概括其他求不得苦,愛別離苦,怨憎會苦,五陰熾盛苦等心理上,生理上,人事界,自然界隨時可能發生的種種苦惱。三界眾生,除非能斷煩惱,出生死,否則,六道輪迴,生死循環,苦無止境。故言「如是等火,熾然不息。」

(4)頌法合別譬喻

如來已離,三界火宅;寂然閑居,安處林野 。
今此三界,皆是我有,其中眾生,悉是吾子。
而今此處,多諸患難,唯我一人,能為救護。

以下共有三十偈半文,是重頌法合別譬喻。今此三偈,是頌法合見火喻。前長文說佛見諸眾生,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,今言「如來已離,三界火宅,寂然閑居,安處林野」,是說佛寂然閑居於無住涅槃,安處在常樂我淨的林野中,寂而常照,故能見五濁惡世眾生,被業火所燒,苦惱無量,遂起大悲心,應跡同居土,以三界為所教化之處,等視六道眾生,猶如赤子,故言「今此三界,皆是我有,其中眾生,悉是吾子。」最後一偈,是重頌前文「佛見此已,便作是念,我為眾生之父,應拔其苦難,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,令其遊戲」。今言「此處多諸患難」, 所以唯有我佛一人,具足無量無邊智慧,「能為救護」 三界眾生,出離苦海,證涅槃樂,而遊戲於三界之外的佛道中,享受一乘妙法的快樂。

雖復教詔,而不信受,於諸欲染,貪著深故,
以是方便,為說三乘;令諸眾生,知三界苦。
開示演說,出世間道。是諸子等,若心決定,
具足三明,及六神通,有得緣覺,不退菩薩。

以上四偈,是重頌別譬喻中,捨几用車喻。初偈頌捨几,次偈頌用車。是重頌長文中「雖有力無所畏,而不用之,但以智慧方便,於三界火宅,拔濟眾生,為說三乘」。
「雖復教詔」是頌佛擬用一乘教化,「而不信受」頌無大乘機。佛雖然欲給予眾生佛道智慧樂,無奈眾生根鈍智小,「於諸欲染」,貪戀執著,不可能信受一乘妙法,故佛廣設方便,「為說三乘」。佛以種種因緣、譬喻、言詞,「開示演說」聲聞乘的四諦法,緣覺乘的十二因緣法,菩薩乘的六度四攝等法,令諸眾生,知三界苦,明出世間道,作為解脫之因緣。若然「是諸子等」能如法修行,觀欲界苦,斷見思惑,得法智忍,得心決定。自此進修,斷盡三界九品思惑,得無漏智,證出世涅槃,「具足三明,及六神通」,成就阿羅漢的出世間道。或有兼侵習氣者,得緣覺的出世間道;或發大心,修六度萬行,登初地,證不退轉,成就菩薩的出世間道。
運用內證智慧,明白某一種事物的真相,或了解諸法的原理,謂之明;能夠運作自在,無所障礙謂之通。三明是:一宿命明,是能夠知道自己與他人,過去世生死輪迴,以及因緣業果等事,又名宿住智證明。二天眼明,能見自己或他人未來生死輪迴之處,及因緣際會等事,又名生死智證明。三漏盡明,能知現在的一切苦因苦果,進而斷煩惱,了生死,不再來三界受生的智慧。
六通是:一天眼通,得色界天眼根,能照見無礙,又名天眼智證通。二天耳通,得色界天耳,聽聞無礙。三他心通,能知他人心中想念的事而無礙。四宿命通,能知自己與六道眾生宿世往事而無礙。五神足通,能自身變現自在,隨意往來無礙,又名身如意通,或名神境通。六漏盡通,是三乘聖人斷盡三界見思煩惱,不再漏落生死所得的無漏智,又名漏盡智證通,是聖人所獨有;前五種通,凡夫亦可能有。
有三種因緣可得神通。一是由業報因緣而得,例如三界諸天、鬼神、或人道眾生,可由業報而得前五通。二由修道因緣而得,如三乘聖人,修三無漏學,而證得六種神通。
三是變化因緣而得,是聖人用種種神力,變現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,故又名變化通。

汝舍利弗,我為眾生,以此譬喻,說一佛乘。
汝等若能,信受是語。一切皆當,成得佛道。
是乘微妙,清淨第一。於諸世間,為無有上,
佛所悅可,一切眾生。所應稱讚,供養禮拜,
無量億千,諸力解脫,禪定智慧,及佛餘法。
得如是乘,令諸子等。日夜劫數,常得遊戲。
與諸菩薩,及聲聞眾,乘此寶乘,直至道場。
以是因緣,十方諦求,更無餘乘,除佛方便。

此八偈是重頌法合別譬喻中,等賜大車喻。「以此譬喻」指佛於前文所說的總譬喻與別譬喻。佛所說的總譬喻是:一長者喻,二舍宅喻,三一門喻,四五百人喻,五火起喻,六三十子喻。別譬喻是:一長者見火喻,二捨凡用車喻,三等賜大車喻,四語無虛妄喻。佛用以上種種譬喻,目的是要「說一佛乘」。是以法合前「是諸眾生,皆是我子,等與大乘,不令有人,獨得滅度,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。」
「汝等若能,信受是語」 即是佛以總譬喻與別譬喻說一佛乘的語言。若舍利弗等聲聞,以及一切眾生,能夠信受,而且依教奉行,則「一切皆當,成得佛道。」是頌前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。
「是乘微妙,清淨第一」等八句,是合車身高廣,莊嚴校飾。重頌前皆是「一相一種,聖所稱歎,能生淨妙,第一安樂。
「無量億千」等五句,合有車之由。是追頌前文「我有無量無智慧力無所畏等諸佛法藏」。因佛具足無量智慧等佛道功澆德,故能普為眾生,說一佛乘的妙法。
「得如是乘,令諸子等」以下,合得車歡喜喻。初七句正明得大乘法喜。「日」喻得佛知見的中道智,「夜」喻分斷無明,餘猶未盡。又自己分證中道如日,興慈運悲,再入生死度眾生如夜。常行此法,故言「遊戲」。
三乘聖人同入佛智,故言「與諸菩薩,及聲聞眾。乘此寶乘」。以此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直至二利究竟,終成佛道,故言「直至道場」。
以是因緣等四句,是結成勸信。頌前文「以是因緣,當知諸佛方便力故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」以佛本願,原是為宣說一佛乘,令一切眾生決定成佛的因緣,故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而已,其實,是沒有三乘法可得,故於「十方諦求」除一佛乘外。「更無餘乘」。除非是佛隨眾根性,權巧方便而施設。

告舍利弗,汝諸人等。皆是吾子,我則是父。
汝等累劫,眾苦所燒,我皆濟拔,令出三界。
我雖先說,汝等滅度。但盡生死,而實不滅;
今所應作,唯佛智慧。若有菩薩,於是眾中,
能一心聽,諸佛實法。諸佛世尊,雖以方便,所化眾生,皆是菩薩。

自此以下,共有十五偈半文,是重頌合無虛妄喻。初偈是頌「如來亦復如是,無有虛妄」。佛因為三乘聖人,皆是佛子,佛為慈父,故應平等以大乘濟度;合長者等賜諸子大車。次偈是頌初說三乘法,引導眾生。由於眾生迷來已久,眾苦交煎,非始自今日,故言「汝等累劫,眾苦所燒。」佛亦累劫濟拔,隨汝等眾生的根性,或說大乘,或說小乘,目的皆是為令汝等三乘人,得出三界。
「我雖先說」以下,是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。「我雖先說,汝等滅度。但盡生死,而實不滅」,是捨昔日所說的三乘權教。因為三乘教法,雖有生死可了,有涅槃可證,得滅煩惱火,度生死海,其實,只是斷見思煩惱,滅分段生死而已,還有無明煩惱未盡,變昜生死未了,未得究竟不生不滅的佛果菩提。
「今所應作,唯佛智慧」,是明今日所顯之實。佛言;今日在法華會上,所應該作的事,唯有宣說佛的智慧,以會昔日之權,入今日之實。若有大乘菩薩的根性成熟者,於是法會大眾中,能一心恭聽,佛所說十方諸佛所證一乘的真實妙法,自然了解十方諸佛世尊,雖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詞,方便演說三乘教法,目的無非皆是為一佛乘,所教化的眾生,皆是菩薩,而能悟入佛知見,共證一乘實相理。若然是鈍根小智人,不能信受此大法,則佛唯有曲就其根性,權說三乘了。

若人小智,深著愛欲,為此等故,說於苦諦。 眾生心喜,得未曾有,佛說苦諦,真實無異。 若有眾生,不知苦本,深著苦因,不能暫捨;為是等故,方便說道,諸苦所因,貪欲為本。 若滅貪欲,無所依止,滅盡諸苦,名第三諦。 為滅諦故,修行於道,離諸苦縛,名得解脫。

前明佛捨權顯實,會三歸一,今明佛為實而施權。初二偈頌說苦諦,次二偈頌說集諦,後二偈頌說滅道二諦。苦諦,是世間苦果,以逼迫為性。「若人小智」,不知世間無常,有受皆苦,而「深著愛欲」享受,常被三苦八苦,逼迫惱害,佛為此等眾生,故說三界無安,眾苦充滿,令苦惱眾生,親自體會「佛說苦諦,真實無異。」機教相投,故「眾生心喜,得未曾有。」
集諦,是世間苦因,以招感為性。眾生心中積聚貪瞋痴等煩惱,作種種不法的行為,必然招致六道生死之苦果。雖然說;厭苦求樂,人之常情,可惜「不知苦本」,深著我見,起諸煩惱,「不能暫捨」五欲享受,佛為是等眾生,故方便權說;「諸苦所因,貪欲為本。」
滅諦,是出世無漏果,以可證為性。小乘人聞法修行,斷貪瞋痴等煩惱,滅諸苦因,盡三界苦果,得證出世清淨無為涅槃,名第三滅諦。
道諦,是出世無漏因,以可修為性。小乘人為求滅諦故,修行於戒定慧三無漏學之道,斷貪瞋痴等根本煩惱,離諸苦縛,通往涅槃,終於證得擇滅無為理,消滅三界的苦因苦果,不再為煩惱集所纏,不為生死所縛,「名得解脫。」

是人於何,而得解脫,但離虛妄,名為解脫。
其實未得,一切解脫,佛說是人,未實滅度。
斯人未得,無上道故,我意不欲,令至滅度。
我為法王,於法自在,安隱眾生,故現於世。

初二句是徵?佛意是;小乘人所謂「而得解脫」,不過但離我見虛妄的執著,解除見思煩惱,脫離分段生死,則「名為解脫。其實未得,一切解脫」。故佛說是人,未真實滅盡無明煩惱,未度變易生死,未得佛果無上之道,未暢佛出世的本懷。因為我佛出世的本懷,原意不是欲令人但斷見思煩惱,便說已得解脫,而是欲普令一切眾生,共至究竟滅度,斷盡見思、塵沙、無明等三惑,消滅分段與變易二種生死,得一切解脫,證得佛道的一切種智。為甚麼呢?因為我佛貴為法王,於權實二智,無量諸法,皆得自在,目的是為安隱眾生於一佛乘,故現於世間。無奈眾生根性愚鈍,不能直接信受奉行一乘佛法,故設方便,先施三乘之權,後說一乘之實。猶如長者先說三車,引誘諸子,出離火宅,然後等賜大車,而無虛妄之咎。

(四)佛勸信流通正法

(1)釋可說與不可說

汝舍利弗,我此法印,為欲利益,世間故說;在所遊方,勿妄宣傳。

自此向下共有六十五偈頌,是佛用偈頌方式,勸信流通正法,是孤起頌。勸是勸可通與不可通,信是信佛可說與不可說。今初四句是標可說不可說。後二句是標可通與不可通。「法印」,即一乘實相印。佛持此一乘實相印,為欲利益九法界世間,故特別於法華會上,開示演說。以前四十多年所以未曾說,以其說時未至故,恐怕眾生聞而不信,反生疑謗,必招墮落三塗之苦,故基於大悲心不說。以是因緣之故,汝舍利弗等,在所遊方,說法利生,必須先鑒察眾生的根性利鈍,非機莫說。否則,若對非大乘根性的眾生,演說此一乘妙法,必令生謗,果招墮落,反害大悲,有損無益。故對小機眾生,切勿宣說流傳此一乘妙法,這是行不通的;必須要等待大乘根機成熟,然後為其演說宣傳,始可流通此一妙法。

若有聞者,隨喜頂受,當知是人,阿鞞跋致。
若有信受,此經法者,是人已曾,見過去佛,
恭敬供養,亦聞是法。若人有能,信汝所說,
則為見我,亦見於汝,及比丘僧,并諸菩薩。

佛於此舉出三種可信之機,以解釋可說與不可說,而顯示佛利益眾生之相。初偈是說佛觀現在聞法得益者,是上根利智之機,故佛為之演說。「阿鞞跋致」,譯名不退轉。菩薩修行,滿第一阿僧祇劫,即於佛道得不退轉。今若然有人聞佛說此《法華經》,能夠隨喜信受,進而頂戴受持。當知是人,必於佛道,得不退轉。此正顯示頓教對頓機;由於機教相投,故得大益。
「若有信受」六句,是標中根之機。以明佛是為善根深厚者說。若有人聞佛說此《法華經》,對佛性平等之理,信受不疑,是人一定已經曾遇見過去佛,而且於過去佛所,深種善根。「恭敬供養」,是修福,「亦聞是法」,是修慧。因宿生曾經福慧雙修,故今生聞法,即能信受。
最後六句,是明佛為未來善根者說。未來末法,若然有人能信受汝舍利弗宣說此《法華經》,則等如見到我釋迦佛,亦見於汝舍利弗,及諸比丘僧并諸菩薩。信受舍利弗所說的經法,是法寶;則為見我,是佛寶;「亦見於汝,及比丘僧,并諸菩薩」,是僧寶。能於三寶處深信不疑之人,亦可以為之宣說,此實相佛性平等之理。

斯法華經,為深智說。淺識聞之,迷惑不解。
一切聲聞,及辟支佛,於此經中,力所不及。
汝舍利弗,尚於此經。以信得入,況餘聲聞;
其餘聲聞,信佛語故。隨順此經,非己智分。

初四句是結上起下,結上智深者可說,起下智淺不能信受者,迷惑不解,故不可為之宣說。
「一切聲聞」以下,是明二乘人對於此《法華經》,所說佛性平等之實相理,并非其智力所能及。以汝智慧第一的舍利弗,尚於此經,僅以深信佛語真實不虛,而得信解悟入佛的知見,何況其餘聲聞?其餘聲聞是指千二百阿羅漢。此等諸大聲聞,仍然需要佛說譬喻,然後信解佛語,隨順此經所說,而得悟入佛智,并非憑藉彼等自己的智慧能力,何況其他智淺的二乘,以及業障深重的凡夫?是以不應該為此等智小障深的人,宣說此經所詮的佛道智慧,免彼等生疑謗法而招致墮落。

(2)大悲門勿為惡說

又舍利弗,憍慢懈怠,計我見者,莫說此經;
凡夫淺識,深著五欲,聞不能解,亦勿為說。

以下是解釋可通與不可通。前三十六偈半文,是約大悲門,莫為惡人說。次十七偈文,約大慈門,若有五雙十相善人,當為其說。憍、慢、懈怠,及計我見,是名四惡外道,性多憍傲,我幔貢高,不敬三寶,不求正法,而且妄想執著六十二種我見,如是之人,莫為其宣說此《法華經》。至於凡夫智小識淺,深著五欲,聞法不能信解,亦勿為此等惡人、愚人而說。

若人不信,毀謗此經,則斷一切,世間佛種。
或復顰蹙,而懷疑惑,汝當聽說,此人罪報。

此明謗經斷佛種者,不可為說。此經所詮實相理,是正因佛性,聞法信解,是了因佛性,舉手低頭,皆成佛道,是緣因佛性。故本經是九法界眾生成佛之真因。「若人不信,毀謗此經」,則斷九世間的佛種。
「顰蹙」,是不信之貌,是身業;「疑惑」,是不信之心,是意業;「毀謗」,是不信之言,是口業。三業皆犯,故此人罪報非輕。「汝當聽說,此人罪報」,指下文所說三塗之報。

若佛在世,若滅度後,其有誹謗,如斯經典,
見有讀誦,書持經者,輕賤憎嫉,而懷結恨,此人罪報,汝今復聽。

前說謗經之人,斷世間佛種,其罪已經不輕。今言此人若兼謗三寶,刞其罪更大,惡報難逃。「若佛在世」,是謗佛兼謗法。「若滅度後,其有誹謗,如斯經典」, 是但謗法。「見有讀誦,書持經者。輕賤憎嫉,而懷結恨」,是謗僧,兼謗所有讀誦、書寫、受持《法華經》的人。「此人罪報,汝今復聽」,亦是指下文所說墮落三惡道之報。

其人命終,入阿鼻獄,具足一劫,劫盡更生;
如是展轉,至無數劫,從地獄出,當墮畜生。
若狗野干,其形 瘦,黧黮疥癩,人所觸嬈;
又復為人,之所惡賤,常困饑渴,生受楚毒,
死被瓦石,斷佛種故,受斯罪報。

以下是說謗經罪業,所招致的惡報。「阿鼻」,譯名無救,是地獄中受報最苦之處,以其趣果受苦的時間,以及其生命、身形皆無間斷故,又名無間地獄。毀謗《法華經》的人,命終即墮入此獄,因其所謗之經是最尊最上,故其受果報之處最苦最下,而且度受報之時間也最長。「具足一劫,劫盡更生,如是展轉,至無數劫。」
次受畜生報。《地藏經》說:毀謗大乘經典,死墮地獄,從地獄出,復墮餓鬼,又經千劫,復墮畜生,又經千劫,方得為人,縱受人身,貧窮下賤,諸根不具。」今略鬼道不談,但言:「從地獄出,當墮畜生。」
「狗」是家畜,仰人飼養,「野干」,形似狐狸而細小,顏色青黃。「其形 瘦」等九句,是言其受惡報之相。「斷佛種故」是因,「受斯罪報」是果。

若作駱駝,或生驢中,身常負重,加諸杖捶。
但念水草,餘無所知,謗斯經故,獲罪如是。

此受負重畜生之報。馲駝與驢,都是供人作為負重之工具。是謗法之人憍慢自負之報,因中惡言加之於人,果上則受杖捶之苦;因中多諸惡念邪見,果上則「但念水草,餘無所知。」

有作野干,來入聚落,身體疥癩,又無一目。
為諸童子,之所打擲,受諸苦痛,或時致死。

是受病苦畜生之報。由於因中邪見謗法,無知惑人,又狂妄自大,故果墮畜道,還受病苦,又被諸童子之所打擲,受諸苦痛,或時致死。

於此死已,更受蟒身,其形長大,五百由旬。
聾騃無足,宛轉腹行,為諸小蟲,之所唼食。
晝夜受苦,無有休息,謗斯經故,獲罪如是。

此受瞋毒畜生之報。由於因中見受持讀誦經典的人,輕賤憎嫉,而懷結恨,故果感瞋毒畜生之報。

若得為人,諸根闇鈍,矬陋攣躄,盲聾背傴。
有所言說,人不信受,口氣常臭,鬼魅所著。
貧窮下賤,為人所使,多病痟瘦,無所依怙。
雖親附人,人不在意,若有所得,尋復忘失。

謗法之人,報墮三塗受苦,罪畢轉生為人,猶受愚痴闇鈍,六根不具,矬陋攣躄,盲聾背傴等殘疾惡報。

若修醫道,順方治病,更增他疾,或復致死。
若自有病,無人救療,設服良藥,而復增劇。

佛為無上大醫王,《法華經》是無上法藥,能治療眾生身心重病,令九法界眾生,法身健康,慧命資養,共證佛果菩提。邪見眾生,毀謗《法華經》,令人喪法身,斷慧命,故果報墮落惡道,受苦既畢,轉生為人,若修醫道,雖然按照古方開藥,給他人治病,反而更增加他人的疾病,甚或誤醫,將病人致於死地。如果自己有病,郤無人救護治療,假設所服是對症的良藥,卻反而令自己的疾病增劇,加深自己的痛苦。

若他反逆,抄劫竊盜,如是等罪,橫羅其殃。

謗法之人,三塗受苦已畢,轉生為人,常被他人反叛逆害,或被國法抄家,或被盜賊打劫竊盜,或遭其他飛來橫禍,降臨其身,如是種種災殃等罪,皆是謗法之報。

如斯罪人,永不見佛,眾聖之王,說法教化。
如斯罪人,常生難處,狂聾心亂,永不聞法。
於無數劫,如恒河沙,生輒聾啞,諸根不具。

謗法之人,常生邊地下賤,八難之處,常不見佛,不聞法,失三寶種,遠離正法,故意狂心亂,耳聾口啞,諸根不具,長劫受苦。

常處地獄,如遊園觀,在餘惡道,如己舍宅。
駝驢豬狗,是其行處,謗斯經故,獲罪如是。

此總明謗法之人,墮在三惡道果報之相。


若得為人,聾盲瘖啞,貧窮諸衰,以自莊嚴。
水腫乾痟,疥癩癰疽,如是等病,以為衣服。
身常臭處,垢穢不淨,深著我見,增益瞋恚。
婬欲熾盛,不擇禽獸,謗斯經故,獲罪如是。

此總明謗法之人,三惡道受苦既畢,轉生為人,所受眾苦逼迫的餘報,不止多病下賤,六根殘缺,聾盲瘖啞,貧窮諸衰,以自莊嚴。水腫乾痟,疥癩癰疽,如是等病,以為衣服。身常臭處,垢穢不淨;而且三毒熾盛,深著我見,增益瞋恚。婬欲熾盛,不擇禽獸,謗斯經故,獲罪如是,苦惱無量。

告舍利弗,謗斯經者,若說其罪,窮劫不盡。
以是因緣,我故語汝,無智人中,莫說此經。

此總結大悲門,佛為救護眾生,故告誡舍利弗,於無智人中,勿妄宣說此《法華經》,以免愚人謗經,報墮三惡道,受無量苦,若說其罪,窮劫不盡。

(3)大慈門應為善說

若有利根,智慧明了,多聞強識,求佛道者。
如是之人,乃可為說,若人曾見,億百千佛。
植諸善本,深心堅固,如是之人,乃可為說。

以下是約大慈門應為善人說。文分五段。今初段是明過去現在一雙;初偈明現在機,利根強記,智慧明了,是以智慧為體,即是般若。次偈明過去機,植諸善本,深心堅固,是以福德為體,即是布施。
現在機利根又智慧明了,顯非諸根鈍;多聞強識,求佛道者,顯非著樂痴所盲,即是大乘機熟,固然當為其宣說此《法華經》;過去機曾經得見億百千佛,植諸善本,信心堅固者,當然亦可為其說此《法華經》。

若人精進,常修慈心,不惜身命,乃可為說。
若人恭敬,無有異心,離諸凡愚,獨處山澤,如是之人,乃可為說,

此明上下一雙。精進修慈,是憫下,是以精進度為體;恭敬三寶,無有異心,獨處山澤,是尊上,是修定,是以禪度為體。又離諸凡愚,不滯生死,是智慧;常修慈心,不惜身命,是修福。如是上求下化,福慧雙修的人,乃可為說此經。

又舍利弗,若見有人。捨惡知識,親近善友,
如是之人,乃可為說。若見佛子,持戒清潔,
如淨明珠,求大乘經,如是之人,乃可為說,

此是內外一雙。捨惡親善,是而外求;持戒清淨,求大乘經,是內行。如是外求善緣,內修正因之人,乃可為說此經。

若人無瞋,質直柔軟。常愍一切,恭敬諸佛,
如是之人,乃可為說。復有佛子,於大眾中,
以清淨心,種種因緣,譬喻言辭,說法無礙,
如是之人,乃可為說。

此是自他一雙。憫生敬佛是自行,於眾淨心說法,是化他;無瞋,是以忍度為體,說法,是慧度為體。如是自行化他之人,乃可為說。

若有比丘,為一切智,四方求法,合掌頂受。
但樂受持,大乘經典,乃至不受,餘經一偈,
如是之人,乃可為說。如人至心,求佛舍利,
如是求經,得已頂受,其人不復,志求餘經;
亦未曾念,外道典籍,如是之人,乃可為說。

佛智,是一切智之根本;舍利,是佛的法身舍利,亦即是一切大乘經典。今此比丘,為一切智,四方求法「但樂受持,大乘經典」,是勤求佛道,請益之始。「乃至不受,餘經一偈」,則不受持小乘及外道典藉,是遠離邪見。求得大乘經典,而能頂戴受持,專一修學,不曾想念「外道典籍」,是歸敬依憑之終,是始終的一雙。如是勤求佛道,遠離邪見,而又能一心頂戴受持大乘經典之人,當然可以為說此《法華經》。

告舍利弗,我說是相,求佛道者,窮劫不盡。
如是等人,則能信解,汝當為說,妙法華經。

「是相」,指前所說過現,上下,內外,自他,始終等五雙善人,信受修學佛法的十種行相,只是略說而已,若然廣說,志求佛道人的諸上善人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種種菩薩道的行相,即使窮劫演說,亦不能盡。
「如是等人」即前所說五雙十相修學佛法的人,能夠具有以上十相,志求佛道,必定能信解受持此一乘妙法,故汝舍利弗,將來於末法時代,應當為如是等人,說是《妙法蓮華經》,以流通正法。此是佛從大慈門與大悲門,來決定此一乘妙法,可說或不可說,可通或不可通的原則;同時亦令人知道,對此一乘妙法的信毀果報罪福,以勸信流通。
以上是佛用譬喻來回答舍利弗,諸佛所以隱實施權,以及開權顯實的因緣。令眾週知,十方三世諸佛,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,皆為欲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出現於世,故諸佛出世的本懷,原是欲令凡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。無奈眾生福薄智淺,貪著五欲享樂,不能信受此一乘妙法;猶如長者諸子,困居火宅,不求出離。故長者巧說門外三車,引誘諸子,競出火宅,然後等賜大車;譬喻諸佛,為度鈍根眾生,出離三界火宅,故隱實施權,先說三乘教法,令鈍根小智人,斷煩惱,了生死,出三界,然後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令知權實不二,真俗一如,佛性平等,自當作佛。

信解品 第四

信解品第四
信是信受,解是了解,理解;信故不疑,解故明理;依理修行,當證聖果。此大段經文,是說中根人,聞佛說〈譬喻品〉,信受佛語真實,開始理解大乘妙法。須菩提等四大聲聞,久住大乘,深達實相,今為助釋尊教化,示現為中根聲聞。初聞佛智慧,動執生疑;次聞佛廣明五佛實權,猶未曉了。今聞佛譬喻說周,始破疑生信,對於佛引用譬喻所顯示的權實因緣,能夠接受,深信不疑,得入大乘見道位,故言「信」;由信受進而理解,由理解進而依教奉行,入大乘修道位,故言「解」。
信而不解,將流於迷信;解而不行,將流於空談。故此品所敘述的,是顯示四大聲聞,以智慧輔導信仰,以實踐完成理論。如是由信圓教,解圓理,修圓行,故得圓果,授記作佛。經言:「我等今日,真是聲聞,以佛道聲,令一切聞。」聞圓教,入圓位,故言信解;此品於本經二十八品中,位居第四,故名〈信解品第四〉。

一、中根信解歡喜

爾時,慧命須菩提,摩訶迦旃延,摩訶迦葉,摩訶目犍連,從佛所聞未曾有法,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,發希有心,歡喜踊躍。即從座起,整衣服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一心合掌,曲躬恭敬,瞻仰尊顏,而白佛言:

此是經家敘述。「爾時」是當佛勸誡舍利弗,基於大悲心,勿為惡說,免招苦果;基於大慈心,當為五雙十相之善人說,以流通《妙法蓮華經》之時。
「須菩提」譯名善吉。佛弟子中,解空第一,以智慧為生命,故被稱慧命,是約行言;若約教說:一切智慧佛為第一;於般若会上,佛命須菩提,轉教菩薩,為慧人佛所命,故稱慧命。其餘「迦葉」等三人,皆加「摩訶」二字,是顯示此等聲聞,不獨智慧大,并且發心大,修行大,因大、果亦大,甚至若本若迹,無一不大。今為引導中根人,歸向一佛乘,故內秘菩薩行,外現是聲聞,於小乘弟子中,須菩提示現解空第一,迦葉示現苦行第一,目連示現神通第一,迦旃延示現論語第一。
「從佛所聞,未曾有法」,是敘述彼等四大聲聞,發希有心,歡喜踴躍之由。聞,是指遠聞佛於〈方便品〉正法說周,所說的一乘妙法,以及見舍利弗得授記作佛之事,皆是昔日未曾有者,故內心生大歡喜。
「發希有心」,是敘述近聞佛說譬喻說周,而信解佛為實施權,開權顯實等因緣,因而激發前所未曾發的希有難得之心,故歡喜踊躍。
「發希有心」,是心領解;「即從座起」,是身領解;「而白佛言,是口領解。又「即從座起」,是表捨小乘所證;「整衣服」,表即聲聞智斷而為菩薩法忍;「偏袒右肩」,表開權;「右膝著地」,表知權即一實;「一心合掌」,表權實不二;「曲躬恭敬」,躬非直非曲,而能直能曲,直表實,曲表權。「瞻仰尊顏」,是表以我之權,趣向佛之實。

二、法畧說領解

我等居僧之首,年並朽邁,自謂已得涅槃,無所堪任,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世尊往昔說法既久,我時在座,身體疲懈,但念空無相無作,於菩薩法,遊戲神通,淨佛國土,成就眾生,心不喜樂。所以者何?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,又今我等,年已朽邁,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不生一念好樂之心。

「我」是須菩提自稱,「等」是概括其他諸大聲聞。諸大聲聞,居僧之首,且「年並朽邁」,自己認為已經證得涅槃,無須再復努力「進求佛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故佛世尊,往昔說法既久,彼等當時在座,身體感覺疲懈時,但念空、無相、無作等小乘的三解脫法門,對於大乘菩薩法,遊戲神通,淨佛國土,成就眾生等自利利他的事,內心從來未曾生起一念喜樂之心。為甚麼呢?其理由有三:一因為彼等居僧之首,後學皆以彼等作為修學的模範,如果捨小慕大,改途求進,誠恐後學譏嫌。二因彼等年並朽邁,度生事業,任重路遠,菩薩道難行,恐力不堪任。三因為已經證得涅槃,已出三界,所作已辦,梵行已立。
「所以者何」以下,是須菩提解釋於菩薩「遊戲神通」等事,心不喜樂,不再求菩提的原因。亦是自述昔日之失。

我等今於佛前,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,心甚歡喜,得未曾有。不謂於今,忽然得聞希有之法,深自慶幸,獲大善利,無量珍寶,不求自得。

此述今日之得。我等諸聲聞人,今於佛前,得聞佛說「凡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」,又於〈譬喻品〉中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;又聞長者等賜大車的譬喻,故心甚歡喜,得未曾有。
「不謂於今」以下,是申述內心的喜悅。因為我等二乘人,原本無心希求成佛,豈料忽然得聞,如此希有之法,怎不令我等深自慶幸,獲大善利,無量珍寶,不求自得呢!
「希有之法」,概括前文,佛廣略開示諸佛權實因緣,以及〈譬喻品〉中所說。「深自慶幸,獲大善利」,是慶幸二乘人亦可以獲證佛果菩提。「無量珍寶」,是指佛道功德,「不求自得」是說二乘人,原本無心趣向佛道,豈料佛但教化菩薩,昔日雖學三乘之權,不離今日之實,故佛道無量功德法財,不求自然而得。此正顯示今日始得「信解」一乘之實。

三、譬廣說領解

世尊!我等今者,樂說譬喻,以明斯義。

前是法畧說領解,以下是須菩提用譬喻廣說領解。譬喻文分四大科。一父子相失喻,二父子相見喻,三父追誘子喻,四領付家業喻。

(一)父子相失喻

譬若有人,年既幼稚,捨父逃逝,久住他國,或十、二十、至五十歲,年既長大,加復窮困,馳騁四方,以求衣食,漸漸遊行,遇向本國。

父子相失喻文分四段,今是子背父逃逝喻。「譬若有人」,是信解長者喻中,以二十子,譬喻二乘人。年既幼稚,是譬喻二乘人無明垢重,善根微少,猶如年齡幼稚的小童,理解力薄弱。「父」,譬喻佛的應身,二乘人昔日曾於二萬億佛所,接受諸佛教化,情如父子。佛息化後,退失菩提心,墮落凡小,趣向六道,輪轉三界生死,貪著五欲塵勞。猶如窮子「捨父逃逝,久住他國」。無明煩惱,運載眾生,出真理之域,是「逃」,趣入生死三途,是「逝」。涅槃樂土,如「自國」,六道輪迴如「他國」。「或十」喻天道,「二十喻」人道,「至五十歲」喻五道。是信解長者喻中所說:「諸子先因遊戲,來入此宅。」
若約法言:本覺喻「父」,始覺種子喻「子」,種子力微喻「幼稚」,背本覺而起無明煩惱喻捨父「逃逝」,常寂光土喻「本國」,五欲生死喻「他國」,遍歷五趣,喻「五十歲」。「年既長大」,喻昔日所種大乘善根內熏,日漸生長,故有厭苦求道之心。「加復窮困」,喻退失菩提心後,昔日所修之福報漸消,故「窮」,備受三苦八苦的煎熬,不能出離三界,是「困」。遍歷身、受、心、法四顛倒,如「馳騁四方」,於四顛倒中求助道如求「衣」,求正道如求「食」,外道厭苦求道,雖非正修,但因有厭離之心,亦屬可化之機,如佛初成道時,諸外道皆先得度,猶如窮子「漸漸遊行,遇向本國」。

其父先來,求子不得,中止一城。其家大富,財寶無量,金銀琉璃,珊瑚琥珀,頗梨珠等,其諸倉庫,悉皆盈溢,多有僮僕,臣佐吏民,象馬車乘,牛羊無數,出入息利,乃遍他國,商估賈客,亦甚眾多。

其次是父中止一城喻。初二句喻佛常於此娑婆國土,頻繁往返,但因機教不投,故言「求子不得」。中止一城,喻佛雙垂二相,在方便土與實報土之間,名中,居止於此為止。若現勝應身,即止於實報莊嚴土,以實報土為一城。若現劣應身,即止於方便有餘土,以方便土為一城。
如來報身,恒居實報莊嚴土,故以實報土為家,具足萬德曰「大富」,五度福德是「財」,般若智慧為「寶」,諸波羅密名「無量」。是信解前〈譬喻品〉中,長者大富義。
大乘三十七道品,以及佛道種種功德,如「金銀琉璃,珊瑚琥珀,頗梨珠等」。盛米是倉,盛物是庫。佛以禪定為「倉」,能生無量三昧,饒益眾生,令以禪悅為食;佛以實相為「庫」,能以無量智慧,普濟有情,令法身慧命飽滿。故言:「其諸倉庫,悉皆盈溢。」是信解前〈譬喻品〉中,多有田宅義。
「多有僮僕」如佛的方便波羅密。是信解前〈譬喻品〉中,及諸僮僕義。又藏通二乘,通教菩薩,別教三十心,皆如僮僕。圓教十地如「臣」,十回向如「佐」,十行如「吏」,十住如「民」。因為十住初入佛境如民,十行修習諸法,種種驅馳故如吏,十回向深入事理,職近法王故如佐,十地輔佛教化,降魔制敵故如臣。「象」如一心三觀,能運圓教大乘;「馬」如次第三觀,運別教大乘;「牛」如即空觀與析空觀,能運通教大乘;「羊」如析法自行觀,運聲聞乘,鹿車運辟支佛乘,今攝入於聲聞乘中,故不另言鹿車。
車乘,譬喻三乘諸法;權實觀智,喻象馬牛羊。「無數」,是顯示不但權實諸法無量,權實觀智亦無數。從體起用是「出」,攝用歸體是「入」。能出生萬善,利益眾生,是息,化功歸己,是利。法界冥通,行於非道,通達佛道,是「乃遍他國」。行貨是商,居貨曰賈,譬喻此土菩薩,往他方佛國聽法,廣修供養,如商;或他土菩薩,來此方求道,如客。神力加被法身大士,如估賈,主伴重重故言眾多。此是領知前承大白牛車,莊嚴校飾之意。

時貧窮子,遊諸聚落,經歷國邑,遂到其父,所止之城。

是子遇到父城喻。眾生無佛道功德法財,如貧窮子;遊諸五陰如聚落,十二處如邑,十八界如國。譬喻眾生,自從退大墮小以來,遊諸五陰聚落,經歷十二處,十八界,遭受諸苦,感佛大悲救濟,是到父城。《直指》言:「從外道出家,先十二年,阿含遊三十七品聚落,次八年,於方等歷中實之邑,後二十二年,到真空之國,今來法華,方止父城。」

父每念子。與子離別,五十餘年,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,但自思惟,心懷悔恨,自念老朽,多有財物,金銀珍寶,倉庫盈溢,無有子息,一旦終沒,財物散失,無所委付,是以慇懃,每憶其子。復作是念:我若得子,委付財物,坦然快樂,無復憂慮。

父憂念其子喻。「父每念子」,喻佛繫念三乘之子,困居火宅。「與子離別,五十餘年」,喻三乘止於化城,離佛道猶隔五十餘位。
「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」,喻佛自從昔日演說華嚴大教之後,經歷阿含、方等、般若,四十多年來,但說權法,未曾向方便有餘土中,臣佐吏民,說聲聞人是大乘之子。因為說時未至,未稱出世的本懷。故言:「但自思惟」。
「心懷悔恨」,是悔昔日不殷勤教導,致二乘人退失大心;恨諸子不能精進,堅固道心,疏於正法,而親近六塵。
「自念老朽,」喻佛化緣將盡。「多有財物,金銀珍寶,倉庫盈溢,無有子息,一旦終沒,財物散失,無所委付。」喻佛將唱涅槃,佛道三德秘藏,無機領受,則大乘法財,無所付囑。
「是以慇懃,每憶其子,」喻佛將開權顯實。「復作是念:我若得子,委付財物,」喻大乘機熟,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授聲聞人記之後,則法有所託,故「坦然快樂,無復憂慮。」

(二)父子相見喻
(1)子到父城

世尊!爾時窮子,傭賃展轉,遇到父舍。

「傭賃」,是見父之由。用身體氣力,供人遣使,以取其價值,是傭賃,或向前行,或復退回,是展轉;譬喻小乘人厭苦求樂,初習四諦,次習方等,有修有證。父喻法身,舍喻佛慈來應。譬喻二乘人,厭苦欣樂,四方求道,積聚善根,趣向理國,進入空性,接近佛慈,感佛來應。故言「遇到父舍」。

住立門側,遙見其父。

「住立門側」,是見父之處。譬喻小乘眾生,未契中道,但證偏空,以偏空慧眼,傍窺法身。「遙見其父」,譬喻大乘機始發,去佛境界,尚在遙遠。此二句是說明佛應大小二機。若無大機,則不能見佛尊特之身,父亦不應歡喜,財物庫藏,今有所托。若無小機,不應住立門側,亦不應言:非我傭力,得物之處。今因二乘機小,故用偏空慧眼,傍窺佛的法身。因有大乘之機,故能遙見佛的圓滿報身,踞師子床,寶几承足,諸婆羅門、剎利、居士,恭敬圍繞。

踞師子床,寶几承足,諸婆羅門,剎利居士,皆恭敬圍繞。以真珠瓔珞,價直千萬,莊嚴其身。吏民僮僕,手執白拂,侍立左右。覆以寶帳,垂諸華幡,香水灑地,散眾名華,羅列寶物,出內取與,有如是等種種嚴飾,威德特尊。

以下是見父之相。「踞師子床」,喻佛圓滿報身,安住於第一義空法性之座。足喻定慧,几喻真理,「寶几承足」,喻無生定慧,依真如理體。「諸婆羅門」,是淨行貴族,喻華嚴會上,等覺菩薩。「剎利」,是王種族,喻華嚴會上,地上菩薩。「居士」,是富而非貴,喻華嚴會上,住、行、向三十心菩薩。
「真珠瓔珞」,喻究竟戒,首楞嚴王大定,一切種智,及法音陀羅尼等四瓔珞,「價直千萬」,喻四十位功德,以莊嚴其法身。
「吏民僮僕」,是內奉外役之人,喻種種方便波羅密。「手執白拂,侍立左右」,喻佛權巧方便。用空觀智,拂四住煩惱之塵,曰右;以假觀智,拂無知之塵,曰左。「覆以寶帳」,喻佛道慈悲,覆蔭眾生。「垂諸華幡」,喻由四攝之因華,神通之寶幡,攝受引導眾生。「香水灑地」,喻用法水,灑諸菩薩心地。
「散眾名華」,譬喻散布七種淨華:一是三聚淨戒,二是首楞嚴王大定,三是實慧,四是斷疑淨(已度二諦之疑),五是道非道(行於非道,通達佛道),六是知見淨(智德圓滿,能見佛性),七是斷知淨(斷德成就,永盡無明)。
「羅列寶物」,喻諸地真實功德。有如是等從體起用,及攝用歸體等「出內取與」,種種體用收放之妙用,以嚴飾之,令人有「威德特尊」之感,正是形容圓滿報身盧舍那佛的無邊光明,無量相好,威德巍巍。

窮子見父有大力勢,即懷恐怖,悔來至此,竊作是念:此或是王,或是王等,非我傭力,得物之處,不如往至貧里,肆力有地,衣食易得,若久住此,或見逼迫,強使我作。作是念已,疾走而去。

此說窮子見父心生畏懼。「有大力勢」喻佛具足智慧是大力,具足神通是大勢,是信解前長者喻中,身手有力義。「即懷恐怖」,喻小機善根劣弱,未開佛知見,畏懼大乘而生恐怖。「悔來至此」,喻應不稱機,佛以大乘示之,而不肯信受。「竊作是念」喻擬退大之心。「此或是王」,喻波旬魔王,「或是王等」喻魔王之眷屬。猶如前文略開三顯一之時,舍利弗尚且懷疑「將非魔作佛,惱亂我心耶?」又佛之法身為王,報身法相喻王等,大乘法報之身,非小機得益之處,故言:「非我傭力,得物之處」。
「不如往至貧里」,喻偏空之理,不含萬德。「肆力有地」,喻偏空之理稱小乘機,可以斷惑證真。「衣食易得」,喻能得世間味禪,或得有餘涅槃的無漏衣食。「若久住此,或見逼迫」,喻修學大乘,要經歷無量劫,還要入生死,度眾生;二乘原本怖畏生死,意欲出離,若然修學大乘,反而要再入生死,實非本願,故言「強使我作」。捨大趣小,故言:「作是念已,疾走而去」。前是背棄本覺理,而趣向六道,故言:「捨父逃逝」。今是怖畏大乘,貪戀偏空,故言:「疾走而去」。是信解〈譬喻品〉中,東西馳走,視父而已之義。

(2)父見子喜

時富長者,於師子座,見子便識,心大歡喜,即作是念:我財物庫藏,今有所付,我常思念此子,無由見之,而忽自來,甚適我願,我雖年朽,猶故貪惜。

初二句譬喻佛於第一義空之座,用大圓鏡智鑑機。「見子便識,心大歡喜」,喻知是昔日曾結法緣之弟子,今已大乘機熟,機教相投,故心生歡喜。此是信解正法說中,起大悲心,與譬喻說中,即大驚怖義。前是以大悲拔苦,故「驚怖」;今是大慈與樂,故「歡喜」。
「即作是念」,喻佛將說大教。佛見眾生,退大取小,於貧里求食,生活艱苦,常欲與樂拔苦,可惜無機接受。今日大機成熟,稱己大悲之心,妙法有託,故言「財物庫藏,今有所付」。眾生沉溺生死,佛雖欲救拔,可惜無機,故言「常思念此子,無由見之」。今見大乘機熟,甚稱悲心,故言「而忽自來,甚適我願」。佛化緣將畢,故言「年朽」。未見大機,一乘妙法,無所委付,為求可度之機,故言「貪惜」。

(三)父追誘子喻
(1)遣傍人追

即遣傍人,急追將還。爾時使者,疾走往捉,窮子驚愕,稱怨大喚:我不相犯,何為見捉?

此是領知〈譬喻品〉中,捨几用車喻,以及〈方便品〉中,施方便之意。「即遣傍人」。智是能遣,教是所遣。傍人,喻臣佐吏民。如《華嚴經》,法慧菩薩說十住,功德林菩薩說十行,金剛幢菩薩說十回向,金剛藏菩薩說十地等。
「急追將還」。喻佛擬用頓教法勸門為宜。「爾時使者,疾走往捉」,喻大乘教義明顯正直,用此赴機,可疾證菩提。「窮子驚愕」,喻法勸門無機,此等眾生,昔日雖然曾發大心,但廢久不憶,今忽聞大乘圓頓之法,乖心故驚,不識故愕。小乘人視生死如冤家,觀三界煩惱如牢獄,若為其說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,必然大喚稱怨。小乘人於淨佛國土,成就眾生,心不喜樂,喻「我不相犯,何為見捉」?

使者執之愈急,強牽將還。於時窮子,自念無罪,而被囚執,此必定死,轉更惶怖,悶絕躄地。

初兩句譬喻佛擬用大乘誡門為宜,直說大教,令追憶往昔大乘本願之事。是領知〈譬喻品〉中,我當為說怖畏之事。
「窮子自念無罪」,喻小乘人自念無慈悲之心,無利生之智,即誡門無機。眾生因罪而入獄,菩薩因大慈大悲而入生死牢獄,救援眾生。二乘人無慈悲之心如無罪,若令入生死,等如被囚執。因無慈悲之心,必失慧命,故言「此必定死」。思入生死之事,「轉更惶怖」。小乘智淺,不解大教,故言「悶絕」,沉浸於無明地,若聞大教,不信興謗,將墮三途,故言「躄地」。

父遙見之,而語使言:不須此人,勿強將來,以冷水灑面,令得醒悟,莫復與語。所以者何?父知其子,志意下劣,自知豪貴,為子所難,審知是子,而以方便,不語他人,云是我子。使者語之,我今放汝,隨意所趣。窮子歡喜,得未曾有,從地而起,往至貧里,以求衣食。

此是領知〈譬喻品〉中,佛擬用勸誡二門,可惜無機而息化。「父遙見之」,喻佛知大乘機弱,而小乘機強,小乘去大乘遠,故言遙見。「而語使言」,若約教言使,則由智而說教,智知無機,故智息教亦息。若約人為使,則喻佛語諸菩薩,隱勝現劣。如《維摩經》言:「攝汝身香,無令彼諸眾生而起惑著」。又如普賢菩薩入此娑婆世界,而現小身等。
「不須此人」,喻思唯息勸門擬宜。「勿強將來」,喻思唯息誡門擬宜。「以冷水灑面,令得醒悟,」喻知無大機,恐傷其善根,故曲就機情,以藏教四諦理水,灑彼向涅槃之面,令得醒悟,而斷惑證真。「莫復與語」,喻佛決定放棄,宣說大法。
「所以者何」以下,是說明佛息勸誡二門之由。因為佛知二乘人厭苦求樂,志意下劣,悲智未發,故畏菩薩道難行,怖佛道豪貴。但佛智審知二乘人,曾於二萬億佛所發大道心,確是佛子,故方便覆保,由阿含時,至般若時,數十年中,不曾語他人,說二乘確是佛子,當可作佛。
「我今放汝」,是知大機弱,「隨意所趣」是知小機強。「窮子歡喜,得未曾有」,明息大乘教化,說小乘之法,逗合小機,不為大教所逼,故歡喜,不致謗法,招三塗之苦,而修學小法,生長善根,故言:「從地而起」。又佛擬用大法教化,小乘人迷惑不解,如臥無明地;今施權教,稱小乘機,而得悟理起行,於四諦理,勤修道法,故言:「往至貧里,以求衣食。」

(2)遣二人誘

爾時長者,將欲誘引其子,而設方便,密遣二人,形色憔悴,無威德者,汝可詣彼,徐語窮子,此有作處,倍與汝直。窮子若許,將來使作。若言欲何所作,便可語之,雇汝除糞,我等二人,亦共汝作。

前明隱實,今明施權。是領知譬說中擬用三車喻。「長者將欲」,喻佛即設方便;「密遣」,喻方便隱實。先命地上菩薩,化作聲聞、緣覺,內秘菩薩行,是密;外現是聲聞,同生五濁惡世,是遣。「二人」,約法,是喻四諦、十二因緣;約理,是喻真俗二諦理;約人,喻聲聞與緣覺。「形色憔悴」,喻二乘不修相好,但說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。「無威德者」,喻二乘不具足佛道十力、四無所畏等功德。
「汝可詣彼」以下,是以同事攝。「詣彼」,喻詣真空處,共學般若。「徐語窮子」喻小乘法明理迂迴,不同大乘直走往捉。「此有作處」,喻見道、修道,是斷見思煩惱之處。修五戒十善,但出三塗,修四諦十二因緣,能出三界,是為一倍。又外道修行,但能伏惑;今修四諦,則能斷惑,得至涅槃,是為二倍。故言:「倍與汝直」。
「窮子若許,將來使作。」喻有機即設教。「除糞,」喻除見思煩惱之糞。「我等二人,亦共汝作」。約理,則能斷之智,與所證之理相應;約人,即權教人與實教人共修。

時二使人,即求窮子,既已得之,具陳上事。

初二句,是領解知子先心。喻佛審知有機。「具陳上事」,即說僱作除糞等事,是領解門外三車義;喻二乘人除苦集之糞,取道滅之值。

爾時窮子,先取其價,尋與除糞;其父見子,愍而怪之。

領解前適願爭出火宅。喻二乘人慕果行因,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。「其父見子,愍而怪之。」喻佛愍憐二乘人,但求小果,怪其不求一乘佛道。

又以他日,於窗牖中,遙見子身,羸瘦憔悴,糞土塵坌,污穢不淨。

此領知前文權智久欲擬宜。「他日」,是指佛用權智鑑機之日。「窗牖」,喻佛用權智,照小乘之機,小乘人去佛境界甚遠,故言「遙見」。
「羸瘦憔悴」以下,是領解久知小法是其玩好。喻二乘人智力微少,故言「羸」,福德薄弱,故言「瘦」。內怖無常,外遭八苦,故言「憔悴」。我法二執,障蔽法身,如「糞土塵坌」。五欲塵勞,蓋纏智種,故言「污穢不淨」。

即脫瓔珞,細軟上服,嚴飾之具;更著麤弊,垢膩之衣,塵土坌身,右手執持,除糞之器,狀有所畏。

是領知須歎三車喻。喻佛為實施權,隱勝現劣,「即脫瓔珞,細軟上服,嚴飾之具」,喻佛隱實報莊嚴之境,因為二乘人,不宜見佛道種種功德,以及相好嚴飾之具,故佛隱之,免二乘驚畏。
「更著麤弊垢膩之衣」以下,喻佛方便逗機。佛示現丈六金身,如若麤弊之衣;示生王宮,享受五欲,如塵土坌身;為實施權,但說三乘教法,不說佛道智慧,如右手執持除糞之器;示現有生老病死,以及九惱等事,故言「狀有所畏」。

語諸作人,汝等勤作,勿得懈息,以方便故,得近其子。

以下是信解佛知親教子作,適願受行,是三十七道品中七科法門。「語諸作人」,喻佛說三乘教,以四念處為除糞之器,即是聞慧,位在外凡,是領解諸子於火宅中,聞父說三車,適其所願。
「汝等勤作,勿得懈息」,喻以四正勤,修四念處,斷惡生善,能發煖位之火,而入修道位,是屬內凡,如諸子在火宅中,互相推排,爭出火宅。
「以方便故,得近其子」,喻佛設方便,說四念處、四正勤等小乘法門,始可接近小機。

後復告言:咄!男子,汝常此作,勿復餘去,當加汝價。諸有所須,盆器米麵鹽醋之屬,莫自疑難,亦有老弊使人,須者相給。

此喻佛說如意足。前四念處、四正勤,是智,屬於動,如男子;如意足,是定,屬於靜,如女人。動故難與真空理相應,今言:「咄!男子,」是令二乘人提高警覺,當修四如意足,入定專一,始可斷諸有漏,故言:「汝常此作,勿復餘去」。喻諸子在火宅中競共馳走,爭出火宅,即由煖位進入頂位。
因修習禪定,能發無漏智,故言:「當加汝價」。一切有漏無漏善,以及正道助道,皆從如意中求,故言:「諸有所須」。
「盆器」,總喻三十七道品,米麵,別喻三無漏學等法,屬於正道;鹽醋調味,屬於助道。米麵必須加鹽醋始可進食,如正道必須加助道方顯。「莫自疑難」是明正助道皆在如意定中,決定可辦。
「亦有老弊使人」,譬如意定中,可發神通,但神通力薄弱,如同老人,雖然,亦可供給差使,以代手足之勞。「須者相給」如定中九想八背捨等助道法,可助正定,進入解脫。

好自安意,我如汝父,勿復憂慮。所以者何?我年老大,而汝少壯,汝常作時,無有欺怠,瞋恨怨言,都不見汝有此諸惡,如餘作人,自今已後,如所生子。

此明五根五力之相。「好自安意」,是說於如意定中,若得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等五根,安固難壞,即可進入忍位。,故言:「我如汝父,勿復憂慮」,喻由五力進入世第一位,已得似解鄰真,故言如父。
「所以者何」以下,是解釋如父之意。父喻佛道具足智斷二德,故言「老大」。子喻開始修智斷二德,故言「少壯」。二乘人於忍位中,得信力故欺,得精進力故不怠,得念力故不瞋,得定力故不恨,得慧力故不怨,由五力即可離五惡法,故言:「都不見汝有此諸惡。」
「如餘作人」,遠指外道,以邪見求理,近指煖頂諸位,未離欺怠瞋恨怨諸惡。「自今已後」,指世第一位,在忍位之後,將斷惑證真,近於聖位,故言:「如所生子」。

即時長者,更與作字,名之為兒。

此明八正道。世第一位,離真不遠,故言「即時」。二乘人得八正道,入見道位,從此轉凡成聖,故言「更與作字,名之為兒」。《阿含經》說:有五種佛子,即是、四果聖人及辟支佛。

爾時窮子,雖欣此遇,猶故自謂客作賤人。由是之故,於二十年中,常令除糞

是明七覺支。二乘雖斷見惑,成就子義,但未斷思惑,尚居有學,未得無漏,故言「猶故自謂,客作賤人」。「二十年」喻以見道位一解脫,一無礙,斷見惑;及修道位思惟九無礙,九解脫,斷思惑。小乘人不發大心,但依教奉行,修習小乘,斷見思煩惱,故言:「由是之故,於二十年中,常令除糞。」

(四)領付家業喻

過是已後,心相體信,入出無難,然其所止,猶在本處。

領付家業喻,近領出火宅等賜大車喻,遠領方便品中顯實義。「過是已後」,是過阿含說三藏教後,佛說方等彈呵之時。「心相體信」,喻佛知二乘人已斷見思,無漏根利,若聞大乘,必信不疑;而小乘人已證涅槃,體會昔日佛說阿含,既屬真實,則今佛為菩薩說方等法,讚歎大乘,亦當真實不虛,而能信順不逆;如父子互相信任。
「入出無難」,喻證真空理的小乘聖人,自此得見佛尊特之身,得聞大乘之法,信受不謗,名入;但猶見佛丈六金身,說小乘法,雖聞呵斥而不退,名出。大小出入,雖已無疑難,卻認為大乘是菩薩的事,非自己智力可及,不肯回小向大,故言:「然其所止,猶在本處。」

(1)令知家業

世尊!爾時長者有疾,自知將死不久,語窮子言:我今多有金銀珍寶,倉庫盈溢,其中多少,所應取與,汝悉知之,我心如是,當體此意。所以者何?今我與汝,便為不異,宜加用心,無令漏失。

「長者有疾」以下,喻佛說般若時,諸大聲聞,助佛教化菩薩。佛應身之生死,全視所教化的眾生而定,有機則生,機盡還滅。佛說般若時,化緣將盡,去入涅槃不遠,如長者「自知將死不久」。
「金」喻別教理,「銀」喻通教理,「珍寶」喻般若法門。「倉」喻定門,八百三昧;「庫」喻慧門,十八空境。通別二教定慧倉庫,含藏一切禪定智慧,無所乏少,故言:「金銀珍寶,倉庫盈溢」。佛廣說般若,名多,略說般若,名少。自行是取,化他是與。小乘人聞佛廣說、略說般若,心漸通達,已能自行化他,故於般若會上,佛命諸大弟子,為諸菩薩說般若。故言:「其中多少,所應取與,汝悉知之」。佛以般若為心,諸大弟子,於般若會上,轉教菩薩,正是體會佛意,故言:「我心如是,當體此意。」
「與汝不異」,其義有三:一佛加被聲聞,令說般若,故與佛不異。二諸法皆如,佛如,弟子亦如,故得與佛不異。三佛如父,聲聞如子,父子天性,本來不異,故與佛不異。「宜加用心,無令漏失。」約教言:是為諸菩薩說般若,燈燈相傳,無令漏失。約理言:當用心勤加受持,勿戀偏空,當證真空。

(2)受命領知

爾時窮子,即受教敕,領知眾物,金銀珍寶,及諸庫藏,而無悕取一餐之意,然其所止,故在本處,下劣之心,亦未能捨。復經少時,父知子意漸已通泰,成就大志,自鄙先心。

般若會上,須菩提等,雖受佛教敕,為諸菩薩,演說般若,領知無量差別法門,然猶認為是教菩薩法,無希取之心,如「窮子雖領知眾物,金銀珍寶,及諸庫藏,而無悕取一餐之意,」故仍然停留於其所證涅槃小果本處,未捨下劣之心,雖已慕大,仍未捨小向大。
「復經少時」,喻說般若已竟,正說《無量義經》之時,去說《法華經》不遠,故言「少時」。聲聞人聞佛廣說「般若」,雖未捨小,但己恥小慕大,再聞佛說《無量義經》,思唯無量法門,皆從一法生,知昔日三乘之教,皆由一法生,理應捨三入一,故心漸通泰,發大乘心,如「父知子意,漸已通泰,成就大志,」己經自己鄙棄先前自卑之心。即大乘機熟,領解長者喻中,「諸子索車喻」。

(3)正付家業

臨欲終時,而命其子,并會親族、國王大臣、剎利居士,皆悉已集,即自宣言:諸君當知,此是我子,我之所生,於某城中,捨吾逃走,伶俜辛苦,五十餘年,其本字某,我名某甲,昔在本城,懷憂推覓,忽於此間,遇會得之,此實我子,我實其父,今我所有一切財物,皆是子有,先所出內,是子所知。

「臨欲終時」,喻佛化緣將盡,於靈山會上,宣說《法華經》之時。「而命其子」,喻昔日於二萬億佛所,曾受教化,而今大乘機熟的眾生。「并會親族、國王大臣、剎利居士,皆悉已集,」喻佛將說法華,四眾圍繞時。「親族」喻十方法身菩薩,影嚮之眾,皆是釋尊昔在二萬億佛所,共同修學的法身大士。「國王」喻十方分身諸佛,或古佛再來的菩薩,如文殊觀音等。「彌勒及其他等覺菩薩」,喻大臣。地上菩薩,是法王種族,喻剎利。地前三十心,喻居士。此皆是昔日從釋尊受教化之輩。二乘人一向不知,即權即實,直至法華會上,始知權實不二,得佛法分,方知諸佛菩薩,皆是家裡親屬。
「諸君當知」以下,是結會父子之義。「諸君」喻五佛道同,「當知」,喻法華會上,開權顯實,授聲聞記。「此是我子,我之所生」喻眾生從真起妄,妄不離真。「於某城中」,喻一真法界,不可以名名。「捨吾逃走,」喻眾生於一真法界,背覺合塵,起無明惑,入生死苦海,輪迴五趣,備受諸苦,故言:「伶俜辛苦,五十餘年」。以妄本無因,而妄所依之本體,謝絕名相,故言:「其本字某」。佛亦言某,喻真如自性,離諸名相,故言:「我名某甲」。因為佛於法身地,運用權實二智,恆常觀察,尋求可化之機,始於今日,大乘機熟,感應道交。喻長者:「昔在本城,懷憂推覓,忽於此間,遇會得之。」二乘人往昔實曾於二萬億佛所,受佛教化,從佛發心,解從佛生,故言:「此實我子,我實其父。」
「今我所有」等五句,是正付家業。「一切財物」喻大乘萬行功德,佛之權、實家業,至此開顯,故言:「皆是子有」。從體起用是出,攝用歸體是內,「先所出內,是子所知」,是追喻昔日般若時,共不共般若,已經是二乘人所知,屬於二乘人所有,故今法華會上,但言開示悟入佛知見,顯佛道智慧,不再詳說一切大乘法門之行相。以上是信解諸子等領大車義。

(4)得付歡喜

世尊!是時窮子聞父此言,即大歡喜,得未曾有,而作是念:我本無心,有所希求,今此寶藏,自然而至。

此言承受家業而歡喜,喻上諸子各乘大車,得未曾有,非本所望。二乘人於阿含時,根本無心希求佛道寶藏;方等時,雖然恥小慕大,猶認為非已智力可及,絕望故不希求。般若時雖知佛道功德,猶自謂非己本分故不希求。而今於法華會上,聞佛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授記作佛,故「生大歡喜,得未曾有」。而自念本無心希求佛道,而今此佛道無上菩提的寶藏,自然而至,當然喜出望外,前所未有。

四、法合窮子譬喻
(1)合父子相失喻

世尊!大富長者則是如來,我等皆似佛子。

此合窮子捨父逃逝。大富長者喻如來,須菩提等喻佛子,其義可知,但言:「皆似佛子」,正顯示父子相失之意。因須菩提等,昔日於二萬億佛所隨佛學時,曾發大乘心,但位居外凡,雖是佛子,然猶非真,故言似子。後退失大心,輪迴六道,喻窮子捨父逃逝,故但似佛子而非真。今大乘機熟,於法華會上,授記作佛,然後「今日乃知,真是佛子。」

(二)合父子相見喻

如來常說,我等為子。

合上長者見子便識。「如來常說,我等為子。」含有如來昔日常說的三乘教法,即一佛乘,但教化菩薩,故凡從佛聞法,皆得成佛,皆是佛子。

(三)合父追誘子喻

世尊!我等以三苦故,於生死中,受諸熱惱,迷惑無知,樂著小法。今日世尊,令我等思惟,蠲除諸法戲論之糞,我等於中,勤加精進,得至涅槃一日之價,既得此已,心大歡喜自以為足,而便自謂,於佛法中,勤精進故,所得弘多。然世尊先知我等,心著弊欲,樂於小法,便見縱捨,不為分別,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。

「我等以三苦故」等五句,合上遣傍人追喻,「今日世尊」以下,是合二人追喻。「三苦」是苦苦,壞苦,行苦。「於生死中,受諸熱惱」是五濁障重,「迷惑無知」,是領知長者喻中,不受勸誡。「樂著小法」,合但有小志,不堪承受大法。
「今日世尊,令我等思惟,蠲除諸法戲論之糞」等三句,合上密顯二人追,具陳上事喻。「我等於中,勤加精進」以下,是合前窮子先取其價,尋與除糞喻。「然世尊先知我等」,合前又以他日,於窗牖中,遙見子身。「心著弊欲,樂於小法」,合上羸瘦憔悴,糞土塵坌,污穢不淨。「便見縱捨,不為分別,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。」合上即脫瓔珞細軟上服,嚴飾之具,更著麤弊垢膩之衣,塵土坌身。

(四)合領付家業喻

世尊以方便力,說如來智慧,我等從佛,得涅槃一日之價,以為大得,於此大乘,無有志求。

「世尊以方便力,說如來智慧」,合上心相體信,出入無難。「我等從佛,得涅槃一日之價,以為大得,於此大乘,無有志求。」合上然其所止,猶在本處。是說方等時,雖聞大法,然猶貪戀所證之偏空理,無意捨小而立志勤求大乘。

我等又因,如來智慧,為諸菩薩,開示演說,而自於此,無有志願。所以者何?佛知我等心樂小法,以方便力,隨我等說,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。

初六句合上受命領知,金銀珍寶諸庫藏。「所以者何」以下,合前而無希取一餐之意。喻佛昔於般若會上,雖然敕令須菩提等,為諸菩薩,演說般若,然猶自謂非己智分。不知自己,早已經是真佛子了。

今我等方知,世尊於佛智慧,無所吝惜。所以者何?我等昔來真是佛子,而但樂小法,若我等有樂大之心,佛則為我說大乘法。於此經中,唯說一乘,而昔於菩薩前,毀呰聲聞樂小法者,然佛實以大乘教化。是故我等,說本無心,有所悕求,今法王大寶,自然而至,如佛子所應得者,皆已得之。

今日我等於法華會上,聞佛正法說與譬喻說之開示,方知佛自證無上道,大乘平等法,亦以此教化眾生,於佛智慧,未嘗有所吝惜。而我等自從昔來,雖然巳經真是佛子;只因我等但樂小法,故如來不得不隱實施權。雖然施權,目的為實,而且是即權即實,是故我等今日始知,不只是此《法華經》,唯說一乘法,而佛往昔在方等會上,於菩薩前,彈偏斥小,毀呰聲聞,樂小法者,只是佛說法之方便,其實,佛當時已經是以大乘菩薩法,教化我等,我等早已經是真佛子了。以是之故,我等說本來無心,對於佛道,有所悕求,可是而今法王大寶,自然而至,如佛子所應得者,我等亦皆已得之。
五、重頌窮子譬喻
(一)重頌法說
爾時,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我等今日,聞佛音教,歡喜踊躍,得未曾有。
佛說聲聞,當得作佛,無上寶聚,不求自得。

此略頌前長行「爾時慧命須菩提」,至「我等樂說譬喻,以明斯義」。當須菩提以法合喻之後,摩訶迦葉,欲重宣此窮子喻之義,而說偈言:
「今日」,是對前四十年言,「聞佛音教」,指佛法說周與譬說周的開示。「歡喜」,屬心,「踊躍」,屬身,是頌前佛言:「心生大於喜,自知當作佛。」故得未曾有。
「佛說聲聞,當得作佛」,是頌未曾有之事,「無上寶聚」喻佛果菩提,昔日不求,而今自得,是得未曾有之法,故喜出望外。

(二)重頌譬喻
(1)頌父子相失喻


譬如童子,幼稚無識,捨父逃逝,遠到他土;
周流諸國,五十餘年。

此頌子背父去。初二句,是說三乘人,智少根劣;次ニ句,是是迷本覺理之父,遠離常寂光土,流落實報莊嚴土,方便有餘土,以及凡聖同居土,輪迴六道,五趣受生。故言:「周流諸國,五十餘年」。

其父憂念,四方推求;求之既疲,頓止一城,
造立舍宅,五欲自娛。其家巨富,多諸金銀,
車磲馬腦,真珠琉璃,象馬牛羊,輦輿車乘,
田業僮僕,人民眾多。出入息利,乃遍他國,
商估賈人,無處不有。千萬億眾,圍繞恭敬,
常為王者,之所愛念,群臣豪族,皆共宗重,
以諸緣故,往來者眾,豪富如是,有大力勢。

此頌其父求子不得,中止一城。初偈是譬喻佛憫念眾生,而觀察四生,尋求可度之機。因四生中,無大乘可化之機,唯有止於自受用土,現尊特之勝應身,為諸菩薩,說圓頓法。
「造立舍宅」等四偈,是喻華嚴世界之勝妙境界,以及佛道所具足的種種功德。最後三偈。是喻他方佛國,主伴雲集於華嚴世界,讚歎恭敬。

而年朽邁,益憂念子。夙夜惟念,死時將至,
癡子捨我,五十餘年;庫藏諸物,當如之何。

此超頌父憂念子。「而年朽邁,益憂念子。」喻佛成道已久,千二百人,未得受記。「夙夜惟念」,是朝夕思念,「死時將至」,喻離涅槃不遠,「癡子捨我,五十餘年」喻五趣眾生,久滯五趣生死,結縛未除,煩惱不斷,無法荷擔如來家業,故言:「庫藏諸物,當如之何。」

爾時窮子,求索衣食,從邑至邑,從國至國,
或有所得,或無所得;飢餓羸瘦,體生瘡癬,
漸次經歷,到父住城。

此追頌遇到父城。「求索衣食」,喻六道眾生,被眾苦所逼,欲求正道助道。「從邑至邑」喻根塵相涉的十二處,「從國至國」,喻根塵識等十八界。「或有所得」,喻修三界有漏善,「或無所得」,喻修二乘無漏善,不得大乘法食喻飢餓,無大力用喻羸,無大功德喻瘦,迷於諦理,而起見思煩惱,喻體生瘡癬。
「漸次經歷」喻佛於四十年來,所說三藏漸教,令二乘人依教奉行,遠離生死,又說方等,般若,令其恥小慕大,而回小向大,今日大乘機熟,故喻「到父住城」。

(2)頌父子相見喻

傭賃展轉,遂至父舍,爾時長者,於其門內。
施大寶帳,處師子座,眷屬圍遶,諸人侍衛。
或有計算,金銀寶物,出內財產,注記券疏。
窮子見父,豪貴尊嚴,謂是國王,若是王等。
驚怖自怪,何故至此,覆自念言,我若久住,
或見逼迫,強驅使作,思惟是已,馳走而去,
借問貧里,欲往傭作。

初二句頌子見父之由。前言:傭賃展轉,遇到父舍,住立門側,遙見其父,……,今言:爾時長者,於其門內。喻佛處於一真法界之內。施大寶帳,等八句,是所見之相。「窮子見父」以下,喻二乘人,見華藏世界,以及佛尊特之身,而生怖畏,仍然貪戀小乘之果。

長者是時,在師子座,遙見其子,默而識之。

此頌父見子喻。但頌見子之處,及見子即識,不頌心大歡喜,以及甚適我願。喻佛於華嚴時,觀知眾生根劣智淺,不堪承受大法,故隱實施權,現丈六金身,應小乘之機。

(3)頌父追誘子喻

即敕使者,追捉將來。窮子驚喚,迷悶躄地,
是人執我,必當見殺;何用衣食,使我至此。
長者知子,愚癡狹劣,不信我言,不信是父。

此三偈是重頌遣旁人追喻。頌領解譬喻品中勸誡二門,無機息化。初二句是說佛大慈,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。次二句是無機領受大法,「是人執我」等四句,是形容窮人迷執之想。最後四句,喻佛知小機,愚癡無智,不解大法,不信佛言,不信佛是慈悲之父,自己是真佛子,故佛唯有隱實而施權。

即以方便,更遣餘人,眇目矬陋,無威德者。
汝可語之,云當相雇,除諸糞穢,倍與汝價。
窮子聞之,歡喜隨來,為除糞穢,淨諸房舍。
長者於牖,常見其子,念子愚劣,樂為鄙事;
於是長者,著弊垢衣,執除糞器,往到子所。
方便附近,語令勤作,既益汝價,并塗足油,
飲食充足,薦席厚煖,如是苦言,汝當勤作,
又以軟語,若如我子。

此七偈半文,是重頌密遣二人誘喻,初三偈是頌誘顧作,次四偈半是頌誘教作。「即以方便,更遣餘人」喻佛以方權智,遣地上菩薩,內秘菩薩行,外現是聲聞,示現同事攝。聲聞人的偏空智,不能全見第一義空,如眇目;聲聞人智慧短小狹劣,不能窮盡諸法實相之邊際,不知佛道萬德的莊嚴,如矬陋;又沒有佛道四無所畏之威,無常樂我淨之德,故言無威德者。
「汝可語之」等四句,喻說小乘法,令斷見思煩惱,證偏空涅槃。「窮子聞之」等四句,喻小乘法,稱小乘機,故能令小乘人,依教奉行,淨六根之房,五陰之舍,除煩惱之糞。

「長者於牖,常見其子。念子愚劣,樂為鄙事。」是頌前又以他日於窗牖中,遙見子身等,是領知佛權智久知小法稱機,亦即領知長者喻中,父知諸子先心所好。「於是長者,著弊垢衣。執除糞器,往到子所。」是頌前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等,是信解佛久知須說三乘權法,亦即是長者喻中,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三車,適其所願等。
「方便附近,語令勤作」,是頌前:語諸作人,汝等勤作,勿得懈怠等,是領佛久知三乘法,能適應小乘之機,而為說四念處,四正勤。「既益汝價」等四句,是頌前當加汝價,諸有所須,盆器米麵鹽醋等,是領知佛說四如意足。「如是苦言,汝當勤作,」是頌前:好自安意,我如汝父等。明佛說五根、五力等。「又以軟語,若如我子」是頌前更與作字,名之為兒。如佛說七覺支,八正道。

(4)頌領付家業喻

長者有智,漸令入出,經二十年,執作家事。
示其金銀,真珠頗梨,諸物出入,皆使令知。
猶處門外,止宿草庵,自念貧事,我無此物。

初二偈是重頌前心相體信,與受命領知家事。「長者有智」,喻佛具足權實二智,以實智證理,權智鑑機,知眾生愚痴無智,不能接受一乘大法,故用方便,權說三乘,令其漸進。先聞阿含小教,知苦斷集,慕滅修道,復聞方等,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,令捨小慕大,所謂:「阿含十二方等八」,於二十年中,去除見思煩惱的糞穢。然後於般若會上,進入如來大乘之家,「經二十年,執作家事」對於佛道種種功德法財,心目了然,且能為人演說,轉教菩薩。可惜仍然貪戀小乘偏空涅槃,未能回小向大,進趣佛道,等如窮子,雖知其父財寶諸物,猶不敢視為己有,更不敢貪取分毫。是以此中所說的二十年,與前所說:於二十年,常令除糞不同。是重頌窮子雖領知家業,而無希取一餐之意,然其所止,故在本處,下劣之心,亦未能捨。

父知子心,漸已曠大,欲與財物,即聚親族。
國王大臣,剎利居士,於此大眾,說是我子,
捨我他行,經五十歲,自見子來,已二十年。
昔於某城,而失是子,周行求索,遂來至此,
凡我所有,舍宅人民,悉以付之,恣其所用。

此五偈是重頌正付家業。「父知子心,漸已曠大,」喻佛知眾生大乘根性成熟,已捨前迷執偏空狹劣之心,已堪承受大乘家業,故欲與其佛道功德法財等物,而於法華會上,授記作佛。如長者「即聚親族,國王大臣,剎利居士,於此大眾,說是我子。」
「捨我他行,經五十歲,」喻小乘人於二萬億佛所,受佛教化,曾發大心,志趣佛道。後因退失大心,淪落五道,備受生死之苦。今於般若會上,代佛轉輪,執作如來家事,已經二十多年。故言:「自見子來,已二十年。」是頌前父子相見義。
「昔於某城,而失是子,周行求索,遂來至此,」是重頌前文:昔於本城,懷憂推覓等。喻眾生迷真起妄,背本覺理,故佛於常寂光土,自受用身中,審察尋求大乘之機,惜無大機,失卻大乘佛子的蹤跡,遂現劣應身,來此方便有餘土,曲就小機,演說三乘教法。今日既然大乘機熟,誠應令諸佛子,獲取佛道神通三昧,力無所畏等功德法財,如長者言:「凡我所有,舍宅人民,悉以付之,恣其所用。」

子念昔貧,志意下劣,今於父所,大獲珍寶。
并及舍宅,一切財物,甚大歡喜,得未曾有。

此重頌領付歡喜喻。是頌前文:「是時窮子,聞父此言,即大歡喜,得未曾有。」譬喻小乘人,一向「志意下劣」但求聲聞小果,無心趣向佛道,今一旦聞佛說:凡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,且為二乘人授記作佛。佛道所有功德,將屬於自己所有,猶如窮子,「今於父所,大獲珍寶。」怎不喜出望外呢!

(三)頌法合譬喻
(1)頌法合父子相失相見

佛亦如是,知我樂小,未曾說言,汝等作佛。
而說我等,得諸無漏,成就小乘,聲聞弟子。

「佛亦如是,知我樂小」是重頌法合父子相失與父子相見喻。因我樂小,背棄佛道,譬喻窮子捨父逃逝,以致父子相失。佛知我退失大心,好樂小乘,故現劣應身,權說三乘法,然後會三歸一,令入佛乘,譬喻父憂念子,運用方便,與子相見。
「未曾說言,汝等作佛」,是頌法合父使傍人追喻。由於二乘人無好樂大乘之心,故佛未曾說二乘人可以作佛。「所以未曾說,說時未至故」。(見方便品)
後四句,是重頌法合父密遣二人誘子喻。「而說我等,得諸無漏」,指阿含時,二乘人依佛所說四諦、十二因緣法,得八解脫等無漏功德,證有餘涅槃,成就聲聞乘。

(2)頌法合領付家業譬

佛敕我等,說最上道,修習此者,當得成佛。
我承佛教,為大菩薩,以諸因緣,種種譬喻,
若干言辭,說無上道。諸佛子等,從我聞法,
日夜思惟,精勤修習,是時諸佛,即授其記。
汝於來世,當得作佛,一切諸佛,祕藏之法。
但為菩薩,演其實事,而不為我,說斯真要。

此重頌法合領付家業中,受命領知家業。「最上道」,是指摩訶般若,般若是諸佛之毋,菩薩之師,故言:「修習此者,當得成佛」。佛在般若會上,敕令聲聞弟子,為諸菩薩演說般若最上之道,目的是欲令聲聞人,自知當作佛,而證入圓教理,可惜聲聞人不解佛意,雖承佛教,「為大菩薩,以諸因緣,種種譬喻,若干言辭,說無上道。」代佛演說:佛道知見,而大乘根性的「諸佛子等」,從聲聞人「聞法,日夜思惟,精勤修習,是時諸佛,即授其記,汝於來世,當得作佛」,可是演說無上道的聲聞人,對於「一切諸佛,祕藏之法」,以為只是佛「但為菩薩,演其實事」,與自己無關,反而懷疑佛,不是「為我」等聲聞人,演「說」如「斯」成佛的「真」實「要」義。此重頌前文:我等又因如來智慧,為諸菩薩,開示演說,而自於此無有志願,……而我等不知,真是佛子。

(3)頌法合心無希取譬

如彼窮子,得近其父,雖知諸物,心不希取。
我等雖說,佛法寶藏,自無志願,亦復如是。

初偈重頌前文:如彼窮子,得近其父,雖知諸物,心不希取。次偈以法合喻,明聲聞人,雖於般若會上演說摩訶般若的「佛法寶藏」,但自已卻無志願,希求佛道,如彼窮子,雖然領知其父寶物,而心不希取一樣。

我等內滅,自謂為足,唯了此事,更無餘事。
我等若聞,淨佛國土,教化眾生,都無欣樂。
所以者何,一切諸法,皆悉空寂,無生無滅,
無大無小,無漏無為,如是思惟,不生喜樂。

此解釋無希取之意。我等內滅四句,是解釋聲聞人,因為已經內滅煩惱,證得小乘極果,便自謂滿足,認為梵行已立,「更無餘事」可辦,不復進修大乘,希求佛道。故彼「等若聞,淨佛國土,教化眾生」等大乘法門,「都無欣樂」之心。為甚麼呢?因為聲聞人內觀身心,外觀世界,「一切諸法,皆悉空寂」,至此,內不見有身心可得,八識見分消滅,唯一偏空之理,故「無生無滅」。外亦不執有世界諸法,八識相分不復存在,唯一偏空之智,故「無大無小」,見相二分皆銷,能所俱無,超越生死,故「無漏無為」。由於「如是思惟」,空、無相,無願,故對於大乘自利利他的事,「不生喜樂」。

我等長夜,於佛智慧,無貪無著,無復志願。
而自於法,謂是究竟,我等長夜,修習空法。
得脫三界,苦惱之患,住最後身,有餘涅槃。
佛所教化,得道不虛,則為已得,報佛之恩。

此總結無希取之心。迦葉認為:由於我等聲聞人,一向沉醉偏空長夜,故於佛道智慧,「無貪無著,無復志願」,趣向佛道,而於自已所證偏空涅樂之法,「謂是究竟」。以為「我等」於偏空「長夜」中,修習三空之法,得解脫三界種種「苦惱之患,住最後身」,證得阿羅漢道「有餘涅槃」,即不辜負「佛所教化」,而自己證得阿羅漢道,真實不虛,則「已得報佛之恩」了,何必復有所求?

我等雖為,諸佛子等,說菩薩法,以求佛道。
而於是法,永無願樂,導師見捨,觀我心故,
初不勸進,說有實利。

此重頌奉命轉教菩薩,迦葉認為:我等聲聞人,雖然奉佛慈命,為大乘根性的諸佛子等,演說摩訶般若,教菩薩法,令彼諸佛子,以求佛道,而自己於是般若之法,永遠無立志發願樂求,故「導師見捨」,不曾勸導我等,進趣佛道。此皆由觀察我等,心志狹小,不堪承受大法,故最初不說,聲聞人有成佛的真實益利。

(4)頌法合正付家業譬

如富長者,知子志劣,以方便力,柔伏其心,
然後乃付,一切財物。佛亦如是,現希有事,
知樂小者,以方便力。調伏其心,乃教大智

初六句是頌牒前譬喻,後六句,是頌法合付家業。大富長者,知子志劣,以方便力,誘引得近,目的在於欲付家業。譬喻佛於四十餘年,因知眾生樂著小法,而以方便力,現希有事,曲就機情,隱實施權,調伏我等樂小之心,直至今日於法華會上,乃教以佛道大智,令我等開佛知見,自知當作佛。

(5)頌法合得付歡喜譬

我等今日,得未曾有。非先所望,而今自得,
如彼窮子,得無量寶。世尊我今,得道得果,
於無漏法,得清淨眼。我等長夜,持佛淨戒,
始於今日,得其果報。法王法中,久修梵行,
今得無漏,無上大果。我等今者,真是聲聞,
以佛道聲,令一切聞。我等今者,真阿羅漢,。
於諸世間,天人魔梵,普於其中,應受供養。

前文所說:皆是譬喻聲聞人,昔日愚昧,貪著小法之失,直至今日,釋尊開顯,即權即實,始知佛道寶藏,不求自得,故深自慶幸,「得未曾有」。
道,是指一乘佛道,今日於法華會上,得聞佛正法說周,所開示諸佛權實智慧,十法界皆如皆是,以及譬說周長者等賜諸子,大白牛車,而知當來必得一乘實相之道。果,是指三世諸佛所共證的佛果菩提,今雖未得,而知將來必定得證,則等如今日有所得,故言「「得道得果」,即是得入佛的正知。
「於無漏法,得清淨眼」,是得入佛的正見。無漏法,非指二乘人昔日所得的偏空智,而是今日所得權實不二的無漏法,以此權實不二的無漏妙智,斷無明,證法身,事理互攝互用,而得清淨眼目,入佛正見。
「我等長夜,持佛淨戒,始於今日,得其果報」,是領知權不離實,即權即實。故昔日修學的,雖然是「法王法中」方便之法,久修梵行,今日亦皆得究竟無漏的佛果無上菩提。此即信解,自知當作佛義。
二乘人昔日雖證小乘極果,得聲聞名,不過只是聞佛說四諦法之音聲而已,故聲非真聲,聞亦非真聞。今日「以佛道聲,令一切聞」,始可謂之「真是聲聞」。
阿羅漢譯名應供、無生、殺賊,但昔日應該接受人間天上之供養而已,而今於諸世間,普應供養,如佛應盡受九法界眾生的供養,故是真應供。昔日無生,不過斷盡分段生死,只不來三界受生而已,今得授記作佛,變易生死亦了,是真得無生。昔日殺賊,但殺見思煩惱之賊,今則盡去塵沙,殺盡無明之賊,故言:「我等今者,真阿羅漢,於諸世間,天人魔梵,普於其中,應受供養。」經文雖然但說應供,其實是概括無生與殺賊。

(六)頌讚佛恩深難報
(1)總標佛恩希有

世尊大恩,以希有事,憐愍教化,利益我等,
無量億劫,誰能報者。

以下共有二十三偈,是孤起頌,讚佛恩深難報。諸佛於眾生,皆有十種大恩:
一發心普被恩:諸佛初發菩提心,修菩薩道,成就種種功德,目的是欲普被法界眾生,令得安樂,是大慈與樂恩。
二難行苦行恩:佛因中修行,內外財布施,廣修苦行,難行能行,皆為救濟眾生,令離諸苦,是大悲拔苦恩。
三一向為他恩:佛累劫修行,積聚功德,甚至不顧身命,皆為利他,非求自利,是為他恩。
四垂形六道恩:佛為眾生,累劫垂跡六道,隨類教化,拔苦與樂。
五隨逐眾生恩:諸佛不捨眾生,長劫平等救濟,普令眾生離苦得樂。
六大悲深重恩:如來見諸眾生,造諸惡業,墮落惡道受苦,大悲心生,恒思救拔。
七隱勝彰劣恩:佛為應小機眾生,隱無量相好莊嚴的圓滿報身,而現三十二相的劣應身。
八隱實施權恩:佛為小智眾生,隱一乘之實教,而施三乘之權教,引誘眾生,入佛智慧。
九示滅令慕恩:佛若久住於世,薄福小智人,不生難遭遇想,反因輕慢而招墮落,故佛非滅示滅,使眾生知佛世值遇難,心懷戀慕而種善根。
十悲念無盡恩:佛雖入滅,但留三藏教法,以蔭末法眾生,使依之修行,成就勝果,悲憫愛念,利益無窮。
今言「世尊大恩,以希有事,憐愍教化,利益我等。」是在以上十種通常大恩外。還於法華會上,特別賜给我等十種希有的大恩:
一佛在法華會上,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正法說外,再用譬說,令知慈父愛子之深,而孺子頑愚無知,致使慈父歷劫不捨,權用智謀,方便引誘,興慈運悲,普蔭覆護,是世尊大恩,憐愍教化,利益我等,令入如來室之恩。
二佛昔行菩薩道,曾以大乘教化我等,雖於中途遺忘,然智願不失,是如來室清涼温暖大慈與樂之恩。
三我等退失大心,輪轉六道,遭受諸苦,佛止化城,伺機方便誘導,是如來室大悲拔苦之恩。
四佛證法身,應於常寂光土,享受妙樂。然為憐愍教化,利益我等而捨勝現劣,垂跡凡聖同居土;如長者脫珍妙上服,著弊垢衣,執除糞器,方便接近,初於鹿苑,轉四諦法輪,令離諸欲,是世尊大恩,憐愍教化,以衣覆之,遮蔽我等貪欲熱惱之苦。
五現老比丘相,方便附近,與一日價,令我等離諸邪見,盡諸煩惱,是如來衣,除見寒愛熱恩。
六過是已後,心相體信,彈訶貶斥,聲聞小果,讚歎大乘,令恥小慕大,是如來衣,遮愚痴醜陋之恩。
七命領家業,金銀庫藏,皆悉令知,是如來衣,與我佛法寶藏莊嚴之恩。
八會親族,定父子,付以家業,令知真是佛子,無上寶聚,不求自得,是如來座恩。
九佛於正法說周,顯諸佛權實智慧,唯有一乘,無二亦無三;又授聲聞記,令自知當作佛,是如來座,令具足自行化他恩。
十為中根者,引用譬喻,顯示門外三車之權,等賜諸子大車之實,是如來座,令我等身心泰然,快得安隱,疾證佛道之恩。《法華会義》言:「室三、衣四、座三,當知室得衣故,有覆育之恩;室有座故,成就與拔之用;座假衣室,令自他行成;衣假座室,令初後理顯,是故三義,合成大恩。」此大恩大德,高超須彌山,深越香水海,誠非世間財物供養能報,故說:「無量億劫,誰能報者」!

(2)非財供養能報

手足供給,頭頂禮敬,一切供養,皆不能報。
若以頂戴,兩肩荷負,於恒沙劫,盡心恭敬。
又以美膳,無量寶衣,及諸臥具,種種湯藥。
牛頭栴檀,及諸珍寶,以起塔廟,寶衣布地。
如斯等事,以用供養,於恒沙劫,亦不能報。

偈說十種供養:
一以手足供給,不能報佛令我入如來室之恩。
二頭頂禮敬,一切供養,亦不能報佛大慈與樂之恩。
三頂戴行道,不能報佛大悲拔苦之恩。
四以肩荷負,經恆沙劫,亦不能報如來衣,遮蔽我等貪欲熱惱之恩。
五以百種美膳,盡心供養,亦不能報如來衣除見寒愛熱之恩。
六以無量寶衣,以為供養,亦不能報如來衣,遮愚痴醜陋之恩。
七以眾妙臥具,種種房舍,以為供養,亦不能報,如來衣與我佛法寶藏莊嚴之恩。
八用種種湯藥,累劫供養,亦不能報如來座令知真是佛子,無上寶聚,不求自得之恩。
九用栴檀珍寶,起塔廟供養,亦不能報如來座授記作佛之恩。
十以寶衣布地,亦不能報如來座令我等身心泰然,快得安隱,疾證佛道之恩。
因為以上種種供養,皆屬於世間財物,豈能報答如來法施之恩?故經恒沙劫數,亦不能報佛深恩;唯有如說修行,實行法供養,或可報佛深恩於萬一。

(3) 結讚佛為實施權

諸佛希有,無量無邊,不可思議,大神通力。
無漏無為,諸法之王,能為下劣,忍于斯事。
取相凡夫,隨宜為說。
以下是頌佛大恩難報的原因。「諸佛希有」,是讚佛為能施恩者。「無量無邊」以下,是讚佛具足無量福慧,為諸法之王,但不求自樂,忍勝現劣,而為下根人,取凡夫相,隨宜為說,人天小法。

諸佛於法,得最自在。知諸眾生,種種欲樂,
及其志力,隨所堪任,以無量喻,而為說法。

初二句是讚佛實智具足,「知諸眾生」以下,是讚佛運用權智鑑機,方便隨宜說法。

隨諸眾生,宿世善根,又知成熟,未成熟者,
種種籌量,分別知已,於一乘道,隨宜說三。

此二偈頌,是說佛知眾生宿世善根未熟,故隱實施權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;又知眾生,宿世善根已熟,故於法華会上,開權顯實,但說無上道。此正是四大弟子,信解佛迹門從實施權,以及開權顯實。信解雖然正確,但仍未能盡知佛權實二智,故佛再為說〈藥草喻品〉,廣明佛智,權實不二,然後為其授記作佛。
妙法蓮華經卷第二終

藥草喻品 第五

妙法蓮華經卷第三

藥草喻品第五

藥草,是大地草木中,功用最強的植物。同是大地所生,雲雨所潤,但品種繁多,大小不一,能治百病;若是中上佳品,還能滋補養顏,令人健康,延年益壽。用以譬喻世間有漏善,能破眾惡;若是出世間無漏善,還能破煩惱,康復法身,長養慧命。前品無漏眾中的四大弟子,用窮子捨父逃逝的譬喻,申述其聞佛法說周與譬說周的理解,深契佛心,故佛讚善哉!可惜彼等所領解信受的,未能盡解佛知見的境界,對於佛平等大慧說法,眾生隨類異解之旨,未能徹底明白,故佛再用藥草來譬喻,顯示佛法絕對平等,但隨眾生根性大小,各自得益不同而已。例如:一雨無私,三草二木,受潤不同;令知法唯一乘,因機而異。
又藥草被大雨所潤,枝葉華果,茂盛於外,功力增益於內;譬喻諸聲聞人,得無漏涅槃,不再求佛道,今得聞經,破無明惑,開佛知見,所謂無上寶聚,不求自得,譬喻藥草,蒙雨所潤,具勝力用,故以此立品題,此品是本經七卷經文中的第三卷,在二十八品中,位居第五,故品名是〈藥草喻品第五〉。

解釋正文

一、如來畧述成

(一) 如來讚善

爾時,世尊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:善哉!善哉!迦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,誠如所言。

此品是譬說周中第三段如來述成。初畧述成,次廣述成,後結歎述成。今畧述成,是先揚後抑,如來先雙讚善哉,後說其領所不及。初善哉,是讚其法譬兩處領解佛的實智;次善哉,是讚其法譬兩處,領解佛的權智。「善說」是讚其立譬言詞曲巧,義理精詳。「真實」是領實,「功德」是領權。「誠如所言」,是印正其以喻明法,所說不謬。

(二)領所不及

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,汝等若於無量億劫,說不能盡。

是說迦葉等四大弟子,於佛權實二智,領所不及。佛於因中行菩薩道時,所積聚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,以及果上所成就的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,實非迦葉等領解可及。迦葉等以窮子立譬雖善,但進退橫豎,亦橫亦豎,非橫非豎皆不及。(二乘位望上是進,望下是退,十界各有因果是橫,一人漸起是豎。三世十方,是亦橫亦豎;一味平等,無有差別,是非橫非豎。)
佛說法如大雲普覆,如大雨普潤,三草二木,無不蒙澤,各得增長;咸令世間,同佛知見。今迦葉等但言二乘得益,退不及人天小草,進不及菩薩小樹大樹,橫不及八法界,豎不及七方便,是進退橫豎,領所不及。又佛三世益佛,遍於十方,未曾暫廢,是亦橫亦豎領所不及。佛一音演說,隨類得解,不可思議,實無先頓後漸,初三末一,是為非橫非豎領所不及。

二、如來廣述成
(一) 法說
(1) 舉法王勸信
迦葉!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,若有所說,皆不虛也。。

佛先舉法王所說真實以勸信,後正述開三顯一。
佛為諸法之王,眾惡已盡萬德具足,智圓理極,故凡有所說皆真實不虛。今將為四大弟子及千二百人授記作佛,故先說「如來是諸法之王,若有所說,皆不虛也」,令生歡喜,深信不疑。

(2) 約教明開權顯實

於一切法,以智方便,而演說之;其所說法,皆悉到於,一切智地

「一切法」,是七方便之法。一實是豎,七方便是橫。佛用方便智,觀機設教,為人天機,說五戒十善法;為二乘機,說四諦十二因緣法;為藏教機,說事六度;為通教機,說無生法;為別教機,說次第觀;是約教述其領解佛權智開三。
「其所說法」以下,是約教述其領解佛實智顯一。「一切智地」,即一乘實相理地。實相理廣大無際,故言一切;實相理寂而常照,故言智;實相理為無住之本,能立一切法,故言地;是為圓教機而說。佛以方便所說的三乘法,無非欲令人漸次進入此一切智地,正是顯實,亦即會權歸實。

(3) 約智明開權顯實

如來觀知,一切諸法之所歸趣;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,通達無礙。又於諸法,究盡明了,示諸眾生,一切智慧。

前五句是佛智照權,後四句是佛智照實,佛雙照權實,通達無礙,故能說權實二教。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,是識藥;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,是知病,皆是權法。
權法各有歸趣是:五戒十善法,近趣人天,遠作緣因善心性,遠趣菩提,所謂:舉手低頭,皆當作佛。念處道品等法,近趣涅槃,遠作了因慧心性,遠趣寶所。乃至六度,通教別教等法門,歸趣雖不同,但終於趣向佛道。
「深心所行」有二:一是深心貪著依正二報,作諸惡業,障生人天善道。二是深心貪著所執之法,起四倒三惑,及六蔽五住,障出世聖道。佛以權智照見,眾生深心病相不同,通達無礙。
「又於諸法,究盡明了」,是佛實智照實。佛實智遍照見一切權法,無不入實,是究盡,佛眼所見為明,實智所知為了。若此智僅能照此病,知此藥,不能照彼病彼藥,是權智;今一智遍照一切藥,一切病,是實智;能示眾生如此圓融的智境,故言一切智慧。
「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,通達無礙」,是約權而論實,即權即實,差而無差;「又於諸法,究盡明了,示諸眾生,一切智慧」,是約實論權,即實即權,無差而差。

(二) 立譬
(1)差別譬
迦葉!譬如三千大千世界,山川谿谷土地。

譬喻,有差別譬與無差別譬。差別譬,是三草二木,大小不等,譬喻上述權教權智,照五乘七方便各異;無差別譬,是一地一雨,普生普潤,譬喻上述實教實智,照五乘七方便,終歸一實。

「三千大千世界」,是土地譬。譬喻眾生世間;「山川谿谷土地」,譬如五陰世間;世界由山川谿谷土地五法組合而立其名,譬喻眾生由色等五陰和合而成色身。
山如色陰,顯而可見;川如受陰,水流有盈涸;谿如想陰,屈曲晦明;谷如行陰,幽隱難見;地如識陰,土地為一切草木種子根莖枝葉所依,譬如識陰為一切眾生習因習果之所依。
又三千大千世界,可譬如正因佛性之理,通為一切聖凡之所依;山川谿谷土地,可譬如眾生陰入處界的果報體;草木叢林,譬如眾生的習因。習因依陰入果報體,陰入果報體不出法性;如草木依山川,山川依大千世界,此即性德三因。法性即正因,是法身德;果報體即緣因,是解脫德;習因即了因,是般若德。若以正因望十界緣了,則無差而差,故種類若干,名色各異。若以緣了望理性正因,則差而無差,故皆悉到一切智地。此是佛不可思議權實之境,非迦葉等領解可及。


生卉木叢林,及諸藥草,種類若干,名色各異。

此是第二卉木譬。「卉」是草的總名,「木」是樹的總稱,眾草成「叢」,眾樹成「林」,能治眾病名「藥草」。譬如五乘七方便因果種子不同,故言「種類若干」。各有稱謂為名,各有體相為色。故言「名色各異」。卉木皆能治病,但藥草功力最勝;譬如一切善法皆能破惡,但無漏善,治惑斷惡為勝,故如藥草。樹林枝幹,能覆能蔭,可作木材;譬如菩薩,能覆蔭眾生,可支持佛法大厦。


密雲彌布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。

此是第三密雲譬。密雲有形色,遍覆普蔭。澍雨普洽,是能潤無差。草木根莖枝葉,大中小各所受不同,是所潤差別。
雲有形色,可以覆蔭,下文又言雷聲遠震。形色,譬喻佛應世;覆蔭,譬如佛慈悲,覆蔭眾生;雷聲,譬喻佛言教。密雲,譬如佛三密:慈悲是意密,形色是身密,雷聲是口密。佛本慈悲,應身法界,說法利生,故言:「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」。

一時等澍。

第四注雨譬。一時是無前後,等是無大小;譬喻佛用四辯八音,宣注法雨,普利眾生,無漸頓大小之分;譬如秘密不定二種化儀,法界眾生,同時各得權實諸益,不同迦葉等所領解次第五味,先施後廢。

其澤普洽,卉木叢林,及諸藥草,小根小莖,小枝小葉,中根中莖,中枝中葉,大根大莖,大枝大葉。
是第五受潤譬。佛的法雨,普潤眾生心地,所有習因種子,即生聞慧,名為普洽。信為根,戒為莖,定為枝,慧為葉。五乘皆受此四法,唯獨人乘,缺乏定慧。小根小莖,譬如人天信戒;中根中莖,譬如二乘信戒;大根大莖,譬如菩薩信戒。


諸樹大小,隨上中下,各有所受;一雲所雨,稱其種性,而得生長,華果敷實。

第六增長譬。譬如五乘眾生,聞佛說法,雖然根性大小不同,受益各異,但既受法雨潤澤,所有善的習因種子,皆各得增長。
「一雲所雨」以下,是譬如佛應身一音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,小機不過分,大機不減少,「稱其」七種習報二因之「種性」,各得生長;華果敷實,是七種習報之果。

(2)無差別譬

雖一地所生,一雨所潤,而諸草木,各有差別。

此是無差別譬。雖然三草二木,各有差別,但是一地所生,一雨所潤,地與雨本無差別。
「一地」譬如眾生因地心。初是道前凡夫心,中是五十心,後是等覺心,甚至道前道後的真如心,皆譬如地。地體無別,皆能生長。
「一雨」譬如佛一音演說一乘法門,平等之教,原無三乘五乘之別,但能開發道中五種善根。
諸草木」,是三草二木。小草喻人天,中草喻二乘,上草喻藏教菩薩,小樹喻通菩薩,大樹喻別教菩薩。三草二木,受一雨所潤,各得增長;譬喻五乘眾生,受佛法雨所潤,各得增長,而不自知;五種善根,皆依一佛性的真如理地,亦不自知;五乘之教,皆是佛一音所說的一乘教,終趣佛道,更不自知;唯佛能知,通達無礙。
五乘眾生,雖種性各異志趣不同,解有深淺,修有勤怠,華果亦異,但同是一地所生,一雨所潤;能生能潤,原無差別。

(三) 法合譬
(1) 合差別譬

迦葉!當知如來,亦復如是,出現於世,如大雲起,以大音聲,普遍世界,天人阿修羅;如彼大雲,遍覆三千大千國土。

合上密雲譬。「出現於世」,是舉佛身密,合雲有形,「以大音聲」,是舉佛口密,合雲有聲。總明佛慈悲應世,說法利生,猶如大雲起,遍覆大千國土。「普遍世界」是總舉三千大千世界,概括六道四生,甚至十法界,「天人阿修羅」,是別舉三善道眾生,譬喻三乘根性。

於大眾中,而唱是言:我是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禦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未度者令度,未解者令解,未安者令安,未涅槃者令得涅槃。今世後世,如實知之。我是一切知者,一切見者,知道者、開道者、說道者。汝等天人阿修羅眾,皆應到此,為聽法故。

合上雷聲譬。初二句是重明「大音普遍」,畧唱六種法門,集眾聽法,猶如雷聲遠震。一是「如來」等,是十號法門;二「未度者令度」等四句,是四弘誓願法門;即未度苦令度,未解集令解,未安道令安,未證滅令證。此法門在因名宏誓,在果名大慈大悲;悲拔苦集,慈與道滅。四弘依四諦,四諦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,發心尅果各異。佛自行唯圓化他用四,但終歸圓,才是佛出世本懷。
三「今世後世,如實知之」,是三達法門;四「我是一切知者」,是一心三智法門;五「一切見者」,是具足五眼法門;六「知道者、開道者、說道者」是三不護法門。六道眾生隨識分別,不護身口意三業;佛的三業,就是三密、三輪、三德,故知道(意) ,開道(身) ,說道(口) 三業皆隨智慧行,皆不可思議,無護無不護,謂之三不護法門。
最後三句,是勸聽受。佛以大音聲,唱六種法門,勸集三善道眾生,前往聽受。
《法華會義》:「問,此一段文,舊用合注雨譬,今何不同?答,下文隨其所堪,而為說法,正合注雨,此既經結明勸物聽受,況有大聲普唱之言,故知合雷聲也。」

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,來至佛所而聽法。

合上土地譬。集山川谿谷土地而成世界,如集五陰諸法而成眾生;故眾生合世界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,合卉木叢林及諸藥草。通則言十法界之機,別則言五乘七方便眾生。

如來於時,觀是眾生諸根利鈍,精進懈怠。

合卉木譬。卉木有大小,合眾生根性有利鈍。「於時」,是當無數千萬億種眾生,來至佛所之時,亦機教会合之時。如來即觀「來至佛所而聽法」的眾生,其根性利鈍。三惡道眾生,因惡果苦,不能修道是鈍,七方便眾生,聞法得益是利。又人天為鈍,三乘根性為利;又聲聞但觀生滅是鈍,菩薩觀不生滅是利。
「精進懈怠」,三途放逸是懈怠,人天持五戒十善是精進。又人天不厭苦,是懈怠,二乘怖畏無常,是精進。二乘貪證偏空,不求佛道,是懈怠,菩薩志在成佛,是精進。


隨其所堪,而為說法,種種無量,皆令歡喜,快得善利。

合上受潤譬。初二句是明佛應機施教,而說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,令諸聽法者,稱其種性,各得其益而生歡喜,無增減之失。

是諸眾生,聞是法已,現世安隱,後生善處,以道受樂,亦得聞法。既聞法已,離諸障礙,於諸法中,任力所能,漸得入道。

合上增長譬。人天聞法,持戒修善,福德隨身,災難不侵,故「現世安隱,後生善處」,憑藉戒善之因,能夠保持人身不失,來世生尊貴之家,或生天上,或生佛國,再得聞法修道,是報因感報果,合華敷增長。「既聞法已,離諸障礙」合上增長之由。「漸得入道」,是習因牽習果,合上果實增長。
二乘聞法,得有餘涅槃,是現世安隱;生方便土,是後生善處。菩薩聞法,悟無生忍,是現世安隱;生實報土,是後生善處。此正是報因感報果,合譬喻中三草二木,受一雨所潤,各得增長。

如彼大雲,雨於一切,卉木叢林,及諸藥草,如其種性,具足蒙潤,各得生長。

此再以喻明法。「如彼大雲」,合前「迦葉!當知如來亦復如是,出現於世,如大雲起,以大音聲,普遍世界。」即合形聲兩益。
「雨於一切」,合前「於大眾中,而唱是言:我是如來,……」合六種法門。
「卉木叢林,及諸藥草」,合前「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,來至佛所而聽法,……」合第四受化眾生,有利鈍怠進等。
「如其種性,具足蒙潤」,合前「隨其所堪,而為說法,種種無量,皆令歡喜,快得善利。」合第五受潤得益。
「各得生長」,合前「於諸法中,任力所能,漸得入道。」合第六安隱增長。

(3) 合無差別譬

如來說法,一相一味,所謂解脫相,離相,滅相,究竟至於一切種智。

此合無差別。「一相一味」,合上一地一雨喻。
「一相」,是說眾生的心地,以真如為相,即無住本,能立一切法。無住即無差別,立一切法,即有差別;有差別,如卉木等差別,無差別合一地;地無差別,能生卉木叢林等差別之物,即是無差別中而有差別,亦即是實中有權。卉木叢林等物雖有差別,但同一地所生,即差別中而無差別,亦即是權中有實。
「一味」,是一乘實教,純一無雜,合一雨喻。
「解脫相」,是無分段变易生死二邊之業束縛,故業即解脫。
「離相」,是得中道智慧。能離二邊執著,故惑即般若。
「滅相」,二邊因滅,得有餘涅槃;二邊果滅,得無餘涅槃,名滅相,故苦即法身。
得滅相,即是通別二教惑盡,入佛知見,即得一切種智之果,證佛三德,故言:「究竟至於一切種智。」

其有眾生,聞如來法,若持讀誦,如說修行,所得功德,不自覺知。

合上差別喻。「眾生」喻山川之差別,亦是種子之差別。「如來」如大雲,「法」如一味之雨,「讀誦修行」如受潤,「功德」如增長。由於眾生根性大小差別不同,聞佛一音一味之法,而作五乘不同之解,各修持戒、善、諦、緣、度等不同法門,故所得功德,亦有差別。但眾生「不自覺知」所修的是佛一味無差別之教,亦不知其所得之功德,究竟會歸於實,所謂即權即實,唯佛能知。以下是約四法、三法、二法、一法,明佛能知無差即差,差即無差。

所以者何?唯有如來,知此眾生種相體性。念何事,思何事,修何事;云何念,云何思,云何修。以何法念,以何法思,以何法修。以何法,得何法。眾生住於種種之地,唯有如來,如實見之,明瞭無礙。

此約種相體性等四法,明佛知無差即差,差即無差。「種」有二義。一就相對論種,則眾生的惑業苦三道,即是佛果三德種。惑是般若種,如維摩經言:「一切煩惱之儔,為如來種」。業是解脫種,因為不善之業,即有善法解脫種,故說:「五無間皆解脫相。」苦是法身種,以其生死即涅槃,故說:「一切眾生即涅槃相,不可復滅。」
其次就類論種,則舉手低頭,皆是解脫種;一切世智辯聰,及三乘慧解,是般若種;凡有心者,皆當作佛,是法身種。此理眾生不知,唯如來能知。
「相體性」相是外相,體是體質,性是內心;即是說諸法如是相,如是體,如是性,種種的差別相。若論差別,故有十法界諸法相體性;若無差別,唯有佛界的相體性。差與無差,唯佛能知,差即無差,無差即差,亦唯佛能知。
「念何事」以下,是約三法明如來能知。三法即是三慧。念何事,是聞慧;思何事,是思慧;修何事,是修慧。
「云何念,云何思,云何修」,是三慧之體。即是能聞、能思、能修。
「以何法念,以何法思,以何法修」,是三慧之因緣,由聞法因緣,故取於境。三乘三慧之體,以及取境因緣有異,即是差別,若入圓妙三慧,即無差別。此差別與無差別,唯佛能知,差即無差,無差即差,亦唯佛能知。
「以何法得何法」,是約因果二法,明佛能知。五乘之因,各得其果,即是差別;眾生如,佛如,一如無二,唯是一因一果,即無差別。唯佛能知,又差即無差,無差即差,亦唯佛能知。
「眾生住於種種之地」等四句,是約一法明如來能知。初句是說七方便眾生,住於七位,即是差別;如來用實智佛眼見之,如眾流入海,失於本味,即無差別。若隨化他意語,佛於一乘實相法,以權智方便而演說五乘諸法,是佛能知差別;佛所說法,皆悉到於一切智地,眾生依教修行,雖各獲果證不同,但究竟至於一切種智,是佛能知無差別。

(4) 舉譬帖合

如彼卉木叢林,諸藥草等,而不自知,上中下性。

在《法華經》未開權顯實之前,七方便人,皆同於草木,受潤生長,但不能知受一味雲雨所潤,而佛則能知其所得功德,雖有為上中下之別,但同是唯一實相法所潤,原無差別。及法華經開顯之後,七方便人方知三草二木根莖枝葉華果,皆是大地所生,一雨所潤,而悟知眾生性德理地,即是諸佛究竟一切智地。

(5) 結釋

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,所謂解脫相,離相,滅相,究竟涅槃,常寂滅相,終歸於空。

初句是說:眾生的性德理地,沾受如來一味法雨的潤澤,各得隨其根性增長,而不自知,唯佛能知。佛雖為眾生於一相一味之法中,說解脫離滅之法,其實唯是一味實相之法,原無上中下等的差別。因為諸法從本來,常住寂滅相,原本無縛,今亦無脫,非斷縛而後名解脫:諸法本無合,今亦無離,非以捨合名為離相;諸法本無生,今亦無滅,非以生盡,名為滅相。故「所謂解脫相、離相、滅相」,即是「究竟涅槃,常寂滅相」,終歸於中道第一空。不同於二乘有餘涅槃之偏空。

佛知是已,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,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。

此解釋佛雖知差即無差,即權即實,但因觀眾生心欲愛樂小法,不能接受此一乘實法,若然直說,恐生疑謗。故為愛護眾生,而隱實施權,不即為說一切種智的一相一味之法;直至今法華會上大乘機熟方說。

三、結歎述成

汝等迦葉,甚為希有,能知如來隨宜說法,能信能受。所以者何?諸佛世尊,隨宜說法,難解難知。
「汝等迦葉」,是概括須菩提、迦旃延、目犍連等四大弟子。「甚為希有」,是讚其能捨權入實。
「能知如來隨宜說法」,是讚其能領解如來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「能信能受」,是讚其能領解佛會權歸實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。「所以者何」以下,是釋其希有。諸佛方便隨宜所說之法,即是一相一味,權實不二之理,難解難知,汝迦葉等,能知能解能信能受,故甚為希有。
前文說如來無量功德,迦葉等說不能盡,是約佛恩普被,如雲普覆,如雨普潤,又佛恩普載,猶如大地,無不生長,豈但為一方一機?故說不盡。今以佛恩雖普,眾生不自覺知,如三草ニ木,根植於地,受潤於雨,而不覺知。但汝等能知佛為實施權,又領解佛開權顯實,開佛知見,故甚為希有。。

四、重頌
(一) 重頌法說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
破有法王,出現世間,隨眾生欲,種種說法。
如來尊重,智慧深遠,久默斯要,不務速說。
有智若聞,則能信解,無智疑悔,則為永失。
是故迦葉,隨力為說,以種種緣,令得正見。

此四偈是重頌開顯。初偈是頌佛權智說權教。「有」是說三界二十五有。三界眾生,有無明煩惱,有生死輪迥,有善有惡,有因有果,故言諸有。又凡夫有見思煩惱因,故有分段生死果;二乘有塵沙煩惱因,故有变易生死果;菩薩有無明煩惱因,故有自性变易生死果。唯佛五住煩惱因亡,二死果滅,是「破有」。佛以根本智照破無明煩惱,自證一乘妙法,是實智證真;出現世間,以後得智,隨順眾生的根性欲念,而說種種法,是為權智照俗。佛具足權實二智,貴為法中之王,故名「破有法王」。

「如來尊重,智慧深遠」等四句,是頌佛實智說實教。佛證實智廣大深遠,而自尊重。因知小機,不堪承受大法,故四十多年,秘而不說,今觀大乘機熟,故特別開顯。
「有智若聞」等四句頌佛權智,解釋佛不務速說實教的理由。如來久默不說,今日始為舍利弗等作法譬二說,迦葉等能信能解,是有智慧者;若無智慧的人(指五千退席四眾),或末世眾生,聞而不信,反生疑悔,則永失佛法的利益。
最後一偈,是頌佛實智。說明佛先權後實的技巧。「以種種緣」是施權;「令得正見」,是顯實。佛先隨順眾生智力之所堪,說三乘,五乘,或大或小,其目的在於令眾生究竟皆得一切種智。

(二) 重頌立譬
(1) 重頌差別譬

迦葉當知,譬如大雲,起於世間,遍覆一切。
慧雲含潤,電光晃曜,雷聲遠震,令眾悅豫。
日光掩蔽,地上清涼,靉靆垂布,如可承攬。

重頌密雲譬。雲譬如佛應身,佛應身隨智慧行故言慧雲。能說十二部法,故言含潤。佛應身放大光明,如「電光晃曜」。佛用四辯八音,演說諸法,如「雷聲遠震」。佛說法摧邪顯正,故如「日光掩蔽」,九十五種外道邪光不現。「地上清涼」,譬如九十八種煩惱,皆得消除。「靉靆垂布,如可承攬」,譬如佛應身,相好莊嚴,似同三有,有心往取,實不可得。

其雨普等,四方俱下,流澍無量,率土充洽。

重頌注雨譬。初ニ句譬喻佛四辯八音,宣注法雨,普應群機。「流澍無量」,譬喻一一時中,皆具五時八教。凡有聞法者,皆蒙利澤,一一時中,各得五味之益,故言充洽。


山川險谷,

頌土地山川譬。土地是能生,譬喻七方便眾生的五陰,蒙佛法雨所潤,身心柔軟,如土地得雨潤澤。



幽邃所生,卉木藥草,

「幽邃所生,卉木藥草」,譬如眾生久遠所植的習因,隱藏於果報五陰色心中,今蒙法雨潤澤而生長,故言「所生」,是頌前卉木譬。


大小諸樹,百穀苗稼,甘蔗蒲萄,雨之所潤,
無不豐足;乾地普洽,藥木並茂。其雲所出,
一味之水,草木叢林,隨分受潤。

是頌受潤譬。「百穀」,總名五穀,麻黍稷麥豆。理佛論言:「糧者,是黍稷之總名;稻者,粳糯之總名;菽者,眾豆之總名;三各二十,共六十。應蔬果之實各ニ十,合為百穀;今取五穀意,譬喻五乘能生百善;「甘蔗蒲萄」,譬如定慧;「乾地普洽」,譬喻未信者令信等。「其雲所出,一味之水」,喻佛說一相一味之法無差別,「草木叢林,隨分受潤」,喻三乘五性隨分受益有差別;亦即能潤之雨無差別,受潤之物有差別,是即無差而差。

一切諸樹,上中下等,稱其大小,各得生長,
根莖枝葉,華果光色,一雨所及,皆得鮮澤,

是頌生長譬。樹稱其大小,小不過分,大不減少,各得增長,是有差別。一雨所及,皆得鮮澤,是無差別,正是差而無差。

(2) 頌無差別譬

如其體相,性分大小。所潤是一,而各滋茂。

初兩句頌所生所潤,喻五乘體相根性不同,是有差別;第三句正頌能潤,是如來法雨無差別,畧不頌能生;第四句頌差別不自知。是總結如來一相一味之教,普應群機,機有大小,受潤是一,合上文「皆悉到於一智地」,明即權即實,差而無差。

(三) 重頌法合譬
(1) 頌合差別譬

佛亦如是,出現於世,譬如大雲,普覆一切,

是頌合上密雲譬。初二句明佛應身出現於世,合密雲形色;後ニ句是舉譬帖合。


既出於世,為諸眾生,分別演說,諸法之實。
大聖世尊,於諸天人,一切眾中,而宣是言,
我為如來,兩足之尊,出於世間,猶如大雲。

以下八偈半文,重頌合上注雨譬。今初偈頌佛雖施權,目的為說實「大聖世尊」以下,是畧頌如來十號。世尊,如來,是十號之二,「於諸天人,一切眾中」,是頌天人師、佛。「兩足之尊」,是十號之三,福足故應供,慧足則正遍知,又慧足是明,福足是行,即明行足。「出於世間」是頌善逝、世間解。「猶如大雲」,是頌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。長行文中,先標名,後說實,今重頌則先說實,後以名釋。

充潤一切,枯槁眾生,皆令離苦,得安隱樂,
世間之樂,及涅槃樂。

是頌四弘法門。初二句,是頌眾生無邊誓願度,「皆令離苦」,是頌煩惱無盡誓願斷,「得安隱樂」,是頌法門無量誓願學,「及涅槃樂」,是頌佛道無上誓願成。

諸天人眾,一心善聽,皆應到此,覲無上尊。
我為世尊,無能及者,安隱眾生,故現於世。
為大眾說,甘露淨法,其法一味,解脫涅槃。
以一妙音,演暢斯義,常為大乘,而作因緣。

是頌勸聽受。前二偈,是頌能說法人尊,後二偈,是頌所說法妙,七方便皆歸於一乘,故勸應聽受。佛本無生,今為「安隱眾生,故現於世」,雖說種種道,其實為佛乘,故「其法一味,解脫涅槃」,即是七方便之法,皆歸於一乘,是差而無差;「常為大乘,而作因緣」,佛於四十九年中,說三乘九部法,皆是為大乘而作因緣,即是無差而差。


我觀一切,普皆平等,無有彼此,愛憎之心。
我無貪著,亦無限礙,恒為一切,平等說法。
如為一人,常演說法,曾無他事。去來坐立,
終不疲厭,充足世間,如雨普潤。

此四偈是頌合上土地譬。土地譬喻七種五陰眾生,佛為此七種眾生平等說法,如一子想,是一性平等。
「無有彼此」等四句,不分彼(無機) 此(有機) ,亦無愛憎貪著之心,是冤親平等。
「如為一人,眾多亦然」,為一人,或為多人說法,無不用權實智慧,盡義盡理,是一多平等。
「常演說法,曾無他事」,佛事無他,唯是常為眾生,說法教化,機盡而去,機感而來,「去來坐立」 (入實為坐,出權為立),四威儀中,有機即應,既無限礙,亦「終不疲厭」。譬如雨注,不擇谿谷,普潤三草二木。是頌上「無數千萬億種眾生,來至佛所而聽法。」

貴賤上下,持戒毀戒,威儀具足,及不具足。
正見邪見,利根鈍根,等雨法雨,而無懈倦。

此頌上「如來於時,觀是眾生,諸根利鈍,精進懈怠,隨其所堪,而為說法」,合所生卉木譬。
貴賤上下是約位,貴為天子,賤如庶民,是王民一對;上而諸天,下而人間,是人天一對;持戒約行,持戒是僧,毁戒是俗,是僧俗一對;菩薩福德莊嚴,威儀具足,二乘福德微薄,不具威儀,是三乘一對;正見是內教,邪見是外道,是內外一對;利根鈍根,是約習因,利根是大乘,鈍根是小乘,是大小一對;總合上所生草木叢林。「等雨法雨,而無懈倦」,是頌合上能生,等雨法雨。


一切眾生,聞我法者,隨力所受,住於諸地。
或處人天,轉輪聖王,釋梵諸王,是小藥草。
知無漏法,能得涅槃,起六神通,及得三明。
獨處山林,常行禪定,得緣覺證,是中藥草。
求世尊處,我當作佛,行精進定,是上藥草。

以下共十一偈,是頌上種種無量,皆令歡喜。初偈頌是總明受潤,次七偈頌是別明受潤,後三偈頌是結明能潤不可思議。
「住於諸地」地分五等。「或處人天」等四句,是人天福報地。「轉輪聖王」,是人中至貴;「釋梵諸王」是天上極尊。釋天是欲界主,在轉輪聖王之上,在梵王之下。梵王是色界主,在釋天之上,在空天之下。「諸王」,概括人間散粟王,輪王,及天上梵王帝釋等。由五戒十善,四禪八定諸善,暫治三惡八苦之病,可與人樂,可稱為藥﹔但未修道斷惑,猶屬生死有漏凡夫,故合上小根小莖,即小草受潤譬。
「知無漏法」等八句,說二乘人修四諦十ニ因緣,斷見思,證涅槃,得三明六通,能治我執之病,免三界苦,合上中根中莖,即中草受潤譬。
「求世尊處」等四句,是權教菩薩,修事六度,志求成佛,勝於二乘;但雖破法執,未能忘相,不能治無明之病,合上草受潤譬。

又諸佛子,專心佛道,常行慈悲。自知作佛,
決定無疑,是名小樹。

通教行人,已斷通惑,誓扶餘習,而化眾生,位在通教七八九地,望下為優,望上為劣;別教三賢位菩薩,雖志求佛道,常行慈悲,自知作佛無疑,但雖破我法二執,未見法身,蔭化不廣,故合上小樹受潤譬。

安住神通,轉不退輪,度無量億,百千眾生,
如是菩薩,名為大樹。

此明圓教菩薩,分證實相,具不思議德用。神通是九地十地之相;轉不退輪,是等覺菩薩之因。總明地上菩薩,分身無量,廣度眾生,故合上大樹受潤譬。

佛平等說,如一味雨,隨眾生性,所受不同,
如彼草木,所稟各異。

此頌合長文「如彼大雲,雨於一切」,是總結能潤所潤。初ニ句是能潤,是平等,是佛法如雲普覆,如雨一味。次ニ句是所潤,是不平等,如根莖各異之機。

佛以此喻,方便開示,種種言辭,演說一法,
於佛智慧,如海一滴。

長文「如來說法,一相一味」至「以何法得何法」一段。「佛以此喻」,指藥草譬喻。「方便開示」,是用權智演說,「一法」是一乘實智。佛用此藥草譬喻,明四十年前,用權智種種言辭,開示法門雖多,無非是演說一乘實相之法。在弟子以為法門無量,其實不過只是佛自證智慧海中之一滴而已。此一滴功德,已於無量億劫,說不能盡。


我雨法雨,充滿世間,一味之法,隨力修行。
如彼叢林,藥草諸樹,隨其大小,漸增茂好。

此總頌增長譬。佛雨一味法雨,雖止一滴,卻能充滿十法界三種世間,是一為無量;充滿十法界三種世間,卻只是一味之法,即無量為一。眾生隨力修行,各得果實,「如彼叢林,藥草諸樹,隨其大小,漸增茂好」。

諸佛之法,常以一味,令諸世間,普得具足。
漸次修行,皆得道果。

以下別明增長。初四句是頌現世安隱,後二句頌後世以道為樂。是頌人天乘聞法增長。

聲聞緣覺,處於山林,住最後身,聞法得果,
是名藥草,各得增長。

是頌後生善處,乃至漸得入道,合生長敷實譬。是頌二乘有餘涅槃,是最後身,今聞大乘法,得入一乘,是增長義。

若諸菩薩,智慧堅固,了達三界,求最上乘。
是名小樹,而得增長。

是頌通教增長。通教菩薩,聞法增長,故智慧堅固,而能斷三界思惑,將入三賢位,如小樹得增長。

復有住禪,得神通力,聞諸法空,心大歡喜,
放無數光,度諸眾生。是名大樹,而得增長。

是頌別教增長。智慧堅固,復住禪定,是定慧均等,故得神通力,從空出假,入俗利生;聞中道第一義空,心大歡喜,是從假入中;由三賢位,進登十地,如大樹增長。此畧不頌六度增長,六度是權中權可攝入人天中。

《法華文句纂要》說:「問:一雲一雨與一音同異?答:下地以一音令他聞一法,佛以一音隨類各解,今一雲一雨,正是隨類之一音也。毘婆沙言:佛以一音說四諦,五人聞人語,八萬諸天聞天語,地獄夜叉,各聞同其語,唱至梵天,是為梵音,亦是佛報得清淨音聲最妙,號為梵音,若報得梵音,則人所不聞,聞亦不解。

(2) 頌合無差別譬

如是迦葉,佛所說法,譬如大雲,以一味雨,
潤於人華,各得成實。

是舉譬帖合無差而差,差即無差。「譬如大雲,以一味雨」,是頌合佛說法如一味雨,原無差別;「潤於人華」,指七方便之因華,是頌合上差別。「各得成實」,即究竟到於一切智地,是差而無差。

迦葉當知,以諸因緣,種種譬喻,開示佛道。
是我方便,諸佛亦然,今為汝等,說最實事,
諸聲聞眾,皆非滅度;汝等所行,是菩薩道,漸漸修學,悉當成佛。

此頌差而無差,無差而差,結成權實不二。「以諸因緣,種種譬喻」,是即實而權,亦即是無差而差;「開示佛道」,是即權而實,亦即是差而無差。「今為汝等,說最實事」,是佛開顯之實,𣎴同華嚴方等對權之實,是教一。「諸聲聞眾,皆非滅度」,是人一。「汝等所行,是菩薩道」,是行一。「漸漸修學,悉當成佛」,是理一。
譬說周中,最後佛告迦葉:四十年前以諸因緣,種種譬喻說法,皆是為開示顯發一乘佛道。非止我釋迦隨宜方便,十方諸佛亦皆如是,因權顯實。故我「今為汝等,說最實事」,諸聲聞眾,雖證涅槃,其實并非真的滅度。汝等所修行諦、緣、度諸法,皆是菩薩所行之道,自此向前漸漸修學,最後「悉當成佛」,方是究竟涅槃。

授記品 第六

授記品第六
梵語「和伽羅」,譯名授記。亦名受記、受決、受別。在能授記者言:聖言說與名授,故授是給與義。在被授記者言:受是接受,是領得義。記是記事,決是決定,別是了別。
或問:很多經典都反對授記,例如:《維摩經》說:「從如生得記,從如滅得記,如無生滅,則知無記。」《思益經》言:「願不聞記名」,《大品般若經》言:「授記是戲論。」今《法華經》因何特別重視授記?
答:若見有法可授,若見有人受記,則不應授記。如《金剛經》言:「實無有法,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,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,汝未來世,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。以實無有法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,作是言:汝未來世,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」可知授記,是視得記者的智力,對佛法的理解如何而定。
又在第一義諦,諸法從本來,常住寂滅相,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記甚麼?但依世俗諦,既有修因證果,就應當授記。本經授記,可分為五:
一約通別記,通如法師品之初,別如三周說法之後。
二約三因記,約正因記,如〈常不輕菩薩品〉;約緣因記,如法師品十種供養;約了因記,如授三根人記。
三約遲速記,遲如聲聞人,速如龍女,即生成佛。
四約師弟記,師如佛授記,弟如常不輕菩薩授眾人記,雖無時間國土之定,亦是得記。
五約現未記,如〈化城品〉,現在懸記未來弟子成佛等。
又其他經但記菩薩,不記二乘;但記善,不記惡;但記男,不記女;但記人天,不記畜生,本經皆記。《首楞嚴三昧經》有四種記,本經皆具之。
一未發心與記,如常𣎴輕菩薩品;二發心現前無生,開佛知見,如三周記;三法應與記,因諸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,今已開顯,眾生已入佛知見,已暢佛本懷,故當授記。四二乘聞經信解,改小入大,圓因已具,決定作佛,故如來與記。
又十法界善惡因果皆可以記,今本經但記作佛;四教皆有授記,本經唯在圓教;又有法身應身二記,本經唯記應身;又本迹皆有記,今諸大弟子本門久已得記,今迹門示現,初得授記。
本品由於四大弟子聞佛法說與譬說二周,開三顯一,已領悟信解佛之知見,再經如來述成,自知决定成佛無疑,但未知成佛時節因緣如何?今佛給與授記,令知其成佛遠近,劫國如何,故皆大歡喜,因名授記品。此品是本經二十八品中之第六,故言授記品第六。本品是譬說周第四段文,前三段皆以譬喻說,故此品授記,亦用譬喻論記。

一、與中根四大弟子記
(一) 授迦葉記

爾時世尊,說是偈已,告諸大眾,唱如是言:我此弟子摩訶迦葉,於未來世,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,供養恭敬,尊重讚歎,廣宣諸佛無量大法。

初四句是結集經者的叙述。叙述佛於譬喻品中,說完重頌之時,即於法華會上,告大眾:「我此弟子摩訶迦葉」,是正授迦葉記。迦葉尊者,是佛弟子中頭陀苦行第一,是傳佛心印的初祖。「於未來世」以下,是先說行因。「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,供養恭敬,尊重讚歎」,是修福,以具足佛道無量功德;「廣宣諸佛無量大法」是修慧,以成就諸佛甚深智慧。福慧雙修,福慧具足,是成佛的真因。

於最後身,得成為佛,名曰光明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禦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

此明得果。「於最後身」,是迦葉尊者將來成佛時之正報,當等覺後心於金剛喻定盡斷無明,異熟識空,名最後身。「光明如來」,是佛的別號;以因中然燈供佛,以金塗佛,世世生生,身常金色,得小果時名飲光,成佛道時名光明。「應供」以下,是佛的十種通號。

國名光德,劫名大莊嚴,佛壽十二小劫,正法住世二十小劫,像法亦住二十小劫。

迦葉成佛時國名光德,以其國多是智人故;劫名大莊嚴,以其依正皆美且勝故。佛的壽命十二小劫,是隨其大悲願力而示現,佛的正法與像法住世時間長短,是視眾生的機感而定。

國界嚴飾,無諸穢惡,瓦礫荊棘,便利不淨。其土平正,無有高下,坑坎堆阜。琉璃為地,寶樹行列,黃金為繩,以界道側,散諸寶華,周遍清淨。其國菩薩無量千億,諸聲聞眾,亦復無數,無有魔事,雖有魔及魔民,皆護佛法。

此明國淨。迦葉尊者成佛時,不但依報國土莊嚴,其國眷屬中三乘聖眾亦無量。「菩薩無量」,是授法眷屬記。「魔及魔民」,是三界中必有的事,但在光明佛的國土中,雖有魔及魔民,皆是菩薩大權示現,行於非道,通達佛道,是外護眷属,故無破壞佛法的魔事發生。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告諸比丘,我以佛眼,見是迦葉,於未來世,
過無數劫,當得作佛,而於來世,供養奉覲,
三百萬億,諸佛世尊,為佛智慧,淨修梵行,
供養最上,二足尊已,修習一切,無上之慧,
於最後身,得成為佛。

是重頌行因及得果。以其福慧雙修,萬德圓滿,故成佛果。於最後身,是位居等覺,斷盡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之時,即成佛道。

其土清淨,琉璃為地;多諸寶樹,行列道側,
金繩界道,見者歡喜。常出好香,散眾名華,
種種奇妙,以為莊嚴。其地平正,無有丘坑,
諸菩薩眾,不可稱計。其心調柔,逮大神通,
奉持諸佛,大乘經典。諸聲聞眾,無漏後身,
法王之子,亦不可計,乃以天眼,不能數知。

是重頌國淨。長文但說法眷屬無量,今還頌其德,「其心調柔,逮大神通,奉持諸佛,大乘經典」,可知皆是一生補處菩薩。

其佛當壽,十二小劫。正法住世,二十小劫,
像法亦住,二十小劫。光明世尊,其事如是。

是重頌佛壽命,及正法與像法住世。最後二句,是總結光明如來,從修因至成佛的事。

(二) 次受三弟子記
(1) 請記

爾時大目犍連、須菩提、摩訶迦栴延等,皆悉悚慄,一心合掌,瞻仰尊顏,目不暫捨,即共同聲而說偈言:
大雄猛世尊,諸釋之法王,哀愍我等故,而賜佛音聲。

前迦葉言:「我等居僧之首」所謂我等,是等括大目犍連、須菩提、摩訶迦栴延等三人。迦葉與此三人同聞法,同信解,同以窮子譬喻表達自已對佛權實二智的理解。今目犍連等三人,見迦葉於人天眾前得授記成佛,故「皆悉悚慄」,不約而同的現出驚懼不安,渴望佛亦為彼等授記的樣子,同時「一心合掌,瞻仰尊顏,目不暫捨」,并共同出聲說偈,請佛為彼等授記。
「大雄猛世尊」,是讚佛智慧及威德神力。佛有大智,故能破一切眾生諸有;佛具大威德神力,故能提拔九界眾生歸於實際理地。佛具大雄大雄力,故於諸種族中,貴為法王。最後兩句,是希望佛憐愍彼等至誠請記之心,亦於人天眾前,以微妙的音聲,宣名與記。

若知我深心,見為授記者,如以甘露灑,除熱得清涼。
如從饑國來,忽遇大王膳,心猶懷疑懼,未敢即便食;
若復得王教,然後乃敢食。

此十句是用譬喻,說明請記的心聲。

我等亦如是,每惟小乘過;不知當云何,得佛無上慧,
雖聞佛音聲,言我等作佛;心尚懷憂懼,如未敢便食,
若蒙佛授記,爾乃快安樂。

此以法合譬。初四句是述過,後六句是合上饑人須教食的譬喻。小乘人無心向大,雖然是自己的過失,但亦常自思惟,不知如何始得佛道無上的智慧。今在法華會上聞佛音聲,「言我等作佛」,但尚未得佛親授記別,不知成佛之事如何,故未免心懷憂懼。如有人從饑國來,幸蒙大王設宴賞賜,雖然珍饈百味羅列在前,然未得稱名宣召,故不敢即食;若蒙佛親授我等記別,此心始得安穩快樂。

大雄猛世尊,常欲安世間,願賜我等記,如饑須教食。

此四句是結請,希望佛決定為彼等授記。因為諸佛出現於世間,目的本來是欲安穩世間,今我等正在恐懼不安之中,唯一的希望,就是佛親口為我等授記,使我等如饑得食。

(2) 與記
1.授須菩提記

爾時世尊,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,告諸比丘:是須菩提,於當來世,奉覲三百萬億那由他佛,供養恭敬,尊重讚歎,常修梵行,具菩薩道。於最後身,得成為佛,號曰名相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禦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

「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」,顯示不只此三人希望得記,亦概括千二百人在內,故以下亦為千二百大弟子授記。須菩提是佛弟子中解空第一。來世於三百萬億那由他佛所「供養恭敬,尊重讚歎」是修福;「常修梵行,具菩薩道」是修慧。福智圓滿,於最後身,當成佛道,是舉其行因與得果。
須菩提成佛時,號曰名相。因名空生,果稱名相,以其名相本空,故能證真以自利;以其證真空妙理,故能從體起用,具足一切名相以利他。因是真空,果是妙有,真空不離妙有,妙有不離真空,空有不二,因果相契,故得記作佛,別號名相,亦具足佛果十種通號。

劫名有寶,國名寶生,其土平正,頗梨為地,寶樹莊嚴,無諸丘坑、沙礫、荊棘、便利之穢,寶華覆地,周遍清淨。其土人民,皆處寶臺,珍妙樓閣。聲聞弟子,無量無邊,算數譬喻,所不能知,諸菩薩眾,無數千萬億那由他。佛壽十二小劫,正法住世二十小劫,像法亦住二十小劫。其佛常處虛空,為眾說法,度脫無量菩薩,及聲聞眾。

此說明須菩提成佛時,其國土、法眷屬、壽命、正法、像法住世等事。國名有寶,以其因名善吉,又名善現,故成佛時,國名有寶。其國土不止平正莊嚴,無諸丘坑、沙礫、荊棘,亦無便利之穢,是由其深達實相,知諸法空寂所致。須菩提解空第一,常處第一義空,故「度脫無量菩薩」;亦以方便說三乘法,故亦教化「聲聞眾」。如方便品所說:未來諸佛,亦以種種因缘、譬喻、言辭,演說諸法。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諸比丘眾,今告汝等,皆當一心,聽我所說。
我大弟子,須菩提者,當得作佛,號曰名相。
當供無數,萬億諸佛,隨佛所行,漸具大道。
最後身得,三十二相,端正姝妙,猶如寶山。

初偈頌是誡聽,「我大弟子」以下,是頌須菩提行因與得果。

其佛國土,嚴淨第一,眾生見者,無不愛樂。
佛於其中,度無量眾,其佛法中,多諸菩薩,
皆悉利根,轉不退輪。彼國常以,菩薩莊嚴。
諸聲聞眾,不可稱數,皆得三明,具六神通,
住八解脫,有大威德。其佛說法,現於無量,
神通變化,不可思議。諸天人民,數如恒沙,
皆共合掌,聽受佛語,

此重頌國淨及其法眷屬等。

其佛當壽,十二小劫。正法住世,二十小劫,
像法亦住,二十小劫。

是頌佛壽命與正法像法,但未頌國土及劫名。

2. 授迦旃延記

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:我今語汝,是大迦旃延,於當來世,以諸供具,供養奉事八千億佛,恭敬尊重。諸佛滅後,各起塔廟,高千由旬,縱廣正等五百由旬,皆以金銀琉璃,車磲馬瑙,真珠玫瑰,七寶合成,眾華、瓔珞、塗香、末香、燒香、繒蓋、幢幡,供養塔廟。過是已後,當復供養二萬億佛,亦復如是。供養是諸佛已,具菩薩道。當得作佛,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禦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

此是總明行因與得果,迦旃延是佛弟子中,論語第一。因中供佛起塔,由千至萬,積聚福德智慧,當得佛果,別號名閻浮那提金光如來。梵語「閻浮那提」,譯名勝金。喻佛妄窮惑盡,猶如出鑛精金。亦具足佛果十種通號。

其土平正,頗梨為地,寶樹莊嚴,黃金為繩,以界道側,妙華覆地,周遍清淨,見者歡喜。無四惡道,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阿修羅道。多有天人,諸聲聞眾,及諸菩薩,無量萬億,莊嚴其國。佛壽十二小劫,正法住世二十小劫,像法亦住二十小劫。

是說明迦旃延成佛時,依報國土莊嚴,與其法眷屬純善,佛壽命十二小劫,正法住世二十小劫,像法住世亦二十小劫。但無劫國之名,也許是譯經者或於弘傳中遺失。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諸比丘眾,皆一心聽,如我所說,真實無異。
是迦栴延,當以種種,妙好供具,供養諸佛。
諸佛滅後,起七寶塔,亦以華香,供養舍利。
其最後身,得佛智慧,成等正覺。

初偈是重頌誡聽。「是迦栴延」以下,是重頌行因與得果。

國土清淨,度脫無量,萬億眾生,皆為十方,
之所供養。佛之光明,無能勝者,其佛號曰,
閻浮金光。菩薩聲聞,斷一切有,無量無數,
莊嚴其國。

頌國淨,佛號,與法眷属等。

3. 授目犍連記

爾時世尊復告大眾,我今語汝:是大目犍連,當以種種供具,供養八千諸佛,恭敬尊重。諸佛滅後,各起塔廟,高千由旬,縱廣正等五百由旬,皆以金銀琉璃,車磲瑪瑙,真珠玫瑰,七寶合成,眾華、瓔珞、塗香、末香、燒香、繒蓋、幢幡,以用供養。過是已後,當復供養二百萬億諸佛,亦復如是。當得成佛,號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禦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

此明行因與得果等。目犍連是佛弟子中神通第一。佛記其當於供養八千諸佛,復供養二百萬億諸佛,及諸佛滅後,皆用七寶,各起塔廟,廣修福慧,因圆果满時,成佛別號名「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」,亦具足佛果十種通號。梵語「多摩羅跋」,譯名性無垢,是香中之最,香薰之力不可思議。據說僅燒一銖,即普薰小千世界;喻目犍連神通之速疾之力,不離此而能至遠。

劫名喜滿,國名意樂,其土平正,頗梨為地,寶樹莊嚴,散真珠華,周遍清淨,見者歡喜。多諸天人,菩薩聲聞,其數無量。佛壽二十四小劫,正法住世四十小劫,像法亦住四十小劫。

此總明劫名、國淨、佛壽,法眷屬,及正法像法等。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我此弟子,大目犍連,捨是身已,得見八千。
二百萬億,諸佛世尊,為佛道故,供養恭敬。
於諸佛所,常修梵行,於無量劫,奉持佛法。
諸佛滅後,起七寶塔,長表金剎,華香伎樂。
而以供養,諸佛塔廟。漸漸具足,菩薩道已。
於意樂國,而得作佛,號多摩羅,栴檀之香。

此六偈是重頌行因與得果。僧人所居的寺廟名梵剎。《法苑珠林》說:阿育王取金旛金花,懸於剎上,故曰金剎。其實,是於塔廟之頂上,覆以鉢柱以表之,此柱用金造,故名「長表金剎」。

其佛壽命,二十四劫。常為天人,演說佛道。
聲聞無量,如恒河沙,三明六通,有大威德。
菩薩無數,志固精進,於佛智慧,皆不退轉。
佛滅度後,正法當住,四十小劫,像法亦爾。

此四偈是重頌佛壽命、國淨、眷屬,正像法住世等。

二、許與下根說宿世因緣

我諸弟子,威德具足,其數五百,皆當授記,
於未來世,咸得成佛。我及汝等,宿世因緣,
吾今當說,汝等善聽。

初六句是預授五百弟子記。授記品不過詳细說明修因證果,劫國名稱,正像法住世之時節而已。但於授記之前,佛先許為下根人說宿世因緣;因為下根人已聞佛法說、譬說二周開權顯實,又見佛為上根與中根人授記作佛,而心中又猶疑未明,故佛更說宿世因緣,以策進下根,使其明白佛悲愍教度之久,及其受益之深,知道授記作佛,并非偶然巧合,而是塵點劫數之前,已種善根,累劫修行,始可成就佛道功德。

化城喻品 第七

化城喻品第七
化是無而忽有,城可禦敵;用神力於無中變化而成的城市,謂之化城。用以譬喻原無二乘涅槃,由佛權智力於無說有,用為教化,防思禦見,名為涅槃,實未究竟,只是佛權巧施設,為怖遠疲勞之眾,暫得休息,然後引入寶所,故名「化城」。
此品進入本經三周說法的因緣說周。佛為前五人授記後,復欲為千二百人授記,故引塵劫前於大通智勝如來為王子時,教化的宿世因緣,令二乘人知久遠曾經種下一乘的緣種,今因緣成熟,正是應得授記之時。
本品說因緣文多,說化城譬喻文少,并且由說久遠因緣,下根得悟,何不名〈宿世因緣品〉?答:本品初廣說因緣,後則結喻化城,若言究竟,則是寶所。結集經者,處中標立品題,令知初後。又問:化城是權,寶所是實,何不棄權從實?答:欲令人因權入實,既知城是化,則知寶所是實,故品題雖標化城,而不失寶所之實,因以化城立題,在二十八品中,此品位居第七,故名〈化城喻品第七〉。

因緣說周
一、正說因緣
(一) 長文明知見久遠
(1)出所見事

佛告諸比丘,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,爾時有佛,名大通智勝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禦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其國名好成,劫名大相。諸比丘,彼佛滅度已來,甚大久遠,

此品進入因緣說周。佛欲為未記者授記,先為千二百阿羅漢說其久遠因緣,令知久已種成佛之因,故今得記,事非偶然。
「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」,是說時間之久遠;佛名大通智勝,「大」是如如理,佛實智證理,廣大深遠,周遍無涯,故名大;「通」是如如智,佛如智證理,從體起用,權智利物,三世十方,無所障礙,故名通;權實不二,體用相即,理智圓融,故名「智勝」。如來以下,是十號具足。國名「好成」,劫名「大相」,「彼佛滅度已來,甚大久遠」,是說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的事。

(2)舉譬明久遠

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,假使有人,磨以為墨,過於東方千國土,乃下一點,大如微塵,又過千國土,復下一點,如是展轉盡地種墨,於汝等意云何?是諸國土,若算師,若算師弟子,能得邊際,知其數不?不也,世尊!諸比丘,是人所經國土,若點不點,盡末為塵,一塵一劫,彼佛滅度已來,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。

「地種」,是說大地能生長萬物,情與無情皆依地而得生長,故言地種。「假使有人」,是假設譬如。譬如之中有三個層次,皆不可思議:一是以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磨以為墨,是墨數不可量。二盡地墨所有之國,是國數不可量。三將點與不點之國,盡作微塵,一塵為一劫,猶不能盡彼佛滅度後之劫數,是劫數不可量。而彼大通智勝佛滅度已來,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,正顯示劫數不可思議。其實,大通智勝,即是眾生的本覺理體,無始無終,無滅無不滅,眾生無始時來,迷失本性,不知過若干劫數,實𣎴可以塵墨數之。

(3)結見昔如今

我以如來知見力故,觀彼久遠,猶若今日

佛恐著相的人,聞說「大通智勝佛滅度已來,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」,驚疑不信,故言:「我以如來知見力,觀彼久遠,猶若今日」。眾生因為無明障閉心智,故妄想執著,分別內外遠近等事相;佛斷盡無明,原始智慧的佛性顯現,朗然明照,豎窮三世,橫遍十方,既無自他內外的分隔,亦無古今遠近的差異;如我們有時摒除雜念,回首沉思,追憶往事,猶宛如昨日,何況佛三達,無所障礙?故能知十世古今,不離當念,離此當念心性之外,別無古今去來自他等實法可得。古今不離,是如如理;自他不隔,是如如智,佛以理智不二的知見,故觀彼久遠塵劫的事,猶如今日。

(二) 重頌明知見久遠
(1) 頌出所見事

爾時世尊,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:
我念過去世,無量無邊劫,有佛兩足尊,名大通智勝。

「我念」是釋迦佛追憶久遠劫前的事。大通智勝佛,是釋尊久遠劫前為王子時的父王,亦是釋尊為王子時出家時的本師。

(2) 頌舉譬明久遠

如人以力磨,三千大千土,盡此諸地種,皆悉以為墨。
過於千國土,乃下一塵點,如是展轉點,盡此諸塵墨。
如是諸國土,點與不點等,復盡末為塵,一塵為一劫。
此諸微塵數,其劫復過是,彼佛滅度來,如是無量劫。

此頌譬喻塵點劫數之久遠。

(3) 頌结見昔如今

如來無礙智,知彼佛滅度,及聲聞菩薩,如見今滅度。
諸比丘當知,佛智淨微妙,無漏無所礙,通達無量劫。

「無礙智」,即是佛知見。佛知古今不離當念,佛見無邊剎境不離毫端。境智一如,自他無礙,故不但能知大通智勝如來滅度久遠,且對彼佛所有弟子,聲聞菩薩滅度,一一見知,而無錯謬。即是說:今日得授記的聲聞菩薩,即是彼佛當時座下的聲聞菩薩,即彼即此,即古即今,故釋尊告諸比丘,應當知道「佛智淨微妙」。
「佛智」是大圓鏡智,「淨」是平等性智,「微妙」是妙觀察智,「無漏無所礙」,是成所作智,佛具此四智,故能通達無量劫猶如今日。
又佛「通達無量劫」即空故淨,「通達無量劫」即假故微,「通達無量劫」即中故妙;又三智不出一心故淨,一心三智故微,非一非三,而三而一故妙;理體圓滿故無漏,用通周徧故無所礙。無漏無所礙,無古今自他久遠之分隔,故能視昔如今。

二、明宿世因緣
(一)結緣遠由
(1)成佛壽長

佛告諸比丘:大通智勝佛,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。

此明大通智勝佛成道,壽命長遠。可見彼佛悲願深切,故久住世間,利樂眾生。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:「惟願久住塵剎劫,利樂一切諸眾生。」

(2)成佛前事

其佛本坐道場,破魔軍已,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而諸佛法不現在前。如是一小劫,乃至十小劫,結加趺坐,身心不動,而諸佛法,猶不現前。

諸佛證理雖同,但成佛時,事緣各異。如釋尊出家六年苦行,方成正覺;彌勒佛出家之日,即成佛道。今大通智勝如來,已破魔軍,仍須十劫坐道場,然後成佛道,轉法輪,度眾生。
《因果經》說:諸佛成正覺時,魔王恐怖,率諸魔兵,前來惱亂;被諸佛威德神力所降伏,是名「破魔軍」。為諸佛示現八相成道之一相。
智勝如來,既破魔軍已,當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而諸佛法不現在前。所謂「佛法不現在前」,是指當佛始覺智契證本覺理,一念不生,未作化物利生之想,未示現應身說法之時而言,非坐而等待有一種有形相之佛法出現,然後得之而成佛。如釋尊六年苦行,夜現覩明星,成等正覺,即證平等佛性之理體,但三七思惟,籌量行止,及「作是思惟已,十方佛皆現,梵音慰喻我,善哉釋迦文,……」然後決定為實施權,此即是釋尊之佛法現前了。今大通智勝如來,雖然已證根本智之理體,但「如是一小劫,乃至十小劫,結加趺坐,身心不動」,猶未起後得智之妙用,說法利生。故《法華會義》言:「此非根有利鈍,道有難易也,但緣宜賒促,應示長短耳。」

爾時忉利諸天,先為彼佛,於菩提樹下,敷師子座,高一由旬,佛於此座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適坐此座,時諸梵天王,雨眾天華,面百由旬,香風時來,吹去萎華,更雨新者,如是不絕,滿十小劫供養於佛,乃至滅度,常雨此華。四王諸天,為供養佛,常擊天鼓,其餘諸天,作天伎樂,滿十小劫,至於滅度,亦復如是。

此明諸天供養。在事相說,諸佛坐道場入定,諸天敷座供養,是必然的事。若據理言,前文說如來「結加趺坐,身心不動」,是本覺真體;今言諸天敷座供養,是始覺俗用。座高一由旬,表佛證一真法界之理,超越俗諦十法界之事。前文說:「佛本坐道場」,是佛證如如理,真俗不二,是自利;今「佛於此座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是從體起用,真俗圓融,是利他。
又佛坐天座,是以果徹因;諸天作樂,梵王雨華,至於滅度,是以因徹果。
「面百由旬」,即是四面各百由旬,表因中四智莊嚴。「香風時來,吹去萎華,更雨新者,如是不絕」,是表以妙因,欲證妙果。故在理言:此段經文,不獨始本具,因果彰,且真俗圓融,體用不二。

(3)明正成道

諸比丘,大通智勝佛,過十小劫,諸佛之法,乃現在前,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大通智勝佛,受諸天請,過十劫後,即轉法輪,說四諦十二因緣法,是謂「諸佛之法,乃現在前,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
(4)眷屬供養

其佛未出家時,有十六子,其第一者,名曰智積。諸子各有種種珍異玩好之具,聞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皆捨所珍,往詣佛所,諸母涕泣而隨送之。其祖轉輪聖王,與一百大臣,及餘百千萬億人民,皆共圍繞,隨至道場。咸欲親近大通智勝如來,供養恭敬,尊重讚歎。到已,頭面禮足,繞佛畢已,一心合掌,瞻仰世尊,以偈頌曰:

大通智勝佛,未出家時,有十六子,其長子名智積。父名智勝,子名智積,表示因地心與果地覺相應。諸子聞父成佛,皆各捨所珍愛之物,從佛出家;諸子之母雖然難捨親情而哭泣,但皆隨其祖父轉輪聖王,率領一百大臣,及五百千萬億人民,共至道場,親近供養大通智勝如來。恭敬讚歎,禮佛繞佛後,即以偈頌讚佛。

大威德世尊,為度眾生故,於無量億劫,爾乃得成佛。
諸願已具足,善哉吉無上,

是頌前本坐道場。佛有折伏魔軍之威,與攝受眾生之德,并為世出世間人天之所尊敬,故言:「大威德世尊」。佛為度脫一切眾生之苦惱,於無量億劫,修諸苦行,今既證菩提,成佛道,「諸願已具足」,令見者皆得益,故讚「善哉吉無上」。


世尊甚希有,一坐十小劫,身體及手足,靜然安不動,
其心常惔怕,未曾有散亂,究竟永寂滅,安住無漏法。

佛坐道場,根不緣塵,故身手安然不動,八識內離染著,故心常惔怕而不散亂。經十小劫,生滅滅已,寂滅現前,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故能究竟安住於無漏大菩提法中。

今者見世尊,安隱成佛道,我等得善利,稱慶大歡喜。
眾生常苦惱,盲瞑無導師,不識苦盡道,不知求解脫,
長夜增惡趣,減損諸天眾,
從冥入於冥,永不聞佛名。

見佛聞法,悟理起行,依行證果,是得善利。既得善利當然額手稱慶,皆大歡喜。因為眾生,沉淪生死苦海,六道輪迴,苦惱無量,既無導師指教,又無善知識開示,「不識苦盡道,不知求解脫」,於無明長夜中,心智昏迷,盲瞑無知,作諸惡業,致使惡趣增加,人天善道減損。捨生趣生,𣎴離惡道,從冥入於冥,常被八難所障,惡業所纏,無救無歸,何止不見佛、不聞法、甚至連佛的名字,亦永不聞。

今佛得最上,安隱無漏道,我等及天人,為得最大利,
是故咸稽首,歸命無上尊。

今佛既得最上菩提,安隱於無漏大道中。必然興慈運悲,普濟群迷;我等及天人,見佛聞法,一定獲為得最大的利益,是故皆應稽首,歸命無上世尊。

(5)王子請轉法輪

爾時十六王子,偈讚佛已,勸請世尊,轉於法輪,咸作是言:世尊說法,多所安隱,憐愍饒益,諸天人民,重說偈言:
世雄無等倫,百福自莊嚴,得無上智慧,願為世間說。
度脫於我等,及諸眾生類,為分別顯示,令得是智慧。
若我等得佛,眾生亦復然,世尊知眾生,深心之所念。
亦知所行道,又知智慧力,欲樂及修福,宿命所行業。
世尊悉知已,當轉無上輪。

此明十六王子,請佛轉法輪。輪是車輪,有運載之功,有摧碾碎物之用;譬喻佛說法,能將人運載至涅槃彼岸之功,有碾碎眾生煩惱沙石之德,故佛說法,名轉法輪。
初三句是讚佛福慧具足。四天無以齊其福,是無等;十聖不能及其智,故無倫。次等三句,是正請佛轉法輪。「令得是智慧」等三句,是說明請佛說法之目的,希望獲得佛道智慧。「世尊知眾生」以下,是讚佛能知法知機。佛的知見,不但能深達實相理,還能知眾生之根性大小利鈍,以及眾生之心念與意樂,又知眾生過去所作是何行業,更知眾生的智力及福力如何?故應當說法利生。雖說「轉無上法輪」,實則,文意是請佛對機施教,轉半字法輪,說三乘教。

(6)梵王請轉法輪
1佛威光照動

佛告諸比丘:大通智勝佛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,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,六種震動,其國中間幽冥之處,日月威光所不能照,而皆大明。其中眾生,各得相見,咸作是言:此中云何忽生眾生?又其國界,諸天宮殿,乃至梵宮,六種震動,大光普照,遍滿世界,勝諸天光。

此明佛的威光照動,故十方諸梵天王,皆來請佛轉法輪。智佛十劫坐道場思惟,當方便權智顯現,應觀機設教之時,當然亦如古之然燈佛、今之釋尊一樣,眉間放白毫相光,經文但說「大光普照」,未言及放光,此或是譯者所漏失。
「六種震動」,是震、敲、擊、動、起、踊。「世界」,是眾生共業所感,礙而不通,堅而難動。但當諸佛發真歸元之際,無明盡破,智光顯現,往往虛空粉碎,大地平沉,諸佛世界,為之六種震動。今由於大通智勝佛放光徧照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,故諸佛世界,六種震動。「五百萬億」,是明佛威光照動之廣而且遠。
「其國中間」,指大鐵圍山,是阿鼻地獄所在之處,平常日月星三光所照不及,幽冥無光,今因佛威光所照,「而皆大明。」並且地獄中眾生,彼此互相得見,同時提出疑問,此中云何忽生眾生?
「諸天宮殿」以下,是說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中的六欲天及色界梵天,一一皆六種震動,佛光普照,猶勝過諸天本身的光明。佛光下照地獄,是三惡道最苦之處;上照天宮,是三善道最樂之處;橫遍五百萬億佛國,可見其光縱橫廣遠。

2東方梵王來請

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中,梵天宮殿,光明照曜,倍於常明。諸梵天王,各作是念:今者宮殿光明,昔所未有,以何因緣,而現此相?是時諸梵天王,即各相詣,共議此事。時彼眾中,有一大梵天王,名救一切,為諸梵眾,而說偈言:

梵天的王民本身,及其宮殿樓閣,與諸樹林,皆各有光明,不假日月光照,以分晝夜。今佛光照耀,勝於常光百千萬億倍,故諸梵天王,目覩瑞相,震驚駭疑。東方各梵天王,「即各相詣,共議此事」。其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,為諸梵眾,而說偈言:

我等諸宮殿,光明昔未有,此是何因緣,宜各共求之。
為大德天生,為佛出世間,而此大光明,遍照於十方。

梵天王民,皆由修禪定之力而生,若加修四無量心,是名大德天。或是一生補處菩薩,將成佛道,先生兠率陀天,故放大光明。今東方名救一切的大梵天王,用偈頌說出內心的懷疑,而提議共同追究威光的來處。

爾時,五百萬億國土諸梵天王,與宮殿俱,各以衣祴盛諸天華,共詣西方,推尋是相。見大通智勝如來,處於道場菩提樹下,坐師子座,諸天龍王,乾闥婆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人非人等,恭敬圍繞,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。

梵天宿福深厚,感得宮殿隨身,故言「與宮殿俱」。人間以金銀七寶為貴,諸天以天花為貴,故「各以衣祴,盛諸天華,共詣西方」,推求找尋光明瑞相的來處。結果不但看見「大通智勝如來,處於道場菩提樹下,坐師子座」上,還看見諸天與八部眾恭敬圍繞,及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。

即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,繞百千匝,即以天華而散佛上。其所散華,如須彌山,並以供養佛菩提樹,其菩提樹,高十由旬。華供養已,各以宮殿奉上彼佛,而作是言:唯見哀愍,饒益我等,所獻宮殿,願垂納受。時諸梵天王,即於佛前,一心同聲,以偈頌曰:

東方諸梵天王,「頭面禮佛,繞百千匝」,是身業恭敬;同聲說偈讚佛,是口業恭敬;共同散華奉殿供佛,是意業恭敬。諸梵天王,不但三業恭敬供佛,同時亦供養菩提樹。佛是正報,樹是依報,敬其樹,實是敬其人。

世尊甚希有,難可得值遇,具無量功德,能救護一切。
天人之大師,哀湣於世間,十方諸眾生,普皆蒙饒益。
我等所從來,五百萬億國,捨深禪定樂,為供養佛故。
我等先世福,宮殿甚嚴飾,今以奉世尊,唯願哀納受。

初兩句讚佛實智,次兩句讚佛權智,次四句讚佛饒益廣大。「我等所從來」等四句,是述來意。諸梵天王捨深禪定之妙樂,經五百萬億國之遙遠,來至佛前,無非是為了見佛、供佛。「我等先世福」四句,是借有漏之福,種無漏之因,故求佛鑑其誠,哀愍接受彼等的供養。

爾時諸梵天王,偈讚佛已,各作是言:唯願世尊轉於法輪,度脫眾生,開涅槃道。時諸梵天王,一心同聲,而說偈言:
世雄兩足尊,唯願演說法,以大慈悲力,度苦惱眾生。


諸梵天王,讚佛與供佛後,隨即請佛轉法輪。因為佛福慧具足,故能興慈運悲,教度眾生,拔除六道眾生的苦惱。據此,有人說諸梵天王,是請佛轉半字法輪,救度五濁惡世六道的苦惱眾生。其實,長行中說「開涅槃道」,偈頌又說「唯願演說法,以大慈悲力」,慈能與四聖之樂,悲能拔九法界之苦,應該亦概括請轉滿字法輪。

爾時大通智勝如來,默然許之。

「默然許之」,是諸佛受請說法的儀式。今大通智勝如來,受東方諸梵天王請轉法輪,亦默然許之。

3東南方梵王來請

又諸比丘,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,諸大梵王,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,昔所未有。歡喜踴躍,生希有心,即各相詣,共議此事。時彼眾中,有一大梵天王,名曰大悲,為諸梵眾,而說偈言:

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,諸大梵天王,亦因佛威光照動,覩瑞驚駭「即各相詣,共議此事」。其中有一大梵天王,名曰大悲,為諸梵眾,而說偈言:

是事何因緣,而現如此相,我等諸宮殿,光明昔未有。
為大德天生,為佛出世間,未曾見此相,當共一心求。
過千萬億土,尋光共推之,多是佛出世,度脫苦眾生。

梵天王名曰大悲,可能是菩薩寄位於梵天,統領天眾,趣向佛道者。雖勸眾「當共一心求」,末後卻說「多是佛出世,度脫苦眾生」。可知此大悲梵王,非由普通有漏福之因,而生天者。

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,與宮殿俱,各以衣祴盛諸天華,共詣西北方,推尋是相。見大通智勝如來,處於道場菩提樹下,坐師子座,諸天、龍王、乾闥婆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人非人等,恭敬圍繞,及見十六王子,請佛轉法輪。

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,諸大梵天王,與宮殿俱,亦各以衣祴盛諸天華,共詣西北方,推尋是威光照耀宮殿的瑞相。雖遠至千萬億佛土以外,亦不停止,終於看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,坐師子座,諸天恭敬圍繞,亦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。

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,繞百千匝,即以天華而散佛上。所散之華,如須彌山,並以供養佛菩提樹。華供養已,各以宮殿,奉上彼佛,而作是言:唯見哀愍,饒益我等,所獻宮殿,願垂納受。爾時諸梵天王,即於佛前,一心同聲,以偈頌曰:

當時東南方諸大梵天王,亦三業恭敬,散天華,献宮殿,請佛哀愍接受。並於佛前,一心同聲,說偈讚佛。

聖主天中王,迦陵頻伽聲,哀愍眾生者,我等今敬禮。
世尊甚希有,久遠乃一現,一百八十劫,空過無有佛。
三惡道充滿,諸天眾減少,今佛出於世,為眾生作眼。
世間所歸趣,救護於一切,為眾生之父,哀愍饒益者。
我等宿福慶,今得值世尊。

聖中之聖,名聖主;天人所宗,名天王。中國古代儒家的思想,是奉天行道,不敢有違天命。但佛的言教,天人所遵從,萬聖所共仰,故佛是天中天,聖中聖,故東南方諸大梵天王,讚佛為「聖主天中王」。
「迦陵頻伽」是鳥名,譯名好聲。《正法念處經》說:山上有鳥,名迦陵頻伽,音聲美妙,除佛音外,無能及者。今借用迦陵頻伽鳥,以讚佛說法的音聲美妙。
「一百八十劫,空過無有佛」,是說眾生煩惱垢重,於如此長遠的時間中,都無佛出世,致使天眾減少,惡道充滿。今慶幸佛出於世間,能為眾生作眼目,令知善惡,識因果,已入惡道者,救之令得出;未入惡道者,護之令不入,使一切眾生,皆獲大饒益。而我等諸天梵王,由於宿植福德因緣,故今生逢佛世,得見佛聞法,非常慶幸。

爾時諸梵天王,偈讚佛已,各作是言:唯願世尊哀愍一切,轉於法輪,度脫眾生。時諸梵天王,一心同聲,而說偈言:
大聖轉法輪,顯示諸法相,度苦惱眾生,令得大歡喜。
眾生聞此法,得道若生天,諸惡道減少,忍善者增益。

諸梵天王,偈讚佛已,隨即請佛轉法輪,度眾生。「顯示諸法相」,是世間五陰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等諸法,及出世間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萬行等諸法之相。佛說法顯示世間與出世間因果諸法,令眾生止惡修善,甚至證得無生法忍,則惡道減而善道增,眾生必獲得大利益。


爾時大通智勝如來,默然許之。

以上是東南方諸梵天王讚佛請法,如來亦默然許之。

4南方梵王來請

又諸比丘,南方五百萬億國土,諸大梵王,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,昔所未有。歡喜踴躍,生希有心,即各相詣,共議此事。以何因緣,我等宮殿有此光曜?時彼眾中,有一大梵天王,名曰妙法,為諸梵眾,而說偈言:
我等諸宮殿,光明甚威曜,此非無因緣,是相宜求之。
過於百千劫,未曾見是相,為大德天生,為佛出世間。
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,與宮殿俱,各以衣祴盛諸天華,共詣北方,推尋是相。見大通智勝如來,處於道場菩提樹下,坐師子座,諸天、龍王、乾闥婆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人非人等,恭敬圍繞,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。

以上是南方五百萬億國土,諸大梵王,覩瑞驚駭,互相問决,以及尋光見佛。

時諸梵天王,頭面禮佛,繞百千匝,即以天華而散佛上。所散之華,如須彌山,並以供養佛菩提樹。華供養已,各以宮殿,奉上彼佛,而作是言:唯見哀愍,饒益我等,所獻宮殿,願垂納受。爾時諸梵天王,即於佛前,一心同聲,以偈頌曰:

南方諸大梵王,亦三業恭敬,散天華,献宮殿,求佛納受後,一心同聲,以偈讚佛。

世尊甚難見,破諸煩惱者,過百三十劫,今乃得一見。
諸飢渴眾生,以法雨充滿,昔所未曾見,無量智慧者。
如優曇缽花,今日乃值遇,我等諸宮殿,蒙光故嚴飾。
世尊大慈悲,唯願垂納受。

初兩句是讚佛斷德,「昔所未曾見,無量智慧者」,是讚佛智德。總明佛具足智斷二德,能破眾生煩惱暗,令苦惱眾生法喜充滿。但佛世難值,如優曇缽花,時乃一現。今我等既得值遇,宮殿又蒙光嚴飾,故奉献供佛,唯願垂納受。

爾時諸梵天王,偈讚佛已,各作是言:唯願世尊轉於法輪,令一切世間,諸天魔梵,沙門婆羅門,皆獲安隱,而得度脫。時諸梵天王,一心同聲,以偈頌曰:
唯願天人尊,轉無上法輪,擊於大法鼓,而吹大法螺。
普雨大法雨,度無量眾生,我等咸歸請,當演深遠音。

諸天是善,魔是惡,沙門是正,婆羅門是邪,佛轉法輪,能令世間,一切善惡正邪「皆獲安隱,而得度脫」。故南方諸大梵王供佛、讚佛後,即請佛轉法輪。佛說法如人擊鼓,能驚醒迷夢,令知策進;佛說法如人吹螺改號,可使眾生知改惡從善,改邪歸正,改迷為悟,改凡成聖;佛說法如澍大雨,可潤澤萬物,甚至使大地眾生,生長菩提幼苗,開菩提華,結菩提果。故諸梵王,非請佛說法不可。

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。

大通智勝如來,亦默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之請。

5餘六方梵王來请

西南方乃至下方,亦復如是。

乃至是超畧西方、西北方,北方與東北方。此總明其餘西南方、西方、西北方、北方、東北方與下方等六方,每方各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天王,亦因佛光照動而驚疑共議,尋光見佛,供佛、讚佛,及請佛轉法輪。

6上方梵王來请

爾時上方五百萬億國土,諸大梵王,皆悉目睹,所止宮殿,光明威曜,昔所未有。歡喜踴躍,生希有心,即各相詣,共議此事。以何因緣,我等宮殿,有斯光明?時彼眾中,有一大梵天王,名曰屍棄,為諸梵眾,而說偈言:
今以何因緣,我等諸宮殿,威德光明曜,嚴飾未曾有。
如是之妙相,昔所未聞見,為大德天生,為佛出世間。

此是上方諸大梵天王,覩瑞歡喜,相詣共議此事。其中有一名屍棄的大梵天王,說偈互問因緣。

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,與宮殿俱,各以衣祴盛諸天華,共詣下方,推尋是相。見大通智勝如來,處於道場菩提樹下,坐師子座,諸天龍王,乾闥婆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人非人等,恭敬圍繞,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。時諸梵天王,頭面禮佛,繞百千匝,即以天華而散佛上。所散之花,如須彌山,並以供養佛菩提樹。花供養已,各以宮殿,奉上彼佛,而作是言:。唯見哀愍,饒益我等,所獻宮殿,願垂納受。時諸梵天王,即於佛前,一心同聲,以偈頌曰:

上方五百萬億國土,諸大梵王,尋光見佛後,亦散華供佛,奉獻宮殿,求佛納受,以及說偈讚佛。

善哉見諸佛,救世之聖尊,能於三界獄,勉出諸眾生。

是讚佛恩德,大悲救世,普令眾生,出三界牢獄。

普智天人尊,哀愍群萌類,能開甘露門,廣度於一切。

是讚佛智德,「群萌」,指眾生本具正因佛性。「甘露」,是長生不死藥,喻佛智說法,可助長正因理心性,至不生不滅地。

於昔無量劫,空過無有佛,世尊未出時,十方常暗冥。
三惡道增長,阿修羅亦盛,諸天眾轉減,死多墮惡道。

眾生福薄,不見佛聞法,常處於無明黑夜中,起惑作業,故增長惡道,「諸天眾轉減,死多墮惡道」

不從佛聞法,常行不善事,色力及智慧,斯等皆減少。
罪業因緣故,失樂及樂想,住於邪見法,不識善儀則,
不蒙佛所化,常墮於惡道。

此出招苦之因。由於不見佛聞法,故「常行不善事」;色力減少,則相貌醜惡;智慧減少,故心染邪法;不得人天福報,是失樂;以苦為樂,不知修福,是失樂想。不具正知正見,故「住於邪見法」;以苦欲捨苦,是「不識善儀則」;福薄障重,故「不蒙佛所化」,不知修善止惡,故「常墮於惡道」。

佛為世間眼,久遠時乃出,哀愍諸眾生,故現於世間,
超出成正覺,我等甚欣慶。及餘一切眾,喜歎未曾有。

此慶佛出世,幸得值遇,故歡喜讚歎,得未曾有。

我等諸宮殿,蒙光故嚴飾,今以奉世尊,唯垂哀納受;
願以此功德,普及於一切,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

初四句是奉献宮殿,求佛哀愍納受。後四句是回自向他,回因向果,不為自己求人天福報,願與一切眾生,「皆共成佛道」。

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,偈讚佛已,各白佛言:唯願世尊轉於法輪,多所安隱,多所度脫。時諸梵天王,而說偈言:
世尊轉法輪,擊甘露法鼓,度苦惱眾生,開示涅槃道。
唯願受我請,以大微妙音,哀愍而敷演,無量劫習法。

上方諸梵天王,說偈讚佛後,即請佛轉法輪。甘露法鼓,能使將死者聞聲不死,已死者聞聲而復甦。將死者喻凡夫,已死者喻一闡提。佛擊甘露法鼓,能令凡夫及一闡提,出生死苦,證涅槃樂。故上方諸梵天王說:「唯願受我請,以大微妙音,哀愍而敷演,無量劫習法」。無量劫習法,是佛因中修行自證之法,亦即是佛道一乘妙法。
以上叙述十方梵王,請佛轉法輪,文雖有前後,其實是十方梵王,同時見佛光照耀宮殿嚴飾,同時驚駭互相訪問因緣,同時尋光見佛,供佛,說偈讚佛,請佛轉法輪。

(二)結緣近由
(1)受請轉半字法輪

爾時大通智勝如來,受十方諸梵天王,及十六王子請,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,若沙門婆羅門,若天魔梵,及餘世間所不能轉,謂是苦,是苦集,是苦滅,是苦滅道。

智佛受請說法,轉半字法輪。先說四諦法
,次說十二因缘。初四句是叙佛受十方諸梵天王,及十六王子請,即出定三轉十二行法輪。三轉是:示轉、勸轉、證轉。此是苦逼迫性,此是集招感性,此是滅可證性,此是道可修性,是開示四諦之相,謂之示轉。
此是苦,汝應知;此是集,汝應斷;此是滅,汝應證;此是道,汝應修是;是勸轉。
最後佛引自已為證。此是苦,我已知;此是集,我已斷;此是滅,我已證;此是道,我已修;是證轉。
初示轉令知苦集滅道四諦,有世出世間的因果,是見道行。次勸轉令得知苦集應斷,滅道應修,是修道行。三證轉令知有學研真斷惑,為賢位;無學真窮惑盡,是聖位。每諦三轉,故名「三轉四諦」。
十二行法輪有二:一約教,ニ約行。約教是示、勸、證三轉四諦,名十二行法輪。約行是三轉四諦皆生眼、智、明、覺四法,苦法忍為眼,苦法智為智,苦類忍為明,苦類智為覺;其餘集、滅、道三諦,亦各生四法,共有十六心。三根人各有十六心,則共成四十八心;今但約一諦,言十二行。十二四諦是教法輪,十二行是行法輪;教法輪為能轉,行法輪為所轉。教法輪能轉唯一權智,所轉則有十二教;若行法輪能轉之教有十二,所轉之行亦有十二。或通三人,或約一人。今就見道三乘利根人聞示轉,即各生眼智明覺,三人合舉,故言「十二行」。輪是轉義,將佛心中所覺悟的法門,轉入彼聞法者心中,故言輪。又輪有摧碾的功能,眾生聞法起行,可摧破煩惱惑,故名「法輪」。
「若沙門、婆羅門,若天、魔、梵、及餘世間所不能轉」,是簡不能轉者。「沙門」譯勤修,所謂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,是從佛出家的佛弟子,但若佛不說四諦法,根本不知苦斷集,更不能慕滅修道,故不能轉此四諦法輪。婆羅門若不受佛教化,尚且不信,何況能轉;諸天享樂,不明佛法;魔尚且破壞佛法,梵戀禪味,皆不能轉,唯佛與佛,始能轉此四諦法輪。
「謂是苦,是苦集,是苦滅,是苦滅道」,是正說四種真實之理。此四諦法通於大小偏圓之教,故有生滅、無生、無量、無作等四種四諦不同,今先為聲聞人說生滅四諦。
「是苦」,是說眾生三界二十五有的果報身體,有生老病死等八苦三苦逼迫身心不安,樂是壞苦,苦是苦苦,不苦不樂是行苦,真實是苦不可令樂,屬於苦果。
「是苦集」,眾生由有貪瞋痴慢等見思煩惱的積集為因,故招致生死的苦果;故集是招苦之因,更無異因。
「是苦滅」,滅是法性的寂滅理。此寂滅理即在眾生苦惱逼迫的有漏身心中,有漏滅即生死滅,惟有此處寂靜安隱,故言是苦滅,是出世果。
「是苦滅道」,道是三十七道品,欲斷諸苦,證寂滅樂,當修此道,依四念處具足三十七道品,入三解脫門,道能滅苦,故言是苦滅道,故是出世因。

及廣說十二因緣法,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,名色緣六入,六入緣觸,觸緣受,受緣愛,愛緣取,取緣有,有緣生,生緣老死憂悲苦惱。無明滅則行滅,行滅則識滅,識滅則名色滅,名色滅則六入滅,六入滅則觸滅,觸滅則受滅,受滅則愛滅,愛滅則取滅,取滅則有滅,有滅則生滅,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。

文分二段,由「無明緣行」,至「生緣老死憂悲苦惱」,是流轉門。「無明滅則行滅」以下,是還滅門。無明等十二種法,展轉感果為因,互相憑藉為緣,今廣前苦集二諦為流轉門;無明愛取有五支是集諦,其餘七支是苦諦。廣前道滅二諦為還滅門,無明滅則行滅,乃至老死皆滅,是滅諦;觀因緣智即是道諦,故言「及廣說十二因緣」。
佛為破斷常二見,說三世十二因緣;為破我執,說二世十二因緣;為重實性,說一念十二因緣。今以三世二重因果,解釋十二因緣。
「無明」,是過去一切煩惱,其體即是愚痴。以暗迷為性,無所明了,不知三界苦空,能發招致生死之業,在惑業苦三道中,屬於惑。由惑作業,故言「無明緣行」。無明與行,是過去二支因。
「行緣識」,識以了別為義。由無明所發善惡不動三種有漏業,牽引識心妄動,投託母胎,是行緣識。
「識緣名色」,既投託母胎,即有煖息識三事,七日一變,而成名色。受想行識四陰是名,屬於法,但功能未顯,唯有心之名,未有心之作用;色陰是胎兒的體質,屬於色法。名色可以說是人生最初在母胎時,精神與物質的混合體。
「名色緣六入」,六入即是眼等六根,為色等六塵之所入。胎兒既有心色,即成就六根,是名色緣六入。
「六入緣觸」,胎兒出胎後,內的眼等六根,與外界色等六塵接觸,未發生感受時,言六入緣觸。
「觸緣受」,當小兒根塵接觸時,有可意或不可意的感受時,是觸緣受。自識至受,是現在五支果。
「受緣愛」,由迷事無明不了外界虛妄,對順境適意的感受,生起貪愛之心,對逆境不適意的感受,生起瞋惡之心,是受緣愛。
「愛緣取」,取是追求、爭取。是人於青春時期,對於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境,追求不捨,貪取染著。
「取緣有」,有是有因有果。由愛取作善或惡業,故有後世於六道四生中受生,自嘗善或惡的果報。愛取有三支,是現在因,能招感未來生與老死二支果。
「有緣生」,依業感果,必於三界六道捨此生而受彼生。
「生緣老死憂悲苦惱」,人命無常,有生必有死。但死前必然六根衰老,四大变壞,身既受病苦的折磨,心則憂悲苦惱。生與老死二支,是現在果。
古人說:「無明愛取三煩惱,行有二支屬業道,從識至受并生死,七事同名一苦道。」惑業苦三,如連環鉤鎖,使眾生流轉六道,循環不息,三世因果輪迴不絕,故名流轉門。
「無明滅則行滅」,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。先用推因智,逆次觀察,追究老死苦因,由於有身,身為苦本;身之生起,由於有業;業因取,取因愛,愛因受,受因觸,觸因六入,六入由於名色,名色由於識,識由於行,行由於無明。
再用審因智,審察無明由於顛倒妄想而有,若能正念觀察,審知三界是苦,出三界是樂,即此觀因緣智,斷界內發業潤生的粗相無明,無明滅則行滅,行滅則識滅,識滅則名色滅,名色滅則六入滅,六入滅則觸滅,觸滅則受滅,受滅則愛滅,愛滅則取滅,取滅則有滅,有滅則生滅,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皆滅。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。
《涅槃經》言:「十二因緣,下智觀者,得聲聞菩提;中智觀者,得緣覺菩提;上智觀者,得菩薩菩提;上上智觀者,得佛菩提。」可知十二因緣,非獨是緣覺法。故有思議十二因緣,及不可思議十二因緣之別,今畧𣎴談。 或問:諸佛皆說三乘,今此何不說六度?答:今為下根論結緣事由,故於此不言及菩薩乘而已,非大通智勝佛,不說三乘法。

(2)天人眾聞法得道

佛於天人大眾之中,說是法時,六百萬億那由他人,以不受一切法故,而於諸漏,心得解脫,皆得深妙禪定,三明六通,具八解脫。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,千萬億恒河沙那由他等眾生,亦以不受一切法故,而於諸漏,心得解脫。從是已後,諸聲聞眾,無量無邊,不可稱數。

「說是法時」,是三轉十二行法輪,及廣說十二因緣法時,會眾六百萬億那由他人聞法,「以不受一切法故,而於諸漏,心得解脫」,不受一切法,即是《楞嚴經》所說,脫黏內伏,不受外塵所惑,而斷三界八十八使,證初果,入見道位。
「諸漏」,是見思二惑,「心得解脫」,是不止斷見惑,同時斷盡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,得四果無學位;以無生智,證真空理,心得自在,故名解脫。
「皆得深妙禪定」,指二乘所修觀練熏修等九次第定,比世間四禪八定,深而且妙。「三明」,是他心明,宿命明,及漏盡明。「六通」,是天眼通,天耳通,神足通,他心通,宿命通,漏盡通。「八解脫」,即是八背捨。佛初說四諦十二因緣法,即有六百萬億那由他人聞法,得漏盡,證無學道。第二、第三、第四會說法時,悟道證果的人更多,有千萬億恒河沙那由他等眾生,亦以不受一切法故,而於諸漏,心得解脫。從是已後,諸聲聞眾,無量無邊,不可稱數。

(3)復請轉滿字法輪

爾時十六王子,皆以童子出家,而為沙彌,諸根通利,智慧明瞭,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,淨修梵行,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「沙彌」,譯名息慈,意思是童子出家,將息惡行慈。十六王子,聞佛說法後,即捨俗出家為沙彌,以其宿植慧因,故「諸根通利,智慧明瞭」不滯小乘,不樂權法。「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,淨修梵行,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是植福廣,善根深,故發菩提心,志求佛道。


俱白佛言:世尊!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,皆已成就,世尊!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我等聞已,皆共修學,世尊!我等志願如來知見,深心所念,佛自證知。

十六王子出家後,同時白佛言:「世尊!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,皆已成就,世尊!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」,此正是請佛說大乘法。「我等聞已」,是希望聞慧,作大乘因;「皆共修學」,是希望修慧,得大乘果。「我等志願」以下,是希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,故深心所念,是六度四攝等法門,佛自當證明,知道我等心之所念,志在成佛。

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,八萬億人,見十六王子出家,亦求出家,王即聽許。

「八萬億人」,是轉輪聖王所率領之眾,見十六王子出家,亦發心要求出家,王即聽許。此等正是以下王子覆講《法華經》所教化之機,故於此特別言及。若然表法,前六百萬億人,聞法得益,是表轉六識;十六王子出家,表轉八識,真妄同稱,以明真俗不二;轉輪聖王,表轉八識心王為白淨識;王所將八萬億人,表轉八識心所;出家,表出十八界之家。


爾時彼佛受沙彌請,過二萬劫已,乃於四眾之中,說是大乘經,名妙法蓮華,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。說是經已,十六沙彌,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皆共受持,諷誦通利。

大通智勝如來,為三乘眾轉半滿字法輪,說諦緣度等法後,受十六王子請轉大法,但不即轉滿字法輪,而於過二萬劫後,始「說是大乘經,名妙法蓮華,教菩薩法」,則於二萬劫中,必說方等、般若,待機緣成熟,然後開權顯實,說《法華經》。
「受持」是領納於心,永不忘失。十六沙彌菩薩,為求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不但「皆共受持」《法華經》,同時諷讀誦習經文,對經中所詮義理,權實通融,成就利益。

說是經時,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,聲聞眾中,亦有信解,其餘眾生,千萬億種,皆生疑惑。

但當佛說此《法華經》時,雖然十六菩薩沙彌,皆悉信受,而聲聞眾中,亦有上根利智而能信解者,至於其餘根鈍智淺的眾生,有千萬億種不同的根機,皆對《法華經》生起疑心,迷惑不信。此等下根未熟之機,於十六王子覆講《法華經》時,始作結遠緣之因。

佛說是經,於八千劫,未曾休廢。

大通智勝如來說是《法華經》,歴時八千劫,於其中間,不止不息,故言:「未曾休廢」。

說此經已,即入靜室,住於禪定,八萬四千劫。

佛說此《法華經》之時,何嘗不與定俱?所謂: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。」今言佛「說此經已,即入靜室,住於禪定」,是入諸法空室,泯前所有說相,令十六沙彌,忘能所,除諸相而已。
「八萬四千劫」,是欲令王子成就結緣事。因疑惑之眾,機不在佛,而是在於十六王子。故智佛入定,十六王子為其覆講《法華經》,使不解不信者,得信得解,以結近緣。

三、正明結緣
(一)法說結緣
(1)明昔日結法
1覆講利生
是時十六菩薩沙彌,知佛入室,寂然禪定。各昇法座,亦於八萬四千劫,為四部眾,廣說分別妙法華經。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,示教利喜,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
十六菩薩沙彌,知道不信解者,機緣在於自己不在佛,故於佛入定時,各昇法座,代佛宣揚,亦於八萬四千劫,為四部眾廣說分別《妙法華經》。
「示教」,是開示佛之知見,「利喜」,是令悟入佛之知見。十六菩薩沙彌,各人皆令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,開示悟入佛之知見,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故言「一一皆度」。

2佛出定稱讚

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,從三昧起,往詣法座,安詳而坐,普告大眾,是十六菩薩沙彌,甚為希有,諸根通利,智慧明了,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。於諸佛所,常修梵行,受持佛智,開示眾生,令入其中。

佛從三昧起,即讚十六菩薩沙彌「甚為希有」,因為十六菩薩沙彌,能把握時機,代佛宣說大乘妙法,故「甚希有」。諸菩薩沙彌所以能為希有之事,皆因其「諸根通利,智慧明了」。然諸根通利,智慧明了的原因,是曾經「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而修福,「於諸佛所,常修梵行,受持佛智」而修慧。福慧具足故能開示眾生,令入佛之智海中。

3勸親近信受
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。所以者何?若聲聞辟支佛,及諸菩薩,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,受持不毀者,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如來之慧。

大通智勝佛所以勸諸眾生,「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」十六沙彌菩薩,原因是無論聲聞、辟支佛、及諸菩薩,若能信受是十六菩薩所說的經法,并且尊重受持,而不毀謗者,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成就如來之智慧。

(2)明中間更相值遇

佛告諸比丘,是十六菩薩,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,一一菩薩,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,世世所生,與菩薩俱,從其聞法,悉皆信解,以此因緣,得值四百萬億諸佛世尊,於今不盡。

是十六菩薩,因佛讚故,喜歡時常樂說是《妙法蓮華經》;每一位菩薩,所教化的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,亦因佛勸勉當數數親近,故「世世所生,與菩薩俱,從其聞法,悉皆信解」,是學植慧因不盡。「以此因緣,得值四百萬億諸佛世尊」,學植福因不盡。

(3)明今日還說法華
1结會師之古今

諸比丘,我今語汝,彼佛弟子十六沙彌,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於十方國土,現在說法,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。其二沙彌,東方作佛,一名阿閦,在歡喜國,二名須彌頂。東南方二佛,一名師子音,二名師子相。南方二佛,一名虛空住,二名常滅。西南方二佛,一名帝相,二名梵相。西方二佛,一名阿彌陀,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。西北方二佛,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,二名須彌相。北方二佛,一名雲自在,二名雲自在王。東北方佛,名壞一切世間怖畏,第十六,我釋迦牟尼佛,於娑婆國土,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此是結會說法師之古今。十六沙彌,因中同求大法,同宣大教,故今同得大果,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於十方國土,現在說法。並且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、聲聞以為眷屬。
其中二位沙彌,現於東方歡喜國作佛,一名阿閦,二名須彌頂。
其中二位沙彌,現於東南方成佛,一名師子音,二名師子相。
其中二位沙彌,現於南方成佛,一名虛空住,二名常滅。
其中二位沙彌,現於西南方成佛,一名帝相,二名梵相。
其中二位沙彌,現於西方成佛,一名阿彌陀,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。
其中二位沙彌,現於西北方成佛,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,二名須彌相。
其中二位沙彌,現於北方成佛,一名雲自在,二名雲自在王。
其中二位沙彌,現於東北方佛,名壞一切世間怖畏,最後第十六沙彌,我釋迦牟尼佛,現於娑婆國土,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2會弟子之古今

諸比丘,我等為沙彌時,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等眾生,從我聞法,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此諸眾生,於今有住聲聞地者,我常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諸人等,應以是法,漸入佛道。所以者何?如來智慧,難信難解,爾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者,汝等諸比丘,及我滅度後,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。

此結會三世弟子。昔日十六王子為沙彌時,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等眾生(過去),即是今日釋尊座下「汝等諸比丘」(現在),及釋尊滅度後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」(未來)。
或問:昔日十六王子為沙彌時,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等眾生,本來是結大乘法缘的,而佛亦常教化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但為甚麽今有住於聲聞地者呢?佛說:因為「如來智慧,難信難解」,是諸人等,根鈍障重,不能直入佛之知見,而應以權法,漸入佛道,故佛不得不曲就機情,為說小法。故今汝等千二百阿羅漢,及釋尊滅度後諸聲聞弟子,皆是佛昔日為沙彌菩薩時,所教化的眾生。

我滅度後,復有弟子,不聞是經,不知不覺菩薩所行,自於所得功德,生滅度想,當入涅槃。我於餘國作佛,更有異名,是人雖生滅度之想,入於涅槃,而於彼土,求佛智慧,得聞是經,唯以佛乘而得滅度,更無餘乘;除諸如來,方便說法。

此是釋疑。假如有人懷疑,過去曾結大緣的眾生,退大住小,今於法華會上,聞佛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,即可悟入佛知見;但佛滅度後,諸聲聞弟子,「不聞是經,不知不覺菩薩所行」之深妙道,自於所得的小乘功德,便生滅度之想,雖入涅槃,但於方便有餘土仍受變易生死苦,豈不是佛未能令昔日所教化者,盡入佛道?佛說:是佛滅度後諸聲聞人,雖生滅度之想,取證小乘涅槃,但「我於餘國作佛」,又以異名而教化之,令其得聞此《法華經》,能信能入佛知見,而發心勤求佛智慧。準是可知諸佛說法,「唯以佛乘」而令眾生得滅度,更無餘乘;除非是諸佛如來,運用方便,因機設教,故說三乘。

3正明還說法華

諸比丘,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,眾又清淨,信解堅固,了達空法,深入禪定。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,為說是經。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,唯一佛乘得滅度耳。

「如來自知,涅槃時到」,是說諸佛出世,教道將畢之時。如過去迦葉佛,日月燈明佛等,說《法華經》後,即示現入滅,今釋尊亦然。
「眾又清淨」,已滅煩惱,證涅槃,成就斷德;「信解堅固,了達空法」,是得不壞信,解無漏法,證真諦理,成就智德;具足智斷二德,復能深入禪定,堪受大法之時。
又清淨是得藏教益,免火宅難;信解堅固,是得方等教益,心相體信;了達空法,是得般若教益,能轉教菩薩,又能深入真俗並觀的禪定時,根性純熟,堪任大教,佛「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」,為說是《妙法蓮華經》,開權顯實,明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,唯一佛乘得滅度耳。

比丘當知,如來方便,深入眾生之性,如其志樂小法,深著五欲,為是等故,說於涅槃,是人若聞,則便信受。

此是解釋前於一佛乘分別說開三之意。或問:既然「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,唯一佛乘得滅度」,何以佛又說三乘權教呢?佛告諸比丘,應當知道,佛方便智知道眾生的根性,貪著五欲,志在喜歡小乘法,故先說三乘,令破濁免難,然後說一乘法。以上法說結緣,雖是說釋尊與弟子的三世因緣,其實,是結顯〈方便品〉中所說:「十方國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隨佛方便說,但以假名字,引導於眾生」的意義,以下是譬說結緣。

(二)譬說結緣
(1)導師譬

譬如五百由旬。險難惡道,曠絕無人,怖畏之處。若有多眾,欲過此道,至珍寶處。有一導師,聰慧明達,善知險道通塞之相。

「五百由旬」是譬喻,譬如眾生,生死輪迴之處。若約果報言:三界聖凡同居土分段生死,譬如三百由旬;方便有餘土变易生死,譬如四百由旬;實報莊嚴土变易生死,譬如五百由旬。若約煩惱言:三界見思煩惱,譬如三百由旬;塵沙煩惱,譬如四百由旬;無明煩惱,譬如五百由旬。
「險難惡道,曠絕無人,怖畏之處」,是險難惡道譬,譬如眾生,煩惱垢重,於佛智慧,難信難解。ニ種生死,是險難果;五住煩惱,是險難因。由於因果皆險難,故言惡道。此道曠絕無人,故言怖畏。別圓二教之道,非曠而有人;通教之道,雖曠而有人;唯藏之道,曠絕無人,故必須為此而設化城。
「若有多眾」,是眾人譬,譬如以上所說,有百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不解的眾生。
「欲過此道,至珍寶處」譬,是譬如以上聞十六王子覆講《法華經》之大乘機發,更斷塵沙,求至佛果,是至珍寶處。
「有一導師」以下,是譬如以上第十六位王子「釋尊」。耳根清淨是聰,意根清淨是達,一心三智是慧,五眼圓具是明,故「聰慧明達」,是總明六根清淨。「善知險道通塞之相」,是知苦集流轉門及六蔽是塞,知道滅還滅門及六度等是通。

(2)將導譬

將導眾人,欲過此難。

譬如初聞王子說法結緣,未得度者,但本緣不失,仍為導師所將導,欲過生死險道之眾。

(3)中路懈退譬

所將人眾,中路懈退。白導師言:我等疲極,而復怖畏,不能復進,前路猶遠,今欲退還。

以初發菩提心為始,直至成佛為終;今於其間,生起退意,故言:「中路懈退」。疲極,是譬喻善根微弱,被無明煩惱所障;怖畏,是譬如厭惡生死;前路猶遠,譬如三惑難斷,望佛果菩提尚有五十五位,故欲退還。

(4) 設化城譬

導師多諸方便,而作是念:此等可愍,云何捨大珍寶而欲退還?作是念已,以方便力,於險道中,過三百由旬,化作一城。告眾人言:汝等勿怖,莫得退還,今此大城,可於中止,隨意所作,若入是城,快得安隱。若能前至寶所,亦可得去。

「導師多諸方便」,是譬喻佛權智;「此等可愍」,譬喻佛知無大機,故隱勝現劣;「化作一城,譬喻佛用方便教,從實施權,為說小乘法,令斷見思,得出三界,證真空涅槃。
「告眾人言」以下,譬喻三轉法輪。「汝等勿怖,莫得退還」,是令前進入城,譬喻勸轉;「今此大城,可於中止,隨意所作」,是示城可住,譬喻示轉;「若入是城,快得安隱」,是讚城安隱,譬喻證轉。「前至寶所」,若論分證,圓教初發心住,即到寶所;若論究竟,唯佛與佛,乃能究盡諸法實相。

(5)入化城譬

是時疲極之眾,心大歡喜,歎未曾有,我等今者,免斯惡道,快得安隱。於是眾人前入化城,生已度想,生安隱想。

「疲極之眾」,譬喻退大心,學小法的人;「心大歡喜」,譬喻聞慧;「歎未曾有」,譬喻煖位;「免斯惡道」,譬喻頂位;「快得安隱」,譬喻忍位。「於是眾人,前入化城」,譬喻見道位;「生已度想」,是得盡智;「生安隱想」,是得無生智。又生已度想,是譬喻具智德;生安隱想,譬喻證斷德。

(6)滅化城引至寶所譬

爾時導師,知此人眾既得止息,無復疲惓。即滅化城,語眾人言:汝等去來,寶處在近,向者大城,我所化作,為止息耳。

此明正說法華開權顯實。即是火宅喻中,等賜大車譬;亦是〈方便品〉中,但說無上道。「眾既得止息,無復疲惓」,譬喻大乘機成熟;「即滅化城」,譬喻廢權;「語眾人言:汝等去來,寶處在近」,譬喻顯實。「向者大城,我所化作,為止息耳」,是舉廢權譬,以帖顯實譬。

在《法華文句纂要》中說:本經共有五處開三顯一,究竟有何分別?答:「通論無異,別論有差。」一〈方便品〉是約教開三顯一。故說:「如來但以一佛乘故,為眾生說法,無有餘乘,若二若三。」
二火宅喻中,是約行開三顯一。車是運載義,運譬喻行,故說:「乘是大車,遊於四方,嬉戲快樂。」
三是〈信解品〉中,約人開三顯一。故結會傭作之人,即是長者子。如言:「我等昔來,真是佛子。」
四〈藥草喻品〉中,約差與無差別明開顯。但明眾生不知,佛令其知,若知七種差別,是知權;同依一無差別理,是知實。終不說無一有一,此是約自行權實二智,隨自意語,故佛知,眾生不知。亦是通前三品,以及通後〈化城品〉,知不知明權實。
五是今〈化城品〉,約理開三顯一。寶所與化城,是譬喻大乘理與小乘理。今佛破二乘權理,顯寶所實理。至於以下五百弟子領解,舉繫珠譬喻,亦是約理言。

(三) 法合譬說
(1)合導師譬

諸比丘,如來亦復如是,今為汝等作大導師,知諸生死煩惱惡道,險難長遠,應去應度。

此是以法合譬喻。「如來」合導師;知五十五位聖道遙遠,意志劣者,不易到達,故於三界外,別立偏空涅槃,為二乘作止息。「汝等」合多眾;「生死」合果險難;「煩惱」合因險難;惡道險難是三惡道受苦之處,合三界火宅;「長遠」合五百由旬;「應去應度」,合善知通塞之相,亦合欲至寶所。

(2)合將導譬

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,則不欲見佛,不欲親近,便作是念,佛道長遠,久受勤苦,乃可得成。

此合前白導師言:「我等疲極,而復怖畏,不能復進,前路猶遠,今欲退還。」喻於王子處聞《法華經》的人,由於大機未成熟,故聞大法,生艱難想。
「則不欲見佛,不欲親近。」因畏佛道長遠,須長久勤苦修證,乃可得成。如窮子想:「若久住此,強使我作」,故疾走而去。

(3)合退大接小譬

佛知是心,怯弱下劣,以方便力,而於中道,為止息故,說二涅槃。

此合化作大城,為其止息譬。「而於中道」,是已盡三界見思煩惱,出凡聖同居土,塵沙無明未破,末到實報土之中間。「說二涅槃」,是說有餘無餘二涅槃,亦可說是聲聞緣覺二乘人所證的涅槃。

(4)合將向寶所譬

若眾生住於二地,如來爾時即便為說,汝等所作未辦,汝所住地,近於佛慧,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,非真實也。但是如來方便之力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

此合滅化城引至寶所譬。二乘人住於有餘無餘涅槃二地,若生已度安隱之想,「如來爾時即便為說」,汝等於無上佛道所作未辦,汝等現在所住之地,亦近於佛道的智慧,應當觀察籌量今所得的涅槃,并非真實到達之目的地,「但是如來方便之力」,為實施權,「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」而已。

(四) 舉譬帖合

如彼導師,為止息故,化作大城。既知息已,而告之言:寶處在近,此城非實,我化作耳。

是合滅化城引至寶所譬。初三句是舉譬帖合佛為實施權;「既知息已」以下,是舉譬帖合佛開三顯一。

五、重頌宿世結緣
(一)頌成道前事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大通智勝佛,十劫坐道場,佛法不現前,不得成佛道。
諸天神龍王,阿修羅眾等,常雨於天華,以供養彼佛。
諸天擊天鼓,並作眾伎樂,香風吹萎華,更雨新好者。

此三偈是頌大通智勝如來,成佛道前之事,該括六瑞外,還增加香風一瑞。

(二) 頌正成道

過十小劫已,乃得成佛道,諸天及世人,心皆懷踴躍。

此一偈是頌佛坐道場,過十小劫後,即成佛道,故諸天及世人,心皆懷歡喜踴躍。

(三) 頌王子請轉法輪

彼佛十六子,皆與其眷屬,千萬億圍繞,俱行至佛所。
頭面禮佛足,而請轉法輪,聖師子法雨,充我及一切。

此二偈是頌佛成道後,十六王子與其眷屬,恭敬供養及請轉法輪。

(四)頌梵王請轉法輪
(1) 頌佛威光動耀

世尊甚難值,久遠時一現,為覺悟群生,震動於一切。

此一偈是頌佛威光遍照十方,五百萬國諸梵王宮殿,皆蒙佛光嚴飾,六種震動。

(2)頌梵王尋光來請

東方諸世界,五百萬億國,梵宮殿光曜,昔所未曾有。
諸梵見此相,尋來至佛所,散花以供養,並奉上宮殿。
請佛轉法輪,以偈而讚歎,佛知時未至,受請默然坐。

此三偈頌東方諸梵王尋光雲集佛前,三業供養,奉献宮殿,並說偈讚佛,請轉法輪。「佛知時未至,受請默然坐」。

三方及四維,上下亦復爾,散花奉宮殿,請佛轉法輪。
世尊甚難值,願以大慈悲,廣開甘露門,轉無上法輪。

此二偈總頌南、西、北方,四維與上下,九方諸梵王皆尋光雲集佛前,供佛讚佛,奉献宮殿,並說偈讚佛,請轉法輪。

(五)頌正轉二乘法輪

無量慧世尊,受彼眾人請,為宣種種法,四諦十二緣。
無明至老死,皆從生緣有,如是眾過患,汝等應當知。

此二偈是頌佛受眾梵王請,轉四諦十二行法輪,及說十二因緣法。

(六)頌時眾聞法得道

宣暢是法時,六百萬億垓,得盡諸苦際,皆成阿羅漢。
第二說法時,千萬恒沙眾,於諸法不受,亦得阿羅漢。
從是後得道,其數無有量,萬億劫算數,不能得其邊。

此頌時眾聞法得益。

(七)頌王子出家請說大法

時十六王子,出家作沙彌,皆共請彼佛,演說大乘法。
我等及營從,皆當成佛道,願得如世尊,慧眼第一淨。

此頌十六王子出家,請佛演說大乘法。

八)頌中說方等般若

佛知童子心,宿世之所行,以無量因緣,種種諸譬喻。
說六波羅蜜,及諸神通事,分別真實法,菩薩所行道。

頌佛於二萬劫中,說方等般若。

(九)頌說法華後入定

說是法華經,如恒河沙偈,彼佛說經已,靜室入禪定,
一心一處坐,八萬四千劫。

頌佛廣說《法華經》,有恆河沙數之多偈頌,之後,即入禪定,八萬四千劫,不起於座。

五、重頌法說結緣
(一) 頌昔日結緣

是諸沙彌等,知佛禪未出,為無量億眾,說佛無上慧,
各各坐法座,說是大乘經,於佛宴寂後,宣揚助法化;
一一沙彌等,所度諸眾生,有六百萬億,恒河沙等眾。

此頌十六王子覆講,但只頌王子講《法華經》,及其所教化之機,以明正結法緣;不頌過二萬劫後,佛出定往詣法座,為法五王子授記一節。

(二) 頌中間相遇

彼佛滅度後,是諸聞法者, 在在諸佛土,常與師俱生。

此頌聞法者,生生世世,常與師俱生一處。此若約教,表體用一如;約性,表真妄一體。

(三) 頌今日說法華
(1)頌结會現在師弟

是十六沙彌,具足行佛道,今現在十方,各得成正覺。
爾時聞法者,各在諸佛所,其有住聲聞,漸教以佛道。
我在十六數,曾亦為汝說,是故以方便,引汝趣佛慧。

初偈是頌結會師之古今,後二偈,是頌結會現在弟子之古今,但畧而不頌佛滅度後未來弟子。

(2)頌還說法華經

以是本因緣,今說法華經, 令汝入佛道,慎勿懷驚懼。

正頌今日,還為昔日之弟子,說《法華經》;但畧而不頌開三之意。

六、重頌譬說結緣
(一)頌五百由旬譬

譬如險惡道,迥絕多毒獸,又復無水草,人所怖畏處。
無數千萬眾,欲過此險道,其路甚曠遠,經三百由旬。

是頌五百由旬譬。長文說「曠絕無人」,今頌言「迥絕多毒獸」。人譬喻菩提涅槃,獸譬喻煩惱生死。獸多且毒,如小機見思煩惱重,五濁障深,不能行大道。水譬禪定,草譬智慧。無水草譬喻不修禪定,缺乏智慧。

(二) 頌導師譬

時有一導師,強識有智慧,明瞭心決定,在險濟眾難。

初句頌導師譬,次兩句頌導師聰慧明達,「在險濟眾難」,是頌善知險道通塞之相。總頌如來有種種方便智慧,冥應十方,應病施藥。

(三)頌將導譬
(1)頌眾人懈退

眾人皆疲惓,而白導師言:我等今頓乏,於此欲退還。

譬喻二乘人因佛道遙遠,欲退大取小。

(2)頌權立化城

導師作是念,此輩甚可愍,如何欲退還,而失大珍寶。
尋時思方便,當設神通力,化作大城郭,莊嚴諸舍宅,
周匝有園林,渠流及浴池,重門高樓閣,男女皆充滿。

此頌佛從實施權,穩勝現劣。運用神通力,說諦緣諸法,是「化城」;以三十七道品互為正因,是「莊嚴」;「諸舍宅」,譬喻諸空觀境;「園林」,譬喻三乘總持無漏法林;「渠流」,譬喻九次第定;「浴池」,譬喻八解脫;「重門」譬三空門,又是重空三昧(即無相無相,無作無作,無願無願) ;「樓閣」,譬盡智及無生智;「男女」,譬喻定慧。

(3)颂勸入城歡喜

即作是化已,慰眾言勿懼,汝等入此城,各可隨所樂。
諸人既入城,心皆大歡喜,皆生安隱想,自謂已得度。

颂佛權說二涅槃,遂二乘人本願,故歡喜生安隱想,總喻佛說阿含、方等、般若三時。

(4)颂滅化城至寶所

導師知息已,集眾而告言:汝等當前進,此是化城耳,
我見汝疲極,中路欲退還,故以方便力,權化作此城;
汝等勤精進,當共至寶所。

颂佛開權顯實。明化城只是為眾疲極欲退,方便假設,既得少安,當再策進,到達寶所。

(四)颂法合譬說
(1)頌合導師譬

我亦復如是,為一切導師。

頌前有一導師,聰慧明達等四句。今言「為一切導師」,是說佛為世出世間的導師。

(2)頌合將導譬

見諸求道者,中路而懈廢,不能度生死,煩惱諸險道。

初句是頌合所將眾人譬。「諸求道者」,是指畏佛道遙遠,起退大之心的二乘人。後三句頌合中路懈退者。


故以方便力,為息說涅槃,言汝等苦滅,所作皆已办。

颂合佛為中路懈退者,方便設立化城。「為息說涅槃」,有二義:一是為未出火宅的眾生說道諦,以息滅三種相續之苦;二是為已出火宅的ニ乘人,限於智力,未能頓證佛道,故權說涅槃,令得漸進。

(3) 颂合滅化城至寶所譬

既知到涅槃,皆得阿羅漢,爾乃集大眾,為說真實法,
諸佛方便力,分別說三乘,唯有一佛乘,息處故說二,
今為汝說實,汝所得非滅。為佛一切智,當發大精進,
汝證一切智,十力等佛法,具三十二相,乃是真實滅。

此合導師知息已等四句,是颂佛顯實。「說真實法」,即一乘妙法。此一乘妙法,原本無二亦無三,佛為接小乘人,故於一佛乘,「分別說三乘」;佛為中路懈退者,「息處故說二」。三乘,是能趣之權行;說二,即是說有餘無餘二涅槃,是所趣之權理。皆是佛方便施設,并非真實;究竟真實的「是佛一切智」。故汝等應當發大勇猛精進心,繼續向前邁進,趣向佛道,即可證得「佛一切智,十力等佛法,具三十二相,乃是真實滅」。一切智,是般若德;三十二相,是法身德;真實滅,是解脫德。即是到達寶所,證得如來三德秘藏。
法華會義說:「一切智即法性識,十力等即法性受想行,三十二相,即法性色;獲得究竟常樂我淨法性五陰,盡未來際,不生不滅,乃名為真實滅。」

(五)頌舉譬帖合

諸佛之導師,為息說涅槃; 既知是息已,引入於佛慧。

初二句是舉譬帖合施權,即化作大城,亦是「為息說涅槃」;後二句舉譬帖合顯實,即滅化城引至寶所,亦即是「為說真實法」。本經三周說法,應機不同,但同是說佛為實施權,及開權顯實。
此品重點有三:一是在遠因,若無遠因,不遇近緣,故名因緣說周。二是在滅化城,化城𣎴滅,二乘人將得少為足。三在開佛知見,即到達寶所。前〈方便品〉說:唯一佛乘,是約教;〈譬喻品〉說:唯一大白牛車,是約理;窮子喻中,窮子是長者子,是約行;今〈化城品〉唯一寶所,是約果。教理行果,總明佛之知見。既開佛之知見,故當授記作佛。因緣說周中,正說因緣竟。
妙法蓮華經卷第三終

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

妙法蓮華經卷第四
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

因緣說周中,第二段文是授下根記,文分ニ品,本品是授千二百人記,下一品授學無學人記。但本品題卻標五百弟子受記。因為五百弟子,聞前五人得記,復聞佛說宿世因緣的事,領知佛以無量方便引導眾生,疑慮盡息,同時陳述領解,得記又同一名號,又同是應生眷屬,同是七百之師,又前文佛言:其數五百,皆當授記,故結集經者,以五百弟子受記為品題。此品先記滿慈成佛,因滿慈是說法第一,常為五百阿羅漢說無上道故。
或問:佛授滿慈記畢,即說爾時千二百阿羅漢作是念,何故但以五百阿羅漢為品名?答:因五百人是佛常隨眾,形影不離,恒時在座,其餘七百眾,或授記時,不在本座。故佛說:「五百自在者,迦葉汝已知。」又說:「其餘聲聞眾,亦當復如是,其不在此會,汝當為宣說」。可知當時其餘七百眾,未必在座,故但言五百弟子受記,於本經二十八品中,位居第八,故品題是〈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〉。

一、授滿慈記
(一) 叙默念領解歡喜
(1) 叙得解歡喜

爾時,富樓那彌多羅尼子,從佛聞是智慧,方便隨宜說法,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,復聞宿世因緣之事,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,得未曾有,心淨踊躍。即從座起,到於佛前,頭面禮足,卻住一面,瞻仰尊顏,目不暫捨。

經家叙述富樓那領解的原因有四點:一是聞佛於法說與譬說二周中開三顯一,而領解佛的權實二智。「聞是智慧」是領解二周顯實;「方便隨宜說法」,是領解ニ周開權。二是聞佛授舍利弗等五人記,「諸大弟子」,是領解佛開權,「授菩提記」,是領解佛顯實。三於因緣說周,聞佛說宿世因緣,先教以無上道,今還說法華,是領解佛顯實;常與師俱生,漸教以佛道,是領解佛開權。四聞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,見昔如今,又權立化城,終引入寶所,而領解佛之權實。前所未聞,今聞而得解,故「得未曾有」。除法執,破無明,故「心淨」,開佛知見,喜不自勝,故「踊躍」,是經家叙述其內解歡喜;「即從座起」等六句,是叙述其外形恭敬。

(2) 叙默念領解請記
而作是念,世尊甚奇特,所為希有。隨順世間若干種性,以方便知見,而為說法,拔出眾生處處貪著。我等於佛功德,言不能宣,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。

此是經家叙述富樓那默念領解,求發迹請記。「世尊奇特希有」,是解佛實智,悟法身理;「隨順世間若干種性」,是隨順七方便眾生的根性,「以方便知見,而為說法」,是解佛權智;是領解方便品中,開權顯實。
「拔出眾生處處貪著」,是領解佛於火宅喻中,開權顯實。
「我等於佛功德,言不能宣」,是領解藥草喻品中說:「如來有無量功德,汝等於無量億劫,說不能盡。」可知富樓那聞佛三周說法,已解佛權實二智,悟佛知見。
「唯佛世尊,能知我等深心本願」,正是富樓那求佛發迹授記。意思是:佛之功德,我等不能盡說;但我等護持助宣三世佛法的深心,以及引導眾生的本願,佛豈不知?然則,佛當發我等之迹,授我等之記矣!

(二)佛述本迹
(1) 就釋迦佛世行因發迹

爾時佛告諸比丘,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?

佛問諸比丘:「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?」其意有二:一是問見其迹為小乘不?其次是問見其本願功德不?眾人皆知富樓那迹是聲聞,但不知其本是大菩薩,佛今欲顯其本,故問大眾見不?

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,最為第一。亦常歎其種種功德。

初二句是標其迹。富樓那迹門示現是聲聞,於釋迦佛說法人中最為第一。若無甚深智慧之本,怎會示現辯才無礙,善說法要之迹?可知富樓那本門,原是法身大士,已分證佛道功德,故佛常稱歎其種種功德。《法華文句纂要》言:「若非法身妙本,無以垂於第一勝迹,此舉迹以顯本也。亦常歎其下,標其本地福慧萬行法門,故云種種也,本地既有種種功德,何以迹為二乘耶?此舉本以明迹也。」

精勤護持,助宣我法,能於四眾,示教利喜,具足解釋佛之正法,而大饒益同梵行者。自捨如來,無能盡其言論之辯。

初二句是說富樓那迹門,助佛宣說半滿之教。迹在三藏,示現聲聞,是護持助佛宣酪法;迹在方等,示受彈訶,是護持助佛宣生酥法;迹在般若,示現轉教菩薩,是護持助佛宣熟酥法;迹在法華,三周聞法得悟,是護持助佛宣醍醐法。因富樓那之本與迹,皆具足權實二智功德,精勤護持助釋尊演說五味教,調熟眾生,故佛常稱歎其種種功德。

「能於四眾,示教利喜」,是迹門施權,能於四眾中隨機說法,令眾生得益歡喜,是助佛宣半字法門;「具足解釋,佛之正法」,是迹門行實,助佛宣滿字法門。「正法」,即是一乘無上佛法;既具足又能解釋,故能於同梵行中(迹所教化的半滿弟子),內祕菩薩行,外現是聲聞,而助佛饒益半滿之機。其本迹之功德與無礙辯才,除諸如來,無能知者。

(2)約過去佛世顯本
汝等勿謂富樓那,但能護持助宣我法,亦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所,護持助宣佛之正法,於彼說法人中,亦最第一。又於諸佛所說空法,明了通達,得四無礙智,常能審諦清淨說法,無有疑惑,具足菩薩神通之力。隨其壽命,常修梵行,彼佛世人,咸皆謂之實是聲聞。而富樓那以斯方便,饒益無量百千眾生,又化無量阿僧祇人,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為淨佛土故,常作佛事,教化眾生。

此是就過去佛顯富樓那之本。本有遠近,遠本難信,唯舉九十億劫之近本,明其助佛宣揚五味之教,有宿命通者,皆能知之,故佛舉其近本而明其遠本。

富樓那不但能護持助宣我佛釋尊之法,亦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所,護持助宣諸佛之正法,於彼諸佛說法人中,亦最第一。

「護持助宣佛之正法」,是明助諸佛弘宣實法。「又於諸佛所說空法,明了通達」,是明助佛為實施權,弘宣阿含、方等、般若之教;對於析空觀、體空觀、第一義空觀,精深通達,明了其差別之用。

「四無礙智」是義無礙智,法無礙智,辭無礙智,樂說無礙智。富樓那證得四無礙智,故常能審諦機宜,不為名聞利養而清淨說法,令諸聞法者,皆悉理解,無有疑惑。

「具足菩薩神通之力」,是得菩薩遊戲神通三昧。故能隨其壽命長短,常修清淨梵行。彼過去九十億佛所世間人,皆不知富樓那本是大菩薩,咸說其實是聲聞。

「而富樓那以斯方便」以下,是說富樓本是大菩薩,所以迹現聲聞身,以四無礙辯助古今諸佛,宣說權實之法,「饒益無量百千眾生」。又助諸佛宣說醍醐之法,「化無量阿僧祇人」,令建立勤求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的志願,其目的無非是為了嚴淨佛土,成就眾生,故以斯方便,常作佛事。

(3)約三世佛所修因

諸比丘,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,而得第一;今於我所說法人中,亦為第一;於賢劫中當來,諸佛說法人中,亦復第一,而皆護持助宣佛法。亦於未來,護持助宣無量無邊諸佛之法,教化饒益無量眾生,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為淨佛土故,常勤精進,教化眾生。

「七佛」,一般是說,過去莊嚴劫最後三佛 (毘婆尸佛、尸棄佛、毘舍浮佛),以及現在賢劫中,最初四佛(拘留孫佛、拘那含牟尼佛、迦葉佛,以及釋迦牟尼佛)。但經文說:「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,而得第一,今於我所說法人中,亦為第一,於賢劫中,當來諸佛說法人中,亦復第一」。則七佛該是說過去七佛,釋尊為現在佛,彌勒與其後之賢劫諸佛,是未來佛。 富樓那不但是現在釋尊說法人中為第一,亦於過去七佛說法人中,而得第一,並且於賢劫未來諸佛說法人中,亦復第一。甚至於未來,「護持助宣無量無邊諸佛之法,教化饒益無量眾生,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其目的亦是為了嚴淨佛土,故常勤精進,教化眾生。

(三) 正與授記
(1)明因圓果滿
漸漸具足菩薩之道,過無量阿僧祇劫,當於此土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號曰法明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

授記作佛,正是富樓那深心本願所得的成果。初句明因滿,「過無量阿僧祇劫」以下,明果滿。既因圓果滿,當得成佛。「當於此土」,是說富樓那當來成佛,亦於此娑婆國土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佛號名法明如來。因明了諸佛所說空法,能破除眾生無明障閉的黑暗,故號名法明如來,亦具足佛道應供等十種通號。

(2)明國大廣淨


其佛,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,七寶為地,地平如掌,無有山陵谿澗溝壑,七寶臺觀,充滿其中,諸天宮殿,近處虛空,人天交接,兩得相見。

富樓那當來雖然亦於此土成佛,但其國卻「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」,不似今的娑婆世界僅以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佛土。「七寶為地,地平如掌」,此掌字,非引用人的手掌,而是說海底有石,非常平滑,其名為掌,引以形容佛土大而平,不似今娑婆世界高低不平,充滿荊棘瓦礫,故「無有山陵谿澗溝壑」等險惡境象;而於地平如掌的七寶地上,充滿七寶樓臺。其中,諸天宮殿,與人間的七寶臺觀互相鄰近,處虛空中,故「人天交接,兩得相見」。可見其佛國土之廣大,既莊嚴,又清淨。

無諸惡道,亦無女人,一切眾生,皆以化生,無有婬欲。

佛國中不止無諸惡道,亦無女人,其中一切眾生,皆是化生,不假父母胞胎,故無有婬欲等事。

得大神通,身出光明,飛行自在,志念堅固,精進智慧,普皆金色,三十二相,而自莊嚴。其國眾生,常以二食,一者法喜食,二者禪悅食。

其國人民,無不修行,故皆得大神通,并且身出光明,飛行自在,是福德具足。「志念堅固,精進智慧」,是智慧具足。「普皆金色,三十二相,而自莊嚴」,是正報莊嚴。「其國眾生,聞法歡喜」,故皆以法喜資養慧命,或深入釋禪定,以禪悅長養法身,故無需物質上的飲食營養,皆以法喜或禪悅二種為食。

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,得大神通,四無礙智,善能教化眾生之類。其聲聞眾,算數校計所不能知,皆得具足六通三明,及八解脫。其佛國土,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成就,

前說國中人民福慧具足,是正報莊嚴;今明佛之法眷屬,其數眾多。大乘法眷「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」,皆是法身大士,得大神通,具四無礙智,善能教化眾生之類,并非初發心的淺位菩薩。至於小乘法眷,「其聲聞眾,算數校計所不能知」。此等聲聞眾,是「皆得具足六通三明,及八解脫」,宿植德本的大阿羅漢,並非一般有學或無學。
「其佛國土,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成就」,是總結其依正莊嚴,皆是佛因中修行,積聚無量功德的成就。

(3)明國劫佛壽等

劫名寶明,國名善淨。其佛壽命無量阿僧祇劫,法住甚久,佛滅度後起七寶塔,遍滿其國。

此出佛世的劫名與國名。寶明、善淨,皆依佛之德立名。佛因中已能壽命長短自在,教化眾生,今成佛道,證法身,由本願力,與眾生機緣所感,則壽命長遠無量阿僧祇劫,其正法住世亦甚久遠,直至佛滅度後,起七寶塔,亦遍滿其國,饒益未來眾生。

(四)重頌發迹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
(1)頌總發諸聲聞迹
諸比丘諦聽,佛子所行道,善學方便故,不可得思議。

佛囑諸比丘諦聽,是要人特別注意,應該知道所有一切聲聞弟子的上首,皆是大菩薩示現,故稱為「佛子」。其所行之道,皆是善巧方便,大權示現,非一般人的心可思,口可議。
知眾樂小法,而畏於大智,是故諸菩薩,作聲聞緣覺。

以下是說明佛子們善學方便,不可得思議的事。佛子因為知道眾生,喜歡小乘法容易修證,而畏懼大乘法難行,故隱大現小,權作聲聞,或作緣覺,對於菩薩大智,不生好樂之心,此是其不可得思議事之一。
以無數方便,化諸眾生類,自說是聲聞,去佛道甚遠。
度脫無量眾,皆悉得成就,雖小欲懈怠,漸當令作佛。

「小欲」是志樂小乘;「懈怠」是不求大乘。佛子知諸眾生,愛好小乘法,而畏佛道遙遠,菩薩道難行,故方便示現為聲聞緣覺,以同類身,度脫無量眾生,令小欲懈怠者,皆得成就大志,漸入佛道。此是其不可得思議事之二。

內祕菩薩行,外現是聲聞,少欲厭生死,實自淨佛土。
菩薩內懷大道,外現小智,寡欲知足,厭離生死苦,勤求涅槃樂,其實是在廣度眾生,嚴淨佛土。此是其不可得思議事之三。

示眾有三毒,又現邪見相,我弟子如是,方便度眾生。
「示眾有三毒」,是現凡夫相,「又現邪見相」,是現外道相。菩薩為廣度眾生,嚴淨佛土,不但垂迹小乘,自說是聲聞,還示現與凡夫一樣,具足貪瞋痴三毒,又示現為外道,修諸苦行。如舍利弗示瞋,難陀示貪,提婆達多示痴;三迦葉波示現為外道師等,皆是佛弟子們度眾生的權巧方便。此是其不可得思議事之四。

若我具足說,種種現化事,眾生聞是者,心則懷疑惑。
諸佛子種種方便示現,教化眾生的不可得思議事,實無量無邊之多,如果佛具足說,聞者必然不信,心生懷疑迷惑,故佛唯有畧說。
古人說:因為將被授記的五百弟子中,有六群比丘在內,故佛於未頌發富樓那本迹之前,先頌發諸弟子之本迹,令人知道六群比丘所作之事,亦是菩薩種種示現之方便。

(2) 頌發富樓那迹
1頌顯過去本

今此富樓那,於昔千億佛,勤修所行道,宣護諸佛法。
為求無上慧,而於諸佛所,現居弟子上,多聞有智慧。
所說無所畏,能令眾歡喜,未曾有疲惓,而以助佛事。
已度大神通,具四無礙智,知諸根利鈍,常說清淨法。
演暢如是義,教諸千億眾,令住大乘法,而自淨佛土。

此頌顯富樓那本門深遠。富樓於過去諸佛所,已經悲智雙運,權實并行;目的無非是為了求無上慧,而自莊嚴佛淨土。

2頌未來行因

未來亦供養,無量無數佛, 護助宣正法,亦自淨佛土。
常以諸方便,說法無所畏,度不可計眾,成就一切智。
此頌富樓那於未來諸佛所,亦護持助宣諸佛的正法,廣度無量眾生;目的亦是為了求佛道,莊嚴佛淨土。但畧不頌於現在佛,及過去七佛處的行因。

(五)重頌授記
(1) 頌因圆果满

供養諸如來,護持法寶藏,其後得成佛,號名曰法明。

此一偈是頌富樓那供養諸佛,護持正法,直至因圆果满時,當得成佛,號名法明如來。

(2) 頌國劫廣淨等

其國名善淨,七寶所合成,劫名為寶明,菩薩眾甚多。
其數無量億,皆度大神通,威德力具足,充滿其國土。
聲聞亦無數,三明八解脫,得四無礙智,以是等為僧。
其國諸眾生,婬欲皆已斷,純一變化生,具相莊嚴身。
法喜禪悅食,更無餘食想,無有諸女人,亦無諸惡道。
富樓那比丘,功德悉成滿,當得斯淨土,賢聖眾甚多。
如是無量事,我今但略說。

初三句是超頌富樓那成佛時,國土及刼的名稱。國名善淨,且是七寶合成,該是實報莊嚴土。「菩薩眾甚多」以下,是頌國土嚴淨,但畧不頌佛壽命、法住,及其滅後起塔等。

二、授千二百人記
(一) 念請

爾時,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,作是念:我等歡喜,得未曾有,若世尊各見授記,如餘大弟子者,不亦快乎?

此是經家叙述。「心得自在」,是說已滅見思煩惱,內心不再被煩惱困擾,故得自在。當佛授富樓那記後,在座的千二百阿羅漢,心得自在者,聞佛三周說法,又見佛授諸大弟子記,又曾聞佛於方便品中說:「千二百羅漢,悉亦當作佛」,故心歡喜,「得未曾有」,而希望佛亦為彼等授記。心想:如果世尊,對我等各人都給予授記,猶如其餘諸大弟子一樣,「不亦快乎?」正是默請佛授記。

(二) 與記
(1)總許千二百記

佛知此等心之所念,告摩訶迦葉,是千二百阿羅漢,我今當現前,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

佛知千二百阿羅漢心之所念,故總許為其授記,而對摩訶迦葉說:「是千二百阿羅漢,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」

(2) 別授憍陳如記
於此眾中,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,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,然後得成為佛,號曰普明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

佛總許為千二百阿羅漢授記之後,又對摩訶迦葉說:「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,當於未來供養六萬二千億佛」,然後成佛,號曰普明如來。佛以智慧明,破眾生愚痴暗,普令眾生,明諸法實相理,故號普明。同時具足佛道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等十種通稱。

「憍陳如」,譯名解本際,先於鹿苑,見佛聞法開悟,居僧之首,故佛為五百人授記時,先特別授其記。或問:憍陳如既居僧首,何不於初法說周時,先為其授記?答:因大小法緣不同。舍利弗宿因先結大乘法緣,故於初法說周開悟;憍陳如先結小乘法緣,故於因緣說周之後始悟。其實,此皆是菩薩度生之方便示現,因緣各殊,無論先後。

(3) 別授五百人記

其五百阿羅漢,優樓頻螺迦葉、伽耶迦葉、那提迦葉、迦留陀夷、優陀夷、阿耨樓馱、離婆多、劫賓那、薄拘羅、周陀、莎伽陀等,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盡同一號,名曰普明。

「優樓頻螺迦葉」,譯木瓜林,原是事火外道,有五百弟子。「伽耶迦葉」,譯象,「那提迦葉」,譯江,是優樓頻螺的胞弟,亦是事火外道,各有二百五十名弟子。佛為度彼兄弟三人,大顯神通,終被佛威德降服,各率領弟子共一千人,從佛出家,是佛的常隨眾。
「迦留陀夷」,譯黑光,以其膚黑而有光故。是佛出家前的侍臣,是佛弟子中,勸化第一。
「優陀夷」,亦名優波離,譯近執,是佛弟子中,持戒第一者。
「阿耨樓馱」,又名阿那律陀,譯無貧。是佛的堂弟,因喜歡打睡,被佛訶責,七日不眠,以致雙目失明,佛教他修樂見照明三昧,得天眼第一。
「離婆多」譯室星,
「劫賓那」譯房宿,
「薄拘羅」譯善容。
「周陀」,又名周利槃特迦,譯小路。
「莎伽陀」,又名摩訶槃特迦,譯大路。是周陀之兄。母懷孕回娘家待產,兄弟皆未及到家即於路邊出生,故兄名大路,弟名小路。
迦留陀夷、優陀夷、周陀、莎伽陀等四位,於序品列眾中,未列其名,故今列出。又前列眾中,有憍梵波提、畢陵伽婆蹉、摩訶拘絺羅、難陀、孫陀羅難陀等五人,今不見別授其記,可能是譯漏,亦可能是攝在五百人及千二百人中。
「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盡同一號,名曰普明」是總授五百人記,五百人當來成佛,同號普明如來。
問:佛先許「是千二百阿羅漢,我今當現前,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」,但於授憍陳如記後,僅說「其五百阿羅漢」,而於五百人中,又獨舉三迦葉及迦留陀夷等,而此品題,亦名為「五百弟子受記品」,反而不見千二百人受記,原因何在?
答:此五百人當時在座,而三迦葉與十大弟子,是阿含時眾中首領,曾為千ニ百人之師,故特別舉其名而已,其實說五百人,即該括在千二百之數。何況佛已說:是千二百阿羅漢,我今當現前,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又說皆當得,又說盡同一號,可知此品題,雖名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,實是已概括千二百五十常隨眾。

(三)重頌授記
(1)頌與憍陳如記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憍陳如比丘,當見無量佛,過阿僧祇劫,乃成等正覺。
常放大光明,具足諸神通,名聞遍十方,一切之所敬。
常說無上道,故號為普明。

初四句頌因圓,次六句明果滿。長文說:「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」,是說自今授記之後事;今偈頌說:「當見無量佛」,是約三世行因言。頌果德文中有五事:一光明,二神通,三名聞,四眾敬,五說法。

咸昇妙樓閣,遊諸十方國, 以無上供具,奉獻於諸佛。
作是供養已,心懷大歡喜, 須臾還本國,有如是神力。
佛壽六萬劫,正法住倍壽,像法復倍是,法滅天人憂。

以下是頌依報清淨。初二句是明不出户庭,而能無處不徧;次五句是廣作佛事,而不離本處。最後四句,是頌佛壽命、正法、像法、末法等事,是補長文之不足。

(2) 頌與五百人記

其五百比丘,次第當作佛,同號曰普明,轉次而授記。
我滅度之後,某甲當作佛,其所化世間,亦如我今日。
國土之嚴淨,及諸神通力,菩薩聲聞眾,正法及像法,
壽命劫多少,皆如上所說。

此通頌五百人因果。初二句明行因,次八句明得果,皆號普明如來。「轉次而授記」,是說五百普明如來,展轉授記。例如:憍陳如成佛滅度前,授優樓頻螺記,……「菩薩聲聞眾」以下,是頌國淨、佛壽、正法、像法、末法等,皆如憍陳如授記中所說。

(3)頌總授一切聲聞記

迦葉汝已知,五百自在者,餘諸聲聞眾,亦當復如是,
其不在此會,汝當為宣說。

此頌總授一切聲聞記。初二句是結五百人得記,「餘諸聲聞眾」,是指千二百人中,除前已授記的五百人外,其餘七百多聲聞人,亦皆得授記作成佛,同號普明如來。但當時不在法華會上的聲聞眾,佛囑迦葉,代為宣說,令彼等知道,已被佛授記。

三、五百人領解
(一) 叙其歡喜

爾時五百阿羅漢,於佛前得受記已,歡喜踊躍,即從座起,到於佛前,頭面禮足,悔過自責

經家叙述五百阿羅漢,當時在佛前親受佛記,心內慶幸,非常歡喜踊躍,即從座起,同到佛前,禮佛謝恩;同時悔恨過去迷執,得少為足的過失。

(二) 自陳領解
(1) 法說

世尊!我等常作是念、自謂已得究竟滅度,今乃知之,如無智者。所以者何?我等應得如來智慧,而便自以小智為足。

憍陳如等五百人,後悔昔日常作是念,「自謂已得究竟滅度」;故於方便品中說:「佛說一解脫義,我等亦得此法,到於涅槃。」今日於法華会上,聞佛三周說法,始知佛性平等,本應作佛。昔因根鈍智淺,不知應得如來智慧,未能及早覺悟,不自勤求佛道,只得小果,便引為滿足,故悔責自己,「如無智者」,得小智而引為滿足。是領解佛於前法說與譬說宿世因緣中,施權之意。

(2) 譬說
1醉酒繫珠譬

世尊!譬如有人至親友家,醉酒而臥,是時親友官事當行,以無價寶珠,繫其衣裏,與之而去。

以下是憍陳如等,用繫珠的譬喻,來說明自己內心的領解。繫珠譬喻共有四個層次:一是繫珠,二是醉臥,三是示珠,四是勸貿。
「譬如有人」,是譬如五百阿羅漢,及所有二乘人;「親友」,譬如昔日第十六王子;「家」,譬如大乘教法。此五百阿羅漢,昔日在第十六五子處聞法,無明暫伏,譬如至親友家;後因無明障重,中途懈退,譬如醉酒而臥。
「醉酒而臥」有二義:一是重醉,故「都不覺知」;譬如昔日聞佛說法,未入五品位,但結法緣。二是輕醉,故微覺尋忘;譬如昔日薄有聞慧,已入五品位。二皆是不覺。
「親友官事當行」,譬如王子應餘處機,須往他方宏化,故言「當行」;此非私事,故言「官事」。
「以無價寶珠」,譬如一乘妙法,是實相智寶;「繫其衣裏」,譬如當時為說法華,令彼等聞法,慚愧忍辱心生,如外衣能遮瞋恚,防止外惡;當時對妙法有信樂之心,是已得了因智願的種子,此一乘種子,至今不失,如繫珠衣裡。
其人醉臥,都不覺知。起已遊行,到於他國。為衣食故,勤力求索,甚大艱難,若少有所得,便以為足。

初二句譬如中間懈退,不受大法。若佛魔相望,佛法大小乘,皆是本國,魔是他國;若大小相望,小乘未出生死,是他國,大乘能永超生死,究竟涅槃,是名本國。今言「起已遊行,到於他國」,是譬如小乘機發,退大求小,厭苦求樂,故佛接以小法。
「衣食」譬如正助二道;「勤力求索」,譬如五百人退失大心,迷入五趣,為求人天福報的衣食,而事火崇水,枉修苦行,未得進入佛的正法,空無所獲,故言「甚大艱難」。
「若少有所得,便以為足」,譬如小乘人依權教修行,得小乘果;是領解佛設化城,以小乘法接。

2親友覺悟譬

於後,親友會遇見之,而作是言:咄哉丈夫!何為衣食乃至如是?我昔欲令汝得安樂,五欲自恣,於某年日月,以無價寶珠,繫汝衣裏,今故現在。而汝不知,勤苦憂惱,以求自活,甚為癡也。汝今可以此寶,貿易所須,常可如意,無所乏短。

此是親友覺悟譬。亦有訶責、示珠、勸貿三個層次。
「親友會遇見之」,譬如大乘機發。「咄哉」兩句,譬如訶責二乘人動執生疑。「我昔欲令汝得安樂」,至「今故現在」,是示珠義。
「安樂」譬如無上菩提涅槃。「五欲自恣」,譬如大乘稱性,真實受用。「於某年日月以無價寶珠,繫汝衣裏」,譬如大通智勝佛,講《法華經》時。「今故現在」,譬如顯實;如法說周,廣明五佛開權顯實;譬說周中,等賜大車;因緣說周中,今日還說法華,皆是示珠的意義。
「汝今可以此寶,貿易所須,常可如意,無所乏短」,是勸貿。寶珠的價值,雖然無量,仍須貿易,始可受用。譬如了因佛性,雖復究竟,必須以一解一切解的種子,貿易一行一切行的現行。
《法華會義》說:「珠體不竭,貿亦無窮,故須更聽更修,方顯寶之功用。如華嚴中得摩尼珠,十種瑩治,方能雨寶;解行相稱,方堪受記。從是以後,則具有寂滅忍衣,首楞嚴食,自行化他,無量眾寶,無功用位,彼此不窮。故云常可如意,無所乏短也。」
法說周中,佛授舍利弗記;譬說周中,佛授四大弟子記;因緣說周中,佛授千二百人與二千人記,皆是勸貿的意義。
其實三周說法中,皆含有訶責、示珠,與勸貿的意義。例如:法說周中說,「我令脫苦縛」,是訶責;五佛開權顯實,是示珠;舍利弗受記作佛,是勸貿。譬說周中「我先不言,皆為三菩提耶」,是訶責;三車一車,是示珠;中根得記,是勸貿。因緣說周中,「宿世因緣,我今當說,汝等善聽」,是訶責;覆講結緣,還為說大,是示珠;下根得記,是勸貿。
五百人用繫珠喻,來譬如領解佛於法說周中,佛擬施大;用醉酒喻,譬如領解法說周中,佛無機息化;用起已遊行喻,譬如領解法說周中,佛尋施方便。在譬說周中,領解佛說:「於二萬億佛所,……」故用繫珠喻;領解佛說:「遣傍人追,悶絕於地」,故用醉酒喻;領解佛說:「三車引出火宅」,故用起行到他國喻。在因緣說周中,領解佛說:「於大通智勝佛所,……故用繫珠喻;領解佛說:「中路懈退」,故用醉臥喻;領解佛說:「接之以小」,故用起行喻。此皆是譬如領解佛施權。

(3)合譬
1合繫珠譬

佛亦如是,為菩薩時,教化我等,令發一切智心,而尋廢忘,不知不覺,既得阿羅漢道,自謂滅度,資生艱難,得少為足,

以下是以法合譬如,今初是合繫珠譬。初四句是領解佛為十六沙彌時,為說《法華經》,教以大乘法,令發大心,求一切種智。「而尋廢忘,不知不覺」,合其人醉臥,都不覺知譬。「既得阿羅漢道」以下,是說小乘人得少為足,無大乘功德法財,故「資生艱難」;合起已遊行,到於他國譬。

2合親友覺悟譬

一切智願,猶在不失。今者,世尊覺悟我等,作如是言:諸比丘,汝等所得,非究竟滅,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,以方便故,示涅槃相,而汝謂為實得滅度。世尊!我今乃知實是菩薩,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,以是因緣,甚大歡喜,得未曾有。

小乘人雖迷執偏空理,但昔日所種大乘種子一切智願,猶在不失。「今者,世尊覺悟我等」,是指三周說法。「作如是言」以下,是合領解前訶責、示珠等文。「汝等所得,非究竟滅」,合訶責;「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」,合示珠;「我今乃知實是菩薩」以下,正明得記歡喜,得未曾有,合勸貿。

(三) 偈頌
(1)頌內心得解

爾時阿若憍陳如等,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:
我等聞無上,安隱授記聲,歡喜未曾有,禮無量智佛。
今於世尊前,自悔諸過咎。

初四句頌今日受記歡喜,得未曾有。後二句頌悔過自責;由悟之深,故悔之切。

(2) 頌自陳領解

於無量佛寶,得少涅槃分,如無智愚人,便自以為足。

此頌法說,自陳領解,悔責昔日,得少為足之過。

(3)頌譬說
1頌醉酒繫珠譬

譬如貧窮人,往至親友家。
其家甚大富,具設諸餚膳,
以無價寶珠,繫著內衣裏,
默與而捨去。時臥不覺知,
是人既已起,遊行詣他國。
求衣食自濟,資生甚艱難,
得少便為足,更不願好者,
不覺內衣裏,有無價寶珠。

前七句是頌譬說中,醉酒繫珠譬。「貧窮人」,譬如凡夫未有修德。「親友家」,譬如諸佛菩薩,與眾生原同一佛性。「其家大富」,譬如諸佛菩薩,具足權實二智,以及種種功德法財。「諸餚膳」,譬如諸佛菩薩權巧方便的教法。「無價寶珠」,譬如一乘圓頓教理。「繫著內衣裏」,譬如初結大乘法緣,信樂心生。第八句頌醉卧不知譬,後八句頌起已遊行譬。

2頌親友覺悟譬

與珠之親友,後見此貧人,苦切責之已,示以所繫珠,
貧人見此珠,其心大歡喜,富有諸財物,五欲而自恣。

頌前會見親友,訶責,示珠,勸貿等。

(4)頌法合

我等亦如是,世尊於長夜,常愍見教化,令種無上願。
我等無智故,不覺亦不知,得少涅槃分,自足不求餘。

初四句,是頌法合繫珠譬,次二句,頌法合醉酒譬,後二句,是頌法合起已遊行譬。

今佛覺悟我,言非實滅度,得佛無上慧,爾乃為真滅。
我今從佛聞,授記莊嚴事,及轉次受決,身心遍歡喜。

此頌法合親友覺悟譬。初二句是頌合訶責,次ニ句頌合示珠,後一偈頌合勸貿,領解,歡喜等。

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

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
研真斷惑,名為學;真窮惑盡,名無學。義通四教:析法研真,名為學;惑盡真窮,名為無學,是藏教義。體法研真,名學;無真無惑,名無學,是通教義。自淺之深名為學;通別惑盡,權實理窮,名為無學,是別教義。研如來藏,有學與無學,法性實相,非學非無學,而學而無學,是圓教義。本品言有學,是指修學佛法,已證得三果四向者;無學,是指斷盡見思煩惱,證得阿羅漢果的聖人。
佛三周說法,眾人得解,深信成佛無疑,故佛的常隨眾上首弟子,及千二百阿羅漢,皆得授記作佛。尚有一類初學聲聞,如阿難迹現有學,羅睺迹現無學等,亦各願得記,以滿眾望。故佛繼授千二百阿羅漢記之後,即為此類有學或無學等二千人授記,同一名號,故別為一品,此品在本經二十八中,位居第九,故名〈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〉。


一、請記
(一) 二人請記
(1) 默念請

爾時,阿難、羅睺羅而作是念:我等每自思惟,設得受記,不亦快乎?即從座起,到於佛前,頭面禮足,俱白佛言:

經家叙述阿難與羅睺羅二人默念請佛授記。自從佛開始為舍利弗等諸大弟子授記,阿難與羅睺羅二人心中就想念,假使佛亦為我等有學聲聞授記,那該是最快樂的事。故當佛為千二百大阿羅漢授記完畢,他們二人「即從座起,到於佛前」行禮如儀後,即共同發言,請佛授記。

(2) 發言請

世尊!我等於此,亦應有分,唯有如來,我等所歸。又我等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,阿難常為侍者,護持法藏,羅睺羅是佛之子,若佛見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,我願既滿,眾望亦足。

「於此」,是指授記作佛的事。阿難認為授記作佛亦應有分,理由有二:
一是「唯有如來,我等所歸。」表面上是說:彼等二人捨俗出家,唯一歸依的就是佛;不像其他弟子,先從外道出家,後投佛座下修學,今已得記作佛,而他們是由佛親度出家的,豈能無記?其實是說:彼等雖然迹是聲聞,但本是菩薩,彼等歴劫修因,目的唯以如來果位為所歸處,然則授記作佛,豈可無分?
其次是:阿難在俗是佛的堂弟,出家為佛侍者,能護持佛的法藏,於佛弟子中,多聞第一;羅睺羅是佛未出家前的兒子,屬佛最親,出家後是佛弟子中,密行第一。彼等身份特殊,威望顯注,一向是眾所知識,亦為眾望所歸;若得受記作佛,何止滿足彼等的願望,亦可滿足眾望。

(二) 二千人請

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,皆從座起,偏袒右肩,到於佛前,一心合掌,瞻仰世尊,如阿難羅睺羅所願,住立一面。

當阿難與羅睺羅發言請記的同時,在法華会上有學與無學的聲聞弟子共二千人,「皆從座起,偏袒右肩,到於佛前,一心合掌,瞻仰世尊」,心中想念的願望,如阿難與羅睺羅一樣,希望佛為彼等授記作佛,但不發言,只「住立一面」,心中默念。

二、授記
(一)授二人記
(1) 授阿難記
1.長文

爾時佛告阿難:汝於來世,當得作佛,號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

佛記阿難當來成佛,果號名「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」,是依因行而立果名。世間最高的是須彌山,群峯莫及;最深的是汪洋大海,眾流所歸。阿難多聞博學,持諸佛法藏,其智慧之高深,如山似海,眾莫能測;於諸法通達,自在如王,故號「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」,亦具足佛果應供等十種通號。

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,護持法藏,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沙諸菩薩等,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國名常立勝幡,其土清淨,琉璃為地,劫名妙音遍滿。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,若人於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中,算數校計,不能得知。正法住世倍於壽命,像法住世復倍正法。阿難!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,為十方無量千萬億恒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讚歎,稱其功德。

初三句,是記其因行。阿難於未來世,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,於一一佛所,皆護持法藏,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「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沙諸菩薩等」二句,是記其果後施化,眷屬無量。以其生生世世,護持諸佛法藏,化緣深廣,故成佛時,菩薩眷屬眾多。
阿難成佛,豎立正法法幢,如懸幡高顯,故「國名常立勝幡」,其土清淨,琉璃為地。常以微妙音聲,宣說法藏,故「劫名妙音遍滿」。
「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」以下,是記其佛壽長遠,正法,像法住世更長遠;故正法住世,倍於壽命,像法住世,復倍正法。
「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」以下是記其為諸佛所共稱讚。因為阿難不但多聞廣學,名稱普聞十方,且護持三世諸佛法藏,威德具足,故為「十方無量千萬億恒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讚歎,稱其功德。」

2. 偈頌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
我今僧中說,阿難持法者,當供養諸佛,然後成正覺。
號曰山海慧,自在通王佛,其國土清淨,名常立勝幡。
教化諸菩薩,其數如恒沙, 佛有大威德,名聞滿十方。
壽命無有量,以愍眾生故, 正法倍壽命,像法復倍是。
如恒河沙等,無數諸眾生, 於此佛法中,種佛道因緣。

以上是佛用偈頌重說為阿難授記。初四句頌其行因;次二句頌佛號,「其國土清淨」以下,頌國土名,及所教化眷屬等,義如其文。

3. 八千菩薩生疑

爾時,會中新發意菩薩,八千人咸作是念: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,得如是記;有何因緣,而諸聲聞,得如是決?

「新發意菩薩」,顯非深位菩薩。圓教十信位菩薩,雖具信力,未得慧解,不知菩薩內秘外現之德行,故聞佛為有學聲聞授記,心生疑惑。「有何因緣」?正是希望佛發迹顯本,以決眾疑。

4.如來發迹釋疑

爾時世尊,知諸菩薩心之所念,而告之曰:諸善男子!我與阿難等,於空王佛所,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;阿難常樂多聞,我常勤精進,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而阿難護持我法,亦護持將來諸佛法藏,教化成就諸菩薩眾,其本願如是,故獲斯記。

釋尊知道初新發意菩薩心之所念,故揭發阿難迹門示現,顯示其本門深遠。而告「諸善男子!我與阿難等,於空王佛所,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。「等」字是等於其他大聲聞眾。顯示不只阿難與釋尊,於久遠劫前,同於空王佛所,發菩提心;其他今日得記的大聲聞眾,亦是久已發菩提心的菩薩再來。
「阿難常樂多聞」以下,是釋尊說明先阿難成佛的原因是:「阿難常樂多聞,我常勤精進。」因為釋尊願速成佛道,廣度眾生,故常勤精進,今已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阿難願護持諸佛法藏,故常樂多聞;今釋尊已成道,尚須護法,教化成就諸菩薩眾。其本願如是,非因根性利鈍,或智有勝劣,以致成佛有先後。由是可知,阿難迹現凡小,位居有學,但本門深遠,實是法身大士,授記作佛,應當有分,故獲斯記。

5.阿難顯本述歎

阿難面於佛前,自聞授記及國土莊嚴,所願具足,心大歡喜,得未曾有。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,通達無礙,如今所聞,亦識本願。爾時阿難而說偈言:
世尊甚希有,令我念過去,無量諸佛法,如今日所聞。
我今無復疑,安住於佛道,方便為侍者,護持諸佛法。

此是經家道叙述阿難於佛前,聞記大喜,於願滿足,即時獲得宿命通,「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,通達無礙,如今所聞」,故得未曾有,而說偈讚佛。
初偈是讚佛希有,能令其得宿命通,憶念過去無量諸佛法藏,猶如今日所聞,不為時空所間隔。後一偈初二句說昔日與佛同發大心,安住於佛道,是說其實智;後二句說今迹門示現,方便為佛侍者,護持諸佛的法藏,是說其權智。阿難自說具足權實二智,故自念於授記作佛的事,亦應有分。

(2) 授羅睺羅記
1.長文
爾時佛告羅睺羅:汝於來世,當得作佛,號蹈七寶華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

前羅睺羅與阿難同時發言,請佛授記,故當佛授阿難記後,即對羅睺羅說:「汝於來世,當得作佛,號蹈七寶華如來」,華表行因,七寶華如來,是表示由履行七覺支的因華,到達佛果無上菩提,故號「蹈七寶華如來」;亦具足應供等佛果十種通號。

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,常為諸佛而作長子,猶如今也。是蹈七寶華佛,國土莊嚴,壽命劫數,所化弟子,正法像法,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無異,亦為此佛而作長子。過是已後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
初三句,是記其行因。一個三千大千國土,為一佛所教化的世界。用一佛世界大地作為微塵,其數已不可計量,何況是十世界微塵諸佛世界之多?羅睺羅未來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,且「常為諸佛而作長子」,猶如今日為釋尊長子一樣,然後成佛。
「國土莊嚴」以下,是記佛的國劫、壽命,與所教化弟子,及正法像法,亦皆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無異。蹈七寶華佛未成佛前,亦為此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而作長子。本願滿足之後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2. 偈頌
爾時世尊欲重義此義而說偈言:
我為太子時,羅睺為長子,我今成佛道,受法為法子。
於未來世中,見無量億佛,皆為其長子,一心求佛道。
羅睺羅密行,唯我能知之,現為我長子,以示諸眾生。
無量億千萬,功德不可數,安住於佛法,以求無上道。

初四句頌無論是在真諦或俗諦說,羅睺羅皆是佛子。次四句說羅睺羅,於未來世無量億佛處,皆為諸佛的長子。「一心求佛道」,是羅睺羅的密行,唯佛能知之。最後六句,是頌其方便示現,功德不可思議。

(二) 授二千人記
(1)長文

爾時,世尊見學無學二千人,其意柔軟,寂然清淨,一心觀佛。

是經家叙述佛為羅睺羅授記後,見在法会中有學無學共二千人,「其意柔軟,寂然清淨,一心觀佛」,因為彼等知道授記有分,故屏息雜念,以清淨的身心,瞻仰於佛,一心等待佛為彼等授記。

佛告阿難:汝見是學無學二千人不?唯然已見。阿難!是諸人等,當供養五十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,恭敬尊重,護持法藏。末後,同時於十方國,各得成佛,皆同一號,名曰寶相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壽命一劫,國土莊嚴,聲聞菩薩,正法像法,皆悉同等。

前佛授五百人記時,委付迦葉,其不在會者,代為宣說。今將為二千人授記,亦欲託付阿難,轉記其他不在會者;何況有學,解力不足,佛雖為其授記,但不可無師,欲以彼等有學託付阿難,故特別問阿難:「見是學無學二千人不?」阿難體會佛意,答:「唯然已見」。意思是不止見彼等一心待佛授記,亦見彼等,開佛知見,當得記成佛。
佛告阿難:「是諸人等,當供養五十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,恭敬尊重,護持法藏。」是記其行因。
「末後,同時於十方國,各得成佛」,是記其得果。「皆同一號,名曰寶相如來」是記其佛號。亦同具足應供等佛果十種通號。
「壽命一劫」以下,是記其國土,眷屬,與正法像法等,皆悉相同,等無差別。

(2) 偈頌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
是二千聲聞,今於我前住, 悉皆與授記,未來當成佛。
所供養諸佛,如上說塵數,護持其法藏,後當成正覺。
各於十方國,悉同一名號,俱時坐道場,以證無上慧。
皆名為寶相,國土及弟子,正法與像法,悉等無有異。
咸以諸神通,度十方眾生,名聞普周遍,漸入於涅槃。

初偈頌與記,次偈頌行因,「各於十方國」等四句,頌得果,「皆名為寶相」以下,頌佛號、國土、弟子,正法與像法,悉皆同等,無有差異。最後一偈,加頌用神通度眾生,及入涅槃。

三、得記歡喜

爾時,學無學二千人,聞佛授記,歡喜踊躍,而說偈言:
世尊慧燈明,我聞授記音,
心歡喜充滿,如甘露見灌。

經家叙述二千人得記,歡喜踊躍,說偈讚佛。「慧燈明」,是讚佛權實二智,不但照徹諸法實相理,還能洞照眾生的根性,更能破除眾生無明惑障,令開佛知見,得受記別,當成無上道,猶如甘露灌頂,故法喜充滿身心。

法師品第十

法師品第十

法是軌則義,師是訓匠義。法雖可軌,不能自弘,弘之在人;故自古皆以人能弘道。若人以一乘妙法軌持自己,可斷煩惱,成佛道,是自利法師;以一乘妙法訓導他人,可度眾生,流通正法,名利他法師。

《大智度論》說法師有六種:一信力故受,二念力故持,三看文為讀,四不忘為誦,五宣傳為說,六解釋經文為解。今本經合受持為一,合解說為一,開讀誦為二,加書寫一,共有受持、讀、誦、解說、書寫五種法師。若別論,則四是自行,一是化他。若通論,自行五法,是自行法師;教他五法,名化他法師。
若約三業:受持是意業,讀誦是口業,書寫是身業;三業自行,是自行法師,三業化他,是化他法師。
若約三門:行此五法,以自熏修,是福德門;宏宣此五法,利益眾生,是化他門;自行化他,皆順佛教,是報恩門。別論,則自修報恩,是自行法師;益彼,是化他法師。通論,自行化他,皆可稱法師。
若約三軌:讀誦書寫是外行,即是如來衣;受持是內行,即是如來座;解說益他,即是如來室。別論,如來室是利他,衣座是自利;通論,則慈悲覆物,惠利歸己,名之如室;遮彼惡障己醜,名之為衣;安心於空,方能安他,安他安己,名之為座;自軌此三法,名自行法師,以此三法化他,名化他法師。
無論是自行或化他,凡能受持、讀、誦、解說、書寫此《妙法蓮華經》,宏通大乘,為世間依止的人,皆可稱為法師。此品於本經二十八品中,位居第十,故名〈法師品第十〉。
前九品經文,佛三周說法,弟子領解受記,是迹門正說。由此品以下,共有五品,是迹門流通分。佛說法不止是為了利益當時眾生,亦欲利樂未來有情,故有五品流通。法師品,是佛說弘經功深福大,命人流通。寶塔品,多寶佛分身,證明與協助,勸覓人流通。提婆達多品,是引往昔弘經,彼此皆有益,以證明功德深重。持品是說:八萬大士成就忍力,故能於此土宏經,新得記者,他土弘經。安樂行品,因外凡五品位,雖欣斯勝福,但見聲聞畏憚,菩薩被眾擯棄,自顧智力微弱,無益自他,而生退心,佛為此等說四安樂行,令依之弘經,無須憂慮危苦。

一、歎美能持法人功深福重
(一) 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
(1) 佛在世弟子

爾時,世尊因藥王菩薩,告八萬大士:藥王!汝見是大眾中,無量諸天、龍王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人與非人,及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求聲聞者、求辟支佛者、求佛道者,如是等類,咸於佛前,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,乃至一念隨喜者,我皆與授記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「藥王菩薩」,宿持《法華經》,燒身燒臂,捨命弘傳;「八萬大士」,忍力堅固。佛欲令此八萬大士作大法師,效法藥王菩薩,精進弘通此經,故因藥王而告八萬大士。
「汝見是大眾中」以下,是佛普受眾記。〈方便品〉說:「凡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。」故本經不唯舍利弗等諸大弟子,得授記作佛,即今法華会上,無量諸天、龍王,……等八部四眾,無論是二乘初心,或是求佛道的菩薩,凡於佛前,聞《妙法華經》,少至一偈一句,乃至在一念這麽短暫的時間中,隨喜其法,或隨喜其持法人者,佛皆與授記,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
(2) 佛滅後弟子

佛告藥王,又如來滅度之後,若有人聞妙法華經,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,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

佛又告藥王,於佛滅度後,若有人得聞《妙法華經》,少至一偈一句,而能一念隨喜者,我亦與其授記,當得菩提。可見不僅於佛前聞經,功德殊勝,即使是佛滅度後,凡有機會聞人解說《法華經》,又能夠信受,一念隨喜,其功德一樣殊勝,一樣同得授記作佛。

(二) 明授道師功深福重
(1) 別明現世師

若復有人,受持讀誦,解說書寫妙法蓮華經,乃至一偈,於此經卷,敬視如佛,種種供養,華香瓔珞,末香塗香燒香,繒蓋幢幡,衣服伎樂,乃至合掌恭敬。

此明下品法師的行相。若復有人能夠一受持、二讀、三誦、四解說、五書寫此《妙法蓮華經》,乃至一偈這麽少,但能於此經卷,恭敬尊重,視之如佛;或未能受持讀誦,解說書寫此經,只能用華、香、瓔珞、末香、塗香、燒香、繒蓋幢幡、衣服、伎樂,合掌恭敬等十種供養此經。其功德已等於曾經供養十萬億佛之多,可見其功德的殊勝。

藥王!當知是諸人等,已曾供養十萬億佛,於諸佛所,成就大願,愍眾生故,生此人間。藥王!若有人問,何等眾生,於未來世,當得作佛?應示是諸人等,於未來世,必得作佛。何以故?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於法華經,乃至一句,受持讀誦,解說書寫,種種供養經卷,華香瓔珞,末香塗香燒香,繒蓋幢幡,衣服伎樂,合掌恭敬,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,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。當知此人是大菩薩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哀愍眾生,願生此間,廣演分別妙法華經。

此明修十種供養的功德大,果報重。無論是受持,或讀、誦、解說、書寫此經的五種法師,或是用華香瓔珞等十種供養此經的人,其所得功德,等如曾經「供養十萬億佛」這麽多,且能於諸佛所,成就大願,但因為慈悲愍念眾生,故來生此人間,演說此經,利益眾生。
「若有人問」以下,正明未來果報重。五品法師,或用十種供養此經的人,不但「於未來世,必得作佛。」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,即使是現在,一切世間亦應以供養如來的恭敬心而供養之。為甚麽呢?因為當知此人,已經是大菩薩,已經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為了哀愍眾生,故願意生此人間,廣為眾生演說分別解釋此《妙法華經》,故一切世間,皆應敬如佛想。


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。藥王!當知是人,自捨清淨業報,於我滅度後,愍眾生故,生於惡世,廣演此經。

前明聞經,少至一句一偈,能受持恭敬供養,已經功德大,果報重,何況盡能受持全部經,又能用種種供養呢?其功德果報,當然更不可思議。但此人為了愍念眾生,故自願捨棄清淨業報的福樂,而於我佛滅度後,乘願再來,生於此五濁惡世,目的只是為了演說此經,利益眾生,此正是上品法師的行相。

(2) 別明滅後師

若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我滅度後,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,乃至一句,當知是人,則如來使,如來所遣,行如來事。何況於大眾中,廣為人說。

「竊」顯非公開,「為一人」顯非為眾人,「乃至一句」,顯非全部經。佛說:若果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於佛滅度後,雖然未廣學多聞,不可以公開為大眾演說全部經,只能將自己所知的一句一偈,私自為一個人說,當知是人,已經是如來的使者,為如來所遣,來此末法,行如來事了。
經是佛以如如智,所說的如如理;今人秉此如智的教,宣說如理,即是如來使。佛以如如智,照如如理,廣度眾生為事;今人具大悲心,為眾生演說妙法,令眾生得益,即是行如來事。
「何況於大眾中,廣為人說?」是以小何況多,以私況公。私自為一人說一句一偈,已經是如來的使者了,何況多聞多慧的人,又能於大眾中,公開廣為人天宣說全經呢?

(3) 總明現未下上法師
1逆者得罪
藥王!若有惡人,以不善心,於一劫中,現於佛前,常毀罵佛,其罪尚輕,若人以一惡言,毀呰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,其罪甚重。

此明逆經者得罪,以下明順經者得福。佛經論罪福輕重,有時以福田勝劣為依據,有時以心念為準的,或由損益而決定;今此文是以初後心而論其功過。因為佛已經三覺圓明,萬德具足,無所需求,讚毁順逆佛無損益。何況佛慈悲平等,愛護眾生,猶如子女,雖然逆之,其罪尚輕。至於初發心學佛的人,煩惱重,障礙又多,忍力未成,若遇逆境,容易退失道心。若毀謗人讀誦《法華經》,是障礙正法流通,斷佛慧命,損害最大,其罪最重。故僅以一惡言,「毀呰在家出家讀誦《法華經》者」,其罪尤甚「於一劫中」「常毀罵佛」。

2敬者得福

藥王!其有讀誦法華經者,當知是人,以佛莊嚴而自莊嚴,則為如來肩所荷擔。

佛是以定慧莊嚴而說此經,讀誦此《法華經》的人,是能修佛的定慧,故等如以佛的莊嚴,而為自己的莊嚴。在背是荷,在肩是擔。此經說佛智慧,是顯佛的法身理體;讀誦此經的人,是由了因慧心性與緣因善心性,助顯非權非實的法身理體,是為如來背之所荷;得佛權實二智之用,是為如來肩之所擔。

其所至方,應隨向禮,一心合掌,恭敬供養,尊重讚歎,華香瓔珞,末香塗香燒香,繒蓋幢幡,衣服餚饌,作諸伎樂,人中上供,而供養之,應持天寶,而以散之,天上寶聚,應以奉獻,所以者何?是人歡喜說法,須臾聞之,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。

以法為師的人,有所趣向,皆與實相理相應,堪為人天師表,應受人天供養。故隨其所至的地方,人皆應該隨順敬禮,「一心合掌,恭敬供養,尊重讚歎」,是三業恭敬。華香瓔珞等,是以人中上供,而供養之。「應持天寶」等四句,是應献以天上妙供。為甚麼持經的人所趣向之處,人天皆應三業恭敬,以人間上供,及天上寶物,而供養他呢?因為「是人歡喜說法」,能令人須臾聞之,一念隨喜,即可由名字即佛,進入觀行即佛,甚至得成就究竟即佛的緣故。此正顯示授道師的功深福大,當受人天供養。

(4) 重頌別獎勸自行利他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若欲住佛道,成就自然智,常當勤供養,受持法華者。
其有欲疾得,一切種智慧,當受持是經,并供養持者。

此頌能供能持經者,可以速成佛道智慧,以獎勸人自行化他。「自然智」,是本覺理體,平等大慧,天然如是,不假修成;但必須有法師開示,人始得知,故當供養法師。「一切種智」,是佛果菩提,由修六度萬行,所證的果德。學佛人欲想速成就佛果一切種智,證得天然的本覺理體,「當勤供養,受持法華者」。同時亦應該自己「受持是經」。是勸人先供法師,然後自己受持,如法修行,亦即是勸人福慧雙修。

(5)重頌總別二義
1頌現世師
若有能受持,妙法華經者,當知佛所使,愍念諸眾生。
諸有能受持,妙法華經者,捨於清淨土,愍眾故生此。
當知如是人,自在所欲生,能於此惡世,廣說無上法。
應以天華香,及天寶衣服,天上妙寶聚,供養說法者。

初偈是重頌現世下品師的功德與果報;即是頌前文「於諸佛所,成就大願,……。
「諸有能受持」以下,是頌現世上品師的功報。能捨清淨福業,於惡世自在受生,為眾生說此妙法,故當以天上人間的佳品寶物,而供養之。

2頌未來師

吾滅後惡世,能持是經者, 當合掌禮敬,如供養世尊。
上饌眾甘美,及種種衣服, 供養是佛子,冀得須臾聞。
若能於後世,受持是經者, 我遣在人中,行於如來事。

前二偈,是頌應該供養未來上品師,因為希望於須臾間,得聞微妙法。後一偈,是頌未來即使是下品師,亦是如來的使者,故能於惡世弘經,行如來的事。

3逆者得罪
若於一劫中,常懷不善心,作色而罵佛,獲無量重罪。
其有讀誦持,是法華經者,須臾加惡言,其罪復過彼。

佛是極尊無上的聖人,持經的五品法師,仍是凡夫,品位高下非常懸殊;但以一劫的長時間,比較須臾間,是時間長短差別極遠。罵佛雖然「獲無量重罪」,而以一惡言罵持經者的人,「其罪復過彼」。因為佛由法出,謗法,即是斷佛慧命,滅佛種子,故得罪更重。

4敬者得福

有人求佛道,而於一劫中,合掌在我前,以無數偈讚。
由是讚佛故,得無量功德,歎美持經者,其福復過彼。
於八十億劫,以最妙色聲,及與香味觸,供養持經者。
如是供養已,若得須臾聞,則應自欣慶,我今獲大利。

以前罵佛獲無量罪,合今讚佛得無量福,都是站在讚與毀的人這方面說。因為讚佛福歸自己,毁佛罪亦歸自己,佛無損益;故讚佛毁佛,罪福雖然極重,但在損益方面,故言尚輕。至於持經的五品法師,仍是凡夫,忍力不足,功行未圓,毁之令退失道心,斷佛種子;讚之令勤精進,慧命相續,自他得益,故其得罪獲福,復過於讚佛毁佛。

(6)結歎經最第一

藥王今告汝,我所說諸經,而於此經中,法華最第一。

佛在法華之前,所說諸經,因應眾生機,權巧方便施設,是隨他意語。今說此法華經,開權顯實,是說佛智慧,隨自意語,故此經於諸經中,最為第一。

二、歎所持法及弘經方軌
(一) 深歎經法
(1) 約法歎

爾時,佛復告藥王菩薩摩訶薩:我所說經典,無量千萬億,已說,今說,當說,而於其中,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。藥王!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,不可分布妄授與人,諸佛世尊之所守護,從昔已來,未曾顯說。而此經者,如來現在,猶多怨嫉,況滅度後。

「已說」,是指般若之前,所說頓漸諸經;「今說」,是指《無量義經》與《法華經》;「當說」,是指《大涅槃經》。般若前所說諸經,皆屬方便易信;《無量義經》雖說一生無量,但無量未即還一,亦易信。今《法華經》論法,則一切差別諸法,皆融通會歸於一法。說人,則師與弟子,本迹俱皆久遠;人法皆異昔日,故於佛所說諸經中,此《法華經》,最為難信難解。
隱而不說是「祕」,總該一切是「要」,真如實相包含一切是「藏」。因為此《法華經》,是諸佛祕要之藏,微妙難信,不可隨便妄說。有智者方可授與,無智者不信,反因謗法而有罪,故為「諸佛世尊之所守護」。
自「從昔已來」,佛於三藏教,不說二乘作佛,亦不說師與弟子的本迹。方等般若,雖說實相理,顯如來藏性,亦未說五乘皆可成佛,亦未發迹顯本。於其中間,佛雖然曾為一類根熟眾生,密說一乘妙法,但從來「未曾顯說」。頓漸諸經,皆未融會,是為秘密;今《法華經》,具說昔日所秘之法,即是開秘密藏。
「如來現在,猶多怨嫉」,〈方便品〉當佛允許舍利弗,說佛智慧時,四眾弟子中,有五千退席。此五千人,濁障未除,是怨;不願樂聞,是嫉。佛在世時說此經,尚且有人不信,何況佛滅度後,欲弘此經,當然更難。故說:「如來現在,猶多怨嫉」。以上是歎所持之法,希有難信,以下是歎能持法人,亦甚希有。

(2) 約人歎

藥王!當知如來滅後,其能書持讀誦供養,為他人說者,如來則為以衣覆之,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。是人有大信力、及志願力、諸善根力,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,則為如來手摩其頭。

「衣」是說寂滅忍衣,如來滅後,能持此經,是修學大忍,即為如來以衣覆之。實相是佛,實智如子;持經者解實相理,將得佛實智,是為諸佛所護念。
圓教四不壞信,是大信力;四弘誓願,是志願力;圓妙大智,是善根力。信力所信的實相理,是法身;願力所行,是解脫;善根力堅固不動,是般若。故持經者的三力,即是佛的三德秘藏,與佛無異,是為與如來共宿;故古人說:「夜夜抱佛眠」。
行人以志願力、善根力,自行權實,是機感,如人之頭;佛化他的權實ニ智,如雙手,感應道交,開發行人的權實ニ智,是為如來手摩其頭。

(3) 約處歎

在在處處,若說若讀,若誦若書,若經卷所住處,皆應起七寶塔,極令高廣嚴飾,不須復安舍利。所以者何?此中已有如來全身,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,繒蓋幢幡,伎樂歌頌,供養恭敬,尊重讚歎。若有人得見此塔,禮拜供養,當知是等,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此約法在之處而讚歎。佛對藥王說:無論是說經處、讀經處、誦經處,或書寫經處,凡有此經卷所住之處,皆應該「起七寶塔,極令高廣嚴飾」,表示尊重恭敬。
《阿含經》說:佛生處、成道處、轉法輪處,與入涅槃等四處,應起塔供養。今此法華經,該是法身生處,是得道的場所,是法輪的正體,亦是大涅槃之所在,故應該起塔供養。
舍利,有生身舍利,與法身舍利,二者皆有碎骨與全身之分。生身舍利,碎身如釋尊,全身如多寶如來;法身舍利,碎身如阿含等方便教諸經,全身如今《法華經》。今在在處處,凡是有此經所在之處,就是法身舍利之處,故「不須復安舍利」。
「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」等五句,是明供養。若有人得見此法身舍利塔,禮拜供養,當知是人已經接近佛果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是明供養舍利塔,所得的功德利益。

(4) 約因歎

藥王!多有人在家出家,行菩薩道,若不能得見聞讀誦,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,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,若有得聞是經典者,乃能善行菩薩之道。

不管是在家或出家行菩薩道的人,若但禀通別二教諸經修行,未能得見聞讀誦,書持供養是《法華經》,當知是人,尚未能善行菩薩道。如果有人,得聞此經,即是已進入圓教,能觀諸法實相理,可說是能善行菩薩之道。

(5) 約果歎
1明近果

其有眾生,求佛道者,若見若聞,是法華經,聞已信解受持者,當知是人,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此約得果歎法。佛果菩提有二:一是初心菩提,位在圓教初住;二是後心菩提,是妙覺極果。今言近,是近圓教初住,初心菩提。前約因歎,修通別教因,是未能善行菩薩道;去圓果極遠。今得聞是《法華經》,又能信解受持,是修圓教因,善行菩薩道,故去圓果極近。此以圓實智為因,還以圓實智為果。故《普賢觀經》說:「大乘因者,諸法實相是;大乘果者,諸法實相是。」本來,實相理體,非因非果,亦無前後;今約修行,則有前後,亦言因果。

2立譬

藥王!譬如有人,渴乏須水,於彼高原,穿鑿求之,猶見乾土,知水尚遠,施功不已,轉見濕土,遂漸至泥,其心決定,知水必近。

可約觀與教釋此譬如。若約觀釋,「渴人須水」,是譬如求佛道者;「高原」,譬如眾生心中煩惱;「穿鑿」,譬如修習觀智;「清水」,譬如證理。
《法華會義》說:「約通觀,乾慧地如乾土,性地為濕土泥;見諦為得清水。約別觀,則從假入空,但見於空,不見不空;斷四住煩惱,如掘乾土,去水尚遠。從空入假,先知非假,今知非空;因此二觀,得入中道,能伏無明,轉見濕土,去水則近。若圓觀中道,非空非假,而照空假,四住已盡,無明已伏,已得中道相似圓解,故云如漸至泥。若入初住,發真中道解,即破無明,如泥澄清,得見中道,如得清水。」
又說:「教門者,土譬經教,水譬中道;教詮中道,如土含水。三藏未詮中道,猶如乾土;方等般若,帶方便說中道,猶如濕土;法華正直顯露說中道,猶如泥。因法華教,生聞思修,即悟中道,真見佛性,所發真慧,不復依文,如獲清水,無復土相。故華嚴云: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,成就慧身,不由他位悟。」

3法合

菩薩亦復如是,若未聞未解,未能修習是法華經者,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。若得聞解,思惟修習,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前三教的菩薩,「未聞未解,未能修習是法華經」,故去菩提尚遠。必須於《法華經》,由信而聞,由聞而解,進而思惟修習,獲得圓教聞思修三慧,然後可以接近圓教初住所分證的佛果菩提。

4釋近

所以者何?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皆屬此經。此經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。是法華經藏,深固幽遠,無人能到,今佛教化成就菩薩,而為開示。

此解釋何以得聞此經,始可接近佛果菩提?因為「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皆屬此經。」
「一切菩薩」,是指三乘權教菩薩修權因,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是說權教菩薩修權因所得的權果。「皆屬此經」是會三歸一。即是將一切菩薩的權因權果,俱皆攝入此經;等如不管是乾土或是濕土,皆不離於水一樣。
「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」,是開權顯實。佛昔日未曾說即權即實;今日始揭開昔日所說的方便法門,即是今日於法華會上,所顯示的實相理,故說「汝等所行,是菩薩道」。甚至說一切治世語言,資生事業,皆與實相,不相違背;一色一香,無非中道。
佛未開方便門之前,此《法華經》,深不可測,堅固不可動,且幽隱玄妙,遠不可及,無人能到。今佛決聲聞法,即是菩薩法,開方便之門,顯實相之理;咸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佛見;如得見清水,再無乾土或濕泥。

5揀非

藥王!若有菩薩聞是法華經,驚疑怖畏,當知是為新發意菩薩,若聲聞人聞是經,驚疑怖畏,當知是為增上慢者。

此揀新發意菩薩,未開佛知見,故聞是《法華經》,驚疑怖畏。定性聲聞,得少為足,聞是《法華經》,恐失其所守,故驚疑怖畏,皆譬如乾土,尚非濕泥,何況得見清水?

(二) 正示方軌
(1) 畧示弘經方法
1標法

藥王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如來滅後,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,云何應說?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入如來室,著如來衣,坐如來座,爾乃應為四眾,廣說斯經。

此是開示末世弘經的方法。末世弘經,必須「入如來室,著如來衣,坐如來座」,依據此三軌,自軌軌人,然後可為四眾,廣說此經。

2解釋

如來室者,一切眾生中,大慈悲心是。如來衣者,柔和忍辱心是。如來座者,一切法空是。

「大慈悲心」,即是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。說法者,應先於一切眾生,興起拔苦與樂之大慈悲心;此心能安立眾生,故如入如來室。修如來室者,若在同體大悲方面說,即是法身;若在被拔苦與樂的眾生方面說,即是解脫;若就能令眾生會於同體,即是般若。故如來室即佛的三德秘藏。
「如來衣者,柔和忍辱心是」,柔和忍辱心,是六度之一;柔能制剛,和能攝物。菩薩入俗利生,能夠忍辱負重,可遮自他之醜惡,顯功德的莊嚴,是着如來衣。如來衣亦具有三德。就所覆即是法身,能覆即是般若,和光同塵,利益眾生,即是解脫。
「如來座者,一切法空是」,一切法空,是菩薩修寂滅忍,發生正智,知一切法空寂,無住生心,生心無住。廣說佛權實之法,令眾生入佛實智之道,得知諸法空寂,心得自在,是坐如來法空座。法空座就能坐即是般若,所坐即是法身,身座冥稱即是解脫。
《法華會義》說:「大慈安樂,即資成軌;柔和伏瞋斷惑,即觀照軌;坐座即真性軌;安樂行中,還廣此三法。」

3勸修

安住是中,然後以不懈怠心,為諸菩薩及四眾,廣說是法華經。

以上三法,對於弘經的法師,非常重要。因為說法的人,若想教化眾生,要以慈悲為首;欲入俗利生,當以忍辱為基;要弘宣正法,當以無我為本。故佛教弘經法師,要入如來室,用慈悲心,生一切善;著如來衣,用柔和忍辱,遮一切惡;坐如來座,空一切相,不生執著。安住於此三軌,還要加上精進不懈怠之心,始可「為諸菩薩及四眾,廣說是《法華經》」。

(2)明五利益勸獎流通

藥王!我於餘國遣化人,為其集聽法眾;亦遣化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聽其說法;是諸化人,聞法信受,隨順不逆。若說法者在空閑處,我時廣遣天龍、鬼神、乾闥婆、阿修羅等,聽其說法。我雖在異國,時時令說法者,得見我身。若於此經,忘失句讀,我還為說,令得具足。

此明弘經者得五種利益。一是佛遣化人,為其集聽法眾。「集聽」即發起眾。二遣化四眾,聞法信受,隨順不逆。「信受隨順」是當機眾。三廣遣天龍八部鬼神,聽其說法;該是結緣眾。四令說法者,得見佛身。五與總持,令於此經,不忘失句讀。

(三) 偈頌
(1) 總勸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欲捨諸懈怠,應當聽此經,是經難得聞,信受者亦難。

此總頌前善行菩薩道。懈怠是指二乘人。「欲捨諸懈怠」,即是欲回小向大,勤求佛道。此經雖然深固幽遠,難信難解,無人能到;但此經會三歸一,總攝一切權因權果,理智圓融,須臾聞之,即得近菩提;何況聞而信解受持,當得佛果。故凡是欲求佛道的人,皆應當聽聞信受此《法華經》。

(2) 頌開譬

如人渴須水,穿鑿於高原, 猶見乾燥土,知去水尚遠;
漸見濕土泥,決定知近水。

此頌前立譬。若見乾土,知去水尚遠;見濕土,決定知近水。譬喻未得聞《法華經》,未善行菩薩道,去佛道尚遠;若得見聞受持《法華經》,善行菩薩道,則近佛菩提。

(3)頌法合

藥王汝當知,如是諸人等,不聞法華經,去佛智甚遠。
若聞是深經,決了聲聞法, 是諸經之王,聞已諦思惟,
當知此人等,近於佛智慧。

此頌法合譬。此經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,统攝權實,是諸經之王;若聞此經,進而思惟修習,當知是人,必定近於佛道智慧。略不頌近果與揀非。

(4) 頌通經方軌

若人說此經,應入如來室,著於如來衣,而坐如來座。
處眾無所畏,廣為分別說,大慈悲為室,柔和忍辱衣。
諸法空為座,處此為說法,若說此經時,有人惡口罵。
加刀杖瓦石,念佛故應忍。

此頌弘經法師的方軌。前六句頌標章;「大慈悲為室」等四句,是頌解釋;「若說此經時」等四句是勸忍。

(5)頌利益

我千萬億土,現淨堅固身,於無量億劫,為眾生說法。

頌明五利益。以佛應身遍千萬億土,故能以五事,利益弘經法師。

(6 )頌遣化四眾

若我滅度後,能說此經者,我遣化四眾,比丘比丘尼,
及清信士女,供養於法師。

此超頌遣化四眾,供養於法師。

(7)頌遣化人

引導諸眾生,集之令聽法,若人欲加惡,刀杖及瓦石;
則遣變化人,為之作衛護。

此追頌遣化人衛護。

(8)頌令得總持

若說法之人,獨在空閑處,寂寞無人聲,讀誦此經典,
我爾時為現,清淨光明身;若忘失章句,為說令通利。

此超頌第五利益,令得總持。

(9)頌令得見佛

若人具是德,或為四眾說,
空處讀誦經,皆得見我身。

此頌第四,令得得見佛身。「若人具是德」,是說弘經法師,能入如來室,著如來衣,坐法空座等三德。

(10)頌遣八部眾

若人在空閑,我遣天龍王,夜叉鬼神等,為作聽法眾。

此追頌第三利益,遣八部眾。

(11)頌結勸

是人樂說法,分別無罣礙;諸佛護念故,能令大眾喜。
若親近法師,速得菩薩道,隨順是師學,得見恒沙佛。

此八句是孤起頌。初四句廣明弘經者,具無礙辯,心契佛心,為諸佛所護念,故能演說妙法,令聽者法喜充滿。後四句明親近法師,聞大乘法,速得大乘果。若能「隨順是師學」,將可得見恒沙諸佛。

見寶塔品第十一

見寶塔品第十一
此品是迹門流通分中第二段〈見寶塔品〉。梵語「塔婆」,譯名方墳,亦名靈廟或高顯處。有舍利名塔,無舍利名支提。舍利塔有碎身與全身不同,如釋迦佛入滅,有八斛碎身舍利;後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寶塔,供養舍利,分布天下名山。多寶佛是全身舍利,故唯有一塔。
《阿含經》說:「佛的生處、得道處、轉法輪處,及入滅處,皆可以建塔」。今此《法華經》詮實相理,諸佛三身皆從此經生,諸佛亦於此坐道場、轉法輪、入涅槃;故此經即是諸佛之四支提。過去諸佛已居,今佛並坐,未來諸佛亦然;故此塔從地涌出,令四眾皆見,以顯此事,故名見寶塔品。
《法華會義》說:「瓔珞經云,供養一佛舍利,起塔滿四天下,不如供養如來生身,由色身有舍利故。又起塔滿大千,供養色身,不如供養法身,由法身有色身故。當知見色身不及聞經,以由聞經有法身故。經有偏圓,即法身全碎,功德不等。今經純詮圓理,是全法身,故持經功深,宏宣力大,多寶佛塔,從地涌出,證明此事,四眾皆目覩,故言見寶塔品。」
寶塔出現目的有二:一是為證佛三周說法,皆是真實;又證迹門流通,持經功深,弘宣力大,皆是真實。二是為開塔起後,因欲開寶塔,須集分身;為付囑正法,故聲召下方本門弟子;因疑地涌,方明壽命無量,展轉為由,是為起後。
《法華文句篡要》說:「久遠之塔,從地湧出,開自在神通力,顯過去世益物也。發大音聲,開師子奮迅之力,顯現在十方,開權顯實也。有大誓願,未來諸佛,若說此經,我之寶塔,皆到其所,為作證明,開大勢威猛之力,顯未來常住不滅也。」
多寶常住不滅是表法身,釋尊入塔并坐,表如智稱理即報身,因開塔而分身雲集,是應身。三佛三身,不一不異,令四眾見,故言見寶塔品。見是四眾能見之量,寶塔是所見實相之境;此境真實,由八不而顯。塔從地涌出,表示不滅;分座共坐,表示不生;釋尊入塔,表示不常;寶塔出現,表示不斷;分身雲集,表示不一;全身,表示不異;多寶讓坐,表示不來;釋迦坐半坐,表示不去;八不顯然,故是真實。
又約教言:前七方便人,藏理未開,為無明煩惱所隱閉,如塔在地;今聞佛三周說法,開權顯實,開佛知見,顯出法身,如塔涌在空,亦是證前。若約本迹,久證法身,如塔在空;無能開者,表本地久成,眾所不識,今發迹顯本,故了達無疑,亦是起後。


一、明多寶涌現
(一) 塔現之相

爾時,佛前有七寶塔,高五百由旬,縱廣二百五十由旬,從地踊出,住在空中,種種寶物而莊校之。五千欄楯,龕室千萬,無數幢幡以為嚴飾,垂寶瓔珞,寶鈴萬億而懸其上。四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,充遍世界。其諸幡蓋,以金銀琉璃,硨磲瑪瑙,真珠玫瑰,七寶合成,高至四天王宮。

「七寶」表示性德七覺支與七聖財。「七寶塔」,表實相境,是法身所依之處。「高五百由旬」,即二萬里,表因中萬行,與果上萬德。「縱廣二百五十由旬」,即一萬里,表萬善莊嚴。「地」如無明心地,「空」如第一義空;「從地踊出,住在空中」,表以無所破,破於無明,以無所住,住於實相第一義空。「種種寶物」表眾多定慧,而莊校之。「欄楯」,表總持,「龕室千萬」,表無量慈悲之室,亦是無量空舍。「無數幢幡」表神通勝相。「垂寶瓔珞」,表四十地戒定慧陀羅尼功德,上莊嚴法身,下被眾生。「寶鈴」表八音四辯。「四面皆出」表無作四諦道風,吹四德香。「七寶幡蓋」,表神通慈力,皆性德七覺支七聖財所成。高至四天王宮,表窮四諦理,眾德尊勝。

(二) 諸天供養

三十三天,雨天曼陀羅華,供養寶塔。餘諸天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 羅伽、人非人等,千萬億眾,以一切華香瓔珞,幡蓋伎樂,供養寶塔,恭敬尊重讚歎。

「三十三天」,表三賢位三十心,與十地為一,等覺一,妙覺一,合為三十三,同依一實相現境;如三十三天同居忉利天。「雨天曼陀羅華,供養寶塔」,表示初心後心,皆具四十二位功德,亦皆以四十地所有因華,歸向法身。「餘諸天龍」以下,是表內凡外凡等人,亦依實相,向果行因。

(三)多寶稱歎

爾時寶塔中,出大音聲,歎言:善哉!善哉!釋迦牟尼世尊!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,妙法華經,為大眾說。如是!如是!釋迦牟尼世尊!如所說者,皆是真實。

寶塔中出大音聲,雙歎:「善哉!善哉!」是讚釋迦牟尼世尊,權實并說,契理契機。能以平等大慧平等有二,一是法平等;二是生佛平等。「平等大慧」,即是諸佛「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,妙法華經。」今佛為大眾說此經,是法平等;普授眾記,是生佛平等。
「如是!如是!」此正是古佛證明釋尊開權顯實之不虛。初如是,是如法性實相之理;次如是,是如眾生根性之是;釋尊如理如機而說,故所說皆是真實。

(四)時眾驚疑

爾時四眾,見大寶塔住在空中,又聞塔中所出音聲,皆得法喜,怪未曾有,從座而起,恭敬合掌,卻住一面。

此言四眾,約参聽是發起、當機、影嚮、結緣等四眾;約受益,是聞佛三周說法,悟理、信解、行、證的四眾。見大寶塔一從地涌出,二住在空中,三又聞塔中所出音聲,三事皆希有,故得法喜,怪未曾有,即從座而起,恭敬合掌,卻住一面,佇候聞佛開示。

(五) 大樂說因疑請問

爾時有菩薩摩訶薩,名大樂說,知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心之所疑,而白佛言:世尊!以何因緣,有此寶塔,從地踊出,又於其中發是音聲?

為顯塔之本,故假大樂說菩薩發問,問意有三:一 問何因有塔?二問何故塔從地踊出?三問何故發是音聲?

(六) 釋迦如來答
(1)超答何故涌出

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:此寶塔中,有如來全身,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世界,國名寶淨,彼中有佛,號曰多寶。其佛行菩薩道時,作大誓願,若我成佛,滅度之後,於十方國土,有說法華經處,我之塔廟,為聽是經故,踊現其前,為作證明,讚言善哉。

此超答第ニ問:何故塔從地踊出?因古佛多寶,因中大願不虛,為聽是法華經,為作證明,讚言善哉。故塔廟從地踊出。總表法性真淨,權實一如。

(2) 追答何因有塔

彼佛成道已,臨滅度時,於天人大眾中,告諸比丘,我滅度後,欲供養我全身者,應起一大塔。

此追答第一問:以何因緣而有此塔?因古佛多寶,臨滅度時,囑令起塔,供養全身舍利。目的是欲於末世,凡說《法華經》處,皆踊現作證與讚歎。

(3) 答何故發是音聲

其佛以神通願力,十方世界,在在處處,若有說法華經者,彼之寶塔,皆踊出其前,全身在於塔中,讚言善哉善哉。大樂說!今多寶如來塔,聞說法華經故,從地踊出,讚言善哉善哉。

此答第三問:何故發是音聲?因佛為作證明,及讚歎十方世界,在在處處,若有說《法華經》者,故塔從地踊出,全身舍利即於塔中,發聲讚言:「善哉善哉。」

二、明分身遠集
(一) 大樂說請見多寶

是時大樂說菩薩,以如來神力故,白佛言:世尊!我等願欲見此佛身。

因大樂說菩薩說:「我等願欲見此佛身」,故須開塔;欲開塔,須集釋尊分身;分身集,明付囑;付囑當召下方本門弟子;弟子出而本顯,即開近顯遠。故此一問,實是大事之由,非如來神力,豈能發問?故言:「以如來神力故」。

(二) 明應集分身

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:是多寶佛,有深重願,若我寶塔,為聽法華經故,出於諸佛前時,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,彼佛分身諸佛,在於十方世界說法,盡還集一處,然後我身乃出現耳。大樂說!我分身諸佛,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,今應當集

多寶佛因地行菩薩道時,「有深重願」,若成佛入滅後,十方諸佛有說《法華經》者,其全身舍利塔,為聽《法華經》,皆從地涌出於諸佛前,為作證明,出聲讚言:善哉!善哉!但若有佛,欲以多寶佛身示四眾者,其佛所有分身諸佛,無論於十方世界說法,皆當盡還集一處,攝用歸體,然後多寶佛身出現,令眾人得見。若體用不全,而欲求見,則其願不深;若三身不具,而欲即見,是其願不重。多寶如來本此深重大願,為聽法華,涌現十方諸佛前讚善,正顯示此妙法,三際一時,十方一處,不為時空所限,時時處處,皆為諸佛所尊重。因此,釋尊告大樂說菩薩:「我分身諸佛,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,今應當集。」

(三) 大樂說請集

大樂說白佛言:世尊!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,禮拜供養。
因大樂說菩薩,欲見多寶佛身,必須開塔。今因欲開塔,須集釋尊分身。故大樂說菩薩,當然亦喜歡見釋尊分身諸佛「禮拜供養。」

(四) 放光遠召

爾時佛放白毫一光,即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諸佛,彼諸國土,皆以玻璃為地,寶樹寶衣以為莊嚴,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,遍張寶幔、寶網羅上。彼國諸佛,以大妙音而說諸法,及見無量千萬億菩薩,遍滿諸國,為眾說法。南西北方,四維上下,白毫相光所照之處,亦復如是。

此是經家叙述佛放白毫光,召集應身諸佛。「即見」,是法華會上,眾人因佛光而得見。「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諸佛,彼諸國土,皆以玻璃為地,寶樹寶衣以為莊嚴」,是說諸分身佛國土,惟淨無穢。「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」明法眷屬,唯大無小。「彼國諸佛」以下,明佛說法。「南西北方,四維上下,白毫相光所照之處,亦復如是。」是說:東方諸分身佛國如此,其餘九方,釋尊白毫相光所照之諸分身佛國,亦復如是。可見諸分身佛國,皆是淨土,唯此娑婆世界是穢土;釋尊於此娑婆世界說法,是為甚難,故須為實施權,然後開權顯實。

(五) 諸佛同來

爾時十方諸佛,各告眾菩薩言:善男子!我今應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,并供養多寶如來寶塔

當釋尊放光召集分身佛時,十方國土諸分身佛,見本佛光召,聞命即行。故各告其本國眾菩薩言:「善男子!我今應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」,是大用歸體;「并供養多寶如來寶塔」,是用徹三世。本來釋尊,與十方分身諸佛,原屬一體,無自他分隔,今告眾前來,是隨機權應,假分賓主而已。

(六) 嚴淨國界
(1)變娑婆世界

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,琉璃為地,寶樹莊嚴,黃金為繩,以界八道,無諸聚落、村營城邑、大海江河、山川林藪。燒大寶香,曼陀羅華,遍布其地,以寶網幔,羅覆其上,懸諸寶鈴。唯留此會眾,移諸天人,置於他土。是時諸佛,各將一大菩薩,以為侍者,至娑婆世界,各到寶樹下。一一寶樹,高五百由旬,枝葉華果,次第莊嚴,諸寶樹下,皆有師子之座,高五由旬,亦以大寶而校飾之。爾時諸佛,各於此座結加趺坐,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,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,猶故未盡。

此與後兩大段經文,都是經家叙述釋尊三變淨土。因釋尊放光召集,十方各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諸佛,欲來此土;釋尊為了容納十方分身諸佛,故三變淨土。
《法華文句纂要》言:「三變淨土者,此三昧有三。初變是八背捨,變穢為淨;二變是八勝處,轉變自在;三變是十一切處,於境無礙。又三變是表破三惑。」即是說:佛由三三昧力,三變淨土。初由八背捨力,變娑婆穢土,為清淨莊嚴的世界;次由八勝處力,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國,轉變自在;後由十一切處力,再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國,廣普無礙。初變是表除見思惑,次變表除塵沙惑,三變表除無明惑。若依此三變表除三惑言,則今初變,該是表除見思惑,變娑婆世界為方便土。
「時」,是當十方諸佛欲來娑婆世界之時,此娑婆國土「即變清淨,琉璃為地,寶樹莊嚴,黃金為繩,以界八道」,是表示法会大眾,聞佛三周說法,已開佛知見,將妄盡真現,回復本覺真淨;故無煩惱林,無結使藪,無我慢山,無生死河,無無明海,無六道城邑,亦無三有聚落,三界火宅當下消融。「燒大寶香」,表示因戒而三緣斷,三因不生;「曼陀羅華,遍布其地」,表因慧起行;「以寶網幔,羅覆其上」,表慈悲普覆眾生;「懸諸寶鈴」表應機說法。三周得記者,已獲真常,故「唯留此會眾」;有不信者,故「移置於他土。」
「是時諸佛,各將一大菩薩,以為侍者」,是表大用中之差別用。「寶樹」,是所依之境,即差別用中之理。「寶樹高五百由旬,枝葉華果,次第莊嚴」表五十位差別妙德,莊嚴之大用。「諸寶樹下,皆有師子之座,高五由旬」,表智能攝五位之因行。「亦以大寶而校飾之」,表不離眾德。「爾時諸佛,各於此座結加趺坐」是各安其安。「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」以下,是說變土雖廣,尚且不能盡容納釋尊一方所分身之佛。

(2)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

時釋迦牟尼佛,欲容受所分身諸佛故,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,皆令清淨,無有地獄、餓鬼、畜生及阿修羅,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。所化之國,亦以琉璃為地,寶樹莊嚴,樹高五百由旬,枝葉華果,次第嚴飾,樹下皆有寶師子座,高五由旬,種種諸寶以為莊校。亦無大海江河,及目真鄰陀山、摩訶目真鄰陀山、鐵圍山、大鐵圍山、須彌山等諸山王,通為一佛國土。寶地平正,寶交露幔,遍覆其上,懸諸幡蓋,燒大寶香,諸天寶華,遍布其地。

此是再變淨土。若依前說:三變淨土表破三惑言,則今再變淨土,該是表破塵沙惑,轉凡聖同居土,為實報莊嚴土。釋尊欲盡容受十方分身諸佛,故復於娑婆世界以外的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,西南、東北、西北等八方,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,皆令清淨。無有三惡道,亦無阿修羅;又移諸天人,置於他土。所化之國,亦以琉璃為地,寶樹莊嚴,樹高五百由旬,枝葉華果,次第嚴飾,樹下皆有寶師子座,高五由旬,種種諸寶以為莊校。
「目真鄰陀山」譯石山,「摩訶目真鄰陀山」,譯大石山。鐵圍山與大鐵圍山,是用以圍繞小千界與大千界的山。須彌山譯名妙高峯,此山之東是東勝神州,之南是南贍部州,之西是西牛貨州,之北是北俱盧州,此三種山,皆是山之最大最高用以分彊劃界的山王。今釋尊所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國,不止無四惡趣,同時取消山海之隔,所有國土,通通融合為一個廣大無際的佛國土。并且「寶地平正,寶交露幔,遍覆其上,懸諸幡蓋,燒大寶香,諸天寶華,遍布其地。」既廣大壯觀,又莊嚴美妙,用以迎接十方分身諸佛的來臨。

(3)八方又各變二百萬億那由他

釋迦牟尼佛,為諸佛當來坐故,復於八方,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,皆令清淨,無有地獄、餓鬼、畜生及阿修羅,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。所化之國,亦以琉璃為地,寶樹莊嚴,樹高五百由旬,枝葉華果,次第莊嚴,樹下皆有寶師子座,高五由旬,亦以大寶而校飾之。亦無大海江河,及目真鄰陀山、摩訶目真鄰陀山、鐵圍山、大鐵圍山、須彌山等諸山王,通為一佛國土。寶地平正,寶交露幔,遍覆其上,懸諸幡蓋,燒大寶香,諸天寶華,遍布其地。

此是再三變淨土。依三變表破三惑言,該是破除無明惑,轉實報土為常寂光土。「為諸佛當來坐故」,不但顯示釋尊復於八方,再變淨土時,十方分身諸佛仍未全到;同時顯示第二所變之淨土,仍未能盡容納十方分身諸佛,故釋尊要再三更於娑婆界外之八方,每方各增廣二百萬億那由他國,皆令清淨,無有四惡趣,亦移諸天人置於他土。所化之國土,其寶地、寶樹、寶師子座等嚴餙,皆如第二次所變的國土相等無異。
藕益大師說,或有人問:華嚴經中,十方同名的諸佛菩薩,來證明所說法門,只說充滿十方,不言變穢為淨;是顯淨穢平等,淨穢無性;又顯自他不隔,大小無礙。今變穢為淨,則淨穢未忘;移諸天人,則自他相隔;欲容分身,而更變土,則大小宛存。豈不是法華,不及華嚴?
答:諸經所用神通,不論多少廣狹,貴在被機顯理。華嚴獨被大機,直顯圓理,故神力境界,雖多且廣,未是難事。今經開大成小,即偏明圓,如破勁敵,故為希有。何況淨穢,設若實有性,何能變穢為淨?若自他果然有隔,何能安然被移?假如大小有礙,何能通為一佛土?當知融絕淨穢,彼此大小之事而顯理者,是事理無礙門。不壞淨穢彼此大小之事,而即顯無淨無穢,無彼無此,無大無小之理;雖顯無淨無穢,無彼無此,無大無小之理,而淨穢彼此大小之事,仍然歴然者,正是事事無礙門。是故若約平等大慧,則華嚴、方等、般若、法華,不應妄計優劣;若約開權顯實,開迹顯本,則法華獨擅其功。
又或有人問:三變淨土,應是首楞嚴三昧力,何以仍用小乘事禪?答:小乘八背捨僅變小千,勝處僅變中千,十一切處僅變大千。今開權顯實,即小乘禪是首楞嚴,故雖附小,力用則大。問:若爾,則隨一三昧,便能三變,何必定用三三昧耶?答:亦正是顯示不壞諸法假名的緣故。
又問:若小乘三種三昧,不能徧破三惑,若佛果三種三昧,不應次第破?
答:既首楞嚴即理之事,自能一一圓破三惑,今約三昧,正論功用,復約所表,故云破惑,功用在佛,所表在機,機雖三根已破三惑,後來但仍當更破故也。

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,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中諸佛,各各說法,來集於此。如是次第十方諸佛,皆悉來集,坐於八方。爾時一一方,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,遍滿其中。

「來集於此」的此字,是指法華會上所在地的靈鷲山,以及釋尊三變的淨土。先是娑婆世界外的東方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中,所有分身諸佛,皆各捨其本土為眾說法的利生事業,而來集於此釋尊所變的淨土。接着是南方、西方、北方,如是次第十方世界分身諸佛,皆悉來集,坐於娑婆世界的左右八方。
每一方,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,皆有諸佛如來,遍滿其中。

(七) 與欲開塔
(1)諸佛問訊說欲

是時諸佛,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,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,各齎寶華滿掬,而告之言:善男子!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,如我辭曰:少病、少惱、氣力安樂,及菩薩聲聞眾,悉安隱不?以此寶華,散佛供養,而作是言:彼某甲佛,與欲開此寶塔。諸佛遣使,亦復如是。

十方世界分身諸佛,各從其本土而來,坐於寶樹下的師子座上,然後各遣侍者,持華問訊。初命依辭問訊釋迦牟尼佛:「少病、少惱、氣力安樂,及菩薩聲聞眾,悉安隱不?」諸佛五住煩惱淨盡,二死永亡,無病亦無惱;但因六道眾生有病,二乘未斷見思有惱,權乘菩薩未得佛權實二智,未接如來氣分,失佛十力,是不安樂。佛為此而入火宅,因此三人病惱不安,故佛亦病惱不安。今十方分身諸佛,同遣侍者,以此問候致敬。
次教侍者散佛供養,代稱己名「彼某甲佛」,可知分身諸佛,非同名釋迦。故前文佛說:「我於異國作佛,更有異名。」
「與欲開此寶塔」,如僧中作法,與欲意同。因多寶願力,須分身佛集;故諸佛為開塔集,但集而不至,只遣侍者問訊,狀如僧中作法「與欲」意同。
「諸佛遣使,亦復如是」,一方佛至,各遣侍者,持華問訊,稱名與欲開塔,其餘九方分身諸佛,亦復如是。

(2)釋迦開塔

爾時釋迦牟尼佛,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,各各坐於師子之座,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,即從座起,住虛空中。一切四眾,起立合掌,一心觀佛。於是釋迦牟尼佛,以右指開七寶塔戶,出大音聲,如卻關鑰,開大城門。

此是經家叙述釋尊開塔。當釋尊見所有分身佛,悉已來集,各坐於師子座,遣使代稱名「與欲同開寶塔」時,即從座起,住於虛空中。法華會上,一切四眾,亦起立合掌,一心觀看佛的動作。於是釋尊用右指,拉開七寶塔的門戶,即傳出很大的音聲,猶如唘動機關,打開大城門一樣。
開塔,表示開權;見佛,表示顯實;即是證明前文,迹門開權顯實。「如卻關鑰」,關是持門的橫木,鑰即是鎻,卻是除卻,是表示卻除障礙;「開大城門」,是表示將開迹顯本。

(3)四眾皆同見聞

即時一切眾會,皆見多寶如來,於寶塔中坐師子座,全身不散,如入禪定。又聞其言:善哉!善哉!釋迦牟尼佛!快說是法華經,我為聽是經故,而來至此。爾時四眾等,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,歎未曾有,以天寶華聚,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。

當釋尊拉開寶塔的門户時,法華會上一切大眾,皆同見到「多寶如來,於寶塔中坐師子座,全身不散,如入禪定」。「全身不散」,表示正因佛性,本覺理體,無明不能汨,劫火不能壞,三毒不能侵,輪迴不能沒。「如入禪定」表示本具的智慧不假修成安然如山。同時又聽聞多寶如來發言稱讚:「善哉!善哉!釋迦牟尼佛!快說是《法華經》,我為聽是經故,而來至此。」佛發言讚佛、讚法,是歎美緣因善心性,可以助顯正因理性,故勸佛快說。當時法華会上四眾,「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,歎未曾有」,故以天寶華聚,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,是表示依圓體而起圓行。

(4)佛分座而坐

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,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,而作是言:釋迦牟尼佛,可就此座。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,坐其半座,結加趺坐。

多寶佛分半座讓坐,是表示依實智的法身理體,起權智之妙用;釋迦牟尼佛入塔并坐,是表示理智合一,體用不二。理智合一,體用不二,正是諸佛所證的實相理,是證明前文所說:「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。」

(5)四眾請加處空

爾時大眾,見二如來,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,結加趺坐,各作是念,佛座高遠,唯願如來以神通力,令我等輩,俱處虛空。即時釋迦牟尼佛,以神通力,接諸大眾,皆在虛空。

當開塔門,多寶佛讓坐,釋迦佛入塔并坐時,法會大眾,「見二如來,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,結加趺坐」,心想,塔在空中,「佛座高遠」,最好是佛以神通力,令我等輩,亦俱處於虛空,得親近瞻仰於佛。釋尊知四眾意願,即以神通力,接法會大眾,皆停留在虛空之中。此表法會大眾,既蒙授記作佛,當將住於第一義空。

三、釋迦唱募流通

以大音聲,普告四眾:誰能於此娑婆國土,廣說妙法華經,今正是時。如來不久當入涅槃,佛欲以此妙法華經,付囑有在。

三周說法至此,已暢佛出世本懐,迹門功業已完畢,故釋尊入塔,與多寶佛并坐時,即「以大音聲,普告四眾」,徵問誰能發願於此娑婆國土,廣為眾生,演說此《妙法華經》?正是釋尊為流通正法而募人。「如來不久」以下,是說佛將入涅槃,欲以此妙法,付囑流通。「付囑有在」其意近則指法師品八万大士,以及持品二萬菩薩,與釋尊所視八十万億那由他諸菩薩眾,於本土弘經;遠則指後從地涌出品,下方本門弟子眾,演說此經。

四、偈頌
(一) 頌多寶滅度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
聖主世尊,雖久滅度,在寶塔中,尚為法來。
諸人云何,不勤為法,此佛滅度,無央數劫。
處處聽法,以難遇故,彼佛本願,我滅度後。
在在所往,常為聽法。

此頌是借古佛多寶如來不忘本願,為法而來之事,以激勵法會大眾,當殷勤修習流通此妙法。

(二) 頌分身集會
(1) 頌應召而集
又我分身,無量諸佛,如恒沙等,來欲聽法,
及見滅度,多寶如來。各捨妙土,及弟子眾,
天人龍神,諸供養事,令法久住,故來至此。

此三偈,是頌釋尊無量分身諸佛,欲聽妙法,及見滅度多寶如來,故各捨清淨美妙的國土,及弟子眾與天人龍神等供養,而來集於此娑婆國土,目的是為令正法久住。

(2) 頌嚴淨國土

為坐諸佛,以神通力,移無量眾,令國清淨。

此畧頌三變淨土。

(3) 頌諸佛同來

諸佛各各,詣寶樹下,如清淨池,蓮華莊嚴,
其寶樹下,諸師子座,佛坐其上,光明嚴飾,
如夜闇中,燃大炬火。身出妙香,遍十方國,
眾生蒙薰,喜不自勝。譬如大風,吹小樹枝,
以是方便,令法久住。

四偈半文,是重頌十方分身諸佛同來。初偈明佛在寶樹下,如出水蓮華,色相美妙可愛。次偈加頌諸佛身光,第三偈加頌佛身香,令蒙照被薰眾生,歡喜歸投,如大風吹小樹枝,乘風趣向。最後兩句,是結顯諸佛雲集之目的,是為正法久住。

(三) 頌釋迦付囑
(1) 舉三佛以勸流通
告諸大眾,我滅度後,誰能護持,讀說斯經;
今於佛前,自說誓言。其多寶佛,雖久滅度,
以大誓願,而師子吼。多寶如來,及與我身,
所集化佛,當知此意。諸佛子等,誰能護法,
當發大願,令得久住。

初六句是重頌募覓能護持正法者,勸於佛前自說誓言。次四句是說,多寶佛不違本誓而來,證明所說真實。後四句,正舉三佛以勸持經,流通正法。多寶如來誓願聞此經,我釋尊以大願說此經,諸分身化佛為開寶塔而集;當知三佛皆之意,皆為此經。故諸佛子等,誰能護持正法,當發大願,讀此經,或為人演說此經,令正法得以久住。


其有能護,此經法者,則為供養,我及多寶。
此多寶佛,處於寶塔,常遊十方,為是經故。
亦復供養,諸來化佛,莊嚴光飾,諸世界者。
若說此經,則為見我,多寶如來,及諸化佛。

此是解釋勸人發願護經的原因。因為三佛皆為此經故,所以凡能發願護持讀誦演說此經者,即等如供養三佛,及見三佛。

(2) 舉難持之法以勸流通

諸善男子,各諦思惟,此為難事,宜發大願。
諸餘經典,數如恒沙;雖說此等,未足為難。
若接須彌,擲置他方;無數佛土,亦未為難。
若以足指,動大千界;遠擲他國,亦未為難。
若立有頂,為眾演說;無量餘經,亦未為難。
若佛滅後,於惡世中;能說此經,是則為難。

初四句是勸發大願。「諸餘經典」以下,是舉四難事以校無願弘經之難。譬喻有人,要演說無量諸經;或要手接須彌山,擲置他方;或用足指,動大千界;或立有頂天,為眾演說,無量餘經;此四事雖難,猶不及於末法於惡世中,弘說此《法華經》之難。故非發大誓願,憑願力支持不可。因為演說「諸餘經典」,富樓那之辯才可勝任;「接須彌擲置他方」,或足「動大千界」目犍連之神通可勝任;「立有頂天,演說無量餘經」,舍利弗之智可勝任。但五濁惡世,眾生二執高大越須彌;無明障重,如大千界;我慢貢高,超有頂天;若說此經,開權顯實,會三歸一;令知諸佛唯教化菩薩,凡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。欲其信解,非常困難,不信反謗,甚至毁罵,便生退屈,故須發大願。

假使有人,手把虛空,而以遊行,亦未為難;
於我滅後,若自書持,若使人書,是則為難。

虛空無形無相,難以手把捉,即使能以手把捉虛空,空既已被把捉,則難以遊行;但仍不及自書或教人書此經之難。因餘經說理易信,此經說諸法從本來,常住寂滅相,但離言莫證;能書寫此即言之經,可證離言之道,令人難信。故於佛滅後,能自己書寫受持此經,或教使他人書寫此經,是為甚難,非發大願不可。

若以大地,置足甲上,昇於梵天,亦未為難;
佛滅度後,於惡世中,暫讀此經,是則為難。

大地怎能置於足甲之上?即使能置,亦難昇天;但仍不及於末法暫讀或說此經之難。因此經是一乘妙法,非上根利智人不能閱讀,何況為人演說?又此經三變淨土,移諸天人,置於他方,如非目睹,實難相信;不信而嫉妬毁謗,令人退屈,故須發大願。

假使劫燒,擔負乾草,入中不燒,亦未為難;
我滅度後,若持此經,為一人說,是則為難。

劫火猛烈,乾草易燒;今擔負乾草,入於劫火中,欲其不燒,難也!但仍不及佛滅度後,能持此經,為一人演說之難。此經說劫火燒盡,我此土安隱,誠難令人置信;不信反而毁謗辱罵,令人退心,故須發大願。

若持八萬,四千法藏,十二部經,為人演說,
令諸聽者,得六神通;雖能如是,亦未為難。
於我滅後,聽受此經,問其義趣,是則為難。

一人能持佛之八萬四千法藏,及十二部經,已為甚難;即使能持,亦難演說,何況還能「令諸聽者,得六神通」?非佛菩薩再來,實不可能。但仍不及佛滅後,能聽聞受持此經,及「問其義趣」之難。因為十二部經,通大小乘,皆帶方便,容易受持。此經純顯實相理,是此一乘妙法,末法有機會得聽聞此經,已為甚難;若能信受此妙法,進而問一乘因果之義,即得六根清淨,甚難相信,故欲弘此經倍難,非發大願支持不可,故須發大願。

若人說法,令千萬億,無量無數,恒沙眾生,
得阿羅漢,具六神通,雖有是益,亦未為難;
於我滅後,若能奉持,如斯經典,是則為難。

說法者能令一人得果,具足神通,已經不容易,何况能令恒沙數眾生「得阿羅漢,具六神通」?雖然有如是利益,但仍不及能奉持此經之難。因須臾聞此經,一念隨喜,能奉持供養,即究竟得證佛果菩提;甚至舉手低頭,皆可作佛,功德殊勝,難信難解。若無大願支持,不能供養妙法,福慧雙修,故佛列舉眾難,以校末法聽聞,讀誦,演說,書寫,受持此經之難,而勸弘經者,當發大願。

(3) 釋難持意

我為佛道,於無量土,從始至今,廣說諸經,
而於其中,此經第一,若有能持,則持佛身。

佛不但於此娑婆世界,四十餘年演說諸經,同時分身於無量國土,廣說諸經,但從始至今,未曾演說此一乘妙法,今於此會,說此《妙法蓮華經》,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,是諸經中之王,諸佛全身,不離此經;此經之體宗用,即是佛的三德;此經所說如來室、如來衣、如來座,即是佛的三身。故若能聞思修受持此經,即等如受持諸佛的全身。

(4) 明難持能持成就勝德

諸善男子,於我滅後,誰能受持,讀誦此經,
今於佛前,自說誓言。

此重募持經之人,并勸發願。

(5) 明能持難持諸佛歡喜

此經難持,若暫持者,我則歡喜,諸佛亦然,
如是之人,諸佛所歎。

此經難持,即使是一念隨喜,依佛語暫時受持讀誦,不止釋尊歡喜,諸佛亦歡喜。

(6)明能持難持即成勝行

是則勇猛,是則精進,是名持戒,行頭陀者,
則為疾得,無上佛道。能於來世,讀持此經,
是真佛子,住淳善地。

此明成就自行之勝行。弘經者能持難持之經,得無畏力,廣為他人演說,即是勇猛;心不退屈,盡行諸佛無量道法,即是精進;內外皆正,自律化他,利益有情,是名持戒;捨棄五欲,塵勞自淨,是頭陀行;如是即可成就慧身,悟實相理,故疾得無上佛道。
未來末法之世,眾生橫蠻,思想渾濁,讀誦受持此經,為人演說,倍加困難。若真佛子,當止於至善,敦風勵俗,弘通此經。

佛滅度後,能解其義,是諸天人,世間之眼。
於恐畏世,能須臾說,一切天人,皆應供養。

此明弘經者成就化他之勝行。於佛滅度後,能受持此經,深解其義,為人天演說,令聞經者,開佛知見,即是「世間之眼」目。故若於末法恐怖之惡世,有人能於須臾間,為人解說此經者,一切天人,皆應恭敬供養。

提婆達多品第十二

提婆達多品第十二

梵語「提婆達多」,亦名調達,譯名天熱,因生時人天心熱,故立此名,又名天授,祈天而生故。是斛飯王的兒子,阿難的親兄,世世與佛怨。《報恩經》言:「若言達多是惡人,入地獄者,無有是處。」《大雲經》言:「提婆達多不可思議,所修行業,同於如來」。可知提婆達多,本地清涼,今迹門出佛身血,毒指害佛,醉象蹋佛,教王毒害父母,破和合僧等逆行,皆是權巧示現,以警惡人;雖行於非道,而通於佛道,故得授記,當來成佛。
又此品是以人顯行,非天行不能證理,非梵行不能涉有,非聖行不能成佛,非病行、嬰兒行,不能度眾生,故假四聖,以明五行。提婆達多,行於非道,是病行;龍女即生成佛,是天行;釋尊修六度而取菩提,是聖行;文殊菩薩入海,大慈無染,是梵行;四行隨機施化,是嬰兒行。
羅什法師翻譯此經,共二十八品,長安宮人,請留此品在宮內,故江東所傳,止得二十七品。有滿法師講此經一百徧,於長沙郡燒身,仍以此品,安在〈持品〉之前。後南嶽禪師,將此品放在〈寶塔品〉之後,後見舊譯《正品法華經》,始知二師深得經意。
此品是迹門流通第三品,來意是引古宏經,傳益非謬;以明今宣化,事驗不虛。《法華授手》引《直指》言:「前品現塔見身,三變淨土,雖為三根人示圓行證,其實如來果境,於此全彰。夫有果必原其因,故於此自叙因中求法忘身之事,與上多寶如來為法而來之本願,正相符合,所以品居見寶塔之後,即以傳經師而立品也。」此品是本經二十八品中之第十二,故名〈提婆達多品第十二〉。

一、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
(一) 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
(1) 明求法時節

爾時,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:吾於過去無量劫中,求法華經,無有懈惓。

前品佛勸人發願弘經,猶恐眾人畏難退屈,故引自己因中為法忘軀之事,以策進新發心者。特別告會中八萬新發心菩薩,以及天人四眾(是三變淨土未移置他方者)。「吾於過去無量劫中」,是求法的時節,該是在大通智勝如來以前的無量劫中。「求法華經」,是所求的妙法;「無有懈惓」,是佛舉自己往昔多劫精勤求法,無有懈惓之事,以鼓勵眾人;下文正是說明求法不懈惓的事實。

(2) 正明求法

於多劫中,常作國王,發願求於無上菩提,心不退轉。為欲滿足六波羅蜜,勤行布施,心無吝惜,象馬七珍,國城妻子,奴婢僕從,頭目髓腦,身肉手足,不惜軀命。時世人民,壽命無量,為於法故,捐捨國位,委政太子,擊鼓宣令,四方求法,誰能為我說大乘者,吾當終身供給走使。

初四句,明往昔常作國王時,發願求道。「為欲滿足六波羅蜜」以下,是明修因。欲滿檀那波羅密,故勤行布施。「象馬七珍,國城妻子,奴婢僕從」,是外財布施;「頭目髓腦,身肉手足,不惜軀命」,是內財布施。
「時世人民,壽命無量」以下,是為滿般若波羅密,故勤求妙法。雖為國王,不貪世榮,為得大乘妙法,不但捨棄王位,四方尋求,甚至捨身,終身供給走使。

(3) 求得法師

時有仙人,來白王言:我有大乘,名妙法華經,若不違我,當為宣說。

仙人有大乘法寶,名《妙法華經》,可知此仙人,非一般凡夫俗子,而是乘願弘經,傳佛慧命者。當國王擊鼓,四方求法時,故來相見,提出條件,「若不違我,當為宣說」。

(4) 受法奉行

王聞仙言,歡喜踊躍,即隨仙人,供給所須,採果汲水,拾薪設食,乃至以身而為床座,身心無惓。於時奉事,經於千歲,為於法故,精勤給侍,令無所乏。

王為求法,即棄王位,及捨世間五欲之樂,歡喜隨從仙人,供給仙人侍役,滿足其日常生活所須,不止採果汲水,拾薪設食,還以身為床座,晝夜無間,如是經於千歲,不懈不惓。可見其為求妙法之精勤不懈。

(5) 偈頌
1頌求法時節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我念過去劫,為求大法故,雖作世國王,不貪五欲樂。
搥鍾告四方,誰有大法者,若為我解說,身當為奴僕。

此重頌求法時節。初ニ句,是頌佛以宿命通,觀昔如今,故所說事真實不虛。「雖作世國王」以下,是重頌往昔為國王時,不貪五欲樂,擊鼓求法,為了得聞妙法,願意身為奴僕。

2頌求得法師

時有阿私仙,來白於大王,我有微妙法,世間所希有;
若能修行者,吾當為汝說。

此頌求得法師。「阿私」,譯名無比。長文說:「若不違我,當為宣說。」今頌言:「若能修行者,吾當為汝說」,可知能不違師命,始可修行;若能修行,方不違師命。

3頌受法奉行

時王聞仙言,心生大喜悅,即便隨仙人,供給於所須,
採薪及果蓏,隨時恭敬與。情存妙法故,身心無懈惓,
普為諸眾生,勤求於大法。

此兩偈半頌文,是頌受法奉行。「即便隨」三字,顯示王聞仙言:「我有微妙法」,喜出望外,亳無顧戀,即捨棄王位,委政太子,隨仙人去,供給走使,忍苦耐勞,身心不懈不惓,為的是甚麽呢?為的正是「普為諸眾生,勤求於大法」。

4結證勸信

亦不為己身,及以五欲樂,故為大國王,勤求獲此法,
遂致得成佛,今故為汝說。

此六句是頌前文,普為眾生,勤求大法,非為自己。身為大國王,而能捨五欲樂,勤求妙法,終遂所願,獲得妙法,勤苦修學,致得成佛。今為汝等說,是暗示妙法得之不易,新記菩薩,當勤精進,勿生懈怠。

(二) 結會古今

佛告諸比丘:爾時王者,則我身是;時仙人者,今提婆達多是。

此結會古之國王,即今釋尊;古之仙人,即今之提婆達多,名異法不異。此妙法不可思議,法由師傳,故師亦不可思議。

(1) 明弟子因圓報滿

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,令我具足六波羅蜜,慈悲喜捨。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紫磨金色,十力,四無所畏,四攝法,十八不共,神通道力,成等正覺,廣度眾生。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。

初三句是明因圓,「三十二相」以下,是明果滿;最後一句,是結證由通經得益。
善知識有三種。一是外護善知識,供給生活所須,令無缺少,如母養兒。二是同行善知識,彼此切磋,勉勵策進,互相敬重,如同舟共濟。三是教授善知識,弘宗演教,善巧說法,教授訓誨,如師如父。反之,是名惡知識。人本不惡,若近惡人,後必惡名遠播,故修行辦道者,當親近善知識。
今釋尊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,得成就因行,「具足六波羅蜜,慈悲喜捨。」六波羅蜜有三種:
一是對治波羅蜜:即布施度慳貪,持戒度毁犯,忍辱度瞋恚,精進度懈怠,禪定度散亂,般若度愚痴。
二是相生波羅蜜:初是捨俗出家,其次是具足眾戒,繼而遇辱須忍,精進修行,用禪定調攝六根,修般若增長智慧。
三是知果報波羅蜜:知布施報得財富,持戒報生善道,忍辱報得容貌端正,精進報得神通,禪定報生天,般若報破煩惱。
又六波羅蜜有四教不同。
藏教的六波羅蜜是:一能捨依正內外財,是布施;二妨止身口七支之惡行,是持戒;三他人打罵,不思報復,是忍辱;四辦事有始終,是精進;五修四禪八定,是禪定;六分地息諍是般若。
或束十善為六度:不殺、不盜、不婬、不妄語是布施;不兩舌是持戒,不惡口是忍辱,不綺語是精進,不貪不瞋是禪定,不邪見是般若。
通教的六波羅蜜是:一布施不見有能施,所施,以及受施者,三事皆空;二持戒不見犯與不犯,三忍辱不見有能忍所忍,四精進不見身心動或不動,五修禪不見散亂,不貪禪味;六般若非智非愚。
別教的波羅蜜是:布施有十利:一能伏慳貪煩惱,二捨心相續,三與眾生同資產,四生富豪家,五生生施心現前,六四眾愛樂,七處眾無畏,八勝名遠播,九手足柔軟,十乃至道場,恆遇善知識。
持戒有十利:一滿一切智,二如佛學,三智者不毁,四誓願不退,五安住正行,六棄捨生死,七慕樂涅槃,八得無纏心,九得勝三昧,十不乏信財。
忍辱有十利:一火不能害,二刀不能害,三毒不能害,四水不能害,五非人所護,六身相莊嚴,七閉惡道,八生梵天,九晝夜常安,身不離喜樂。
精進有十利:一他不能折伏,二佛所攝,三非人所護,四聞法不忘,五未聞能聞,六增長辯才,七得三昧性,ハ少病惱,九隨食能消,十如優缽華增長。
禪定有十利:一安住儀式,二行慈境界,三無悔熱,四守護諸根,五得無食喜,六離愛欲,七修禪不空,八解脫魔絹,九安住佛境,十解脫成熟。
般若有十利:一不取相,二不依戒,三不住忍力,四不離身心精進,五禪無所住,六魔不能擾,七他言論不能動,八達生死底,九起增上慈,十𣎴樂二乘地。
圓教的波羅蜜是:一若行若坐,皆捨攀緣想,是布施;二捨攀緣不犯,是持戒;三於境不生瘡疣,是忍辱;不捨於離,是精進;於事中不放逸,是禪定;於諸法體性無生,是般若。
又捨於五陰是布施,不計念五陰是持戒,於五陰無我想是忍辱,於五陰起怨想是精進,於五陰不熾然,是禪定;於五陰畢竟空是般若。
又捨十八界是布施;於十八界不擾濁,是持戒;於十八界捨因緣,是忍辱;於十八界數數捨,是精進;於十八界不起發通,是禪定;於於十八界如幻想,是般若。此即是第一義諦,善巧方便,甚深法要,凡修身心,修福慧,以此第一義熏修,能迅速滿足六波羅蜜。
《華嚴經》說七地菩薩,念念具足十波羅蜜。因七地菩薩,修習一切佛法,以求佛道,善根回向一切眾生,是布施;能滅一切煩惱熱,是持戒;於一切眾生無所傷,是忍辱;求善無厭,是精進;修道心不散亂,常向一切智,是禪定;忍諸法不生門,是般若;能起無量智門,是方便;求轉勝智,是願;邪魔不能阻,是力;於一切法相如實說,是智。具足此十波羅蜜故,其他四攝道品,三解脫,一切助道法,於念念中皆具足。其實,登地菩薩,皆具足十波羅蜜,不過至七地最勝,故以此例圓教六度之相。
「慈悲喜捨」,即四無量心,慈能與樂,悲能拔苦,喜是慶他人離苦得樂,捨是捨憎愛分別是非之心;因所緣的眾生無量,故名四無量心。各有生緣、法緣、無緣三種不同。藏教修生緣:二乘但為自己調攝,可入定學;菩薩則為度一切眾生,別修四無量心,若至果位,可稱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捨。通教修法緣慈,三乘同修,亦有自利利他之別;別教三緣次第修,圓教一心圓具三緣。
釋尊因中修行,迹雖示現四教相,其實本是圓行。
「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紫磨金色,」是佛的身相;「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四攝法、十八不共神通道力」,是佛果功德。三藏教以精進持戒為相,若不持戒,人天之相,尚且不可得,何況佛的身相?通教以空無生為相本,別教以道種智為相本,圓教以實相為相本,釋尊因中得聞仙人宣說傳授《法華經》,稱性而修,故具足佛道的身相,以及佛果上種種功德,而得「成等正覺,廣度眾生」。
「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」,是結成因提婆達多往昔弘通《法華經》,故釋尊今得因圓果滿,完成佛道,利益眾生。

(2) 明法師妙果當成

告諸四眾,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,當得成佛,號曰天王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,世界名天道。

此是佛授提婆達多記,於過無量劫後,當得成佛,號曰天王如來,世界名天道。因其逆行,人天惱熱,故名天熱;以其非逆而逆,非順而順,其順逆皆不可思議,故成佛時名天王;以其行於非道,而能通達佛道,故佛世界名天道。亦具足佛果應供、正遍知等十種通號。
或問:提婆達多,因逆行罪而入地獄,佛說《法華經》時,尚未出地獄,怎可授記?答:提婆達多在地獄中,佛遣阿難往問苦樂?,提婆達多答:「如受三禪之樂」。可知此是菩薩遊戲神通,普門示現,順逆皆方便。故提婆達多今日之逆行,不異昔日的妙法;釋迦今日之怨家,不異昔日的善知識;此正顯示一乘實相妙理,無怨無親的平等大慧。


時天王佛,住世二十中劫,廣為眾生說於妙法,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,無量眾生發緣覺心,恒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,得無生忍,至不退轉。

此明天王佛化度眾生,住世二十中劫,宣說妙法,度恒河沙眾生,得阿羅漢果;度恒河沙眾生,發緣覺心;度恒河沙眾生,發無上道心,得無生忍,至不退轉。

時天王佛般涅槃後,正法住世二十中劫。全身舍利,起七寶塔,高六十由旬,縱廣四十由旬,諸天人民,悉以雜華,末香燒香塗香,衣服瓔珞,幢幡寶蓋,伎樂歌頌,禮拜供養七寶妙塔。無量眾生,得阿羅漢果,無量眾生,悟辟支佛,不可思議眾生,發菩提心,至不退轉。

此明天王佛滅後,正法住世二十中劫,不說像法與末法。亦留全身舍利,起七寶塔;是表示令正法久住之心不忘。「高六十由旬,縱廣四十由旬」,顯示四聖六凡,皆具足此正法理體。「諸天人民」以十種供養,表示十度圓成。「無量眾生,得阿羅漢果,無量眾生,悟辟支佛,不可思議眾生,發菩提心,至不退轉。」是明禮拜供養寶塔,所得的三乘果。

(三) 勸信

佛告諸比丘,未來世中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,淨心信敬,不生疑惑者,不墮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生十方佛前,所生之處,常聞此經。若生人天中,受勝妙樂,若在佛前,蓮華化生。

世人皆知提婆達多是惡人,但不知其本是大賓伽羅菩薩,為遮止眾生起逆犯罪,故示現作惡入地獄。今佛開迹顯本,明其行因,復記得果;恐人𣎴信,故特別勸人「淨心信敬,不生疑惑。」淨心,是不起善惡分別之心,深信實相平等之理,冤親不異,即可免餓鬼之苦,得生十方佛前。深信達多世世與佛怨,實是大善知識的示現,如金鍊然後精,刀磨然後利,逆行正是助道因緣,即可免畜生之苦,得生人天,受勝妙樂。深信佛心,怨親無別,即可免地獄之苦,得於佛前,蓮華化生。由於淨心信而敬的聞慧,進而思而修,斷惡生善,則何止不墮三惡道,且得生十方佛前,所生之處,常得聞此《妙法蓮華經》;若果生人天中,將受勝妙的快樂;若在佛前,則蓮華化生。此化生,非胎卵濕化四生中的化生,而是法性之身。

二、明今日文殊通經龍女成佛
(一) 明文殊通經
(1) 智積請退

於時下方多寶世尊,所從菩薩,名曰智積,白多寶佛:當還本土。

當釋尊勸眾淨心信敬,不生疑惑之時,「下方多寶世尊」座下的智積菩薩,認為多寶如來,為證明弘經功德而來,今勸流通己竟,迹門顯實事畢,故催本佛「當還本土。」
問:多寶如來已入滅,何以尚有所從菩薩?答:該是彼土侍奉供養寶塔的人,以神通力,隨從寶塔處處聽《法華經》,由多寶如來神力所攝引。

(2) 釋尊止之

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:善男子!且待須臾。此有菩薩,名文殊師利,可與相見,論說妙法,可還本土。

釋尊認為迹門權實,雖已開顯,但本門真實未明,欲託文殊以留多寶佛,證明本門開顯。故對智積言:「善男子!且待須臾」,為甚麽呢?因為此土有一位文殊師利菩薩,「可與相見,論說妙法」,然後可還本土。

(3) 文殊尋來

爾時文殊師利,坐千葉蓮華,大如車輪,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,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,自然踊出,住虛空中,詣靈鷲山,從蓮華下,至於佛所,頭面敬禮二世尊足。修敬已畢,往智積所,共相慰問,卻坐一面。

當時,文殊師利菩薩,坐於大如車輪的千葉蓮華中,與很多亦坐在寶蓮華中的菩薩,俱從大海娑竭羅龍宮,自然踊出,住虛空中向靈鷲山而來,直至佛前,從蓮華下,頭面敬禮釋迦與多寶二世尊足。修敬已畢,特別往智積菩薩所在之處,共相慰問,然後同坐於佛前的一方面。
「娑竭羅」譯名鹹水。須彌山外有香水海,香水海外有七金山,七金山外有鹹水海。或問:於序文中,文殊菩薩與彌勤菩薩問答後,未說離去,何以今從大海娑竭羅龍宮而來?
答:娑竭羅在娑婆世界,離靈鷲山不遠,如在本山,故不言去。今借龍宮教化之事,顯性海本覺之理,故言從海而來。又大智文殊,神通廣大,不起於座,亦能於龍宮說法,豈是凡情可知。
《法華授手》言:「妙樂問:三變土中,無三惡道,及諸大海,今何仍言龍從海出?今以三義通之。一者既移天人,及變大海,若從所移處來,應無遠弊。二者海眾縱移,而龍宮不動,龍雖不動,而所居已變,從變而不變處來,有何不可。三者無緣被移,有緣今來,此不思議山海宛然。」

(4) 智積問

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:仁往龍宮,所化眾生,其數幾何?

智積菩薩認為龍宮卑濕,非說法之處;龍性憍慢,非受教化之機,故問文殊菩薩:仁者往龍宮說法,所化眾生,其數幾何?

(5) 文殊答
1答利益甚多

文殊師利言:其數無量,不可稱計,非口所宣,非心所測,且待須臾,自當有證。

善說法者,不擇地而施,善度生者,不擇機而教;何况大智文殊權智善巧,實智無量?故地愈卑,所化愈廣;機愈憍,而意愈勤。故答:我所教化利益的眾生甚多,其數量是不可稱計的,既非口可能宣說其數,亦非心所能測度而知,且等待須臾之間,所化眾集,事實就可以證明。

2蒙益者集證

所言未竟,無數菩薩,坐寶蓮華,從海踊出,詣靈鷲山,住在虛空。此諸菩薩,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,具菩薩行,皆共論說六波羅蜜。本聲聞人,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。

文殊菩薩答話未完,「無數菩薩,坐寶蓮華,從海踊出,詣靈鷲山,住在虛空。」此諸菩薩,皆是文殊菩薩之所教化,皆具足菩薩之行,故共同討論佛法,說六波羅蜜的法門。其中若是本發聲聞心者,則唯說聲聞苦集滅道,斷生死,證涅槃的事。今蒙文殊教化,聞《法華經》,知諸法實相理,故皆發菩提心,住於大乘第一義空。

3文殊結益

文殊師利謂智積曰:於海教化 其事如是。

文殊菩薩對智積菩薩說:我在大海龍宮中,所教化眾生,其事實如是。

(6)智積偈讚

爾時智積菩薩,以偈讚曰:大智德勇健,化度無量眾,
今此諸大會,及我皆已見。演暢實相義,開闡一乘法,
廣導諸眾生,令速成菩提。

智積菩薩用偈頌讚歎文殊菩薩。初偈是讚文殊大智大勇,不擇場地,不問機情,能化度無量眾;次偈是問,不知仁者於大海中說法,是唯說一乘佛法,演暢實相義,廣導諸眾生,令速成菩提呢,抑或是還說三乘的權法?

(二) 明通經利益
(1) 文殊自叙

文殊師利言:我於海中,唯常宣說妙法華經。

文殊菩薩因智積問意,含有權實,故答:「唯常宣說《妙法華經》」。

(2)智積問

智積問文殊師利言:此經甚深微妙,諸經中寶,世所希有,頗有眾生,勤加精進,修行此經,速得佛不?

智積又問:此《妙法華經》甚深微妙,諸經中寶,世所希有,頗有眾生聞此經,是否能信受「勤加精進,修行此經,速得佛不?」

(3) 文殊答

文殊師利言:有娑竭羅龍王女,年始八歲,智慧利根,善知眾生諸根行業,得陀羅尼,諸佛所說甚深祕藏,悉能受持。深入禪定,了達諸法,於剎那頃,發菩提心,得不退轉,辯才無礙。慈念眾生,猶如赤子,功德具足,心念口演,微妙廣大,慈悲仁讓,志意和雅,能至菩提。

文殊菩薩於龍宮教化無量菩薩,今獨舉「娑竭羅龍王女」,正顯示佛性平等,不問男女,不拘老少,無論智愚,不擇種類,但根智利者,即可成佛。「年始八歲」,顯其年小而智大。「智慧利根」,即信進念定慧等五根,是總讚利根;「善知眾生諸根行業」是知機;「得陀羅尼」下,是知法。「諸佛所說甚深祕藏,悉能受持」,是修慧;「深入禪定,了達諸法」,是修定。以其定慧均等,故「於剎那頃,發菩提心」,位在初住;「得不退轉」,位在八地;「辯才無礙」,得四無礙辯,是進入九地;「慈念眾生,猶如赤子」是以慈修身,進入十地;「功德具足」,是修證圓滿;「心念口演」,是二利究竟,位在等覺;「微妙廣大,慈悲仁讓,志意和雅」,是眾德具足,故能疾至菩提。

(4) 智積執別教為疑

智積菩薩言:我見釋迦如來,於無量劫,難行苦行,積功累德,求菩提道,未曾止息。觀三千大千世界,乃至無有如芥子許,非是菩薩捨身命處,為眾生故,然後乃得成菩提道。不信此女於須臾頃,便成正覺。

智積菩薩隨寶塔處處證經,豈有不信龍女即身成佛?但因會眾,未忘罪福之相,皆以龍女是畜道苦惱眾生,罪業深重,怎可能立即成佛呢?故智積菩薩示現執釋尊垂迹,久遠修因,難行苦行,積功累德,方得成佛之難,以校龍女速成佛道之易,而引致龍女出現,以決眾疑。

(5) 龍女明圓釋疑

言論未訖,時龍王女,忽現於前,頭面禮敬,卻住一面,以偈讚曰:

此是經家叙述,龍女出現行禮如儀,然後用偈讚佛。

深達罪福相,遍照於十方,微妙淨法身,具相三十二,
以八十種好,用莊嚴法身。天人所戴仰,龍神咸恭敬,
一切眾生類,無不宗奉者。又聞成菩提,唯佛當證知;
我闡大乘教,度脫苦眾生。

初二句讚佛實智遍照。「罪福相」,通於十法界。六道眾生,人天是福,三惡道是罪;三乘聖人,有漏是罪,無漏是福;偏空為罪,出假為福;二邊為罪,中道為福;但中為罪,圓中為福。藏教達因緣生法,是達不深,照不徧。通教達因緣生法,當體即空,亦達不深,照不徧。別教次第達,次第照,亦不名深達徧照;唯圓教知因緣生法,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深達十法界三諦圓融,故能深達。今讚佛證理究竟,深達諸法唯一實相,不見有罪福相可得。故言「深達罪福相,遍照於十方。」
「微妙淨法身」以下,是讚佛法身清淨圓滿,無相無所不相,故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原是法身所具,還用以莊嚴法身。不但為天龍八部所愛戴景仰,同時為法界一切眾生所宗崇敬奉。後一偈是說:聞文殊菩薩說龍女「能至菩提」,此事唯佛深達罪福相,遍照於十方的實智能證知。最後二句是明不久,當往南方無垢世界成佛,轉大法輪,度脫苦惱眾生。

(6) 身子復難

時舍利弗語龍女言:汝謂不久得無上道,是事難信,所以者何?女身垢穢,非是法器,云何能得無上菩提?佛道懸曠,經無量劫,勤苦積行,具修諸度,然後乃成。又女人身,猶有五障,一者不得作梵天王,二者帝釋,三者魔王,四者轉輪聖王,五者佛身,云何女身速得成佛?

時舍利弗聞龍女言:「我闡大乘教,度脫苦眾生」,心中生疑不信,對龍女說:「汝謂不久得無上道,是事難信」。並解釋不信之由,是「女身垢穢,非是法器」,怎可以即女身能得無上菩提呢?再說佛道懸遠,必須經無量劫勤苦修行,具足諸波羅蜜,然後得成菩提。又何況女人之身,猶有五種障礙,一是女身不得作梵天王,二是女身不得為帝釋天王,三是女身不能為魔王,四是女身不得作轉輪聖王,五是女身不能成佛。
《日月三昧經》言:「淨修四禪為梵王,婬恣無度,受女身;勇猛少欲作帝釋,嬌姿多態受女身;具十善法,敬事三寶作魔王,輕煩不順,毁失正教,受女身;行菩薩道,慈愍眾生作輪王,無淨行受女身;具菩薩行,方得作佛;女無此行,故不作佛。聞如是障,當厭女身,修丈夫行,方得作佛。」
「云何女身,速得成佛」?是結成疑問。大智舍利弗,既是金龍陀佛再來,豈有不知龍女久積菩提資糧,與釋尊同等?今提疑問,是為眾釋疑而已。

(7) 龍女現成明證
1表得圓解

爾時龍女有一寶珠,價直三千大千世界,持以上佛,佛即受之。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:我獻寶珠,世尊納受,是事疾不?答言:甚疾。女言:以汝神力,觀我成佛,復速於此。

龍女有寶珠,是表示已修得圓因;龍女献珠,表示將因尅果;佛即受之,表示得果甚速。又珠表智,佛表理,龍女献珠,表以智契理,理智合一,即可成佛。龍女献珠後,問寶積菩薩,與舍利弗尊者,我獻寶珠,世尊納受之事疾不?二聖答言:「甚疾」。女言:「以汝神力,觀我成佛,復速於此。」

2正示因圓果滿

當時眾會,皆見龍女,忽然之間,變成男子,具菩薩行,即往南方無垢世界,坐寶蓮華,成等正覺,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普為十方一切眾生,演說妙法。

龍女即以事實證明自己,已經因圓果滿,可立即成佛。故當時法會大眾,「皆見龍女,忽然之間,變成男子」。
《法華會義》言:「問:胎經云釋梵魔女,皆不捨身,不受身,悉於現身得成佛;今乃變成男子,然後成佛,權實云何?答:胎經明現身成佛者,約自行破無明惑言也,實也。此經明變成男子者,約化他八相成道言也,權也。……問:女變成男,即坐道場,既無降神住胎出家等相,何名八相成道?答:淨穢土別,八相何必盡同?又法身示現,不可思議,此土自見變女成男,彼土仍見始終八相,亦奚不可?」
「具菩薩行」,是一念頓超諸位,無行不具,即因滿。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,坐寶蓮華,成等正覺,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」,是果圓。「普為十方一切眾生,演說妙法」,是說法利生。

(8) 時眾見聞心大歡喜

爾時娑婆世界,菩薩聲聞,天龍八部,人與非人,皆遙見彼龍女成佛,普為時會人天說法,心大歡喜,悉遙敬禮。無量眾生,聞法解悟,得不退轉,無量眾生,得受道記。無垢世界,六反震動,娑婆世界,三千眾生住不退地,三千眾生發菩提心,而得受記。

此是經家叙述。初述娑婆世界,三乘四眾,及天龍八部,人與非人,皆遙見彼龍女成佛,遙聞彼成佛為眾說法,故歡喜遙致禮敬。「無量眾生」以下,是叙述彼土眾生,聞法得益,但解悟各異,或得不退轉,或得受道記;無垢世界,六反震動。此娑婆世界,亦有三千眾生,得住不退地,三千眾生,發菩提心,而得受記。

(9) 智積身子默然信受

智積菩薩及舍利弗,一切眾會,默然信受。

智積菩薩執迹生疑,舍利弗以權難實;今目睹龍女疾成佛道,事實如此,不得不信,故默然信受。當時法華會上,一切大眾,亦疑惑冰釋,默然信受。

勸持品第十三

勸持品第十三

持是守持不失,有能持、所持之別,也有任持、勸持之意。能持是菩薩及阿羅漢等,所持是《妙法蓮華經》。任持,是二萬菩薩奉命弘經;勸持,是佛目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,令其發願弘經。因為此經是諸佛的慧命,眾生的正因佛種,如不弘傳流通,則佛種將絕,諸菩薩體會佛意,願於佛滅後,於此土受持弘傳此經;新記聲聞弟子,亦各發願於他國弘經;他方八恆河沙數大士,亦發願於此娑婆世界弘經,佛卻止之,待本門弟子從地涌出發願弘經。彌勒疑問,因唘下壽量品,開師門之近迹,顯佛地的遠本,法會大眾,始知法身常住,無古無今;故古德皆判此品至下如來壽量品,為悟佛知見。佛復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,令其發誓於此土弘經,故名持品。
持有六種:即是受持、讀誦、解說、書寫、禮拜、供養。又持有三種能持之人,亦有三種所持之處;即二萬菩薩於此土持經,一切聲聞於他土持經,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,於十方世界,周旋弘經。故總名持品。此品是二十八品中的第十三,故名〈持品第十三〉。

一、先明受持
(一) 二萬菩薩奉命此土持經

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,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,與二萬菩薩眷屬俱,皆於佛前,作是誓言:唯願世尊不以為慮,我等於佛滅後,當奉持讀誦,說此經典。後惡世眾生,善根轉少,多增上慢,貪利供養,增不善根,遠離解脫;雖難可教化,我等當起大忍力,讀誦此經,持說書寫,種種供養,不惜身命。

此是先明能受持之人。藥王菩薩是七地菩薩,大樂說菩薩是九地菩薩,故被稱為摩訶薩。因佛於前慕人弘經,并引己昔日求法之難,及引龍女即身成佛之易,以啓發眾人欣慕之心;新記雖因是發願弘經,然猶恐末法弘經難,若無大願護持,怎能化化不絕?此二大士,體會佛「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」之意,故與法會中二萬菩薩眷屬俱,即於佛前發誓言:「唯願世尊不以為慮,我等於佛滅後,當奉持讀誦,說此經典。」即使是佛滅度後,惡世眾生,「善根轉少(眾生濁),多增上慢(見濁),貪利供養(煩惱濁),增不善根(命濁),遠離解脫(劫濁)」,欲想教化此等五濁惡世的眾生,雖然是非常的困難,但我等當生起大忍力,讀、誦、受持、解說、書寫此經,并種種供養此經,甚至為了弘傳此經,而不惜身命。

(二) 聲聞發誓他國流通

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,白佛言:世尊!我等亦自誓願,於異國土,廣說此經。復有學無學八千人,得受記者,從座而起,合掌向佛,作是誓言:世尊!我等亦當於他國土,廣說此經,所以者何?是娑婆國中,人多弊惡,懷增上慢,功德淺薄,瞋濁諂曲,心不實故。

當二萬菩薩在佛前發願,於此土弘經時,法會眾中新受記的五百阿羅漢,以及有學無學八千人,亦於佛前起立誓言:「於異國土,廣說此經。」為甚麽要發願於其他異國土弘經呢?原因「是娑婆國中,人多弊惡,懷增上慢,功德淺薄,瞋濁諂曲,心不實故」,是人難度,故新發意菩薩,不願於此土弘經,由是引起佛說安樂行品。

(三) 諸尼請記
(1) 授大愛道記

爾時,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,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,從座而起,一心合掌,瞻仰尊顏,目不暫捨。於時世尊告憍曇彌:何故憂色而視如來,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,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?憍曇彌!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,今汝欲知記者,將來之世,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,為大法師,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,俱為法師。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,當得作佛,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憍曇彌!是一切眾生喜見佛,及六千菩薩,轉次授記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(譯大愛道) ,初請求出家,佛不許可,後因阿難再三代請,佛為說八敬法,令能受持始允許出家,主領比丘尼眾。一向以為女身多障,那敢希望成佛?今見佛為聲聞授記,又見龍女,即身成佛,始信成佛有分,亦發願弘經,故「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,從座而起,一心合掌」,心欲請佛授記,但又難發言,唯有翅首「瞻仰尊顏,目不暫捨。」
當時釋尊問憍曇彌(譯尼眾主):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」?并指出其心事:「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,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?」佛接着說:憍曇彌!我在前面不是已經先總說:「一切聲聞,皆已授記」嗎?汝等亦是聲聞,當然是已經得授記作佛了。汝等欲想知道將來成佛的事,現今可以告訴汝。汝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,必須於未來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,聞法修行,為大法師,如是自利利他,漸漸具足菩薩道,當得作佛,同號「一切眾生喜見如來」,亦具足佛果應供、正遍知等十種通號。佛同時告訴憍曇彌:今日的六千比丘尼菩薩,當次第成佛,由最初成佛的一切眾生喜見佛,為未來六千諸佛,「轉次授記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
(2 )授耶輸陀羅記

爾時,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:世尊於授記中,獨不說我名。佛告耶輸陀羅:汝於來世,百千萬億諸佛法中,修菩薩行,為大法師,漸具佛道。於善國中,當得作佛,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,佛壽無量阿僧祇劫。

佛子羅睺羅的母親耶輸陀羅,是佛為悉達多太子時的王妃,後亦出家為比丘尼。當時心中想念:「世尊於授記中,獨不說我名。」故佛告耶輸陀羅:「汝於來世,百千萬億諸佛法中,修菩薩行,為大法師,漸具佛道。於善國中,當得作佛,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」,亦具足佛果應供、正遍知等十種通號。其佛壽命,無量阿僧祇劫。

(3) 諸尼歡喜發願弘經

爾時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,及耶輸陀羅比丘尼,并其眷屬,皆大歡喜,得未曾有。即於佛前而說偈言:
世尊導師,安隱天人,我等聞記,心安具足。
諸比丘尼說是偈已,白佛言:世尊!我等亦能於他方國土,廣宣此經。

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,及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,并其眷屬,六千人俱,蒙佛授記,皆大歡喜,得未曾有。即於佛前而說偈言:「世尊導師,安隱天人,我等聞記,心安具足。」諸比丘尼說偈讚佛後,亦於佛前,發願於他方國土,廣宣此經。

二、後明勸持
(一) 長行
(1) 佛眼視諸菩薩

爾時,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,

前明受持,以下明勸持。佛以目視諸菩薩,是默勸彼等,自誓發願弘經。

(2) 菩薩請敕佛默然

是諸菩薩,皆是阿惟越致,轉不退法輪,得諸陀羅尼。即從座起,至於佛前,一心合掌,而作是念:若世尊告敕我等,持說此經者,當如佛教,廣宣斯法。復作是念:佛今默然,不見告敕,我當云何?

此是經家敘述。初四句是歎其德,此諸菩薩,不止位不退,行不退,並證得諸陀羅尼。「即從座起」以下,是叙其行儀與心念,希望佛敕其發願弘經。但佛默然不語,故復作是念:「佛今默然,不見告敕」,我等應該怎樣呢?

(3) 菩薩知意發誓通經

時諸菩薩,敬順佛意,并欲自滿本願,便於佛前,作師子吼,而發誓言:世尊!我等於如來滅後,周旋往返十方世界,能令眾生書寫此經,受持讀誦,解說其義,如法修行,正憶念,皆是佛之威力,唯願世尊,在於他方,遙見守護。

時諸菩薩見佛默然不語,即知佛意,是欲人發願弘經,令正法化化不絕。為了敬順佛意,同時亦欲滿自己本願,便於佛前,以無畏的精神,勇於擔當重任,發願,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」,不擇善惡,不問淨穢,徧於一切時處,廣演此經,故說「作師子吼」。諸菩薩所以能夠自己如法修行,書寫此經,受持讀誦,解說其義,並能令十方世界眾生,亦能「書寫此經,受持讀誦,解說其義,如法修行,正憶念」此經。皆是憑藉佛的威德神力加被,故唯願世尊慈悲,遙見我等,於他方弘經而為加持守護。

(二) 偈頌
(1)被忍衣弘經

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:
唯願不為慮,於佛滅度後,恐怖惡世中,我等當廣說。

以下偈頌,屬於孤起頌,是諸菩薩自說三軌弘經,請求加護。今先明被忍辱衣弘經,此偈是總論弘經時節。釋尊憂慮滅度後,於末法恐怖的惡世中,後人畏難,不肯廣為人演說此經,故每勸人發願弘經。今是諸菩薩,在佛前發願,土不問淨穢,人不擇善惡,皆願到處來回往返而教化之,故願佛不要再為此而憂慮。

有諸無智人,惡口罵詈等,及加刀杖者,我等皆當忍。

以下共有九首偈頌,是別明所忍之境。今此偈是通明邪人,即是世間俗人,愚痴無智,不識尊敬三寶,故對弘經法師,惡口罵詈,甚至加以刀杖逼害,我等為了流通正法,皆應當忍受,不退初心。

惡世中比丘,邪智心諂曲,未得謂為得,我慢心充滿。
或有阿練若,納衣在空閑,自謂行真道,輕賤人間者。
貪著利養故,與白衣說法, 為世所恭敬,如六通羅漢。
是人懷惡心,常念世俗事, 假名阿練若,好出我等過。

前俗人無智罵詈,是口惡;刀杖逼害,是身惡;今「惡世中比丘,邪智心諂曲,未得謂為得,我慢心充滿」,是道門邪智增上慢者,動中意惡;「或有阿練若」等八句,是僭聖增上慢者,靜中意惡。
「阿練若」,亦名阿蘭若,譯名無諍,亦名無喧雜處,居此修行,可速斷煩惱。但邪智增上慢人,雖身居寂靜處,心實喧雜不空閑。彼等邪智惡人,貪著世間名聞利養,假名阿練若,故作威儀,與白衣說相似的佛法,為世間無知的人,敬之猶如得六通的阿羅漢。
「是人懷惡心」等四句,是結明其靜中惡相。身雖居阿練若,心常懷惡意,貪念世俗名利,常於人前毁說持經者有過失。

而作如是言,此諸比丘等,為貪利養故,說外道論議。
自作此經典,誑惑世間人,為求名聞故,分別於是經。
常在大眾中,欲毀我等故,向國王大臣,婆羅門居士。
及餘比丘眾,誹謗說我惡, 謂是邪見人,說外道論議。

此四偈是形容邪智人的口惡。初二偈,是說惡人反謗弘經比丘有五種過失:一是為「貪名」聞利養的人,二所說妙法,是外道「邪見,三「自作」此《法華經》典,四「誑惑」世間人,五目的是為了「求名」,故為人分別演說是《法華經》。
「常在大眾中」以下,是出惡人毁謗弘經者的方法。惡人常在聽《法華經》的大眾中,或於國王大臣,婆羅門居士之前,以及對其餘比丘眾,誹謗說我等弘經者,是邪見惡人,所說的是外道論義。

我等敬佛故,悉忍是諸惡,為斯所輕言,汝等皆是佛,
如此輕慢言,皆當忍受之。濁劫惡世中,多有諸恐怖,
惡鬼入其身,罵詈毀辱我,我等敬信佛,當著忍辱鎧,
為說是經故,忍此諸難事。我不愛身命,但惜無上道,
我等於來世,護持佛所囑。世尊自當知,濁世惡比丘,
不知佛方便,隨宜所說法; 惡口而顰蹙,數數見擯出,
遠離於塔寺,如是等眾惡, 念佛告敕故,皆當忍是事。

此七首偈頌,是說明須著忍衣之意。初六句是頌因敬佛故,應當忍受惡人橫加毁辱。雖為斯惡人所輕言,汝等自作此經皆是佛,我等於「如此輕慢言,皆當忍受之」。
次二偈頌,是形容濁世邪見增上慢人,身業之惡。「忍辱鎧」,是說能忍辱之人,雖入惡世而不受傷害,猶如軍人上戰場,有甲不被刀箭所傷。忍辱鎧有四教不同:
《法華文句纂要》引《中阿含經》第五卷說,黑齒比丘訴佛云:「舍利弗罵我、說我」,佛問舍利弗:「汝實罵黑齒比丘不?」舍利弗言:「心不定者,或說罵;我心已定,云何說罵。如折牛角,不觸嬈人;我心如水火風,淨與不淨,大小便利涕唾,受而不罵;心如掃帚,淨不淨俱掃;又如破器盛脂,置之日中,渧渧恒漏。自觀九孔常漏不淨,云何罵說於他;又如死蛇狗等,繫淨童子頸,慚恥自愧,不罵於他。」佛問:「如是惡人,汝云何觀?」答:「人有五:一身善口意不善:但念其善,不念不善;如納衣比丘,見糞掃弊帛,左捉右舒,截棄不淨,而取於淨;念用其身淨,以規我身,棄其口意,以誡我口意。
又口行淨身意不淨:亦念其口,棄其身意;如熱渴者,值多草池,披草掬水,涼身止渴。
又意淨身口不淨:亦念其意,不用其身口。如行路熱渴,唯牛跡少水,我用手掬,水則渾濁,應兩膝跪,兩手憑地,口就吸之,以除熱渴。
又三業皆不淨者:雖無可用,常痛念之;如路見病人,安置使穩。念此不淨,使得善知識,治其三業,勿令墮落三途。
又三業皆淨:常念是人,以自訓况,念齊願齊,如清涼池,多諸華草,熱渴入中,以自蘇息。常念境界,以去我惡,是三藏教中用苦、無常、不淨、無我、空為鎧。
此即是儒家所說: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自省。又「三人同行,必有我師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」,的道理一樣。
《法華文句纂要》又引《毘婆沙論》第八卷云:「罵是一字,一字不成罵,二字成罵,無有一時稱二字者。若稱後字,前字已滅;又能罵所罵一時,同一剎那俱滅於我何為?如是等,通教為鎧也。十七云:聖凡俱有三受,云何差別?凡夫於苦受有二,一身受苦,心受憂悲,如三毒箭,失樂則瞋,得樂則喜,不苦不樂則痴。聖人但有身受而無心受,於不苦不樂不痴,三使不能使,於使得解脫,故有聖凡之異。如此等有無差降者,此用別教為鎧也。今經明鎧者,是念法佛,第一義佛,佛即是法故。文云念佛告敕,即法也,佛即是僧,僧即事理俱和,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也,如此之鎧,一鎧一切鎧,即圓教義也。」

(2) 入室弘經

諸聚落城邑,其有求法者,我皆到其所,說佛所囑法。

菩薩鑒知有機可教化,不管是郊野偏僻的聚落,或是遠或是近的城邑,都作不請友,親到其處,為說佛所囑流通的正法。此即是秉同體慈悲,入如來室弘經。

(3) 坐座弘經

我是世尊使,處眾無所畏,我當善說法,願佛安隱住。

菩薩受佛遣使,於末法弘經,雖處濁世惡眾,亦能作師吼,善說法要,無所畏懼,即是坐法空座弘經,

(4) 總結請知

我於世尊前,諸來十方佛,皿發如是誓言,佛自知我心。

此是總結三軌弘經的誓願。是諸菩薩,不但於釋尊及多寶佛前,誓願於十方世界,周旋往返,忍諸難事而弘經,亦於十方分身諸佛前,誓願弘經,則於佛滅度後,當必依願奉持,希佛證知。

妙法蓮華經卷第四終

安樂行品第十四

妙法蓮華經卷第五
安樂行品第十四

安樂對恐怖言,身有危險則不安,心有憂惱則不樂。尤其是生長於娑婆五濁惡世的眾生,欲想身心安樂,弘法利生,無諸魔障,實在是不容易。前品眾多菩薩受命弘經,若是深位菩薩,知法知機,神通自在,末法弘經,當無障難。若是初發心菩薩,於濁世弘經,恐有魔障難行。故文殊菩薩特別請佛開示弘法軌則,使行人能遠離魔障,安心弘傳正法,佛因而開示四種安樂行。
安樂行三字,可約事相,約經文,及約法門三方面解釋:
一約事相說:身無危險,故安;心無憂惱,故樂;身心安樂,故能進行,是名安樂行。又安樂即大涅槃,從果立名;行是涅槃道,從因立名。此大涅槃,非二乘所證偏空涅槃,亦非權乘菩薩所證不究竟涅槃,而是圓教究竟大涅槃,故名安樂行。
二約經文言:依法師品經文,著如來衣故,法身安;入如來室故,解脫心樂;坐如來座故,般若導行進。若依本品經文,住忍辱地,故身安;不卒暴,故心樂;觀諸法實相,故行進,是名安樂行。
三約法門釋:安名不動,不緣空有二邊,六道生死,二乘涅槃,皆不能動;安住不動,即常住不動法門。
樂是無受,不受三昧廣大之用,不受凡夫五受(憂喜苦樂捨),乃至圓教中五受生見,亦皆不受(圓教中四門,及一絕言。若未證實而生著見,亦名五受;若體教入理,理無所受,方名不受);有受皆苦,無受則無苦,無苦無樂,是名真樂。
行名無行,若有所受,即有所行,無受則無行,不行凡夫行,不行聖賢行,是無行,而行中道,故名行。
問:安樂行有何次第?答:法華圓行,一行具足無量行,不可思議,何定前後?今隨文說:前〈法師品〉是畧示弘經,以利他為本,故先明入如來室;此品辨惡世弘經,安忍諸逼惱,故先明著如來衣。若約行說:「諸法從本來,常住寂滅相」,若乖寂起相,則應先以般若蕩執,是坐如來座。諸法不生般若生,而般若生同體慈悲,愍眾故行道,是次入如來室。既以慈悲化世,必涉及違順,必須安忍,故次著如來衣。說雖次第,行非次第;行時入空,即具一切法,何況慈忍!
四安樂行是:一是以止觀慈悲導身業,二是以止觀慈悲導口業,三是以止觀慈悲導意業,四是以止觀慈悲導誓願。有止故著如來衣,有觀故坐如來座,有慈悲故入如來室。止行離過是斷德,觀行無著是智德,慈悲利他是恩德。恩德資成智德,智德能通達斷德,是名身業安樂行,其餘口意及誓願亦如是。菩薩能三業清淨,誓願弘深,三恩俱備,三軌弘經,雖屬初心入於惡世,亦無所畏懼;平等說法,得安樂無難,故名安樂行。以此立品題,此品是本經二十八品之半數,故名〈安樂行品第十四〉,是迹門流通分的第四品。

一、文殊菩薩問
(一)歎前品深行菩薩如法弘經

爾時,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,白佛言:世尊!是諸菩薩,甚為難有,敬順佛故,發大誓願,於後惡世,護持讀說是法華經。世尊!菩薩摩訶薩,於後惡世,云何能說是經?

文殊菩薩,因見前品深行菩薩,在佛前發願,誓於佛滅度後,周旋往反十方世界,忍苦弘經,故讚歎其甚難希有,能如法弘經。

(二)問初心菩薩云何惡世弘經

世尊!菩薩摩訶薩,於後惡世,云何能說是經?

初心淺行菩薩,理智未圓,真俗未融,雖能事忍,未達理忍,或為濁惡所惱,難竟其功,故文殊菩薩問佛,初發心的大菩薩,於後惡世弘經,應當如何始能為人演說此《法華經》?

二、釋迦如來答
(一)總標四法

佛告文殊師利:若菩薩摩訶薩,於後惡世,欲說是經,當安住四法。

佛答文殊菩薩:若有菩薩摩訶薩,於後惡世,欲說是經,當安住身安樂行,口安樂行,意安樂行,誓願安樂行等四法。

(二)別釋四法
(1)身安樂行

一者、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,能為眾生演說是經。

「菩薩行處」,是正行;「親近處」,是助行。佛意是說:初發大心的菩蕯,於後惡世弘經,必須具足正助二行,然後能為眾生演說此《法華經》。

1釋行處

文殊師利!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?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,柔和善順,而不卒暴,心亦不驚,又復於法無所行,而觀諸法如實相,亦不行不分別,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。

此是解釋菩薩行處,亦即是正行。可約不思議三諦理解釋菩薩行處。「住忍辱地」,是總論三諦,如有地可依據,然後方能忍辱。「柔和善順」,是善順真諦,能忍界內外虛妄見愛寒熱等。「而不卒暴,心亦不驚」,是安於俗諦,忍眾根緣,稱適機宜,是不卒暴;體忍違從,故心不驚。「又復於法無所行」,是安於中諦,能忍二邊,故言無所行;正住中道,故云「觀諸法如實相」;亦不得中實,故言「亦不行不分別」,是據三諦之地名為處,能忍五住之辱名為行。行亦有三:即是止行、觀行、慈悲行。止行,是行而不行;是著如來衣。觀行,即非行非不行;是坐如來座。慈悲行,即不行而行;是入如來室,是合上衣座室。此即是約三諦釋菩薩行處,以明弘經方軌。

2釋近處

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?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,大臣官長,

以下是解釋菩薩親近處,亦即是助行。初約遠離而論近,次約親近而論近,三約非遠非近而論近。今初約遠離而論近,即遠離十種惱亂,是附戒門以助止觀,成就慈悲行,亦是廣上住忍辱地,是行而不行。文分十段,此第一段是遠豪勢,以免輕賤之辱。佛恐初心菩薩,恃所附勢力而失於正道,有損無益,故當遠離。

不親近諸外道梵志,尼揵子等,及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,及路伽耶陀、逆路伽耶陀者,

第二段是遠離邪人法,以絕毁謗之辱。迷於正理,心外求法,名為「外道」。「梵志」即是婆羅門,譯名淨裔,在家事梵天者。「尼揵子」譯離繫,出家外道的通稱。等是等於外道六師。「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」,是外道典籍。「路伽耶陀」譯惡論,又名破論,或惡對答;「逆路」是逆君父之論,又名惡徵問。又「路」是善論,是師破弟子;「逆路」是惡論,是弟子破師。初心菩薩,正觀未成,當遠離邪人法,免被雜染。

亦不親近諸有兇戲,相扠相撲,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。

第三段是遠兇險戲,以免誑惑之累。「那羅」譯力士,即捔力戲。等是等於其他魔術幻變之類,近之難免散逸,故當遠離。

又不親近旃陀羅,及畜豬羊雞狗,畋獵漁捕,諸惡律儀。如是人等,或時來者,則為說法,無所悕望。

第四段是遠旃陀羅,以鞏固善根。「旃陀羅」,譯殺者。近之習染其惡,令人喪失慈悲心,故當遠離。

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亦不問訊。若於房中,若經行處,若在講堂中,不共住止。或時來者,隨宜說法,無所悕求。

第五段是遠二乘,免生懈怠。二乘人沉空滯寂,得少為足,不懷大志;近之令人遠離菩提,懈怠佛道,故當不共住止。或時見之,可隨宜為其說法,但不可抱着有任何希求之心。

文殊師利,又菩薩摩訶薩,不應於女人身,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,亦不樂見。若入他家,不與小女、處女、寡女等共語。

第六段是遠欲想,以防邪思。欲想能殺人菩提心,故當防之。不生欲想,是心淨;亦不樂見,是眼淨;不共語,是口淨;三業清淨而弘經,該無難事發生。

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,以為親厚,

第七段是遠不男,以全正氣。近五種不男之人,是生、劇、妬、變、半。生是初生,即無男性器官;劇是後被割截;妬是因見他人婬,生妬心而起,但不能用;變是遇男變女,遇女變男;半是半月能男,半月能女。都是由宿世惡業所感的惡報,非是法器,不準出家,亦不可與其接近,以損正氣。

不獨入他家,若有因緣,須獨入時,但一心念佛。

第八段是遠危害,以謹誤失。佛教比丘入俗家,當與上座共往;若持特別因緣,須要獨入俗家時,但一心念佛。不獨入他家,是潔身自愛;一心念佛,是正其心;以妨止意外危害發生。

若為女人說法,不露齒笑,不現胸臆,乃至為法,猶不親厚,況復餘事。

第九段是遠譏嫌,以正威儀。為女人說法,應衣冠齊整,態度莊重,不可有親慝的表示,何況其他不軌的行為。

不樂畜年少弟子,沙彌小兒,亦不樂與同師。

第十段是遠畜養,恐妨正業。沙彌小兒,習性未定,養之近之,將妨礙修行。
以上十種是廣出眾辱之緣,初心弘經,當常近於遠離,是即遠而論近。

常好坐禪,在於閑處,修攝其心。文殊師,是名初親近處。

此是約修攝其心,即近論近。前離十種惱亂,是持戒;今「常好坐禪」是修定;「在於閑處」是修定之處;「修攝其心」是修定的要門。
《法華會義》說:「是附定門以助止觀,成就慈悲,亦是廣上柔和善順,而不卒暴,心亦不驚,不行行也。上直明不暴不驚,今廣出修定之心,修定之處,修定要門,以定力故在暴而住,在驚而安。」
「初親近處」,是說以戒定二門,為修止觀的前方便。

復次菩薩摩訶薩,觀一切法空,如實相。不顛倒,不動,不退,不轉,如虛空無所有性。一切語言道斷,不生,不出,不起,無名,無相,實無所有,無量,無邊,無礙無障。

此約非遠非近論近。觀一切法空,即是慧。《法華會義》說:「是附定門以助止觀,成就慈悲。亦是廣上於法無所行,而觀諸法如實相,亦不行不分別,非行非不行也。」
前論近處,是以戒定為體,今以觀智為體。「觀一切法空」,一切法是十法界一切依正染淨因果諸法,諸法緣生無性,其性即是第一義空。二邊與中道,不一不異故「如」;非七方便之權故名實,以實為相,故言「如實相」。是說修安樂行的菩薩,持戒遠離塵俗惱亂,修定以攝其心,定力既深,智光顯現,觀照世出世間十法界諸法,當體即是第一義空,皆同於諸佛所證的實相理;十如平等,無有差別。
「不顛倒,不動、不退、不轉」以下,是別釋能觀中道之智。離妄緣故,無凡夫以苦為樂,以無常為常,無我執我,不淨執淨等四倒,無ニ乘執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等四倒,無權乘菩薩常樂我淨等四倒,故不顛倒。離二邊緣,故不動;心心流入薩婆若海,寂然不動,故不退;不如凡夫輪轉生死,不如二乘轉凡為聖,故不轉。「如虛空」但有名字‧無有實性;中道觀智亦然。無自性,無他性,無共性,無因性。
「一切語言道斷」,凡可言說皆從因緣而有,顛倒而生,中道觀智不從倒生,不從緣有,故離四句,絕百非,故一切語言道斷,不可思議。惑是所破,智是能破;能破所破俱不生,則行位因果等皆不生。如來所治,全體即是,故無可出。一切方便理教皆寂滅,故不起。實相之理,一切名不能詮,一切相不能形容,故無名無相;無名是性空,無相即相空。觀智之體,非二邊之有,故實無所有。非陰入處界四科之數,故無量;非偏小等諸有分限法,故無邊。能遍入一切諸法,故無礙;一切法不能遮止,故無障。

3總結

但以因緣有,從顛倒生故說,常樂觀如是法相,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。

此總結中道觀智,雖離二邊,但能雙照二邊。前直言觀智理性清淨,非解非惑;但以惑因緣,故有生死;從解因緣,故有涅槃。從顛倒故有生死,由有生死故有涅槃,生死涅槃,皆從顛倒生;由有生死涅槃,故有十法界一切諸法可說。若達緣生諸法無實性,其性即是實相,不生顛倒,故言:「觀一切法空,如實相;不顛倒,不動不退不轉。」實相理體,雖證涅槃而非涅槃,雖在生死而非生死,故終不可說。涅槃是真諦,生死是俗諦,涅槃生死所依之理體,即非生死涅槃,是中諦。修安樂行的菩薩,當常樂觀如是等法相,即不思議三諦理,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。

4.偈頌

爾時世尊,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:
若有菩薩,於後惡世,無怖畏心,欲說是經。

此重頌前文「欲說是經,當安住四法」。菩薩於後惡世弘經,能住忍辱地,故心不驚,無有怖畏,但仍要入行處及親近處,具足正助二行,方可無難。

應入行處,及親近處,常離國王,及國王子。
大臣官長,兇險戲者,及旃陀羅,外道梵志。

長文分別解釋行處與親近處,今偈頌是取意合頌,不分次第;文雖有廣畧,理無淺深。初十四偈,是頌即遠論近。入是證入。近是外遠塵緣,內近於理。此八句是頌前遠離十惱中,第一遠豪勢,二遠邪人法,三遠凶險戲,四遠旃陀羅。

亦不親近,增上慢人,貪著小乘,三藏學者。
破戒比丘,名字羅漢,及比丘尼,好戲笑者。
深著五欲,求現滅度,諸優婆夷,皆勿親近。

「增上慢人」,修習禪定,得小輕安,便以為證得聖果。「三藏學」,是佛在波羅奈國,為五比丘說經藏;在羅閱祗,為須那提說律藏;在毘舍離城,為跋耆子說論藏。增上慢人,貪著小乘的三藏學,不肯觀心修學大乘。「名字羅漢」,即前所說假名阿練若,身在山林,心貪五欲。「求現滅度」,小乘人貪證小果,無慈悲心,利益眾生。深著五欲,是生死,求現滅度,是涅槃。即是說弘《法華經》的菩薩,勿近ニ邊,當近中道。

若是人等,以好心來,到菩薩所,為聞佛道。
菩薩則以,無所畏心,不懷悕望,而為說法。

小乘人欲聞佛道是「好心」,無所畏心,是不懷悕望報答之心,即不因貪求名聞利養而為說法。是頌前遠離十惱中第五遠二乘,與第十遠畜養。

寡女處女,及諸不男,皆勿親近,以為親厚。

是頌前遠離十惱中,第六遠欲想,與第七遠不男。

亦莫親近,屠兒魁膾,畋獵漁捕,為利殺害。
販肉自活,衒賣女色,如是之人,皆勿親近。

是頌前遠離十惱中,第四遠旃陀羅。

兇險相撲,種種嬉戲,諸婬女等,盡勿親近。

是頌前遠離十惱中,第三遠凶險戲,及第六遠欲想。

莫獨屏處,為女說法,若說法時,無得戲笑。

是頌前遠離十惱中,第九遠譏嫌。

入里乞食,將一比丘,若無比丘,一心念佛。

是頌前遠離十惱中,第八遠危害。

是則名為,行處近處,以此二處,能安樂說。

結頌弘經菩薩,能依前所說:行與親近二處修止觀,以成就身的慈悲行,則於末世說法,必得安樂而無障難。

又復不行,上中下法,有為無為,實不實法。
亦不分別,是男是女,不得諸法,不知不見。
是則名為,菩薩行處。

此十句是頌非遠非近而論近。「上中下法」,即是三乘法;上法是別教,中法是通教,下法是藏教。今癈權入實,故說不行。六凡法界惑業苦等,名有為有漏法;四聖法界功德智慧,名有為無漏法;十法界真如平等之理性,名無為法。
有為色心,暫有體用,名為實法;不相應行,依於色心分位假立,名不實法。
又有為名不實法,性生滅故;無為名為實法,性不改故。
或有漏名不實法,以違性故;無漏名為實法,以稱性故。
或一切實,二俱稱諦故;有為是俗諦,無為是真諦。一切不實,情有理無故;有漏是情有理無,以理無故,名為不實;無漏理有情無,以情無故,名為不實。今因觀諸法如實相,有為無為實與不實皆是實相,故皆不行。是頌前文:「於法無所行,觀諸法如實相。」
女如智慧,男如禪定;定慧之性,本離言相,不可分別;故「亦不分別,是男是女」。諸法從本來,常住寂滅相,遠離能取所取等戲論相,菩薩雖終日行,而無所行,故「不得諸法」。實相之理,非知非見,但無不知見,故「不知不見」;此即是菩薩般若行處。

一切諸法,空無所有;無有常住,亦無起滅,
是名智者,所親近處。

初二句是畧頌前觀一切法空,如實相,如虛空,無所有住等。「無有常住」,是遮真諦;「亦無起滅」,是遮俗諦;真俗雙遮,非真非俗,即是中諦。不住二邊而住於中道,正是有智慧的人,所修的親近處。

顛倒分別,諸法有無,是實非實,是生非生。
在於閑處,修攝其心,安住不動,如須彌山。
觀一切法,皆無所有,猶如虛空,無有堅固。
不生不出,不動不退,常住一相,是名近處。

此頌諸法從顛倒生。中諦之理,原無分別,由眾生顛倒分別,諸法有無,是實非實,是生非生,故有十法界諸法差別相。修安樂行的菩薩,當於寂靜空閑之處,修習止觀,以攝其心,使心安住,猶如須彌山之不動;是明其智。然後觀一切法之相,以明其境皆無所有,猶如虛空,本無實質;如幻如化,無有堅固。觀一切法之性,原無起滅,故不生不出,不動不退,當體常住,名為一相。一相,即是實相,實相即諸法(性) ,而非諸法(相) ,故名實相。

若有比丘,於我滅後,入是行處,及親近處。
說斯經時,無有怯弱,

此頌行成。由入於行處與親近處,修習止觀,事成則外儀無失;理成則心無滯,故於末法惡世說經,心不怯弱。

菩薩有時,入於靜室,以正憶念,隨義觀法。
從禪定起,為諸國王,王子臣民,婆羅門等,
開化演暢,說斯經典;其心安隱,無有怯弱。

釋安樂之因,因入於靜室,修習禪定,以正憶念,止於過惡,得人無我,故外則不損。因修智慧,隨義觀法,離諸取著,得法無我;內無顛倒,其心安隱,故說斯經典,心不怯弱,不怯弱,即安樂。

文殊師利,是名菩薩,安住初法,能於後世,
說法華經。

此頌長文總結。因文殊菩薩問,淺位菩薩於末法弘經,當如何可免諸難?故佛呼文殊而告之,前所說的行處及親近處,就是菩薩安住於初身安樂行的法軌,能如是行,便能於後惡世,演說此《法華經》。

(2)口安樂行
1標章

又文殊師利,如來滅後,於末法中,欲說是經,應住安樂行。

佛告文殊,如來滅後,菩薩於末法中,欲想宣說弘通是《法華經》,亦應住於口安樂行。口安的樂行,初是止行,其次是觀行。

2釋行法

若口宣說,若讀經時,不樂說人及經典過。亦不輕慢諸餘法師,不說他人好惡長短。

人與人之間相處,最難妨犯的就是口業。因為人的眼睛,生來是只看他人,不看自己;故與人閑談,總是喜歡說他人的過失,或論人短長,致招來怨謗。故佛對文殊菩薩說:弘《法華經》者,欲想安安樂樂的宣說正法,免諸災難,除了身安樂行外,口首先要「不樂說人及經典過。」其次是「亦不輕慢」弘揚其他經典的「諸餘法師」。亦不說他人的好與惡,長與短。
經是佛說,有何過可說?因佛說法有權實,權教經典,是佛隨他意語,應機方便權巧施設,雖是不了義教,但有契機,令人得益;如食石蜜,中邊皆甜,那有錯過?但不解佛權實之妙者,不知佛常以異方便,助顯實相義,而執實謗權,重圓輕偏,說經典過,或輕視其餘演說小乘教的法師,皆非安樂行。
又人皆不喜歡聽到他人批評自己的過失,故閑談不可說人短處;凡是愛好他人讚美自己的人,都喜歡毀謗中傷別人,故亦不可隨便稱讚他人的長處。
大論說:自讚自毀,讚他毀他,如是四法,智者不為。何以故?自讚是貢幻人,自毀是妖惑人,讚他者是諂佞人,毀他者是讒賊人」,一有於此,非口安樂行。
《日藏經》言:「初中後夜,減省睡眠,精進坐禪,誦經修道,背捨生死,向涅槃路。不稱他短,不說己長,謙下卑遜,不自憍高;衣服知足,不放逸行。繫念思惟,心不馳散,於一切眾生,起慈悲心。」此皆是安樂行之相。

於聲聞人,亦不稱名,說其過惡,亦不稱名,讚歎其美,又亦不生怨嫌之心。

聲聞人根性未定,若讚二乘,他可能退大取小;若毁二乘,可能令彼大小俱失,兩無所取,毁讚皆不宜,故修安樂行的菩薩,不可稱名說其過惡,亦不可稱名讚歎其美。若說他人及其所修之法,妨害自己,即是怨心;或說他人及其所修之法,是鄙劣的,即是嫌心。心有怨嫌,必出言說人過惡;為了杜絕說人過惡,故不應生怨嫌之心。
《大集經》言:「過去拘留孫佛法中,有一比丘,發菩提心,誦持大小乘法聚各八萬四千,意嫌頭陀比丘,不誦經典,猶如株杌,由此墮獄,受大苦惱。從地獄出,受羅剎身,至賢劫末褸至佛時,方脫鬼身。」故普通人亦不可怨嫌他人,何况是修安樂行的菩薩,不應怨深嫌淺,必須深淺俱捨,方是正行。

善修如是安樂心故,諸有聽者,不逆其意,有所難問,不以小乘法答,但以大乘而為解說,令得一切種智。

口安樂行,在止行方面,是不說過,不輕慢,不歎毁,不怨嫌;在觀行方面,是觀諸法空,無所取著,不固執大輕小,但隨順眾生機情,不逆人意,不違實相。「難問」雖多,不出十種:一迷悟乖角難,二事理相違難,三權實未明難,四體用不合難,五性相隔礙難,六心境分別難,七智行相差難,八修證淺深難,九因果各別難,十生佛尊卑難。凡是未明諸法相妄性真,體用不二,事理圓融,不知此十對同歸一實相理者,皆是小乘人;菩薩面對其難問,應就其機情而引導之,若是淺位菩薩,未能知機,皆應依據大乘理而為解說,令其回小向大,終得佛道的一切種智。

3頌標章

爾時世尊,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:
菩薩常樂,安隱說法,於清淨地,而施床座。
以油塗身,澡浴塵穢,著新淨衣,內外俱淨。

此頌標章。說法者先擇地,陞座,澡浴,淨衣,然後隨義而說,隨問而答,是出其行相。「安隱說法」,即入如來室;「於清淨地,而施床座」,是坐如來座;「以油塗身」等四句,是著如來衣。以此弘經三軌而導口業,是口安樂行。

4頌止行

安處法座,隨問為說

此頌止行中,第二不輕慢行。慢則不隨,隨即不輕慢。

若有比丘,及比丘尼,諸優婆塞,及優婆夷;
國王王子,群臣士民,以微妙義,和顏為說;
若有難問,隨義而答。因緣譬喻,敷演分別,
以是方便,皆使發心,漸漸增益,入於佛道。

此頌止行中,初不說人法過,與第三不歎毁。「以微妙義,和顏為說」,是但依於義,不說人長短好惡,無論四眾,不問僧俗,「若有難問」,皆隨義而答。「隨義而答」有二:一是可答,二是不可答。若是智者善意提問題,目的是為了明白真理;或愚者有疑未决而問,皆可答。前者可與之辯論,互相發明;後者可引用因緣或譬喻,為之分別解說,令使發大乘心,從權入實,得佛知見。若是橫蠻無理取鬧,或是不問是非,意圖取勝者問,可以不答。

除嬾惰意,及懈怠想,離諸憂惱,慈心說法。

此頌止行中,第四心無怨嫌。心若怨嫌,則嬾惰懈怠;嬾惰妨勇猛,懈怠妨精進,故有憂惱。今慈心說法,無有怨嫌,則離諸憂惱,而得安樂。

5頌觀行

晝夜常說,無上道教;以諸因緣,無量譬喻,
開示眾生,咸令歡喜。衣服臥具,飲食醫藥,
而於其中,無所悕望。但一心念,說法因緣,
願成佛道,令眾亦爾;是則大利,安樂供養。

此頌上觀行。「晝夜常說,無上道教」,是頌前但以大乘法答。「願成佛道,令眾亦爾」,是頌前令得一切種智。由慈心說法,故得五大利益:一晝夜常說,顯法體安康益;二緣喻無量說,顯妙用無窮益;三咸令歡喜,顯慈悲廣大益;四不希望四事供養而說法,顯成就四德益;五願自他皆成佛道,顯佛慧平等益。
6頌行成

我滅度後,若有比丘,能演說斯,妙法華經,
心無嫉恚,諸惱障礙,亦無憂愁,及罵詈者;
又無怖畏,加刀杖等,亦無擯出,安住忍故。
智者如是,善修其心。能住安樂,如我上說,
其人功德,千萬億劫,算數譬喻,說不能盡。

是頌行成。前三偈是說佛滅度後,弘經法師,心無嫉恚等煩惱障礙,故內無過惡,則外難不生,能免五害:一無憂愁,ニ無罵詈,三無怖畏,四無刀杖,五無擯出。次偈是說弘經法師,內有善法,所以安樂行成。故最後一偈,是頌格量功德。

(3)意安樂行
1標章

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!於後末世,法欲滅時,受持讀誦斯經典者。

是標四安樂行中的意安樂行。先明止行,次明觀行;止行是如來衣,觀行是如來座,拔苦與樂是如來室。

2明止行

無懷嫉妒諂誑之心,亦勿輕罵學佛道者,求其長短。若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求聲聞者、求辟支佛者、求菩薩道者,無得惱之,令其疑悔。語其人言:汝等去道甚遠,終不能得一切種智,所以者何?汝是放逸之人,於道懈怠故。又亦不應戲論諸法,有所諍競。

止行有四:「無懷嫉妒諂誑之心」,是止行中之初不嫉諂。不耐他榮,不喜他善是嫉妒;由貪而瞋,是瞋垢之最重。險曲罔他,是名諂;藏逆露順,不受教誨,以貪痴為體,與正道相違。矯現有德之相,以圖利養,是名誑;由貪痴故,墮邪命法。嫉妒是瞋垢,違慈悲之心,不能化他;諂誑是見垢,乖智慧之道,障自修行。菩薩為了自淨其意,上求下化,故不應嫉妒諂誑。
「亦勿輕罵學佛道者,求其長短」,是止行的第二,不輕罵他人。他人發心學佛,即是未來之佛,即使未斷煩惱,互有長短,當取其長以益己,勿求其短而逆彼,令其退失道心。
「若比丘、比丘尼」以下,是止行之三不惱亂。四眾各有三乘人,學藏通別三教。三教是佛為實而施之權,四眾依之而修,終歸於圓。弘經者若自恃圓解,呵責彼等去道甚遠,不能得一切種智;或呵其放逸懈怠,令生疑悔,進不能取圓理,退不能遵守三權,即是惱亂行,罪過不輕,故當止之。
「又亦不應戲論諸法,有所諍競」,是止行之四不諍競。顛倒分別諸法有無等,名戲論諍競。《佛遺教經》說:「種種戲論,其心則亂,雖復出家,猶不得脫,是故比丘當須遠離。」否則,濁亂心神,非安樂行。

3明觀行

當於一切眾生,起大悲想;於諸如來,起慈父想;於諸菩薩,起大師想。於十方諸大菩薩,常應深心,恭敬禮拜。於一切眾生,平等說法;以順法故,不多不少,乃至深愛法者,亦不為多說。

觀行是約前四惡而起四善行。初二句,是觀行四善之初,是起大悲想治嫉誑。既於一切眾生,起大悲想,拔其苦惱,何忍嫉妒諂誑之。
「於諸如來,起慈父想」,學佛道的人,即是未來諸佛;佛即是我等大慈悲父,怎可以輕罵,說其短長?是觀行四善之二,起慈父想治輕罵。
「於諸菩薩,起大師想」以下,是觀行四善之三,起大師想治惱亂。十方諸大菩薩,及三乘聖眾,皆有化訓眾生之德,皆是眾生之師,故常應深心,恭敬禮拜,豈可惱亂,令生疑悔。
「於一切眾生,平等說法」以下,是觀行四善之四,平等說法治諍競。平等即無偏執,無偏執則不起諍論。「以順法故」,稱理而談,不多不少;量機利鈍而說,雖深愛法者,亦不為多說,因其不能領解,多說無益,便成戲論。

4結行成

文殊師利!是菩薩摩訶薩,於後末世,法欲滅時,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,說是法時,無能惱亂。得好同學,共讀誦是經,亦得大眾而來聽受,聽已能持,持已能誦,誦已能說,說已能書,若使人書,供養經卷,恭敬尊重讚歎。

是結成第三意安樂行,由止惡行成故,諸惡難不能加;由觀行善成故勝人來,得好同學,展轉受持,展轉讀誦演說,書寫供養經卷,恭敬尊重讚歎,展轉流通正法。

5頌止行

爾時世尊,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:
若欲說是經,當捨嫉恚慢, 諂誑邪偽心,常修質直行。
不輕蔑於人,亦不戲論法, 不令他疑悔,云汝不得佛。

此頌止行。初偈是頌止嫉妬等惡法不行,而常修質直以對治之。第五句頌不輕罵,第六句頌不諍競,後ニ句頌不惱亂。

6頌觀行

是佛子說法,常柔和能忍, 慈悲於一切,不生懈怠心。
十方大菩薩,愍眾故行道, 應生恭敬心,是則我大師。
於諸佛世尊,生無上父想, 破於憍慢心,說法無障礙。

此三偈是頌觀行。初偈頌大悲想,次偈頌大師想,後偈前二句頌慈父想,後二句頌平等說法。

7頌行成

第三法如是,智者應守護,一心安樂行,無量眾所敬。

此頌成就意安樂行。一個有智慧的人,當守口如瓶,防意如城,愛護眾生,猶如子女,尊敬諸佛,猶如慈父,三業清淨,平等說法,誰不尊敬,怎會毁謗?故得安樂,弘經無難。

(4)誓願安樂行
1初明行法

又文殊師利,菩薩摩訶薩!於後末世,法欲滅時,有持是法華經者,於在家出家人中,生大慈心,於非菩薩人中,生大悲心。

此是第四誓願安樂行中,初明誓願所緣之境。在家,是在家修行的優婆塞與優婆夷;出家,是捨俗剃度的比丘與比丘尼。若在修證方面說:已斷見思煩惱,了生死,出三界的學佛者,名出家人;未斷見思,仍困居三界的學佛者名在家人;概括二乘與別教四十心,都是修安樂行的菩薩誓願所緣的境。因為此等眾生雖發心修學佛法,但未得佛道平等大慧之樂,故菩薩應生大慈心,與其平等法樂。
「非菩薩人」,是說未發心學佛的普通人。雖具正因佛性,但不知不覺,沉淪生死,受無量苦,故菩薩應生大悲心,先拔其分段生死苦,後與一乘妙法樂。

應作是念,如是之人,則為大失。如來方便,隨宜說法,不聞不知不覺,不問不信不解。

此明菩薩發願的原因。為甚麼菩薩要對在家出家及非菩薩等人,發起大慈大悲心,拔苦與樂呢?原因是菩薩念及此等人,不知如來方便,為隨順眾生機宜所說的法,或大或小,或頓或漸,或偏或圓,或顯或密,皆是為實施權,權不離實,即權即實,凡有聞法者,無一𣎴成佛。
不發心學佛的非菩薩之人,於佛所說權法,不聞、不知、不覺;不聞故無三乘聞慧,不知故無三乘思慧,不覺故無三乘修慧,不能出生死。已經發心學佛的在家出家人,雖修學佛的權法得出生死,但於佛的實法不問、不信、不解;不問故無一乘聞慧,不信故無一乘思慧,不解故無一乘修慧,不得佛果平等大慧,都是很大的損失!

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,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,隨在何地,以神通力、智慧力引之,令得住是法中。

此正明菩薩立誓願。前雙舉無權實三慧,今但約無圓教三慧而立誓,以實能攝權故。已發心學佛的人,雖不問佛所說三乘,是隨眾生機宜方便而說的權法,不信此《法華經》是一乘實法,不解佛說法之目的,是為實施權,欲令一切眾生皆開示悟入佛的知見,同得平等大慧。但我將來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,隨彼等在何地、在何處,我皆以自在神通力,無量智慧力引導之,令其住於此一乘妙法中,究竟證得佛的一切種智。神通力是如來衣、如來室之力,智慧力是如來座之力,菩薩因中三軌弘經,故成就果上神通力及智慧力。

2 結行成

文殊師利!是菩薩摩訶薩,於如來滅後,有成就此第四法者,說是法時,無有過失。

以下是結行成,今初明無失。菩薩於眾生起大慈悲心,是入如來室行成,故無瞋垢過失;知四眾無權實三慧,是坐如來座行成,故無諂誑過失;誓願制心,精進不倦,是著如來衣行成,故無懈怠過失。自己離苦,又能遍拔他人苦,義同止行成。

常為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國王王子,大臣人民,婆羅門居士等,供養恭敬,尊重讚歎。虛空諸天,為聽法故,亦常隨侍。若在聚落城邑,空閑林中,有人來欲難問者,諸天晝夜,常為法故而衛護之,能令聽者皆得歡喜。

此是別結慈悲行成。由慈悲行成,故得四眾悅服,四事供養,隨侍聽法。由誓願行成,故感諸天晝夜衛護,若有折挫難問,皆令聽法者歡喜。自己得樂,徧與他樂,義同觀行成。

所以者何,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護故。

此總明得益。前〈法師品〉說:此《法華經》,是諸佛秘要之藏,故為三世一切諸佛,神力所共同守護。弘經法師,住忍辱地,是著如來衣行成;觀一切法空,是坐如來座行成;今大慈大悲誓願拔苦與樂,是入如來室行成。三軌成就,演說此經,故為諸佛護念,況諸人天?既為諸佛護念,人天尊敬,四眾供養,諸天晝夜衛護,故得大利益。此總明末世弘經,能成就四安樂行,故得無諸災難。

(三)歎經
(1)就法畧歎

文殊師利!是法華經於無量劫中,乃至名字不可得聞,何況得見受持讀誦。

佛為解釋是經為諸佛護念的理由,而讚歎此經難得,為下譬說的根本。由此經是諸佛秘藏,為三世諸佛所守護,不妄授於人,故於十方無量國土中,甚至名字亦難可得聞,何況得見?更何況見已又能受持讀誦?我等今得見聞受持讀誦此經,是不可思議的殊勝因緣,當特別珍惜,如說修行。

(2)約譬廣歎
1不與珠譬

文殊師利!譬如強力轉輪聖王,欲以威勢降伏諸國。

此立譬喻廣讚此《法華經》難得;譬喻分為不與珠譬及與珠譬。不與珠譬中有五;一輪王威震諸國譬,二小王不順譬,三起兵討伐譬,四有功喜賜譬,五唯不與珠譬。
今初是輪王威震諸國譬。《起世經》說:增劫時,有四轉輪王,次第出世。统領須彌山東南西北四州共有四天下。當增劫人壽五萬歲時,有鐵轉輪王出世,统領一天下;以奮勇力安定諸國。人壽六萬歲時,有銅轉輪王出世,统領二天下;威震諸國。人壽七萬歲時,有銀轉輪王出世,统領三天下;遣使諸國即降。人壽八萬歲時,有金轉輪王出世,统領四天下;人民望風而化,為萬民父母,威伏諸國,故稱聖王。
今以轉輪聖王,譬喻佛。「強力」,喻佛定慧力雄猛;「威勢」,喻佛權實二智。「諸國」,喻三界二十五有,及界外權土。「降伏」,喻以智破惑。

而諸小王不順其命。

二是小王不順譬。「小王」即諸國多如散粟王,喻五陰等煩惱妄想;未得無漏智慧調伏,喻諸小王不順其命。

時轉輪王,起種種兵而往討罰。

三是起兵討伐譬,「種種兵」,喻用三十七品助道法,及五十五位差別觀行,「討罰」,是與生死魔軍作戰。與魔軍作戰,以戒為堅甲,以定為營壘,以慧為利器。用七方便賢位中的方法為前軍,須陀洹、斯陀含中的方法為次軍,阿那含、阿羅漢中的方法為後軍;及五十五位差別觀行的官兵,破三毒等八萬四千煩惱賊寇,能破的是八萬四千法門的官兵。

王見兵眾戰有功者,即大歡喜,隨功賞賜,或與田宅聚落城邑,或與衣服嚴身之具,或與種種珍寶,金銀琉璃,硨磲瑪瑙,珊瑚琥珀,象馬車乘,奴婢人民。

四是有功喜賜譬,「兵眾」喻權智,「有功」喻破我法二執,「即大歡喜」,喻佛見眾生修證有功故歡喜。「隨功賞賜或與田」喻三昧,「宅」喻智慧,「聚落」喻初二果,「邑」喻三果,「城」喻四果涅槃。「衣服」喻慚忍善法,「嚴身之具」,喻一切助道善法,「種種珍寶」,喻七科無漏道品,「象馬車乘,喻二乘盡智及無生智,「奴婢」喻神通,「人民」喻有漏善法。

唯髻中明珠,不以與之。所以者何?獨王頂上有此一珠,若以與之,王諸眷屬,必大驚怪。

五是唯不與珠譬。髻喻權教,珠喻《法華經》之實教,佛說法權中有實,未開顯時,人皆不知,喻珠藏髻中。修行斷分段生死,是小功勳;斷變易生死,是大功勳。若未有大功勳,而賜髻中明珠,則眷屬驚怪;喻大機未發,忽說此經,不獨二乘疑惑,菩薩亦驚怪。

2合不與珠譬 5舉法喻雙結

文殊師利!如來亦復如是,以禪定智慧力,得法國土,王於三界。

以下是舉法合譬喻,初合不與珠譬亦有五。今初是合輪王威震諸國譬。「禪定」是慈忍行成,故福德莊嚴,即解脫德;「智慧」是空座行成,故智慧莊嚴,即般若德;佛由智斷二德力,證常寂光土,是「得法國土」。「王於三界」,佛為法王,於實報、方便、同居三土,教化眾生,令斷煩惱,出生死,順法性;喻輪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。

而諸魔王不肯順伏。

「諸魔王」,是說同居土有見愛魔,方便土有塵沙魔,實報土有無明魔王,皆不順法性。合諸國小王不順伏輪王譬。

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。

合輪王起兵討伐譬。小乘初二三果是賢,四果是聖;大乘則三賢位是賢,三賢位以上為聖。「如來賢聖諸將」,即是四教五十五位觀智的將軍,與諸煩惱魔作戰。

其有功者,心亦歡喜,於四眾中,為說諸經,令其心悅,賜以禪定解脫,無漏根力,諸法之財,又復賜與涅槃之城,言得滅度,引導其心,令皆歡喜,

此合有功喜賜譬。是佛見四教行人證果,心亦歡喜,合王見兵眾戰有功,即大歡喜。「為說諸經」,是佛於四十年中所說權法;能適應機宜,故「令其心悅」。「賜以禪定」等,是合隨功賞賜或與田宅等;修五根五力等道品,得證無漏,名「無漏根力」,「諸法之財」,即七聖財,合賜與種種珍寶等;「又復賜與涅槃之城」,合賞賜聚落城邑等。「引導令皆歡喜」,是以權法引導眾生。

而不為說是法華經。

合唯不與珠譬。因大機來發,濁障未除,故佛不為說是「法華經」一乘實法。

3與珠譬

文殊師利!如轉輪王,見諸兵眾有大功者,心甚歡喜,以此難信之珠,久在髻中,不妄與人,而今與之。

輪王寶珠,久藏王髻中,臣下從來未曾見,故言難信。今王見兵眾有功心喜,解珠賜與。喻佛見大乘機熟,有智斷之功,心甚歡喜,故開權顯實,為說一乘妙法。

4合與珠譬

如來亦復如是,於三界中,為大法王,以法教化一切眾生,見賢聖軍與五陰魔、煩惱魔、死魔共戰,有大功勳,滅三毒,出三界,破魔網,爾時如來亦大歡喜,此法華經,能令眾生至一切智,一切世間多怨難信,先所未說,而今說之。

此以法合與珠譬。如來法王,合轉輪王。但輪王只统領一四天下,如來统領三界;輪王,但以世間善法教化人民,佛則以出世權實之佛法,教化一切眾生,故佛於三界中為大法王。
《大集經》言:「知苦壞陰魔,斷集離煩惱魔,證滅離死魔,修道壞天魔。」是約小乘破界內四魔言。但小乘修出世道,天魔不能障礙而已,其實未能破天魔;唯應身佛示現八相成道,始降天魔。故今經文但言:「見賢聖軍與五陰魔、煩惱魔、死魔共戰。」
能滅三毒,出三界,是滅分段生死功成。至般若時,始破無明,出變易,不為魔網籠罩,故言「破魔網」,「有大功勳」,即是大乘機發,佛大歡喜,故為說此難信的《法華經》。
「此法華經」以下,是明因緣時節成熟,始可說此經。在此之前,佛所以於四十多年不說,因為此經「能令眾生至一切智」,凡有機緣聞此經者,皆成佛道,此理「多怨難信」,中下之機,聞而不信,故「先所未說」,今因大乘機發,故說此經。

5舉法喻雙結

文殊師利!此法華經,是諸如來第一之說,於諸說中,最為甚深,末後賜與,如彼強力之王,久護明珠,今乃與之。

此舉法喻雙結,合如來昔未說此《法華經》,今乃說之。因此經是說佛道智慧,唯佛與佛能知,故言:「最為甚深」;佛不久將入涅槃,故言:「末後賜與」。喻輪以「久護明珠,今乃與之。」

文殊師利,此法華經,諸佛如來祕密之藏,於諸經中,最在其上,長夜守護,不妄宣說,始於今日,乃與汝等而敷演之。

佛再三囑咐文殊菩